CN107733576A -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576A
CN107733576A CN201610659378.1A CN201610659378A CN107733576A CN 107733576 A CN107733576 A CN 107733576A CN 201610659378 A CN201610659378 A CN 201610659378A CN 107733576 A CN107733576 A CN 107733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ion window
window
length
user equipment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93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勤
刘柳
蒋惠玲
大久保尚人
武田和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6593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576A/zh
Priority to JP2019507128A priority patent/JP7181667B2/ja
Priority to EP17838746.0A priority patent/EP3499765B1/en
Priority to CN201780048851.5A priority patent/CN10984515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6717 priority patent/WO2018028616A1/zh
Priority to US16/324,735 priority patent/US1077119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733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通过所述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可以在半双工(HD)频分复用系统中方便地实现HARQ捆绑。

Description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并且具体涉及一种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Rel.13,对于半双工(HD)机器间通信(MTC)系统,应用一对一的HARQ反馈,即,对于在下行链路的每个子帧内接收到的数据,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数据信道(PDSCH),用户设备(UE)在处于该子帧之后预定时刻的子帧内发送对于该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例如表示该数据被成功接收的肯定确认信息(ACK)或表示该数据没有被成功接收的否定确认信息(NACK)。然而,在该半双工系统中,将用于发送上行链路的HARQ反馈信息的子帧可能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从而导致发送上行链路反馈信息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之间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Rel.14中,提出了HARQ捆绑,其中,UE将对于所接收的多个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在一起发送给基站。例如,UE对对于所接收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进行逻辑加计算,并且将计算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
在基于Rel.14的HD TDD MTC系统中,对于每个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规定了在下行链路中应当进行HARQ捆绑的子帧以及用于在应用HARQ捆绑的情况下发送反馈信息的上行链路子帧。然而,在基于Rel.14的HD FDD MTC系统,没有讨论如何进行HARQ捆绑。
因此,需要一种在基于Rel.14的HD TDD MTC系统中进行HARQ捆绑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包括: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包括:接收包括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的高层信令。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包括: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可以包括: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可以包括: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方法中,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可以包括: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在上述发送方法中,可以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HARQ反馈单元,被配置为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包括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的高层信令。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HARQ反馈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在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HARQ反馈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以及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包括:由基站直接设定所述长度。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包括: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可以包括: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可以包括: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方法中,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上述方法中,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接收所述HARQ反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以及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直接设定接收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长度。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接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由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接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接收所述HARQ反馈信息。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可以在其中应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半双工(HD)频分复用(FDD)机器间通信(MTC)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示出确定接收窗口(HARQ捆绑窗口)的长度的第一示例。
图3B示出确定接收窗口(HARQ捆绑窗口)的长度的第二示例。
图4示出确定接收窗口(HARQ捆绑窗口)的起始位置的示例。
图5示意性地示出捆绑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式。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接收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公开中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应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HD FDD MTC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eNB)10和用户设备(UE)20,其中,基站10向用户设备20发送控制信号和数据,用户设备20接收并检测所述控制信号和数据,并且向基站发送对于所述数据的反馈信息(HARQ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可以是表示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肯定确认信息(ACK)或表示没有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否定确认信息(NACK)。所述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其他控制信号,所述数据例如可以是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或其他数据。在下文中,有时候以PDCCH和PDSCH作为控制信号和数据的示例来进行说明。例如,基站可以在第一子帧内发送PDCCH,以便向用户设备通知被调度用于发送PDSCH的子帧以及其他控制信号,然后在所述被调度的子帧内发送PDSCH。在发送所述PDCCH的子帧和发送所述PDSCH的子帧之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空白子帧。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应用HARQ捆绑,即,在发送对于所接收的数据的反馈信息时,不是针对所接收的每个数据发送一次反馈信息,而是将对于在HARQ捆绑窗口内接收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捆绑发送。具体地,可以对对于在HARQ捆绑窗口内接收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进行逻辑计算,并且将计算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例如,假设用1来表示ACK,用0来表示NACK,对于所接收的4个数据的反馈信息依次为1、1、0和1,则可以对对于4个数据的反馈信息进行逻辑与计算,获得计算结果0,然后将0作为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由此,对于4个数据的反馈信息被捆绑在一起发送给基站。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HARQ反馈信息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UE)和对应的基站(eNB)。
首先,参照图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UE执行。
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1中,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即上文所述的HARQ捆绑窗口。
具体地,可以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在这里,可以使用接收窗口包含的子帧的数量来表示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此外,可以用所述接收窗口所包含的第一个子帧的位置来表示所述接收窗口的位置。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接收包括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的高层信令来确定HARQ捆绑窗口的长度。所述高层信令例如是系统信息块(SIB)。例如,基站可以在小区中广播SIB,从而将所述长度通知给UE。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是专用于该小区的。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例如,可以将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作为预定义的值预配置在基站和UE中,使得基站和UE可以通过读取该预定义的值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可以隐式地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可以基于基站发送的数据(例如PDSCH)的重复数量和控制信息(例如PDCCH)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具体地,在UE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不佳时,为了确保UE能够接收到PDCCH和PDSCH,基站可以将PDCCH重复发送多次,并且/或者将PDSCH重复发送多次。在这种情况下,所确定的长度是专用于该UE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在所发送的PDCCH和PDSCH之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空白子帧,从而每个PDCCH、在该PDCCH之后发送的PDSCH以及在该PDCCH和PDSCH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空白子帧形成一个组。所述接收窗口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组,因此,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L可以用下式(1)确定:
L=M*(RPDCCH+RPDSCH+n) (1)
其中,RPDCCH是PDCCH的重复数量,RPDSCH是PDSCH的重复数量,M是接收窗口可以容纳的上述组的数量,n是PDCCH和PDSCH之间的空白子帧的数量,RPDCCH≥1,RPDSCH≥1、n≥1。此外,M≥1,例如可以是4。RPDCCH和RPDSCH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之类的高层信令将所配置的RPDCCH和RPDSCH通知给UE。M和n也可以由基站配置并例如通过诸如RRC信令之类的信令通知给UE,或者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并且被预配置在基站和UE中。图3A示出了在该实现方式中确定接收窗口的长度的第一示例,其中,M为4,n为1,RPDCCH和RPDSCH均为1。在该示例中,可以确定L为12,即,所述接收窗口长度为12个子帧。图3B示出了在该实现方式中确定接收窗口的长度的第二示例,其中,M为4,n为1,RPDCCH和RPDSCH均为2。在该示例中,可以确定L为20,即,所述接收窗口长度为20个子帧。
此外,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例如,将帧的编号(帧号)表示为nf,将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子帧编号)表示为nsf,则可以将满足下式(2)的帧中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nsf+10*nf)mod(L)=offset (2)
其中,L为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offset为根据需要设置的偏移量,例如0、1或其他值,并且可以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由基站配置并通过信令通知给UE,使得UE可以通过接收该信令来获知offset。例如,可以将offset设置为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满足(nsf+10*nf)mod(L)=0的帧中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图4示出了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的第一示例。在图4中,假设L=3,则当nf=0时,nsf=3、6或9的子帧可以被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而当nf=1时,nsf=2、5或8的子帧可以被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DAI)的PDSCH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如本领域所知,PDSCH的DAI指示该PDSCH所在的子帧是该子帧所述的帧中的第几个下行链路子帧。所述预定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1、2等,并且可以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假设预定值为1,即,将帧中携带DAI=1的PDSCH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帧中的子帧2可以被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返回图2,在步骤S202中,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具体地,在确定了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长度之后,可以定位所述接收窗口,并且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基站发送的PDSCH,即,检测位于接收窗口内的子帧中携带PDSCH的子帧。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来在携带PDSCH的子帧,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在步骤S203中,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PDSCH)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具体地,对于接收到的每个PDSCH可以进行解码,并且根据解码从结果而产生对于该PDSCH的反馈信息,即HARQ反馈信息。例如,当对于PDSCH的解码成功时,可以产生ACK,而当对于PDSCH的解码失败时,可以产生NACK。然后,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对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进行逻辑计算,并且将计算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由此,可以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捆绑在一起而发送给基站。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所述预定时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地的设定,并且可以被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例如,可以将所述预定时刻设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4ms,使得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4ms(第4子帧)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在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时,可以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如图5所示。具体地,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的子帧可能被调度用于发送PUSCH,也可能被调度用于发送PUCCH。在所述子帧被调度用于发送PUSCH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PUSCH承载所述HARQ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在所述子帧被调度用于发送PUCCH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PUCCH来承载所述HARQ反馈信息。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接收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
如图6所示,在步骤S601中,确定UE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
具体地,可以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在这里,可以使用接收窗口包含的子帧的数量来表示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此外,可以用所述接收窗口所包含的第一个子帧的位置来表示所述接收窗口的位置。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直接设置所述接收窗口(HARQ捆绑窗口)的长度。基站可以将指示所设置的长度的信息通过信令发送给UE。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如上所述,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使得基站可以通过读取该预定义的值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可以隐式地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可以基于发送给UE的数据(例如PDSCH)的重复数量和控制信息(例如PDCCH)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基站可以按照在上文中针对公式(1)描述的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从UE接收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此外,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例如,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DAI)的PDSCH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所述预定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1、2等,并且可以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
接下来,在步骤S602中,接收由UE捆绑发送的、对于该UE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接收由UE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所述预定时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地的设定,并且可以被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例如,可以将所述预定时刻设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4ms。
此外,如上文所述,UE在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时,可以在PUCCH或PUSCH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相应地,在基站侧,可以在PUCCH或PUSCH中接收所述HARQ反馈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后,基站可以对其解码,以确认PDSCH的发送是否成功。例如,在对于多个PDSCH的反馈信息被进行逻辑与计算以进行捆绑发送时,如果基站接收到的捆绑发送的反馈信息为0,则表明所述多个PDSCH中的至少一个未被成功接收,从而可以请求重传所述多个PDSCH。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UE。在这里,为简单起见,对于与在上文中参照图2描述的方法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UE 20包括确定单元21、检测单元22和HARQ反馈单元23。需要认识到,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而仅示出UE中与本公开的实施例密切相关的单元,而省略UE的其他单元,这不是限制性的,根据需要,UE 20可以包括其他单元,例如各种数据处理单元。
确定单元21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即上文所述的HARQ捆绑窗口。具体地,确定单元21可以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
确定单元21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21可以通过(例如经由接收单元(未示出))接收包括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的高层信令来确定HARQ捆绑窗口的长度。所述高层信令例如是系统信息块(SIB)。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并且例如可以被预配置在基站和UE中。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21可以通过读取该预定义的值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21可以隐式地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确定单元21可以基于基站发送的数据(例如PDSCH)的重复数量和控制信息(例如PDCCH)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确定单元21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通过上式(1)来基于PDSCH和PDCCH的重复数量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此外,确定单元21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21可以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例如,确定单元21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使用上式(2)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21可以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DAI)的PDSCH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检测单元22可以在确定单元21确定的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具体地,在确定单元21确定了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长度之后,检测单元22可以定位所述接收窗口,并且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基站发送的PDSCH。检测单元22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来在携带PDSCH的子帧,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PDSCH)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具体地,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对于接收到的每个PDSCH进行解码,并且根据解码从结果而产生对于该PDSCH的反馈信息,即HARQ反馈信息。然后,HARQ反馈单元23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对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进行逻辑计算,并且将计算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由此,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数据的反馈信息捆绑在一起而发送给基站。在一种实现方式中,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所述预定时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地的设定,并且可以被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例如,可以将所述预定时刻设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4ms,使得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4ms(第4子帧)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在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时,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具体地,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的子帧可能被调度用于发送PUSCH,也可能被调度用于发送PUCCH。在所述子帧被调度用于发送PUSCH的情况下,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利用该PUSCH承载所述HARQ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在所述子帧被调度用于发送PUCCH的情况下,HARQ反馈单元23可以利用该PUCCH来承载所述HARQ反馈信息。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10包括确定单元11和接收单元12。需要认识到,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而仅示出基站中与本公开的实施例密切相关的单元,而省略基站的其他单元,这不是限制性的,根据需要,基站可以包括其他单元,例如各种数据处理单元。由于确定单元11和接收单元12的功能的很多细节与参照图6描述的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描述。
确定单元11可以确定UE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
具体地,确定单元11可以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确定单元11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1可以直接设置所述接收窗口(HARQ捆绑窗口)的长度。基站可以例如通过发送单元(未示出)将指示所设置的长度的信息通过信令发送给UE。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如上所述,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值,使得确定单元11可以通过读取该预定义的值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1可以隐式地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确定单元11可以基于发送给UE的数据(例如PDSCH)的重复数量和控制信息(例如PDCCH)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1可以通过从UE接收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此外,确定单元11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1可以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例如,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1可以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DAI)的PDSCH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所述预定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设置,并且可以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
接收单元12可以接收由UE捆绑发送的、对于该UE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2可以接收由UE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所述预定时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地的设定,并且可以被预先配置在UE和基站中,或者可以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UE。
此外,如上文所述,UE在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时,可以在PUCCH或PUSCH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相应地,在基站侧,接收单元12可以在PUCCH或PUSCH中接收所述HARQ反馈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后,基站例如可以通过解码单元(未示出)对其解码,以确认PDSCH的发送是否成功。例如,在对于多个PDSCH的反馈信息被进行逻辑与计算以进行捆绑发送时,如果基站接收到的捆绑发送的反馈信息为0,则表明所述多个PDSCH中的至少一个未被成功接收,从而可以请求重传所述多个PDSCH。
利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UE和基站,可以在HDDFDD MTC系统中,方便地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发送的数据,并且将对于这些数据的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公开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公开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36)

1.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
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
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包括: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包括:
接收包括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的高层信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是预先定义的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包括: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包括:
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7.如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包括:
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包括:
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包括: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
10.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要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数据;
HARQ反馈单元,被配置为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包括指示所述长度的信息的高层信令。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是预先定义的值。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之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HARQ反馈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对于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捆绑发送。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之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HARQ反馈单元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捆绑发送所述HARQ反馈信息。
19.一种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以及
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包括:
由基站直接设定所述长度。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是预先定义的值。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包括: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24.如权利要求20至2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包括:
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0至2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包括:
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26.如权利要求19至2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包括:
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27.如权利要求19至2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包括: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接收所述HARQ反馈信息。
28.一种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以及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用户设备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和起始位置来确定用户设备进行HARQ捆绑的数据的接收窗口。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直接设定接收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长度。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是预先定义的值。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数量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数量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
33.如权利要求29至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帧的编号和该帧包含的子帧的编号以及所述接收窗口的长度来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34.如权利要求29至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帧包含的各个子帧中携带具有预定值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子帧确定为所述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
35.如权利要求28至34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结束之后的预定时刻捆绑发送的、对于该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窗口内检测到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
36.如权利要求28至35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接收所述HARQ反馈信息。
CN201610659378.1A 2016-08-11 2016-08-11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7733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9378.1A CN107733576A (zh) 2016-08-11 2016-08-11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JP2019507128A JP7181667B2 (ja) 2016-08-11 2017-08-10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ユーザー装置
EP17838746.0A EP3499765B1 (en) 2016-08-11 2017-08-10 Method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201780048851.5A CN109845156B (zh) 2016-08-11 2017-08-10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PCT/CN2017/096717 WO2018028616A1 (zh) 2016-08-11 2017-08-10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6/324,735 US10771197B2 (en) 2016-08-11 2017-08-10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9378.1A CN107733576A (zh) 2016-08-11 2016-08-11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576A true CN107733576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16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9378.1A Pending CN107733576A (zh) 2016-08-11 2016-08-11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201780048851.5A Active CN109845156B (zh) 2016-08-11 2017-08-10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851.5A Active CN109845156B (zh) 2016-08-11 2017-08-10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1197B2 (zh)
EP (1) EP3499765B1 (zh)
JP (1) JP7181667B2 (zh)
CN (2) CN107733576A (zh)
WO (1) WO20180286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2369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919409A (zh) * 2018-03-26 2020-11-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信号和/或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WO2021092767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ack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6179B6 (ja) 2018-04-04 2022-10-03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75B (zh) 2008-04-25 2012-04-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US8477666B2 (en) * 2008-04-28 2013-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ignalling of assigned data packets in a bundling window
CN10205622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信息捆绑指示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2904698B (zh) * 2011-05-31 2017-06-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ES2595411T3 (es) * 2011-09-23 2016-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CN103891182B (zh) * 2011-10-11 2017-09-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系统中的捆绑调度方法及其设备
CN103188062B (zh) * 2011-12-31 2018-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20906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
US8848591B2 (en) 2012-02-27 2014-09-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3580827A (zh) * 2012-08-09 2014-02-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9485763B2 (en) * 2013-01-14 2016-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EP2919402B1 (en) * 2013-01-14 2017-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CN105409136B (zh) * 2013-07-26 2019-01-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用于mtc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713262B1 (en) * 2013-07-26 2022-04-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or mtc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5076619A1 (ko) * 2013-11-22 2015-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dcch의 묶음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mtc 기기
US10411838B2 (en) * 2014-01-23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verage enhancemen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5379161B (zh) * 2014-01-29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EP3113404B1 (en) * 2014-02-24 2019-04-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for coverage extension,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CN106465182B (zh) * 2014-09-02 2019-10-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16072712A2 (ko) * 2014-11-04 2016-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과 관련된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64922B2 (en) * 2015-01-08 2020-09-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536242B2 (en) * 2015-01-09 2020-0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based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14626A1 (ko) * 2015-01-16 2016-07-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공용 제어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085545A (ja) * 2015-03-25 2018-05-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8093249A (ja) * 2015-04-03 2018-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GB2552947A (en) * 2016-08-09 2018-02-21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055366B1 (ko) * 2018-04-23 2019-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 하향링크 공유 채널을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409A (zh) * 2018-03-26 2020-11-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信号和/或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11919409B (zh) * 2018-03-26 2023-05-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信号和/或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09792369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0133505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792369B (zh) * 2018-12-29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3972977A (zh) * 2018-12-29 2022-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11936482B2 (en) 2018-12-29 2024-03-19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ommunicating direct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13972977B (zh) * 2018-12-29 2024-06-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1092767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ack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5591A (zh) * 2019-11-12 2021-07-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ack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5591B (zh) * 2019-11-12 2022-08-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ack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71197B2 (en) 2020-09-08
EP3499765B1 (en) 2022-12-14
JP7181667B2 (ja) 2022-12-01
EP3499765A4 (en) 2020-04-01
CN109845156A (zh) 2019-06-04
EP3499765A1 (en) 2019-06-19
US20190222363A1 (en) 2019-07-18
WO2018028616A1 (zh) 2018-02-15
CN109845156B (zh) 2021-10-08
JP2019530281A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6977B (zh)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651678B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47002B (zh)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532680B (zh) 非预期的下行链路子帧的harq‑ack处置方法
JP6500164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6559878B (zh) 上行控制信息uci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835069B (zh) 由用户设备编码确认信息比特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1994056B1 (ko) Ack/nack 응답 메시지의 매핑 방법 및 단말
US8861408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 component-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46447B (zh) 无线网络中绑定反馈的传输
KR20210037016A (ko) 스케일 조정 가능 피드백 리포팅
CN107332646A (zh) Harq-ack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82068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KR101985348B1 (ko) 채널 자원 할당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9787720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331305B1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60015405A (ko) 답신 신호를 인코딩 및 프로세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06554A1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733598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8033112A1 (zh) 通知和确定上行链路数据重复模式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733576A (zh) 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4767593A (zh) 应答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MX2015003437A (es) Metodo y nodo de comunicacion para mapear un mensaje de epdcch, canal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fisico mejorado.
CN101938340B (zh) 扰码选择方法及加扰装置
CN102468945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