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4157A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4157A
CN107644157A CN201710309183.9A CN201710309183A CN107644157A CN 107644157 A CN107644157 A CN 107644157A CN 201710309183 A CN201710309183 A CN 201710309183A CN 107644157 A CN107644157 A CN 107644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fixed component
electron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9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4157B (zh
Inventor
郑凯鸿
张世宏
李兴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44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4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4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4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5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G04G21/025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便携式装置具有一固定部件、一机身及一验证暂存器,验证暂存器设置于机身内,机身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固定部件是否接合至机身,以使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互相接合,使机身形成一环状。当固定部件接合至机身,则执行一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设定验证暂存器并将固定部件锁定至机身。当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固定部件锁定至机身,则执行一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电子装置提供各种安全性相关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支付、门锁及车锁。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使用者可通过银行帐号进行付款、通过无线通信技术锁上/解锁车门或家门。若便携式电子装置被其他人拿走,则其他人可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支付或解锁车门或家门,进而造成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拥有者的损失。因此,如何改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安全性已成为业界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可根据验证暂存器是否被设定及固定部件是否被锁定至机身,来改善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便携式装置具有一固定部件、一机身及一验证暂存器,验证暂存器设置于机身内,机身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固定部件是否接合至机身,以使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互相接合,使机身形成一环状。当固定部件接合至机身,则执行一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设定验证暂存器并将固定部件锁定至机身。当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固定部件锁定至机身,则执行一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装置具有一固定部件、一机身、一验证暂存器及一处理器。验证暂存器设置于机身内。机身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处理器用以判断固定部件是否接合至机身,以使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互相接合,使机身形成一环状。当固定部件接合至机身,则处理器执行一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处理器设定验证暂存器并将固定部件锁定至机身。当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固定部件锁定至机身,则处理器执行一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接合至机身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未接合至机身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接合至机身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未接合至机身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7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近场通信读取器的方块图。
图8绘示未有生物特征存储于安全元件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9绘示当验证暂存器未被设定至第一数值且固定部件未被锁定至机身而便携式电子装置从睡眠模式被唤醒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绘示将固定部件从机身分离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绘示步骤S602的子步骤。
图12绘示当验证暂存器被设定至第一数值且固定部件被锁定至机身而便携式电子装置从睡眠模式被唤醒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3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14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S100、S102、S104、S106、S108、S110、S112、S402、S404、S406、S408、S500、S502、S602、S604、S702、S704、S706、S708、S802、S804、S806、S1100、S1102:流程步骤
100:便携式电子装置
110:机身
120、120’:固定部件
130:验证暂存器
140:生物特征输入装置
150:处理器
160:安全元件
170:无线通信模块
180、180’:传感器
200:近场通信读取器
1102:第一部分
1104:第二部分
1106、1108:部分
1701:近场通信控制器
1702:近场通信无线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120接合至机身11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120未接合至机身11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机身110、一固定部件120、一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一处理器150、一安全元件160及一无线通信模块170。机身110包括一第一部分1102及一第二部分1104。处理器150、安全元件160及无线通信模块170设置于机身110内。安全元件160包括验证暂存器130。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设置在机身110上。固定部件120设置在第一部分1102及第二部分1104其中之一上。举例来说,固定部件120设置在第二部分1104上。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选择性的包括一传感器180。传感器180设置在第一部分1102及第二部分1104其中之一上。举例来说,传感器180设置在第一部分1102上。
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为一智慧手表、一智慧手环或任一可被穿戴于人体的装置。固定部件120用以固定第一部分1102及第二部分1104。安全元件160用以存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验证暂存器130用以存储一数值,用以指示作为安全性的一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是否被成功执行,以使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可以被安全的执行。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用以从使用者接收生物特征。无线通信模块170用以通过无线通信与其他无线装置沟通。处理器150用以控制固定部件120、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及无线通信模块170,执行生物特征验证以及处理存储于安全元件160的验证暂存器130的数据。处理器150电性连接至固定部件120,用以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接合至机身110。在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选择性的包括传感器180,并藉由传感器180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接合至机身110。
如图1所示,当固定部件120接合至机身110,表示机身110的第一部分1102及第二部分1104互相接合,使机身110形成一环状。上述的生物特征用于认证或存取控制的生物特征验证。
请参照图4及图5。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120’接合至机身11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当固定部件120’未接合至机身11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
在此实施例中,固定部件120’及传感器180’可被设置在部分1106及部分1108,如图4及图5所示。传感器180’用以感测固定部件120’是否接合至机身110。当固定部件120’接合至机身110,部分1106及部分1108互相接合,使机身110形成一环状,如图4所示。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6。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00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关机或在关机状态。在步骤S102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开机。举例来说,使用者按下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电源键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开机。
在步骤S104中,处理器150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接合至机身110,以使机身110的第一部分1102及第二部分1104互相接合,使机身110形成一环状。当第一部分1102及第二部分1104互相接合使机身110形成一环状,则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被穿戴在人体上。举例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被穿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
当处理器150判断固定部件120未接合至机身110,则回到步骤S100。也就是说,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关机。当处理器150判断固定部件120接合至机身110,则进入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处理器150执行一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并判断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是成功或失败。举例来说,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从使用者接收生物特征,以及处理器150判断接收的生物特征是否与存储在安全元件160的生物特征相符合。当接收的生物特征与存储在安全元件160的生物特征相符合,则处理器150判断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当接收的生物特征与存储在安全元件160的生物特征不符合,则处理器150判断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失败。生物特征至少为指纹、视网膜图形、虹膜图形、声音、心电图、手掌图形、脸部辨识及DNA其中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可为一指纹感应器,用以感测使用者的指纹。在一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可为相机,用以提取使用者的视网膜图形或虹膜图形。在一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可为麦克风,用以接收使用者的声音并将声音转换成电子信号。
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失败,则进入步骤S112。当步骤S106的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进入步骤S108。在步骤S112中,处理器150记录第一生物特征验证的失败次数,并判断第一生物特征验证的失败次数是否大于一预定次数。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的失败次数大于预定次数,则回到步骤S100,处理器150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关机。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的失败次数未大于预定次数,则回到步骤S106。
在步骤S108中,处理器150设定验证暂存器130并将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举例来说,固定部件120可包括一电磁装置(例如一电磁铁,期可经由施加电流产生电场),以及由强磁性材料制造之一插销。电磁装置的磁极可经由施加不同极性的电流而被控制。将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的一方法是通过电磁装置吸住插销,以使固定部件120与机身110被插销卡住。此外,将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解锁的一方法是施加不同电流以减少电磁装置的磁性以释放插销,以使固定部件120与机身110可被容易地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50将验证暂存器130设定为第一数值,用以指示安全性的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已被成功的执行。通过生物特征验证之后,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可被安全的执行。在此情况下,处理器150可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举例来说,进行电子支付,或门锁的解锁/上锁,或车锁的解锁/上锁,或执行其他需要安全性的功能。
接着,进入步骤S110。在步骤S110中,处理器15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7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具体来说,在处理器15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之前,处理器150检查验证暂存器130是否被设定为第一数值。且只有当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一数值时,处理器150才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7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无线通信模块170至少为近场通信(NFC)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及Wi-Fi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以无线通信模块170由近场通信模块来实施为例。请参照图7,图7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及近场通信读取器200的方块图。在此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具有近场通信的功能。无线通信模块170包括一近场通信控制器1701及一近场通信无线电单元1702。
在步骤S110,处理器15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70(近场通信模块)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具体来说,在处理器15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之前,处理器150检查验证暂存器130是否被设定为第一数值。且只有当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一数值时,处理器150输出一命令至近场通信控制器1701。接着,近场通信控制器1701控制近场通信无线电单元1702与近场通信读取器200沟通,以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8。图8绘示未有生物特征存储于安全元件160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8的操作方法与图6的操作方法的差异在于,图8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了步骤S402、S404、S406及S408。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使用者开机且固定部件120接合至机身110(也就是步骤S100、S102及S104之后),进入步骤S402。在步骤S402中,处理器150判断是否有任何生物特征存储于安全元件160内。当有任何生物特征存储于安全元件160内,则进入步骤S106。当未有任何生物特征存储于安全元件160内,则进入步骤S404。
在步骤S106中,处理器150执行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并判断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是成功或失败。在步骤S404中,处理器150执行一注册程序。当未有任何生物特征存储于安全元件160内,则有可能表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第一次被使用或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未被其他使用者注册过。因此,使用者应注册以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
更确切来说,生物特征输入装置140从使用者接收生物特征,以及处理器150存储生物特征至安全元件160内以执行注册程序。注册程序可为,举例来说包含建立使用者帐号、设定使用者是否为管理者、及设定使用者权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个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注册的使用者可设定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管理者。当注册程序成功,则进入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且固定部件120被锁定至机身110。
接着,进入步骤S406。在步骤S406中,处理器150判断是否注册其他使用者。若是,进入步骤S408。若否,进入步骤S110。
在步骤S408,处理器150执行其他注册程序。换句话说,第一个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注册的使用者(也就是管理者)可允许其他使用者注册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第二使用者。以及,管理者可设定第二使用者的权限以使第二使用者只能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部分功能。举例来说,第二使用者只能上锁/解锁车门或家门,但不能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进行电子支付。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9。图9绘示当验证暂存器130未被设定至第一数值且固定部件120未被锁定至机身110而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被唤醒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0,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进入一睡眠模式且验证暂存器130未被设定至第一数值且固定部件120未被锁定至机身110(也就是第一生物特征验证还未被成功执行)。在步骤S502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通过从使用者接收的一唤醒触发事件被唤醒,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回到正常模式。唤醒触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双点击事件、触碰事件、语音唤醒事件。唤醒触发事件可包括任何可唤醒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事件。在此实施例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回到正常模式,则在步骤S104及S106中分别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接合至机身110以及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是否成功。当步骤S106中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在步骤S108中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及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以及在步骤S110中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可安全地被执行。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10。图10绘示将固定部120件从机身110分离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使用者开机,以及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且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之后(步骤S100、S102、S104及S106),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及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步骤S108)。接着,进入步骤S602。
在步骤S602中,处理器150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从机身110分离。当固定部件120未从机身110分离,则结束方法。当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分离,进入步骤S604。在步骤S604中,处理器150设定验证暂存器130。具体来说,处理器150将验证暂存器130中的第一数值设定为第二数值,以表示安全相关应用程序不能被执行。也就是说,在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二数值之后,处理器150不能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602中,处理器150更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从机身110正常地被分离或强迫地被分离。具体来说,请参考图11,图11绘示步骤S602的子步骤。步骤S602包括步骤S702、S704、S706及S708。在步骤S702中,处理器150执行第二生物特征验证,以及判断第二生物特征验证是成功或失败。执行第二生物特征验证用以解锁固定部件120。当第二生物特征验证失败,进入步骤S706。当第二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进入步骤S704。
在步骤S704中,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正常地被分离。也就是说,处理器150将验证暂存器130中的第一数值设定为第二数值并解锁固定部件120,以使使用者可正常地且轻易地将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分离。在固定部件120被解锁之后,使用者可轻易地将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分离,并脱下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举例来说,使用者可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使用者的手腕上分离。
在步骤S706中,处理器150判断固定部件120是否解锁。当固定部件120未被解锁,则结束方法。当固定部件120被解锁,则进入步骤S708。在步骤S708,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强迫地被分离,且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二数值。也就是说,固定部件120并未通过第二生物特征验证解锁固定部件120。这代表固定部件120被使用者或其他人从机身110强迫地分离。在一实施例中,当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强迫地被分离,则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跳出一讯息提醒使用者。接着,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进入关机状态或进入睡眠模式。由于当固定部件120从机身110强迫地被分离时,验证暂存器130会被设定为第二数值,则无法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如此一来,在固定部件120被解锁并分离之前,验证暂存器130会被设定为第二数值。因此,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其他人拿走,由于验证暂存器130会被设定为第二数值且安全相关应用程序不能被执行,则其他人也无法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12。图12绘示当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至第一数值且固定部件120被锁定至机身110而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被唤醒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802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睡眠模式,且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及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在步骤S804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使用者接收唤醒触发事件。在步骤S806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通过唤醒触发事件从睡眠模式回到正常模式。
如此一来,由于验证暂存器130被设定至第一数值(也就是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地被执行),则在步骤S802中,不须再执行一次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回到正常模式。在此实施例中,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回到正常模式之后,不须第一生物特征验证则使用者可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使用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请参照图13及图14。图13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方块图。图14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传感器1300。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使用者开机,以及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且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之后(步骤S100、S102、S104及S106),进入步骤S1100。
在步骤S1100中,传感器1300感测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是否被使用者所穿戴。举例来说,传感器1300可感测,但不限于,至少使用者的心跳、体温及脉搏其中之一。当至少心跳、体温及脉搏其中之一被感测到,则可判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使用者穿戴。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未被使用者穿戴,则重复步骤S1100。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使用者穿戴,则进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处理器150设定验证暂存器130并将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也就是说,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且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使用者穿戴,则处理器150设定验证暂存器130至第一数值并将固定部件120锁定至机身110。在步骤S110,处理器150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基于上述,只有当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时,验证暂存器才会被设定为第一数值表示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可安全地被执行。以及当固定部件从机身强迫地被分离或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未成功时,验证暂存器130会被设定为第二数值表示无法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如此一来,由于验证暂存器未被设定为第一数值,故即便便携式电子装置被其他人拿走,其他人也无法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因此,可改进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安全相关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固定部件、机身及验证暂存器,该验证暂存器设置于该机身内,该机身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操作方法包括:
判断该固定部件是否接合至该机身,以使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互相接合,使该机身形成环状;
当该固定部件接合至该机身,则执行第一生物特征验证;
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设定该验证暂存器并将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以及
当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则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该安全相关应用程序通过该无线通信模块而被执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无线通信模块至少为近场通信(NFC)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及Wi-Fi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及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该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该固定部件从该机身分离且未通过第二生物特征验证,则设定该验证暂存器为第二数值;
其中当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该第一数值时才会执行该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该固定部件接合至该机身,该操作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有任何生物特征存储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安全元件中;以及
当未有生物特征存储在该安全元件中,则执行注册程序;
其中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根据存储于该安全元件中的生物特征而被执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锁定的固定部件被分离,则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进入睡眠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的失败次数大于预定次数,则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被关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及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该操作方法还包括:
执行第二生物特征验证;以及
当该第二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将该验证暂存器中的该第一数值设定为第二数值及解锁该固定部件;
其中当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该第一数值时才会执行该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该固定部件被锁定至该机身之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唤醒触发事件从睡眠模式被唤醒至正常模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操作方法还包括:
感测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是否被使用者所穿戴;以及
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且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被该使用者所穿戴,则设定该验证暂存器并将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
1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固定部件;
机身,该机身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
验证暂存器,该验证暂存器设置于该机身内;以及
处理器,用以判断该固定部件是否接合至该机身,以使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互相接合,使该机身形成环状;
当该固定部件接合至该机身,则该处理器执行第一生物特征验证;
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该处理器设定该验证暂存器并将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以及
当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则该处理器执行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该安全相关应用程序通过该无线通信模块而被执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模块至少为近场通信(NFC)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及Wi-Fi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当该固定部件从该机身分离且未通过第二生物特征验证,则设定该验证暂存器为第二数值,以及当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该第一数值时才会执行该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固定部件接合至该机身,该处理器判断是否有任何生物特征存储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安全元件中,以及当未有生物特征存储在该安全元件中,则执行注册程序;
其中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根据存储于该安全元件中的生物特征而被执行。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锁定的固定部件被分离,则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进入睡眠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的失败次数大于预定次数,则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被关机。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第一数值及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该处理器还执行第二生物特征验证;以及当该第二生物特征验证成功,则将该验证暂存器中的该第一数值设定为第二数值及解锁该固定部件;
其中当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为该第一数值时才会执行该安全相关应用程序。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在该验证暂存器被设定及该固定部件被锁定至该机身之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唤醒触发事件从睡眠模式被唤醒至正常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用以感测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是否被使用者所穿戴;
其中当该第一生物特征验证成功且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被该使用者所穿戴,则该处理器还设定该验证暂存器并将该固定部件锁定至该机身。
CN201710309183.9A 2016-07-21 2017-05-04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7644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16,298 2016-07-21
US15/216,298 US20180026974A1 (en) 2016-07-21 2016-07-21 Portable electr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4157A true CN107644157A (zh) 2018-01-30
CN107644157B CN107644157B (zh) 2020-06-30

Family

ID=59387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9183.9A Active CN107644157B (zh) 2016-07-21 2017-05-04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26974A1 (zh)
EP (1) EP3273378B1 (zh)
CN (1) CN107644157B (zh)
TW (1) TWI6786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7761A (zh) * 2018-10-19 2020-04-28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腕表及其省电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6808B2 (en) 2016-10-25 2019-12-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access to credentials for use in an operation
JP2019020558A (ja) * 2017-07-14 2019-0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739086B (zh) * 2019-04-10 2021-09-11 歐生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認證裝置與裝置內自行登錄認證資料的方法
US10698701B1 (en) 2019-06-01 2020-06-3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accessing an account
US11601419B2 (en) 2020-06-21 2023-03-0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ccessing an account
AU2022221706A1 (en) * 2021-02-19 2023-09-0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and device settings based on user identific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852A (zh) * 2013-11-22 2015-05-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授权方法
CN104700019A (zh) * 2015-03-30 2015-06-10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穿戴的方法、装置和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WO2015199879A1 (en) * 2014-06-27 2015-12-30 Intel Corporatio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05068395U (zh) * 2015-09-17 2016-03-02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545A (en) * 1987-12-28 1990-02-20 Rising Star Technologies (A Partnership) Self-contained electromechanical locking device
US7973649B2 (en) * 2002-09-10 2011-07-05 Lojack Operating Company Lp Method of an apparatus for sensing the unauthorized movement of vehicles and the like and generating an alarm or warning of vehicle theft
US7281134B2 (en) * 2004-04-01 2007-10-0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security device
JP5123144B2 (ja) * 2008-11-21 2013-0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充電用コネクタ
JP4683397B2 (ja) * 2009-09-18 2011-05-18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機器
JP2011108148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124383A1 (ja) * 2011-03-11 2012-09-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情報端末及び把持特徴認証方法
CN103392184B (zh) * 2011-10-31 2016-12-14 郭俊 带有联合验证电子锁的个人微型智能终端
US20130335193A1 (en) * 2011-11-29 2013-12-19 1556053 Alberta Ltd. Electronic wireless lock
TWI676880B (zh) * 2013-12-24 2019-11-11 美商飛利斯有限公司 動態可撓物品
KR20150106229A (ko) * 2014-03-11 2015-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를 인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826400B2 (en) * 2014-04-04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a wearable identity manager
KR20160004770A (ko) * 2014-07-04 2016-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치 타입의 이동 단말기
KR102287160B1 (ko) * 2014-07-31 2021-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US20160092665A1 (en) * 2014-09-27 2016-03-31 Intel Corporation Liveness Detection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852A (zh) * 2013-11-22 2015-05-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授权方法
WO2015199879A1 (en) * 2014-06-27 2015-12-30 Intel Corporatio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4700019A (zh) * 2015-03-30 2015-06-10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穿戴的方法、装置和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05068395U (zh) * 2015-09-17 2016-03-02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7761A (zh) * 2018-10-19 2020-04-28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腕表及其省电方法
CN111077761B (zh) * 2018-10-19 2021-07-27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腕表及其省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4157B (zh) 2020-06-30
EP3273378B1 (en) 2020-08-19
US20180026974A1 (en) 2018-01-25
TWI678633B (zh) 2019-12-01
TW201804352A (zh) 2018-02-01
EP3273378A1 (en)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415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3870468B (zh) 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080148393A1 (en) Neural authenticator and method
CN104851164B (zh) 一种具有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5226356B4 (de) Verfahren zum Zugreifen auf wenigstens eine Fahrzeugfunktionalität wenigstens eines Kraftfahrzeugs, Kraftfahrzeugzugriffsvor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KR101270625B1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제어방법
JP2019513256A (ja) 指紋認証デバイス
CN107251107A (zh) 用于控制对机动车辆的至少一个功能的访问的方法
CN107680221A (zh) 开门方法及装置、门禁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96417A (zh) 电子锁控制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0223430A (zh) 一种电子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门锁
CN109147104A (zh) 一种双重验证的电子门锁及其验证方法
US20140237581A1 (en) Authentication platform and relate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8154017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密码验证方法及密码验证系统
WO2018054128A1 (zh) 一种指纹锁、指纹处理装置和指纹锁系统
CN105389874A (zh)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20030271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lock
CN107091019B (zh) 一种多锁体智能锁的方法、装置
CN107679411A (zh) 一种移动终端隐私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8271280U (zh) 智能锁系统
CN110807852A (zh) 一种智能门锁无感开锁系统
DE10341370A1 (de) Identifikationssystem
TWI452204B (zh) 多重安全管制保全系統與保全訊息處理方法
KR101226645B1 (ko)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한 디지털 잠금장치 관리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관리 장치
CN106481152B (zh) 一种电子锁开锁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