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7514A -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7514A
CN107637514A CN201710939226.1A CN201710939226A CN107637514A CN 107637514 A CN107637514 A CN 107637514A CN 201710939226 A CN201710939226 A CN 201710939226A CN 107637514 A CN107637514 A CN 107637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wing
band
male parent
high efficiency
ma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92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7514B (zh
Inventor
李绍祥
李宏生
丁明亮
刘琨
杨木军
顾坚
赵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9392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7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7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7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7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7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父本带与母本带按1:2的比例依次播种,父本带的播种宽度为1米,母本带的播种宽度为2米,播种时用至少播4行的窄幅播种机播父本带,用至少播8行的播种机播母本带,行间距均为0.25米,父本带与母本带之间间隔0.4米不播种。本发明根据西南麦区小麦种植的地形地貌,结合该区域小麦主流收获机械的收割幅宽,该方法可实现播种、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简易、规范、高效,人工投少,制种产量高、制种效益高。

Description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抗逆性和稳产性,丰富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建立了配套的光温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2000年以来已育成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十余个,已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增产优势一般为10%-14%,2005-2010年累计示范种植200万亩。“云杂”和“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在越南和巴基斯坦示范,均较当地对照增产30%以上。
我国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通过多年研究、实践,目前制种产量一般可以达到250公斤/亩左右,制种方法分为两种:
一是父本和母本混合播种,主要在北方或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父本和母本的混合比例有1.75:10.00、5-40%,由于这些地区地块大且平整,适合大型机械化播种、收获等田间操作。
二是父本和母本按一定的行比种植,主要是西南地区或丘陵地区,地块相对偏小且平整度不如北方平原地区,只适合小型机械。目前父本和母本的种植比例有1:5或1:6、2:6、2:5~2:6。行比种植制种时,由于父本只种1-2行,基本无法实现机械化播种,只能手工播种,收获时也必须人工先把1~2行父本收割后,余下的5~6行母本才能用小型收割机收获。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杂交小麦行比制种中,人工播种、收割进度慢,效率低、成本高,往往错过最佳播种期和收获期,同时也增加了杂交小麦制种的风险和成本。
针对杂交小麦行比制种中的上述问题,在丘陵地区杂交小麦制种中,采用种植1.2米父本带和2.4米母本带,采用人工撒种,但当地的小麦收割机的收割幅宽只有1.0~1.1米,收割机走一次收不完,走两次又费时、费油,增加了收割成本,而且母本的幅宽过宽,影响授粉效果,最终导致制种产量和农户的收益均明显低于过去的行比制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本发明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父本带与母本带按1:2的比例依次播种,父本带的播种宽度为1米,母本带的播种宽度为2米,播种时用至少播4行的窄幅播种机播父本带,用至少播8行的播种机播母本带,行间距均为0.25米,父本带与母本带之间间隔0.4米不播种。
进一步地,播种量为父本带基本苗5万/亩、母本带基本苗10万/亩折算种子用量。
进一步地,播父本带的播种机设计播种行数超过4行,关闭多余的下种通道进行播种。
进一步地,播种到地块边,土地宽度不够播种4行父本或8行母本时,根据所余土地宽度确定需关闭的下种通道个数。
进一步地,收获时,一台收割机走1次可收完一组父本带,另一台收割机走2次可收完一组母本带。
进一步地,播种时以10月15日~11月5日为适宜播种期,10月15-25日为最佳播种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西南麦区小麦种植的地形地貌,结合该区域小麦主流收获机械的收割幅宽,比较研究了父本带和母本带的不同种植比例对制种产量、单位面积产值、种子生产成本、收割效果的影响,以及自然授粉条件下和辅助赶粉条件下父本带花粉的移动距离,再比较、筛选适合的播种机械,是一种适宜西南地区的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播种、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简易、规范、高效,人工投少,制种产量高、制种效益高。
2、本发明在小麦制种的播种和收获两个环节,与行比制种的半机械化相比,本发明在这两个环节都实现了全机械化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而且保证了播种质量的一致性和播种的时效性。
3、本发明采用的1米父本带与2米母本带依次种植的方式,收割机走1次可收完一组父本带,走2次可收完一组母本带,不仅在收割时间和油耗上节省了约40%,而且因为父本带与母本带之间的整体距离缩小后,父本带的花粉量及大多数花粉的有效移动距离能更好地覆盖母本带,母本带的异交授粉结实率平均提高了25-30%,相应地也提高了母本(制种)产量,由于母本上收获的种子的单价是父本种子的2倍以上,因此也相应增加了农户和整个制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包括:
2015年10月-2016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100亩杂交小麦品种“云杂5号”机械化制种。“云杂5号”的父本为01Y1-1069,母本(即不育系)为K78S。
制种地点:根据气象资料结合母本(不育系)的前期适应性试验结果,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九龙乡2月中旬至3月中旬(该时期为不育系K78S的育性敏感期)的日平均气温在11℃以下,适合“云杂5号”安全制种。
制种田选择:制种地海拔2100米,属于52家农户,每块面积1~3亩不等,土地较平整,适合机械操作,经村委会协调规划,连片种植,有灌溉条件。
播种期:根据前期试验结果,以10月15日~11月15日为适宜播种期,其中10月15-30日为最佳播种期。
播种量:按公式确定,
制种田父本带基本苗为15万/亩,不育系K78S千粒重25克,父本千粒重43克,两者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75%,1:2播种模式,不育系基本苗每亩10万苗/亩,父本5万苗/亩,不育系播量为3.5公斤/亩,父本播量为3.0公斤/亩;再按田块实际面积称种。
播种机准备:经过筛选,圆盘式播种机适合云南大部分耕地,播种效果较好,但市场上没有圆盘式播4行的播种机,则选用河北农哈哈集团生产的2BXF-6和2BXF-8,两个播种机都有施肥功能,播种同时施种肥,种肥用量为尿素10公斤/亩。2BXF-6为6行播种机,关闭2个下种通道后用于播4行父本带;2BXF-8为8行播种机,用于播8行母本带。
播种前规划:用磷肥或石灰粉画出父、母本播种带位置,制种田四周画出1米的父本带,制种田走向与风向垂直,从上风方向开始1米父本带,2米的母本带,交替进行。
播种:1台2BXF-6播种机先在地块四周走一圈,播父本带,然后按事先画出的父本带位置播种父本带,另一台2BXF-8播种机同时播母本带,一块地结束后移到另一块地。
100亩制种,1天即播种完成,比原2:6行比制种播种节省2天时间,同时连同施种肥,减少人工投入190个工,约相当于1.9万元。
田间管理:制种田的肥、水和病、虫、草害管理与种植常规小麦相同。
机械收获:小麦成熟时,一台“洋马”收割机专收父本带,另一台“洋马”收割机专收母本带,1.5天即完成100亩制种收割。与半机械化收割的2:6行比制种模式相比,每亩收获至少减少人工投入(割父本、另外脱粒)1个工、节省1天收获时间;与1.2米父本带和2.4米母本带种植模式相比,每亩节约收割成本20元。
收获的父本、母本种子分晒、分储,避免混杂。
产量结果:100亩制种的杂交种平均产量达276.6公斤/亩(从母本上收获的),且田块间差异较小(最低234.2公斤/亩,最高291.3斤/亩),比过去2:6行比播种模式平均产量提高了27公斤/亩,相当于每亩净增收130元;与1.2米父本带和2.4米母本带种植模式相比,同时杂交种产量平均提高了31公斤/亩,相当于每亩净增收150元。100亩制种的父本平均产量为173.9公斤。
实施例2
2016年10月-2017年5月云南省楚雄市禄劝县中村乡150亩杂交小麦品种“云杂6号”机械化制种。“云杂6号”的父本为01Y1-1424,母本(即不育系)为K78S。
制种地点:该乡海拔1650米,2月中旬至3月初日均温在13℃以下,适合不育系K78S和“云杂6号”安全制种。制种地为农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连片,适合机械操作,有灌溉条件。
播种期:根据前期试验结果,以10月15日~11月5日为适宜播种期,其中10月15-25日为最佳播种期。
播种量:按公式确定,播量
制种田父本带基本苗为15万/亩,不育系K78S千粒重32克,父本千粒重45克,两者发芽率为90%,田间出苗率75%,1:2播种模式,不育系基本苗每亩10万苗/亩,父本5万苗/亩,不育系播量为4.8公斤/亩,父本播量为3.4公斤/亩;按田块实际面积称种。
播种机准备:用河北农哈哈集团的2BXF-6和2BXF-8,播种的同时施种肥,用量为尿素10公斤/亩。2BXF-6关闭2个下种通道播4行父本带;2BXF-8播8行母本带。
播种前准备:用磷肥画出父、母本播种带位置,制种田四周画出1米的父本带,制种田走向与风向垂直,从上风方向开始1米父本带,2米的母本带,交替进行。
播种:1台2BXF-6播种机先在地块四周走一圈,播父本带,然后按事先画出的父本带位置播种父本带,另一台2BXF-8播种机同时播母本带,一块地结束后移到另一块地。1.5天即播完150亩制种,全程用工10个。过去采用2:6行比制种人工播种,至少需要5-6天才能完成,用工在200个以上。
田间管理:与种植常规小麦相同。
机械收获:小麦成熟时,一台“洋马”收割机专收父本带,另一台“洋马”收割机专收母本带,2天即完成150亩制种收割。与半机械化收割的2:6行比制种模式相比,每亩收获至少减少人工投入(割父本、另外脱粒)1个工、节省1天收获时间;与1.2米父本带和2.4米母本带种植模式相比,每亩节约收割成本20元。
收获的父本、母本种子分晒、分储,避免混杂。
产量结果:150亩制种的杂交种平均产量达284.2公斤/亩,比过去2:6行比播种模式平均产量提高了31公斤/亩;与1.2米父本带和2.4米母本带种植模式相比,同时杂交种产量平均提高了33公斤/亩,每亩净增收均在150元以上。同时150亩制种的平均父本产量为187.4公斤。150亩制种的平均亩产值达到1830元/亩。
由于专业合作社的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等措施统一、及时,应用本发明方法制种,增产、增收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父本带与母本带按1:2的比例依次播种,父本带的播种宽度为1米,母本带的播种宽度为2米,播种时用至少播4行的窄幅播种机播父本带,用至少播8行的播种机播母本带,行间距均为0.25米,父本带与母本带之间间隔0.4米不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量为父本带基本苗5万/亩、母本带基本苗10万/亩折算种子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父本带的播种机设计播种行数超过4行,关闭多余的下种通道进行播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到地块边,土地宽度不够播种4行父本或8行母本时,根据所余土地宽度确定需关闭的下种通道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收获时,一台收割机走1次可收完一组父本带,另一台收割机走2次可收完一组母本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以10月15日~11月5日为适宜播种期,10月15-25日为最佳播种期。
CN201710939226.1A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Active CN107637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9226.1A CN107637514B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9226.1A CN107637514B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7514A true CN107637514A (zh) 2018-01-30
CN107637514B CN107637514B (zh) 2020-03-17

Family

ID=6111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9226.1A Active CN107637514B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75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1300A (zh) * 2022-04-07 2022-07-0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种肥同步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4606A (zh) * 2012-12-04 2013-02-20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杂交水稻机械制种技术
CN102960236A (zh) * 2012-11-06 2013-03-1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水稻的全机械化制种方法
WO2013064085A1 (zh) * 2011-11-02 2013-05-10 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方法
CN103548630A (zh) * 2013-10-18 2014-02-05 杨勋毅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方法
CN104718956A (zh) * 2015-04-09 2015-06-24 仝宝生 一种小麦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4085A1 (zh) * 2011-11-02 2013-05-10 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方法
CN102960236A (zh) * 2012-11-06 2013-03-1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水稻的全机械化制种方法
CN102934606A (zh) * 2012-12-04 2013-02-20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杂交水稻机械制种技术
CN103548630A (zh) * 2013-10-18 2014-02-05 杨勋毅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方法
CN104718956A (zh) * 2015-04-09 2015-06-24 仝宝生 一种小麦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绍祥等: "云南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种子》 *
杨木军等: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杨木军等: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物学报》 *
段其忠等: "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种子世界》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1300A (zh) * 2022-04-07 2022-07-0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种肥同步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7514B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dunchezhiyan et al. Effect of tillage, irriga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sweet potato in rice fallow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02461407B (zh)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套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2934579B (zh) 一种用于冬水田或冬闲田的水稻直播种植方法
CN103782857B (zh) 一种越年再生水稻种子的培育方法及育苗种植方法
CN108849325A (zh) 一种基于小麦、玉米间作插播绿肥的可持续种植模式
CN103460963A (zh)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CN103039264B (zh) 一种玛咖高效栽培方法
CN103098679A (zh) 水稻无水旱栽套种甜玉米栽培方法
CN110073968A (zh) 一种高油耐盐花生的快速培育方法
CN103548630B (zh)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方法
CN107046977A (zh) 一种在黄淮海地区砂姜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CN112673946B (zh) 一种南方高寒山区朝天椒酿热增温育苗的方法
CN102783410A (zh) 高产抗倒、优质双低、适合机械化作业油菜的育种方法
CN106034611B (zh) 一种小麦、马铃薯和西瓜/南瓜玉米间套种方法
CN102124944A (zh) 杂交玉米的选育方法
CN103355127A (zh) 一种稻田紫云英的早播方法
CN107637514A (zh) 一种杂交小麦机械化高效制种播种方法
CN110612853A (zh) 一种花椒种苗繁育方法
CN110583474A (zh) 一种水稻小粒型不育系的轻简化混播制种方法
CN114631464A (zh) 一种花叶型工业大麻的套种方法
CN104782371B (zh) 一种适合于南方稻鱼共生系统的再生稻蓄育栽培方法
CN107980614B (zh) 一种杂交小麦花期调节制种方法
CN112514744A (zh) 一种大白菜小拱棚育苗越冬小株制种方法
CN106069083A (zh) 一种免耕繁育前胡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