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178A -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178A
CN107708178A CN201710808011.6A CN201710808011A CN107708178A CN 107708178 A CN107708178 A CN 107708178A CN 201710808011 A CN201710808011 A CN 201710808011A CN 107708178 A CN107708178 A CN 107708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transmissions
signal
downlink information
nois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80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178B (zh
Inventor
张力方
胡泽妍
程奥林
邢宇龙
赵元
胡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80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8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8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4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quality context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涉及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领域,可以提高位于同一覆盖强化等级区域内距离基站较远位置的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接收UE上报的信号质量,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所述基站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适于基站向UE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窄带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通常以基站所处位置为参考,根据基站覆盖区域内不同位置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数值,将基站的全部覆盖区域从内到外依次划分为几个覆盖强化等级(Coverage EnhancedLevel,CEL)区域,并为每个CEL区域定义CEL阈值。
为了提高距离基站较远的CEL区域内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收下行信息的可靠性,基站需要向该CEL区域内的所有UE重复发送相同的下行信息。其中,重复发送相同下行信息的次数是由基站根据该CEL区域的CEL阈值确定的,即基站向该CEL区域内的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都是一样的。
然而,同一CEL区域内不同位置的UE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可能导致不同位置的UE所接收到的信号质量相差较大。当UE处于该CEL区域内距离基站较远的位置时,由于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次数较少,可能导致该UE不能正确解析下行信息,因此该UE无法根据解析到的下行信息接入NB-IoT,从而导致位于该CEL区域内距离基站较远位置的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用于提高位于同一覆盖强化等级区域内距离基站较远位置的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重传方法,应用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中,该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UE上报的信号质量,以便基站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其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
基站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UE发送下行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应用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中,基站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UE上报的信号质量;
处理器,用于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通信接口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其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
通信接口,还用于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UE发送下行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上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能够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实时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即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增加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而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好时,减少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避免了当UE处于距离基站较远的位置,或者由于障碍物的遮挡,UE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基站向UE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次数不能满足UE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最低需求,导致UE不能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情况,提高了UE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概率,从而提高了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重传方法的发送图样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覆盖强化等级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一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中,如图1所示,其中,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通常包括基站、核心网、IoT平台和应用服务器,其中,基站用于NB-IoT与UE之间的上下行信息传输,核心网用于完成鉴权计费等策略控制,IoT平台用于进行连接管理和数据分析、设备管理等使能应用,应用服务器用于各垂直行业数据管理等。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重传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NB-IoT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站接收UE上报的信号质量,以便基站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
其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
UE上报的信号质量是指,UE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测量,并向基站发送的测量结果。在采用不同的移动通信技术搭建的NB-IoT中,UE上报的信号质量的具体内容可能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NB-IoT采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搭建,则UE上报的信号质量可以包括该UE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信号对噪声加干扰功率比(Signal to Noise plusInterference power Ratio SNIR)等参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NB-IoT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技术搭建,则UE上报的信号质量可以包括该UE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C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和码片能量与接收的总频谱密度的比值Ec/Io等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混合组网方式搭建NB-IoT,即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搭建NB-IoT,则UE上报的信号质量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该UE实际接收到的信号所采用的制式确定。
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是指基站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分别确定的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是指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好时,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较少,以避免浪费无线资源;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较多,以提高UE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概率,从而提高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
例如,当UE距离基站较远时,由于存在路径损耗,UE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较差,可以为UE设定较大的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又例如,虽然UE距离基站较近,但是UE与基站之间存在障碍物,导致UE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质量较差,也可以为UE设定较大的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
步骤202、基站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UE发送下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基站可以采用内外两层循环发送机制向UE发送下行信息。具体地,
首先,基站根据不同UE上报的信号质量,为不同UE分别确定在一个内环周期内连续发送各自下行信息的次数。例如,基站UE1至UE4上报的信号质量,分别为UE1至UE4确定的连续发送下行信息的次数X1至X4的取值分别为4、2、8和2。假定基站需要向UE1至UE4发送的下行信息分别为a、b、c和d,则在一个内环周期内,基站需要向UE1连续发送4次下行信息a,向UE2连续发送2次下行信息b,向UE3连续发送8次下行信息c,向UE4连续发送2次下行信息d。
其次,基站根据确定的向每个UE的连续发送下行信息的次数X1至X4,计算基站向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内环周期,其中,内环周期的计算公式为X=X1+X2+X3+X4,其中,X为基站向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内环周期。
然后,基站根据基站向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内环周期和预设的内环周期的重复轮数,确定基站向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外环周期。其中,基站向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外环周期的计算公式为Z=X*Y,其中,Z为基站向所有UE发送下行信息的外环周期,Y为预设的内环周期的重复轮数。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NB-IoT所采用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时间单位来计量。例如,在采用LTE技术搭建的NB-IoT中,通常一个子帧为基本时间单位发送下行信息,因此以子帧为单位计量内环周期和外环周期,即上文中提到的变量X1、X2、X3、X4、X和Z均为子帧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重传方法,能够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实时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即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增加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而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好时,减少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避免了当UE处于距离基站较远的位置,或者由于障碍物的遮挡,UE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基站向UE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次数不能满足UE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最低需求,导致UE不能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情况,提高了UE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概率,从而提高了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
在如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其中,UE上报的信号质量包括UE上报的信号功率和第一信噪比,UE上报的信号功率是指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第一信噪比是指UE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NB-IoT采用LTE技术搭建,则UE上报的信号功率可以是UE接收到的信号的RSRP,UE上报的第一信噪比,可以是UE接收到的信号的SNIR。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NB-IoT采用WCDMA技术搭建,则UE上报的信号功率可以是UE接收到的信号的RSCP,UE上报的第一信噪比,可以是UE接收到的信号的Ec/Io
如图3所示,步骤201基站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可以具体实现为步骤301至步骤304:
步骤301、基站根据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定不同的覆盖强化等级阈值,用于区分不同的覆盖区域。例如,在采用LTE技术搭建的NB-IoT中,可以根据RSRP的不同取值来区分不同的覆盖强化等级区域。如图3a所示,根据2个不同覆盖强化等级阈值RSRP0和RSRP1,将基站覆盖区域划分为3个覆盖强化等级区域,其中覆盖强化等级区域0是指接收到的RSRP的数值大于或等于RSRP0的覆盖区域,覆盖强化等级区域1是指接收到的RSRP的数值小于RSRP0,且大于或等于RSRP1的覆盖区域,覆盖强化等级区域2是指接收到的RSRP的数值小于RSRP1的覆盖区域。其中,RSRP0和RSRP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RSRP0的数值设置为-144dB,将RSRP1的数值设置为-154dB。
步骤302、基站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第一重传次数。
其中,第一重传次数是指基站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的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发次数的初始值。也就是说,基站为处在同一覆盖强化等级区域的所有UE确定的第一重传次数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建立覆盖强化等级与第一重传次数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在基站的本地存储资源中,基站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查询第一重传次数。
步骤303、基站根据第一信噪比和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
其中,第二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为:
SNR2=SNR1-SNR_M (1)
其中,SNR2为第二信噪比,SNR1为第一信噪比,SNR_M为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
在实际应用中,信噪比裕量SNR_M可以包括UE所在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能够实现解调的最低信噪比的数值,以及预留的大于或等于0的信噪比容忍值之和。其中,UE所在位置能够实现解调的最低SNR值,以及预留的大于或等于0的信噪比容忍值可以由基站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并发送给UE。
步骤304、基站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信噪比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时,调整后的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N1为第一重传次数,符号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重传方法,能够根据UE上报的第一信噪比和预设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并在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的第一重传次数的基础上,根据第二信噪比进一步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即在确保UE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信号的成功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避免了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实际重传次数,超过UE正确解调接收到的下行信息所需要的最低重传次数太多的情况,以便基站能够向更多数量的UE提供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服务,提高了NB-IoT的系统容量。
在如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在执行步骤301基站根据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之后,且在执行步骤304基站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401:
步骤401、基站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最大重传次数。
其中,最大重传次数是指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最大重复次数,以便基站可以预留部分资源为更多UE提供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服务,从而提升NB-IoT的系统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最大重传次数的确定方法与第一重传次数的确定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1可以在步骤301和步骤304之间的任何一个时间点执行。例如,步骤401可以在步骤301之后且在步骤302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步骤302之后且在步骤303之前执行,还可以在步骤步骤303之后且在步骤304之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及,步骤304基站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还可以具体实现为步骤402和步骤403:
步骤402、基站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
其中,第二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2为第二重传次数,符号| |表示取绝对值。
步骤403、若第二重传次数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则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第二重传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重传方法,能够根据UE上报的第一信噪比和预设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从而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若计算出的第二重传次数小于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的最大重传次数,则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较小的第二重传次数,限定了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减少了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较多时占用的无线资源,使得基站能够为更多的UE提供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服务,从而提高了NB-IoT的系统容量。
在如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在执行步骤402基站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501和步骤202:
步骤501、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小于或等于资源占用阈值,则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最大重传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重传方法,能够根据UE上报的第一信噪比和预设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从而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若计算出的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的最大重传次数,且基站尚有充足的空闲资源用于为其他UE提供服务,则确定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取值较小最大重传次数,限定了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避免了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较多占用较多的无线资源,从而使得基站能够为更多的UE提供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服务,从而提高了NB-IoT的系统容量。
在如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6所示的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在执行步骤402基站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601和步骤202:
步骤601、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大于资源占用阈值,则基站根据基站的资源占用率调整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
其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基站的资源占用率,M为最大重传次数。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的资源可以包括处理器资源和存储资源,还可以包括基站所能分配的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重传方法,能够根据UE上报的第一信噪比和预设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从而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当计算出的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的最大重传次数,且基站的资源利用率较高时,进一步减少了基站向该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发次数,以便预留部分基站资源为其他UE提供服务,避免了基站没有足够资源为其他UE提供服务的情况,提高了基站为其他UE提供重复发现下行信息服务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NB-IoT的可靠性。
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70,应用于如图1所示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中,用于实现如图2所示的方法流程,基站70包括:
通信接口71,用于接收UE上报的信号质量;
处理器72,用于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其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
通信接口71,还用于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UE发送下行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70,其处理器72能够根据UE上报的信号质量,实时调整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即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增加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而当UE上报的信号质量较好时,减少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避免了当UE处于距离基站70较远的位置,或者由于障碍物的遮挡,UE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较差时,通信接口71向UE重复发送下行信息的次数不能满足UE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最低需求,导致UE不能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情况,提高了UE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下行信息的概率,从而提高了UE接入NB-IoT的成功率。
在如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7所示的另一种基站70,用于实现如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其中,UE上报的信号质量包括UE上报的信号功率和第一信噪比,信号功率是指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第一信噪比是指UE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
处理器72,还用于根据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
处理器72,还用于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第一重传次数;
处理器7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和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其中第二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为:
SNR2=SNR1-SNR_M
其中,SNR2为第二信噪比,SNR1为第一信噪比,SNR_M为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
处理器72,还用于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调整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信噪比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时,调整后的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基站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N1为第一重传次数,符号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在如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7所示的另一种基站70,用于实现如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
处理器72,还用于根据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最大重传次数;
处理器72,还用于根据第二信噪比和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其中,第二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2为第二重传次数,符号| |表示取绝对值;
处理器72,还用于若第二重传次数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则确定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第二重传次数。
在如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7所示的另一种基站70,用于实现如图5所示的方法流程,其中
处理器72,还用于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小于或等于资源占用阈值,则确定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最大重传次数;
在如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7所示的另一种基站70,用于实现如图6所示的方法流程,其中
处理器72,还用于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大于资源占用阈值,则根据基站的资源占用率调整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其中,通信接口71向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基站的资源占用率,M为最大重传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上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图2至图5任一项所示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信息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信号质量,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
所述基站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包括所述UE上报的信号功率和第一信噪比,所述信号功率是指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所述第一信噪比是指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第一重传次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和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其中,所述第二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为:
SNR2=SNR1-SNR_M,
其中,SNR2为所述第二信噪比,SNR1为所述第一信噪比,SNR_M为所述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调整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调整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噪比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时,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N1为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符号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之后,且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调整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最大重传次数;
以及,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调整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其中,所述第二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2为所述第二重传次数,符号||表示取绝对值;
若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小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所述第二重传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且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小于或等于资源占用阈值,则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重传次数;
或者,
若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且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大于所述资源占用阈值,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调整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其中,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mrow> <mi>R</mi>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o>&amp;part;</mo> <mo>)</mo> </mrow> <mo>*</mo> <mi>M</mi> <mo>,</mo> </mrow>
其中,为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M为所述最大重传次数。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中,所述基站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信号质量;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确定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复次数与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负相关;
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根据确定的重复次数,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报的信号质量包括所述UE上报的信号功率和第一信噪比,所述信号功率是指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所述第一信噪比是指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第一重传次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和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计算第二信噪比,其中,所述第二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为:
SNR2=SNR1-SNR_M,
其中,SNR2为所述第二信噪比,SNR1为所述第一信噪比,SNR_M为所述UE所在位置的信噪比裕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调整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二信噪比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时,计算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N1为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符号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U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取值,确定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UE所在位置的覆盖强化等级,确定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最大重传次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计算第二重传次数,其中,所述第二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2为所述第二重传次数,符号||表示取绝对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小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则确定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所述第二重传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且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小于或等于资源占用阈值,则确定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重传次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且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大于所述资源占用阈值,则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调整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UE发送下行信息的重传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mrow> <mi>R</mi>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o>&amp;part;</mo> <mo>)</mo> </mrow> <mo>*</mo> <mi>M</mi> <mo>,</mo> </mrow>
其中,为所述基站的资源占用率,M为所述最大重传次数。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上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808011.6A 2017-09-08 2017-09-08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7708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8011.6A CN107708178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8011.6A CN107708178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178A true CN107708178A (zh) 2018-02-16
CN107708178B CN107708178B (zh) 2020-07-07

Family

ID=61172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8011.6A Active CN107708178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817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885A (zh) * 2018-06-19 2018-11-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窄带物联网系统的重复传输数的选择方法
CN109120357A (zh) * 2018-08-27 2019-01-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信号搜索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9274442A (zh) * 2018-09-30 2019-01-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重传次数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
CN109391950A (zh) * 2018-11-30 2019-02-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终端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366230A (zh) * 2018-04-11 2019-10-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9218803A1 (zh) * 2018-05-17 2019-11-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方法、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0505041A (zh) * 2018-05-17 2019-11-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方法、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0601800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0769435A (zh) * 2018-07-25 2020-02-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5840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等级指示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8527A1 (en) * 2007-03-06 2008-09-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ve h-arq supporting method
CN101267388A (zh) * 2007-03-15 2008-09-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基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090044065A1 (en) * 2005-03-11 2009-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transmitting method, radio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ultiantenn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84193A (zh) * 2012-05-04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调度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662831A (zh) * 2012-09-28 2015-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编码
CN104796238A (zh) * 2015-04-28 2015-07-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harq的重传资源分配方法
US20160088635A1 (en) * 2014-09-23 2016-03-24 Intel Corporation Soft buffer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4065A1 (en) * 2005-03-11 2009-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transmitting method, radio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ultiantenn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08527A1 (en) * 2007-03-06 2008-09-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ve h-arq supporting method
CN101267388A (zh) * 2007-03-15 2008-09-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基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384193A (zh) * 2012-05-04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调度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662831A (zh) * 2012-09-28 2015-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编码
US20160088635A1 (en) * 2014-09-23 2016-03-24 Intel Corporation Soft buffer management
CN104796238A (zh) * 2015-04-28 2015-07-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harq的重传资源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NB-IoT Radio Link Monitoring Performance Test for Out-of-Sync in Enhanced Coverage"", 《3GPP TSG-WG4 MEETING #83 R4-1705122》 *
赵元,张力方: ""NB-IoT 技术评估及组网方案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6230B (zh) * 2018-04-11 2020-09-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366230A (zh) * 2018-04-11 2019-10-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1902809B2 (en) 2018-05-17 2024-02-13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0505041B (zh) * 2018-05-17 2021-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方法、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WO2019218803A1 (zh) * 2018-05-17 2019-11-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方法、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0505041A (zh) * 2018-05-17 2019-11-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方法、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0601800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8923885B (zh) * 2018-06-19 2020-12-2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窄带物联网系统的重复传输数的选择方法
CN108923885A (zh) * 2018-06-19 2018-11-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窄带物联网系统的重复传输数的选择方法
CN110769435A (zh) * 2018-07-25 2020-02-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20357B (zh) * 2018-08-27 2021-08-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搜索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9120357A (zh) * 2018-08-27 2019-01-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信号搜索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9274442B (zh) * 2018-09-30 2021-06-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重传次数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
CN109274442A (zh) * 2018-09-30 2019-01-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重传次数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
CN109391950A (zh) * 2018-11-30 2019-02-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终端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391950B (zh) * 2018-11-30 2021-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终端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85840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等级指示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178B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178A (zh)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CN109429247B (zh) 一种基于问题场景化的改善小区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JP6833725B2 (ja) 制御およびデータチャネル上の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についての巡回冗長検査
EP2415295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797638A (zh) 用于ue的控制信道以及数据信道设计
CN108551381A (zh) 识别调制和编码方案及信道质量指示符
Markkula et al. Simulating LoRaWAN: On importance of inter spreading factor interference and collision effect
CN110535515A (zh) 信道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6160932A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3828447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114990A (zh) 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10280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vi et al. Evaluation,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coverage enhancement methods of NB-IoT
US20220159587A1 (en) User equipment oriented link adaptation
KR20230078691A (ko) Rf 노출 요건들을 준수하는 송신 전력 배정
WO2018068668A1 (zh) 一种天线回退方法及基站
CN106793047A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02905277A (zh) 一种选择协作节点的基站、系统及方法
CN105409273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17001614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07689A1 (zh) 一种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动态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CN103327590B (zh) 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US91126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7432016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KR20240008300A (ko) 듀얼 접속에서 송신 전력 할당을 위한 기법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