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5433A -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 Google Patents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5433A
CN107625433A CN201610573795.4A CN201610573795A CN107625433A CN 107625433 A CN107625433 A CN 107625433A CN 201610573795 A CN201610573795 A CN 201610573795A CN 107625433 A CN107625433 A CN 107625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djustment
rod
heat
generating pipe
spliced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3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黄杰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37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54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5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54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温棒和电热锅具。其中,调温棒包括:外壳和插头,外壳上限定出插接孔;插头位于外壳内,并与插接孔同轴线;插接孔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电热锅具的发热管引出棒沿导向段的外端向外内端方向插入插接孔内,并与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调温棒,在插接孔的开口端处设计外端孔径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的扩孔结构,使得发热管引出棒能够沿该导向段顺利插入插接孔内,并与调温棒内的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既便于用户装配,解决发热管引出棒与插头因无法对准而不能正常装配的问题,又能够通过调温棒调节锅本体上发热管的加热功率,满足用户的不同加热需求。

Description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温棒和包括该调温棒的电热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热产品如电热锅具使用的外接调温棒,由于电热锅具的锅本体上的发热管引出棒会存在变形问题,导致调温棒在插入锅本体过程中,发热管引出棒会折弯调温棒内的插头,或者使发热管引出棒不能与插头正常配合,从而导致发热管引出棒与插头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严重时会因打火产生的高温而使得调温棒内的温度保险丝失效,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棒。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调温棒的电热锅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温棒,用于电热锅具,所述调温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限定出插接孔;插头,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插接孔同轴线;其中,所述插接孔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所述发热管引出棒沿所述导向段的外端向其内端方向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与所述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温棒,外壳上的插接孔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即将插接孔的开口端处设计成外端孔径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的扩孔结构,使得电热锅具上的发热管引出棒能够沿着该导向段顺利插入插接孔内,并与调温棒内的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既便于用户装配,解决发热管引出棒与插头因无法对准而不能正常装配的问题,又使得电热锅具的锅本体通过调温棒实现通电工作,并能够通过调温棒调节锅本体上发热管的加热功率,满足用户的不同加热需求。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温棒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段的长度L1为所述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的1倍~2倍。
设置导向段的长度L1为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的1倍~2倍,既避免导向段的长度过短而导致其导向效果差的问题,又避免导向段的长度过长而导致调温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加工不便的问题,从而在保证导向段起到良好导向作用的同时,便于调温棒的结构优化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段包括相连接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柱形段的内端与所述锥形段的孔径相对较大的一端过渡连接。
为保证发热管引出棒的顺利装配,锥形段的孔径需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而与锥形段的大端过渡连接的柱形段的孔径则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的前端顺利插入插接孔的柱形段,进而插入与柱形段的内端过渡连接的锥形段;该孔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有效限制发热管引出棒沿插接孔周向的活动空间,提升发热管引出棒的插入精度,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以正常角度与调温棒内的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其次,在锥形段的前端设置柱形段,有效避免直接在插接孔的开口端处设置锥形段而导致插接孔的开口端孔径过大的问题,便于插接孔结构的合理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段包括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孔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
为保证发热管引出棒的顺利装配,锥形段的小端孔径需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而锥形段的大端孔径则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的前端顺利由锥形段的大端插入插接孔内;锥形段的孔径由外端向内端方向逐渐减小,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有效限制发热管引出棒沿插接孔周向的活动空间,提升发热管引出棒的插入精度,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以正常角度与调温棒内的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锥形段的导向角度为30°~75°。
设置锥形段的导向角度为30°~75°,既避免锥形段的导向角度过小而导致插接孔的开口端孔径过小、不利于发热管引出棒顺利插入插接孔的问题,又避免锥形段的导向角度过大而导致插接孔的开口端孔径过大、不利于插接孔的加工或造成调温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当然,锥形段的导向角度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根据插接孔的实际结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接孔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段的内端相连接的校正段,所述校正段呈两端孔径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圆柱状,且所述校正段的孔径不大于所述导向段的内端孔径。
在导向段的内端连接一段平直的校正段,用来校正发热管引出棒的变形及角度偏差,使发热管引出棒始终以垂直角度与插头配合,从而解决了发热管引出棒因变形而导致其无法与插头以正常角度配合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发热管引出棒与插头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两者接触不良而导致打火产生的高温,使得调温棒内的温度保险丝失效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校正段的长度L2为所述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的1倍~2.5倍。
设置校正段的长度L2为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的1倍~2.5倍,既避免校正段的长度过短而导致其校正效果差的问题,又避免校正段的长度过长而导致调温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加工不便的问题,从而在保证校正段起到良好校正作用的同时,便于调温棒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校正段的孔径D2比所述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大0.4mm~0.6mm。
设置校正段的孔径D2比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大0.4mm~0.6mm,既避免校正段的孔径过小而导致发热管引出棒无法正常插入或插入时存在较大摩擦的问题,又避免校正段的孔径过大而导致校正段不能有效校正发热管引出棒的变形或角度偏差的问题;当然,校正段的孔径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根据插接孔的实际结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感温棒,所述感温棒的一端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限定出两个所述插接孔,两个所述插接孔分设在所述感温棒的两侧。
在外壳上安装感温棒,通过感温棒感知电热锅具的锅本体的温度变化,从而能够在锅本体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及时断开电路、在锅本体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及时闭合电路,从而将锅本体的加热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扣合围设出所述插接孔。
将外壳设计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分体式结构,便于外壳内的各部件顺利装配到外壳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锅具,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上设有发热管引出棒;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所述发热管引出棒插入所述调温棒的插接孔内,并与所述调温棒的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热锅具,通过调温棒实现锅本体通电工作,并通过调温棒实现对锅本体上发热管的加热功率的调节作用,从而使电热锅具以用户所需要的加热功率进行工作,满足用户的不同加热需求;此外,由于所述电热锅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因此所述电热锅具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热锅具为电热锅、电火锅、电烤盘或电炒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调温棒和发热管引出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调温棒和发热管引出棒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外壳,11插接孔,111导向段,112校正段,12插头,13感温棒,20发热管,21发热管引出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温棒,用于电热锅具,所述调温棒包括:外壳10和插头12。
其中,电热锅具上设有发热管20,发热管20的端部连接有发热管引出棒21;外壳10上限定出插接孔11;插头12位于外壳10内,并与插接孔11同轴线;插接孔11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111,发热管引出棒21沿导向段111的外端向其内端方向插入插接孔11内,并与插头12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温棒,外壳10上的插接孔11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111,即将插接孔11的开口端处设计成外端孔径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的扩孔结构,使得电热锅具上的发热管引出棒21能够沿着该导向段111顺利插入插接孔11内,并与调温棒内的插头12相配合实现电连接,既便于用户装配,解决发热管引出棒21与插头12因无法对准而不能正常装配的问题,又使得电热锅具的锅本体通过调温棒实现通电工作,并能够通过调温棒调节锅本体上发热管的加热功率,满足用户的不同加热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导向段111的长度L1为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D1的1倍~2倍。
设置导向段111的长度L1为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D1的1倍~2倍,既避免导向段111的长度过短而导致其导向效果差的问题,又避免导向段111的长度过长而导致调温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加工不便的问题,从而在保证导向段111起到良好导向作用的同时,便于调温棒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导向段111包括相连接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柱形段的内端与锥形段的孔径相对较大的一端过渡连接。
为保证发热管引出棒21的顺利装配,锥形段的孔径需大于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而与锥形段的大端过渡连接的柱形段的孔径则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21的前端顺利插入插接孔11的柱形段,进而插入与柱形段的内端过渡连接的锥形段;该孔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有效限制发热管引出棒21沿插接孔11周向的活动空间,提升发热管引出棒21的插入精度,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21以正常角度与调温棒内的插头12相配合实现电连接;其次,在锥形段的前端设置柱形段,有效避免直接在插接孔11的开口端处设置锥形段而导致插接孔11的开口端孔径过大的问题,便于插接孔11结构的合理设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段111包括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孔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
为保证发热管引出棒21的顺利装配,锥形段的小端孔径需大于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而锥形段的大端孔径则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21的前端顺利由锥形段的大端插入插接孔11内;锥形段的孔径由外端向内端方向逐渐减小,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有效限制发热管引出棒21沿插接孔11周向的活动空间,提升发热管引出棒21的插入精度,从而使发热管引出棒21以正常角度与调温棒内的插头12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锥形段的导向角度α为30°~75°。
设置锥形段的导向角度α为30°~75°,既避免锥形段的导向角度过小而导致插接孔11的开口端孔径过小、不利于发热管引出棒21顺利插入插接孔11的问题,又避免锥形段的导向角度过大而导致插接孔11的开口端孔径过大、不利于插接孔11的加工或造成调温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当然,锥形段的导向角度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根据插接孔11的实际结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插接孔11还包括与导向段111的内端相连接的校正段112,校正段112呈两端孔径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圆柱状,且校正段112的孔径不大于导向段111的内端孔径。
在导向段111的内端连接一段平直的校正段112,用来校正发热管引出棒21的变形及角度偏差,使发热管引出棒21始终以垂直角度与插头12配合,从而解决了发热管引出棒21因变形而导致其无法与插头12以正常角度配合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发热管引出棒21与插头12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两者接触不良而导致打火产生的高温,使得调温棒内的温度保险丝失效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校正段112的长度L2为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D1的1倍~2.5倍。
设置校正段112的长度L2为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D1的1倍~2.5倍,既避免校正段112的长度过短而导致其校正效果差的问题,又避免校正段112的长度过长而导致调温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加工不便的问题,从而在保证校正段112起到良好校正作用的同时,便于调温棒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校正段112的直径D2比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D1大0.4mm~0.6mm。
设置校正段112的直径D2比发热管引出棒21的直径D1大0.4mm~0.6mm,既避免校正段112的直径过小而导致发热管引出棒21无法正常插入或插入时存在较大摩擦的问题,又避免校正段112的直径过大而导致校正段112不能有效校正发热管引出棒21的变形或角度偏差的问题。
在本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外壳10上安装有感温棒13,感温棒13的一端凸出外壳10,外壳10上限定出两个插接孔11,两个插接孔11分设在感温棒13的两侧。
在外壳10上安装感温棒13,通过感温棒13感知电热锅具的锅本体的温度变化,从而能够在锅本体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及时断开电路、在锅本体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及时闭合电路,从而将锅本体的加热温度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外壳10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合围设出插接孔11。
将外壳10设计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分体式结构,便于外壳10内的各部件顺利装配到外壳10上。
进一步地,插头12包括至少一个弹片,用于与发热管引出棒21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插头12为莲花插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锅具(图中未示出),包括:锅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锅本体上设有发热管引出棒21;发热管引出棒21插入调温棒的插接孔11内,并与调温棒的插头12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热锅具,通过调温棒实现锅本体通电工作,并通过调温棒实现对锅本体上发热管的加热功率的调节作用,从而使电热锅具以用户所需要的加热功率进行工作,满足用户的不同加热需求;此外,由于所述电热锅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因此所述电热锅具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电热锅具为电热锅、电火锅、电烤盘或电炒锅。当然,所述电热锅具还可以是锅本体和调温棒可拆卸连接的其它电热锅具。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温棒,外壳上的插接孔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即将插接孔的开口端处设计成外端孔径远大于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的扩孔结构,使得电热锅具上的发热管引出棒能够沿着该导向段顺利插入插接孔内,便于用户装配;在导向段的内端连接一段平直的校正段,用来校正发热管引出棒的变形及角度偏差,使发热管引出棒始终以垂直角度与插头配合,从而解决了发热管引出棒因变形而导致其无法与插头以正常角度配合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发热管引出棒与插头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两者接触不良而导致打火产生的高温,使得调温棒内的温度保险丝失效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温棒,用于电热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限定出插接孔;和
插头,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插接孔同轴线;
其中,所述插接孔包括外端孔径大、内端孔径小的导向段,所述电热锅具的发热管引出棒沿所述导向段的外端向其内端方向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与所述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段的长度L1为所述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的1倍~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段包括相连接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柱形段的内端与所述锥形段的孔径相对较大的一端过渡连接;或
所述导向段包括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孔径渐减小的锥形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段的导向角度为3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孔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段的内端相连接的校正段,所述校正段呈两端孔径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圆柱状,且所述校正段的孔径不大于所述导向段的内端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段的长度L2为所述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的1倍~2.5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段的孔径D2比所述发热管引出棒的直径D1大0.4mm~0.6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感温棒,所述感温棒的一端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限定出两个所述插接孔,两个所述插接孔分设在所述感温棒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扣合围设出所述插接孔。
10.一种电热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本体,所述锅本体上设有发热管引出棒;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棒,所述发热管引出棒插入所述调温棒的插接孔内,并与所述调温棒的插头相配合实现电连接。
CN201610573795.4A 2016-07-19 2016-07-19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Withdrawn CN107625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795.4A CN107625433A (zh) 2016-07-19 2016-07-19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795.4A CN107625433A (zh) 2016-07-19 2016-07-19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5433A true CN107625433A (zh) 2018-01-26

Family

ID=6111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3795.4A Withdrawn CN107625433A (zh) 2016-07-19 2016-07-19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54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6654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2326A (ja) * 1995-02-10 1996-08-30 Sharp Corp 温度調節接続装置
JP2003339550A (ja) * 2002-05-27 2003-12-02 Zojirushi Corp 温度調節器付きプラグ
CN201451236U (zh) * 2009-08-07 2010-05-12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可预约豆浆机
CN102377046A (zh) * 2011-06-22 2012-03-14 麦朗辉 一种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N204011966U (zh) * 2014-06-24 2014-12-10 上海冠瑞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高电位治疗机用输出连接器
CN105742892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何均 一种带导向槽面板插座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2326A (ja) * 1995-02-10 1996-08-30 Sharp Corp 温度調節接続装置
JP2003339550A (ja) * 2002-05-27 2003-12-02 Zojirushi Corp 温度調節器付きプラグ
CN201451236U (zh) * 2009-08-07 2010-05-12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可预约豆浆机
CN102377046A (zh) * 2011-06-22 2012-03-14 麦朗辉 一种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N204011966U (zh) * 2014-06-24 2014-12-10 上海冠瑞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高电位治疗机用输出连接器
CN105742892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何均 一种带导向槽面板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6654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6654B (zh) * 2018-10-26 2021-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5433A (zh)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CN203789152U (zh) 插拔式电子烟
CN204130776U (zh) 一种具有风扇的散热插座
CN206080242U (zh) 调温棒和电热锅具
CN204045861U (zh) 电源插头
CN204011966U (zh) 一种医用高电位治疗机用输出连接器
CN203895713U (zh) 多功能插头
CN110350345A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204391371U (zh) 可拆卸插座
CN201063392Y (zh) 弯头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9516092U (zh) 一种环形导通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CN208127384U (zh) 腔体滤波器及信号传输结构
CN209344470U (zh) 一种加热棒与其控制器的连接结构
CN102405562B (zh) 用于使热电偶与供气安全旋塞的磁性组件相连的电连接件
CN110289511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CN205863571U (zh) Pcb板间对接连接器
CN204103113U (zh) 一种便于握持的散热插座
CN208339396U (zh) 烹饪器具的电源线收纳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8192940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4348613U (zh) 一种装配空间小的温控器
CN204615316U (zh) 接线盒及烤箱
CN208478636U (zh) 线束插件的母端子以及线束插件的端子组件
CN208706960U (zh) 一种通用型防错插重载连接器
CN204190083U (zh) 防脱插头插座组件
CN204088780U (zh) 消弧型插头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