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1292A -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1292A
CN107731292A CN201710873541.9A CN201710873541A CN107731292A CN 107731292 A CN107731292 A CN 107731292A CN 201710873541 A CN201710873541 A CN 201710873541A CN 107731292 A CN107731292 A CN 107731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data
curve
display
change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3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晓
寇晓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35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1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1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1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显示装置屏幕分辨率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在满足显示更多体征数据这一需求的同时,保证了显示结果的清晰度,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智能性,也提升了用户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开发和完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作为医疗辅助工具发挥着巨大作用。现有医疗辅助设备,如体征检测设备可以对病人各项体征数据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体征数据以一定形式直观表现在用户(如医护人员)面前。
现有医疗显示设备为了得到较为清晰的显示结果,往往将每日可显示的体征数据上限限定为固定个数,虽然对于一般病人而言,固定个数的体征数据可以反映病人身体情况,但是还有些特殊病人需要频繁测量体征,现有固定个数体征数据的显示无法充分反映病人身体情况,此时,因为医疗辅助设备不支持更多数据显示,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将特殊病人的体征数据输入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处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体征数据的显示效果,降低了医疗辅助设备的智能性,因而,如何实现在支持显示大量体征数据的同时,获得较为清晰的显示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旨在实现支持显示大量体征数据的同时,获得较为清晰的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
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简单模式,则获取所述显示时段内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该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执行所述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步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详细模式,则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有效时间点,根据该有效时间点获取该有效时间点与待拟合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有效时间点及其对应的待拟合体征数据,结合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生成体征变化曲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拟合数据与数据区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区间;
获取数据区间与曲线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的目标数据区间确定目标曲线表现形式;
将所述待拟合数据以目标曲线表现形式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检测到检测装置当前正在发送体征数据,则获取检测装置正在发送的当前体征数据,将该当前体征数据合成到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的体征变化曲线,形成新的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获取显示装置当前属性对应的可清晰显示体征数据的预设数量;
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最新的预设数量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输入获取用户请求显示的体征数据所属时段,即显示时段,以确定用户请求显示的所有体征数据,再根据该体征数据与屏幕分辨率共同确定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最后将该待拟合数据合成曲线并输出,使得显示装置不再仅显示少量固定的体征数据,而是根据用户请求显示的数据与属性支持清楚显示的数据确定最后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待拟合数据,以在用户需求的数据量和显示的清晰度间达到平衡,在满足显示更多体征数据这一需求的同时,保证了显示结果的清晰度,可实现用户对病人情况的宏观把握,不再是传统显示设备呆板不智能的固定显示数量的设置,不仅可以应对普通病人的测量显示需求,对于特殊病人,因为显示装置没有绝对的显示上限,用户无需手动输入和处理数据,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智能性,也提升了用户工作效率,能更好的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五实施例涉及的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曲线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显示装置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可为独立的终端,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也可以是设备的一个功能模块,如体征监测仪包含显示器的显示模块。
本发明中描述的显示装置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触摸屏、摄像头(包括AR/VR设备),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探针接口、3G/4G/5G联网通信接口等)。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体征监测装置、传感器。其中,传感器比如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呼吸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加速度计、磁性传感器、皮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血压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用于采集心率、呼吸、血压、心电、核心体温、身体姿势、位移等多种身体特征参数,在此不再赘述。
当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检测装置,如上文所述的体征监测装置、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呼吸传感器等时,检测装置可将检测到的体征数据通过通信线路直接发送到显示器(通过共同的处理器处理后);当所述终端不包括检测装置,即所述终端与检测装置为独立的两个设备时,(如检测装置为体温传感器、终端为PDA),检测装置可通过无线或者蓝牙将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也可将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可访问存储装置,如本地数据库或者为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以便所述终端随时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体征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包括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
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所述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简单模式,则获取所述显示时段内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该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执行所述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步骤。
所述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详细模式,则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所述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有效时间点,根据该有效时间点获取该有效时间点与待拟合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有效时间点及其对应的待拟合体征数据,结合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生成体征变化曲线。
所述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拟合数据与数据区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区间;
获取数据区间与曲线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的目标数据区间确定目标曲线表现形式;
将所述待拟合数据以目标曲线表现形式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
所述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检测到检测装置当前正在发送体征数据,则获取检测装置正在发送的当前体征数据,将该当前体征数据合成到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的体征变化曲线,形成新的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获取显示装置当前属性对应的可清晰显示体征数据的预设数量;
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所述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最新的预设数量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参照图2,在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
本实施例中的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泛指用户输入的、与体征曲线显示有关的所有请求,可以指一个指令或请求,也可以指多个指令或请求的集合,本实施例中的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至少包括显示时段请求。用户输入的形式因终端的不同而不同,可以为键盘输入或者按钮输入,也可以为触控输入、语音输入。以终端为PDA为例,用户输入方式为触控输入。显示装置通过监听标识是否被触发进而判断该标识对应的请求是否被触发,标识是否被触发可以通过判断标识处是否存在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按钮)等操作。
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体征数据以及对应的时间信息发送至存储装置,每一个体征数据都有对应的时间信息,都可以归属为某一时间段。例如: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以及睡前这7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不同的时间区间,例如:早餐前对应[0:00-6:00]、早餐后对应[6-10]等;体征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可以为测量时的时间。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时段即体征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所属的时间段,时间段的形式可以为上文示例的7个时间段,也可以为上文示例的时间区间,如[0:00-6:00],还可以为用户输入的形式,由用户输入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即所述显示时段。
用户使用体征数据显示设备通常涉及三个维度的输入,分别是病人身份或者显示对象(此处病人泛指所有被检测装置采集体征数据的生物)、体征类型(心率或体温或呼吸或血压等)及体征数据所属时间段(本实施例称显示时段)。由显示装置处理器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并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用户请求的显示时段。
步骤S11,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为实现体征曲线显示目的,用户输入的有关显示时段的请求往往伴随着显示对象(即病人身份)和体征类型,可以是在获取显示时段前/后确定,也可在获取显示时段的同时确定。根据显示对象、体征类型及显示时段可获取病人(即显示对象)在某一显示时段内某一体征类型的体征数据,某一病人的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即指显示对象、体征类型及显示时段均确定的体征数据。例如,病人A,体征类型为体温,显示时段为2017-9-6 12:00至2017-9-7 12:00,在该时间段内共测量10次,则获取的体征数据为该10次测量的数据。具体获取操作由显示设备向存储装置(如本地数据库或者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相关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属性可包括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尺寸(物理尺寸,即屏幕的实际大小)。
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相同尺寸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较多时,因为屏幕分辨率不够大,可能出现显示不清晰或者显示不完全的问题,因而在确定待拟合数据时,需考虑屏幕分辨率的大小,避免出现体征曲线显示不清晰或者显示不完全的问题。
具体地,对于特定的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的信息数量有限,可通过人工试验,确定不同的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下,可清晰显示的信息数量上限,根据该数量上限,确定待拟合数据的数量上限。这里的清晰显示包含两个内容,其一为在固定的屏幕区域可显示的信息数量,其二为清晰显示,前者是可直接根据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大小确定,后者可根据人工体验确定可被用户接受的清晰度。
确定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和显示装置属性对应的数量上限后,可最终确定待拟合数据。具体地,判断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数量是否达到显示装置属性对应的数量上限,若超过显示装置属性对应的数量上限,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删减一部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删减数据的选择有多种实施方式,如可输出数据过多,请缩小数据范围的提示信息,根据用户输入调整请求显示的体征数据的多少;也可自动保留最新体征数据,去除距当前时间点较远的数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将某些数据折叠显示,如,将距当前时间点较远的数据折叠,当用户点击该折叠数据时,在当前显示窗口另设一小窗口,用来显示展开的折叠数据。
若没有达到或者达到显示装置属性对应的数量上限,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为待拟合数据。
步骤S12,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在确定了待拟合数据后,可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体征变化曲线的曲线类型及表现形式,本实施例中,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还可包括曲线类型或曲线表现形式等请求。如用户设置的曲线类型可以为折线、曲线、点等,再如用户可设置曲线颜色为红、绿或黄,又如用户可设置曲线在不同区段有不同的显示方式等。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输入获取用户请求显示的体征数据所属时段,即显示时段,以确定用户请求显示的所有体征数据,再根据该体征数据与显示装置属性共同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最后将该待拟合数据合成曲线并输出,使得显示装置不再仅显示少量固定的体征数据,而是根据用户请求显示的数据与显示装置属性支持清晰显示的数据确定最后的待拟合数据,以在用户需求的数据量和显示的清晰度间达到平衡,在满足显示更多体征数据这一需求的同时,保证了显示结果的清晰度,不再是传统显示设备呆板不智能的固定显示数量的设置,不仅可以应对普通病人的测量显示需求,对于特殊病人,因为显示装置没有绝对的显示上限,用户无需手动输入和处理数据,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智能性,也提升了用户工作效率,能更好的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步骤S12之后包括:
步骤S13,若检测到检测装置当前正在发送体征数据,则获取检测装置正在发送的当前体征数据,将该当前体征数据合成到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的体征变化曲线,形成新的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
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操作可能同时发生,为实现显示装置同步显示病人当前的体征变化,显示装置在检测到检测装置当前正在发送体征数据时,应当获取检测装置正在发送的体征数据。当检测装置与显示装置距离不远时(包括合成在一个设备中的情况),可直接通过有线或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传输当前检测的体征数据,当检测装置与显示装置距离较远,无法通过有线或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传输数据时,检测装置将当前检测的数据存储至存储装置(如本地数据库或者为远程数据库服务器),显示装置可从存储装置下载。
将该体征数据合成到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的体征变化曲线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将当前检测到的体征数据整合到正在显示的体征数据中,实现体征检测与体征显示的同步,使得用户能实时掌握病人体征变化情况,更好、更迅速的做出判断。
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10之后包括:
步骤S20,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有多种显示模式,不同的显示模式,确定待拟合数据的规则不同,因而最后的体征变化曲线也有差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式可默认设置为一种模式,每次用户输入指令请求显示体征变化曲线时,显示模式都遵循默认设置,若用户需要设置为其他模式,需修改默认设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每次用户输入请求指令以获取体征数据显示结果时,均需选择显示模式,以保证每次显示结果都以用户当次的临时设置的显示模式显示出来。
上一实施例中已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可以为多个请求指令或者设置指令的集合,本实施例中,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还可包含模式设置指令,包括默认设置,也包括临时设置。
步骤S21,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简单模式,则获取所述显示时段内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
步骤S22,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该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本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显示模式为简单模式,该模式尽量追求显示的清晰度,因而只显示预设个数的体征数据,所述预设个数为系统预设,也可由用户设置(但该用户设置的预设个数有数量上限)。显示的体征数据为最新的预设个数的体征数据。所述“最新的”体征数据指距离当前系统时间最近的体征数据,而最新的预设个数的体征数据指距离当前系统时间最近的预设个数的体征数据,例如,请求显示的当前系统时间为2017-9-6 22:00,这一天共测量了21次(每小时测量一次),而预设个数为10,则在简单模式下,待拟合数据为最新测量的10个数据,为12:00-21:00这一时间段测量的数据。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少于预设个数,则可显示所述显示时段内所有的体征数据。
步骤S23,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执行步骤S11。
本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显示模式为常规模式,这一模式兼顾显示数量和显示清晰度,待拟合数据由显示装置属性和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共同决定,即执行步骤S11,因相关步骤已在第一实施例详述,故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步骤S20之后包括:
步骤S24,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详细模式,则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存在一种显示模式为详细模式,详细模式下,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均作为待拟合数据,数据显示较为全面。所述所有待拟合数据均显示在中,若当前显示装置的屏幕尺寸不能容纳所有数据,则可由物理显示设备呈现逻辑显示设备中待拟合数据的一段,用户可以通过方向的调整(如拖动)改变物理显示设备显示的区域,进而浏览所有待拟合数据。
在用户需要完整详细的数据时,可支持所有数据的显示,更能精准显示病人的体征变化情况,能适应体征数据较多的某些特殊病人的体征显示,扩大显示设备的适用范围,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不同显示模式的设置,设置了不同偏向的模式,如偏向于显示清晰的简单模式,兼顾显示清晰与显示数据量的常规模式和偏向数据量的详细模式,三种偏向对应不同的用户需求,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显示模式,使得显示装置可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提升用户效率,节约用户购买设备的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或者步骤S23或者步骤S24中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之后包括: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切换显示模式;根据切换后的显示模式确定待拟合数据,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在用户使用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不同的显示模式来显示。此时,需要检测用户输入中,有无显示模式切换指令,若有,则根据用户输入的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切换显示模式。因为显示模式的偏向不同,其对应的待拟合数据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切换后的显示模式重新确定待拟合数据,再将其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步骤S12中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这一步骤包括:
步骤S30,获取所述待拟合数据与数据区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区间;
步骤S31,获取数据区间与曲线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的目标数据区间确定目标曲线表现形式;
步骤S32,将所述待拟合数据以目标曲线表现形式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
为便于用户阅读显示结果,直观获取病人身体状况,本实施例中,不同区间的体征数据以不同形式表现。以体温数据为例,数据区间的设置有:第一区间[34℃以下]、第二区间[34℃~36℃]、第三区间[36.1℃~37.4℃]、第四区间[37.4℃~38℃]、第五区间[38.1℃~39℃]、第六区间[39.1℃~41℃]。待拟合数据为36℃、36.5℃、36.7℃、39℃、40℃。可确定36℃属于第二区间、36.5℃和36.7℃属于第三区间、39℃属于第五区间,40℃属于第六区间。确定数据区间对应不同的曲线表现形式,可以是曲线颜色的不同,如第三区间为白色(底色为黑),第二区间为绿色,第四区间为黄色,第五区间为红色等,也可以是曲线类型不同,如第三区间对应直线,第四区间对应波浪线,也可以是曲线粗细不同,如第三区间为中等粗,第四区间较第三区间粗等。待拟合数据根据各自所属区间的不同,以不同的曲线表现形式输出。
本实施例通过确定待拟合数据与数据区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数据区间与曲线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待拟合数据与曲线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使得待拟合数据以对应的曲线表现形式输出,用户可根据曲线表现形式直观地读出病人的体征变化情况,更容易获取有用信息,节省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用户工作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参照图4,在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或者第三实施例,步骤S11中根据该体征数据和显示装置属性确定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根据预设规则获取显示装置属性对应的可清晰显示体征数据的预设数量;
步骤S41,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
步骤S42,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屏幕尺寸一定,屏幕分辨率越大,显示的信息也越多,而对于确定的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区域内,能够清晰显示的信息数量是可以确定的。本实施例中的预设规则即显示装置属性(包括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大小)对应的可清晰显示体征数据的预设数量,这一预设规则可由显示装置厂商作为默认设置。
根据用户输入的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得到的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数量如果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都可在显示装置上清晰显示,所以可以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都作为待拟合数据,如此可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可保证得到清晰的显示结果。
如果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若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全都作为待拟合数据,存在显示不清晰或者显示不全(或需拖动屏幕以显示)的问题,因此,可减少部分数据的显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41之后包括:
步骤S43,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最新的预设数量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如果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述显示时段内最新的预设数量的体征数据作为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此处的最新指距离当前时间最近。虽然无法显示所有数据,但是保留了病人最新的体征数据,且确保了显示清晰和全部显示,在显示清晰与显示的数据量间实现了平衡。
本实施例通过确定显示装置属性对应的可清晰显示的体征数据的预设数量,将已确定的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数量与该预设数量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待拟合数据的范围,使得显示装置在保证显示清晰的前提下,还能支持显示尽可能多的显示数据,可满足某些体征数据较多的特殊病人的体征显示需求,减少或可避免用户手动输入和处理数据,提高用户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第五实施例中,步骤S12中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这一步骤包括:
步骤S50,获取有效时间点,根据该有效时间点获取该有效时间点与待拟合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步骤S51,根据所述有效时间点及其对应的待拟合体征数据,结合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生成体征变化曲线。
体征曲线可以以检测时间为横坐标进行显示。在实际医疗过程中,体征测量一般集中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如白天的8:00-16:00,这一段时间检测频繁,测得的体征数据也多,而该时间段以外则很少测量,体征数据很短,如果以实际测得时间为横坐标绘制体征变化曲线,则在用户请求的显示时段为多日时,离散数据较多,一个坐标中的曲线会有许多空白(如图5),导致显示装置可显示的体征数据数量下降,同时降低曲线的可读性,影响用户获取信息。
本实施例中,不采用体征数据的实际测量时间作为曲线横轴。本实施例中的有效时间点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常规测量时间点如白天的8:00-16:00间,每一小时为一个时间间隔,每一小时,如8:00、9:00、10:00…16:00为有效时间点,也可以根据病人病理情况设置,如8:00-10:00间每隔10分钟为一个有效时间点;有效时间点也可以由显示装置出厂默认设置。有效时间点也可以由系统根据待拟合数据临时确定有效数据点的多少,每一个待拟合数据都有其检测时间,显示装置可读取待拟合数据的检测时间,设定所有待拟合数据的检测时间为有效时间点。参加图6,在形成曲线(本实施例中的曲线不仅指连续的线,还指未连接状态)时,X轴方向上,有效时间点间的距离是一定的。
在确定有效时间点后,或者获取有效时间点的同时,可获得有效时间点对应的体征数据,或者生成曲线的数据点本身包含体征数据大小和时间信息,根据体征数据大小和对应的时间信息生成曲线。
通过有效时间点的设置,使得同样大小的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可减少浪费,显示更多体征数据,同时,可减少因为数据离散带来的可读性差等问题,使得用户可更容易获得所需信息,提升用户效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步骤,因步骤大体一致,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
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体征曲线显示请求,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获取显示时段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简单模式,则获取所述显示时段内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该预设个数的最新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执行所述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详细模式,则获取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有效时间点,根据该有效时间点获取该有效时间点与待拟合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有效时间点及其对应的待拟合体征数据,结合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生成体征变化曲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体征曲线显示请求将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拟合数据与数据区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区间;
获取数据区间与曲线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待拟合数据的目标数据区间确定目标曲线表现形式;
将所述待拟合数据以目标曲线表现形式拟合成体征变化曲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该体征变化曲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检测到检测装置当前正在发送体征数据,则获取检测装置正在发送的当前体征数据,将该当前体征数据合成到所述待拟合数据拟合成的体征变化曲线,形成新的体征变化曲线并输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显示装置属性在该体征数据中确定用于拟合曲线的待拟合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获取显示装置当前属性对应的可清晰显示体征数据的预设数量;
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是否少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的体征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显示对象在所述显示时段内最新的预设数量的体征数据为用于拟合成曲线的待拟合数据。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所述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的步骤。
CN201710873541.9A 2017-09-25 2017-09-25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731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3541.9A CN107731292A (zh) 2017-09-25 2017-09-25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3541.9A CN107731292A (zh) 2017-09-25 2017-09-25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1292A true CN107731292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0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3541.9A Pending CN107731292A (zh) 2017-09-25 2017-09-25 体征变化曲线拟合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129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614A (zh) * 2005-11-01 2007-05-0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快捷图标实现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
CN101194278A (zh) * 2005-01-03 2008-06-04 Mp4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设备上实时查看急症患者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43157A (zh) * 2012-07-14 2012-10-24 深圳市邦健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长时间生理参数数据的监护仪和方法
CN103477340A (zh) * 2011-03-28 2013-12-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监测设备的家庭模式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4278A (zh) * 2005-01-03 2008-06-04 Mp4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设备上实时查看急症患者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959614A (zh) * 2005-11-01 2007-05-0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快捷图标实现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
CN103477340A (zh) * 2011-03-28 2013-12-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监测设备的家庭模式的系统及方法
CN102743157A (zh) * 2012-07-14 2012-10-24 深圳市邦健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长时间生理参数数据的监护仪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8489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신체 측정 부위 자동 인식 가능한 체성분 측정 방법
CN107079277A (zh) 用于在邻近网络中传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10109596A (zh) 交互方式的推荐方法、装置以及控制器和介质
CN109426413A (zh) 用于操作应用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8351697A (zh) 包括多个显示器的电子设备和用于操作其的方法
CN107809949A (zh) 用于测量与人体有关的信息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KR20170050878A (ko) 사용자 프로파일을 생성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202223209U (zh) 自动视力测试仪
US1056856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kin inspection information thereof
EP3345533A2 (en) Sleep management method
KR102606689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생체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JP6212244B2 (ja) 血圧関連情報表示装置
CN108133757A (zh) 用于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设备及其方法
JP2006293563A (ja) 美容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KR20170046380A (ko)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07222374A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398184B1 (ko) 섭취한 음식에 대한 소화율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8304151A (zh) 用于显示内容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8694032A (zh) 使用外部设备的画面输出方法和用于支持其的电子设备
CN104251737A (zh) 红外测温仪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及其方法
KR102303534B1 (ko) 사용자 맞춤형 상품 정보 제공 장치
CN102436558A (zh) 电子健康站大众健康信息集成系统及方法
Wu et al.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comfort model and its use in the control of air conditioner
WO2020133776A1 (zh) 一种基于电视机的健康状况检测方法、系统及电视机
JP71868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