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3372B - 制药用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药用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3372B
CN107693372B CN201711069832.9A CN201711069832A CN107693372B CN 107693372 B CN107693372 B CN 107693372B CN 201711069832 A CN201711069832 A CN 201711069832A CN 107693372 B CN107693372 B CN 107693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oil
oiling
polishing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9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93372A (zh
Inventor
孙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Tian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i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i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filed Critical Wuhan Hui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11069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3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3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3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93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3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 A61J3/07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into the form of capsules or similar small containers for oral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1/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31/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rotary barr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包括上油装置、称重装置、切边装置、送料机及抛光装置;所述切边装置包括座体、可于所述座体上上下活动的操作台、切边部件、与所述切边部件相配合的固定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固定部件前后动作的驱动部件;所述切边部件包括可于所述操作台上左右动作的支撑杆件和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杆件上的切边件;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端部与所述支撑杆件相连的辅助杆,所述座体上设有与该辅助杆相配合的旋转件。本发明通过辅助杆与旋转件相配合,旋转件可使辅助杆端部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进而辅助杆带动支撑杆件左右动作,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可便于控制支撑杆件移动范围,便于控制切边件活动范围。

Description

制药用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胶囊在生产制造期间需要进行烘干和抛光,现有的烘干技术,都是直接将胶囊放置到加热板上直接进行烘干,这样容易导致胶囊局部受到高温,使得胶囊出现变形而报废。
其次,在膜针沾取胶液之间,需要在膜针上涂覆脱模油,防止成型后的胶囊出现粘附在膜针上而无法脱下的情况。但传统的上油方式很难达到均匀上油的效果,膜针外表面的油量均匀度低,在脱模过程中经常出现,胶囊粘连在膜针上从而脱模时出现破损的情况,报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抛光及烘干效果好、产品报废率低的制药用加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上油装置、称重装置、切边装置、送料装置及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件、与所述抛光件相连的进料件和出料件及用于驱动所述抛光件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涂油部件包括第一上油件和设于第一上油件下方的第二上油件,该第一上油件和第二上油件至少部分外表面相抵;所述第一上油件包括轴件和活动套设于轴件上的上油件,所述轴件端部可拆卸连接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上设有与所述上油件相配合的防脱部。本发明中设置了上油装置,该装置可于膜针上均匀抹油,便于胶液于膜针上成型后脱落下来,降低胶囊损坏率,提高产率;而称重装置则可对胶液实时称重,便于操作人员监控胶液剩余量,保证胶液供应量充足;送料装置可运输胶囊至下一工序,运输效率高,将囊损坏率底,且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人工成本;通过驱动件驱动抛光件进行转动,使胶囊自身互相碰撞、摩擦,能够除去胶囊上的粉尘,使得胶囊表面洁净光滑,使得胶囊更加美观,增强胶囊流动性;通过进料件的设置,可将上一个生产线上的胶囊直接输送到抛光件当中进行抛光,减少了人工操作,节约了人工成本,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同时出料件的设置可以便于在完成抛光之后将胶囊从抛光件当中自动卸料进入下一工序(视觉检测机),使工艺流程操作根简便高效;设置上下两个上油件,且两者部分相接触,从而第一上油件上的油能渗透到第二上油件内,而当第一上油件与膜针发生滚动摩擦时,第二上油件与第一上油件也会发生滚动摩擦,保证第一上油件上的油,快速、均匀的渗透到第二上油件内,从而使得第二上油件上脱模油分布的更均匀,在膜针与第二上油件发生滚动摩擦时,此时通过第二上油件附着到每根膜针上的脱模油油量更加均匀,有效防止了因附着油量不均匀而导致在脱模过程中某些膜针与胶囊粘接在一起,后期脱模中胶囊破损的情况发生;定位件相对轴件可拆卸,从而可在上油件套设至轴件上之后再安装定位件,保证上油件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变形或破损的情况;定位件上设置了防脱部从而有效避免了上油过程中,上油件从轴件上脱出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件上设有一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与所述抛光件相连的吹气件、与所述吹气件相配合的加热件及与所述抛光件相连的吸气件;通过烘干组件的设置,从而在胶囊位于进料件当中的时候,从干燥加热件当中出干燥热风,通过吹去件对胶囊进行吹干;同时干燥热风和胶囊的接触面积大,使得胶囊受热均匀,不但能够较快的带走胶囊当中的水分,而且还能够避免胶囊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胶囊产生形变;通过吸气件能够迅速的将吹出的湿热风吸走,保证了气流能够顺利的流通,快速的带走从胶囊当中吹走的水分,避免了水分在抛光件当中残留导致胶囊受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对应于所述防脱部对面一侧上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连接一防脱件;由于设置了延伸部,当定位件连接至轴件上之后,防脱件位置刚好对应于第二上油件的外端,从而防脱件可直接实现对第二上油件的防脱限位,第二上油件上无需再设置防脱的结构,简化设备的结构,制造工序更为简单、耗材少、装配也跟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上油件内设有蓄油腔,上油件外表面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与该蓄油腔相连通的出油孔; 蓄油腔内的油可通过出油孔渗透到上油件内,由于出油孔是间隔分布在支撑轴的外表面上的,进而上油件内的油分布较均匀,当膜针与上油件发生滚动摩擦时,上油件内的油能附着到每根发生滚动摩擦的膜针上,且由于油是均匀的分布在上油件上的,故附着到每根膜针上的油量较均匀,进而提升了涂油效果,防止了因膜针上附着油油量少造成在脱模过程中胶囊与膜针粘连在一起的情况发生,减少了脱模过程中胶囊的破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油件包括固定轴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的涂抹件;涂抹件在上油时可自由发生滚动,从而对膜针的上油更为均匀。
优选的,所述涂抹件为天然海绵;性能良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或优选的,所述涂抹件为吸油棉;吸油棉的吸油性能非常良好,从而可有效保证涂抹件在上油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滴油的情况,且脱模油在涂抹件内的分布也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上油时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切边装置包括座体、可上下动作地设于该座体上的操作台、设于该操作台上的切边部件、与该切边部件相配合的固定部件及与该固定部件相配合的驱动部件;所述切边部件包括可左右动作地设于操作台上的支撑杆件和设于支撑杆件上的切边件;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端部与所述支撑杆件相连的辅助杆,所述座体上设有与该辅助杆相配合的旋转件;抛光装置则可对胶囊外壁打磨,使胶囊外壁光滑;设置切边装置,可切除胶囊毛边,使胶囊边缘平整,每个胶囊的大小一致,便于后序两胶囊相互套设,提高胶囊的生产率;操作台可上下活动,便于带动固定部件、切边部件及驱动部件上下活动,胶囊可方便的进入至固定部件,便于切边件对切断胶囊毛边;其中支撑杆件可便于固定切边件,且可根据胶囊的数量布置切边件的量,便于使用;支撑杆件运动,可带动切边件运动,使所有的切边件运动速率一致,整齐切断胶囊毛边,避免部分胶囊毛边未被切断,提高切边件工作效率,减少胶囊损坏率;辅助杆与旋转件相配合,旋转件可使辅助杆端部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进而辅助杆带动支撑杆件左右动作,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可便于控制支撑杆件移动范围,便于控制切边件活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杆端部上设有与所述旋转件侧壁相配合的转轮;转轮可随着旋转件侧壁转动,降低了辅助杆与旋转件相接触时的摩擦阻力,减小了机械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转轴、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一端与所述转轴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一端与所述转轴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相配合;设置转轴来回正反转可驱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做往复运动,进而推动所述固定件和推动件前后动作;且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与同一转轴相连,可保持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推动其对应的装置的时间间隔恒定,其工作效率高,使推动件与固定件配合默契,降低装置故障率。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配合的缓冲件;缓冲件与第二传动件相配合,缓冲件可降低第二传动件的运动惯性,因此降低推动横杆的运动惯性,进而降低推动件运动惯性,减小推动件推动位于放置腔内胶囊的初速度,使胶囊运动稳定,两胶囊间相结合速率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座体、设于所述缓冲座体上的活动块及用于连接所述缓冲座体和活动块的弹性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活动块相配合的钩部;钩部与活动块相配合,带动所述活动块运动,压缩弹性件,从而弹性件形成反向弹力,在第二传动件上产生反向作用力,降低第二传动件运动初速度,可降低第二传动件运动惯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吹气件对胶囊进行吹干,胶囊受热均匀,不易损坏;且吸气件可吸走烘干过程中的水分,避免胶囊再次受潮,烘干效果好;上油装置涂油效果均匀,有效降低胶囊脱模过程中的破损率;定位件对上油件进行有效定位,设备故障率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切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边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称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称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A的放大图。
图9为图6中B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D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1中E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包括上油装置1、称重装置2、切边装置3、送料装置4及抛光装置5;其中切边装置3包括设在地面上的座体30、操作台31、切边部件32、固定部件及驱动部件34;具体的,所述操作台31设于座体30上,该操作台31为金属框架,且操作台31和设于座体30内部的气缸固连,启动气缸,操作台31可于座体30上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切边部件32设在操作台31的一侧,且该切边部件32包括固定在操作台31上的支撑杆件311和多个切边件312,在支撑杆件311上设置了多个条形开口,所述切边件312插入至条形开口,并从支撑杆件311穿出,所述的支撑杆件311为L形塑料杆,所述的切边件312为陶瓷刀片;进一步的,在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辅助杆310,该辅助杆310中间段与操作台31一侧活动连接,辅助杆310的一端与支撑杆件311相连,另一端活动连接了一金属转轮320,在所述座体30上设有和所述支撑杆件311相连的旋转件319,该旋转件319为设有一个缺口的金属桶,且该旋转件319经设置于座体30中的电机驱动下转动,所述的转轮320和该旋转件319的侧壁相配合;具体的,辅助杆310的端部间隔相同时间与所述旋转件319侧壁相接触,旋转件319转动至缺口与转轮320相接触时,使辅助杆310再次离开,带动支撑杆件311向一侧运动;为了能够使得支撑杆件311复位,并在该辅助杆310上固连了一个复位件313,该复位件313为弹簧;该复位件313与垂直设置在操作台31上的连接件321相连,其中所述的连接件321为一金属柱;因此在所述支撑杆件311向右移动后,复位件313经支撑杆件311拉伸后发生形变,进而具有向左的弹力,该弹力拉动支撑杆件311向右运动,实现支撑杆件311复位。
进一步的,在所述操作台31上设置了滑轨318,该滑轨318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柱,所述的固定部件与该滑轨318相连;具体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横杆331和多个固定件332,其中所述固定横杆331上设有一个带有通孔的凸部,滑轨318从凸部的通孔中穿过,多个固定件332分别等距间隔固定在固定横杆331的侧壁上,且每个固定件332的内部均为中空设置,从而形成柱形的放置腔333,在每个放置腔333内设有一推动件334,该推动件334为金属杆,且在所述操作台31上设有一推动横杆335,所述的推动件334固设在该推动横杆335上,且该推动横杆335上设有凸起,在该凸起也同样设有一通孔,所述滑轨318从通孔当中穿过,进而推动横杆335可沿着滑轨318前后动作。所述驱动部件34可驱动固定横杆331和推动横杆335沿滑轨318前后动作,该驱动部件34包括垂直设置在座体30上可来回正反转的转轴341、第一传动件342及第二传动件343;具体的,所述座体30的内部设有一个电机,转轴341为该电机上的输出轴,且电机驱动该转轴341先顺时针转动,然后反向逆时针转动,期间顺时针转动的范围与逆时针转动范围相同;转轴341上设有与第一传动件342相配合的第一齿轮和与第二传动件343相配合的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的咬齿数量少于第二齿轮的咬齿数量,所述第一传动件342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43上分别设有与两个齿轮相配合的咬齿,其次,所述第一传动件342和固定横杆331相固连,所述第二传动件343和推动横杆335相固连,所述第二传动件343设在第一传动件342的下方,第一传动件342和第二传动件343分别为一金属杆。
为了减小推动件334进入至放置腔333时的惯性,在座体30上设有一个缓冲件60,该缓冲件60包括固定在座体30上的缓冲座体601、活动块602及弹性件603,其中所述缓冲座体601为金属块,在该缓冲座体601上设有一个凹部,活动块602设于该凹部上,且弹性件603的一端与活动块602相连,另一端与缓冲座体601相连;所述弹性件603为套设在一金属柱上的弹簧,所述第二传动件343的端部上设有一个与活动块602相配合的钩部344;进一步的,制药用加工系统还包括胶囊模具70和与胶囊模具70相配合的脱囊件71,所述胶囊模具70为间隔设置了多个膜针701的金属板,所述脱囊件71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与膜针相配合的捋孔711,工作时,所述脱囊件71先向上运动,然后向前运动后使捋孔711主动套入到膜针701上,从而脱囊件71向后运动将膜针701上的胶囊捋至放置腔333内;同时为了便于将切下来的胶囊毛边清理掉,在所述切边部件32的上方设有一吸料件35,该吸料件35为设置在切边件的正上方的管道,并在该管道的另一端连有风机,使得管道内形成负压,可将切边件切下的毛边快速吸走。
如图4-5所示,所述的上油装置1包括涂油部件11和送油部件12,所述涂油部件11包括支架13、设于支架上的第一上油件15及第二上油件16,该第二上油件位于该第一上油件下方,且该第一上油件15和第二上油件16至少部分外表面相抵;具体的,所述第一上油件包括连接于支架13上的轴件151和活动套设于轴件上的上油件152, 所述轴件151上设有蓄油腔141和与所述蓄油腔141相连通的多个出油孔142,所述出油孔142间隔分布在所述轴件151外表面上,具体的,所述支架13为与胶囊生产机械固连的金属架,所述轴件151左端固连在支架13上,所述蓄油腔141为设置在轴件151内部的内腔,金属架上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通道,所述上油件152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天然海绵;送油部件12内的油能通过通道127流到轴件151的内腔内,然后通过出油孔142渗透到上油件152上,且由于出油孔142是均布在轴件151的外表面上的,所以油能均匀的分布在海绵上,故在对胶囊模具进行涂油过程中,膜针与海绵发生摩擦滚动的同时,海绵内的油能附着到膜针上,由于油是均匀的分布在海绵内的,进而油能均匀的附着在每根膜针上,提升了涂油效果,有效防止了因膜针上附着油量少而导致在脱模过程中胶囊和膜针粘接在一起的情况的发生,减少了脱模时胶囊的破损,提高了生产的胶囊质量,增加了生产收益。
所述第二上油件13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13上的固定轴161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161上的涂抹件162,当膜针与涂抹件发生摩擦转动时,涂抹件能带动上油件一起转动,上油件上的油能更均匀的渗透、分布到涂抹件上,进而涂抹件上的油能更均匀的附着到每根膜针上,进一步提升了涂油效果,保证附着在每根膜针上的油油量更均匀;所述涂抹件162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吸油棉,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涂抹件162也可以是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天然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轴件151端部上设有一连接腔,该连接腔上螺接一定位件143,且该定位件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的防脱部144,当定位件螺接在轴件上时,防脱部即可防止上油件从轴件上脱出;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143对应于所述防脱部对面一侧上设有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上连接一圆盘形的防脱件145,该防脱部145的的半径大于固定轴161的半径,从而可有效防止涂抹件从固定轴161上掉出。
具体的,所述送油部件12包括一储油件121、与所述储油件121相连通的输油管路及控制所述储油件121出油量的控制器122,所述输油管路和所述蓄油腔141相连通,所述输油管路包括第一输油管123和第二输油管124,所述第二输油管12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输油管123的内径,具体的,所述储油件121为一无针注射器,油装在注射器的针筒内,第二输油管124为连接在注射器上的输液针头,所述第一输油管123为一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一端插入支架的通道内,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所述输液针头刺破橡胶软管壁并插在其内部,所述控制器为市场上可购买的双道微量注射泵,通过双道微量注射泵可将注射器内的油挤压出并依次通过第二输油管、第一输油管及通道流入轴件内,具体的,双道微量注射泵控制注射器出油量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另外由于输液针头口径小,能起到控制油流量的作用,减少了油的浪费,节约了资源。
进一步的,如图6-9所示,所述的称重装置2包括储胶件21、与储胶件21相连的胶槽26、起吊装置22及PLC处理装置23,所述的PLC处理装置23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PLC,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所述储胶件21为一金属桶;所述起吊装置22包括两个吊臂252和挂钩件222,其中所述的吊臂252上设有称重传感件251;具体的,称重传感件251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称重传感器,具体型号不做限定,且该称重传感件251的上下两个端部处分别设有一个连接部259,该连接部259为固定在称重传感件251上的L形金属块;所述的吊臂252为两个,这两个吊臂252分别和设于称重传感件251上下端部的连接部259相连。
具体的,吊臂252包括了中间处设有凹槽258的活动块257和与活动块257下端活动连接的扣件256,所述活动块257为金属块,所述扣件256为一中间设有长方形开口255的金属板;在凹槽258内活动连接了一个接头255,该接头255为螺栓,且在该螺栓上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在所述连接部259上设置了供所述接头255穿过的通孔,因此接头255从通孔当中穿过,然后螺接上螺母,实现了接头255和称重传感件251螺接在一起;在所述储胶件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和扣件256相配合的金属延伸杆231;具体的配合为,设于扣件256上的长方形开口255套入到延伸杆231内,为了避免所述扣件256和延伸杆231相脱离,在所述延伸杆231的端部上设置了防脱部232,该防脱部232为焊接在所述延伸杆231上的金属片。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装置22包括固定于墙顶上的挂钩件222和用于驱动该挂钩件222上下活动的驱动件241,该驱动件241为电动葫芦;其中所述挂钩件222为两个下端部设有挂钩部223的金属杆,且中间通过一金属横杆相连;在所述挂钩部223上设有了一个横杆224,驱动件241设于所述横杆224的中间,并且通过一个垂直于所述横杆224上的金属固定杆225和墙顶相连。同时和称重传感件251上部相连的吊臂252与所述横杆224的端部相连。
为了便于出胶,在所述储胶件21上设有一个出胶阀门219,该出胶阀门219为市场上现有的卫生级阀门,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在该出胶阀门219上通过一导管218与所述胶槽26相连,所述胶槽26为设置在生产线上的胶槽,因此出胶阀门219打开,储胶件21内的胶液通过导管流入至胶槽26内;在出胶阀门219的下方处设有一个接漏件220,该接漏件220为上端开口设置的桶,且悬挂与所述出胶阀门219上。
进一步的,为了能实现对储胶件21内的胶液重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所述的称重传感件251电连了一个显示仪27,该显示仪27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如显示控制仪,具体想好不做限定;显示仪27装于车间内供工人随时查看储胶件21内胶液的重量,,为了能更好的对胶液重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所述PLC处理装置23还电连了一个电脑28,因此电脑28可对胶液重量的数据做记录和整理,绘制成重量曲线。
如图10所示,所述送料装置4包括储料件41和送料部件42,所述储料件41为带有储料腔411的不规则桶,且该储料件41的下部为锥形设置,且储料件41下端部设有一个出料口412;所述送料部件42包括输送件421和送风件423,所述的输送件421为内部设有输送腔422的管道,该输送件421和储料件41的下端部相连在一起,输送腔422通过出料口412和所述储料腔411相连通,因此胶囊可从所述储料腔411经出料口412落入至输送腔422内;所述送风件423和所述输送件421的端部相连,该送风件423为一风机,因此送风件423工作,向输送腔422内吹风;为了能够更好的输送胶囊,在输送腔422内设有一个引导件431,该引导件431的一端和所述储料件41底部相固连,另一端悬浮于所述输送腔422内,和所述输送腔422的底部存在通风间隙;所述引导件431为一端向上弯曲的金属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储料腔411内设置了一个筛选件441,该筛选件441为设有密集筛孔442的金属片,胶囊从所述储料件41的上端开口进入至储料腔411内,首先进落入至筛选件441上,然后从筛孔442落入至储料腔411下部;在筛选件441的上方设了一个过滤件451,该过滤件451为间隔的设有多个圆孔的金属板且该过滤件451为所述储料件41的上壁;在所述储料件41的上层壁上还设开有一个防堵口491,该防堵口491为一方形口,且在所述储料件41上铰链了一个透明的封盖492,该封盖492将所述防堵口491封闭,从而确保胶囊不会从所述防堵口491中跑出。为了便于送风件423和输送件421相连,在所述送风件423上设有一个导气件461,该导气件461为塑料管,且该导气件461的管径小于所述输送件421的管径,从而可对所述送风件423吹出的风进行集中,加强输送胶囊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1-14所示,所述的抛光装置5包括了倒置的U形金属支架58,该支架58包括了固定在墙顶上的横杆580、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杆580左端的左固定杆581及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杆580右端的右固定杆582;在所述支架58的下端设有一个抛光件51,为一不锈钢罐,该抛光件51左侧与左固定杆581的下端活动链接,右侧与右固定杆582的下端活动链接;在所述右固定杆582上固定了一个驱动所述抛光件51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件52,该第一驱动件52为市场上现有的伺服电机;在所述抛光件51内设置了一个抛光腔511,为了便于胶囊进入到抛光腔511中,在所述抛光件51的左侧上连接有一个进料件53,该进料件53为PU管;同时在所述抛光件51的下端部设有一出料件54,该出料件54为不锈钢管;在抛光完成后,胶囊从该出料件54当中出来。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对胶囊进行烘干,在所述抛光件51上连有一个烘干部件55,该烘干部件55包括了加热件550和吹气件551,其中所述加热件550为一个安装有除湿机的吹风机,所述吹气件551一端连接到该加热件上,该吹气件551为橡胶管;所述吹气件551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进料件53的下部,因此在加热件550吹出的风通过吹气件551对位于进料件53内的胶囊进行吹干;在所述抛光件51的右侧开有一排气口515,在该排气口515当中插入了一根吸气件552,该吸气件552为304不锈钢管;在所述吸气件552通过一吸气装置实现吸气,该吸气装置是离心风机;因此工作时,吸气件552将所述吹气件551吹入的风和抛光件51中抛光出来的粉尘吸走;为了避免胶囊进入到吸气件552内,在所述排气口515内设置了一个挡件57,并且该挡件57和所述吸气件端部相连接,该挡件57为市场上现有不锈钢过滤网。
具体的,在所述出料件54的下部的侧壁上开设了一个开口542,在该开口542内设有一个挡板541,该挡板541为金属板;在所述出料件54的侧壁上设置了一个固定部549,所述挡板541和所述固定部活动相连,且挡板541可以绕着固定部549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为了能够实现将挡板541自动打开,在所述支架上安装了一个启闭部件56,该启闭部件56包括了第二驱动件562和推动件561,所述第二驱动件562为一市场上现有的电动推杆;所述推动件561为端部带有金属夹566的不锈钢杆,该推动件56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562相固连,因此第二驱动件562可够驱动所述推动件561进行前后动作;在所述挡板541上固设有和所述推动件561相配合的延伸部549,该延伸部549为带有缺口的不锈钢片;在需要开启时,所述推动件561向前运动,夹住所述延伸部549向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挡板541;同时在推动件561向后运动时,能够带着所述延伸部549向后运动,使挡板541重新回到开口542内;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挡板541能够顺利的回到开口542当中,在所述出料件54的侧壁上还设有固连有一复位件543,该复位件543和所述挡板541相固连;所述复位件543为复位弹簧。
为了能够便于使用,在所述抛光件51上是设置了一个可视窗512,该可视窗512为一方形窗口,通过该可视窗512可看到抛光件51内;在所述抛光件51的侧壁上铰连了一个闭合件513,该闭合件513为一不锈钢;在抛光件51工作时,闭合件513关闭所述可视窗512;为了避免吸气件552当中的水倒流回抛光腔511当中,在所述吸气件552的下部连有一根防倒流件53,该防倒流件53为不锈钢管道,因此吸气件552内的水可从所述防倒流件53当中流出,而不会流到抛光腔511当中。同时在所述左固定杆581上设置了一个放置槽599,该放置槽599为一个不锈钢杯;在所述放置槽599内放置有抛光剂,同时在所述抛光件51的左侧上连有一进油管件598,该进抛光管件的一端与放置槽599相连,从而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将抛光剂送入到所述抛光腔511内。
具体的,于生产时上油装置先对胶囊模具上的膜针涂油,然后胶囊模具上的膜针伸入至胶槽内沾取胶液,膜针从胶槽内出来,待膜针上的胶液晾干后,通过切边装置切断胶囊毛边,并且两个胶囊相连接形成同一整体,进而经送料装置送至抛光装置内抛光,待抛光完成后即实现胶囊生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 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上油装置(1)、称重装置(2)、切边装置(3)、送 料装置(4)及抛光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5)包括抛光件(51)、与所述抛光件 (51)相连的进料件(53)和出料件(54)及用于驱动所述抛光件(5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52);所述出料件(54)的下部的侧壁上开设了一个开口(542),在该开口(542)内设 有一个挡板(541);在所述出料件(54)的侧壁上设置了一个固定部,所 述挡板(541)和所述固定部活动相连,且挡板(541)可以绕着固定部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在所述挡板(541)上固设有和所述 推动件(561)相配合的延伸部(549),该延伸部(549)为带有缺口的不锈钢片;在需要开启时,所述 推动件(561)向前运动,夹住所述延伸部(549)向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挡板(541);同时在推动件 (561)向后运动时,能够带着所述延伸部(549)向后运动,使挡板(541)重新回到开口(542)内;所述出料件(54)的侧壁上还设有固连 有一复位件(543),该复位件(543)和所述挡板(541)相固连;所述抛光件(51)上设置了一个可视窗(512),所述抛光件(51)的侧壁上铰连了一个闭 合件(513);在抛光件(51)工作时,闭合件(513)关闭所述可视窗(512);所述抛光件(51)上设有一 烘干组件(55),所述烘干组件(55)包括与所述抛光件(51)相连的吹气件(551)、与所述吹气 件(551)相配合的加热件(550)及与所述抛光件(51)相连的吸气件(552);所述吸气件(552)的下部连有一根防倒 流件(553),所述抛光装置(5)包括了倒置的U形金属支架(58),该支 架(58)包括了固定在墙顶上的横杆(580)、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杆(580)左端的左固定杆(581)及垂直 固定在所述横杆(580)右端的右固定杆(582);所述左固定杆(581)上设置了一个放置槽(599),该放置 槽(599)为一个不锈钢杯;在所述放置槽(599)内放置有抛光剂,同时在所述抛光件(51)的左侧上 连有一进油管件(598),该进抛光管件的一端与放置槽(599)相连;
所述上油装置(1)包括涂油部件(11)和送油部件(12),所述涂油部件(11) 包括支架(13)、设于支架上的第一上油件(15)及第二上油件(16),该第二上油件位于该第一上油 件下方,且该第一上油件(15)和第二上油件(16)至少部分外表面相抵;所述支架上安装了一个启闭部件(56),该启闭部件(56)包 括了第二驱动件(562)和推动件(561),所述推 动件(561)为端部带有金属夹(566)的不锈钢杆,该推动件(56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562)相固连,第二驱动件(562)可供驱动所述推动件(561)进行前后动作;所述第一上油件包括轴件(151)和活 动套设于轴件上的上油件(152),所述轴件(151)上设有蓄 油腔(141)和与所述蓄油腔(141)相连通的多个出油孔(142),所述出油孔(142)间隔分布在所述轴件 (151)外表面上;所述支架(13)为与胶囊生产机械固连的金属架,所述轴件(151)左端固连 在支架(13)上,所述蓄油腔(141)为设置在轴件(151)内部的内腔,金属架上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上油件(13)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13)上的固定轴(161)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 轴(161)上的涂抹件(162),当膜针与涂抹件发生摩擦转动时,涂抹件能带动上油件一起转动;所述送油部件(12)包括一储油件(121)、与所述储油件(121)相连通的输油管路 及控制所述储油件(121)出油量的控制器(122),所述输油管路和所述蓄油腔(141)相连通,所述输 油管路包括第一输油管(123)和第二输油管(124),所述第二输油管(12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输 油管(123)的内径;所述储油件(121)为一无针注射器,油装在注射器的针筒内,第二输 油管(124)为连接在注射器上的输液针头,所述第一输油管(123)为一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 一端插入支架的通道内,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所述输液针头刺破橡胶软管壁并插在其内 部,所述轴件(151)端部可拆卸连接一定位件(143),该定位件 上设有与所述上油件(152)相配合的防脱部(1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43)对应于所述防脱部对面一侧上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连接一防脱件(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件(162)为天然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件(162)为吸油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装置(3)包括 座体(30)、可上下动作地设于该座体上的操作台(31)、设于该操作台上的切边部件(32)、与该切边部件(32)相配合的固定部件及与该固定部件相配合的驱动部件(34);所述切边部件(32)包括可左右动作地设于操作台上的支撑杆件(311)和设于支撑杆件(311)上的切边件(312);所述操作台(31)上设有端部与所述支撑杆件(311)相连的辅助杆(310),所述座体(30)上设有与该辅助杆(310)相配合的旋转件(319);辅助杆(310)的端部间隔相同时间与所述旋转件(319)侧壁相接触,旋转件(319)转动至缺口与转轮(320)相接触,辅助杆(310)再次离开,支撑杆件(311)向一侧运动;辅助杆(310)上固连了一个复位件(313);所述复位件(313)与垂直设置在操作台(31)上的连接件(321)相连,所述支撑杆件(311)向右移动,复位件(313)经支撑杆件(311)拉伸后发生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34)包括转轴(341)、第一传动件(342)及第二传动件(343);所述第一传动件(342)一端与所述转轴(341)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332)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343)一端与所述转轴(341)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334)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药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43)相配合的缓冲件(60)。
CN201711069832.9A 2017-11-03 2017-11-03 制药用加工系统 Active CN107693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9832.9A CN107693372B (zh) 2017-11-03 2017-11-03 制药用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9832.9A CN107693372B (zh) 2017-11-03 2017-11-03 制药用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3372A CN107693372A (zh) 2018-02-16
CN107693372B true CN107693372B (zh) 2021-03-02

Family

ID=6117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9832.9A Active CN107693372B (zh) 2017-11-03 2017-11-03 制药用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93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478B (zh) * 2021-01-29 2023-07-21 广州小奇灵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胶囊的生产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9800B1 (ko) * 2014-05-27 2016-07-18 창성소프트젤 주식회사 젤라틴 캡슐 성형기의 성형장치
CN204977201U (zh) * 2015-08-19 2016-01-20 湖北长江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胶囊模具的脱模油涂抹装置
CN205109997U (zh) * 2015-11-17 2016-03-30 湖北人福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自动线模具模针涂油装置
CN106109249A (zh) * 2016-06-21 2016-11-16 浙江益立胶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抛光烘干一体机
CN106963649B (zh) * 2017-04-11 2023-07-25 青岛宏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包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3372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2176B (zh) 一种用于镭射纸加工设备的粘尘装置
CN209901865U (zh) 一种手机屏幕清洁装置
CN205032430U (zh) 一种用于再制造的零部件清洗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清洗系统
CN107693372B (zh) 制药用加工系统
CN115538038B (zh) 一种喷胶棉生产用喷胶装置
CN104923515B (zh) 一种模板在线清洗机
CN107791138B (zh) 用于制药的加工设备
CN107856239B (zh) 胶囊生产装置
RU2632495C2 (ru) Клее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снабженный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очистки валиков
CN111392424A (zh) 一种智能化的玻璃自动装片机
CN112238029A (zh) 一种涂布装置
CN110328180A (zh) 板材检测用测样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N203821149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裁断机
CN204435046U (zh) 一种裁断机
CN204908217U (zh) 一种沿边上胶机
CN110482325B (zh) 一种纱线上蜡装置
CN208761031U (zh) 一种包装机用除胶装置
CN203876214U (zh) 新型吸塑机
US2563544A (en) Rug -sizing device
CN111795902A (zh) 一种电缆字码耐磨性检测装置
CN110459411A (zh) 一种电容器分切机自动擦拭设备
CN205919650U (zh) 用于自动清洗系统的移动风切装置
CN220419089U (zh) 一种光学镀膜材料镀膜后初始水滴角测试装置
CN216427628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湿润装置
CN204019712U (zh) 一种具有压头清扫处理功能的布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5

Address after: Room 5012, 5th floor, office building C, China Merchants Jiangwan International Center, Qiaoko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Applicant after: Wuhan Hui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Address before: 313301 No.6, songmaowu natural village, Meicun biancun, Zhuanshan Township,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 Lich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3

Address after: 250000 floor 2, marketing center, baos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8, Kaiyuan Road,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tingke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2, 5th floor, office building C, China Merchants Jiangwan International Center, Qiaoko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before: Wuhan Hui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5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 Mohai Industrial Park, No. 4 Taixing West Street, Jibei Street, Jiya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1400

Patentee after: Jinan Tianrui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floor 2, marketing center, baos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8, Kaiyuan Road,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tingke Pharmaceut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