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405A -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405A
CN110062405A CN201910372149.5A CN201910372149A CN110062405A CN 110062405 A CN110062405 A CN 110062405A CN 201910372149 A CN201910372149 A CN 201910372149A CN 110062405 A CN110062405 A CN 110062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equipment
receiving sensitivity
prese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21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2405B (zh
Inventor
林进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721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05A/zh
Priority to EP20801534.7A priority patent/EP396215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385 priority patent/WO202022441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05B/zh
Priority to US17/519,511 priority patent/US20220061096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确定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将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如此,可通过调整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Description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设备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导致接入WiFi网络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由于无线WiFi的工作信道具有局限性,会存在多个电子设备工作在相同或者临近信道的情况,而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信道相互干扰会引起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严重受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确定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将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如此,可通过调整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工作在WiFi网络中的场景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工作在WiFi网络中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调整接收灵敏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A所示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的变型结构;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范围,指发送帧能被成功接收的通信范围,取决于发送能量和无线电波传输特性。因为发送信号在一定范围会衰弱到无法成功接收,接收机接收到后不认为是有效信号,就无法接收,这就是传输范围。
无线网络信号的侦听范围,指可检测到网络信号传输的范围,取决于接收器灵敏度和无线电波传输特性。侦听范围要比传输范围远,因为只要能侦听到,都算侦听范围,但是有可能即使侦听到信号也无法正常解开信号。
接收灵敏度: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端能够接收信号的最小门限。侦听范围主要取决于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当接收端的信号能量必须不小于标称的接收灵敏度时,才会被接收到。接收灵敏度用dBm表示,通常,连接WiFi网络的电子设备所标识的接收灵敏度,是指在各速率下,误码率为10-5(99.999%)的灵敏度水平,如下表1所示,为不同调制方式下不同速率的标称接收灵敏度。
调制方式 OFDM OFDM OFDM OFDM CCK CCK DQPSK DBPSK
传输速率 54Mb/s 24Mb/s 9Mb/s 6Mb/s 11Mb/s 5.5Mb/s 2Mb/s 1Mb/s
接收灵敏度 -65 -79 -81 -82 -83 -87 -91 -94
其中,上述调制方式包括(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CCK)补码键控调制、(differential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四相相对相移键控和(differentially coherent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DBPSK)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
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空闲信道评估主要用于两个目的,信号是否可以被开始接收和当前信道是否空闲并可以发送数据,CCA的检测方式并没有被指定,而以信号能量大小判别信道是否为空闲,是简单且常用的CCA检测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和1B,图1A和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工作在WiFi网络中的场景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进行连接,第一设备是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第一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第二设备是与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设备,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
如图1A所示,目标第二设备STA2在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内,当目标第二设备在其BSS网络中传输数据时,第一设备AP1侦听到后,禁止向参考第二设备STA1传输数据,而第一设备AP1向参考第二设备STA1传输数据将不会冲撞目标第二设备STA2的空中包(因为侦听范围大于传输范围),当缩小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后,第一设备AP1由于侦听不到目标第二设备STA2,目标第二设备STA2也不在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侦听范围,此时第一设备AP1与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数据传输将不受目标第二设备STA2的影响。
如图1B所示,目标第二设备STA2同时在第一设备AP1和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侦听范围内,由于存在竞争,当缩小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后,目标第二设备STA2不在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但是仍然在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侦听范围,此种情况下,可将参考第二设备认定为隐藏的无线访问节点,第一设备AP1与目标第二设备STA2同时发包将大概率发生冲撞,当目标第二设备STA2在其BSS内发包时,第一设备AP1端请求发送(Request ToSend,RTS)的保护请求信道将会等不到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回应,RTS成功率降低,此时需要再增大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
请参阅图1C,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设备,如图1C所示,该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包括:
101、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其中,第一设备是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
其中,网络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和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网络的流量Traffic_Value、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中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imum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MinRssi)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预设的时间周期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预设周期例如可以是1秒,0.5秒等等。
102、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确定当前网络环境中是否存在隐藏的无线访问节点(简称“隐藏节点”),即如图1B中所示的存在参考第二设备STA1,且目标第二设备STA2不在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但是仍然在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侦听范围的情况。具体实施中,出现隐藏节点并且隐藏节点经常占用信道时,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RTS_PER会增大。其中,可根据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确定当前信道的繁忙情况。可根据Traffic_Value确定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aseStation Subsystem,BSS)网络的流量状况。进一步地,可根据隐藏节点是否影响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信道繁忙情况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可选地,上述步骤102中,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可包括以下步骤:
21、若所述Traffic_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
其中,若Traffic_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则表示第一设备处于数据传输状态,可对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若TrafficValue不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则继续以预设时间周期获取网络参数,直到满足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的条件。
其中,若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可进一步确定接收灵敏度需要进行放大调整还是缩小调整,具体地,可预先为RTS_PER设定对应的成功率门限,以及,为CCA_Cnt设定对应的预估值门限,在根据预设时间周期获取每一次的网络参数后,均可确定每一次的网络参数满足的范围,进而对接收灵敏度进行实时调整。
22、若所述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所述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
可选地,上述步骤22中,所述RTS_PER对应第一预设上限值和第一预设下限值,所述CCA_Cnt对应第二预设上限值和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可包括以下步骤:
A1、若所述RTS_PER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下限值,且所述CCA_Cnt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上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
A2、若所述RTS_PER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上限值,或者,所述CCA_Cnt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所述目标预设数值。
其中,若RTS_PER小于第一预设下限值,表明当前网络环境中不存在隐藏节点,即不存在参考第二网络设备,且参考第二设备STA2不在第一设备AP1的侦听范围,但是仍然在参考第二设备STA1的侦听范围的情况,或者,隐藏节点不影响第一设备的数据传输。当CCA_Cnt大于第二预设上限值,表明当前网络环境比较嘈杂,且信道常被其他第二设备占用。此种情况下,可将接收灵敏度进行增大,具体地,确定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目标预设数值例如可以是2dbm。
其中,若RTS_PER大于第一预设上限值,可确定当前网络环境中存在隐藏节点,并且隐藏节点有经常接入信道传输数据。若CCA_Cnt小于第二预设下限值,表明当前网络环境比较干净,信道空闲较多。此时,此种情况下,可将接收灵敏度进行缩小,具体地,确定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目标预设数值。
23、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次调整接收灵敏度后,可保存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在进行下一次接收灵敏度调整时,可根据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确定的灵敏度调整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24、根据所述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所述灵敏度调整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具体地,若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可将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加上目标预设数值,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当前接收灵敏度值+目标预设数值。若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目标预设数值,可将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减去目标预设数值,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当前接收灵敏度值-目标预设数值。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B1、获取在多个第一传输速率下的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多个参考发送成功率;
B2、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一预设传输速率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一目标传输速率;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二预设传输速率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二目标传输速率,所述第二预设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速率;
B3、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参考发送成功率为所述第一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参考发送成功率为所述第一预设上限值;
B4、获取多个第二传输速率下的多个参考空闲信号评估值;
B5、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三预设传输速率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三目标传输速率;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四预设传输速率且小于所述第四预设传输速率的第四目标传输速率,所述第四预设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三预设传输速率;
B6、确定所述第三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闲信号评估值为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第四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空闲信号评估值为所述第二预设上限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获取多个不同的第一传输速率下的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多个参考发送成功率,每一第一传输速率对应一个参考发送成功率,其中,当第一传输速率大于第一预设传输速率时,表明当前网络环境不存在隐藏节点或者隐藏节点不影响第一设备的数据传输,因此,可确定多个第一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一预设传输速率且大于第一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一目标传输速率,并将第一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参考发送成功率作为第一预设下限值。当第一传输速率小于第二预设传输速率,表明当前网络环境中存在隐藏节点,并且隐藏节点有经常接入信道的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进行传输数据,因此,可确定多个第一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二预设传输速率且小于第二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二目标传输速率,并将第二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参考发送成功率为第一预设上限值。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获取多个不同的第二传输速率下的多个参考空闲信号评估值,每一第二传输速率对应一个参考空闲信号评估值,其中,当第二传输速率大于第三预设传输速率时,表明当前网络环境较为干净,信道空闲较多,因此,可确定多个第二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三预设传输速率且大于第三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三目标传输速率,并将第三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参考空闲信号评估值作为第二预设下限值。当第二传输速率小于第四预设传输速率,表明当前网络环境较为嘈杂,信道常被其他第二设备接入占有,因此,可确定多个第二传输速率中最接近第四预设传输速率且小于第四预设传输速率的第四目标传输速率,并将第四目标传输速率对应的参考空闲信号评估值为第二预设上限值。
可见,通过获取不同传输速率对应的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多个参考发送成功率,可对预设成功率范围进行设定,通过获取不同传输速率对应的多个空闲信号评估值,可对预设评估值范围进行设定,进而,可确定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与预设成功率范围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闲信道评估值与预设评估值范围之间的关系,对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
103、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后,可将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从而,可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可选地,上述步骤103中,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可包括以下步骤:
31、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当前的无线网络信号的调制方式;
32、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设置到与所述调制方式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中并生效。
其中,如表1所示,第一设备可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进行工作,且第一设备可同时在多种调制方式下进行工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确定第一设备当前工作的调制方式,然后,将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设置到与调制方式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中并生效,从而,可实现对接收灵敏度的调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中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且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更新为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中较小的一个。
其中,考虑到当第一设备调整接收灵敏度时,需要保证能侦听到所有已经连接的第二设备,因此,需要保证调整后的接收灵敏度值小于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Rssi中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此外,为了保证第一设备能够被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的侦听范围不能无限制缩小,需要保证调整后的接收灵敏度值小于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因此,在根据网络参数确定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之后,第一设备还可将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若第一灵敏度接收值不小于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且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则将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更新为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中较小的一个,得到新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然后,将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更新后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如此,可在保证第一设备能够侦听到所有已经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前提下,避免信道干扰,提高网络性能。
举例说明,如图1D所示,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调整接收灵敏度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可开启周期定时器,以预设的时间周期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若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进一步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若TrafficValue不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则继续以预设时间周期获取网络参数。若RTS_PER小于第一预设下限值RTS_PER_LOW_TH,且CCA_Cnt大于第二预设上限值CCA_HIGH_TH,确定灵敏度调整值adjust_Step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2dbm,若RTS_PER大于第一预设上限值RTS_PER_HIGH_TH,或者,所述CCA_Cnt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CCA_LOW_TH,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adjust_Step为减小目标预设数值2dbm。然后,根据获取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灵敏度调整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若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且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FixedRssiBoundary,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更新为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中较小的一个,得到新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最后,将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设置到与调制方式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中并生效。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确定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将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如此,可通过调整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与上述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地,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包括:
201、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网络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和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SS网络的流量Traffic_Value。
202、若所述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
203、若所述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所述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
204、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
205、根据所述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所述灵敏度调整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206、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其中,上述步骤201-206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1C所描述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若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若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CCA_Cnt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预设成功率范围和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获取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根据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灵敏度调整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将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如此,可根据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确定第一设备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进而,通过灵活调整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与上述图1C、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通信接口3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3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3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网络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和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SS网络的流量Traffic_Value,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
若所述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所述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
根据所述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所述灵敏度调整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RTS_PER对应第一预设上限值和第一预设下限值,所述CCA_Cnt对应第二预设上限值和第二预设下限值,在所述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RTS_PER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下限值,且所述CCA_Cnt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上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
若所述RTS_PER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上限值,或者,所述CCA_Cnt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所述目标预设数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网络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中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之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且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更新为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中较小的一个。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当前的无线网络信号的调制方式;
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设置到与所述调制方式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中并生效。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4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400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400包括获取单元401、确定单元402和调整单元403,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所述调整单元403,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网络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和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SS网络的流量Traffic_Value,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方面,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
若所述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所述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
根据所述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所述灵敏度调整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可选地,所述RTS_PER对应第一预设上限值和第一预设下限值,所述CCA_Cnt对应第二预设上限值和第二预设下限值,在所述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方面,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RTS_PER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下限值,且所述CCA_Cnt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上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
若所述RTS_PER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上限值,或者,所述CCA_Cnt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所述目标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网络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中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如图4B,图4B为图4A所示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400的变型结构,其与图4A相比较,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404,其中,
所述更新单元404,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之后,在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且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时,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更新为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中较小的一个。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方面,所述降噪单元40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当前的无线网络信号的调制方式;
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设置到与所述调制方式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中并生效。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确定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将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如此,可通过调整第一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第一设备的网络性能,提高用户在信道干扰环境下的上网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5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5,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910可用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指纹识别模组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2。指纹识别模组931,可采集用户在其上的指纹数据。除了指纹识别模组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控屏、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屏9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或无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941。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也称为光线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手机的背光亮度,进而调节显示屏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音频电路960可包括m个麦克风,m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麦克风可采集用音频数据,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播放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播放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5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9100,摄像头9100用于拍摄图像与视频,并将拍摄的图像和视频传输到处理器980进行处理。
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前述图1C、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各步骤方法流程可以基于该手机的结构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网络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和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SS网络的流量Traffic_Value,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包括:
若所述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
若所述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所述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
根据所述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所述灵敏度调整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S_PER对应第一预设上限值和第一预设下限值,所述CCA_Cnt对应第二预设上限值和第二预设下限值,所述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包括:
若所述RTS_PER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下限值,且所述CCA_Cnt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上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
若所述RTS_PER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上限值,或者,所述CCA_Cnt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所述目标预设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中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MinRssi,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且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设备能侦听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更新为所述最小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中较小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当前的无线网络信号的调制方式;
将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设置到与所述调制方式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中并生效。
6.一种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参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调整至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网络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请求发送保护帧的发送成功率RTS_PER、空闲信道评估值CCA_Cnt和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基站子系统模块BSS网络的流量Traffic_Value,在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值方面,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Traffic-Value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判断所述RTS_PER是否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以及判断所述CCA_Cnt是否满足预设评估值范围;
若所述RTS_PER处于预设成功率范围,且所述CCA_Cnt满足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当前接收灵敏度值;
根据所述当前接收灵敏度值和所述灵敏度调整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TS_PER对应第一预设上限值和第一预设下限值,所述CCA_Cnt对应第二预设上限值和第二预设下限值,在所述确定与所述预设成功率范围和所述预设评估值范围对应的灵敏度调整值方面,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RTS_PER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下限值,且所述CCA_Cnt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上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增大目标预设数值;
若所述RTS_PER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上限值,或者,所述CCA_Cnt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下限值,确定所述灵敏度调整值为减小所述目标预设数值。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72149.5A 2019-05-06 2019-05-06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0062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2149.5A CN110062405B (zh) 2019-05-06 2019-05-06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EP20801534.7A EP3962150B1 (en) 2019-05-06 2020-04-17 Method for solving wifi channel interference and related product
PCT/CN2020/085385 WO2020224418A1 (zh) 2019-05-06 2020-04-17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7/519,511 US20220061096A1 (en) 2019-05-06 2021-11-04 Wifi Channel Interference Resolu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2149.5A CN110062405B (zh) 2019-05-06 2019-05-06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405A true CN110062405A (zh) 2019-07-26
CN110062405B CN110062405B (zh) 2021-09-14

Family

ID=6732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2149.5A Active CN110062405B (zh) 2019-05-06 2019-05-06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1096A1 (zh)
EP (1) EP3962150B1 (zh)
CN (1) CN110062405B (zh)
WO (1) WO202022441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4418A1 (zh) * 2019-05-06 2020-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268955A (zh) * 2021-12-23 2022-04-01 智小途(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节点信号认知匹配方法与系统
US20220240104A1 (en) * 2021-01-26 2022-07-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losed loop environment sensing and control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293A (zh) * 2013-07-02 2013-09-18 重庆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容量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CN104410989A (zh) * 2014-11-03 2015-03-11 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智能射频检测及调整方法
EP3448081A1 (en) * 2017-08-21 2019-02-2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uning of auto-channel selection (ac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9560884A (zh) * 2018-12-14 2019-04-02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路由设备的消除干扰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6739A1 (en) * 2004-08-25 2006-03-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by tuning receiver sensitivity thresholds
JP4253321B2 (ja) * 2005-11-09 2009-04-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596702B2 (en) * 2013-06-19 2017-03-14 Dsp Group Ltd. Dynamic sensitivity control for wireless devices
WO2015038930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threshold adaptation method
EP2996425A1 (en) * 2014-09-10 2016-03-16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irst wireless node communicating with a second wireless node, and device performing the method
FR3025966A1 (fr) * 2014-09-11 2016-03-18 Orange Procede d'utilisation de valeurs seuils de signaux wifi et station wifi associee
CN107006038B (zh) * 2014-12-02 2021-01-26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用于空闲信道分配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180270038A1 (en) * 2015-01-09 2018-09-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ss-color enhanced transmission in wlans (bss-cet)
JP6419942B2 (ja) * 2015-03-31 2018-11-07 株式会社東芝 802.11局における動的な感度制御
US10142996B2 (en) * 2015-07-03 2018-11-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nsitivity tu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0062405B (zh) * 2019-05-06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293A (zh) * 2013-07-02 2013-09-18 重庆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容量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CN104410989A (zh) * 2014-11-03 2015-03-11 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智能射频检测及调整方法
EP3448081A1 (en) * 2017-08-21 2019-02-2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uning of auto-channel selection (ac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9560884A (zh) * 2018-12-14 2019-04-02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路由设备的消除干扰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4418A1 (zh) * 2019-05-06 2020-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20240104A1 (en) * 2021-01-26 2022-07-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losed loop environment sensing and control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US11647403B2 (en) * 2021-01-26 2023-05-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losed loop environment sensing and control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CN114268955A (zh) * 2021-12-23 2022-04-01 智小途(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节点信号认知匹配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62150A1 (en) 2022-03-02
EP3962150B1 (en) 2023-11-22
WO2020224418A1 (zh) 2020-11-12
US20220061096A1 (en) 2022-02-24
EP3962150A4 (en) 2022-06-22
CN110062405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6321B (zh) 一种群消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309614A (zh) 一种消息修改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062405A (zh) WiFi信道干扰的解决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424307B (zh) 一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分类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10209245A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0182124A1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WO201812645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370540A (zh) 通信设备以及降低通信设备功耗的方法、装置
CN109538538A (zh) 一种风扇噪音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34157A (zh)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6296A (zh) 信号提示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5071A (zh) 家居终端控制方法、通信处理设备、家居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94943A (zh) 消息接收、发送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72200A (zh) 一种应用中文本显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922539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40433A (zh) 移动终端和接听电话的方法、装置
CN107977261A (zh) 限制进程的方法、设备、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92837B (zh) 音频突发白噪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98560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和终端
CN109120796A (zh) 移动终端以及终端的被叫方法和存储装置
CN104244448B (zh) 减少数据传输延时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70234A (zh) 一种设备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49682B (zh) 一种寻呼帧的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635277A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省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终端设备
CN108282857B (zh) 调整发射功率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