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7308B - 生态房 - Google Patents

生态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7308B
CN107637308B CN201610569145.2A CN201610569145A CN107637308B CN 107637308 B CN107637308 B CN 107637308B CN 201610569145 A CN201610569145 A CN 201610569145A CN 107637308 B CN107637308 B CN 107637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planar
vertical support
strip
wat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9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7308A (zh
Inventor
刘春常
吴兴
肖诗慷
夏沐之
刘凯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l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l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l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l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91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7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7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7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7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7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生态房。生态房采用面状种植模块全部或部分代替传统墙体,至少两个面状种植模块围合形成室内腔,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相连接,该方案容易装配。条形种植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植物和条形种植座的重力传递至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上,避免现有生态房存在受力集中情况,整体结构稳定。在条形种植座上种植花草,使建筑物全部或部分被植物覆盖,达到调控温度、美化景观、节能减排的效果。

Description

生态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生态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态房是在建筑物墙体上植物种植,不仅可以美化建筑物或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节约平面种植面积,广泛为人们所应用。现有生态房包括设于墙体上且用于支撑植物的支撑臂及用于将支撑臂安装于墙体上的连接件,墙体与支撑臂之间的连接处要承受植物和支撑臂的重力,受力集中,对连接件的强度要求较高,如果连接件强度不够,容易造成支撑臂的垮塌。还有,现有生态房采用多个连接件对应将多个支撑臂安装于墙体上,装配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房,旨在现有生态房中对用于安装支撑臂的连接件强度要求较高以及装配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生态房,包括至少两个面状种植模块,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包括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竖直支撑件及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的条形种植座,所述条形种植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件上,所有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依次相邻布置且围合形成一室内腔,相邻两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另外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二竖直支撑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所述条形种植座的数量至少为二,所有所述条形种植座相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件之间的挡板。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面状种植模块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形成一种植模块层,所述种植模块层的数量至少为一,各个所述种植模块层依次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给水装置,所述给水装置包括与水源相连接的纵向给水管、与所述纵向给水管相连接且用于对所述条形种植座上的植物灌溉的横向给水管及用于控制所述纵向给水管的控制组件。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种植模块层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向给水管,所有所述横向给水管相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给水管的输入端设有第一过滤装置;和/或,所述纵向给水管的输入端设有给肥装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还包括设于所有所述条形种植座的底部的水槽,所述生态房还包括与所述水槽相连接的排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与所述水槽相连接的横向排水管及与所述横向排水管相连接的纵向排水管,所述种植模块层与所述横向排水管的数量相等,所有所述横向排水管相间隔分布,同一所述种植模块层中的所有所述水槽与同一所述横向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与所述横向排水管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有所述种植模块层的建筑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种植座包括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件上的条状支架及设于条状支架上且用于围合形成所述种植槽的柔性透水布。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槽的横截面呈V型,且该种植槽的横截面具有相连接的长边与短边,所述长边或所述短边靠近于所述室内腔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另外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二竖直支撑件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另外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二竖直支撑件之间夹设有密封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生态房采用面状种植模块全部或部分代替传统墙体,至少两个面状种植模块围合形成室内腔,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相连接,该方案容易装配。条形种植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植物和条形种植座的重力传递至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上,避免现有生态房存在受力集中情况,整体结构稳定。在条形种植座上种植花草,使建筑物全部或部分被植物覆盖,达到调控温度、美化景观、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的装配图,其中条形种植座未示;
图2是图1的生态房的装配图,其中给水装置与排水装置未示;
图3是图2的生态房中应用的面状种植模块的装配图;
图4是图3的面状种植模块的装配图,其中条形种植座未示;
图5是图2的生态房中应用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第二竖直支撑件的装配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中应用的面状种植模块的装配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中应用的面状种植模块的装配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中应用的面状种植模块的装配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中应用的面状种植模块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包括至少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每一面状种植模块10包括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一竖直支撑件11相对设置的第二竖直支撑件12及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131的条形种植座13,条形种植座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上,所有面状种植模块10依次相邻布置且围合形成一室内腔20,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其中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另外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二竖直支撑件12相连接。
生态房采用面状种植模块10全部或部分代替传统墙体,至少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形成室内腔20,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相连接,该方案容易装配。条形种植座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植物和条形种植座13的重力传递至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上,避免现有生态房存在受力集中情况,整体结构稳定。在条形种植座13上种植花草,使建筑物全部或部分被植物覆盖,达到调控温度、美化景观、节能减排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均呈板状。在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之间相连接时,两者相抵接,连接强度好。可以理解地,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均呈条状或其它形状,也能让两者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竖直可以是沿竖直方向延伸还可以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横向可以是沿横向方向延伸还可以大致沿横向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在每一面状种植模块10中,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均呈板状,经过第一竖直支撑件11的内侧边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的内侧边可作一辅助平面(即下述挡板14所在平面),第一竖直支撑件11、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该辅助平面以一错开角度相错开,错开角度大于0°且小于180°。当错开角度大于90°,面状种植模块10的种植面朝外。当错开角度小于90°,面状种植模块10的种植面朝内。当面状种植模块10并列设置,错开角度为90°。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呈90°相接,当面状种植模块10的种植面朝外时错开角度为135°,当面状种植模块10的种植面朝内时错开角度为4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长方体状,容易加工与装配。
室内腔20相当于建筑物内部。所有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形成的室内腔20可以封闭也可以有缺口。生态房的其中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设有一开口,用于安装一门体60。条形种植座13可以呈直线、曲线或其它规则线条或其它不规则线条,按需选用。条形种植座13的种植槽131内填充保水保肥轻质种植基质,可按要求种植植物。或者,在种植基质内掺合植物种植或者茎叶片段等繁殖体,在合适的条件下种子或者繁殖体生长繁殖。种植完毕后,再次调试生态房,使整个生态房正常运行。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及时处理植物病虫害或给排水装置50故障。
进一步地,在每一面状种植模块10中,条形种植座13的数量至少为二,所有条形种植座13相间隔分布。该方案便于呈面状布置植物,使建筑物全部或部分被植物覆盖。优选地,在每一面状种植模块10中,所有条形种植座13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该结构容易加工,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每一面状种植模块1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之间的挡板14。让面状种植模块10全部或部分代替传统墙体。挡板14还能提高面状种植模块10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结构稳定。挡板14可以为平板或曲面板,按需选用。
进一步地,若干面状种植模块10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形成一种植模块层10a,种植模块层10a的数量至少为一,各个种植模块层10a依次层叠设置。该结构容易加工与装配,可依据建筑物高度配置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使建筑物全部或部分被植物覆盖,达到调控温度、美化景观、节能减排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给水装置30,给水装置30包括与水源相连接的纵向给水管31、与纵向给水管31相连接且用于对条形种植座13上的植物灌溉的横向给水管32及用于控制纵向给水管31的控制组件(图未示)。该方案可对各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条形种植座13供液,而且容易装配,结构紧凑。具体地,横向给水管32可以为滴灌管、喷雾浇灌管或其它灌溉方式的横向给水管。水源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水池蓄水泵送。纵向给水管31是较粗管径水管,内径50-25mm。横向给水管32是较小管径水管,内径20-12mm。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控制纵向给水管31或横向给水管32的电磁阀及与电磁阀电连接的控制器。对于较小规模的生态房,控制组件采用定时装置,对纵向给水管31或横向给水管32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每一种植模块层10a设置至少两个横向给水管32,所有横向给水管32相间隔分布。一个横向给水管32设于一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部分条形种植座13的上方,另一个横向给水管32设于该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另一部分条形种植座13的上方,让同一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各个条形种植座13获得充分的水。横向给水管32环绕同一植模块层10a的各个面状种植模块10设置,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纵向给水管31的输入端设有第一过滤装置(图未示)。第一过滤装置设于纵向给水管31的输入端与水源出口之间,过滤杂质。
进一步地,纵向给水管31的输入端设有给肥装置(图未示)。自来水供水在水源出口与第一过滤装置之间安装给肥装置。泵送循环供水则在水池内添加可溶性肥料或者液肥给植物供肥。
进一步地,每一面状种植模块10还包括设于所有条形种植座13的底部的水槽40,生态房还包括与水槽40相连接的排水装置50。水槽40可收集位于水槽40上方的条形种植座13漏出的水,排水装置50将水排出。
进一步地,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第二竖直支撑件12、挡板14、水槽40采用不锈钢板或具有一定强度的工程塑料或其他符合条件的材料制作而成,满足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排水装置50包括与水槽40相连接的横向排水管51及与横向排水管51相连接的纵向排水管52,种植模块层10a与横向排水管51的数量相等,所有横向排水管51相间隔分布,同一种植模块层10a中的所有水槽40与同一横向排水管51相连接。该方案可将水槽40内的水排出,而且容易装配,结构紧凑。具体地,水槽40侧壁靠底部位置有开孔41,开孔41外接横向排水管51。位于同一种植模块层10a的水槽40收集的水通过开孔41进入横向排水管51道,横向排水管51道与纵向排水管52道相连,采用直排方式流出生态房或者采用泵送循环方式流入水池。
进一步地,水槽40与横向排水管51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装置(图未示)。第二过滤装置设于水槽40的开孔41内部,过滤杂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有种植模块层10a的建筑骨架(图未示)。对于只有一层且三米左右高的小型生态房,安装时直接将面状种植模块10按要求连接起来,辅以相应的骨架结构。对于多层生态房,安装时先制作好建筑骨架,再将面状种植模块10按要求连接起来,辅以相应的骨架结构。具体地,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机械连接于建筑骨架上,让整体结构稳定。在面状种植模块10安装好之后,安装给水装置30和排水装置50,并调试生态房,使生态房达到正常运行的标准。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条形种植座13包括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上的条状支架及设于条状支架上且用于围合形成种植槽131的柔性透水布。条状支架容易加工,结构强度好,确保生态房墙体的稳固性,条状支架作为柔性透水布的骨架,将柔性透水布围设于条状支架装配形成种植槽131,用于放置植物并滤水。优选地,条状支架采用钢制作,结构强度好。柔性透水布为土工布,土工布有助于滤水,同时植物根系也容易与化学纤维牢固结合并自由伸展。
进一步地,种植槽131的横截面呈V型,且该种植槽131的横截面具有相连接的长边131a与短边131b,长边131a或短边131b靠近于室内腔20设置。具体地,种植槽131朝上,以放置植物。当面状种植模块10的种植面朝外时,短边131b靠近于室内腔20设置。当面状种植模块10的种植面朝内时,长边131a靠近于室内腔20设置。该方案便于植物的固定与生长。条状支架包括三根相平行的杆件及设于三根杆件端部且用于连接三根杆件的连接部,该结构容易加工,将柔性透水布围设于条状支架装配形成种植槽131。可以理解地,种植槽131的横截面还可以呈U型或其它形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5,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其中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另外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二竖直支撑件12通过紧固件71相连接。采用紧固件71便于装配。具体地,沿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紧固件71,让两者连接牢固。可以理解地,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第二竖直支撑件1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焊接或其它机械连接方式连接,按需选用。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其中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另外一个面状种植模块10的第二竖直支撑件12之间夹设有密封件72。密封件72可以防止水和汽通过两个面状种植模块10间空隙进入建筑物内部。密封件72为软胶垫片,密封效果好。
请参阅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辅助平面以一错开角度相错开,错开角度均为135°,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长方体状,容易加工与装配。
请参阅图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与辅助平面以90°错开角度相错开,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辅助平面以135°错开角度相错开,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预定形状,容易加工与装配。
请参阅图8,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辅助平面以一错开角度相错开,错开角度均为90°,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预定形状,容易加工与装配。
请参阅图9,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房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辅助平面以一错开角度相错开,错开角度均为120°,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正六棱柱状,容易加工与装配。
可以理解地,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或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辅助平面以一错开角度相错开,错开角度为112.5°,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正八棱柱状。或者,面状种植模块10中的第一竖直支撑件11、第二竖直支撑件12与辅助平面还可以预定错开角度相错开,多个面状种植模块10围合成各种棱柱状、近似圆柱体或其它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按需装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生态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装置和至少两个面状种植模块,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包括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竖直支撑件及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的条形种植座,所述条形种植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件上,所有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依次相邻布置且围合形成一室内腔,相邻两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另外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二竖直支撑件相连接;
其中,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件之间的挡板;
若干所述面状种植模块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形成一种植模块层,所述种植模块层的数量至少为一,各个所述种植模块层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条形种植座包括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件上的条状支架及设于条状支架上且用于围合形成所述种植槽的柔性透水布;
在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所述条形种植座的数量至少为二,所有所述条形种植座相间隔分布;
相邻两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另外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二竖直支撑件之间夹设有密封件;
所述给水装置包括与水源相连接的纵向给水管、与所述纵向给水管相连接且用于对所述条形种植座上的植物灌溉的横向给水管及用于控制所述纵向给水管的控制组件,每一所述种植模块层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向给水管,所有所述横向给水管相间隔分布;所述纵向给水管的输入端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纵向给水管的输入端设有给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面状种植模块还包括设于所有所述条形种植座的底部的水槽,所述生态房还包括与所述水槽相连接的排水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与所述水槽相连接的横向排水管及与所述横向排水管相连接的纵向排水管,所述种植模块层与所述横向排水管的数量相等,所有所述横向排水管相间隔分布,同一所述种植模块层中的所有所述水槽与同一所述横向排水管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所述横向排水管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有所述种植模块层的建筑骨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横截面呈V型,且该种植槽的横截面具有相连接的长边与短边,所述长边或所述短边靠近于所述室内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一竖直支撑件与另外一个所述面状种植模块的第二竖直支撑件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CN201610569145.2A 2016-07-20 2016-07-20 生态房 Active CN107637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9145.2A CN107637308B (zh) 2016-07-20 2016-07-20 生态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9145.2A CN107637308B (zh) 2016-07-20 2016-07-20 生态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7308A CN107637308A (zh) 2018-01-30
CN107637308B true CN107637308B (zh) 2024-05-07

Family

ID=6110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9145.2A Active CN107637308B (zh) 2016-07-20 2016-07-20 生态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73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4656A (zh) * 2018-05-28 2018-11-20 深圳市未来十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场的肥水系统
CN108464155A (zh) * 2018-05-28 2018-08-31 深圳市未来十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梯田组合结构
CN109392514A (zh) * 2018-12-13 2019-03-01 武汉绿生霖植物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植物墙制作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9100Y (zh) * 2002-04-23 2003-05-07 余弘正 可随意拆迁组合变化结构的绿色围墙、篱
CN201709178U (zh) * 2009-06-08 2011-01-19 茅国平 建筑绿化幕墙装置
DE102010018586A1 (de) * 2010-04-27 2011-10-27 Helix Pflanz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werkes und ein Bauwerk aus technischen und pflanzlichen Komponenten
CN203027800U (zh) * 2012-12-28 2013-07-03 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
CN203027788U (zh) * 2012-11-28 2013-07-03 深圳市地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CN104278802A (zh) * 2013-07-06 2015-01-14 孙希贤 生态房
CN105557361A (zh) * 2015-12-11 2016-05-11 卢志文 一种植物墙的水回收系统
CN205242622U (zh) * 2015-12-03 2016-05-1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
CN205946687U (zh) * 2016-07-20 2017-02-15 深圳市地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1448B2 (en) * 2012-09-25 2016-05-31 Hortech, Inc. Wall plant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9100Y (zh) * 2002-04-23 2003-05-07 余弘正 可随意拆迁组合变化结构的绿色围墙、篱
CN201709178U (zh) * 2009-06-08 2011-01-19 茅国平 建筑绿化幕墙装置
DE102010018586A1 (de) * 2010-04-27 2011-10-27 Helix Pflanz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werkes und ein Bauwerk aus technischen und pflanzlichen Komponenten
CN203027788U (zh) * 2012-11-28 2013-07-03 深圳市地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CN203027800U (zh) * 2012-12-28 2013-07-03 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
CN104278802A (zh) * 2013-07-06 2015-01-14 孙希贤 生态房
CN205242622U (zh) * 2015-12-03 2016-05-1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
CN105557361A (zh) * 2015-12-11 2016-05-11 卢志文 一种植物墙的水回收系统
CN205946687U (zh) * 2016-07-20 2017-02-15 深圳市地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GJ 155―2007《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标准介绍;朱志远;;中国建筑防水;20070920(09);25-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7308A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3472U (zh) 一种盆栽植物陈列架的自动浇水系统
CN203523485U (zh) 一种盆栽植物的陈列架
CN107637308B (zh) 生态房
US8627597B2 (en) Green wall system
MX2012005352A (es) Pared para plantas y modulos para cultivar plantas.
CN106171932B (zh)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多级循环利用装置
CN201781802U (zh) 植物培养装置
CN102172182B (zh) 一种自动蓄水灌溉的组合式模块立面绿化装置
JP2006197843A (ja) 水耕栽培装置
KR101466179B1 (ko) 수족관 겸용 식물재배장치
KR101555226B1 (ko) 모듈타입 실내용 수경재배장치
CN105145170A (zh) 一种壁挂式植物栽培架
RU120329U1 (ru) Моду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на вертикаль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ях
CN205902480U (zh) 室内植物墙
RU148569U1 (ru) Фитомодуль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и озеленения вертикаль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KR101223763B1 (ko) 가정용 수경재배 장치
CN104137795A (zh) 远程控制式珍珠工厂化室内养殖智能系统
WO2017010952A1 (es) Torre hidropónica modular
KR20140025986A (ko) 순환식 식물재배장치
KR101357111B1 (ko) 배양액 공급조건의 조정이 가능한 하부급수 방식의 수경재배장치
CN205946687U (zh) 生态房
CN105191561A (zh) 一种定时喷淋的立体绿化喷灌系统
CN207783898U (zh) 草莓管道式栽培装置
CN210782415U (zh) 室外绿化用无土栽培智能种植机
CN211558340U (zh) 一种液位可调的水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