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8412A -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8412A
CN107728412A CN201610657750.5A CN201610657750A CN107728412A CN 107728412 A CN107728412 A CN 107728412A CN 201610657750 A CN201610657750 A CN 201610657750A CN 107728412 A CN107728412 A CN 107728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region
luminescent material
conversion luminescent
colour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77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8412B (zh
Inventor
米麟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77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8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8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8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8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8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光源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第一光的第一固态光源,至少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色板,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二分区包含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第三光及未被第一分区吸收的第一光组成第一分区出射光,色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的光路上,且色板与第一光相对彼此可移动,以使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在不同的时段暴露于所述第一光。本发明以光的上转换的方式将第一光转换为时序的彩色光,并将第一光的一部分作为该时序的彩色光的组成部分,提高了第一光对应颜色的发光效率和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和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显示技术中,多采用蓝光作为激发光源,激发绿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获得绿光和红光。在这种光下转换模式中,由于发光波长较长的红色荧光粉的效率不高,而且发热量大,红光强度不足往往成为制约投影光源总体亮度的短板。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有研发人员采用在蓝光光源之外增加额外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红光补充光源,或直接采用该LED、LD光源替换原红光荧光作为单独的红光光源的技术方案,以期增强红光的强度。然而这样导致需要在投影机内设计双光源的结构,大大增加了光路结构和散热结构的设计难度,增大了投影机的体积,提高了成本。因此,一种新型的具有色彩优异的投影光源结构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多色光源装置的结构复杂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较长波长的光显示效果优异的光源装置,包括:
第一固态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色板,至少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二分区包含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色板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光的光路上,且色板与第一光可相对移动,以使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在不同的时段暴露于第一光;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第三光及未被第一分区吸收的第一光组成第一分区出射光;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不同于第一分区出射光颜色的第二受激光。
优选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不改变经过其的第一光的波长范围。
优选地,第一光与第三光为相同颜色的光,且第一光与第三光的光谱范围不同。
优选地,第一光为红光,第二光为蓝光或绿光,第三光为红光。
优选地,沿第一光入射方向,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依次设置。
优选地,在第一分区,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混合设置。
优选地,包括第一二向色片和/或第二二向色片;第一二向色片位于第一分区的入射侧,用于透射第一光并反射第二光;第二二向色片位于第一分区的出射侧,用于透射第一光和第三光,并反射第二光。
优选地,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第一分区的出射侧分别位于第一分区的两侧;或者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第一分区的出射侧位于第一分区的同侧,且光源装置包括第二二向色片且不包括第一二向色片。
优选地,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蓝光。
优选地,色板还包括第三分区,第三分区包含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绿光;或者第三分区包含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三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四光,第三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四光,并发射出绿光。
优选地,色板为一可旋转的色轮,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在色板上呈环形分布;或者色板为一可线性振动的色板,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沿色板线性振动方向线性排布;或者色板为一可旋转的色桶,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沿色桶的桶壁呈环形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固态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色板,至少包括第一分区,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色板设置于第一光的光路上;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第一光与第三光为相同颜色的光,且第一光与第三光的光谱范围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光源装置,还包括图像调制装置和投影镜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固态光源产生第一光,使其在不同的时段照射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色板,并在第一分区设置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在第二分区设置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以上转换的方式将第一光转换为时序的彩色光,避免了在光源系统中设计两种光源甚至三种光源的复杂结构,简化了光源结构。同时由于光的上转换过程是将波长较长的光转换为波长较短的光,第一光必然是彩色光中波长较长的光,将直接由第一固态光源提供的第一光的一部分作为该时序的彩色光的组成部分,避免了单独的光下转换的技术方案中,波长较长的光发光效率低、显示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第一光对应颜色的发光效率和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一分区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变形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在于,单一种类的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一光先后经过上转换和下转换得到第三光,将第三光与发光元件原始发出的未经转换的第一光相混合,使得得到的混合光既拥有较高的光强,又拥有较宽的色域,使得出射光的亮度和色彩丰富程度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单一种类的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一光经过上转换发光材料得到彩色光,避免了在光源系统中设计双光源甚至三光源的复杂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光源装置10包括第一固态光源100和色板200。
第一固态光源100用于产生第一光,该第一固态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光源或激光二极管光源,例如单颗LED、单颗LD,或者LED阵列、LD阵列,该光源的特点是,发光效率高,出射光光谱范围窄。
在本发明中,色板至少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可以理解的,色板也可以包括多个分区。在本实施例中,色板200包括第一分区201、第二分区202和第三分区203。其中,第一分区201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从而,第三光及未被第一分区201吸收的第一光共同组成第一分区201的出射光。第二分区202包含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不同于第一分区出射光颜色的第二受激光。
本实施例中,色板200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光的光路上,且色板200与第一光可相对移动,以使得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在不同的时段暴露于第一光,从而使色板200在不同的时段分别出射第一分区出射光和第二受激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不改变经过其的第一光的波长范围,以避免能量的损失。即当第一光照射到第一分区201上时,部分第一光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吸收而产生第二光,剩余未被吸收的第一光既没有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吸收,也不会被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吸收,而是被散射后从第一分区出射。例如,当第一光为红色激光时,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为红色荧光粉,该荧光粉不能被红光激发、不会吸收红色激光,当红色激光入射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时,只会被散射后出射。该过程可以通过散射对红色激光消相干,有利于光的均匀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也可以对第一光少量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与第三光为相同颜色的光,但第一光与第三光的光谱范围不同。如上所述,第一光为固态光源发出的光,光谱范围窄,而第三光为光谱范围较宽的光,该技术特征使得能够对第一光对应的颜色的色坐标进行调节,以适应更多的应用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与第三光为红光,第二光为绿光。第一光首先激发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得到第二光绿光,然后绿光激发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得到第三光红光。由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发出的第三光红光与未参与光转换的第一光红光一同出射成为第一分区的出射光。由于绿光与红光的光谱范围较近,光转换过程中的光损失较小。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光转换发光材料,从而使得第二光为蓝光或蓝绿光。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色板还包括第三分区203,第一分区201、第二分区202和第三分区203在不同的时段暴露于第一光。其中,第二分区202的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蓝光。第三分区203包含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绿光。由此,第一分区201发出的红光、第二分区202发出的蓝光以及第三分区203发出的绿光共同构成光源装置出射的RGB三基色光,可以应用于显示、投影等各个领域。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分区也可以包含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三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四光(如蓝光或紫外光),第三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四光并发射出绿光。该第三分区与第一分区的结构与原理类似,可参照关于第一分区的描述。当然,第二分区也可以是上转换发光材料与下转换发光材料组合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区201的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与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沿第一光入射于第一分区201的方向分层设置。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的第一分区201的结构图,该结构图为沿光路方向的剖视图,第一分区201包括叠置设置的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2011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2012。第一光进入第一分区201后,先后经过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2011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2012,使得第一光能够先在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2011被部分转换为第二光,然后剩余部分在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2012被散射,同时更多部分的第二光沿与第一光相同方向进入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2012。该种结构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制备更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粘接剂包裹发光材料的方式制备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2011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2012,粘接剂可以为有机粘接剂如硅胶、环氧树脂等,也可以为无机粘接剂如玻璃、陶瓷等。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区的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与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也可以混合设置,该结构避免了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与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分层设置后的层间界面热导率低的问题,更有利于热量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色板200为一可旋转的色轮,第一分区201与第二分区202在色板200上呈环形分布。通过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色轮转动,使得各分区在不同的时段暴露于第一固态光源100的照射中。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中,色板也可以为一可线性振动的色板,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沿色板线性振动方向线性排布。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变形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色板由可旋转的色轮替换为可线性振动的色板。光源装置10’包括第一固态光源100’和色板200’。其中第一固态光源100’为激光二极管阵列,第一固态光源100’发出的光经透镜、光引导片等装置入射于色板200’,色板200’沿平行于该色板的方向往复线性平移,使得其上的第一分区201’、第二分区202’和第三分区203’在不同时段暴露于第一固态光源100’的照射中。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形实施例中,色板也可以为一可旋转的色桶(包含桶底,中间不通透)/色筒(无底,中空通透),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沿色桶/色筒的桶壁呈环形分布,激发光从桶内/筒内或桶外/筒外照射色板的各分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光源装置中的色板仅包括两个分区——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其中,第一分区参见实施例一的描述,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从而,第三光及未被第一分区吸收的第一光共同组成第一分区的出射光。第二分区包含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不同于第一分区出射光颜色的第二受激光。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和第三光为红光,第二受激光为蓝绿光,该第二受激光进入后续光路后,被分光装置分成蓝光和绿光,从而与第一分区的红光出射光构成RGB三基色光,用于显示、投影。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蓝光和绿光同时出射,为提高光利用率,可以采用至少包含两个空间光调制器的投影系统,使得蓝光和绿光分别被引导至两个空间光调制器,同时进行调制。而红光既可以独立的进入第三个空间光调制器进行调制,也可以与蓝光或绿光依照时序在其他时段进入蓝光或绿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进行调制,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光源装置10还包括第一二向色片210和第二二向色片220。
其中,第一二向色片210位于第一分区201的入射侧,用于透射第一光并反射第二光;第二二向色片220位于第一分区201的出射侧,用于透射第一光和第三光,并反射第二光。第一二向色片210避免了第二光后向出射造成光损失,提高了光利用率,而第二二向色片220避免了第二光出射,使其充分转换为第三光,同样提高了光利用率。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只使用第一二向色片和第二二向色片的一种,但是本实施例同时使用两者,使得在第一分区201形成了第二光的封闭区,第二光无法出射,既提高了光利用率,又保证了色彩的纯度,具有更优异的效果。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三都是色板为透射式的技术方案,也即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第一分区的出射侧分别位于第一分区的不同侧。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透射式色板,反射式色板同样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四为反射式色板的技术方案,光从色板的一侧入射后,从同一侧出射光,也即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第一分区的出射侧位于第一分区的同侧,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的变形实施例就是反射式色板的应用方案。
本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包括第一固态光源300和色板400。
第一固态光源300用于产生第一光,该第一固态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光源或激光二极管光源,例如单颗LED、单颗LD,或者LED阵列、LD阵列,该光源的特点是,发光效率高,出射光光谱范围窄。
在本发明中,色板至少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可以理解的,色板也可以包括多个分区。在本实施例中,色板400包括第一分区401、第二分区402和第三分区403。其中,第一分区401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从而,第三光及未被第一分区401吸收的第一光共同组成第一分区201的出射光。第二分区402包含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受激光。各个分区的描述可以参见实施例一的描述。但是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色板400背向第一固态光源300的一面为反射面,将光反射回色板400靠近第一固态光源300的一侧,也即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第一分区的出射侧分别位于第一分区的不同侧。反射面可以是金属反射层如银层、铝层,也可以是反射陶瓷,也可以是白色散射颗粒与粘接剂组成的漫反射层,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引导装置500,用于透射第一固态光源300发出的第一光,并将色板400发出的光引导至后续光路。本实施例中的引导装置500为一带孔的反射器,第一光从引导装置500的孔中透过。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引导装置还可以是曲面反射器、反射碗、部分区域镀选择性透过膜的分光片等其他光学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还包括一个二向色片(图中未示出),该二向色片设置于第一分区的入射侧,用于透射第一光和第三光,并反射第二光。该二向色片相当于实施例三中的第二二向色片,与色板的反射层共同将第二光封闭于色板内,保证了光利用率和出射光的色纯度。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固态光源600和色板700。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态光源600用于产生第一光;色板700,至少包括第一分区,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色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的光路上;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第一光与第三光为相同颜色的光,且第一光与第三光的光谱范围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态光源60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光源或激光二极管光源,例如单颗LED、单颗LD,或者LED阵列、LD阵列,该光源的特点是,发光效率高,出射光光谱范围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不能吸收第一光并将其转换为其他波长的光,以避免能量的损失。即当第一光照射到色板上时,部分第一光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吸收而产生第二光,剩余未被吸收的第一光既没有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吸收,也不会被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吸收,而是被散射后从第一分区出射。例如,当第一光为红色激光时,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为红色荧光粉,该荧光粉不能被红光激发、不会吸收红色激光,当红色激光入射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时,只会被散射后出射。该过程可以通过散射对红色激光消相干,有利于光的均匀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也可以对第一光少量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与第三光为红光,第二光为绿光。第一光首先激发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得到第二光绿光,然后绿光激发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得到第三光红光。由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发出的第三光红光与未参与光转换的第一光红光一同出射成为第一分区的出射光。由于绿光与红光的光谱范围较近,光转换过程中的光损失较小。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光转换发光材料,从而使得第二光为蓝光或蓝绿光。第一光与第三光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区的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与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沿第一光入射于第一分区的方向分层设置。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图2的描述。该种结构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制备更为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粘接剂包裹发光材料的方式制备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粘接剂可以为有机粘接剂如硅胶、环氧树脂等,也可以为无机粘接剂如玻璃、陶瓷等。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区的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与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也可以混合设置,该结构避免了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层与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层分层设置后的层间界面热导率低的问题,更有利于热量传递。
本实施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第一分区的入射侧和出射侧也可以包括第一二向色片和第二二向色片,第一二向色片用于透射第一光并反射第二光,第二二向色片用于透射第一光和第三光,并反射第二光。具体作用参照实施例三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实施例四,色板也可以是反射式的色板,即色板的光入射侧与光出射侧位于色板的同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还包括位于色板的光入射侧的二向色片,该二向色片透射第一光和第三光,并反射第二光。
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色板700为静止不动的单一分区的色板。在本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中,色板700也可以为与第一固态光源相对运动的单一分区的色板(如单色色轮)。本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利用第一光先进行上转换再进行下转换的设计思想相同,能够获得低相干性、色彩饱和度更高的单色光。通常的,固态光源发出的光的光谱范围窄,在显示领域,这种光谱特性能够带给人较强的视觉冲击性,但是有些情况下难以选择到合适的光谱的光作为显示的基色,使得图像看起来不够真实。本实施例通过将颜色相同、光谱范围不同的第一光和第三光结合,使得该颜色更接近显示标准所规定的色坐标。此外,与显示领域不同的是,照明领域对色彩的显色指数要求更高,固态光源较窄的光谱往往无法满足照明的要求,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光转换得到的第三光(经转换得到的光相对于固态光源是宽谱光)与第一光结合,能够拓展该颜色光的光谱范围,提高显色指数。
本实施例五既可以用于投影、显示领域,也可以用于照明领域,如舞台灯、汽车大灯、手术灯等器件。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光源装置,还包括图像调制装置和投影镜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态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
色板,至少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所述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所述第二分区包含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
所述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所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第三光及未被第一分区吸收的第一光组成第一分区出射光;所述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不同于第一分区出射光颜色的第二受激光;
所述色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的光路上,且所述色板与所述第一光可相对移动,以使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在不同的时段暴露于所述第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不改变经过其的第一光的波长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与所述第三光为相同颜色的光,且所述第一光与所述第三光的光谱范围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为红光,所述第二光为蓝光或绿光或蓝绿光,所述第三光为红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光入射方向,所述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所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区,所述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所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混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向色片和/或第二二向色片;
所述第一二向色片位于所述第一分区的入射侧,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光并反射所述第二光;
所述第二二向色片位于所述第一分区的出射侧,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三光,并反射第二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所述第一分区的出射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分区的不同侧;或者
所述第一分区的入射侧与所述第一分区的出射侧位于所述第一分区的同侧,且所述光源装置包括所述第二二向色片且不包括所述第一二向色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蓝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板还包括第三分区,
所述第三分区包含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所述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绿光;或者
所述第三分区包含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三下转换发光材料,所述第三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四光,所述第三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四光,并发射出绿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板为一可旋转的色轮,所述第一分区与所述第二分区在所述色板上呈环形分布;或者
所述色板为一可线性振动的色板,所述第一分区与所述第二分区沿色板线性振动方向线性排布;或者
所述色板为一可旋转的色桶或色筒,所述第一分区与所述第二分区沿所述色桶或色筒的桶壁呈环形分布。
12.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态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
色板,至少包括第一分区,所述第一分区包含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所述色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的光路上;
所述第一上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出第二光,所述第一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吸收第二光,并发射出第三光;
所述第一光与所述第三光为相同颜色的光,且所述第一光与所述第三光的光谱范围不同。
13.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所述投影系统还包括图像调制装置和投影镜头。
CN201610657750.5A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Active CN107728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7750.5A CN107728412B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7750.5A CN107728412B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8412A true CN107728412A (zh) 2018-02-23
CN107728412B CN107728412B (zh) 2020-04-24

Family

ID=61200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7750.5A Active CN107728412B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84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08A (zh) * 2020-10-21 2021-01-15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玻璃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1545598B2 (en) * 2020-05-27 2023-01-03 Coretronic Corporat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499A (zh) * 2010-11-03 2012-04-1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波长转换的光源及其二次激发方法
CN102508400A (zh) * 2011-09-21 2012-06-2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光源光通量的提高方法及装置
CN102645714A (zh) * 2011-11-09 2012-08-2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其色轮组件
CN102650811A (zh) * 2011-08-27 2012-08-2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发光装置
CN103775976A (zh) * 2012-10-24 2014-05-07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及相关光源系统、投影系统
CN104566229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5301878A (zh) * 2014-07-17 2016-02-0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相关发光装置和投影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499A (zh) * 2010-11-03 2012-04-1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波长转换的光源及其二次激发方法
CN102650811A (zh) * 2011-08-27 2012-08-2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发光装置
CN102508400A (zh) * 2011-09-21 2012-06-2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光源光通量的提高方法及装置
CN102645714A (zh) * 2011-11-09 2012-08-2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其色轮组件
CN103775976A (zh) * 2012-10-24 2014-05-07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及相关光源系统、投影系统
CN104566229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5301878A (zh) * 2014-07-17 2016-02-0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相关发光装置和投影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5598B2 (en) * 2020-05-27 2023-01-03 Coretronic Corporat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12230308A (zh) * 2020-10-21 2021-01-15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玻璃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8412B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7355B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04412159B (zh) 具有荧光材料装置和激光器的照明设备
CN105204279B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1539270B (zh) 具有发射角度选择特性的光波长转换方法
CN205992115U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5652572B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7272317B (zh) 荧光芯片及其波长转换装置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系统
US20080232084A1 (en) White light source device
US20090187234A1 (en) Colored and white light generating lighting device
CN102203505A (zh) 照明设备
CN101498415B (zh) 基于荧光粉提高混合光出射效率的光源及其方法
CN106206904A (zh)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荧光色轮及发光装置
CN103339549B (zh) 发光装置
TW201541180A (zh) 一種光源系統及投影系統與投影方法
KR20160037050A (ko) 발광 모듈
JP2011105951A (ja) 蛍光体の材料
WO2013104211A1 (zh) 发光装置和发光系统
CN209388102U (zh)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激光光源系统及投影机
CN102720957A (zh) 发光装置、投影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9891152B (zh) 包括具有类似关闭状态外观的多个不同光源的照明设备
CN102063002B (zh) 用于固体光源投影机的彩色调制盘
CN107728412A (zh)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CN218446355U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JP2006179658A (ja) 発光装置
JP3118485U (ja) 白色光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Cha Guang road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Applicant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