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903A - 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903A
CN107708903A CN201680037643.0A CN201680037643A CN107708903A CN 107708903 A CN107708903 A CN 107708903A CN 201680037643 A CN201680037643 A CN 201680037643A CN 107708903 A CN107708903 A CN 107708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surfaces
plane
vibrationproof
bla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76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903B (zh
Inventor
高桥勇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itachi Tool Co Ltd
Moldino Tool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Too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8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0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 B23C5/2208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13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having a special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06Face-milling cutters, i.e. having only or primarily a substantially flat cutt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4Overall shape
    • B23C2200/045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12Side or flank surfaces
    • B23C2200/125Side or flank surfaces discontinu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12Side or flank surfaces
    • B23C2200/128Side or flank surfaces with one or more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36Other features of the milling insert not covered by B23C2200/04 - B23C2200/32
    • B23C2200/361Fixation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16Fixation of inserts or cutting bits in the tool
    • B23C2210/165Fixation bo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16Fixation of inserts or cutting bits in the tool
    • B23C2210/168Seats for cutting inserts, supports for replacable cutting b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4Overall form of the milling cutter
    • B23C2210/244Milling cutters comprised of disc-shaped modules or multiple disc-like cu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中,上侧面和下侧面具备:多个平面状约束面,经由连结部分别依次配置在上侧面及下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并且一个边被配置在侧面中间线(N)上;和多个防振用约束面,在经由所述连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之间由倾斜面构成,所述下侧面的所述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相对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约束面的配置位置而被配置在关于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错开规定的角度(α)相位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卸自如地安装在用于进行铣削加工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切削刀片、以及安装有该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设置有防止在工件的切屑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机构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本申请基于2015年6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5-129520号要求优先权,并且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切削刀片即所谓圆形(或者圆形工件形)切削刀片具备如下结构:作为前刀面的上面部和形成在与该上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下面部为圆形形状,连结上面部和下面部的侧面部为大致圆柱形状或大致圆锥形状,在上面部和侧面部所交叉的棱线部的一部分或整体上设置有切削刃。另外,在呈圆形形状的双面型切削刀片中,在下面部与侧面部交叉的棱线部上也设置有切削刃。
在将上述呈圆形形状的切削刀片(以下记载为“圆形切削刀片”)安装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主体所具备的刀片安装座上,并通过夹紧螺钉的紧固来固定后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1)~问题(3),并且一直以来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问题(1):
由于圆形切削刀片在上面部与侧面部交叉的棱线部、或者上面部及下面部与侧面部交叉的棱线部具备呈圆形形状的切削刃,因此需要有效地使用该切削刃的区域。为此,在每次将圆形切削刀片再次安装到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时,需要高精度地定位并通过夹紧螺钉的紧固来固定该圆形切削刀片(要求分度功能)。特别是,在切削刃中的用于切削加工的部分(切削刃部)磨损时,为了将未使用部分用于下次开始的切削加工,进行如下操作:通过使该圆形切削刀片以切削刃所呈的圆的中心为中心旋转规定的角度,从而错开切削刃的位置并再次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在该再次安装操作中,要求在没有错误操作且高精度地定位未使用切削刃的状态下将圆形切削刀片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
问题(2):
即使将圆形切削刀片牢固地固定在刀片安装座上,也因在工件的切削加工中被施加的切削阻力而容易导致该切削刀片的位置偏移。这是因为,虽然圆形切削刀片通过夹紧螺钉的紧固而固定在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上,但由于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部呈圆柱(圆筒)或圆锥形状,因此切削加工时的抵抗切削阻力的反力作为欲使圆形切削刀片以夹紧螺钉为中心转动的力(以夹紧螺钉为中心的转动力)来发挥作用。如果固定在刀片安装座上的圆形切削刀片因该转动力(旋转力矩)旋转而其固定位置稍微偏移,则产生如下的不良情况:不仅工件的切削加工面的加工精度变差,而且因产生振动而产生切削刃的异常磨损,从而切削刃损伤。因此,在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中,要求防止圆形切削刀片在切削加工中转动(或者旋转)的功能(防转动功能)。
问题(3):
通常,在使用安装有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来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时,作用于切削刀片的切削阻力在从上面部方向朝向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刀片安装座按压切削刃部(切削刃中的供切削的部分)的方向上起作用。并且,在切削刀片中产生作用于切削刃部的应力和反抗该应力的力。在正常状态的切削加工中,作用于切削刃部的应力和反抗该应力的力主要作用于将切削刀片固定在工具主体上的夹紧螺钉。
然而,在切削加工过程的过渡状态中,如果达不到作用于切削刃部的应力与反抗该应力的力之间的平衡,则有时会产生振动。上述加工过程的过渡状态是指切削刃切入工件时的瞬间等。由于产生该振动,夹紧螺钉松弛或切削刀片在切削刀片座上的装配(安装)位置变位,从而产生所谓的切削刀片的位置偏移。如果产生这种振动和切削刀片的位置偏移,则会发生切削刃的缺损,从而产生工件无法获得优异的加工精度及良好的加工面粗糙度。另外,还会发生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噪音这种不良情况。
此外,近年来,为了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而要求高速切削加工。如果实施高速切削加工,则在切削刀片的切削刃切入工件时,因其冲击而产生振动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在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中,为了实施高速切削加工,设置防止或抑制振动产生的功能(防振功能)也极其重要。
对于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而言,一直以来通过较多专利申请提出了针对上述问题(1)~(3)中的问题(1)及(2)的改善方案,但很少提出具备针对问题(1)及(2)的改善方案还具备针对问题(3)的改善方案的方案。这是因为,改善方案是基于如下的技术思想而提出的:如果具备针对问题(1)及(2)的优异的改善方案,则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振动。
上述针对问题(1)及(2)的改善方案例如通过下述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来提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245585号公报)提出了一种正型的圆形切削刀片及使用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其中,该切削刀片提高对刀片安装座的固定可靠性。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在切削刀片的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距设置有倾斜角大于侧面的倾斜角的多个平面分度面,在这些分度面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纵长的凸部,使该凸部伸入并配合到设置于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的座侧面(壁面)上的凹部,并在该状态下使不同位置的分度面与多个座侧面抵接。由此,将切削刀片定位在刀片安装座上,并且防止切削刀片的旋转。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参照第0014段):在该切削工具中,通过将切削刀片的切削刃的分度数设定为四个,并且在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上形成方向相差90°的两个座侧面,从而在该两个座侧面上约束切削刀片的相邻分度面。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表2012-525268号公报)提出了呈圆形状的双面型切削刀片及使用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切削刀片具备如下结构:在切削刀片的侧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上表面及下表面实质上垂直的多个防旋转面。另一方面,在工具主体的刀座侧面(设置于刀片安装座的壁面)上设置有突出面,该突出面与切削刀片的防旋转面配合来防止该切削刀片的旋转。由此,在切削刀片与切削工具之间确保较宽的安装面积并防止切削刀片的旋转。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607,335号说明书)提出了与安装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上的切削刀片及切削工具有关的发明。虽然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切削工具未采用前述的专利文献1~2所示的切削刀片的分度机构和防转动机构,即未采用由相对于设置在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上的落座面而竖立设置的约束壁面来约束形成于切削刀片的侧面部的转动约束面或转动约束面的凸部的机构,但在该专利文献3的图14中示出如下结构的切削刀片的实施方式:该切削刀片以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部和该切削刀片的基准面(中间面M)所交叉的棱线部为中心,在该棱线部与上面部及下面部之间的每一个上,侧面由沿棱线部依次连结八个平面而成,从而将侧面的剖面构成为八边形。
对于在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中,具备防止产生振动的机构的切削工具而言,提出了下述的专利文献4及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发明。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12-206249号公报)提出了与防止因夹紧螺钉的松弛导致的振动产生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有关的发明,其中,该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具有能够容易且廉价制造的防旋转机构。专利文献4所提出的圆形切削刀片为能够分度的切削刀片,该切削刀片具备形成于上面部的多个凹穴(凹部)和在与该上面部相对的下面部上形成的其他多个凹穴。该切削刀片能够拆卸地收容在工具主体的刀片收容凹槽中,刀片收容凹槽具备能够收容到多个凹穴中的一个凹穴内的单个突出部。由此,通过刀片收容凹槽的突出部与切削刀片所具备的多个凹穴中的一个凹穴之间的协作,能够进行装配在刀片收容凹槽中的圆形切削刀片的分度,并且防止该切削刀片在加工过程中旋转,作为其效果,防止因夹紧螺钉的松弛导致的振动产生。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上述内容。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表2002-527251号公报)提出了与如下的圆形切削刀片的防旋转安装机构有关的发明:该防旋转安装机构具备圆形切削刀片的防旋转机构,并且具备防振机构。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将该防旋转安装机构为如下的结构:在切削刀片的圆筒形侧面的周围设置有相对于该侧面倾斜的多个弯曲停止面,并且在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刀座)上形成有防转动面,该防转动面与切削刀片的弯曲停止面的倾斜配置部分形成通过一个线接触来配合的紧嵌接合面。此外,专利文献5中还记载了将刀座的侧面设为具备半圆形上部部分的结构,该上部部分供直接与切削刀片的上部侧壁接触。
此外,在专利文献5的说明书第0012段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从以下两个理由来看,刀座侧面50的上部60与刀片3的上部侧壁64之间的这种支撑接触很重要。第一,通过刀座5的侧面50与刀片侧壁21的上部60之间的宽范围的半圆形接触,在从振动负载替代(かわりに)维护防旋转机构1的切削操作过程中,吸收施加到刀片3的这种左右方向的大部分振动负载。第二,通过这种结构,这种左右方向的大部分振动集中在刀片3的最坚固部分,即集中在刀片的直径最大、且为了形成弯曲停止面3几乎或完全没有去除刀片主体材料的上部侧壁64上”。即,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刀座侧面50的上部60与刀片3的上部侧壁64之间的支撑接触发挥吸收切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左右方向的振动的作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2455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表2012-5252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60733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12-206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表2002-527251号公报
针对上述的圆形切削刀片的问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片及使用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具备与分度功能(问题(1))及防转动功能(问题(2))有关的解决方案的结构,但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与防振功能(问题(3))有关的解决方案。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片为正圆形切削刀片,其不具备双面型切削刀片的结构。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具有圆形状的双面型切削刀片及使用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为如下结构:在切削刀片的侧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上表面及下表面实质上垂直的多个防旋转面,并且在工具主体的刀座侧面(设置于刀片安装座的壁面)上设置有与该切削刀片的防旋转面配合来防止该切削刀片旋转的突出面。由此,虽然赋予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分度功能和防转动功能,但该切削刀片及切削工具与专利文献1同样不具备防振功能。
在专利文献3的图14中示出如下的圆形切削刀片:对于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部而言,以侧面和基准面M所交叉的棱线部为中心,在该棱线部与上面部之间及该棱线部与下面部之间各自依次沿棱线部方向连结八个平面状侧面而形成侧面,从而由侧面部的剖面形状呈八边形的两个侧面构成所述侧面部。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图14中示出如下内容:在棱线部方向上相邻的平面状侧面的连结部形成朝向切削刀片的外侧突出的角部(拐角部)。
然而,在该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圆形切削刀片中,从上面部贯通至下面部的插通孔并不是用于通过插通夹紧螺钉而将该圆形切削刀片固定在刀片安装座的落座面上的孔。此外,如专利文献3的图5所示,该圆形切削刀片的固定采用用于使夹紧螺钉的前端部与在圆形切削刀片的上面部的插通孔周围上形成的夹紧面配合的机构。因此,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并不是具备如下机构的圆形切削刀片:即,该机构通过插通于螺钉插通孔中的夹紧螺钉的紧固而安装在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上而进行分度和防转动。另外,专利文献3中没有公开切削工具及切削刀片具备防振机构。
对于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而言,在上面部和下面部上形成有多个凹穴(凹部),在工具主体的刀片收容刀座上设置有单个突出部,该单个突出部能够收容到上面部或下面部所具备的多个凹穴中的一个凹穴内。由此,能够进行圆形切削刀片的分度,并且能防止该切削刀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转动,作为其效果,能防止因夹紧螺钉的松弛导致的振动产生。然而,该圆形切削刀片为将其侧面部构成为圆形形状(圆柱状)的切削刀片,该侧面部不具备沿圆周方向连结多个平面状侧面而形成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圆形切削刀片的防旋转安装机构中,通过在切削刀片的圆筒形侧面周围设置多个弯曲停止面,并且在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刀座)上设置防转动面,该防转动面形成通过一个线接触与切削刀片的弯曲停止面的倾斜配置部分配合的紧嵌接合面,从而发挥分度功能和防转动功能,并且通过将凹槽侧面构成为具备供直接与切削刀片的上部侧壁接触的半圆形上部部分的结构,从而吸收施加到切削刀片的左右方向的大部分振动负载。
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切削刀片侧的分度功能和防转动功能通过在呈圆形形状的侧面上从该侧面的中途朝向下面部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弯曲停止面的结构来发挥。
另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通过将刀座的侧面部设为具备供直接与切削刀片的上部侧壁接触的半圆形状的上部部分的结构而吸收振动。然而,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切削刀片及刀座具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该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在圆形切削刀片及安装有该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中具备如下机构:该机构能够提高切削刀片对工具主体的分度精度且能防止切削刀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转动,并且防止产生振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方式。
(1)一种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装卸自如地被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并且具备: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上面部及下面部;侧面部,用于连结所述上面部和所述下面部;螺钉插通孔,从所述上面部贯通至所述下面部;和切削刃,被形成在所述上面部及所述下面部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交叉棱线部上,所述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特征在于,
在将沿厚度方向对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进行二等分的平面定义为切削刀片的中间面M,将所述中间面M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假想的棱线定义为侧面中间线N,将所述侧面部中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上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上侧面,将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下侧面时,
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具备:
多个平面状约束面,经由连结部分别依次配置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并且一个边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和
多个防振用约束面,由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在经由所述连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之间,以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为顶部,从所述顶部倾斜至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并且所述倾斜面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
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相对于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而被配置在关于所述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错开规定的角度α相位的位置上,
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被安装在所述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上时,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和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受到所述刀片安装座所具备的约束壁面的约束。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兼作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多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中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兼作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多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中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和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沿所述侧面中间线N交替连结。
(4)根据上述(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被形成为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宽度,
从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观察时,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由等腰梯形构成,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为所述连结部的所述顶部,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为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5)根据上述(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构成连结棱线部,所述连结棱线部通过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彼此相对的边设为一个棱线的方式而形成,
从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观察时,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由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构成,所述等腰三角形或所述正三角形的顶角为所述连结棱线部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所述等腰三角形或所述正三角形的与所述顶角对应的底边为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6)根据上述(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经过所述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的纵剖视图中显示的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棱线呈直线状或凸形状或者凹形状。
(7)根据上述(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从该连结部起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的规定范围内的区域构成防转动面,所述防转动面为拐角部(コーナー部),
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被安装在所述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上时,所述防转动面受到所述刀片安装座所具备的约束壁面的约束,该约束壁面为用于防止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转动的机构。
(8)根据上述(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沿所述中间面M的剖面的外轮廓线呈正多边形形状。
(9)根据上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分别具备八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八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八个所述防转动面,并且所述角度α被设定为22.5度。
(10)根据上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分别具备六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六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六个所述防转动面,并且所述角度α被设定为30度。
(11)一种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夹紧螺钉的紧固,上述(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装卸自如地被安装在所述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主体的所述刀片安装座所具备的落座面上,
所述刀片安装座具备所述约束壁面,所述约束壁面相对于所述落座面而竖立设置,并且用于约束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所述侧面部,
所述约束壁面具备:
第一约束壁,设置有防转动用壁面和平面状约束壁面,所述防转动用壁面用于约束形成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所述上侧面上的一个所述防转动面,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用于约束与该防转动面对应地配置在所述下侧面上的一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和
第二约束壁,设置有平面状约束壁面和防振用壁面,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用于约束形成在所述切削刀片的所述上侧面上的一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所述防振用壁面用于约束与该平面状约束面对应地配置在所述下侧面上的一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
(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约束壁所具备的所述防转动用壁面及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被形成为所述防转动用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高于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
(13)根据上述(11)或(12)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约束壁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及所述防振用壁面被形成为所述防振用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低于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
(14)根据上述(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转动用壁面具备与所述切削刀片的所述防转动面配合的呈凹形状的壁面。
(15)根据上述(1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用壁面具备与所述切削刀片的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形状对应且能够与所述防振用约束面接触的壁面。
(16)根据上述(1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双面型圆形刀片,其中,该双面型圆形刀片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上分别具备八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八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八个所述防转动面,
所述第一约束壁及所述第二约束壁被形成为以67.5度的交叉角度交叉。
(17)根据上述(1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双面型圆形刀片,其中,该双面型圆形刀片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上分别具备六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六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六个所述防转动面,
所述第一约束壁及所述第二约束壁被形成为以60度的交叉角度交叉。
(18)一种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装卸自如地被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并且具备: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上面部及下面部;侧面部,用于连结所述上面部和所述下面部;螺钉插通孔,从所述上面部贯通至所述下面部;和切削刃,被形成在所述上面部及所述下面部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交叉棱线部上,所述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特征在于,
在将沿厚度方向对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进行二等分的平面定义为切削刀片的中间面M,将所述中间面M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假想的棱线定义为侧面中间线N,将所述侧面部中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上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上侧面,将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下侧面时,
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具备:
多个平面状约束面,经由连结部分别依次配置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并且一个边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和
多个防振用约束面,由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在经由所述连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之间,以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为顶部,从所述顶部倾斜至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并且所述倾斜面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
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相对于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而被配置在关于所述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错开规定的角度α相位的位置上。
此外,上述(18)所述的圆形切削刀片也可以具备上述(2)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附加特征。
在本发明中,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约束壁和第二约束壁,并且在第一约束壁的向落座面的垂直方向远离落座面的位置上设置有台阶,在设置有台阶的位置上设置有平面状约束壁面和防转动用壁面。第二约束壁同样在向落座面的垂直方向远离落座面的位置上设置有台阶,并且在设置有台阶的位置上设置有防振用壁面和平面状约束壁面。与此相对地,圆形切削刀片在侧面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具备多个防振用约束面、多个平面状约束面及多个防转动面(角部)。并且,在将圆形切削刀片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时,圆形切削刀片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与第二约束壁的防振用壁面经由面彼此接触配合。由此,本发明能发挥以下效果。
(1)在使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时,在施加到圆形切削刀片的切削刃上的切削阻力中,切削工具的切削刃的旋转轨迹的圆周切线方向上的分力传递到圆形切削刀片的防振用约束面上,并且起到使该防振用约束面强力按压到刀片安装座的防振用壁面上的作用。该按压作用起到如下的作用:工具主体的防振用壁面挡住切削阻力的分力,从而维持通过与圆形切削刀片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之间的面彼此的接触配合而产生的约束力的同时,防止或抑制振动产生。如此,能够提供一种能防止或抑制振动产生的圆形切削刀片及安装有该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2)由于在进行将圆形切削刀片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的分度操作时,使第一约束壁的平面状约束壁面与形成在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部的下侧面上的平面状约束面配合,并且使第二约束壁的平面状约束壁面与形成在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部的上侧面上的平面状约束面配合,因此能够在刀片安装座上准确进行安装圆形切削刀片的操作。
此外,由于使设置于第一约束壁的防转动用壁面的凹部与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部的角部配合,因此能防止圆形切削刀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转动。
(3)根据上述(1)及(2),本发明在使用安装有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进行切削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工件加工面的表面精度,并且能显著地提高工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切削刀片的沿中间面M的剖面图。
图4是将图2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侧视图放大之后的图。
图5的(a)是对图2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沿中间面M的剖面,从该剖面观察上面部方向的剖视图,(b)是同样从该剖面观察下面部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经过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P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侧视图。
图10是将图9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侧视图放大之后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刀片安装座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为了说明图11所示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刀片安装座结构而从前端部方向观察工具主体的局部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3所示的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时的状态的局部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时,从该安装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上面部方向观察工具主体及圆形切削刀片的状态的局部主视图。
图16是图11所示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剖视图,其中,该图11表示在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时的状态,图16的(a)是从上面部方向观察该圆形切削刀片的沿中间面M的剖面的图,(b)是从上面部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沿A-A线的剖面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经过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P的纵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圆形切削刀片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侧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基本结构具备:上面部2,俯视观察时呈圆形;下面部3,被配置在与上面部2相对的位置上,并且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侧面部4,用于连结上面部2和下面部3;螺钉插通孔5,从上面部2贯通至下面部3;和切削刃6a、6b,沿圆形形状的交叉棱线部形成,并且呈圆形形状,其中,所述交叉棱线部为上面部2及下面部3分别与侧面部4交叉的部分。如此,圆形切削刀片1为能够使用上面部2及下面部3所具备的切削刃6a和切削刃6b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P为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俯视观察时上面部2及下面部3呈以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圆形。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本实施方式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1单写成“切削刀片1”。
上面部2具备:前刀面7a,由从圆形形状的切削刃6a朝向螺钉插通孔5的方向而向下倾斜(朝向靠近下面部3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和上面平坦部8a,从前刀面7a形成至螺钉插通孔5的开口部。前刀面7a及上面平坦部8a为以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圆环状的面。由于切削刀片1为双面型切削刀片,因此下面部3的结构具备与上面部2相同的形状及结构。即,下面部3也具备:前刀面7b,由从切削刃6b朝向螺钉插通孔5的方向而向下倾斜(朝向靠近上面部2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和下面平坦部8b,从前刀面7b形成至螺钉插通孔5的开口部(参照图7)。上面平坦部8a及下面平坦部8b被形成为彼此平行,上面平坦部8a及下面平坦部8b为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正交的平面。
在此,如图2所示,将沿厚度方向对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1进行二等分的平面定义为该切削刀片的“中间面M”。此外,切削刀片1的厚度方向表示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所延伸的方向,中间面M为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平面。在厚度方向中,将从上面部2或下面部3朝向中间面M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的内侧,将从中间面M朝向上面部2或下面部3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的外侧。另外,将绕中心轴线P旋转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将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在径向中,将靠近中心轴线P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P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
图3表示在图2所示的切削刀片1的侧视图中切削刀片1的沿中间面M的剖面形状。如图3所示,表示切削刀片1的剖面形状的外轮廓线呈现为将一个边为后述的边c和边g(参照图4)依次交替连结而成的正多边形或大致正多边形。图1(图2)所示的切削刀片1的沿中间面M的剖面(图3)形状呈将边c和边g的长度设为相等的m的正十六边形。以下,参照图4对侧面部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将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侧视图放大之后的图。切削刀片1的侧面部4具备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的特征的结构,以下对侧面部4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将切削刀片1的中间面M与侧面部4交叉的假想的棱线定义为双面型切削刀片的“侧面中间线N”。如上述,中间面M为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平面且为沿厚度方向对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1进行二等分的平面,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将侧面中间线N与上面部2之间的侧面部4定义为“上侧面4a”,将侧面中间线N与下面部3之间的侧面部4定义为“下侧面4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具有相同的形状。更详细而言,下侧面4b具有通过将上侧面4a相对于中间面M反转后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旋转规定的角度(错开相位)而成的形状。
如图4所示,侧面部4被形成为相对于上面部2及下面部3的端部(周缘部)而向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方向稍微陷入,从侧面观察时切削刀片1呈鼓形状。换言之,侧面部4具有相对于连结上面部2的切削刃6a和下面部3的切削刃6b的圆筒面而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形状。
构成侧面部4的上侧面4a具备:切削刃6a的后刀面9a,沿上面部2的周缘部形成;和多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在后刀面9a与侧面中间线N之间呈彼此相同的形状,并且该多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的一个边c沿侧面中间线N配置在侧面中间线N上,该多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经由连结部12a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依次配置成一列。图1(图4)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1表示在其上侧面4a上形成有八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的例,但在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中,平面状约束面10a、10b、…的数量并不限定于八个。
后刀面9a为以从切削刃6a朝向中间面M而向径向内方倾斜的方式延伸的圆锥面。
八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被形成为分别呈与上面部2的上面平坦部8a垂直或大致垂直的平面。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等间隔地被配置在圆周方向上,从而与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圆内切,并且关于中心轴线P旋转对称。
此外,上侧面4a具备:多个连结部12a,用于连结在侧面中间线N方向(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和多个防振用约束面11a、11b、…,从该连结部12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下端部(图4所示的顶部t1)形成至侧面中间线N上且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梯形形状。图1(图4)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1表示具备呈相同形状的八个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的例。设置于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的数量与平面状约束面10a、10b、…的数量相同。如此,防振用约束面11a、11b、…中的每一个防振用约束面被形成在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与10b、10b与10c、…之间。防振用约束面11a、11b、…等间隔地被配置在圆周方向上,从而与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圆内切,并且关于中心轴线P旋转对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中,从侧面观察时切削刀片1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所呈的形状为梯形形状,但如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从侧面观察时也可以是三角形(参照图8~图11)。
图4所示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分别由具有边a、边b、边c、边d、边e及边f的呈六边形的平面构成,其中,边c沿侧面中间线N形成在侧面中间线N上。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呈关于边c的垂直二等分线而线对称的六边形。另外,在图4中,用l表示与边c相对且与边c平行的边f的长度,用m表示边c的长度。在前述的表示切削刀片1的沿中间面M的剖面形状的图3中,该剖面的外轮廓线被图示为将一个边的长度设为上述“m”的正十六边形。
若以图4所示的平面状约束面10a为例,对呈平面的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的各边a~边f的配置位置及其连结等的特征进行说明则为如下所述。此外,其他平面状约束面10b、…、10h的各边a~边f的配置位置及其连结等的特征与平面状约束面10a相同。
(边a):
边a为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连结部12a与平面状约束面10a的棱线(边界线),连结部12a介于图4所示的平面状约束面10a和在纸张的右侧上与该平面状约束面10a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b之间。并且,边a在与中间面M正交的方向上形成至连结部12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下端部(顶部t1或顶部t1附近)。换言之,边a为从顶部t1或其附近朝向上面部2沿厚度方向延伸的直线。此外,如图4所示,顶部t1位于比中间面M更向上面部2侧(厚度方向外侧)。
(边b):
边b为从边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下端部起以与边a成钝角的方式倾斜的棱线,边b形成至侧面中间线N上的n1点。换言之,边b为从顶部t1或其附近至n1点为止沿远离平面状约束面10b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另外,边b被形成为兼作后述的防振用约束面11a的一个边的、平面状约束面10a与防振用约束面11a的棱线。
(边c):
边c从边b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上述n1点起具有长度m,边c沿侧面中间线N形成至侧面中间线N上的n2点。边c与边b成钝角,边c为沿与边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直线。
(边d):
边d被形成为从边c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上述n2点至连结部12a的下端部(顶部t1或顶部t1附近)为止以与边c成钝角的方式倾斜的棱线,连结部12a介于平面状约束面10a和在纸面的左侧上与该平面状约束面10a相邻的另一平面状约束面10h之间。换言之,边d为从n2点至顶部t1或其附近为止沿靠近上面部2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另外,边d被形成为兼作后述的另一防振用约束面11h的一个边的、平面状约束面10a与防振用约束面11h的棱线。此外,边d与后述的边e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下端部成钝角角度的方式连结。此外,边c和边d所成的角度与边c和边b所成的角度相等,边d和边e所成的角度与边b和边a所成的角度相等。另外,边d的长度与边b的长度相等。
(边e):
边e为连结部12a与平面状约束面10a的棱线,连结部12a介于平面状约束面10a和在纸面的左侧上与该平面状约束面10a相邻的另一平面状约束面10h之间,边e被形成在与中间面M正交的方向上。换言之,边e为从该连结部12a的下端部(顶部t1或顶部t1附近)朝向上面部2沿厚度方向延伸的直线。边e的长度与边a的长度相等。
(边f):
边f为连结边e的上端部(上面部2侧的端部)和边a的上端部(上面部2侧的端部)且与边c平行的直线,边f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更确切而言,在与边c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长度l。边f与边a及边e正交。
用于连结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彼此的各连结部12a例如也可以在圆形切削刀片1的生坯成型时一体形成(参照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使得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和平面状约束面10b等的作为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端部的边a及边e成为一体而变成一根直线状的棱线。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具有规定的宽度w的连结部12a,并且经由该连结部12a使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彼此连结的这种结构对连结部的强度维持是有效的,因此优选。此外,在图4中,为了明确与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之间的差异,将连结部12a的宽度w绘制成比实际宽度w更大。
此外,根据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下面部3)的直径适当设定连结部12在侧面部4(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w(边a与边e之间的间隔)值即可,但优选将该宽度w值至少设定为0.5mm~1mm左右,并且将连结部12的表面的剖面形状设为平缓的圆弧形状(R形状)。即,优选各连结部12a为在经过连结部12a且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剖面上呈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面。
另外,对于各连结部12a而言,从中间面M与上面部2侧分离的位置设为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下端部),各连结部12a从该端部朝向上面部2沿厚度方向延伸。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中,与上侧面4a同样,下侧面4b也具备八个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和八个在俯视观察时呈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
接着,以图4所示的防振用约束面11a为例,对上侧面4a所具备的、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的特征及其配置位置等进行说明。
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1a为如下的等腰梯形(或大致等腰梯形)的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t1为形成在连结部12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下端部上的顶部t1,下底为连接侧面中间线N上的两点(n1点、n2点)的线段。上底t1为设置在平面状约束面10a与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b之间的连结部12a的具有微小宽度w的棱线,上底t1被形成为与侧面中间线N平行或大致平行。
与此相对地,对于该等腰梯形的下底而言,将连接平面状约束面10a的边b和边c所交叉的n1点和与平面状约束面10a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b的边c和边d所交叉的n2点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设为防振用约束面11a的下底g。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等腰梯形的腰的两边为平面状约束面10a的边b和与该平面状约束面10a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b的边d。如此,在构成等腰梯形的防振用约束面11a的作为梯形的腰的两边b及d中,梯形的腰b被构成为兼作平面状约束面10a的边b的棱线。此外,梯形的另一个腰d被构成为兼作平面状约束面10b的边d的棱线。
另外,如图4所示,下底g具有与在平面状约束面10a中形成在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c的长度m相等的长度m。
如上述,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1a形成(配置)在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与平面状约束面10b之间,防振用约束面11a的上底t1为连结部12a的顶部上的具有宽度w的棱线,下底g为将连接平面状约束面10a的边b和边c所交叉的n1点和与平面状约束面10a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b的边c和边d所交叉的n2点的、长度m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因此,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1a随着从上底t1朝向下底g而其圆周方向的长度逐渐增大。另外,防振用约束面以从上底t1至下底g为止向径向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同样,防振用约束面11b被配置在平面状约束面10b与经由连结部12a与该平面状约束面10b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c(图4中未图示)之间,防振用约束面11b的上底t1为该连结部12a的顶部上的具有宽度w的线段,下底g为连接平面状约束面10b的边b和边c所交叉的n1点和与平面状约束面10b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c的边c和边d所交叉的n2点的、长度m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如此,其他防振用约束面11c、11d、…、11h也被形成为在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之间具有与上述防振用约束面11a、11b同样的形状、尺寸和配置等的规格。
与上侧面4a同样,构成侧面部4的下侧面4b具备:切削刃6b的后刀面9b,沿下面部3的周缘形成;和八个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在后刀面9b与侧面中间线N之间呈相同的形状,并且其一个边沿侧面中间线N配置在侧面中间线N上;和八个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从在下侧面4b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3a和13b、13b和13c、…、13h和13a的连结部12b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顶部t2形成至侧面中间线N,并且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形状。此外,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被形成为与下面平坦部8b(上面平坦部8a)垂直或大致垂直的平面。
与上侧面4a的顶部t1同样,图4所示的顶部t2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具有宽度w,顶部t2为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的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上底。
下侧面4b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和上侧面4a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呈相同的形状,并且使配置方向相对于侧面中间线N反转,且配置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中错开相位的位置上。
同样,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和上侧面4a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呈相同的形状,并且使配置方向相对于侧面中间线N反转,且配置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中错开相位的位置上。在此,“错开相位”是指从将具有相同形状的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配置为关于侧面中间线N镜面对称的状态,使下侧面4b以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为中心相对于上侧面4a旋转。
如此,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所具备的各平面状约束面和各防振用约束面分别呈相同的形状,因此在图4中,对这些构成下侧面4b所具备的各约束面的各边使用构成对应的上述上侧面4a的各约束面的边的附图标记。此外,虽会在后文中描述上述的上侧面4a的各约束面和下侧面4b的各约束面所配置的位置的错开相位的规格,但关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错开了规定的角度α相位。换言之,在从将上侧面4a的各约束面和下侧面4b的各约束面配置为关于侧面中间线N镜面对称的状态,使下侧面4b的各约束面绕中心轴线P相对于上侧面4a的各约束面旋转规定的角度α后的位置上配置各约束面。
由此,在通过使圆形切削刀片1旋转而分别使用切削刃9a、9b的多个区域时能够发挥正确的分度功能。
如图4所示,上侧面4a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的边c分别兼作下侧面4b所具备的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下底。另外,在下侧面4b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中,沿侧面中间线N形成的一个边被构成为兼作上侧面4a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的下底g。由此,即使反转切削刀片1的正反面,切削刀片1的形状也相同,因此无需根据供切削加工的切削刃为上面部2的切削刃6a还是下面部3的切削刃6b来改变形成在工具主体31上的刀片安装座32的形状。即,在使用上面部2的切削刃6a的情况和使用下面部3的切削刃6b的情况下,都能够将切削刀片1安装在相同的刀片安装座32上。
由于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以如上述方式配置上侧面4a的呈等腰梯形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和下侧面4b的同样呈等腰梯形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因此沿侧面中间线N交替配置有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具有长度m的下底g和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具有长度m的下底c(图3)。由此,能得到后述的作用效果。
此外,优选将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所具备的连结部12a及12b的长度即边a或边e的长度,也就是连结部12a、12b在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厚度(厚度方向上的切削刃6a与切削刃6b之间的距离)的0.1~0.15倍左右。
图4所示的附图标记21a、21b为在侧面部4的上侧面4a及下侧面4b上为了形成前述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和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而设置的倾斜面。这些倾斜面21a、21b被形成为相对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方向以规定的角度δ倾斜(图7)。更详细而言,倾斜面21a为以从平面状约束面10a、…、10h的边f朝向后刀面9a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方式延伸的面,倾斜面21b为以从平面状约束面13a、…、13h的边f朝向后刀面9b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方式延伸的面。此外,如图4所示,连结部12a、12b的上端部(连结部12a、12b的厚度方向外侧端部)例如分别连结到相邻的倾斜面21a之间或者相邻的倾斜面21b之间的侧面部4。换言之,在图4的例中,连结部12a的上端部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倾斜面21a之间的区域光滑地相连,连结部12b的上端部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倾斜面21b之间的区域光滑地相连。
接着,参照图5,对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中被配置在前述的上侧面4a及下侧面4b上的各平面状约束面及各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的相位错开进行说明。
图5是图2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沿中间面M的剖视图,(a)是从该剖面朝向上面部2方向观察圆形切削刀片1的剖视图,同样(b)是从该剖面朝向下面部3方向观察圆形切削刀片1的剖视图。与图3同样,在图5的(a)中平面状约束面10a、…、10b和防振用约束面11a、…、11h交替配置而呈正十六边形,在图5的(b)中平面状约束面13a、…、13h和防振用约束面14a、…、14h交替配置而呈正十六边形。
并且,在图5的(a)及(b)中,以配置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上的各平面状约束面及各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分别对应的方式,利用直线(点划线)C来连接图5的(a)和(b)所示的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彼此,并且表示成配置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上的各平面状约束面和各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P对应。换言之,在图5的(a)和(b)中以如下方式表示剖视图:以中心轴线P和直线C一致的方式使图5的(a)和图5的(b)相对时,上侧面4a的各约束面和下侧面4b的各约束面被配置为图1、2、4所示的配置。此外,在图5中,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连结部12a、12b的图示,仅对其位置标示附图标记。
例如在图5中示出,与图5的(a)所示的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的配置位置对应地,如图5的(b)所示那样在下侧面4b上配置有平面状约束面13a。换言之,图5的(a)、(b)表示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的配置位置和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13a的配置位置在圆周方向上一致。如此,在图5的(a)、(b)中图示了图4所示的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的各平面状约束面和各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
此外,图5表示使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的各平面状约束面和各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相位相对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错开规定的角度α的情况。具体而言,图5的(a)所示的经过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的中央部(顶部t1的圆周方向中央部)及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的直线C和图5的(b)所示的经过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14h的中央部(顶部t2的圆周方向中央部)及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的直线D呈角度α。这表示配置在上侧面4a上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h和配置在下侧面4b上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h以其配置相位(圆周方向位置)相对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而彼此错开角度α配置的方式形成。同样,配置在上侧面4a上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h和配置在下侧面4b上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h也以被配置在相对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而彼此错开角度α相位的位置上的方式形成。
如前述,图1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1为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上分别配置有八个平面状约束面和八个防振用约束面的实施方式(8角型的切削刀片),因此该配置相位的错开角度(表示上侧面4a与下侧面4b之间的相位差的角度)被设定为22.5度(360度/(2×8个))
在圆形切削刀片1中,通过如此将相位错开角度α设定为22.5度,从而如图4所示,能够形成并配置八个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该八个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的连结部12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顶部t1),下底为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边。同样,能够形成并配置八个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该八个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下侧面4b的连结部12b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顶部t2),下底为上侧面4a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的侧面中间线N上的边。此外,在侧面中间线N上,能够将兼作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下底的上侧面4a的平面状约束面10b、10c、…、10a的边c和兼作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的下底的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的边g设为相同的长度m,并且在侧面中间线N上交替连结配置该边c和该边g。
由此,对于作为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切削刀片1而言,例如在为了更换上面部2的切削刃6a的使用区域并进行切削加工而在刀片安装座上重新安装切削刀片1的情况下,即使更换切削刃6a的使用区域也能确保相同的切削加工性能,即能避免在切削加工性能上产生偏差。另外,在使用下面部3的切削刃6b来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也能确保与上面部2的切削刃6a相同的切削加工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1中,将沿侧面基准线N(侧面中间线N)设置在上侧面4a及下侧面4b中的每一个上的平面状约束面及防振用约束面的数量r设定为八个,但作为八个以外的数量r,优选根据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的直径大小,将该数量r设定为偶数六个。其理由是由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的直径通常为10mm~20mm左右,因此在上述数量r为六个或八个的情况下,容易制造用于压制成型圆形切削刀片1的粉末成型体的金属模。另外,这是由于,为了对该圆形切削刀片1的粉末成型体制造均匀地填充有粉末的成型体,优选将上述数量r设定为八个或六个。此外,这是由于,优选通过增加切削刃6a、6b的使用区域的数量来延长一个切削刀片的切削加工寿命。在此,虽然优选增加切削刃6a、6b的使用区域的数量,但为了防止切削刃6a、6b的分割数量增多且导致每一使用区域的切削刃的长度变短的情况,优选将平面状约束面及防振用约束面的数量r设定为十个以下。
此外,根据上侧面4a及下侧面4b各自的平面状约束面及防振用约束面的数量r(角的个数),优选将配置相位的错开角度α设定为(360/2×r)度。更优选地,将配置相位的错开角度α设定为18度(r=10)≤α≤(360/2×r)度。
图6是图4所示的切削刀片1的侧面部4中的作为上侧面4a的区域的沿A-A线的剖面图。即,图6表示经过形成在上侧面4a上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中的边a与边e之间的具有长度l的区域,并且沿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A-A线的剖面图。此外,在图6中,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连结部12a的图示,仅对其位置标示附图标记。
如图6所示,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经由连结部12a连结的部位中,从该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的边a、边e起包含规定范围的平面状约束面的区域S形成以该连结部12a为突出顶部的角部(拐角部)15a、…、15h。并且,这些角部15a、…、15h呈与和这些角部15a、…、15h的位置对应(沿厚度方向与角部相对)地配置在下侧面4b上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相比更向切削刀片1的外侧突出的形状。换言之,角部15a、15b、…、15h分别位于比圆周方向位置相同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更向径向外侧处。另外,角部15a、15b、…、15h位于比上侧面4a的切削刃6a更向径向内侧处(图7)。
该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h和10a所形成的角部15a、15b、…、15h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防转动面19a、19b、…、19h来使用。该防转动面19a、19b、…、19h为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的刀片安装座32上时用于防止该圆形切削刀片1的转动的机构。关于该防转动面19a、19b、…、19h防止圆形切削刀片1的转动的功能,则在后面描述。
同样,在图4所示的切削刀片1的作为下侧面4b的区域的沿B-B线的剖面图中,即在经过形成在下侧面4b上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中的边a与边e之间的具有长度l的区域,并且沿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B-B线的剖面图中,也与图6同样,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3a和13b、…、13h和13a经由连结部12b连结的部位中,从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3a和13b、…、13h和13a的边a、边e起包含规定范围的平面状约束面的区域S形成以该连结部12b为突出顶部的角部(拐角部)16a、16b、…、16h(未图示)。该角部(拐角部)16a、16b、…、16h也与上侧面4a的角部(拐角部)15a、15b、…、15h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中构成防转动面20a、20b、…、20h(未图示)。
如上述,在上侧面4a中,包含有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a和10h所连结的连结部12a及其附近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的区域S形成角部(拐角部)15a、15b、…、15h。该角部15a、15b、…、15h与位于下侧面4b的区域中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相比更向切削刀片1的外侧突出。由此,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被形成为从作为上底的顶部t1即连结部12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朝向作为下底g的侧面中间线N而向下倾斜(相对于厚度方向而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并且被形成为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顶部(上底)t1朝向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
在下侧面4b中,也与上述上侧面4a同样,从切削刀片1的侧面观察时呈梯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被形成为从作为其上底的顶部t2即连结部12b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朝向侧面基准线N上的下底c而向上倾斜(在厚度方向上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并且被形成为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顶部(上底)t2朝向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
如此,由于上侧面4a及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被形成为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朝向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并且防振用约束面的表面面积被尽可能地加大,因此能发挥优异的防振功能。关于该防振用约束面的详细防振功能将在后面描述。
对于上述的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以及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被形成为从各自的顶部t1及顶部t2朝向侧面中间线N而向上或向下倾斜的倾斜面(相对于厚度方向而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的情况而言,在图5的(a)及(b)中将这些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作为倾斜面17a、17b、…、17h及倾斜面18a、18b、…、18h而图示。此外,在图6中图示了上侧面4a所具备的角部(拐角部)15a、15b、…、15h。
优选将上述的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及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的角度,即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及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与中间面M交叉的角度设定在40度~60度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该角度小于40度时防振用约束面的面积较小,从而如后述,防振用约束面与刀片安装座32所具备的防振用壁面42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无法得到充分的防振效果。另一方面,在该角度超过60度时,因切削阻力的分力起作用而防振用约束面按压防振用壁面42的力的、在切削刀片1的厚度方向上的分量较小,从而降低防振效果。更优选上述交叉角度为45度~55度。
图7对圆形切削刀片1表示经过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且与防振用约束面14d、14h交叉的纵剖视图(沿图5的(b)所示的直线D的剖视图)。在图7所示的虚线圆圈内,作为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表面剖面形状线的一例,图示了防振用约束面14d和14h的剖面。该防振用约束面14d、14h的剖面呈直线形状。如此,本实施方式表示由呈平坦的平面的约束面构成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例。
侧面部4的上侧面4a及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及14a、14b、…、14h并不限定于如图7所示那样平坦的平面形状。
此外,如图7所示,在螺钉插通孔5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厚度方向内侧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内径缩小部5a,该内径缩小部5a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固定在落座面33上时与插通螺钉插通孔5中的夹紧螺钉35的头部的下端部配合。
(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25的立体图,图9是圆形切削刀片25的侧视图,图10是将图9所示的侧视图放大之后的图。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25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以下(1)及(2)中所记载的内容。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结构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依次配置在侧面部4的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的圆周方向上的八个平面状约束面设为将作为这些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的端部的棱线彼此(边a和边e)直接连结而成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结该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的端部的棱线彼此的部位命名并记载为“连结棱线部”。该连结棱线部26a、26b为代替第一实施方式所具备的连结部12a、12b的连结部,该连结棱线部26a、26b由具有微小的宽度的棱线构成。换言之,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极度缩小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结部12a、12b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而构成连结棱线部26a、26b。
(2)根据上述(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切削刀片25的侧面观察时防振用约束面27a、27b、…、27h呈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大致等腰三角形)形状。
此外,由于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25所具备的各平面状约束面的形状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几乎相同的形状,因此在图8~图10中直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给出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及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的附图标记和各边a、b、…、f的附图标记。
下面,对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25所具备的特征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对于依次配置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的八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而言,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的棱线经由微细(具有微小的圆周方向宽度)的连结棱线部26a连结。如上述,由于该连结棱线部26a将作为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的圆周方向的端部的边a和边e设为一个微细的连结棱线,因此在使用金属模压制成型切削刀片25的粉末成型体时,能够形成该连结棱线。此外,为了防止缺损,优选在压制成型时将该连结棱线部26a成型为具有R形状,并且使该连结棱线部26a在粉末成型体的烧成之后具有0.2R左右微小线宽的棱线(曲面)。
同样,对于依次配置在下侧面4b的圆周方向上的八个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而言,也经由连结棱线部26b沿圆周方向连接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3a和13b、13b和13c、…、13h和13a。
在上侧面4a中,分别设置在经由连结棱线部26a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之间的八个防振用约束面27a、27b、…、27h被形成为从切削刀片25的侧面观察时呈三角形形状。此外,由于切削刀片25为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因此为了即使更换切削刃6a、6b的使用区域也确保相同的切削加工性能,将八个防振用约束面27a、27b、…、27h设为从切削刀片25的侧面观察时呈等腰三角形或大致等腰三角形(或者正三角形或大致正三角形)的面。
如图10所示,在上侧面4a所具备的各防振用约束面27a、27b、…、27h的三角形中,其顶点(顶角)t3为各连结棱线部26a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与形成该顶角的顶点t3相对的底边为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g,斜边由经由连结棱线部26a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的边b和边d构成。另外,各防振用约束面27a、27b、…、27h被形成为呈从顶点t3朝向底边g而向下方倾斜(相对于厚度方向而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并且被形成为随着朝向侧面中间线N而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大。
在下侧面4b中也与上侧面4a同样,分别经由微细的连结棱线部26b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3a和13b、13b和13c、…、13h和13a彼此连结,并且设置在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之间的防振用约束面28a、28b、…、28h被形成为从切削刀片25的侧面观察时呈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在该各防振用约束面28a、28b、…、28h的三角形中,其顶点(顶角)t4为各连结棱线部26b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与形成该顶角的顶点t4相对的底边为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c,斜边由经由连结棱线部26b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的边b和边d构成。另外,各防振用约束面28a、28b、…、28h被形成为呈从顶点t4朝向底边c而向上方倾斜(相对于厚度方向而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并且随着朝向侧面中间线N而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大。
此外,优选将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所具备的连结棱线部26a和26b的长度,即边a或边e的长度,也就是连结棱线部26a和26b在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方向上的长度设定在圆形切削刀片25的厚度的0.1~0.15倍左右。
在经过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25的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且与防振用约束面交叉的纵剖视图中示出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剖面形状线形成为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7所示那样呈直线形状,除此之外,该防振用约束面的剖面形状线也可以呈平缓的凸形状或凹形状(图17)。
在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之间设置具有规定的宽度w的连结部12a或12b,并且连结经由该连结部12a(12b)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彼此来确保连结部的强度。另一方面,在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经由一个呈R形状的微细(具有微小的宽度)的直线状棱线(连结棱线部26a或26b)来连结在侧面部4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由此,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25来说,若将用于压制成型该圆形切削刀片25的粉体成型体的金属模与用于压制成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粉末成型体的金属模相比较,前者能够简化金属模的型腔结构,由此能获得能够使粉末成型体的粉末填充密度均匀化的效果。
此外,对于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25的上侧面4a的区域而言,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1同样,在上侧面4a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经由连结棱线部26a连结的部位中,从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的边a和边e起包含上侧面4a的规定范围的平面状约束面的区域形成以连结棱线部26a为突出的中央部的角部(拐角部)。这些角部呈与和该角部的配置位置对应(相对)地配置在下侧面4b上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相比更向切削刀片25的外侧突出的形状。换言之,上述角部分别位于比圆周方向位置相同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更向径向外侧处。另外,角部位于比上侧面4a的切削刃6a更向径向内侧处。
与前述的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同样,上述相邻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和10b、10b和10c、…、10h和10a所形成的各角部被用作后述的防转动面19a、19b、…(图10中未图示),该防转动面19a、19b、…为在将圆形切削刀片25安装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的刀片安装座32上时用于防止该圆形切削刀片25转动的机构。
与上侧面4a同样,在圆形切削刀片25的下侧面4b中,相邻的平面状约束面13a和13b、13b和13c、…、13h和13a经由连结棱线部26b相邻的部位及其附近区域也形成角部(拐角部),该角部被用作用于防止圆形切削刀片25转动的机构(未图示的防转动面20a、20b、…、20h)。
(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实施方式)
接着,对安装有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参照图11~图16对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和用于将圆形切削刀片安装并约束到刀片安装座上的约束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在以下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说明中,将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沿旋转轴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工具主体的径向),将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工具主体的圆周方向)。
图11是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的一例的立体图。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由工具主体31构成。工具主体31具备多个刀片安装座32,该多个刀片安装座32沿其前端部31a的外周部31c按规定的间隔形成。各刀片安装座3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并且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对称的方式沿工具主体31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图11表示以工具主体31的旋转轴O为中心按120度的间隔设置有三个刀片安装座32的例。另外,刀片安装座32被设置在如下的区域:即,该区域通过对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大致圈圈饼形状的前端部31a,从轴向前端利用与工具主体31的径向及轴向大致平行且朝向工具主体31的旋转方向的面和与该面大致垂直的面来进行剖切形成。在各刀片安装座32上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1,并且通过夹紧螺钉35的紧固操作,切削刀片1被牢固地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工具主体31的后端部31b为用于进行与刀杆部件之间的接合的部位,其中,该刀杆部件被安装在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的主轴上。图11所示的附图标记“R”表示当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时工具主体31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方向。在此,将从沿轴向的工具主体31的后端部31b朝向前端部31a的方向称为轴向前端侧,将与该轴向前端侧相反的方向称为轴向后端侧。另外,将工具主体31的径向中的靠近旋转轴O的方向称为工具主体31的径向内侧,将远离旋转轴O的方向称为工具主体31的径向外侧。此外,在工具主体31的圆周方向中,将工具主体31旋转的方向R称为旋转方向R,将与该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称为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
关于工具主体31所具备的多个刀片安装座32,图12是用于说明其一种结构的刀片安装座32的立体图,表示安装圆形切削刀片1之前的状态。
如图12所示,刀片安装座32具备落座面33和形成有第一约束壁38及第二约束壁39的约束壁(约束壁面)。落座面33为朝向工具主体31的旋转方向R的面,该落座面33为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用于使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面平坦部8a或下面平坦部8b落座的落座面。落座面33为与工具主体31的轴向及径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面。在落座面33的中央部穿孔有螺纹孔34。该螺纹孔34为如下的螺纹孔: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并通过夹紧螺钉35的紧固来固定时,该螺纹孔用于螺纹拧入插通圆形切削刀片1的螺钉插通孔5中的夹紧螺钉35。换言之,螺纹孔34为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夹紧螺钉35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的孔,在固定圆形切削刀片1时,与插通螺钉插通孔5中的夹紧螺钉35的外螺纹螺合。
第一约束壁38被竖立设置在经由槽部36a而与落座面33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第二约束壁39被竖立设置在经由槽部36b而与落座面33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第一约束壁38朝向工具主体31的轴向前端侧。第二约束壁39朝向工具主体31的径向外侧。图12所示的附图标记“37”为用于连结第一约束壁38和第二约束壁39的凹处(ヌスミ)部。槽部36a、36b为沿落座面33延伸且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内周面的槽。槽部36a位于比落座面33更靠工具主体31的轴向后端侧处。槽部36b位于比落座面33更靠工具主体31的径向内侧处。槽部36a、36b的槽底即朝向旋转方向R的面在工具主体31的旋转方向R上位于比落座面33更靠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处。槽部36a的槽壁即朝向轴向前端侧的面在工具主体31的轴向上位于比后述的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面40更靠后端侧处。槽部36a的槽壁即朝向径向外侧的面在工具主体31的径向上位于比后述的第二约束壁39更靠内侧处。
第一约束壁38及第二约束壁39为用于发挥如下功能中的两种以上功能的约束壁面:即,该功能为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并通过夹紧螺钉35的紧固来固定时以及在固定之后,对该圆形切削刀片1,在刀片安装座32的规定位置上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功能(分度功能)、在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中防止圆形切削刀片1的旋转(或转动)的功能(防转动功能)、以及防止或抑制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功能(防振功能)。如图12所示,第一约束壁38和第二约束壁39被形成为以呈角度β的方式交叉。更详细而言,第一约束壁38和第二约束壁39的延伸平面以角度β交叉,第一约束壁38的径向内侧端和第二约束壁39的轴向后端侧端经由凹圆筒面状的凹处部37光滑地连接。以下,对第一约束壁38及第二约束壁39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第一约束壁38相对于落座面33而经由设置于工具主体31的外周部31c侧的槽部36a竖立设置,在第一约束壁38的朝向落座面33方向(轴向前端侧)的面上形成有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防转动用壁面41。平面状约束壁面40被形成为与呈平面形状的落座面33垂直的壁面。防转动用壁面41被形成为具有规定的进深深度的大致V字状的凹部41a。换言之,凹部41a通过剖切平面状约束壁面40而形成为具有大致三角形状的底面和侧面的柱状,其中,该底面向工具主体31的旋转方向R远离落座面33且与落座面33大致平行,该侧面沿与落座面33垂直的方向延伸。凹部41a的侧面由以呈钝角的方式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0连接的平面部和在工具主体31的径向内侧与该平面部光滑地相连的曲面部形成(参照图16)。此外,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防转动用壁面41的相对于落座面33的形成位置被形成为平面状约束壁面40位于比防转动用壁面41更向下侧处。即,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防转动用壁面41的形成(配置)位置通过相对于落座面33设置台阶而形成。换言之,在与落座面33垂直的方向上,防转动用壁面41位于比平面状约束壁面40更远离安装座33的位置上(防转动用壁面41位于更高的位置上)。
在第一约束壁38中,通过相对于落座面33设置台阶而形成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防转动用壁面41中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为如下壁面: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并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该壁面用于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中的任一个平面状约束面。换言之,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平面状约束壁面40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面进行面接触。由此,切削刀片1被定位在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0相对的方向上。
与此相对地,形成在防转动用壁面41上的V字状的凹部41a为用于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所具备的角部(拐角部)15a、15b、…、15h中的任一个角部、即防转动面19a、19b、…、19h中的任一个防转动面配合而进行约束的壁面。换言之,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凹部41a的侧面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的防转动面19a、19b、…、19h中一个防转动面接触。由此,如后述能防止切削刀片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绕夹紧螺钉35转动。
如此,第一约束壁38为用于同时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c、…、13h中的任一个平面状约束面和防转动面19a、19b、…、19h中的任一个防转动面的约束壁。即,第一约束壁38主要具有上述分度功能和防转动功能。因此,需要通过考虑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并固定在落座面33上的状态,来预先确定通过相对于落座面33设置台阶而形成的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防转动用壁面41的形成位置。具体而言,优选在与落座面33垂直的方向上,防转动用壁面41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0之间的边界即凹部41a的底面与落座面33之间的距离为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和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h的顶部t1之间的距离以上,并且比上面部2和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h的顶部t2之间的距离更短。优选该距离为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和中间面M之间的距离。
第二约束壁39具备通过相对于落座面33设置台阶而形成的防振用壁面42和平面状约束壁面43。详细而言,平面状约束壁面43为与落座面33垂直的壁面,并且平面状约束壁面43为沿槽部36b延伸的平面。平面状约束壁面43和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呈角度β。防振用壁面42和平面状约束壁面43呈钝角,并且防振用壁面42在平面状约束壁面43与槽部36b之间延伸。另外,防振用壁面42从平面状约束壁面43的一端朝向槽部36b以向工具主体31的径向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另外,形成防振用壁面42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3之间的边界的棱线与落座面33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振用壁面42为平面。
防振用壁面42为用于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c、…、14h中的任一个防振用约束面的壁面。防振用壁面42被形成为具有以如下方式倾斜的面:即,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该面与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接触(面接触)。由此,如后述,能防止切削刀片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振动。
与此相对地,平面状约束壁面43为用于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c、…、10h中的任一个平面状约束面的壁面,该任一个平面状约束面为与和上述防振用壁面42接触(约束)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的位置对应(相对)的平面状约束面。换言之,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平面状约束壁面43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中的任一个平面状约束面进行面接触。由此,圆形切削刀片1被定位在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3相对的方向上。如此,第二约束壁39主要具有上述防振功能和分度功能。
因此,需要通过事先考虑将圆形切削刀片1落座在落座面33上的状态,来确定通过相对于落座面33设置台阶而形成的第二约束壁39的防振用壁面42和平面状约束壁面43的形成位置。具体而言,优选在与落座面33垂直的方向上,将防振用壁面42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3之间的边界和落座面33之间的距离设为与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下面部3)和中间面M之间的距离相等。
此外,当将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上分别配置有八个平面状约束面和八个防振用约束面的实施方式(8角型)的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前述的第一约束壁38和第二约束壁39所交叉的交叉角度β被设定为67.5度(90度-(360度/(2×8角)))。另外,当安装6角型的圆形切削刀片(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上分别设置有六个平面状约束面和六个防振用约束面的圆形切削刀片)时,交叉角度β为60度(90度-(360度/(2×6角)))。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角度β根据在圆形切削刀片1被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与各平面状约束壁面40、43抵接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所呈的角度来设定。此外,如后述,优选上述角度β为锐角。
能够使图13所示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面部3的下面平坦部8b或上面部2的上面平坦部8a中的一个平坦部落座于图12所示的刀片安装座32的落座面33上,并且通过夹紧螺钉35的紧固,将圆形切削刀片1装卸自如地安装并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
对于在刀片安装座32上安装并固定该圆形切削刀片1的操作而言,例如在将上面部2的未使用的切削刃6a用于切削加工时,如图13中的粗箭头所示,使该切削刀片1的下面部3(下面平坦部8b)以与落座面33平行的方式从落座面33的前面侧(工具主体31的径向外侧)沿横向(与落座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安装,并且使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所具备的防转动面19a、19b、…、19h中的任一个防转动面与防转动用壁面41的凹部41a配合。换言之,在构成防转动面19a、19b、…、19h(拐角部15a、15b、…、15h)中的任一个防转动面的两个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h中,使在固定切削刀片1时朝向夹紧螺钉5旋转的方向的平面状约束面与凹部41a的侧面的平面部抵接。优选地,使这些面面接触。通过该操作,使与和防转动用壁面41的凹部41a配合的防转动面相对而配置在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侧的平面状约束面与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接触。换言之,使在圆形切削刀片1的圆周方向上配置在与该防转动面相同的位置上的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0面接触。
图14是表示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并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的状态的、从前方(轴向前端侧)观察工具主体31的前端部31a的图。图14所示的箭头F表示如下的切削阻力:在使用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所具备的切削刃6a进行切削加工时,该切削阻力作用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
图15是在图14中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并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面部2方向(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观察工具主体31的图。图15所示的附图标记“L”表示在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的旋转轴O方向上的最低点。通常,在使用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1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的情况下,在呈圆形形状的切削刃6a中,使用如下范围内的切削刃:该范围为,从该最低点L至相对于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而沿工具主体31的外周部31c方向(工具主体31的径向外侧)为45度的范围。
(刀片安装座用于约束圆形切削刀片的约束结构)
接着,对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工具主体31的刀片安装座32上并通过夹紧螺钉35的紧固而固定时工具主体31的刀片安装座32用于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约束结构(约束关系)进行说明。此外,该“约束”表示如下情况:为了使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1(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25)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发挥上述“分度功能”、“防旋转功能”和“防振功能”,工具主体31的刀片安装座32所具备的第一约束壁38及第二约束壁39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或圆形切削刀片25)的侧面部4的适当部位(接触适当部位)。
图16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的刀片安装座32上安装(固定)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状态的剖视图,(a)是从上面部2侧观察沿该圆形切削刀片1的中间面M的工具主体31及圆形切削刀片1的剖面的图,(b)是从上面部2侧观察沿图4所示的A-A线的工具主体31及圆形切削刀片1的剖面的图。此外,在图16的(a)、(b)中,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连结部12a、12b的图示。图16的(a)所示的“β”为图12所示的角度β,表示第一约束壁38和第二约束壁39所交叉的角度β。
此外,图16是用于说明在刀片安装座32上安装并固定有圆形切削刀片1时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刀片安装座32用于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约束结构的图。以下,参照图16对该约束结构进行说明。
(利用第一约束壁38来约束圆形切削刀片的约束结构)
利用第一约束壁38来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侧面部4的约束结构具备下述的第一约束结构及第二约束结构。
(第一约束结构)
第一约束结构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拐角部15a、…、15h(16a、…、16h)(防转动面19a、…、19h(20a、…、20h))和刀片安装座32的防转动用壁面41(大致V字状的凹部41a)配合的结构。如图16的(b)所示,作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的防转动面19h的角部(拐角部)15h与第一约束壁38所具备的防转动用壁面41的大致V字状的凹部41a配合。图16的(b)表示通过在该凹部41a嵌入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所具备的一个角部即角部15h(防转动面19h)而配合两者的第一约束结构。换言之,在第一约束结构中,拐角部15h被插入到凹部41a中,构成拐角部15h(防转动面19h)的平面状约束面10h的一部分与凹部41a的侧面的平面部面接触。
另外,如图16的(b)所示,该配合关系如下:在通过对夹紧螺钉35进行右旋(在图16的(b)中为顺时针)螺纹紧固来将圆形切削刀片1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V字状的凹部41a中的图16的(b)的纸面右侧的壁面(凹部41a的侧面的平面部)与角部15h的一个平面部(平面状约束面10h)接触并配合。并且,对于如图14所示在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中作用于圆形切削刀片1的切削阻力F而言,该切削阻力F的分力沿顺时针方向作用于图16的(b)所示的切削刀片1。因此,防转动用壁面41的大致V字状的凹部41a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角部15h(防转动面19h)之间的配合关系(第一约束结构)发挥防止前述的圆形切削刀片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转动的防转动功能。
(第二约束结构)
第二约束结构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h(10a、…、10h)和刀片安装座32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配合的结构。图16的(a)表示刀片安装座32的第一约束壁38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b、13c、…、13h中的平面状约束面13h经由平面彼此而配合的约束结构。换言之,在第二约束结构中,平面状约束面13h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0面接触。该约束结构通过与后述的第三约束结构合作而发挥将圆形切削刀片1定位在刀片安装座32的准确无误的位置上的功能(分度功能)。
如此,通过在第一约束壁38上设置台阶而形成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防转动用壁面41的呈V字状的凹部41a分别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面及沿厚度方向与该平面状约束面相对配置的上侧面4a的防转动面19a、…、19h中的一个防转动面。详细而言,设置于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凹部41a的平面部以规定的角度交叉。因此,作用于上侧面4a的防转动面19a、…、19h中的一个防转动面上的转动抑制力以及作用于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面上的约束力在抵抗沿切削刀片1的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的周围产生的转动力的方向上起作用。除此之外,上述转动抑制力及约束力通过与后述的第三约束结构相互作用而有效地防止切削加工过程中沿中心轴线P的周围产生的顺时针及逆时针这两个方向的旋转微操作或振动。此外,还发挥防止圆形切削刀片1的误安装这种分度功能。
(利用第二约束壁39来约束圆形切削刀片的约束结构)
利用第二约束壁39对圆形切削刀片1的侧面部4进行约束的结构具有下述第三约束结构及第四约束结构。
(第三约束结构)
第三约束结构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h(13a、…、13h)和刀片安装座32的第二约束壁39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3配合的结构。图16的(b)表示图16的(b)所示的第二约束壁39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3和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b、10c、…、10h之一的平面状约束面10c经由平面彼此而配合的配合结构。换言之,在第三约束结构中,平面状约束面10c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3面接触。第三约束结构通过与上述第二约束结构的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3h经由平面彼此而配合的第二约束结构合作,对高度发挥分度功能做出贡献,该分度功能为,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将该圆形切削刀片1定位在准确的位置上而不存在错误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能够高度发挥上述分度功能的理由如以下(1)及(2)中所述。
(1)通过第一约束壁38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来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壁面,并且通过第二约束壁39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面43,来约束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所具备的平面状约束壁面10a、…、10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壁面,并且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0和第二约束壁39的平面状约束壁面43被形成为以锐角交叉角度β(该角度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0所抵接的平面状约束面13a、…、13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壁面和平面状约束壁面43所抵接的平面状约束面10a、…、10h中的一个平面状约束壁面所成的角度相等)相对(交叉)。因此,在通过松开夹紧螺钉35而进行圆形切削刀片1的再次安装操作时,或者在进行安装新的切削刀片1的操作时,能够将圆形切削刀片1定位在刀片安装座32的准确的位置上而不存在错误安装。
(2)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需要使圆形切削刀片1的防转动面19a、…、19h(20a、…、20h)中的一个防转动面与设置于刀片安装座32的第一约束壁38上的防转动用壁面41的V字状凹部41a嵌合(配合),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圆形切削刀片1错误安装到刀片安装座32。
(第四约束结构)
第四约束结构为利用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h(14a、…、14h)和刀片安装座32的第二约束壁39所具备的防振用壁面42之间的接触的配合结构。在图16的(a)所示的刀片安装座32的第二约束壁39中,用附图标记14b表示的部分为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中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图16的(a)中示出该防振用约束面14b与第二约束壁39所具备的防振用壁面42接触并配合。此外,由于防振用壁面42为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倾斜的各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倾斜面对应地接触配合(面接触)的倾斜面,因此在图16的(a)中不能图示该防振用壁面42。因此,在图16的(a)中用虚线表示形成有该防振用壁面42的区域。
图14(图13)表示从图16的(b)所示的箭头Y方向的视点观察圆形切削刀片1的状态。图14(图13)中示出第二约束壁39的防振用壁面42被形成为向远离螺纹孔34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换言之,防振用壁面42为以从工具主体31的径向内侧朝向外侧沿旋转方向R倾斜的方式延伸的面。并且,在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1的图14中,图示了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4b与第二约束壁39的防振用壁面42接触配合(面接触)的状态。该第四约束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挥防止或抑制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功能(防振功能)。
此外,如图12所示,第二约束壁39所具备的防振用壁面42沿平面状约束壁面43的下端部被形成为倾斜面,并且该防振用壁面42的形成长度与平面状约束壁面43的长度几乎相同。由此,在如图13所示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能够容易进行圆形切削刀片1的安装操作,并能防止安装时的错误操作。
关于在上述第四约束结构中,第二约束壁39的防振用壁面42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下侧面4b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14h之间的接触配合发挥防止或抑制振动产生的功能的理由进行说明则如下。
在安装有圆形切削刀片1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中,认为作用于切削刃6a(6b)的切削阻力中的、在切削工具30的切削刃6a(6b)的旋转轨迹中的圆周切线方向上的分力对切削刀片1的振动产生作出较大的贡献。于是,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所具备的防振功能来说,为了在夹紧螺钉35以外也能挡住反抗该旋转轨迹中的圆周切线方向分力的力,在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1的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上分别设置有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和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并且,在将圆形切削刀片1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将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处于与防振用壁面42接触的状态(参照图14)。
并且,在上述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与防振用壁面42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时,如果因切削阻力而产生振动,则该振动发挥对防振用壁面42按压上述圆形切削刀片1侧的防振用约束面的作用。该按压作用由上述切削阻力在切削工具的切削刃6a(6b)的旋转轨迹中的圆周切线方向上的分力引起。由于防振用约束面和防振用壁面42面接触,因此对于该按压力,刀片安装座32的防振用壁面42挡住切削阻力的该圆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从而该防振用壁面42与圆形切削刀片1的防振用约束面更强力地接触配合而维持其约束力的同时,发挥防止或抑制振动产生的作用。
此外,如前述,防振用壁面42具有以与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对应地接触配合的方式(面接触的方式)倾斜的面,因此防振用壁面42能够加大挡住切削阻力在切削工具30的切削刃6a(6b)的旋转轨迹中的圆周切线方向上的分力的面积。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效果。此外,防振用壁面42能够通过约束防振用约束面来获得较高的防止振动产生的效果。其中,该防振用约束面形成在远离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切削刃(从图15所示的前述切削刃6a的最低点L起沿工具主体31的外周部31c方向(工具主体31的径向外侧)为45度的范围内)的位置上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侧面部(上侧面4a和下侧面4b中的不具备供切削的切削刃的侧面)中的远离螺钉插通孔5的位置上。
关于上述第一约束结构~第四约束结构,由于在安装有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25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中也能具备与这些约束结构相同的约束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
(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的结构)
关于圆形切削刀片1所具备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倾斜面的结构,在图7中示出该结构由平坦面形状构成的例,但也可以采用图17所示的结构。
图17的(a)表示如虚线圆圈内所示的那样由经过切削刀片1的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P且与防振用约束面14d、14h交叉的纵剖视图所示的防振用约束面14d、14h的剖面形状为平缓的凸形状的例,图17的(b)同样表示防振用约束面14d、14h的剖面形状为平缓的凹形状的例。如此,在由平缓的凸形状或凹形状来构成包括防振用约束面14d、14h在内的所有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以及所有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的表面剖面形状的情况下,与图7所示的平面形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增大防振用约束面的表面面积,因此前述的挡住切削阻力分力的力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大防止振动产生的作用。
上述防振用约束面11a~11h、14a~14h的剖面形状也可以应用到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25中。
另外,在如图17的(a)所示那样切削刀片1(25)的防振用约束面的剖面形状为平缓的凸形状的情况下,刀片安装座32的防振用壁面42为与该凸形状对应的凹形状。在如图17的(b)所示那样防振用约束面的剖面形状为平缓的凹形状的情况下,刀片安装座32的防振用壁面42为与该凹形状对应的凸形状。由此,在将切削刀片1(25)固定在刀片安装座32上时,切削刀片1(25)的防振用约束面和刀片安装座32的防振用壁面42面接触,因此发挥上述防振功能。
在安装有上述8角型的双面型切削刀片1(25)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中,例如对于切削刀片1(25)的上面部2所具备的切削刃6a而言,能够通过重复进行该切削刀片1的再次安装而将八处切削刃6a的区域依次用于切削加工中。并且,在全部使用上面部2的切削刃6a的区域的情况下,为了使用该切削刀片1(25)的下面部3的切削刃6b,能够通过反转上面部2和下面部3并再次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而将未使用的下面部3的切削刃6b用于切削加工中。由此,能够将一个切削刀片1的总计16处的切削刃区域用于切削加工中。
因此,在使用上述双面型切削刀片1(25)的上面部2的切削刃6a的全部切削刃区域之后,为了使用切削刀片1(25)的下面部3的切削刃6b而反转上面部2和下面部3并再次安装在刀片安装座32上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上面部2”及“下面部3”等而言,显然具备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切削刃的面为上面部2。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中,图12所示的第一约束壁38与第二约束壁39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左右倒过来替换的结构,即,在图12的纸面右侧形成并配置有第二约束壁39,同样在图12的纸面左侧形成并配置有第一约束壁38。
(圆形切削刀片及工具主体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1(25)及安装该切削刀片1的工具主体31的制造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削刀片1的材质优选为一直以来广泛采用的、由WC(碳化钨)-Co(钴)基形成的硬质合金等的硬质材料。在由硬质合金制造圆形切削刀片1的情况下,其制造方法的概要如下。
(1)通过使用金属模的粉末成型装置对在WC粉末中添加Co粉末及粘合剂的硬质合金粉末进行加压(压制)成型,从而制造圆形切削刀片1的压制成型体(成型工序)。此外,由于圆形切削刀片1的侧面部4具备复杂结构,因此需要以使硬质合金粉末的密度均匀的方式成型通过粉末成型形成的压制成型体。为此,用于压制成型的粉末成型装置优选使用三轴或四轴等的多轴规格的粉末成型装置。
(2)接着,通过在烧成炉中以1300~1450℃的温度对该压制成型体进行规定时间的烧成,从而能够获得由高硬度的烧成体形成的圆形切削刀片(烧成工序)。对于经烧成工序制造的圆形切削刀片而言,也可以使用磨石等对所需部位实施精加工。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25)除了由上述硬质合金制造以外,也可以由金属陶瓷、陶瓷等硬质材料制造。
可通过使用数控(NC)加工机械对由SKD61等合金工具钢形成的圆棒原材料进行切削加工而制造工具主体31。可通过使用立铣刀等的切削加工而形成刀片安装座32。此外,优选使用小径的立铣刀等,对刀片安装座32的细部形状实施精密加工。
此外,在作为前述的本发明的圆形切削刀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中,对配置在侧面部4上的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及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h在从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观察时构成等腰梯形的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h、14a、14b、…、14h也可以如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25所具备的那样,从圆形切削刀片1(25)的侧面观察时被构成为等腰三角形。在该情况下,具有微小的宽度W的连结部12a、12b的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的中央部为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顶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30在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中高速用于常规的平面加工以外,还用于雕刻加工、旋翼等的表面上的自由曲面的切削加工中,从而能够提高工件加工面的表面精度,并能进一步提高工具寿命。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组合前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及说明书等中说明的各结构(结构要素),并且能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或其他变更。本发明并非由前述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由于本发明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具备较高的分度功能、防旋转功能及防振功能,因此本发明能够提高工件加工面的表面精度,并能显著提高工具寿命。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
2:上面部
3:下面部
4:侧面部
4a:上侧面
4b:下侧面
5:螺钉插通孔
5a:内径缩小部
6a、6b:切削刃
7a、7b:前刀面
8a:上面平坦部
8b:下面平坦部
9a、9b:后刀面
10a、10b、10c、…、10h:上侧面4a的平面状约束面
11a、11b、11c、…、11h: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
12a:上侧面4a的连结部
12b:下侧面4b的连结部
13a、13b、13c、…、13h:下侧面4b的平面状约束面
14a、14b、14c、…、14h: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
15a、15b、15c、…、15h:上侧面4a的角部(拐角部)
16a、16b、16c、…、16h:下侧面4b的角部(拐角部)
17a、17b、17c、…、17h:防振用约束面11a、11b、11c、…、11h的倾斜面
18a、18b、18c、…、18h:防振用约束面14a、14b、14c、…、14h的倾斜面
19a、19b、19c、…、19h:上侧面4a的防转动面
20a、20b、20c、…、20h:下侧面4b的防转动面
21a、20b: 倾斜面
25: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形切削刀片(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
26a:上侧面4a的连结棱线部
26b:下侧面4b的连结棱线部
27a、27b、27c、…、27h:上侧面4a的防振用约束面
28a、28b、28c、…、28h:下侧面4b的防振用约束面
30: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31:工具主体
31a:前端部
31b:后端部
31c:外周部
32:刀片安装座
33:落座面
34:螺纹孔
35:夹紧螺钉
36a、36b:槽部
37:凹处部
38:第一约束壁
39:第二约束壁
40:第一约束壁38的平面状约束壁面
41:第一约束壁38的防转动用壁面
41a:大致V字状的凹部
42:第二约束壁39的防振用壁面
43:第二约束壁39的平面状约束壁面
M:圆形切削刀片的中间面
N: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中间线
O: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工具主体)的旋转轴
P:螺钉插通孔5的中心轴线
a、b、c、d、e、f:呈六边形的平面状约束面的各边
g:配置在上侧面的呈梯形形状或三角形形状的防振用约束面的下底
l:平面状约束面的边f的长度
m:设置在侧面中间线N上的平面状约束面的边c的长度
S:作为防转动面的区域
t1:配置在上侧面4a上的防振用约束面的顶部(上底)
t2:配置在下侧面4b上的防振用约束面的顶部(上底)
t3:形成在上侧面4a上的防振用约束面的顶点
t4:形成在下侧面4b上的防振用约束面的顶点
α:相位错开角度
β:第一约束壁和第二约束壁的交叉角度

Claims (18)

1.一种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装卸自如地被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并且具备: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上面部及下面部;侧面部,用于连结所述上面部和所述下面部;螺钉插通孔,从所述上面部贯通至所述下面部;和切削刃,被形成在所述上面部及所述下面部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交叉棱线部上,所述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特征在于,
在将沿厚度方向对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进行二等分的平面定义为切削刀片的中间面(M),将所述中间面(M)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假想的棱线定义为侧面中间线(N),将所述侧面部中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上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上侧面,将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下侧面时,
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具备:
多个平面状约束面,经由连结部分别依次配置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并且一个边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和
多个防振用约束面,由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在经由所述连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之间,以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为顶部,从所述顶部倾斜至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并且所述倾斜面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
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相对于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而被配置在关于所述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错开规定的角度(α)相位的位置上,
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被安装在所述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上时,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和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受到所述刀片安装座所具备的约束壁面的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兼作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多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中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兼作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多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中的一个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和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沿所述侧面中间线(N)交替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被形成为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宽度,
从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观察时,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由等腰梯形构成,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为所述连结部的所述顶部,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为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构成连结棱线部,所述连结棱线部通过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的彼此相对的边设为一个棱线的形式而形成,
从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侧面观察时,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由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构成,所述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的顶角为所述连结棱线部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所述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的与所述顶角对应的底边为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经过所述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的纵剖视图中显示的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棱线呈直线状或凸形状或者凹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从该连结部起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的规定范围内的区域构成防转动面,所述防转动面为拐角部,
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被安装在所述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上时,所述防转动面受到所述刀片安装座所具备的约束壁面的约束,该约束壁面为用于防止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转动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沿所述中间面(M)的剖面的外轮廓线呈正多边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分别具备八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八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八个所述防转动面,并且所述角度(α)被设定为22.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分别具备六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六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六个所述防转动面,并且所述角度(α)被设定为30度。
11.一种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夹紧螺钉的紧固,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装卸自如地被安装在所述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主体的所述刀片安装座所具备的落座面上,
所述刀片安装座具备所述约束壁面,所述约束壁面相对于所述落座面而竖立设置,并且用于约束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所述侧面部,
所述约束壁面具备:
第一约束壁,设置有防转动用壁面和平面状约束壁面,所述防转动用壁面用于约束形成在所述圆形切削刀片的所述上侧面上的一个所述防转动面,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用于约束与该防转动面对应地配置在所述下侧面上的一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和
第二约束壁,设置有平面状约束壁面和防振用壁面,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用于约束形成在所述切削刀片的所述上侧面上的一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所述防振用壁面用于约束与该平面状约束面对应地配置在所述下侧面上的一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约束壁所具备的所述防转动用壁面及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被形成为所述防转动用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高于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约束壁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及所述防振用壁面被形成为所述防振用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低于所述平面状约束壁面距所述落座面的配置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转动用壁面具备与所述切削刀片的所述防转动面配合的呈凹形状的壁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用壁面具备与所述切削刀片的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形状对应且能够与所述防振用约束面接触的壁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双面型圆形刀片,其中,该双面型圆形刀片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上分别具备八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八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八个所述防转动面,
所述第一约束壁及所述第二约束壁被形成为以67.5度的交叉角度交叉。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刀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双面型圆形刀片,其中,该双面型圆形刀片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上分别具备六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六个所述防振用约束面和六个所述防转动面,
所述第一约束壁及所述第二约束壁被形成为以60度的交叉角度交叉。
18.一种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装卸自如地被安装在刀片安装座上,并且具备: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上面部及下面部;侧面部,用于连结所述上面部和所述下面部;螺钉插通孔,从所述上面部贯通至所述下面部;和切削刃,被形成在所述上面部及所述下面部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交叉棱线部上,所述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的特征在于,
在将沿厚度方向对所述圆形切削刀片进行二等分的平面定义为切削刀片的中间面(M),将所述中间面(M)与所述侧面部交叉的假想的棱线定义为侧面中间线(N),将所述侧面部中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上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上侧面,将所述侧面中间线(N)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所述侧面部定义为下侧面时,
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具备:
多个平面状约束面,经由连结部分别依次配置在所述上侧面及所述下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并且一个边被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和
多个防振用约束面,由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在经由所述连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状约束面之间,以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侧面中间线(N)侧的端部为顶部,从所述顶部倾斜至配置在所述侧面中间线(N)上的一个边,并且所述倾斜面在所述侧面部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侧面中间线(N)而逐渐增大,
所述下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相对于所述上侧面所具备的所述平面状约束面及所述防振用约束面的配置位置而被配置在关于所述螺钉插通孔的中心轴线错开规定的角度(α)相位的位置上。
CN201680037643.0A 2015-06-29 2016-06-13 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Active CN107708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9520 2015-06-29
JP2015-129520 2015-06-29
PCT/JP2016/067537 WO2017002596A1 (ja) 2015-06-29 2016-06-13 両面型の円形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刃先交換式回転切削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903A true CN107708903A (zh) 2018-02-16
CN107708903B CN107708903B (zh) 2019-04-23

Family

ID=5760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643.0A Active CN107708903B (zh) 2015-06-29 2016-06-13 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0689B2 (zh)
CN (1) CN107708903B (zh)
DE (1) DE112016002931B4 (zh)
WO (1) WO2017002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1681B2 (en) * 2014-10-03 2018-04-03 Larry J. Costa Multi-stylus orbital engraving tool
EP3351329B1 (en) * 2017-01-18 2023-08-02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Indexable cutting insert for a milling tool
US10646927B2 (en) * 2018-02-19 2020-05-12 Iscar, Ltd. Round double-sided cutting insert having a peripheral surface provided with protruding indexing latches, insert holder therefor and cutting tool
EP3689522B1 (en) * 2019-01-31 2023-08-02 AB Sandvik Coromant A round cutting insert for a milling tool
US11806796B2 (en) * 2021-03-15 2023-11-07 Kennametal Inc. Cutting insert and cutting tool comprising cutting inser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785A (zh) * 1995-06-21 1998-07-15 塞科机床公司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及方法
JP2002542952A (ja) * 1999-04-29 2002-12-17 イスカー・リミテツド 切削工具組立体及びその切削用インサート
JP2008018515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US20100054873A1 (en) * 2008-08-31 2010-03-04 Iscar, Ltd. Cutting Tool and Round Double Sided Cutting Insert Therefor
CN102427905A (zh) * 2009-05-19 2012-04-25 特固克有限会社 圆形双侧切削刀片和使用其的切削工具
WO2013002341A1 (ja) * 2011-06-30 2013-01-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WO2013037475A1 (de) * 2011-09-15 2013-03-21 Ceratizit Luxembourg S.A.R.L. Satz von schneideinsätzen und fräswerkzeughalter
JP2013154466A (ja) * 2012-01-30 2013-08-15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ミーリング工具並びにミーリングインサ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19841A (en) * 1996-12-16 2000-02-29 Iscar Ltd Cutting inserts
US6238133B1 (en) 1998-10-20 2001-05-29 Kennametal Pc Inc. Anti-rotatio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round cutting insert
IL145574A0 (en) * 2001-09-24 2002-06-30 Iscar Ltd Cutting tool and cutting insert therefor
SE0900286A1 (sv) * 2009-03-06 2010-07-27 Seco Tools Ab Skär med urtagen skärstödjande yta och skärverktyg
JP5185322B2 (ja) 2010-05-26 2013-04-17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切削工具
JP5403167B2 (ja) * 2010-09-30 2014-01-29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EP2492035B1 (en) * 2011-02-24 2016-01-13 Seco Tools AB Octagonal cutting insert having edge portion with variable wedge angle, and cutting tool
US8657539B2 (en) 2011-03-28 2014-02-25 Kennametal Inc. Round cutting insert with reverse anti-rotation feature
US9475134B2 (en) * 2011-12-19 2016-10-25 Iscar, Ltd. Cutting insert and cutting tool
WO2013180161A1 (ja) * 2012-05-30 2013-12-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および被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US9573203B2 (en) * 2012-09-07 2017-02-21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Milling tool as well as a milling insert therefor
KR101524540B1 (ko) * 2013-12-30 2015-06-01 한국야금 주식회사 인서트 및 이를 체결하는 공구 홀더
CN106457421B (zh) * 2014-03-27 2019-05-28 株式会社泰珂洛 切削刀片、该切削刀片用的躯体及切削工具
US10183333B2 (en) * 2016-02-03 2019-01-22 Iscar, Ltd. Circular cutting insert having non-circular peripheral ed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785A (zh) * 1995-06-21 1998-07-15 塞科机床公司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及方法
JP2002542952A (ja) * 1999-04-29 2002-12-17 イスカー・リミテツド 切削工具組立体及びその切削用インサート
JP2008018515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US20100054873A1 (en) * 2008-08-31 2010-03-04 Iscar, Ltd. Cutting Tool and Round Double Sided Cutting Insert Therefor
CN102427905A (zh) * 2009-05-19 2012-04-25 特固克有限会社 圆形双侧切削刀片和使用其的切削工具
WO2013002341A1 (ja) * 2011-06-30 2013-01-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WO2013037475A1 (de) * 2011-09-15 2013-03-21 Ceratizit Luxembourg S.A.R.L. Satz von schneideinsätzen und fräswerkzeughalter
JP2013154466A (ja) * 2012-01-30 2013-08-15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ミーリング工具並びにミーリングインサ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02596A1 (ja) 2017-01-05
US20180147642A1 (en) 2018-05-31
DE112016002931B4 (de) 2022-09-08
CN107708903B (zh) 2019-04-23
DE112016002931T5 (de) 2018-03-15
US10350689B2 (en)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903A (zh) 双面型圆形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ES2261304T3 (es) Fresa para ranurar y taladrar.
JP5647255B2 (ja) 位置決め手段を有する刃先交換可能な多刃インサ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材料除去工具
CN103692006B (zh) 铣刀
JP5543460B2 (ja) 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の工具用の丸い両面切削インサート
JP5587335B2 (ja) 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切削インサート
CN105813784B (zh) 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及工具体
CN102112259B (zh) 铣刀及其切削刀片
CN107921561A (zh) 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切削工具
US20140356081A1 (en) End mill with high ramp angle capability
CN106794528A (zh) 切削刀片及刀尖更换式旋转切削刀具
CN110026621A (zh) 旋刮加工用刀具
CN107614172A (zh) T型槽铣刀
KR102063000B1 (ko) 절삭 공구
CN107000076A (zh) 用于去屑加工的刀具和切削刀片
RU2018123365A (ru) Фреза для электродного графита и её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в качестве торцевой фрезы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оксидной керамики
CN107405700A (zh) 粗加工立铣刀
JPS58181506A (ja) ドリルおよびそれの使い捨て植刃
CN107921552A (zh) 具有带有提供相同锥角的两个间隔开的锥形邻接表面的螺纹安装部的可更换切削刀头、刀具保持器和旋转切削刀具
JP4861189B2 (ja) オーバラップインサートを有するミーリング工具
EP2566646B1 (en) Drill bit,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rill bit
CN109414771A (zh) 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旋转切削工具
JP5980360B1 (ja) フライス工具
JP2007090486A (ja) ホールカッター
JP6048632B1 (ja) 両面型の円形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刃先交換式回転切削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