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4188A -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4188A
CN107644188A CN201710923011.0A CN201710923011A CN107644188A CN 107644188 A CN107644188 A CN 107644188A CN 201710923011 A CN201710923011 A CN 201710923011A CN 107644188 A CN107644188 A CN 107644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canning
destination object
recognition result
ident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30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230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4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4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4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后,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可见,利用本申请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而言,均可以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进行信息扫描及信息识别,并可以在获得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自动跳转至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无需用户打开不同的应用进行扫码,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的扫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用户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通过扫码(如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来获得相关信息或者执行相应操作,比如,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通过扫描名片获得名片信息并进行名片信息管理等。
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用户往往需要首先选择并启动电子设备中的相应应用,并在选择、启动的相应应用中执行扫码,以及基于扫码结果来获得相关信息或执行相应操作,比如,针对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类型的二维码扫码需求,则用户需选择并启动微信/支付宝应用,并在启动的微信/支付宝应用中执行扫码进而实现微信/支付宝支付;而对于名片类型的扫码需求,则需要选择并启动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相应名片管理应用,并在该名片管理应用中执行名片扫描,进而获得名片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
上述需要由用户依据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选择并启动相应不同的应用,并在启动的相应应用中进行扫码的方式,无疑会存在扫码效率低、用户操作较为繁琐等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安装的应用一般较多,往往能达到几十种,这些都为用户选择所需应用增加了难度、为用户操作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便利,并提升扫码效率。
为此,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应用于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
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包括:
确定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
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
利用与所述对象类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包括:
确定多种预定类型的识别模块中能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识别模块;
利用所述目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包括:
获得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使用界面上触发的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进行信息扫描;
处理器,用于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时,控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控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控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包括:
确定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利用与所述对象类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包括:
确定多种预定类型的识别模块中能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识别模块;利用所述目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具体包括:
获得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使用界面上触发的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后,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可见,利用本申请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而言,均可以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进行信息扫描及信息识别,并可以在获得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自动跳转至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无需用户打开不同的应用进行扫码,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信息识别方法,旨在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便利,并提升扫码效率。所述方法可应用于但不限于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具体地,比如可以是由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所构成的相机单元,参考图1示出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能够携带相应信息的虚拟对象或实体对象。
所述信息识别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如设备用户,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对应的应用界面(如相机应用界面)上手动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或者,还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对准所述目标对象时自动触发的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指令,本实施例对该指令的触发形式不作限定。
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需要首先选择并启动相对应类型的应用,之后在启动的相应类型的应用中触发并执行扫码的方式相区别,本申请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如微信支付类型的二维码扫描、支付宝支付类型的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扫描、名片扫描等等,均可以以电子设备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来触发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即相当于触发扫码流程)。
步骤102、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
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所述信息识别指令后,本步骤继续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从而得到扫描信息,如进行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扫描或者名片扫描,相应地分别得到二维码扫描信息、条形码扫描信息、名片扫描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扫描仅指图像采集意义上的扫描,即本质上是通过电子设备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二维码、条形码或者名片等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以使得为后续的扫描信息识别提供图像数据依据。
步骤103、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在获得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后,可继续通过相应的信息识别手段,来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如对扫描所得的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进行解码,对扫描所得的名片图像进行光学字符识别等等,从而,相应地可得到二维码、条形码或名片等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
步骤104、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通过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后,本申请提出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应的应用中,如相机应用中直接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比如,假设所述识别结果为微信支付信息,则可从相机应用直接跳转至该信息对应的微信应用中,若识别结果为支付宝支付信息,则可从相机应用直接跳转至该信息对应的支付宝应用中,若识别结果为名片信息,则可从相机应用直接跳转至该信息对应的名片管理应用中,从而为后续用户基于该识别结果执行相应操作(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名片信息管理等)提供了便利。
本质上而言,本申请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能够通用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的上层平台,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用户不再需要根据该扫码需求的具体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启动与该类型的扫码需求相对应的应用,而是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所对应的应用(如相机应用)为统一入口,来通用性地面向具有不同扫码需求的目标对象,并对其进行信息扫描及识别,且在获得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基础上,能够直接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中,为后续用户基于该识别结果执行相应操作提供了便利。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识别方法,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后,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可见,利用本申请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而言,均可以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进行信息扫描及信息识别,并可以在获得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自动跳转至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无需用户打开不同的应用进行扫码,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参考图2示出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所述步骤104中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的处理过程实现:
步骤1041、确定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
所述应用类型可以是但不限定于微信应用、支付宝应用、名片信息管理应用等。
在通过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相应的识别结果后,可根据识别结果的具体内容,确定与其相配的应用类型。
比如,若所述识别结果的具体内容为微信支付方面的内容,则可确定出与该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为微信应用;若所述识别结果的具体内容包括联系人姓名、电话、邮箱、职务和/或地址等相关名片信息,则可确定出与该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为名片信息管理应用。
步骤1042、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
在确定出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后,可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以实现从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中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具体地,以所述识别结果为微信支付的相关内容为例,可启动与该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微信应用,并直接展示微信中的支付界面,以使得为用户根据该识别结果执行所需的微信支付操作提供便利;相类似地,若所述识别结果为名片信息相关内容,则可启动与该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名片管理应用,并直接展示该应用中的名片信息管理界面,以使得为用户根据该识别结果执行所需的名片信息管理操作提供便利。
本实施例方案通过确定与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并自动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以及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能够为用户根据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执行所需操作提供便利,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手动选择并进入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根据识别结果执行所需操作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参考图3示出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所述步骤103中,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的处理过程实现:
步骤1031、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
鉴于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能够携带相应信息的虚拟对象或实体对象,从而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相应地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二维码类型、条形码类型或者名片类型等等。
在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后,由于本申请中的所述扫描为图像采集意义上的扫描,所得的扫描信息本质上包括的是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如二维码图像信息、条形码图像信息、名片图像信息等,而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往往具有鲜明的图像特征,如二维码图像一般包括在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标识符,条形码图像包括相间排列的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条,名片图像则包括文字、字母、数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字符图像等,从而可通过将目标对象扫描信息中的图像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对象模板(二维码模板、条形码模板、名片模板等)进行特征匹配,来获知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
步骤1032、利用与所述对象类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具体实施本申请时,可预先为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关联能够分别用于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识别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识别模块,比如,关联能够识别二维码信息的二维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条形码信息的条形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名片信息的名片识别模块等等,从而,当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并识别出目标对象所属类型的基础上,可直接根据目标对象所属的类型调用与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并利用调用的该识别模块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
如根据目标对象所属的二维码类型,调用与之相匹配的二维码识别模块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信息识别等。
其中,所述二维码/条形码识别模块可基于二维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通过对二维码/条形码进行逆向解码,来实现对二维码/条形码进行信息识别,所述名片识别模块则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等手段来识别名片上的字符信息。
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通过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并可基于目标对象所属的类型通过调用与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实现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识别,无需用户在信息识别前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参考图4示出的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所述步骤103中,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还可以通过以下的处理过程实现:
步骤1033、确定多种预定类型的识别模块中能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识别模块。
步骤1034、利用所述目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与实施例三的实施方式相区别,本实施例在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信息识别之前,不对目标对象所属的类型(如二维码、条形码或名片类型等)进行确定,并进而根据确定出的目标对象类型,直接调用与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实现信息识别,而是在不明确目标对象所属类型的情况下,首先从多个不同的识别模块中确定出哪个识别模块能够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即确定出哪个识别模块具备识别目标对象扫描信息的能力。
其中,可通过按照预定顺序依次调用各个识别模块对目标对象扫描信息进行识别的方式,来确定出哪个识别模块能够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可以理解的是,在依次调用各个识别模块执行识别的过程中,能够成功返回识别结果的识别模块即为能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的模块。
从而在此基础上,可基于该模块的识别功能获得目标对象所对应的识别结果,如二维码/条形码识别结果、名片识别结果等。
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通过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并通过依次调用各个识别模块来实现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识别,无需用户在信息识别前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旨在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便利,并提升扫码效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参考图5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501,用于进行信息扫描。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具体地,比如可以是由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所构成的相机单元,可用于信息扫描或者还可以用于图像拍摄、视频录制等等。
处理器502,用于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时,控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控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能够携带相应信息的虚拟对象或实体对象。
所述信息识别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如设备用户,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对应的应用界面(如相机应用界面)上手动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或者,还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对准所述目标对象时自动触发的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指令,本实施例对该指令的触发形式不作限定。
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需要首先选择并启动相对应类型的应用,之后在启动的相应类型的应用中触发并执行扫码的方式相区别,本申请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如微信支付类型的二维码扫描、支付宝支付类型的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扫描、名片扫描等等,均可以以电子设备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来触发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即相当于触发扫码流程)。
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所述信息识别指令后,本步骤继续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从而得到扫描信息,如进行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扫描或者名片扫描,相应地分别得到二维码扫描信息、条形码扫描信息、名片扫描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扫描仅指图像采集意义上的扫描,即本质上是通过电子设备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二维码、条形码或者名片等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以使得为后续的扫描信息识别提供图像数据依据。
在获得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后,可继续通过相应的信息识别手段,来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如对扫描所得的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进行解码,对扫描所得的名片图像进行光学字符识别等等,从而,相应地可得到二维码、条形码或名片等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
在通过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后,本申请提出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应的应用中,如相机应用中直接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比如,假设所述识别结果为微信支付信息,则可从相机应用直接跳转至该信息对应的微信应用中,若识别结果为支付宝支付信息,则可从相机应用直接跳转至该信息对应的支付宝应用中,若识别结果为名片信息,则可从相机应用直接跳转至该信息对应的名片管理应用中,从而为后续用户基于该识别结果执行相应操作(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名片信息管理等)提供了便利。
本质上而言,本申请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能够通用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的上层平台,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用户不再需要根据该扫码需求的具体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启动与该类型的扫码需求相对应的应用,而是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所对应的应用(如相机应用)为统一入口,来通用性地面向具有不同扫码需求的目标对象,并对其进行信息扫描及识别,且在获得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基础上,能够直接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中,为后续用户基于该识别结果执行相应操作提供了便利。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后,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可见,利用本申请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扫码需求而言,均可以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进行信息扫描及信息识别,并可以在获得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自动跳转至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无需用户打开不同的应用进行扫码,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六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包括:
确定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
所述应用类型可以是但不限定于微信应用、支付宝应用、名片信息管理应用等。
在通过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相应的识别结果后,可根据识别结果的具体内容,确定与其相配的应用类型。
比如,若所述识别结果的具体内容为微信支付方面的内容,则可确定出与该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为微信应用;若所述识别结果的具体内容包括联系人姓名、电话、邮箱、职务和/或地址等相关名片信息,则可确定出与该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为名片信息管理应用。
在确定出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后,可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以实现从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中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具体地,以所述识别结果为微信支付的相关内容为例,可启动与该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微信应用,并直接展示微信中的支付界面,以使得为用户根据该识别结果执行所需的微信支付操作提供便利;相类似地,若所述识别结果为名片信息相关内容,则可启动与该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名片管理应用,并直接展示该应用中的名片信息管理界面,以使得为用户根据该识别结果执行所需的名片信息管理操作提供便利。
本实施例方案通过确定与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并自动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以及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能够为用户根据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执行所需操作提供便利,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手动选择并进入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根据识别结果执行所需操作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七中,所述处理器,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利用与所述对象类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鉴于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能够携带相应信息的虚拟对象或实体对象,从而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相应地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二维码类型、条形码类型或者名片类型等等。
在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后,由于本申请中的所述扫描为图像采集意义上的扫描,所得的扫描信息本质上包括的是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如二维码图像信息、条形码图像信息、名片图像信息等,而二维码、条形码、名片等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往往具有鲜明的图像特征,如二维码图像一般包括在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标识符,条形码图像包括相间排列的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条,名片图像则包括文字、字母、数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字符图像等,从而可通过将目标对象扫描信息中的图像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对象模板(二维码模板、条形码模板、名片模板等)进行特征匹配,来获知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
具体实施本申请时,可预先为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关联能够分别用于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识别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识别模块,比如,关联能够识别二维码信息的二维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条形码信息的条形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名片信息的名片识别模块等等,从而,当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并识别出目标对象所属类型的基础上,可直接根据目标对象所属的类型调用与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并利用调用的该识别模块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
如根据目标对象所属的二维码类型,调用与之相匹配的二维码识别模块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信息识别等。
其中,所述二维码/条形码识别模块可基于二维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通过对二维码/条形码进行逆向解码,来实现对二维码/条形码进行信息识别,所述名片识别模块则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等手段来识别名片上的字符信息。
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通过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并可基于目标对象所属的类型通过调用与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实现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识别,无需用户在信息识别前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八中,所述处理器,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具体包括:
确定多种预定类型的识别模块中能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识别模块;利用所述目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与实施例七的实施方式相区别,本实施例在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信息识别之前,不对目标对象所属的类型(如二维码、条形码或名片类型等)进行确定,并进而根据确定出的目标对象类型,直接调用与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实现信息识别,而是在不明确目标对象所属类型的情况下,首先从多个不同的识别模块中确定出哪个识别模块能够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即确定出哪个识别模块具备识别目标对象扫描信息的能力。
其中,可通过按照预定顺序依次调用各个识别模块对目标对象扫描信息进行识别的方式,来确定出哪个识别模块能够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可以理解的是,在依次调用各个识别模块执行识别的过程中,能够成功返回识别结果的识别模块即为能对目标对象的扫描信息进行识别的模块。
从而在此基础上,可基于该模块的识别功能获得目标对象所对应的识别结果,如二维码/条形码识别结果、名片识别结果等。
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通过以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为统一入口,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并通过依次调用各个识别模块来实现对目标对象进行信息识别,无需用户在信息识别前执行繁琐的应用选择等操作,为用户执行不同类型的扫码提供了便利,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扫码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系统或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
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包括:
确定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
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
利用与所述对象类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包括:
确定多种预定类型的识别模块中能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识别模块;
利用所述目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包括:
获得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使用界面上触发的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进行信息扫描;
处理器,用于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时,控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扫描,得到扫描信息;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控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控制跳转至所述识别结果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包括:
确定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匹配的应用类型;启动所述应用类型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展示所述目标应用中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关联的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对象类型;利用与所述对象类型相匹配的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包括:
确定多种预定类型的识别模块中能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识别模块;利用所述目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扫描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获得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具体包括:
获得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使用界面上触发的针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识别指令。
CN201710923011.0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7644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3011.0A CN107644188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3011.0A CN107644188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4188A true CN107644188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1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3011.0A Pending CN107644188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418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397A (zh) * 2018-07-19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CN109712345A (zh) * 2018-12-10 2019-05-03 成都慧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改变现有收银系统的快速收银方法及其插件系统
CN109766460A (zh) * 2018-12-05 2019-05-17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41213A (zh) * 2018-12-25 2019-06-04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对展会内商品进行语音交互系统
CN111881703A (zh) * 2020-07-30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形码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302A (zh) * 2012-11-06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自动识别二维码的方法
CN103279383A (zh) * 2013-05-31 2013-09-04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4200252A (zh) * 2014-08-25 2014-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条码数据的功能逻辑跳转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6610835A (zh) * 2016-12-23 2017-05-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识别码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875191A (zh) * 2017-02-27 2017-06-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194690A (zh) * 2017-06-23 2017-09-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扫描方法及终端、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302A (zh) * 2012-11-06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自动识别二维码的方法
CN103279383A (zh) * 2013-05-31 2013-09-04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4200252A (zh) * 2014-08-25 2014-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条码数据的功能逻辑跳转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6610835A (zh) * 2016-12-23 2017-05-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识别码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875191A (zh) * 2017-02-27 2017-06-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194690A (zh) * 2017-06-23 2017-09-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扫描方法及终端、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397A (zh) * 2018-07-19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CN109213397B (zh) * 2018-07-19 2022-04-15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CN109766460A (zh) * 2018-12-05 2019-05-17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12345A (zh) * 2018-12-10 2019-05-03 成都慧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改变现有收银系统的快速收银方法及其插件系统
CN109841213A (zh) * 2018-12-25 2019-06-04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对展会内商品进行语音交互系统
CN111881703A (zh) * 2020-07-30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形码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4188A (zh)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250014B2 (ja) モバイル画像キャプチャおよび処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方法
CN103488528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二维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20174B (zh) 图书借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71232A (zh) 一种客户拜访计划的生成方法及其终端
CN108510274B (zh) 一种可视觉识别图像及二维码结合验证的方法、装置
CN111508170B (zh) 一种停车场电子发票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172019A (zh) 停车场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79383A (zh) 一种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JP6420389B2 (ja) Idカード確認システム、idカード確認プログラム及びidカード確認方法
CN108494871B (zh) 云端虚拟机及其图像识别方法、系统和虚拟机瘦客户端
CN10491564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795714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22096A (zh)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38462A (zh) 设备控制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1676848A (zh) 识别和处理图像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2216035A (zh) 一种快递柜一键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6092231A (zh) 票证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004716B (zh) 一种智能型物流车联网系统
CN10921339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CN112532884B (zh) 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76566A (zh) 一种扫码支付方法及移动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5497A (zh) 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KR20190093183A (ko) Qr 코드,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기
US6839845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image input device, especially fingerprint image inpu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