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0159A -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0159A
CN107690159A CN201610638041.2A CN201610638041A CN107690159A CN 107690159 A CN107690159 A CN 107690159A CN 201610638041 A CN201610638041 A CN 201610638041A CN 107690159 A CN107690159 A CN 107690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u
uplink
downlink
streams
acc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8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6106380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0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0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0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对上行/下行PDU流的区分,改变上行/下行PDU流与无线承载之间一对一的映射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处理方法包括:接入设备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所述接入设备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Description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现有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承载模型,现有LTE中的承载涉及到多层映射,从EPS Bearer(EPS承载)与接入网ERAB(Evolved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之间一对一映射,接入网ERAB和空口RadioBearer(无线承载)之间也是一对一映射,然而,这种多层的承载之间的映射机制带来的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为避免LTE网络中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架构灵活性低,以及相关信令交互复杂的问题。未来5G通信系统中,将引入全新的更为灵活的QoS框架模型,此外未来5G接入网承载将继续沿用无线承载(RB)的概念进行接入网侧QoS保证,因此需引入一种新的机制实现接入网与核心网QoS的对接,保证用户面数据在接入网获得相应的传输QoS保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对上行/下行PDU流的区分,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入设备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所述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为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所述接入设备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
所述接入设备使用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根据所述上行/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得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判断是否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可选地,若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下的上行/下行PDU流存入相应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将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获取无线承载中每个无线承载服务数据单元所属的上行/下行PDU流;
所述接入设备统计所述上行/下行PDU流的QoS,得到PDU流级别的QoS统计结果。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汇聚到不同的无线承载上,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与转发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转发路径并进行上行PDU流的上行转发。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所述终端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
可选地,在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使用上行PDU流过滤模板确定上行PDU流的数据包所属的上行PDU流,重新封装成携带PDU流标识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上行PDU流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上行PDU流标识。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所述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为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
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根据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
使用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根据所述上行/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得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若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根据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下的上行/下行PDU流存入相应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将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承载中每个无线承载服务数据单元所属的上行/下行PDU流;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上行/下行PDU流的QoS,得到PDU流级别的QoS统计结果。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汇聚模块,用于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汇聚到不同的无线承载上,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承载与PDU会话的转发路径的关联关系,进行上行PDU流的上行转发。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在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之前,使用上行PDU流过滤模板确定上行PDU流的数据包所属的上行PDU流,重新封装成携带PDU流标识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行PDU流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上行PDU流标识。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对于一个PDU(Packet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中的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PDU flow),例如QoS等级要求一致,则上行/下行PDU流可以被汇聚到相同的空口无线承载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改变上行/下行PDU流与无线承载之间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LTE系统中承载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建立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UE的角度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端到端参考模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路由情况下用户面端到端参考模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NB-RB转发上行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上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NG-NB对不同的PDU flow进行区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下行外部网络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下行用户面数据来自本地数据网络NGi接口的NG-NB的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PDU flow ID在上行方向上区分PDU flow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无线承载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下行用户面数据包来自核心网S1*-U接口的NG-NB处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隧道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上行终端用户面处理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接入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装置包括发送装置(即接入设备)和接收装置(即终端),发送装置与接入该发送装置的接收装置之间可以进行下行传输和上行接收。
其中,发送装置可以是基站或其他类型传输点装置,接收装置可以是用户装置(或终端)。当然不也限于上述两种装置,比如发送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实现对其他终端进行配置操作的终端。也可以认为一个发送装置包含多个网络站点。网络节点可以只包括射频(如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简称RRU))或者包括基带和射频两部分(如有源天线(Active antenna))。网络节点可以只包括基带(如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简称BBU));也可以完全不包括任何空口层的数字/射频功能,只负责高层信号处理,把空口层的基带处理都放到智能天线。也存在其他多种网络实现可能。
终端也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可称之为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还可以是设备与设备(Device to Device,简称D2D)终端或者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M2M)终端。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一种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中包括三个逻辑实体,分别是位于核心网的CN-C(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和CN-U(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位于接入网的接入设备(例如下一代NodeB功能实体,简称NG-NB)。其中CN-C与NG-NB建立S1*-C接口用于控制面信令的传输;CN-U与NG-NB建立S1*-U用于用户面数据传输。无线接入网和NG-NB之间建立X2*接口,X2*接头同时支持控制面(例如X2*-C)和用户面功能(例如X2*-U)。
其中S1*-C上可建立以UE为粒度的控制面连接(其中每个UE对应的控制面连接可使用S1*-AP ID进行标识),在S1*-U上建立以PDU(Packet data unit)session(会话)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一个UE仅能同时保持一个与CN-C之间的S1*-C连接,但是可以同时建立多个与CN-U在S1*-U接口上的PDU Session(会话)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在无线接入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NG-NB同时为UE提供服务,参见图3A和图3B。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从UE的角度系统架构图,其中NG2等同S1*-C接口,NG3等同于S1*-U接口,NG1是UE和CN-C之间建立的直接接口。
参见图5,图中示出了用户面端到端参考模型示意图;参见图6,图中示出了本地路由情况下用户面端到端参考模型示意图。
实施例一
参见图7,图中示出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接入设备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入设备可以是NG-RB,当然也并不限于此。
上述上行/下行PDU流是指上行PDU流或下行PDU流,本实施例中的“/”表示“或”的含义。
可选地,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协议约定的方式或者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取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例如接入设备从核心网获得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当然也并不限于此。
上述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也可称为上行/下行PDU flow)的信息可以是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也可称为上行/下行PDU flow过滤模板),或者也可以是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也可称为上行/下行PDU flow ID)。
步骤702、接入设备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在步骤702之后,处理方法还包括:接入设备判断是否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上述无线承载也可称为数据无线承载(简称DRB)。
进一步地,若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下的上行/下行PDU流存入相应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上述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可以是:上行/下行PDU流的QoS等级和无线承载的QoS等级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
在上行方向上,接入设备控制将不同PDU session(也可称为PDU会话)所属的PDUflow汇聚到不同的Radio Bearer(简称RB,无线承载)上,在上行转发过程中,接入设备只要将RB与PDU session的转发路径进行绑定后(例如某个隧道,或者某个本地网络)进行转发操作。
下面以接入设备为NG-RB为例,参见图8,NG-RB控制UE在上行方向上将PDUsession1下的不同PDU flow汇聚到RB1或者RB2,PDU session1对应的数据包使用一个S1*-U隧道被转发给核心网;将PDU session2下的不同PDU flow汇聚到RB3或RB4,PDU session2对应的数据包通过NGi接口直接被路由到外部网络。即,NG-RB从空口收到上行数据包后,根据承载上行数据包的RB标识就可以确定下一跳转发路径。
可选地,处理方法还包括:接入设备将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
例如,接入设备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发送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给终端。
可选地,处理方法还包括:接入设备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汇聚到不同的无线承载上,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相当于将要求QoS等级相同的PDU流汇聚到同一个无线承载);接入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例如无线承载标识)与转发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转发路径并进行上行PDU流的上行转发。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入设备获取无线承载中每个无线承载服务数据单元(RB SDU)所属的上行/下行PDU流;
接入设备统计上行/下行PDU流的QoS,得到PDU流级别的QoS统计结果。
其中,上行方向PDU flow的QoS统计方式:
具体地,接入设备为了实现在上行方向上对PDU flow的QoS统计,接入设备需要区分RB SDU所属的PDU flow,接入设备可以使用上行TFT(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对RB SDU进行过滤进而区分PDU flow。另一种方式是根据上行RB SDU对应的层2数据包包头携带PDU flow ID对PDU flow进行区分。
表1:
在统计flow级别的QoS统计时,首先将不同PDU flow对应的RB级别的SDU进行分离,然后生成PDU flow级别的QoS统计。
其中,下行PDU flow的QoS统计方式:
具体地,接入设备为了实现在下行方向上对PDU flow的QoS统计,RB需要对不同数据包所属的PDU flow的信息进行标识,一种实现方式是在RB级别,为每个SDU分配序列号(Sequence Number)时记录给序列号对应的PDU flow ID。
表2:
在统计flow级别的QoS统计时,首先将不同PDU flow对应的RB级别的SDU进行分离,然后生成PDU flow级别的QoS统计。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个PDU会话中的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例如QoS等级要求一致,则上行/下行PDU流可以被汇聚到相同的空口无线承载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改变上行/下行PDU流与无线承载之间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
实施例二
参见图9,图中示出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901、接入设备确定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与PDU流的关联信息;
上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也可称为上行/下行PDU flow filter(上行/下行PDU流过滤器)
步骤902、接入设备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例如,根据上行/下行数据包包头携带的相关信息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步骤903、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
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取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可选地,接入设备从核心网获得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步骤904、接入设备使用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根据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下面以接入设备为NG-NB为例。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接入网的NG-NB从核心网CN-C实体收到用于识别上行PDUflow的PDU flow过滤模板,以及该PDU flow的QoS参数后(其中PDU flow ID用于标识流),NG-NB将QoS等级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NG-NB将PDU flow到RB的映射表通过RRC消息配置给UE,同时控制UE建立相应的RB承载,参见图10,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01、NG-NB从CN-C收到上行PDU flow过滤模板,以及PDU flow的QoS参数信息,并将上述信息预先保存起来,用于确定哪些PDU flow可以在空口汇聚到相同RB上,每个RB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步骤1002、NG-NB将上行PDU flow及其与空口RB的映射关系配置给终端。
步骤1003、NG-NB控制终端建立空口RB,用于承载PDU flow对应的数据包。
步骤1004、UE预先从NG-NB或CN-C获得上行PDU flow的PDU flow过滤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PDU flow ID并将上行PDU flow过滤模板保存起来。
步骤1005、上行数据包到达后,UE使用上行PDU flow过滤模板,判断该上行数据包所属的PDU flow,并根据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上行数据包传输使用的RB。
步骤1006、UE发送上行数据包(携带PDU flow ID)。
本实施例中,上行传输使用上行PDU flow过滤模板在上行方向上区分PDU flow,具体方式如下:
在上行方向上,NG-NB需要对不同的PDU flow进行区分,以便NG-NB对PDU flow的QoS满足情况进行统计,一种方式是使用上行PDU flow filter(上行PDU流过滤器)的方式在上行方向上将从层2RB成功还原出的数据包利用PDU flow filter的方式重新过滤成PDUflow(PDU flow1、PDU flow2、PDU flow3和PDU flow4),参见图11。
对于下行外部网络数据传输,接入网的NG-NB从核心网CN-C实体收到用于识别下行PDU flow的PDU flow过滤模板,以及该PDU flow的QoS参数后,NG-NB将QoS等级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无线承载)的汇聚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参见图12,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201、NG-NB从CN-C接收到PDU flow过滤模板,以及PDU flow的QoS参数信息,保存上述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哪些PDU flow可以在空口汇聚到相同的RB上。
步骤1202、NG-NB接收下行数据包;
步骤1203、NG-NB根据PDU flow过滤模板,确定该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 flow。
步骤1204、NG-NB判断是否在空口已建立了与该PDU flow对应的空口RadioBearer承载,如果没有,则触发新建空口Radio Bearer承载。
步骤1205、NG-NB向UE发送下行数据包。
参见图13,图中示出了一种下行用户面数据来自本地数据网络NGi接口的NG-NB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301、如果数据包从本地数据网路到达,NG-NB利用预先配置模板根据数据包的包头携带信息将收到的数据包与一个目标终端的PDU session进行关联。
步骤1302、使用特定PDU session的PDU flow过滤模板根据PDU flow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PDU flow数据包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PDU flow区分开。
步骤1303、根据预先配置好的PDU flow到Radio Bearer的映射关系,将PDU flow存入相应Radio Bearer的数据缓存区。其中NG-NB的控制面功能预先根据PDU flow的QoS等级,将PDU flow与一个预先建立的空口RB关联起来,其中不同的空口承载RB通过在层2协议栈的特定配置实现提供特定QoS等级的传输服务(空口承载RB的层2功能配置也是NG-NB的控制面功能负责控制的)。
实施例三
参见图14,图中示出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401、接入设备确定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PDU流的关联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入设备可以是NG-RB,当然也并不限于此。
步骤1402、接入设备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步骤1403、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PDU会话中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PDU流的关联信息。可选地,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PDU流的关联信息从核心网获得。
步骤1404、接入设备使用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接收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的上行/下行PDU流标识进行匹配,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传输基于PDU flow ID在上行方向上区分PDU flow的方式如下:为了便于接入设备对从UE收到的上行方向的数据包实现对PDU flow的区分,可以要求UE在上行层2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PDU flow ID信息,接入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层2数据包包头中携带的PDU flow ID对PDU flow进行区分,参见图15。
参见图16,图中示出了RB的示意图,RB所承载的PDU flow包括数据包包头(PDUflow ID)和数据包内容。
参见图17,示出了下行用户面数据包来自核心网S1*-U接口的NG-NB处理方法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701、根据S1*-U的收到隧道数据包包头中携带的隧道标识,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PDU session。
参见图18,图中示出了一种隧道数据包的示意图,隧道数据包包括:隧道标识、PDUflow数据包1和PDU flow数据包2。
步骤1702、使用PDU session下PDU flow对应的PDU flow ID,与从隧道接收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的PDU flow ID进行匹配,从而PDU session中的将不同的PDU flow区分开。
步骤1703、根据预先配置好的PDU flow到Radio Bearer的映射关系将PDU flow存入相应Radio Bearer的数据缓存区。其中NG-NB预先根据PDU flow的QoS等级,将PDU flow与一个预先建立的空口RB关联起来,其中不同的空口承载RB通过在层2协议栈的特定配置实现提供特定QoS等级的传输服务(空口承载RB的层2功能配置也是NG-NB的控制面功能负责控制的)。
实施例四
参见图19,图中示出了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901、终端确定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终端可通过接入设备发送的RRC消息中获取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步骤1902、终端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从高层协议层收到数据包后,首先使用从CN-C或者NG-NB获得上行PDU flow过滤模板,对上行PDU flow进行过滤。然后根据预先从NG-NB获得的PDU flow与空口RB的映射关系,确定该数据包应该有哪个空口Radio Bearer进行传输,参见图20。例如UE从NG-NB获得的上行PDU flow到空口承载的映射表如下所示。
可选地,在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使用上行PDU流过滤模板确定上行PDU流的数据包所属的上行PDU流,重新封装成携带PDU流标识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上行PDU流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上行PDU流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个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中的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PDU flow),例如QoS等级要求一致,则上行/下行PDU流可以被汇聚到相同的空口无线承载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改变上行/下行PDU流与无线承载之间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
实施例五
参见图21,图中示出了一种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21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101,用于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第一识别模块2102,用于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所述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为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
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根据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
使用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根据所述上行/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得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若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根据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下的上行/下行PDU流存入相应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将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承载中每个无线承载服务数据单元所属的上行/下行PDU流;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上行/下行PDU流的QoS,得到PDU流级别的QoS统计结果。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汇聚模块,用于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汇聚到不同的无线承载上,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承载与PDU会话的转发路径的关联关系,进行上行PDU流的上行转发。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个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中的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PDU flow),例如QoS等级要求一致,则上行/下行PDU流可以被汇聚到相同的空口无线承载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改变上行/下行PDU流与无线承载之间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
实施例六
参见图22,图中示出了一种终端,终端2200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2201,用于确定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第二存储模块2202,用于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在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之前,使用上行PDU流过滤模板确定上行PDU流的数据包所属的上行PDU流,重新封装成携带PDU流标识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行PDU流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上行PDU流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个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中的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PDU flow),例如QoS等级要求一致,则上行/下行PDU流可以被汇聚到相同的空口无线承载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改变上行/下行PDU流与无线承载之间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信令过程复杂度,支持灵活的路由。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设备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为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所述接入设备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
所述接入设备使用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根据所述上行/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得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判断是否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下的上行/下行PDU流存入相应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将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获取无线承载中每个无线承载服务数据单元所属的上行/下行PDU流;
所述接入设备统计所述上行/下行PDU流的QoS,得到PDU流级别的QoS统计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汇聚到不同的无线承载上,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所述接入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与转发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转发路径并进行上行PDU流的上行转发。
9.一种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所述终端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使用上行PDU流过滤模板确定上行PDU流的数据包所属的上行PDU流,重新封装成携带PDU流标识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上行PDU流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上行PDU流标识。
12.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对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识别,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识别上行/下行PDU流的信息为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
接收上行/下行数据包,并确定接收到的上行/下行数据包所属的PDU会话;
根据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中的上行/下行PDU流对应的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
使用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根据所述上行/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对上行/下行PDU流进行过滤,以将不同的上行/下行PDU流区分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协议约定或网络通知的方式获得所述上行/下行PDU流过滤模板或上行/下行PDU流标识与上行/下行PDU流的关联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若需要将不同PDU会话下的相同QoS等级的上行/下行PDU流汇聚到一个无线承载进行传输,根据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下的上行/下行PDU流存入相应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将上行/下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承载中每个无线承载服务数据单元所属的上行/下行PDU流;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上行/下行PDU流的QoS,得到PDU流级别的QoS统计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汇聚模块,用于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汇聚到不同的无线承载上,其中,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或多个Qos等级;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承载与PDU会话的转发路径的关联关系,进行上行PDU流的上行转发。
2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根据上行PDU流和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不同PDU会话所属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在上行PDU流的数据包存入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数据缓存区之前,使用上行PDU流过滤模板确定上行PDU流的数据包所属的上行PDU流,重新封装成携带PDU流标识的上行PDU流的数据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行PDU流过滤模板以及相应的上行PDU流标识。
CN201610638041.2A 2016-08-05 2016-08-05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690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8041.2A CN107690159A (zh) 2016-08-05 2016-08-05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8041.2A CN107690159A (zh) 2016-08-05 2016-08-05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0159A true CN107690159A (zh) 2018-02-13

Family

ID=6115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8041.2A Pending CN107690159A (zh) 2016-08-05 2016-08-05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9015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49A (zh) * 2016-08-12 2018-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9158219A1 (en) * 2018-02-19 2019-08-22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Ran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for network slicing
CN110324857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质量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063108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20873A (zh) * 2018-05-03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连接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流的客户端设备、网络控制节点、以及upf
WO2021226937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WO2023036174A1 (zh) * 2021-09-07 2023-03-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映射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8332A1 (en) * 2012-01-26 2015-04-09 Telefonaktiebod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Radio Node, a Receiving Radio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Data Packets Within a Radio Bearer
WO2016003805A1 (en) * 2014-06-30 2016-01-07 Intel IP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enhancing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l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8332A1 (en) * 2012-01-26 2015-04-09 Telefonaktiebod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Radio Node, a Receiving Radio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Data Packets Within a Radio Bearer
WO2016003805A1 (en) * 2014-06-30 2016-01-07 Intel IP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enhancing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lte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Update of QoS Interim agreements", 《SA WG2 MEETING #116 S2-163337》 *
INTEL: "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on QoS framework", 《SA WG2 MEETING #116 S2-163427》 *
LG ELECTRONICS: "Update of Solution 2.1: QoS functions and distribution", 《SA WG2 MEETING #116 S2-163276》 *
ZTE CORPORATION等: "Qos ID solution", 《SA WG2 MEETING #115 S2-162633》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49A (zh) * 2016-08-12 2018-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307449B (zh) * 2016-08-12 2019-1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9158219A1 (en) * 2018-02-19 2019-08-22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Ran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for network slicing
CN110324857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质量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57B (zh) * 2018-03-28 2021-03-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质量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020873A (zh) * 2018-05-03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连接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流的客户端设备、网络控制节点、以及upf
CN112020873B (zh) * 2018-05-03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流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0063108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968558B2 (en) 2018-09-28 2024-04-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26937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N115443723A (zh) * 2020-05-14 2022-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WO2023036174A1 (zh) * 2021-09-07 2023-03-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映射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0159A (zh)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7229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packet to user equipment in LTE-WLAN aggregation system
CN104813725B (zh)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CN103139911B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58077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7113656A (zh) 用于lte‑wlan聚合的qos保障
CN107734571B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50516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213799A (zh) 一种下行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98296B (zh) 一种空口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151870A (zh)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6454687A (zh)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43432A (zh) 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0900556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307449B (zh)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47645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服务质量(qos)框架发送无损数据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58867B (zh) 一种基于wave协议的信息多跳转发方法
CN11035261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tcp ack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30751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733678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4735728A (zh) 传输业务数据流的方法和系统
CN107155181A (zh) 处理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307456A (zh) 消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8891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84A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