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5041A -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5041A
CN107705041A CN201711043187.3A CN201711043187A CN107705041A CN 107705041 A CN107705041 A CN 107705041A CN 201711043187 A CN201711043187 A CN 201711043187A CN 107705041 A CN107705041 A CN 107705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antee
bond
information
request
assess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31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丹
张晓霞
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Priority to CN2017110431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5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5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对债券担保发行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债券发行过程中的风险,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所述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进行债券担保。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债券担保发行数据的管理。

Description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债券担保发行是指债券发行人用自己所持有的其他有价证券作为发行债券的担保品的方式,并且担保的证券价值必须大大超过以此为担保发行的债券价值。用于担保的证券包括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各级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但必须是能被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所能接受的债券种类。发行人所持有的债券,必须在债券上载明公司名称、债券票面金额、利率、偿还期限等事项,并由法人签名和公司盖章。
然而,由于债券担保发行创新,出现债券再担保,来进行风险再次分担,但也产生了因风险分担审查不严的问题,并容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债券担保发行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债券发行过程中的风险。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所述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
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进行债券担保。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登录信息;
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包括:
判断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如果是,则向相应担保机构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所述预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相应担保机构存在风险。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包括:
从多方面获取与所述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
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获取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
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包括:
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通过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拒绝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需要再担保的提示信息,并附带有提供的符合担保条件的第二担保机构。
可选地,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在所述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指定的第二担保机构发送担保加入请求;
将所述第二担保机构反馈的担保加入请求响应发送至所述第一担保机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所述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
评估单元,用于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进行债券担保。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登录信息;
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
可选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超过预设阈值,则向相应担保机构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所述预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相应担保机构存在风险。
可选地,所述评估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多方面获取与所述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
第一评估模块,用于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获取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
第二评估模块,用于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第三评估模块,用于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通过的提示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拒绝的提示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需要再担保的提示信息,并附带有提供的符合担保条件的第二担保机构。
可选地,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指定的第二担保机构发送担保加入请求;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担保机构反馈的担保加入请求响应发送至所述第一担保机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服务器与各金融机构、债券交易所连接,对各金融机构的债券担保数据进行电子化管理与风险评估,进而降低担保机构在债券担保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交易风险,从而有效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组成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
其中,担保请求为第一担保机构请求为债券发行人用自己所持有的其他有价债券作为发行债券进行担保,并且该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如债券发行人的身份信息、财产信息等,财产信息可以包括不动产、有价证券、信用、银行交易、公开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担保机构不进行限定,这里的第一仅仅为数字,并不具有任何限定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接收方的执行主体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服务器,该系统服务器可以接收各个金融机构的债券担保数据,进而对债券担保数据进行有效管理,还可以通过直联渠道分别与各金融机构系统、证券交易所系统、政府信息系统的直联前置机和业务网段相连,从而接收各个金融机构债券担保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102、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由于担保信息中记录的债券发行人提供的担保信息可能不够完整,并且该担保信息的获取信息也比较困难,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服务器中记录有各个担保机构所提供的债券担保数据,相对与担保机构所提供的担保数据更加全面,所以通过系统服务器中记录的债券担保数据进一步对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从而能够从各方面对债券发行人提供的担保信息进行审核,具体审核内容可以包括债券发行人的收入情况、所经营公司的盈亏状况等涉及到债券发行人财务信息的数据。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进而对担保机构提供关于债券发行人更可靠的数据,减少担保机构获得担保信息的难度,同时,避免与内部人员违规交易的问题,一旦发现债券违约现象,可以通过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中有据可查。
103、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如果债券发行人所提供担保信息中作为发行债券担保品的价值远远低于发行债券的价值,则说明债券发行人的担保品价值不足,为该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债券发行人所提供担保信息中作为发行债券担保品的价值远远高于发行债券的价值,则说明债券发行人的担保品价值足够,为该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具有较低的风险,当然如果债券发行人所提供担保信息中作为发行债券担保品的价值稍微低于发行债券的价值,则说明债券发行人的担保品价值虽然不足,但是在引入其他担保机构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由多个担保机构共同为该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具有较低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能够在第一担保机构在对债券发行人发行的债券进行担保之前对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根据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不足来评估债券发行人担保发行债券的风险,并将风险审核结果发送给第一担保机构,从而降低担保机构在债券担保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交易风险。
综上所述,上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通过将服务器与各金融机构、债券交易所连接,对各金融机构的债券担保数据进行电子化管理与风险评估,进而降低担保机构在债券担保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交易风险,从而有效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201、接收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登录信息。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登记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各担保机构的登记账户信息、账户额度信息以及账户交易信息,登记账户信息具体包括登记开户信息、修改账户密码、查询账户交易明细等信息,账户额度信息具体包括账户净资产申报、交易额度审批、审核结果查询等信息,账户交易信息具体包括账户的交易审批和交易确认流程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担保机构需要定期向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提交净资产报告,系统审核员审核报告,根据审核结果修改交易升降担保机构的交易额度,当然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审核结果查询结果信息,如交易额度、历史交易额度。
202、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
由于各个担保机构内所担保债券的价格会随着交易的改变而改变,具体地,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通过从证券交易所取到的债券价格和该担保机构剩余交易额度进行对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以便于根据担保机构所担保债券发行人发行债券的价格与担保信息中记录的债券发行人所持有债券的价格,对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审核。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可以通过判断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如果超过预设阈值则说明该担保机构超额发行债券,与该担保机构进行交易可能存在风险,进一步向相应担保机构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提示相应担保机构存在风险。
203、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
这里的接收方的执行主体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具体可以为用于管理债券担保数据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直联渠道分别与各担保机构系统、证券交易所系统的直联前置机和业务网段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直联渠道可以是DDN专线,当然还可以是ATM、ADSL等其它专线,本发明实施例对直联渠道不进行限定,上述的债券通常为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证券。
其中,交易请求中包括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这里对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内容不进行限定,通常为债券发行人提供给第一担保机构的信息,如债券发行人的不动产、有价证券、银行交易等信息。
204、从多方面获取与所述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接入各机构的系统搜索获取与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例如,大数据搜索分析系统、国土资源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评估机构系统、证券交易所系统、人民政府黑名单系统以及银行系统等,通过从多方面获取与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减少担保机构获取信息的难度。
205a、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获取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
当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说明债券发行人的财产状况不足以发行债券,进一步获取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根据不同差值大小对债券发行人进行风险评估。
206a、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
对于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说明债券发行人的财产信息距离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差距很大,如果通过发行会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不通过。
207a、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拒绝的提示信息。
由于评估结果为不通过,则说明债券发行人存在较大的风险,进一步向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拒绝担保的提示信息。
206a’、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对于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说明债券发行人的财产信息距离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差距不是很大,如果通过发行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其他担保机构加入共同担保,所以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207a’、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需要再担保的提示信息。
由于评估结果为需要其他担保机构加入共同担保,则说明债券发行人需要其他担保机构共同担保才能保证风险较低,进一步向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需要再担保的提示信息,并且可以将满足担保条件的其他担保机构一并发给第一担保机构,以供第一担保机构参考选择共同担保机构。
208a’、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指定的第二担保机构发送担保加入请求;
在第一担保机构接收到符合担保条件多个担保机构后,可以从多个担保机构中指定第二担保机构,并通过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向第二担保机构发送担保加入请求,请求第二担保机构与第一担保机构共同为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从而降低担保风险。
209a’、将所述第二担保机构反馈的担保加入请求响应发送至所述第一担保机构。
在第二担保机构接收到担保加入请求后,有权利根据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以及第一担保机构的信息决定是否加入共同担保,并将反馈的担保加入请求响应通过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发送至第一担保机构。
205b、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当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说明债券发行人的财产状况足够发行债券,存在的风险较低,所以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206b、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通过的提示信息。
由于评估结果为通过,则说明债券发行人存在较小的风险,进一步向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通过担保的提示信息。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通过第一担保机构提交的对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额请求进行风险评估,使得第一担保机构在对债券发行人进行担保之前更全面的了解债券发行人的财政状况,进一步保证债券担保发行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通过将服务器与各金融机构、债券交易所连接,对各金融机构的债券担保发行进行电子化管理,能够有效辅助担保机构动态监控,进而降低担保机构在债券担保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有效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
进一步地,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3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所述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
评估单元32,可以用于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第一发送单元33,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进行债券担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通过将服务器与各金融机构、债券交易所连接,对各金融机构的债券担保数据进行电子化管理与风险评估,进而降低担保机构在债券担保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交易风险,从而有效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34,可以用于接收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登录信息;
监控单元35,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
第二发送单元36,可以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在所述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指定的第二担保机构发送担保加入请求;
第三发送单元37,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担保机构反馈的担保加入请求响应发送至所述第一担保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评估单元32包括:
获取模块321,可以用于从多方面获取与所述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
第一评估模块322,可以用于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获取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
第二评估模块323,可以用于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第三评估模块324,可以用于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33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331,可以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通过的提示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332,可以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拒绝的提示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333,可以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需要再担保的提示信息,并附带有提供的符合担保条件的第二担保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单元35包括:
判断模块351,可以用于判断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提示模块352,可以用于如果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超过预设阈值,则向相应担保机构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所述预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相应担保机构存在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通过将服务器与各金融机构、债券交易所连接,对各金融机构的债券担保发行进行电子化管理,能够有效辅助担保机构动态监控,进而降低担保机构在债券担保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有效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所述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
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进行债券担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登录信息;
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包括:
判断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如果是,则向相应担保机构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所述预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相应担保机构存在风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包括:
从多方面获取与所述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
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获取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
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包括:
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通过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担保拒绝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需要再担保的提示信息,并附带有提供的符合担保条件的第二担保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时,在所述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指定的第二担保机构发送担保加入请求;
将所述第二担保机构反馈的担保加入请求响应发送至所述第一担保机构。
7.一种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担保机构发送的担保请求,所述担保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担保机构录入的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
评估单元,用于对所述债券发行人的担保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向所述第一担保机构发送提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担保机构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进行债券担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担保机构的账户登录信息;
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账户登录信息对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进行动态监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个担保机构所担保发行的债券发行量超过预设阈值,则向相应担保机构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所述预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相应担保机构存在风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多方面获取与所述债券发行人相关的财产信息;
第一评估模块,用于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获取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不通过;
第二评估模块,用于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再担保;
第三评估模块,用于当所述财产信息的价值大于所述担保发行债券的价值时,风险评估的评估结果为请求通过。
CN201711043187.3A 2017-10-31 2017-10-31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705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3187.3A CN107705041A (zh) 2017-10-31 2017-10-31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3187.3A CN107705041A (zh) 2017-10-31 2017-10-31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041A true CN107705041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7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3187.3A Pending CN107705041A (zh) 2017-10-31 2017-10-31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50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4720A (zh) * 2018-05-28 2018-11-06 魏巧萍 一种区块链债券发行购买转让系统
CN111489175A (zh) * 2020-04-08 2020-08-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805741A (zh) * 2018-07-25 2021-05-14 回弹融资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定量和定性环境分析以及管理相关联金融交易的商业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056A (zh) * 2011-07-27 2013-01-30 刘金衢 一种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借贷担保方法及系统
CN104933616A (zh) * 2015-04-21 2015-09-23 济宁融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7103429A (zh) * 2017-05-03 2017-08-29 辽宁科技大学 债券代持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056A (zh) * 2011-07-27 2013-01-30 刘金衢 一种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借贷担保方法及系统
CN104933616A (zh) * 2015-04-21 2015-09-23 济宁融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7103429A (zh) * 2017-05-03 2017-08-29 辽宁科技大学 债券代持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4720A (zh) * 2018-05-28 2018-11-06 魏巧萍 一种区块链债券发行购买转让系统
CN112805741A (zh) * 2018-07-25 2021-05-14 回弹融资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定量和定性环境分析以及管理相关联金融交易的商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89175A (zh) * 2020-04-08 2020-08-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89175B (zh) * 2020-04-08 2022-06-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9945B2 (en) Risk-based anti-money laundering system
US20200219109A1 (en) Debit-based identity theft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Hoar Identity theft: The crime of the new millennium
US6105010A (en) Biometric certifying authorities
US8442880B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providing automated third-party confirmations
US20060271457A1 (en) Identity theft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Lee et al. Bitcoin basics: A primer on virtual currencies
DE102008018958A1 (de) Verfahren zur Zweifach-Erkennung mittels Telefonnummer und Identifizierungscode für Online-Kreditkartentransaktionen über das Internet
Aziz et al. Role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OJK) To Protect The Community On Illegal Fintech Online Loan Platforms
CN107705041A (zh) 债券担保发行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DE202018102306U1 (de) Systeme zur persönlichen Identifizierung und Verifizierung
US7318050B1 (en) Biometric certifying authorities
Saleh Juridical Analysis of the Crime of Online Store Fraud in Indonesia
Aryana Legal Consequences of Using Other People's Identity in Online Loans
CN113362156A (zh) 基于物联网的金融欺诈检测识别系统
Singleton Privacy and Human Rights: Comparing the United States to Europe
Wyrsch Treasury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wire transfer and money laundering: A case for a permanent moratorium
Glynn Computer Abuse: The Emerging Crime and the Need for Legislation
Wells et al. [Un] Safe Habor: No Common Denominator in Privacy Compliance
Abed A Legal View of the Concept of Banking and Its Types.
Mahalle et al. Insider Threat and Mitigation for Cloud Architecture Infrastructure in Bank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Murati et al. SECURITY IN CONTEMPORARY E-BANKING IN THE 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N
Pang et al. Breached and Denied: The Cost of Data Breaches on Individuals as Mortgage Application Denials
Singh Online Banking Frauds and Role of Government to Curb I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dia
Keitel Legislative responses to data breache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fail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