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9391A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9391A
CN107729391A CN201710850301.7A CN201710850301A CN107729391A CN 107729391 A CN107729391 A CN 107729391A CN 201710850301 A CN201710850301 A CN 201710850301A CN 107729391 A CN107729391 A CN 107729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ing information
image
face
cluster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0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9391B (zh
Inventor
柯秀华
曹威
王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503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9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93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4947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43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9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9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上述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所述方法,能够保证图像数据的稳定性,避免了多端图像数据不一致造成的数据不稳定的情况。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齐全,智能移动中的性能越来越完善。用户在采用智能移动终端拍照后,智能移动终端可将用户拍摄的图像上传服务器,使服务器根据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如根据图像时间信息、或根据图像地点信息,或根据图像中包含的人脸信息对图像进行分类,将相关联的图像分组显示,使得用户可以分门别类的查看图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可以使得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对图像的聚类信息一致,增强数据的稳定性。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移动终端110与第一服务器120、第二服务器130进行交互的时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移动终端110、第一服务器120和第二服务器130。在移动终端110中存储有图像,上述图像可存储于移动终端110内存中,也可存储于SD(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卡中。移动终端110可识别上述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提取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信息,根据人脸特征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移动终端110还可将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上传第一服务器110,第一服务器110可提取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信息,并将提取出人脸特征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120。第二服务器120可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聚类,并将聚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10,使移动终端110可根据接收到聚类信息对图像进行聚类。其中,移动终端上传第一服务器120的人脸图像移动终端110内存中存储的人脸图像。移动终端110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130下发的聚类信息后,可根据聚类信息对上传的人脸图像进行聚类。移动终端110可将移动终端110对图像的聚类结果与第二服务器130下发的聚类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不相同,移动终端110可根据对比结果的类型更新移动终端110中图像的聚类结果。其中,第一服务器120可为单独的一个服务器,也可为多个第一服务器120组成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或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某一台服务器;第二服务器130可为单独的一个服务器,也可为多个第二服务器130组成的第二服务器集群,或第二服务器集群中的某一台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120和第二服务器130可为同一服务器。移动终端110在识别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后,可将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服务器对获取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并向移动终端110下发聚类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聚类信息后,将服务器下发的聚类信息与移动终端110对图像的聚类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不同,移动终端110可根据对比结果的类型更新移动终端110中图像的聚类结果。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移动终端110与第一服务器120、第二服务器130进行交互的时序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10与第一服务器120、第二服务器130进行交互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终端110识别已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得到第二聚类信息。
移动终端110可识别移动终端110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具体包括:通过人脸识别模型检测图像中是否包含人脸,若包含人脸即为人脸图像。在识别出人脸图像后,移动终端110可根据特征识别模型提取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信息,并根据人脸特征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得到人脸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人脸特征信息为能够唯一标识人脸的信息。
(2)移动终端110将人脸图像上传第一服务器120。
移动终端110可将移动终端110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上传到第一服务器120。其中,移动终端110可将内存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上传到第一服务器120,移动终端110也可将SD卡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上传到第一服务器120,移动终端110也可将内存存储图像和SD卡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上传到第一服务器120。
(3)第一服务器120提取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信息。
第一服务器120接收到移动终端110上传的人脸图像后,可根据特征识别模型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信息。其中,移动终端110中人脸特征识别模型与服务器中人脸特征识别模型可相同或不同。
(4)第一服务器120将人脸特征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130。
第一服务器120将获取的人脸特征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130,以使第二服务器130可根据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聚类。
(5)移动终端110向第二服务器130发送聚类请求。
移动终端110将人脸图像上传完毕后,可向第二服务器130发送聚类请求。
(6)第二服务器130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聚类,得到第一聚类信息。
若第二服务器130接收到第一服务器120发送的人脸特征信息,且第二服务器130接收到移动终端110发送的聚类请求,第二服务器130可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聚类,得到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其中,第二服务器130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聚类包括:将人脸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若相似度超过指定值,则将人脸特征信息划分为一组。移动终端110对人脸特征信息聚类的算法与第二服务器130对人脸特征信息聚类的算法可相同或不同。
(7)第二服务器130将第一聚类信息返还移动终端110。
第二服务器130在对人脸特征信息聚类完成后,可将第一聚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10。
(8)移动终端110用第一聚类信息替换第二聚类信息,根据第一聚类信息对人脸图像重聚类。
第一聚类信息和第二聚类信息是对同一人脸图像的聚类信息。移动终端110在接收到第一聚类信息后,可将第一聚类信息与第二聚类信息比较。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9)移动终端110将第二聚类信息上传第二服务器130。
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本申请中所称的“同一图像”或“同一人脸图像”,仅表述图像内容的相同,而不具体限制图像的数量,例如“同一图像”可以指有着相同内容的一张、两张、多张甚至是一批图像,这些图像内容上存在一一对应内容相同的情况。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服务器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服务器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服务器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服务器的运行。该服务器的网络接口用于据以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服务器的限定,具体的服务器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4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
步骤404,获取移动终端中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
步骤406,检测第一聚类信息与第二聚类信息是否一致。具体包括步骤408步骤418。
步骤408,检测第一聚类信息中人脸个数与第二聚类信息中人脸个数是否一致。
步骤410,若检测到第一聚类信息中人脸个数大于第二聚类信息中人脸个数;根据第一聚类信息对图像进行聚类处理,用第一聚类信息替换存储第二聚类信息。
步骤412,若检测到第一聚类信息中人脸个数小于第二聚类信息中人脸个数;检测第二聚类信息是否包括用户操作信息。
步骤414,若检测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用户操作信息,对图像不做处理,并将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服务器,指示服务器用第二聚类信息替换存储第一聚类信息。
步骤416,若检测到第二聚类信息不包括用户操作信息,根据第一聚类信息对图像进行聚类处理,用第一聚类信息替换存储第二聚类信息。
步骤418,若检测到第一聚类信息中分组标识与第二聚类信息中分组标识不一致;若检测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用户操作信息,对图像不做处理,并将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服务器,指示服务器用第二聚类信息替换存储第一聚类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图像聚类信息与服务器发送的图像聚类信息不一致时,检测移动终端中图像聚类信息是否带有用户操作标记,在带有用户操作标记时,以移动终端中图像聚类信息为准,在不带有用户操作标记时,以服务器中图像聚类信息为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且将移动终端或服务器的图像聚类信息更新,保证了多端数据的一致,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均可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识别,获取人脸特征信息,再根据人脸特征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聚类。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运行于移动终端,包括:
步骤5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均能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移动终端可将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特征识别模型从所述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信息,再根据人脸特征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可得到第一聚类信息,服务器可将第一聚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所述人脸特征信息可为人脸图像中单个人脸的人脸特征信息,也可为人脸图像中多个人脸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根据人脸特征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包括: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将相似度超过预设值的人脸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划分为一组。所述预设值可为用户设定的值,也可以是服务器侧设置好的。
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第一图像标识、第一分组标识、第一人脸个数、第一人脸位置和第一人脸标记等。所述第一图像标识是指用于唯一标识图像的字符串,可为数字、字母和符号等。所述第一分组标识是指用于标识图像分组的字符串。所述第一人脸个数用于标识在一张人脸图像中人脸的个数。所述第一人脸位置用于指示人脸在所述人脸图像中位置。具体地,可用人脸特征点对应的像素位置标识或人脸所在的像素位置标识。例如用人脸的鼻子区域对应的像素位置标识人脸,或用整张人脸区域对应的像素位置标识人脸。第一人脸标记是用于唯一标识人脸的字符串。例如用0001标识用户A的人脸,则所有识别出用户A的人脸图像中会标记0001。所述第一人脸集合即第一聚类信息中第一人脸个数、第一人脸位置和第一人脸标记。
移动终端上传服务器的人脸图像可为移动终端内存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也可为移动终端SD卡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也可为移动终端内存和SD卡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在将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之前,移动终端可对内存存储的图像和SD卡存储的图像进行人脸扫描,获取内存存储的图像和SD卡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扫描是指根据人脸识别算法从图像中识别人脸,获取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在识别出人脸图像后,移动终端还可记录人脸图像中第二人脸个数、第二人脸位置和第二人脸标记。其中,移动终端可对图像建立二维坐标系,根据人脸图像中显示人脸的像素位置来标记第二人脸位置;移动终端也可根据人脸图像中显示人脸特征点的像素位置来标记第二人脸位置。例如,移动终端可根据人脸图像中显示左眼球的像素位置来标记第二人脸位置。
步骤504,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移动终端可对移动终端存储的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得到第二聚类信息,即本地聚类信息。移动终端将多张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后,服务器可将多张人脸图像中每张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返回移动终端,即服务器返回的是多张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第二图像标识、第二分组标识、第二人脸个数、第二人脸位置和第二人脸标记等。所述第二图像标识是指用于唯一标识图像的字符串,可为数字、字母和符号等。所述第二分组标识是指用于标识图像分组的字符串。所述第二人脸个数用于标识在一张人脸图像中人脸的个数。所述第二人脸位置用于指示人脸在所述人脸图像中位置。第二人脸标记是用于唯一标识人脸的字符串。所述第二人脸集合即第二聚类信息中第二人脸个数、第二人脸位置和第二人脸标记。
移动终端可对内存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进行聚类,也可对SD卡中存储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在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之前,移动终端可对内存存储的图像或SD卡存储的图像进行人脸扫描,识别内存存储的图像或SD卡存储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人脸扫描的方法与步骤302中人脸扫描的方法相同。在识别出人脸图像后,移动终端可根据特征识别模型从人脸图像中获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人脸特征信息,根据人脸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将相似度超过预设值的图像划分为一组。其中,划分为同一组的人脸图像中对应人脸的人脸标记相同。例如,用0001标识用户A的人脸,则在用户A的人脸图像聚类中,人脸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中均带有人脸标记0001。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中特征识别模型可为相同模型或不同模型。
步骤506,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
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聚类信息后,检测到第一图像标识与第二图像标识相同,则将第一聚类信息与第二聚类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第一聚类信息与第二聚类信息是否一致,具体包括:检测第一图像标识与第二图像标识是否一致;检测第一分组标识与第二分组标识是否一致;检测第一人脸个数与第二人脸个数是否一致;检测第一人脸位置与第二人脸位置是否一致;检测第一人脸标记与第二人脸标记是否一致。若检测到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和第二聚类信息不一致,获取不一致的类型及不一致的类型对应的处理方式,根据不一致的类型处理第二聚类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图像聚类信息后,将服务器发送的图像聚类信息与本地图像聚类信息进行比对,若检测到不一致,则根据不一致的类型对图像进行处理,能够保证图像数据的稳定性,避免了多端图像数据不一致造成的数据不稳定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移动终端可将第一人脸集合与第二人脸集合作比较,具体为:将第一图像标识与第二图像标识作比较,当第一图像标识和第二图像标识相同时,比较第一人脸个数和第二人脸个数是否相同、第一人脸位置与第二人脸位置是否相同、第一人脸标记与第二人脸标识是否相同。即比较对同一张人脸图像,服务器识别的人脸与移动终端识别的人脸是否相同。
第一人脸集合中人脸与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不相同包括: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不存在。即对同一张图像,移动终端识别出的人脸在服务器未识别出,检测图像的第二图像标识中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是否带有用户分组标识。所述用户分组标识即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用户对人脸的分组信息,若所述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即用户对所述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进行了分组操作,则将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服务器,使第二聚类信息替换第一聚类信息。例如对同一图像,移动终端识别出人脸A、人脸B和人脸C,服务器只识别出人脸A和人脸B,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C,且检测到第二聚类信息中用户对人脸C进行了分组,则将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识别的人脸不一致时,具体为移动终端识别的人脸在服务器未识别出时,检测用户是否对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进行聚类分组,若用户对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进行了聚类分组操作,则保留用户的分组操作,并将移动终端的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服务器,用第二聚类信息替换第一聚类信息,即实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对图像的处理以用户操作为准,能够提高用户粘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第一人脸集合中人脸与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不相同包括: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不存在。即对同一张图像,移动终端识别出的人脸在服务器未识别出,检测图像的第二图像标识中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是否带有用户分组标识。若所述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则获取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用第一聚类信息替换第二聚类信息,并根据第一聚类信息对图像进行重新聚类。
第一人脸集合中人脸与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不相同还包括: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不存在。即对同一张图像,服务器识别出的人脸在移动终端未识别出。所述用户分组标识即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用户对人脸的分组信息,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中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则获取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用第一聚类信息替换第二聚类信息,并根据第一聚类信息对图像进行重新聚类。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在检测到服务器识别的人脸与移动终端识别的人脸不一致时,检测不相同的人脸是否带有用户操作标识,若不带有用户操作标识,则以服务器识别人脸为准,用服务器的聚类信息替换移动终端的聚类信息,并根据替换后聚类信息对移动终端图像进行重聚类,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服务器处理图像数据量较大,服务器识别的人脸图像更多,以服务器识别的人脸个数为准,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包括: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不存在;上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删除所述人脸,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中删除所述人脸对应的聚类信息。
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不存在,即对同一张图像,移动终端识别出的人脸在服务器未识别出,且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移动终端可在第二聚类信息中删除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具体为:将第二人脸个数减去对应的个数,删除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对应的第二人脸位置,删除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对应的第二人脸标识,删除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对应的第二分组标识。即移动终端删除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在移动终端的聚类分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在检测到服务器识别的人脸与移动终端识别的人脸不一致时,以服务器的聚类信息为准,删除移动终端中服务器未识别出人脸对应的聚类信息,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以服务器的聚类信息为准,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类信息还包括所述图像的第一分组标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还包括所述图像的第二分组标识;所述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
(1)当所述第一分组标识与所述第二分组标识不相同时,获取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中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中第二时刻。
(2)若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3)若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当第一图像标识与第二图像标识一致时,第一聚类信息对应的图像与第二聚类信息对应的图像为同一张图像时,移动终端可将第一分组标识与第二分组标识做比较,检测第一分组标识与第二分组标识是否一致。即检测对同一张图像,移动终端对图像的分组与服务器对图像的分组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获取第一聚类信息中第一时刻和第二聚类信息中第二时刻。上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为用户对图像的最新操作时刻,上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相同或不相同。例如,移动终端将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服务器记录人脸图像的第一时刻。在移动终端将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后,用户将所述人脸图像有第一分组划分为第二分组,则移动终端记录的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不同。当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相同时包括:若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服务器可接收同一账号的多个移动终端上传的人脸图像,并将对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发送给各个移动终端,当第一时刻晚于第二时刻时,以服务器聚类信息为准。若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例如,第一聚类信息中图像的分组标识为group1,第一时刻为2017年8月13日10:00,第二聚类信息中分组标识为group2,第二时刻为2017年8月13日17:00,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则移动终端存储分组名称为group2,并将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在图像的分组标识不一致时,以用户最新操作图像的分组标识为准,保留了用户的操作。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的数据同步,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6中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步骤602,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服务器在接收到移动终端上传的人脸图像后,根据特征识别模型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信息,并根据人脸特征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聚类,将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第一图像标识、第一分组标识、第一人脸个数、第一人脸位置和第一人脸标记等。
步骤604,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在发送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后,服务器还可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并用第二聚类信息替换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第二图像标识、第二分组标识、第二人脸个数、第二人脸位置和第二人脸标记等。其中,移动终端将多张人脸图像上传服务器后,服务器可将多张人脸图像中每张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返回移动终端,即服务器返回的是多张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步骤606,根据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服务器可根据第二聚类信息更新人脸图像的聚类分组,保证人脸图像的聚类信息的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服务器在向移动终端发送对人脸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后,接收移动终端返回的对人脸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第二聚类信息替换第一聚类信息,并根据第二聚类信息对图像重聚类,保证了移动终端和服务器数据一致,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处理模块706,用于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06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06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06还用于当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不存在时,在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删除所述人脸,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中删除所述人脸对应的聚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类信息还包括所述图像的第一分组标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还包括所述图像的第二分组标识;所述处理模块706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分组标识与所述第二分组标识不相同时,获取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中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中第二时刻;若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若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802,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第二接收模块804,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更新模块80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图像处理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9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移动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9为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9,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RF电路9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980处理;也可以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图像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通讯录等)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9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2。触控面板931,也可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31上或在触控面板9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80,并能接收处理器9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31。除了触控面板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931可覆盖显示面板941,当触控面板9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控面板931与显示面板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931与显示面板9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9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41和/或背光。运动传感器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此外,手机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等。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和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可以发送给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后续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9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900的必须构成,可以根据需要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手机9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机9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所包括的处理器98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带有用户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且不相同的人脸不带有用户分组标识,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与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不相同时包括:
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人脸在所述第一人脸集合中不存在;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人脸集合中删除所述人脸,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中删除所述人脸对应的聚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聚类信息还包括所述图像的第一分组标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还包括所述图像的第二分组标识;
所述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分组标识与所述第二分组标识不相同时,获取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中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中第二时刻;
若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用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若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上传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用以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
6.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7.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聚类信息与所述第二聚类信息的对比结果不相同时,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的类型对应处理所述第二聚类信息。
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图像的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一人脸集合;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对所述图像的第二聚类信息,用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替换所述第一聚类信息,所述第二聚类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中第二人脸集合,所述第一聚类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信息为对同一图像的聚类信息;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聚类信息更新所述图像的聚类分组。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0850301.7A 2017-09-15 2017-09-15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729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0301.7A CN107729391B (zh) 2017-09-15 2017-09-15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PCT/CN2018/104947 WO2019052436A1 (zh) 2017-09-15 2018-09-11 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0301.7A CN107729391B (zh) 2017-09-15 2017-09-15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9391A true CN107729391A (zh) 2018-02-23
CN107729391B CN107729391B (zh) 2020-01-10

Family

ID=6120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0301.7A Active CN107729391B (zh) 2017-09-15 2017-09-15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9391B (zh)
WO (1) WO201905243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2436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0765288A (zh) * 2019-09-04 2020-02-07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2851B (zh) * 2022-07-06 2022-09-30 深圳市圆道妙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舌相分析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290A1 (en) * 2005-09-28 2007-03-29 Alex Shah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Over Wireless Digital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CN102033958A (zh) * 2010-12-28 2011-04-27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照片分类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034714A (zh) * 2012-12-11 2013-04-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照片分类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168378A (zh) * 2014-08-19 2014-11-26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片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04820675A (zh) * 2015-04-08 2015-08-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相册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243098A (zh) * 2015-09-16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人脸图像的聚类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9391B (zh) * 2017-09-15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290A1 (en) * 2005-09-28 2007-03-29 Alex Shah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Over Wireless Digital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CN102033958A (zh) * 2010-12-28 2011-04-27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照片分类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034714A (zh) * 2012-12-11 2013-04-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照片分类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168378A (zh) * 2014-08-19 2014-11-26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片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04820675A (zh) * 2015-04-08 2015-08-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相册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243098A (zh) * 2015-09-16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人脸图像的聚类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2436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0765288A (zh) * 2019-09-04 2020-02-07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65288B (zh) * 2019-09-04 2022-09-27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2436A1 (zh) 2019-03-21
CN107729391B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955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97767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981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956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2784B (zh) 一种图像美化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
CN107995422B (zh) 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26963B (zh) 关联终端的方法和终端
CN10802227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5251A (zh) 图片拼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92822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441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3843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8676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794398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956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07484154A (zh) 数据切换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6651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6733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325518A (zh) 图像的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939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707824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807820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6891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18529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953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