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6204B -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6204B
CN107646204B CN201680024935.0A CN201680024935A CN107646204B CN 107646204 B CN107646204 B CN 107646204B CN 201680024935 A CN201680024935 A CN 201680024935A CN 107646204 B CN107646204 B CN 107646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mobile device
positioning
walking
algorith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49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6204A (zh
Inventor
陆晨曦
王宇
李国良
陈霄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46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6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6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6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该方法包括:周期性地检测移动设备的状态,该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M为大于一的整数;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N为大于一的整数。可见,通过实施该技术方案,可更准确地确定移动设备所处的状态,从而使用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发展,移动设备的定位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经常使用的定位算法有无线定位算法和航位推算法等。其中,无线定位算法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算法、Wi-Fi定位算法和蓝牙定位算法等,航位推算法是指在知道当前时刻位置的条件下,通过测量移动设备移动的距离和方位,推算移动设备下一时刻位置的算法,航位推算法包括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在移动设备处于不同的状态时,移动设备需要使用与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例如,若使用航位推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则在移动设备处于步行状态(即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步行)时使用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才能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在移动设备处于行车状态(即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在车上)时使用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才能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只要检测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或行车状态),就会立即使用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或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对用户进行定位。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使用的航位推算法可能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并不匹配,从而导致了定位的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法正常定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能够提高移动设备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该方法包括:周期性地检测移动设备的状态,该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与行车状态相匹配的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M为大于一的整数;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使用与步行状态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N为大于一的整数。其中,第一定位算法可以是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是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第二定位算法可以是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是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可见,这样可更准确地确定移动设备所处的真实状态,从而使用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可仅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移动设备可仅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这样不需要在任何时候都检测移动设备的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或者在任何时候都检测移动设备的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节省了CPU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直接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直接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例如,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第三定位算法的情况下,直接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并且直接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其中,该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可以包括: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Y为不小于N的整数。也即是说,在该设计中,移动设备并不是直接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例如,在该设计中,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先检测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Y个,并在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时,检测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检测到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为步行状态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此时使用第二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Y为不小于N的整数。其中,该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在该设计中,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是步行状态和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例如,此时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可能为晃动状态,而在晃动状态下使用第一定位算法或第二定位算法定位的准确性较低。因此,此时使用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可以包括: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X为不小于M的整数。也即是说,在该设计中,移动设备并不是直接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例如,在该设计中,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先检测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X个。检测到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再检测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为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此时使用第一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X为不小于M的整数。其中,该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是步行状态和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例如,此时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可能为晃动状态,而在晃动状态下使用第一定位算法或第二定位算法定位的准确性较低。可见,通过实施该设计,在检测到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时,使用除第一定位算法或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的状态还包括静止状态;连续出现的M个行车状态中至少一个行车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或者,连续出现的N个步行状态中至少一个步行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例如,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为静止状态时,若在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中,在此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行车状态,则可将该静止状态替换为行车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出现的M个行车状态均为实际检测到的状态,即不是由其他状态替换得到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出现的N个步行状态均为移动设备实际检测到的状态,即不是由其他状态替换得到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该方法包括:周期性地检测移动设备的状态,该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M为大于一的整数;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Y为不小于N的整数,该N为大于一的整数。其中,第一定位算法可以是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是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第二定位算法可以是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是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其中,移动设备可在非第一定位算法下,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移动设备可在第一定位算法下,先检测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Y个,若是,再检测在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可见,这样可更准确地确定移动设备所处的状态,从而使用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在该方法中,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时才使用第二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第一计数器来对非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并设置一个第二计算器对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非行车状态时,第一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行车状态时,该第一计数器清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步行状态时,第二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非步行状态时,该第二计数器清零。若第一计数器的数值达到Y个,则检测第二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N个,若是,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进行定位。
可选的,在该方法中,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只要步行状态出现个数达到N个就使用第二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即不要求N个步行状态是连续出现的。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第一计数器来对非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并设置一个第二计算器对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非行车状态时,第一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行车状态时,该第一计数器清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步行状态时,第二计数器进行加一,在检测到非步行状态时,若该非步行状态是行车状态,则第二计数器清零,否则第二计数器不清零。在移动设备检测到第一计数器的数值达到Y个时,移动设备检测第二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N个,若是,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并对第二计数器清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其中,该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在该设计中,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是步行状态和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此时使用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可选的,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时,才使用第三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可选的,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总共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就使用第三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即不要求N个步行状态是连续出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的状态还包括静止状态;连续出现的该M个行车状态中至少一个行车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或者,连续出现的该N个步行状态中至少一个步行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例如,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为静止状态时,若在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中,在此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行车状态,则可将该静止状态替换为行车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该方法包括:周期性地检测移动设备的状态,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N为大于一的整数;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该X为不小于M的整数,该M为大于一的整数。其中,第一定位算法可以是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是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第二定位算法可以是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是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其中,移动设备可在非第二定位算法下,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移动设备可在第二定位算法下,先检测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X个,若是,再检测在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可见,这样可更准确地确定移动设备所处的状态,从而使用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时才使用第一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第一计数器来对非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并设置一个第二计算器对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非步行状态时,第一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步行状态时,该第一计数器清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行车状态时,第二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非行车状态时,该第二计数器清零。若第一计数器的数值达到X个,则检测第二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M个,若是,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进行定位。
可选的,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只要行车状态出现个数达到M个就使用第一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即不要求M个行车状态是连续出现的。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第一计数器来对非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并设置一个第二计算器对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非步行状态时,第一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步行状态时,该第一计数器清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行车状态时,第二计数器进行加一,在检测到非行车状态时,若该非行车状态是步行状态,则第二计数器清零,否则第二计数器不清零。在移动设备检测到第一计数器的数值达到X个时,移动设备检测第二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M个,若是,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并对第二计数器清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是步行状态和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此时使用除第一定位算法或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第三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可选的,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时才使用第三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可选的,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总共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就使用第三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即不要求M个行车状态是连续出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的状态还包括静止状态;出现的M个行车状态中至少一个行车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或者,连续出现的N个步行状态中至少一个步行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例如,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为静止状态时,若在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中,在此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行车状态,则可将该静止状态替换为行车状态。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种提供的方法或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系统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移动设备执行时使移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种提供的方法或可能的设计。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显示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种提供的方法或可能的设计。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种提供的方法或可能的设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才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才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可更准确地确定移动设备所处的状态,从而使用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用以解决对移动设备的定位结果的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其中,方法和移动设备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移动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移动设备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可能的应用场景进行描述。
移动设备配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地磁传感器中至少一种,移动设备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可识别出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移动设备的状态可包括但不限于步行状态、行车状态、静止状态和晃动状态等。当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时,需要根据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来使用相应的定位算法才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例如,当移动设备处于步行状态时,使用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可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或者使用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可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当移动设备处于行车状态时,使用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可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或者使用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可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当移动设备处于晃动状态时,通过无线定位算法可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或通过除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之外的其他算法可对移动设备准确地定位。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会周期性地检测移动设备的状态,例如,若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在移动设备检测到其当前的状态为步行状态时,就会立即将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切换为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并使用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来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然而移动设备当前检测到的移动设备的状态,可能并不是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这就导致了移动设备使用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匹配的定位算法来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从而导致了定位结果的不准确。
为了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在检测到移动设备的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时,才使用与行车状态相匹配的第一定位算法(例如,第一定位算法可以为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或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其中,M为大于一的整数。在检测到移动设备的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时,才使用与步行状态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算法(例如,第二定位算法可以为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或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和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其中,N为大于一的整数。因为在连续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均为某一状态时,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极有可能就为该状态,因此,通过在检测到移动设备的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时,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极有可能就为行车状态,此时使用与行车状态相匹配的第一定位算法可准确地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同理,在检测到移动设备的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时,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极有可能就为步行状态,此时使用与步行状态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算法可准确地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将基于上面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共性方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定位方法可以包括101~103部分。
101、移动设备周期性地检测移动设备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可选的,移动设备的状态还可包括静止状态和晃动状态等。
102、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M为大于一的整数。可选的,第一定位算法可以为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第一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与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
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计数器来对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行车状态时,该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非行车状态时,该计数器清零;当该计数器的数值为M时,移动设备确定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移动设备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103、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N为大于一的整数。其中,M和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第二定位算法可以为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或者第二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与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的组合。第一定位算法与第二定位算法不相同。
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计数器来对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步行状态时,该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非步行状态时,该计数器清零;当该计数器的数值为N时,移动设备确定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移动设备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可选的,102部分和103部分的执行顺序可不分先后,可在102部分之后,再执行103部分,也可在执行103部分之后,再执行102部分。例如,可在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并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之后,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若是,则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或者,可在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并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之后,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若是,则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才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才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可更准确地确定移动设备所处的状态,从而使用与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相匹配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仅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在任何时候都检测移动设备的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从而节省了CPU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仅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在任何时候都检测移动设备的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从而节省了CPU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直接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非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直接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举例来说,移动设备可在当前使用第三定位算法的情况下,直接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并且直接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其中,该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
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也即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并不是直接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而是先检测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X个。检测到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再检测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其中,X为不小于M的整数;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第一计数器来对非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并设置一个第二计算器对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非步行状态时,第一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步行状态时,该第一计数器清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行车状态时,第二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非行车状态时,该第二计数器清零。若第一计数器的数值达到X个,则检测第二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M个,若是,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为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此时使用第一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还可执行以下步骤:
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X为不小于M的整数。该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是步行状态和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例如,此时移动设备的真实状态可能为晃动状态,而在晃动状态下使用第一定位算法或第二定位算法定位的准确性较低。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在检测到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时,使用除第一定位算法或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举例来说,移动设备在当前使用非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移动设备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此时,在移动设备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的情况下,移动设备可检测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X个。若检测到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则在移动设备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的情况下,移动设备检测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若检测到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若检测到该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M个,则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
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也即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并不是直接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而是移动设备先检测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Y个。检测到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再检测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其中,Y为不小于N的整数;检测到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一个第一计数器来对非行车状态进行计数,并设置一个第二计算器对步行状态进行计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非行车状态时,第一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行车状态时,该第一计数器清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状态为步行状态时,第二计数器进行加一,当检测到非步行状态时,该第二计数器清零。若第一计数器的数值达到Y个,则检测第二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N个,若是,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为步行状态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此时使用第二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设备还可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Y为不小于N的整数。第三定位算法可以为无线定位算法,或者为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则证明移动设备当前的真实状态不是步行状态和行车状态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此时使用除第一定位算法和第二定位算法之外的其他定位算法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举例来说,移动设备在当前使用非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则移动设备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此时,在移动设备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的情况下,移动设备可检测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Y个。若检测到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则检测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若检测到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若检测到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N个,则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出现的M个行车状态中至少一个行车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为静止状态时,若在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中,在此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行车状态,则将该静止状态替换为行车状态。由于在静止状态下不会破坏第一定位算法,即使用第一定位算法也能够精确地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因此,可将静止状态替换为在此之前最近检测到的行车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出现的M个行车状态均为实际检测到的状态,即不是由其他状态替换得到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出现的N个步行状态中至少一个步行状态是通过替换静止状态得到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当前的状态为静止状态时,若在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中,在此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步行状态,则将该静止状态替换为步行状态。因为在静止状态下不会破坏第二定位算法,即使用第二定位算法也能够精确地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因此,可将静止状态替换为在此之前最近检测到的步行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出现的N个步行状态均为移动设备实际检测到的状态,即不是由其他状态替换得到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定位方法可以包括201~203部分。该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发明内容中的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可能的设计,在此不赘述。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202部分和203部分的执行顺序可部分先后。可在202部分之后,再执行203部分,也可在执行203部分之后,再执行202部分。例如,可在移动设备检测到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M个,并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之后,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若是,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或者,可在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该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出现个数达到N个,并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之后,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若是,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定位方法可以包括301~303部分。该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发明内容中的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可能的设计,在此不赘述。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302部分和303部分的执行顺序可部分先后。例如,可在移动设备检测到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N个,并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之后,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二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X个,且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出现个数是否达到M个,若是,则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或者,可在移动设备检测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出现个数达到M个,并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之后,在当前使用的定位算法为第一定位算法的情况下,检测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是否达到N个,若是,则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移动设备等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移动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移动设备400包括:检测单元401和定位单元402。其中,检测单元401用于支持移动设备执行图1中的过程101,或图2中的过程201,或图3中的过程301,和/或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定位单元402用于支持移动设备执行图1中的过程102和103,或图2中的过程202和203,或图3中的过程302和303,和/或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检测单元401可被替换为检测器,定位单元402可被替换为定位器。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移动设备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总线系统503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可选的,还可包括无线定位装置504和传感器505。其中,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通过总线系统503相连;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5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502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移动设备执行时使移动设备执行图1中的过程101、102和103,或图2中的过程201、202和203,或图3中的过程301、302和303,和/或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其中,传感器505和无线定位装置504可位于处理器501的外部,也可位于处理器501的内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当传感器505和无线定位装置504位于处理器501的外部时,传感器505和无线定位装置504通过总线系统503与处理器501相连。
其中,传感器505可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计、陀螺仪和地磁传感器等。传感器505处于处理器501的外部时,传感器505可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总线系统503传递给处理器501,以使处理器501根据传感器505检测到的数据识别移动设备所处的状态,或使用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定位算法或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定位算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无线定位装置504可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用于接收无线定位信号。无线定位装置504处于处理器501的外部时,会将接收的无线定位信号的相关信息通过总线系统503发送至处理器501,以使处理器501能够根据无线定位装置504发送的信息进行定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周期性地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
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所述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所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X为不小于M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一的整数,所述第一定位算法为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
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所述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所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Y为不小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一的整数,所述第二定位算法为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状态还包括静止状态;
连续出现的所述M个行车状态中至少一个行车状态是通过替换所述静止状态得到的,在所述静止状态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行车状态;或者,
连续出现的所述N个步行状态中至少一个步行状态是通过替换所述静止状态得到的,在所述静止状态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步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所述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所述N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Y为不小于N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所述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所述M个,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X为不小于M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算法为适用于非车辆航位推算和非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
5.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包括检测单元和定位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周期性地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状态包括行车状态和步行状态;
所述定位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所述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所述M个,使用第一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X为不小于M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一的整数,所述第一定位算法为适用于车辆航位推算的算法;
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所述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达到所述N个,使用第二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Y为不小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一的整数,所述第二定位算法为适用于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状态还包括静止状态;
连续出现的所述M个行车状态中至少一个行车状态是通过替换所述静止状态得到的,在所述静止状态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行车状态;或者,
连续出现的所述N个步行状态中至少一个步行状态是通过替换所述静止状态得到的,在所述静止状态之前检测到的最近的状态为步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行车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Y个,且所述Y个非行车状态中步行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所述N个时,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Y为不小于N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的非步行状态连续出现个数达到X个,且所述X个非步行状态中行车状态的连续出现个数未达到所述M个时,使用第三定位算法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所述X为不小于M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算法为适用于非车辆航位推算和非行人航位推算的算法。
9.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系统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移动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移动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680024935.0A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Active CN107646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2836 WO2017197644A1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6204A CN107646204A (zh) 2018-01-30
CN107646204B true CN107646204B (zh) 2020-12-25

Family

ID=60324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4935.0A Active CN107646204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0789B2 (zh)
EP (1) EP3454614B1 (zh)
CN (1) CN107646204B (zh)
WO (1) WO20171976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559365T3 (pl) * 2016-12-20 2022-01-31 Knauf Gips Kg Płyta gipsowo-kartonowa
US11148661B2 (en) * 2018-01-02 2021-10-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device tethering for a remote parking assist system of a vehi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7652A1 (en) * 2010-03-04 2011-09-0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data sampling
CN102799897A (zh) * 2012-07-02 2012-11-28 杨飞 基于gps定位的交通方式组合出行的计算机识别方法
CN102809378A (zh) * 2011-05-30 2012-12-05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及导航切换方法
CN103701991A (zh) * 2013-12-20 2014-04-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状态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021B (zh) 2013-04-28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471586B (zh) * 2013-09-22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感器辅助的终端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558617B (zh) 2013-10-30 2017-01-18 无锡赛思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76379B (zh) 2014-07-01 2016-09-14 山东航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率自适应智能省电4g定位跟踪装置及方法
CN105338496B (zh) 2014-08-13 2021-02-2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dsrc的车载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4181500A (zh) * 2014-08-19 2014-12-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惯性信息和机会无线信号特征的实时定位方法
US20160088146A1 (en) 2014-09-23 2016-03-24 Mcafee, Inc. Device lock while in motion
CN104540220B (zh) * 2014-12-30 2017-12-1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终端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5539450B (zh) 2015-12-02 2019-01-1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行程的自动识别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7652A1 (en) * 2010-03-04 2011-09-0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data sampling
CN102809378A (zh) * 2011-05-30 2012-12-05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及导航切换方法
CN102799897A (zh) * 2012-07-02 2012-11-28 杨飞 基于gps定位的交通方式组合出行的计算机识别方法
CN103701991A (zh) * 2013-12-20 2014-04-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状态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4614B1 (en) 2021-05-05
WO2017197644A1 (zh) 2017-11-23
US20190212150A1 (en) 2019-07-11
EP3454614A4 (en) 2019-05-08
CN107646204A (zh) 2018-01-30
EP3454614A1 (en) 2019-03-13
US10900789B2 (en)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5011B2 (en) Navigation system configured to integrate motion sensing device inputs
CN104620189B (zh) 具有微机电系统运动传感器的移动设备硬件姿态检测实现
US20130332108A1 (en) Embedded hardware state machine for context detection integrated with a sensor chip
RU2013156780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очного местонахожден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12721938B (zh) 一种驾驶员脱手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1088245A1 (en) Motion state detection for mobile device
KR102257800B1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를 통한 사용자의 움직임의 방향의 추정
EP2527873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location positioning method
US875089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e in determining a motion state of a mobile device
CN111026081B (zh) 一种误差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59772B2 (en) Odometer interpolation using GPS data
CN107646204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0673986A (zh) 内存操作的异常捕获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1306367B1 (ko) 자기 센서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나침반 장치
JP5933498B2 (ja) 端末、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876182A (zh) 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902988A (zh) 参数标定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070492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uim
JP2016138816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672086A (zh) 场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808959B (zh) 一种感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2929392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用户操作识别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JP2014232081A (ja) 速度検出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携帯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7692865A (zh) 基于终端的轨迹优化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75586B (zh) 行人目标筛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