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1104B -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1104B
CN107631104B CN201710833522.3A CN201710833522A CN107631104B CN 107631104 B CN107631104 B CN 107631104B CN 201710833522 A CN201710833522 A CN 201710833522A CN 107631104 B CN107631104 B CN 107631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itrogen
shale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liquefac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35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1104A (zh
Inventor
陈孝元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335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1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1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1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1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1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满足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内的最大允许压降、最大允许温升和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这三个运行限制条件,避免了因真空、绝热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真空维护时间过短或管道漏热过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的超导直流电缆直径较大,有利于降低电缆运行电流产生的磁场,进而提高超导直流电缆的电能传输容量。

Description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储存与运输技术领域和电力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容量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于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的动机,除压缩页岩气和液化页岩气的远距离运输方式以外,页岩气还被直接用作发电应用。在页岩气开采当地直接建设大容量页岩气发电站,再通过传统的高压输电线路输送至远距离电力用户。由于页岩气开采地区往往与集中用电的大中城市区域相距较远,传统的高压输电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问题。
中国专利CN2015106342153公开了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系统,其一方面将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利用具有更低运行温度的液氮(65-75K)使液化页岩气(110-120K)始终维持在正常运行温区,消除了液化页岩气的温升及气化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将超导直流电缆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利用具有更低运行温度的液氮制冷超导直流电缆,使其具有更高的电能传输容量。但是,该专利并没有综合考虑最大允许压降、最大允许温升和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这三个限制条件,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综合考虑最大允许压降、最大允许温升和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这三个限制条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的管道设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构造;其中,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同轴设置在超导直流电缆的内部,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同轴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的内部;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液氮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包括金属铜骨架和绕制在金属铜骨架上的超导导线;其中,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金属支撑架与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相连,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非金属支撑架与所述超导直流电缆的金属铜骨架相连;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和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与外管均由不锈钢制成;
2)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预设性能参数和允许工作条件;包括:单位传输时间内液化页岩气的流量质量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压强为P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温度为T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液氮的初始压强为P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氮的初始温度为T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氮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压强为P3,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温度为T3,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外界大气中的漏热功率为q1,超导直流电缆的损耗功率为q2
3)确定大容量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设计参数;包括: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0、外径D1和厚度S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外径D3和厚度S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2,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4、外径D5和厚度S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外径D7和厚度S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4,单位传输时间内液氮的流量质量所述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中的漏热功率q3
根据D0函数关系,确定D0的数值:
其中,ρ1为液化页岩气的密度;f1为液化页岩气的摩擦系数;
根据q3D0的函数关系,确定q3的数值:
其中,C1为液化页岩气的比热容;
根据S1与P1、D0的函数关系,确定S1的数值:
其中,σ为不锈钢材料的许应应力;为不锈钢材料的焊缝系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1等于D0+2S1
根据δ1与T1、T2、q3、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1的数值:
其中,λ为绝热材料的热导率;
根据δ2δ1、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2的数值:
其中,g1为绝热材料的放气率;g2为不锈钢管的放气率;
当δ1≤δ2时,绝热材料的厚度设置为δ1,且真空夹层的厚度设置为δ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等于D1+2δ2;当δ1>δ2时,绝热材料的厚度设置为δ1,且真空夹层的厚度也设置为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等于D1+2δ1
根据S2与P2、D2的函数关系,确定S2的数值:
其中,m为不锈钢材料的稳定系数;E为不锈钢材料的弹性模量;L为不锈钢管的长度;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外径D3等于D2+2S2
根据D4D3函数关系,确定D4的第一个数值关系方程:
其中,ρ2为液氮的密度;f2为液氮的摩擦系数;
根据q1、q2、D3、D4的函数关系,确定D4的第二个数值关系方程:
其中,C2为液氮的比热容;
联立D3的两个数值关系方程,求解出D4的数值大小;
根据S3与P2、D4的函数关系,确定S3的数值:
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5等于D4+2S3
根据δ3与T2、T3、q1、D5的函数关系,确定δ3的数值:
根据δ4与δ3、D5的函数关系,确定δ4的数值:
当δ3≤δ4时,绝热材料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3,且真空夹层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等于D5+2δ4;当δ3>δ4时,绝热材料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3,且真空夹层的实际厚度也设置为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等于D5+2δ3
根据S4与P3、D6的函数关系,确定S4的数值:
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外径D7等于D6+2S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中,通过满足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内的最大允许压降、最大允许温升和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这三个运行限制条件,避免了因真空、绝热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真空维护时间过短或管道漏热过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的超导直流电缆直径较大,有利于降低电缆运行电流产生的磁场,进而提高超导直流电缆的电能传输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的本发明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结构图。首先,本发明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构造。其中,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同轴设置在超导直流电缆的内部,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同轴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的内部;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液氮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包括金属铜骨架和绕制在金属铜骨架上的超导导线;其中,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金属支撑架与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相连,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非金属支撑架与所述超导直流电缆的金属铜骨架相连;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和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与外管均由不锈钢制成。
2)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预设性能参数和允许工作条件;包括:单位传输时间内液化页岩气的流量质量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压强为P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温度为T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液氮的初始压强为P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氮的初始温度为T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氮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压强为P3,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温度为T3,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外界大气中的漏热功率为q1,超导直流电缆的损耗功率为q2
3)确定大容量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设计参数;包括: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0、外径D1和厚度S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外径D3和厚度S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2,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4、外径D5和厚度S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外径D7和厚度S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4,单位传输时间内液氮的流量质量所述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中的漏热功率q3
具体的,根据D0函数关系,确定D0的数值:
其中,ρ1为液化页岩气的密度;f1为液化页岩气的摩擦系数;而且,
其中,μ1为液化页岩气的动力粘度;v1为液化页岩气的传输速度。
根据q3D0的函数关系,确定q3的数值:
其中,C1为液化页岩气的比热容。
根据S1与P1、D0的函数关系,确定S1的数值:
其中,σ为不锈钢材料的许应应力;为不锈钢材料的焊缝系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1等于D0+2S1
根据δ1与T1、T2、q3、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1的数值:
其中,λ为绝热材料的热导率。
根据δ2δ1、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2的数值:
其中,g1为绝热材料的放气率;g2为不锈钢管的放气率;当δ1≤δ2时,绝热材料的厚度设置为δ1,且真空夹层的厚度设置为δ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等于D1+2δ2;当δ1>δ2时,绝热材料的厚度设置为δ1,且真空夹层的厚度也设置为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等于D1+2δ1
根据S2与P2、D2的函数关系,确定S2的数值:
其中,m为不锈钢材料的稳定系数;E为不锈钢材料的弹性模量;L为不锈钢管的长度;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外径D3等于D2+2S2
根据D4D3函数关系,确定D4的第一个数值关系方程:
其中,ρ2为液氮的密度;f2为液氮的摩擦系数;而且,
其中,μ2为液氮的动力粘度;v2为液氮的传输速度。
根据q1、q2、D3、D4的函数关系,确定D4的第二个数值关系方程:
其中,C2为液氮的比热容;联立D3的两个数值关系方程,求解出D4的数值大小。
根据S3与P2、D4的函数关系,确定S3的数值:
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5等于D4+2S3
根据δ3与T2、T3、q1、D5的函数关系,确定δ3的数值:
根据δ4δ3、D5的函数关系,确定δ4的数值:
当δ3≤δ4时,绝热材料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3,且真空夹层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等于D5+2δ4;当δ3>δ4时,绝热材料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3,且真空夹层的实际厚度也设置为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等于D5+2δ3
根据S4与P3、D6的函数关系,确定S4的数值:
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外径D7等于D6+2S4
因此,本发明通过满足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内的最大允许压降、最大允许温升和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这三个运行限制条件,避免了因真空、绝热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真空维护时间过短或管道漏热过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的超导直流电缆直径较大,有利于降低电缆运行电流产生的磁场,进而提高超导直流电缆的电能传输容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型。

Claims (1)

1.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构造;其中,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同轴设置在超导直流电缆的内部,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同轴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的内部;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液氮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包括金属铜骨架和绕制在金属铜骨架上的超导导线;其中,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金属支撑架与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相连,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非金属支撑架与所述超导直流电缆的金属铜骨架相连;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和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与外管均由不锈钢制成;
2)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预设性能参数和允许工作条件;包括:单位传输时间内液化页岩气的流量质量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压强为P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温度为T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液氮的初始压强为P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氮的初始温度为T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氮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压强为P3,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温度为T3,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外界大气中的漏热功率为q1,超导直流电缆的损耗功率为q2
3)确定大容量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设计参数;包括: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0、外径D1和厚度S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外径D3和厚度S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2,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4、外径D5和厚度S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外径D7和厚度S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4,单位传输时间内液氮的流量质量所述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中的漏热功率q3
根据D0 函数关系,确定D0的数值:
其中,ρ1为液化页岩气的密度;f1为液化页岩气的摩擦系数,而且,
其中,μ1为液化页岩气的动力粘度;v1为液化页岩气的传输速度;
根据q3 D0的函数关系,确定q3的数值:
其中,C1为液化页岩气的比热容;
根据S1与P1、D0的函数关系,确定S1的数值:
其中,σ为不锈钢材料的许应应力;为不锈钢材料的焊缝系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1等于D0+2S1
根据δ1与T1、T2、q3、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1的数值:
其中,λ为绝热材料的热导率;
根据δ2δ1、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2的数值:
其中,g1为绝热材料的放气率;g2为不锈钢管的放气率;
当δ1≤δ2时,绝热材料的厚度设置为δ1,且真空夹层的厚度设置为δ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等于D1+2δ2;当δ1>δ2时,绝热材料的厚度设置为δ1,且真空夹层的厚度也设置为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等于D1+2δ1
根据S2与P2、D2的函数关系,确定S2的数值:
其中,m为不锈钢材料的稳定系数;E为不锈钢材料的弹性模量;L为不锈钢管的长度;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外径D3等于D2+2S2
根据D4 D3函数关系,确定D4的第一个数值关系方程:
其中,ρ2为液氮的密度;f2为液氮的摩擦系数,而且,
其中,μ2为液氮的动力粘度;v2为液氮的传输速度;
根据q1、q2、D3、D4的函数关系,确定D4的第二个数值关系方程:
其中,C2为液氮的比热容;
联立D3的两个数值关系方程,求解出D4的数值大小;
根据S3与P2、D4的函数关系,确定S3的数值:
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5等于D4+2S3
根据δ3与T2、T3、q1、D5的函数关系,确定δ3的数值:
根据δ4δ3、D5的函数关系,确定δ4的数值:
当δ3≤δ4时,绝热材料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3,且真空夹层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等于D5+2δ4;当δ3>δ4时,绝热材料的实际厚度设置为δ3,且真空夹层的实际厚度也设置为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等于D5+2δ3
根据S4与P3、D6的函数关系,确定S4的数值:
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外径D7等于D6+2S4
CN201710833522.3A 2017-09-15 2017-09-15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Active CN107631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522.3A CN107631104B (zh) 2017-09-15 2017-09-15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522.3A CN107631104B (zh) 2017-09-15 2017-09-15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1104A CN107631104A (zh) 2018-01-26
CN107631104B true CN107631104B (zh) 2019-01-22

Family

ID=6110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3522.3A Active CN107631104B (zh) 2017-09-15 2017-09-15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1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5123B (zh) * 2019-07-24 2021-05-0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超稳定自加热输流管
CN110688782B (zh) * 2019-09-12 2021-09-07 清华大学 考虑轴向与径向场分布的长距离超导能源管道仿真方法
CN111403104B (zh) * 2020-02-27 2021-01-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扭绞可调式高散热超导导体支架
CN114484098B (zh) * 2022-01-24 2023-07-14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氢气天然气混合能源传输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9575A (zh) * 2004-07-29 2007-06-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电缆线路
KR20100003908A (ko) * 2008-07-02 2010-01-12 에스티에스반도체통신 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 제조 장치
CN204512702U (zh) * 2015-01-12 2015-07-29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传输管道及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
CN105179345A (zh) * 2014-05-27 2015-12-23 波音公司 制造流体分配系统组件的方法
CN105179823A (zh) * 2015-09-29 2015-12-23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系统
CN205578936U (zh) * 2016-03-09 2016-09-14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石油传输管道
WO2017116322A1 (en) * 2015-12-28 2017-07-06 Mir Arastirma Ve Gelistirme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ntinuous profiled tub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9575A (zh) * 2004-07-29 2007-06-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电缆线路
KR20100003908A (ko) * 2008-07-02 2010-01-12 에스티에스반도체통신 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 제조 장치
CN105179345A (zh) * 2014-05-27 2015-12-23 波音公司 制造流体分配系统组件的方法
CN204512702U (zh) * 2015-01-12 2015-07-29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传输管道及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
CN105179823A (zh) * 2015-09-29 2015-12-23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系统
WO2017116322A1 (en) * 2015-12-28 2017-07-06 Mir Arastirma Ve Gelistirme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ntinuous profiled tubes
CN205578936U (zh) * 2016-03-09 2016-09-14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石油传输管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1104A (zh) 2018-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1105B (zh)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CN107631104B (zh)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CN102679152B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和高温超导电能联合远程输送系统
Zhang et al.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design of a novel long-distance natural gas and electricity combined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6014338A (zh) 一种油井井筒发电、电磁降粘防蜡加热系统
CN105179823B (zh) 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系统
CN104455934A (zh) 免维护真空绝热流体热能输送管道
Ivanov et al. Choice of flexible cryostat for 2.5 km DC HTS cable to be laid in St. Petersburg
CN206401092U (zh) 一种高温超导复合电缆
CN206282636U (zh) 一种电缆和导线
Yamada et al. Study on 1 GW class hybrid energy transfer line of hydrogen and electricity
CN109296871A (zh)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节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25287A (zh) 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
CN105370352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车载脉动热管热电转化系统
CN205138273U (zh) 一种高效热量转移换热装置用换热管结构
WO2022077570A1 (zh) 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单端逆流制冷系统
WO2022077569A1 (zh) 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双端逆流制冷系统
CN207437134U (zh) 一种单级透平机冷油装置
CN205172964U (zh) 压缩机专用电机油冷结构
CN103322357B (zh) 一种具备电位隔离功能的复合型液氮液氦输送管接头
CN215256062U (zh) 一种整体隔热的保温套管
CN206330457U (zh) 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器的真空隔热内管
CN202209497U (zh) 一种保温气路管线
CN204628931U (zh) 一种冷却管道
Yeom et al. Design of cryogenic systems for 154 kV HTS power c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