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717A -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5717A
CN107645717A CN201610573205.8A CN201610573205A CN107645717A CN 107645717 A CN107645717 A CN 107645717A CN 201610573205 A CN201610573205 A CN 201610573205A CN 107645717 A CN107645717 A CN 107645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ield
communication
adjustment amount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32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732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5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5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控制方法,所述发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射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提高终端近场通信功能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场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有近场通信功能的终端在支付、加密等不同的场景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以手机为例,用户通常会为其手机配置额外的保护外壳,当这个保护外壳较厚,或者与其他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设备较远时,将会导致其间的近场通信信号的质量变得很差,甚至无法通信,例如,当用户操作附加有保护外壳的手机使用近场通信功能去读写同样附加有保护外壳的“深圳通”时,往往无法实现正常读写。现有技术中,存在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较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旨在提高终端近场通信功能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控制方法,所述发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所述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 整量的步骤包括:
计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
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可选地,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基于其接收的脉宽调制信号对应调整,所述按照确定的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的步骤包括:
基于确定的第一调整量,以及预设的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
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二调整量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
可选地,所述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识别当前是否工作在自适应模式;
在当前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转入执行所述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射控制装置,所述发射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
可选地,所述信号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计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还用于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可选地,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基于其接收的脉宽调制信号对应调整,所述电压调整模块还用于基于确定的第一调整量,以及预设的第一调 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还用于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二调整量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
可选地,所述信号检测模块还用于识别当前是否工作在自适应模式;还用于在当前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本发明提出的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应用于终端时,通过对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进行监控,并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适应性的调整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使得终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达到提高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低噪声放大器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的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终端的可调电压模块的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的近场通信功能子设置界面的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发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控制方法,参照图1,在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发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发射控制方法由发射控制装置执行,该发射装置基于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终端运行,能够提高其所在终端的近场通 信功能适用性。其中,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移动终端,还包括台式电脑、广告机等固定终端。
通常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与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强度有关,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强度越大,其发射出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越高,通信距离也越远。而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与发射强度成正比,即发射电压越高,发射强度相应越大。因此,本发明通过调整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的方式,来自适应的调整终端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使得终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达到提高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发射控制装置首先获取其所在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中,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可通过多种参数进行描述,包括该近场通信信号承载的业务数据的丢包率以及终端接收该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等,具体选用何种参数用以描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本实施不做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步骤S20,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之后,将获取的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与预设信号质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对终端的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进行调整。其中,预设信号质量包括终端实现近场通信的最差信号质量,也即是说,当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未达到该预设信号质量时,终端将无法完成基于近场通信功能的通信。
相应的,当比较结果为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质量未达到前述预设信号质量时,发射控制装置确定需要对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进行调整,并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与预设信号质量的比较结果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例如,在采用接收功率描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时,前述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发射控制装置在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时,具体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 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步骤S30,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之后,发射控制装置按照确定的第一调整量对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当前发射电压进行调整,即可使得调整后的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前述预设信号质量。其中,对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调整包括增大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和减少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在到达预设调整周期时,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控制装置还可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对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进行监控,并相应调整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确保终端的近场通信质量。其中,发射控制装置根据信号质量调整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的操作可参照前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该预设调整周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本实施例将其设置为500ms。
本实施例提出的发射控制方法,在应用于终端时,通过对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进行监控,并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适应性的调整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使得终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达到提高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获取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其他可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接收功率描述信号质量。发射控制装置在获取 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时,具体获取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结合参照图2,发射控制装置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图示LNA)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在具体实施时,外部近场通信设备发射的近场通信信号经过天线匹配电路后首先进入LNA,经LNA放大后进入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由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测量进入的近场通信信号的功率大小,其中,当进入的近场通信信号的功率值大于接收灵敏度的值的时候便可以被识别,并确定进入的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值。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步骤S30包括:
计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
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之后,首先计算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前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然后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终端的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公式如下:
C1=ΔP*i;
其中,C1表示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ΔP表示计算的功率差值,i为第一比例系数,用于描述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经验参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基于其接收的脉宽调制信号对应调整,步骤S30包括:
基于确定的第一调整量,以及预设的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
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二调整量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包括可调电压模块,供电电压为终端的电池电压,输入控制为发射控制装置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反馈电压为输出电压经过分压电阻后的电压值。在可调电压模块内部,输入控制作为内部比较 器的参考端,反馈电压作为该比较器的另一端,以精确控制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其中,输出电压即加到近场通信天线上的发射电压。
具体的,发射控制装置在确定调整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时,参照如下公式:
C2=C1*j;
其中,C1表示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C2表示调整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j为第二比例系数,用于描述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取决于可调电压模块的具体电路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也即是调整脉宽调整信号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比,例如,一个20%占空比波形,包括20%的高电平时间和80%的低电平时间,而一个60%占空比的波形则具有60%的高电平时间和40%的低电平时间,占空比越大,高电平时间越长,则输出的脉冲幅度越高,即电压越高。如果占空比为0%,那么高电平时间为0,则没有电压输出;如果占空比为100%,那么输出全部电压。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脉宽调制信号作为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控制信号,能够实现对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无级连续调节。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发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识别当前是否工作在自适应模式;
在当前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转入执行步骤S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发射控制装置的发射控制操作进行限制,使得发射控制装置仅在需要时执行发射控制操作。以下仅针对该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两种可选的工作模式给用户,包括普通模式和自适应模式,当终端工作在普通模式时,发射控制装置不介入的终端的近场通信中;当终端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发射控制装置介入到终端的近场通信中,即发射控制装置在且仅在其所在终端运行在自适应模式时,执行发射控制操作。其中,发射控制装置执行的发射控制操作具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操作终端切换其工作模式,首先点击终端的设置控件,进入到设置界面,然后点击对应近场通信功能的设置控件,终端将切换至图4所示的近场通信功能子设置界面,供用户按需切换其工作模式。
以下以发射控制装置运行于手机,对本实施例的发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应用说明。
1、用户在手机端打开设置界面并进入近场通信设置界面,开启近场通信功能,并在其子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里选择自适应模式。此时,发射控制装置开始工作,首先输出给可调电压模块一个预设占空比的脉宽调制信号,使可调电压模块输出一个适中的发射电压提供给近场通信天线。
2、当用户把手机靠近所要进行近场通信的其他近场通信设备时,发射控制装置对手机通过近场通信天线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接收功率输出一个特定占空比的脉宽调制信号给可调电压模块,使可调电压模块输出合适的发射电压供给近场通信天线。
3、此时手机与其他近场通信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正常通信,发射控制装置在每次到达预设调整周期时进行检测,保证通信质量,使得当次近场通信操作能够顺利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执行前述发射控制方法的发射控制装置,参照图5,对应于前述发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发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10,用于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发射控制装置基于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终端运行,能够提高其所在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其中,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移动终端,还包括台式电脑、广告机等固定终端。
通常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与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强度有关,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强度越大,其发射出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越高,通信距离也越远。而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与发射强度成正比,即发射电压越高,发射强度相应越大。因此,本发明通过调整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 的方式,来自适应的调整终端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使得终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达到提高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检测模块10首先获取其所在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中,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可通过多种参数进行描述,包括该近场通信信号承载的业务数据的丢包率以及终端接收该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等,具体选用何种参数用以描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本实施不做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信号处理模块20,用于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20在信号检测模块10获取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之后,将获取的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与预设信号质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对终端的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进行调整。其中,预设信号质量包括终端实现近场通信的最差信号质量,也即是说,当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未达到该预设信号质量时,终端将无法完成基于近场通信功能的通信。
相应的,当比较结果为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质量未达到前述预设信号质量时,信号处理模块20确定需要对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进行调整,并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与预设信号质量的比较结果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例如,在采用接收功率描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时,前述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20在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时,具体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电压调整模块30,用于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信号处理模块20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之后,电压调整模块30按照确定的第一调整量对终端近场通信天线 的当前发射电压进行调整,即可使得调整后的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前述预设信号质量。其中,电压调整模块30对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调整包括增大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和减少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检测模块10还用于在到达预设调整周期时,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检测模块10还可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对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进行监控,并由电压调整模块30相应调整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确保终端的近场通信质量。其中,电压调整模块30根据信号质量调整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的操作可参照前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该预设调整周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本实施例将其设置为500ms。
本实施例提出的发射控制装置,在应用于终端时,通过对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进行监控,并根据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适应性的调整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使得终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达到提高终端的近场通信功能适用性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发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对应于前述发送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10还用于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获取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其他可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接收功率描述信号质量。信号检测模块10在获取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时,具体获取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结合参照图2,信号检测模块10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图示LNA)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在具体实施时,外部近场通信设备发射的近场通信信号 经过天线匹配电路后首先进入LNA,经LNA放大后进入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由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测量进入的近场通信信号的功率大小,其中,当进入的近场通信信号的功率值大于接收灵敏度的值的时候便可以被识别,并确定进入的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值。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0还用于计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还用于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20在信号检测模块10获取到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之后,首先计算终端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前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然后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终端的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公式如下:
C1=ΔP*i;
其中,C1表示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ΔP表示计算的功率差值,i为第一比例系数,用于描述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经验参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基于其接收的脉宽调制信号对应调整,所述电压调整模块30还用于基于确定的第一调整量,以及预设的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还用于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二调整量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包括可调电压模块,供电电压为终端的电池电压,输入控制为电压调整模块30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反馈电压为输出电压经过分压电阻后的电压值。在可调电压模块内部,输入控制作为内部比较器的参考端,反馈电压作为该比较器的另一端,以精确控制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其中,输出电压即加到近场通信天线上的发射电压。
具体的,电压调整模块30在确定调整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时,参照如下公式:
C2=C1*j;
其中,C1表示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C2表示调整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j为第二比例系数,用于描述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取决于可调电压模块的具体电路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也即是调整脉宽调整信号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比,例如,一个20%占空比波形,包括20%的高电平时间和80%的低电平时间,而一个60%占空比的波形则具有60%的高电平时间和40%的低电平时间,占空比越大,高电平时间越长,则输出的脉冲幅度越高,即电压越高。如果占空比为0%,那么高电平时间为0,则没有电压输出;如果占空比为100%,那么输出全部电压。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脉宽调制信号作为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控制信号,能够实现对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无级连续调节。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发射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对应于前述发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10还用于识别当前是否工作在自适应模式;还用于在当前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发射控制装置的发射控制操作进行限制,使得发射控制装置仅在需要时执行发射控制操作。以下仅针对该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两种可选的工作模式给用户,包括普通模式和自适应模式,当终端工作在普通模式时,发射控制装置不介入的终端的近场通信中;当终端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发射控制装置介入到终端的近场通信中,即发射控制装置在且仅在其所在终端运行在自适应模式时,执行发射控制操作。其中,发射控制装置执行的发射控制操作具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操作终端切换其工作模式,首先点击终端的设置控件,进入到设置界面,然后点击对应近场通信功能的设置控件,终端将切换至图4所示的近场通信功能子设置界面,供用户按需切换其工作模式。
以下以发射控制装置运行于手机,对本实施例的发射控制装置作进一步应用说明。
1、用户在手机端打开设置界面并进入近场通信设置界面,开启近场通信功能,并在其子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里选择自适应模式。此时,发射控制装置开始工作,首先由电压调整模块30输出给可调电压模块一个预设占空比的脉宽调制信号,使可调电压模块输出一个适中的发射电压提供给近场通信天线。
2、当用户把手机靠近所要进行近场通信的其他近场通信设备时,信号检测模块10对手机通过近场通信天线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检测,并由电压调整模块30根据检测到的接收功率输出一个特定占空比的脉宽调制信号给可调电压模块,使可调电压模块输出合适的发射电压供给近场通信天线。
3、此时手机与其他近场通信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正常通信,信号检测模块10在每次到达预设调整周期时进行检测,保证通信质量,使得当次近场通信操作能够顺利完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所述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的步骤包括:
计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
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基于其接收的脉宽调制信号对应调整,所述按照确定的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的步骤包括:
基于确定的第一调整量,以及预设的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
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二调整量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识别当前是否工作在自适应模式;
在当前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转入执行所述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步骤。
6.一种发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以及预设信号质量,确定调整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一调整量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以使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达到所述预设信号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将获取的接收功率作为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信号质量包括预设接收功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计算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预设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还用于基于计算的功率差值,以及预设的功率差值与发射电压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近场通信天线发射电压的第一调整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的发射电压基于其接收的脉宽调制信号对应调整,所述电压调整模块还用于基于确定的第一调整量,以及预设的第一调整量和占空比调整量的映射关系,确定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第二调整量;还用于按照确定的所述第二调整量调整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发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还用于识别当前是否工作在自适应模式;还用于在当前工作在自适应模式时,获取接收到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质量。
CN201610573205.8A 2016-07-20 2016-07-20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645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205.8A CN107645717A (zh) 2016-07-20 2016-07-20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205.8A CN107645717A (zh) 2016-07-20 2016-07-20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717A true CN107645717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09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3205.8A Pending CN107645717A (zh) 2016-07-20 2016-07-20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57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720A (zh) * 2020-12-18 2021-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设备和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
EP4044400A1 (en) * 2021-02-10 2022-08-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ower supp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598A (zh) * 2011-01-11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终端
CN103502998A (zh) * 2011-05-03 2014-01-08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与转发器单元进行无接触通信的读取设备
CN204424946U (zh) * 2015-01-09 2015-06-24 林谷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CN104813593A (zh) * 2012-11-06 2015-07-29 英特尔公司 设备中的近场通信(nfc)性能/覆盖的动态放大
WO2015129794A1 (ja) * 2014-02-26 2015-09-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CN105305554A (zh) * 2015-11-13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nfc通信距离的nfc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598A (zh) * 2011-01-11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终端
CN103502998A (zh) * 2011-05-03 2014-01-08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与转发器单元进行无接触通信的读取设备
CN104813593A (zh) * 2012-11-06 2015-07-29 英特尔公司 设备中的近场通信(nfc)性能/覆盖的动态放大
WO2015129794A1 (ja) * 2014-02-26 2015-09-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CN204424946U (zh) * 2015-01-09 2015-06-24 林谷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CN105305554A (zh) * 2015-11-13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nfc通信距离的nfc通信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栓龙: "一种433MHz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720A (zh) * 2020-12-18 2021-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设备和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
EP4044400A1 (en) * 2021-02-10 2022-08-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ower supp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6557B2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adaptiv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EP1564896A1 (en) Impedance matching for an antenna
US2016003648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tenna tuning
US8682242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ake-up signal, and wireless terminal
CN112311930A (zh) 终端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4918208A (zh) 移动终端配对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02095A (zh) 移动终端单手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227892A (zh) 视频通话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4993849A (zh) 一种根据蓝牙连接强度自动调整音乐压缩值的方法及终端
CN109347508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功率检测方法
CN104360795A (zh) 一种根据手持电子设备后壳颜色选择ui界面的方法
CN108770055B (zh) 发射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408925B (zh) 向放大器供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05157A (zh) 用于双待机便携式终端中的阻抗匹配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7566054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其射频校准电路
CN107645717A (zh) 发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668451U (zh) 一种内置和可拆卸外置组合天线
CN10451881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切换天线及其切换方法
CN110062405A (zh)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155555B1 (ko) 보청기 호환성 모드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54440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utomatic gain adjustment for hearing aid compatibility
KR20220023160A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전자 장치의 전력 백 오프 제어 방법
CN109831798B (zh) 信号获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041251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07882A (zh) 基于指纹的自适应充电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