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7169B -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7169B
CN107637169B CN201680005457.9A CN201680005457A CN107637169B CN 107637169 B CN107637169 B CN 107637169B CN 201680005457 A CN201680005457 A CN 201680005457A CN 107637169 B CN107637169 B CN 107637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current
current conversion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54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7169A (zh
Inventor
万叶华
沈锦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ghui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enghui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enghui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enghui Ligh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37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7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7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7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ti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H05B45/48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having LEDs organised in strings and incorporating parallel shun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包括: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用于将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流;储能放电装置(180),用于在控制开关(120)断开而使外部电源(110)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断开时,为所述发光组件(190)供电;充电控制器(160),用于在控制开关(120)接通而使外部电源(110)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连通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108)充电;以及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在控制开关(120)被检测到断开时,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180)为所述发光组件(190)供电。

Description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6年6月24日提交的第201610493747.4号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而被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LED照明装置由于具有节能、环保、可光控、实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长寿命等很多优点,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领域。
LED照明装置通常由外部电网提供电源实现照明。当LED照明装置的控制开关断开后,外部电网不再向LED照明装置供电,LED照明装置熄灭。此时,用户需要在黑暗处进行活动,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以使得照明装置与外部电网断电后,可实现延时照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照明组件。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储能放电装置,用于在控制开关断开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断开时,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充电控制器,用于在控制开关接通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连通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充电;开关装置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在控制开关被检测到断开时,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且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组件连接;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储能放电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外部电源、储能放电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具体用于:在控制开关接通时,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在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时,根据来自于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开关接通信号,将所述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的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可选地,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具体用于:在控制开关被检测到断开时,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而使所述储能放电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为发光组件供电;检测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当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时,输出开关断开信号至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在接收到所述开关断开信号时,断开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发光组件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其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且该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具体用于:通过确定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是否低于阈值,来检测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当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被检测到低于所述阈值,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使储能放电装置为发光组件供电。
可选地,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二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分别与储能放电装置、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连接;当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控制开关断开,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第二输入电流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用于使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发光组件工作;当所述控制开关接通,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将来自于外部电源的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实体;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用于发送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的至少一个供电;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来自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开关接通信号时,将所述第二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至少一个的工作条件的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和储能放电装置,其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发光组件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分别与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储能放电装置连接,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分别与充电控制器、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发光组件连接;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在所述控制开关被检测到断开时,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的开关接通信号,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发光组件提供满足预设条件的电压;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在交流-直流转换器输出直流电压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充电。
可选地,所述储能放电装置是超级电容器。
可选地,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用于:检测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当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时,输出开关断开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断开信号时,断开所述储能放电装置给发光组件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包括滤波电路,整流桥和第二电容;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外部电源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并接地。
可选地,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电阻并联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分别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D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电阻并联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交流-直流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MOS管的D极连接。
可选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第一电阻,电感,二极管和第三电容;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和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D极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S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接地;电感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还与发光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实体;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用于发送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的至少一个供电;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来自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开关接通信号时,将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至少一个的工作条件的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由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的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储能放电装置,用于在控制开关断开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断开时,为发光组件供电;充电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控制开关接通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连通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充电;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由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光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分别与储能放电装置、发光组件连接;充电控制器分别与外部电源、储能放电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可延时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其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检测由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压;当由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时,断开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对发光组件的供电;当由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压被检测到高于预设值时,开启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对发光组件的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延时照明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和可延时照明电路板;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上设置有可延时照明电路,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为如上所述的任一可延时照明电路。
可选地,可延时照明装置还包括:灯杯、灯头、散热器以及灯盖,其中,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灯杯内,所述灯杯的闭口端与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灯杯的开口端设置有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灯盖盖设在所述发光组件的外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延时照明电路通过检测控制开关的状态来控制储能放电装置放电的时间,实现了延时照明,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A和图1B为本发明提供的两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90(即发光模块),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例如电网)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可以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以及储能放电装置180。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入端可以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且该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与发光组件190连接,用于将输入电压/电流(例如来自于外部电源110)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可以是高低压转换器。
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所述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所述储能放电装置180还分别与所述充电控制器160、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还与所述发光组件190连接,用于将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
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当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则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提供电量给发光组件190。图1A和图1B说明了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在可延时照明电路中如何连接的两种不同方式。
如图1A所示,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与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通过确定交流-直流转换器130是否输出直流电压来确定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当交流-直流转换器130没有检测到电压,则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当接收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开关接通信号之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提供满足当前条件的电压和/或电流给发光组件190。
如图1B所示,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与控制开关120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根据外部电源110施加在至少一个电路组件(例如电阻)上的电压/电流来确定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当检测到的电压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确定控制开关接通,且防止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当检测不到电压(或检测到的电压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当接收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开关接通信号之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提供满足当前条件的电压和/或电流给发光组件190。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接收到开关接通信号时,将从储能放电装置180接收的电流/电压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并将转换后的电压/电流输出至发光组件190。进一步地,第二电压电路转换电路170接收到开关断开信号时,停止转换从储能放电装置180接收的电流/电压,并停止将转换后的电压/电流输出至发光组件190。
参考图1A和图1B,交流-直流转换器130也可以与充电控制器160连接。充电控制器160可以用于在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输出直流电压时,为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能放电装置可以采用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容量。它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充电过程能在数秒内完成,使得该可延时照明装置可以反复使用,不易损坏,无需维护,既节省了因损坏而需更换装置的费用又免去了维护装置的所需的人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储能放电装置180可以采用可再充电的蓄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闭合控制开关120时,即接通控制开关120时,外部电源110为可延时照明电路供电。外部电源110提供的220V 50Hz的交流电通过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转换为电压较高的直流电。电压较高的直流电通过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转换为电压较低的直流电,从而为发光组件190供电。电压较高的直流电还通过充电控制器160转换为符合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条件的较低电压,进而为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此外,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是接通的(例如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输出电压较高的直流电),则说明当前外部电源110向发光组件190供电,因此,不需要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此时,则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向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输出开关断开信号,阻止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
当用户断开控制开关120时,外部电源110不再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对应地,交流-直流转换器130也不再输出电压较高的直流电。此时,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是断开的(例如检测不到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输出电压较高的直流电),则向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输出开关接通信号,即导通了储能放电装置180与发光组件190之间的通路,允许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同时,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将储能放电装置180提供的电压/电流转换为符合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从而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实现控制开关120断开后的可延时照明。
进一步地,在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为发光组件190提供电能的过程中,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还用于在检测到储能放电装置180的输出电压低于预设值时,向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输出开关断开信号;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还用于在接收到开关断开信号后,断开供电开关,此时发光组件190不再放光。
本发明提供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可以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例如高低压转换器)、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以及储能放电装置。交流-直流转换器与高低压转换器连接,高低压转换器用于与发光组件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还分别与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分别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储能放电装置连接,储能放电装置还分别与充电控制器、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
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与发光组件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如果控制开关是断开的,则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在接收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的开关接通信号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闭合供电开关以控制储能放电装置向发光组件提供满足预设条件的电压和/或电流;充电控制器用于在交流-直流转换器输出直流电压时,对储能放电装置进行充电,实现了控制开关断开后的延时照明,通过控制储能放电装置放电实现了延时照明,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图2示出了另一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如图1A和图2所示,在上述图1A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30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地,交流-直流转换器130包括滤波电路231、整流桥232和第二电容233(即C2);滤波电路231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与外部电源110并联,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232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233的第一端还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输入端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第二电容233的第二端还与整流桥232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并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流-直流转换器130将外部电源110提供的220V50Hz的交流电先通过滤波电路231滤除来自外部电源110的其他高频信号的干扰,再经过整流桥232的桥式整流得到脉动直流电,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经过第二电容233滤波以后变成平滑直流电输出,从而实现了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直流转换器130为整流桥232,滤波电路231和第二电容233可以被视作可延时照明电路的滤波组件。
参见图1A与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吸收电路241,变压器242,二极管243(即D2),电容244(即C4),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电阻246(即R6);所述吸收电路241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所述变压器24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24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D2二极管243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24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C4电容244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D2二极管243的负极与所述C4电容244的第一端连接,还用于与所述发光组件19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的第一输出端与R6电阻24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的第一输出端还用于与所述发光组件19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内的MOS管的S级接地;所述R6电阻246的第二端接地。
吸收电路241包括电容C3、电阻R3和二极管D1,电容C3与电阻R3并联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分别与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变压器242的第一输入端、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的第一输入端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242的第二输入端、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内的MOS管的D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包括交流-直流控制器。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将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输出的较高电压的直流电作为输入,通过变压器242将较高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较低电压的直流电。由于变压器242是对交流电的电压转换,因此在变压器242(例如交流-直流控制器)转换前,需将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再进行转换,而转换后得到的是较低电压的交流电,经过D2二极管243的整流后得到较低电压的脉动直流电,再经C4电容244的滤波便得到较低电压的平滑直流电,从而为发光组件190供电。
为了保护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内的MOS管不被击穿,将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输出的较高电压的直流电通过吸收电路241后再输入MOS管的D级。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的输出端接R6电阻246,为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提供反馈电流,当反馈电流大于发光组件190正常工作电流时,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减小电压输出,当反馈电流小于发光组件190正常工作电流时,电压电流转换单元245增大电压输出,从而为发光组件190提供稳定的正常工作电流/电压。相应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实现了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到较低电压的直流电的转换,此外,还将较低电压的直流电调整到了与发光组件190的电流工作条件相匹配的范围。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190包括串联的LED1和LED2。LED1的第一端与D2二极管243(即发光组件190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LED2(即发光组件190的第二端)的第一端与电阻R6连接,LED2的第二端分别与LED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连接。当控制开关120闭合,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用于将其输入端(例如来自于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其输出端的适用于发光组件190的工作电压/电流,LED1和LED2从而发光。当控制开关120断开,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用于将其输入端(例如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电流转换为适用于发光组件190的工作电压/电流,LED1和LED2从而发光。
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1A与图3,在上述图1A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图2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包括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电阻342(即R1),电感343(即T1),二极管344(即D2),电容345(即C4);
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的输入端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内MOS管的D级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内MOS管的S级分别与R1电阻342的第一端、D2二极管344的负极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R1电阻342的第二端、电感343的输入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电感343的输出端与C4电容345的第一端连接,还用于与发光组件190的第一端连接;D2二极管344的正极与C4电容345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中的MOS管作为开关管,变压器343发挥电感和变压器双重作用。具体地,当控制开关闭合,MOS管可以以特定频率开启和关闭。在一个周期中,当MOS管导通时,T1电感343作为电感储存能量,C4电容345充电。当MOS管截止时,T1电感343作为电感能量不能突变,电压极性反转,开始放电,为发光组件190提供电压。
进一步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可以监控R1电阻342的电流/电压,相应地动态调整输出。R1电阻342两端的电压可以反映发光组件190的工作电流。例如,当R1电阻342的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可以降低向发光组件190输出的电流;当R1电阻342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可以提高向发光组件190输出的电流。输出电流可以参考平均输出。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可以通过诸如改变MOS管的频率或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等方式来调整输出电流。这样,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可以提供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流/电压。
图4示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1A和图4,在上述图1A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图2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第一电源电压转换电路140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包括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电阻442(即R1),电感443(即T1),二极管444(即T1)和电容445(即C4)。
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的输入端分别与T1电感443的第一端、C4电容445的第二端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中的MOS管的D极分别与T1电感443的第二端、D2二极管444的正极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中的MOS管的S极、R1电阻442的第一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R1电阻442的第二端接地。D2二极管444的负极与C4电容445的第一端连接。
发光组件190包括LED1和LED2。当控制开关闭合时,LED1与C4电容445并联连接且发光。当控制开关断开时,LED2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且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中的MOS管作为开关管,具体地,当控制开关闭合,MOS管可以以特定频率开启和关闭。在一个周期中,当MOS管导通时,T1电感443作为电感储存能量,C4电容445充电。当MOS管截止时,T1电感443作为电感能量不能突变,电压极性反转,T1电感443开始放电,从而为发光组件190提供瞬变电压/电流。进一步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441可以用于根据R1电阻442提供的反馈来调整输出。
图5示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1A和图5,在上述图1A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图2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第一电源电压转换电路140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包括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电阻542(即R1)。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的输入端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中MOS管的D极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中MOS管的S极与R1电阻542的第一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R1电阻542的第二端、发光组件190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与上述实现方式相比,第四种实现方式是线性的,不具有由电感提供的能量存储程序。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可以监控流经R1电阻542和发光组件190的电流。当电流较高时,MOS管产生的压降可以被调高,这样,反馈回路可以为发光组件190提供所需的稳定的工作电压/电流。
图6示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1A、图2和图6,在上述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检测开关状态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电阻651(即R7),R7电阻651的第一端分别与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的输入端、C2电容233的第二端连接。R7电阻651的第一端与整流桥232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并接地。C2电容233的第一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图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同上述根据图2描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相似。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用于基于R7电阻651的电压/电流来确定控制开关120的状态。当控制开关闭合,电流流经R7电阻651。相应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检测到一个高于预设值(例如0)的电压或电流,然后控制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关闭。当控制开关断开,没有电流流经R7电阻651,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检测到R7的电压/电流低于预设值(例如预设的时间段)。相应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控制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向发光组件190(例如LED2)供电。
图7示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3、图6和图7,在上述图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检测开关状态的第二种实现方式。该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电阻651(即R7),R7电阻651连接到电路中的方式可以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似。进一步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通过监控电阻R7的电压/电流来确定开关的状态。图7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同上述根据图3描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相似。
图8示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4、图6和图8,在上述图4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检测开关状态的第二种实现方式。该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电阻651(即R7),R7电阻651连接到电路中的方式可以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似。进一步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通过监控电阻R7的电压/电流来确定开关的状态。图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同上述根据图4描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相似。
图9示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5、图6和图9,在上述图4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检测开关状态的第二种实现方式。该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电阻651(即R7),R7电阻651连接到电路中的方式可以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似。进一步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通过监控电阻R7的电压/电流来确定开关的状态。图9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同上述根据图5描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相似。
图10出了另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1B、图3和图10,在上述图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检测开关状态的第三种实现方式。该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包括电阻1051(即R7),电阻1052(即R8),二极管1053(即D4),电阻1054(即R9),电阻1055(即R10)。
如图10所示,R8电阻1052的第一端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正极连接。R8电阻1052的第二端分别与R7电阻1051的第一端、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的输入端连接。R7电阻1051的第二端与D4二极管1053的正极连接。D4二极管1053的负极分别与R9电阻1054的第一端、外部电源110正极连接。R9电阻1054的第二端分别与外部电源110的负极、R10电阻1055的第一端连接。R10电阻1055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通过监控电阻R7、R9和R10的电压来确定开关的状态。当控制开关断开,储能放电装置180作为电阻R7-R10和二极管D4的电源。在电阻R8的第二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之间连接点会产生一个压降。即,电阻R8可以作为分压器。相应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检测到一个低于储能放电装置180输出电压的电压。当控制开关闭合,一个来自于外部电源110的较高电压可以加在电阻R9两端。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所检测到的电压(例如RMS值或峰值)会被截断或等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输出电压。由此,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根据所检测到的电压和预设值来辨别控制开关的状态,当所检测到的电压是一个低于预设值的持续的直流电压,则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确定控制开关是断开的,否则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确定控制开关是闭合的。
图10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同上述根据图3描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相似。可以理解,检测开关状态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诸如图2、图4和图5的其他可延时照明电路。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90,且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充电控制器160和储能放电装置180。
与图1A和图1B所述的结构示意图相比,图11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连接。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的第二输入端与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连接。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的第三输入端与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的输出端与发光组件190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用于将输入电压/电流转换成发光组件190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当控制开关接通时,输入电压/电流通过交流-直流转换器130来自于外部电源110,或当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是断开的,输入电压/电流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例如,当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电压同储能放电装置180的输出电压相似,则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被共享来为发光组件190提供工作电压。
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的第一端与控制开关120或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的第二端与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的第三端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的状态,并当检测到断开状态,连通储能放电装置180和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这样储能放电装置180就可以为发光组件190供电了。
图12示出了又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11和图12,在上述图11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如图12所示,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例如图3所描述)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该可延时照明电路中。
进一步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连接。储能放电装置180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341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的状态(例如确定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电压),并当检测到断开状态,连通储能放电装置180和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这样储能放电装置180就可以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当控制开关120断开时,发光组件190的LED1和LED2可以发光。
可以理解,根据图2和图4-10所描述的实施例,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可以省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和储能放电装置180可以如图12所示的方式连接。
图13示出了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90,且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70和储能放电装置180。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相比,图1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可以被省略。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的输出端与发光组件190的输入端连接,从而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可以将输入电压/电流(例如来自于外部电源)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
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分别与第二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70、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储能放电装置180分别与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70连接。第二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70与发光组件190连接,且用于将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
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并当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为发光组件190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90包括多个LED。该多个LED形成第一LED组和第二LED组。第一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40与第一LED组连接,并输出满足第一LED组工作条件的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电源转换电路170与第二LED组连接,并输出满足第二LED组工作条件的第二电压。某些应用场合中,在延时期间,发光组件190在控制开关断开时的亮度水平和控制开关接通时的亮度水平不同。
例如,发光组件190包括两组LED:串联的LED1和LED2。第一LED组包括两组LED,第二LED组包括LED2。即,与图2、图3和图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似,当控制开关120接通,第一LED组(例如两组LED)发光,当控制开关120断开,第二LED组(例如仅LED2)发光。由此,该可延时照明装置在延时期间,发光组件190在控制开关断开时的亮度水平和控制开关接通时的亮度水平不同。
又例如,发光组件190包括两组LED:串联的LED1和LED2。LED1和LED2不相连。第一LED组包括LED1,第二LED组包括LED2。即,与图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似,当开关120接通,第一LED组(例如LED1)发光,当控制开关120断开,第二LED组(例如LED2)发光。
图14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3和图13,在上述图1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1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外部电源110是直流电源,因此整流桥232可以被省略。C2电容233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而不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而不再与整流桥232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滤波组件(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C2电容233的滤波电路231)被保留在可延时照明电路中,以对外部电源110进行滤波。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功能与图3所述的方式相似。
图15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7和图13,在上述图1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7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1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外部电源110是直流电源,因此整流桥232可以被省略。具体地,C2电容233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而不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R7电阻651的第一端接地,而不再与整流桥232连接。滤波组件(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C2电容233的滤波电路231)被保留在可延时照明电路中,以对来自外部电源110的电压/电流进行滤波。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功能与图7所述的方式相似。
图16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5和图13,在上述图1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1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外部电源110是直流电源,因此整流桥232可以被省略。C2电容233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而不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而不再与整流桥232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滤波组件(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C2电容233的滤波电路231)被保留在可延时照明电路中,以对来自外部电源110的电压/电流进行滤波。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功能与图5所述的方式相似。
图17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9和图13,在上述图1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9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17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外部电源110是直流电源,因此整流桥232可以被省略。C2电容233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而不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R7电阻651的第一端接地,而不再与整流桥232连接。滤波组件(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C2电容233的滤波电路231)被保留在可延时照明电路中,以对来自外部电源110的电压/电流进行滤波。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功能与图9所述的方式相似。
图18示出了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90,且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充电控制器160和储能放电装置180。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结构图相比,交流-直流转换器130和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在如图1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被省略。
具体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用于将第一输入电压/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储能放电装置180用于在控制开关120断开而使外部电源110与可延时照明电路连接断开时,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充电控制器160用于在控制开关120接通而使外部电源110和可延时照明电路连通时,为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当控制开关120被检测到断开时,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为发光组件190供电。
进一步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输出端与发光组件190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分别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充电控制器160分别与外部电源110、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还与储能放电装置18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使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从而通过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还用于检测储能放电装置180输出的电压,并当储能放电装置180输出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输出开关断开信号至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当接收到开关断开信号,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断开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向发光组件190的供电。
相应地,当控制开关120接通,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将来自外部电源110的输入电压/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当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根据来自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开关接通信号,将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输入电压/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时,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输出开关断开信号来停止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例如,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之后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放电,来为发光组件190供电。进一步地,在预设时间段后(例如从储能放电装置180开始放电起经过10秒钟)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停止放电,则发光组件190停止发光。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交流-直流转换器增加到如图1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时,就可以得到如图11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具体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充电控制器160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增加到如图1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时,就可以得到如图1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分别与储能放电装置180、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连接。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输入电压/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当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检测到控制开关120断开,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使储能放电装置180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90包括多个发光实体(例如LED)。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还用于发送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控制储能放电装置180为多个LED中的至少一个供电。进一步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的开关接通信号时,将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多个LED中的至少一个的工作电压/电流。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和交流-直流转换器都被增加到如图1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时,就可以得到如图1A或图1B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
图19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12和图18,在上述图18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12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19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外部电源110是直流电源,因此整流桥232可以被省略。C2电容233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而不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而不再与整流桥232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滤波组件(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C2电容233的滤波电路231)被保留在可延时照明电路中,以对来自外部电源110的电压/电流进行滤波。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功能与图12所述的方式相似。
图20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12和图18,在上述图18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如图20所示,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例如如图5所示)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可延时照明电路中。
与图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交流-直流转换器和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可以被省略。电容C2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而不是与整流桥232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而不再与整流桥232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连接。储能放电装置180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541连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的状态(例如通过确定电容C2两端的电压),当检测到断开状态,连通储能放电装置180和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这样储能放电装置180可以放电来通过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为发光组件190供电。
图21示出了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90,且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和储能放电装置180。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结构图相比,图21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省略。
具体地,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输出端与发光组件190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用于在控制开关120接通时,将输入电压/电流(例如来自于外部电源110)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
充电控制器160分别与交流-直流转换器130的输出端、储能放电装置180的输入端连接。储能放电装置180分别与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连接。当控制开关120断开,而使外部电源110和可延时照明电路断开时,储能放电装置180用于通过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为发光组件190供电。当控制开关120接通且交流-直流转换器130输出直流电压时,充电控制器160用于为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用于将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和/或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预设条件的电压和/或电流。
在如图21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当控制开关120接通,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工作,提供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进一步地,当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到可以触发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接通的水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还可以在控制开关120接通时工作。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是将来自外部电源110的电压/电流转换后提供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的主要单元。
当控制开关120断开,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停止工作,储能放电装置180成为发光组件190的唯一电源。具体地,当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超过预设值,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接通。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将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和/或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预设条件的电压和/或电流。发光组件190在控制开关120断开后还可以发光。当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低于预设值(例如放电一定时间段之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断开,且发光组件190停止发光。因此,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时,可延时照明功能也可以被实现。
图22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21,在上述图21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2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被省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图3所示相似。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时,图22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也可以实现如图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延时照明功能。
图23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2和图21,在上述图21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2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被省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图2所示相似。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时,图23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也可以实现如图2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延时照明功能。
图24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4和图21,在上述图21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被省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图4所示相似。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时,图2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也可以实现如图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延时照明功能。
图25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5和图21,在上述图21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被省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图5所示相似。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时,图2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也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延时照明功能。
图26示出了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90,且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和储能放电装置180。
与图21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可以被省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的第一端通过控制开关120与外部电源110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输出端与发光组件190的输入端连接,这样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将输入电压/电流(例如来自外部电源110)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
储能放电装置180分别与充电控制器160、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连接。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与发光组件190连接,用于将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发光组件190的标准工作电压/电流。充电控制器用于在控制开关120接通时为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
在如图2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当控制开关120接通时,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工作,提供满足发光组件190工作条件的电压/电流。进一步地,当储能放电装置180充电到可以触发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接通的水平,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还可以在控制开关120接通时工作。
当控制开关120断开时,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停止工作,储能放电装置180成为发光组件190的唯一电源。具体地,当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超过预设值,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接通。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将来自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和/或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190预设条件的电压和/或电流。发光组件190在控制开关120断开后还可以发光。当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180的电压低于预设值(例如放电一定时间段之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70断开,且发光组件190停止发光。因此,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时,可延时照明功能也可以被实现。
图27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14和图26,在上述图26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1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被省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图14所示相似。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时,图2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也可以实现如图14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延时照明功能。
图28示出了再一种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参见图16和图26,在上述图26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可延时照明电路的一种示例性的电路图。
与图1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相比,图2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150可以被省略。该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其他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图16所示相似。在没有检测控制开关120的开关状态时,图28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也可以实现如图16所示的可延时照明电路的延时照明功能。
图29示出了示例性的可延时照明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延时照明装置可用于家中各个需要延时照明的地方,例如,客厅、房间、卫生间、走廊等。如图29所示,该可延时照明装置包括发光组件402和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具体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上设置有如图1A至图28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发光组件402与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电连接。照明组件402可以是图1A至图28中所示的发光组件190。
可延时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灯杯406、灯头407、散热器403以及灯盖401,具体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设置在灯杯406内,灯杯406的闭口端与灯头407连接。灯杯406的开口端设置有发光组件402,灯盖401盖设在发光组件402的外部,散热器403设置在发光组件402与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之间。发光组件402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头407与灯杯406可以通过各自的螺纹对齐并拧紧。储能放电装置405(例如储能放电装置180)与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电连接或集成在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上。散热器403设置在发光组件402与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之间,具体可以采用螺钉将散热器403固定在发光组件402上以对发光组件402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403通常为筒状,且散热器403的横截面直径大于设置发光组件402的平面直径。
发光组件402与可延时照明电路板404可以通过导线电连接。灯盖401与灯杯406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扣连接。发光组件402采用寿命长、产热低且节能的发光二极管。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延时照明装置,实现了在控制开关闭合时储能放电装置数秒内完成充电以及在控制开关断开后的一段时间内为发光组件进行延时供电,将储能放电装置与可延时电路板上的可延时电路连接,散热器与发光组件连接,发光组件与可延时电路板上的可延时电路电连接置于灯杯内,灯盖照射在该灯杯上,灯杯与灯头连接,构成了自身具备可延时照明功能的可延时照明装置,由于储能放电装置寿命长、充电快,使得该可延时照明装置寿命长、节能、可延时功能稳定,且仅与普通控制开关配合即可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延时照明装置仅为示意性的提出了一种照明装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该可延时照明电路还可以应用到其它照明装置中,以形成可延时照明装置,对于可延时照明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工业实用性和有益效果
除了限制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的范围,列出的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工业实用性和特定有益效果的示例仅用于说明目的。对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手段的替换、修改或等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包括在本公开中。
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本公开所公开的可延时照明装置利用传统的控制开关提供延时的照明功能。可延时照明装置可被安装为常规灯。可延时照明装置可包括发光组件和可延时电路。可延时照明电路可包括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和储能放电装置。当控制开关断开时,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可检测状态变化并控制储能放电装置为放光组件供电一特定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组件在控制开关断开时的的亮度水平和/或颜色与开关接通时的亮度水平不同。该特征可通过差异地配置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和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完成(例如输出不同的PWM或PFM信号和/或不同的电压/电流),或差异地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和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至发光组件(例如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至两个LED,连接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至一个LED)。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延时发光设备可允许用户选择所需的延时发光时长。例如,具有较高容量的储能放电装置可提供较长的延时发光时长。使用可通过相应于所需延时发光时长配置储能放电装置的容量设置可延时照明装置(例如通过拨动具体配置用于实现该功能的开关,或者通过改变可延时发光装置中的储能放电装),或通过改变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设置。

Claims (19)

1.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发光组件,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
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储能放电装置,用于在控制开关断开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断开时,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
充电控制器,用于在控制开关接通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连通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充电;
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在控制开关被检测到断开时,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
其中: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且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组件连接;
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储能放电装置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外部电源、储能放电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具体用于:
在控制开关接通时,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在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时,根据来自于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开关接通信号,将所述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的第二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具体用于:
在控制开关被检测到断开时,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而使所述储能放电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为发光组件供电;
检测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
当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时,输出开关断开信号至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在接收到所述开关断开信号时,断开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发光组件的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流-直流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
其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且该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具体用于:
通过确定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是否低于阈值,来检测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
当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被检测到低于所述阈值,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使储能放电装置为发光组件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二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分别与储能放电装置、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连接;
当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控制开关断开,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第二输入电流来自于储能放电装置,用于使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发光组件工作;
当所述控制开关接通,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将来自于外部电源的第一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实体;
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用于发送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的至少一个供电;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来自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开关接通信号时,将所述第二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至少一个的工作条件的电流。
8.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发光组件,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
交流-直流转换器,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和储能放电装置,其中: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发光组件连接;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分别与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与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分别与充电控制器、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发光组件连接;
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在所述控制开关被检测到断开时,输出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的开关接通信号,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发光组件提供满足预设条件的电压;
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在交流-直流转换器输出直流电压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放电装置是超级电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用于:
检测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
当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出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时,输出开关断开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断开信号时,断开所述储能放电装置给发光组件的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包括滤波电路,整流桥和第二电容;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外部电源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并接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包括:吸收电路,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电压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一电阻;
所述吸收电路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发光组件的第一端连接;
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发光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接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S极接地;
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电阻并联连接;
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
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分别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
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D极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第一电阻,电感,二极管和第三电容;
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和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D极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
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中的MOS管的S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感的输入端连接;
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电感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还与发光组件的第一端连接;
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实体;
所述开关状态检测电路还用于发送开关接通信号至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控制所述储能放电装置为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的至少一个供电;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来自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开关接通信号时,将输入电流转换为满足所述多个发光实体中至少一个的工作条件的电流。
16.一种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发光组件,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包括:
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由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的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
储能放电装置,用于在控制开关断开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断开时,为发光组件供电;
充电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控制开关接通而使外部电源和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连通时,为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充电;
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由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流转换为满足发光组件工作条件的电流;检测由所述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压;当由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压被检测到低于预设值时,断开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对发光组件的供电;当由储能放电装置输入的电压被检测到高于预设值时,开启所述储能放电装置对发光组件的供电;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光组件连接;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分别与储能放电装置、发光组件连接;
充电控制器分别与外部电源、储能放电装置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流-直流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
其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充电控制器连接。
18.一种可延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和可延时照明电路板;其中,
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可延时照明电路,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杯、灯头、散热器以及灯盖,其中,
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灯杯内,所述灯杯的闭口端与所述灯头连接;
所述灯杯的开口端设置有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灯盖盖设在所述发光组件的外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可延时照明电路板之间。
CN201680005457.9A 2016-06-24 2016-12-16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107637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37474 2016-06-24
CN201610493747.4A CN105979661B (zh) 2016-06-24 2016-06-24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PCT/CN2016/110431 WO2017219631A1 (en) 2016-06-24 2016-12-16 Time-delay lighting circuit and device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7169A CN107637169A (zh) 2018-01-26
CN107637169B true CN107637169B (zh) 2020-03-24

Family

ID=570203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3747.4A Active CN105979661B (zh) 2016-06-24 2016-06-24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CN201680005457.9A Active CN107637169B (zh) 2016-06-24 2016-12-16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3747.4A Active CN105979661B (zh) 2016-06-24 2016-06-24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7915B2 (zh)
EP (1) EP3476184A4 (zh)
CN (2) CN105979661B (zh)
WO (1) WO2017219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9661B (zh) * 2016-06-24 2018-03-09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CN109152125A (zh) * 2017-06-28 2019-01-04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559622A (zh) * 2017-09-29 2018-01-09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Led灯泡
CN109274152A (zh) * 2018-10-15 2019-01-25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蓄电池产品用延时充电器
CN111210610B (zh) * 2018-11-22 2021-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11586922A (zh) * 2020-04-23 2020-08-25 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延时照明系统
CN112234832B (zh) * 2020-09-29 2023-06-23 广州莱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供电脉冲控制的物联网电源
CN112615425B (zh) * 2020-12-31 2023-09-08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控制电路
CN115190670A (zh) * 2021-04-01 2022-10-14 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led驱动电路、电源开关检测方法及调光控制方法
CN114567954A (zh) * 2022-02-25 2022-05-31 上海麦索照明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照明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6567402B (zh) * 2023-06-28 2023-09-19 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51412U (zh) * 2011-12-23 2012-11-21 张培 带延时熄灭功能的遥控led节能灯
CN103841696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控制器、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05591448A (zh) * 2016-01-07 2016-05-18 明华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灯照明控制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9324C (zh) * 2006-11-24 2010-01-06 安提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同步控制及切换变化模式的led变色装置
CN100549502C (zh) * 2007-09-21 2009-10-14 陈志雄 一种两用智能灯
CN101741149A (zh) * 2008-11-07 2010-06-16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转换器
US20120104858A1 (en) * 2009-06-05 2012-05-03 Polynom Ag Electronic circuit for converting a mains-operated luminaire into an emergency luminaire
CN202065869U (zh) * 2011-04-20 2011-12-07 浙江萤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双用应急灯
CN103078615A (zh) * 2011-12-29 2013-05-01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电路及其方法
JP6152736B2 (ja) * 2013-08-02 2017-06-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ITVI20130306A1 (it) * 2013-12-20 2015-06-21 Beghelli Spa Apparecchio di illuminazione con circuito incorporato per l'illuminazione di emergenza
CN105323923B (zh) * 2015-10-27 2018-11-30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Led智能控制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CN105979661B (zh) 2016-06-24 2018-03-09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CN205847658U (zh) * 2016-06-24 2016-12-28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51412U (zh) * 2011-12-23 2012-11-21 张培 带延时熄灭功能的遥控led节能灯
CN103841696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控制器、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05591448A (zh) * 2016-01-07 2016-05-18 明华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灯照明控制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9661A (zh) 2016-09-28
US20180199418A1 (en) 2018-07-12
EP3476184A1 (en) 2019-05-01
CN107637169A (zh) 2018-01-26
US10257915B2 (en) 2019-04-09
WO2017219631A1 (en) 2017-12-28
EP3476184A4 (en) 2020-01-22
CN105979661B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7169B (zh)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JP5942179B2 (ja) 負荷判別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US8482222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 fixture using lighting device
CN110536506B (zh) Led频闪爆闪电路
JP6396336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点滅周波数を変換する電源回路
CN101861009A (zh)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JP2012014879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点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EP2432297A2 (en) A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an LED module and an LED illuminating device
US10299331B2 (en) LED retrofit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4535135A (ja) Ledを電子バラストに接続するためのドライバ
EP2786640A1 (en) Driver circuit for at least one load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40062323A1 (en) Linear Light-Emitting Diode Driving Circuit with Voltage-Lowering Serial Capacitor
WO2018024035A1 (zh) 一种开关电源用指示电路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024037A1 (zh) 一种直接滤波式开关电源
ITVI20130306A1 (it) Apparecchio di illuminazione con circuito incorporato per l'illuminazione di emergenza
JP6070049B2 (ja) Led点灯装置及びled照明器具
KR101597149B1 (ko) 엘이디 조명등 지연 소등장치
US20110255317A1 (en) Intelligent multi-stage variable-power switch power supply device
CN205847658U (zh) 可延时照明电路及装置
KR101243694B1 (ko) 이종 축전지를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가로등
US10779375B2 (en) LED driving circuit an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DC/DC converter
JP2012023891A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US20200015333A1 (en) Light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ighting device
KR101691768B1 (ko) 전자파 발생을 감소시키는 led 구동장치
KR101496631B1 (ko) 엘이디 절전 조명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elayable lighting circuit and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

Pledgee: Tongxiang Yunbei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Co.,Ltd.

Pledgor: ZHEJIANG SHENGHUI LIGHT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349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