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4446A -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 Google Patents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4446A
CN107624446A CN201710850729.1A CN201710850729A CN107624446A CN 107624446 A CN107624446 A CN 107624446A CN 201710850729 A CN201710850729 A CN 201710850729A CN 107624446 A CN107624446 A CN 107624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door curtain
planting greenhouse
soda soil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07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东
应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WRIGHT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WRIGHT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WRIGHT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WRIGHT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507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4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4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4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包括:棚体壁,由多个立柱围绕组成,多个立柱间隔设置且每个立柱的下端均插入滩涂海泥中;顶架设置在棚体壁的上方,且顶架与多个立柱的上端相连接;遮阳保温装置覆盖在所述顶架的外表面;多个门帘件竖直悬挂在棚体壁的外表面,门帘件随海水涨落能自动开启和闭合。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的门帘会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自由移动,并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起到好的保温防冻和防晒效果,确保盐碱地植物安全越冬和规避夏季的高温,能显著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本发明的种植大棚结构简单,制备方便,且该种植大棚能有效保护红树幼苗的生长环境及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

Description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园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树木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中国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省区。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为适应海岸潮间带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不但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促淤造陆、净化环境、改善生态状况等多种功能,而且还是水禽重要的栖息地,也是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红树林湿地作为重要的湿地类型,已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第四届成员国大会制订的拉姆萨尔湿地分类系统及中国湿地资源调查分类系统。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国际上湿地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
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驱动下,由于其直接的经济价值不高,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被低估,红树林遭受了较大的破坏,全球35%的红树林已经消失,中国近50%的红树林也已经消失,加强中国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迫在眉睫。此外,红树林类中的碱蓬是一种盐生植物,俗称“盐蒿”、“海鲜菜”,经人工驯化可以成为新的栽培蔬菜品种,并能在脱盐土上栽培。碱蓬喜高湿、耐盐碱、耐贫瘠、少病虫害,是一种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适于沿海地区沙土或沙壤土种植。碱蓬温度适应范围广,在自然条件下3月上中旬即可出苗,栽培技术简单,可春季和秋冬季设施栽培。播种至鲜菜采摘时间短,可作为空茬补缺蔬菜栽培。
目前,采用大棚设施是盐碱地植物冬季抗寒防冻和夏季耐高温的有效办法,且能抗风吹。但传统的用于蔬菜、果树等植物的塑料大棚仅用于陆地地面,并不适用于滩涂的使用。因此传统的大棚不适用于北移红树的越冬。目前地面大棚宽度约为6-8m,长度为10-60m,肩高2-4m,顶高3.5-4.5m,配置手动摇杆器,拱棚两端各设置一扇门,这类单层的大棚在陆地上可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但在滩涂上,海水有潮起潮落,窄小的门会阻挡海水的自然潮起潮落,会有一定的阻力,影响整个大棚在滩涂中的稳定性。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和红树北移生长初期保温技术,使其尽快在浙江、江苏等北亚热带地区种植红树成功,拓展红树的种植范围与面积,尽快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加大红树林种植区域范围,同时对红树林类的人工驯化方法的开发也是极其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盐碱地红树林消失速度加快、植物生长初期保温技术和驯化技术不理想造成的红树幼苗成活率低、盐碱地植物北移过程中在冬季因天气寒冷不能抗寒及夏季育苗过程中被暴晒等问题缺陷,提供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的门帘会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自由移动,并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起到良好的保温防冻和防晒效果,确保盐碱地植物安全越冬和规避夏季的高温,能显著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大棚,能使盐碱地植物生长初期的保温驯化技术得到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所述种植大棚包括:棚体壁,所述棚体壁由多个立柱围绕组成,多个所述立柱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均插入滩涂海泥中;顶架,所述顶架设置在所述棚体壁的上方,且所述顶架与多个所述立柱的上端相连接;遮阳保温装置,所述遮阳保温装置覆盖在所述顶架的外表面;门帘,所述门帘竖直悬挂在所述棚体壁的外表面,所述门帘随海水涨落能自动开启和闭合。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所述遮阳保温装置包括:内层保温膜,所述内层保温膜紧贴所述顶架并完全覆盖所述顶架的外表面;外层遮阳网,所述外层遮阳网设置在所述内层保温膜的上方,且所述外层遮阳网和所述内层保温膜之间无缝隙,所述外层遮阳网完全覆盖所述顶架的外表面。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所述内层保温膜的厚度为0.05-0.5mm;所述外层遮阳网为2针遮阳网、3针遮阳网或6针遮阳网。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沿所述种植大棚的高度方向,所述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所述棚体壁为多层结构时,每层结构之间围绕所述棚体壁的周向设置一周圈梁。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每个所述立柱由一根管体或多根管体连接组成;每个所述立柱插入滩涂海泥中0.5-0.6m。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每根所述管体为管壁厚度4-6mm、长度3.5-3.6m的镀锌管或不锈钢管。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所述顶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顶架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拱形体或圆锥体;再优选地,所述棚体壁的形状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沿所述种植大棚的高度方向,根据所述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将所述门帘也对应设置成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所述门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门帘件,每个所述门帘件为宽度10-15cm、厚度1-3mm的塑料门帘件。
在如上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优选地,所述盐碱地植物为红树林类植物。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通过改进盐碱地植物种植大棚的结构设计及相应的种植管理技术配套,实现北移盐碱地植物的安全越冬和规避夏天高温暴晒。
2、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的门帘会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自由移动,并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起到好的保温防冻和防晒效果,确保盐碱地植物安全越冬和规避夏季的高温,能显著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
3、本发明的种植大棚结构简单,制备方便,且该种植大棚能有效保护红树幼苗的生长环境及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大棚;2-立柱;3-顶架;4-圈梁;5-门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该种植大棚1包括:棚体壁,棚体壁由多个立柱2围绕组成,多个立柱2间隔设置且每个立柱2的下端均插入滩涂海泥中;顶架3,顶架3设置在棚体壁的上方,且顶架3与多个立柱2的上端相连接;遮阳保温装置,遮阳保温装置覆盖在顶架3的外表面;由多个门帘件5并排设置形成的门帘,整个门帘竖直悬挂在棚体壁的外表面,即多个门帘件5并列设置围绕在棚体壁外表面且全部覆盖住棚体壁的外表面,该门帘能随海水涨落自动开启和闭合(即门帘随着海水的涨落可以上卷和下放)。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沿着种植大棚的高度方向,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参见图1-4。每个立柱2由一根管体或多根管体连接组成。
优选地,当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时,每个立柱2由一根管体组成。
当棚体壁为多层结构时,参见图1-4,每层结构之间围绕棚体壁的周向设置一周圈梁4,设置一圈梁4来作为不同层结构的分界点。每个立柱2由多根管体连接组成。再优选地,棚体壁为2层结构时,在棚体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一周圈梁4。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1的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总而言之,本发明的种植大棚1的顶架3设在棚体壁的上方,且遮阳保温装置又完全覆盖在顶架3的外表面上,每层棚体壁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 2围绕组成即棚体壁的多个立柱2之间存在很多空隙,同时在棚体壁的外表面上悬挂多个门帘件5,多个门帘件5并列排列围绕整个棚体壁的外表面,且多个门帘件5可随着海水的涨落自动开启和闭合。可根据棚体壁的高度设置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当海水涨时(涨潮),门帘自动开启(门帘上卷,即类似与公园内的休息亭子仅有屋顶),此时海水能从种植大棚1的棚体壁的立柱间的空隙处自由流入种植大棚1内和流出种植大棚1外;当海水落时(退潮),门帘自动关闭(门帘下放),遮阳保温装置和门帘使整个种植大棚1为一封闭空间。
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种植大棚1的整体稳定性,位于同一层的多个立柱2的数量和间隔距离是按照实际设计的大棚来确定的。优选地,各个立柱 2之间的间隔2-5米为最佳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遮阳保温装置包括:内层保温膜,内层保温膜紧贴顶架3并完全覆盖顶架3的外表面;外层遮阳网,外层遮阳网设置在内层保温膜的上方,且外层遮阳网和内层保温膜之间无缝隙,外层遮阳网完全覆盖顶架3的外表面。优选地,内层保温膜的厚度为 0.05-0.5mm。再优选地,内层保温膜为透明性薄膜。再进一步优选,内层保温膜为透明性塑料薄膜。外层遮阳网为加密加厚型的遮阳网,具体优选为2 针遮阳网、3针遮阳网或6针遮阳网。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顶架3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顶架3为圆形、长方形、拱形体、圆锥体。再优选地,顶架3通过焊接方式与棚体壁连接。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当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时,每个立柱2由一根管体组成,该管体的下端插入到滩涂海泥中,管体的上端与顶架3连接。
当棚体壁为多层结构时,每个立柱2由多根管体连接组成,多个管体之间通过卡槽或者焊接直接固定。每个立柱2最下面的一根管体的下端插入到滩涂海泥中,最上面的一根管体的上端与顶架3连接。每层结构之间围绕棚体壁的周向设置一周横杆(即圈梁)。
优选地,每根管体为管壁厚度4-6mm、长度3.5-3.6m的镀锌管或不锈钢管。
再优选地,每个立柱2插入滩涂海泥中0.5-0.6m。本发明中的立柱2插入滩涂海泥中会存在一定的吸力将其固定。此外,由于每个滩涂的土质不一致,为了保证大棚不倾斜或倒塌,优选地,在立柱2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水泥基座,然后将水泥基座连同立柱2一起插入滩涂海泥中。本发明对立柱2固定于滩涂海泥中的设置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顶架3所用的是管壁厚度4-6mm的通过机器制成拱形的或是成形(即为购买的成品)的镀锌管或是不锈钢管。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镀锌管或是不锈钢管可以为任何形状的,如圆形管、长方形管、正方形管、菱形管、六边形管、八边形管等等。
优选地,镀锌管或是不锈钢管为圆形管,圆管直径为4-6cm。
优选地,镀锌管或是不锈钢管为方形管,方管的截面为边长是4-6cm的正方形。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棚体壁外表面悬挂的每个门帘件5为宽度 10-15cm、厚度1-3mm的塑料门帘件。根据棚体壁的高度(即根据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将门帘也对应设置成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也就是说,每层棚体壁均单独设置门帘。
当设置一层门帘时,门帘可以直接与顶架3的底部的周向横梁连接,垂直悬挂紧贴棚体壁的外表面。
当设置多层门帘时,各层门帘的各个门帘件5的上端悬挂在棚体壁上的圈梁4上,圈梁4用于悬挂门帘件5。优选地,棚体壁为2层结构时,门帘也为两层结构,第一层门帘(上层门帘)中的各个门帘件5的上端悬挂在顶架3的底部的周向横梁上、各个门帘件5的竖直空悬着;第二层门帘(下层门帘)中的各个门帘件5的上端悬挂在棚体壁中部设置的圈梁4上、各个门帘件5的下端竖直空悬着。
再优选地设置两层门帘时,棚体壁中部的圈梁4为绕着棚体壁的中间位置设置首尾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横杆,多个横杆沿着棚体壁围绕成一圈,第一层门帘的上端与顶架3最下面的横杆连接,第二层门帘的上端与棚体壁中间设置的横杆连接,以此形成两层门帘。以此类推,设置多层门帘,就在棚体壁上设置多个横杆,用于悬挂门帘。设置多层门帘,便于海水涨潮时,门帘容易上卷开启,而且当海水没有涨潮到圈梁4的高度时,下层门帘的开启不影响上层门帘,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保温。
在本发明中,门帘件5只有一端固定在顶架3或圈梁4上,另一端是自由的会随着海水自由浮动,即门帘件5能随海水涨落自动开启和闭合,具体阐述如下:由于门帘件5下端不是固定不动,所以海水涨至大棚所在高度时,海水可以自动将门帘冲起,从而进入大棚内,保持大棚内外压力一致。
本发明中,将棚体壁设置成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相应地将门帘设置成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的方式,是基于海水的潮涨潮落有大潮和小潮之分,在不同潮水来临时,一层或多层的塑料门帘会根据海水的高度自由浮动,以避免过长的门帘影响密闭性。
本发明中门帘的设置方式既要符合海水潮涨潮落时的流动,又要满足下落时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厚度的门帘,在海水退潮时能自垂,不会随着海风的吹动而影响密闭性)。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搭建种植大棚1,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优选,种植大棚1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圆锥体。优选地,顶架3为一体成型结构,顶架3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拱形体、圆形或圆锥体;棚体壁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
进一步优选地,当种植大棚1的棚体壁形状为长方体时,棚体壁由多个立柱2间隔设置围绕形成四个侧壁,顶架3为长方形的结构如图1所示;此外,顶架3还可以为拱形体架顶如图2所示,即底部为长方形结构,分别在长方形结构的两个宽边上设置两个拱形管,并且两个拱形管用一横杆连接,以此使吊顶的结构更加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当种植大棚1的棚体壁形状为圆柱体时,棚体壁由多个立柱2间隔设置围绕形成圆柱形壁,顶架3为圆形结构如图3所示;此外,顶架3还可以为圆锥体架顶如图4所示。
此外,本发明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能使盐碱地植物生长初期的保温驯化技术得到保证。该种植大棚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盐碱地植物种植区域滩涂上种植大棚1结构的设计,种植大棚1内盐碱地植物的培育与保护,种植大棚1的搭建时间,种植大棚1的管理。具体如下:
1)种植大棚1的形状尺寸:根据滩涂种植植物的实际面积制定种植大棚 1不同造型形状及具体的宽度、高度及长度。按照实际种植大棚1的高度设计将门帘结构设置成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门帘随海水涨落能自动开启和闭合,符合实际结构并有使用意义的即可。
根据滩涂种植的实际面积制定种植大棚1不同造型形状及具体的宽度、顶高及长度;每根管体与其他管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卡槽或是直接用焊接连接固定;内层保温膜及外层遮阳网通过卡槽或是塑料绑带固定在顶架3 上,滩涂上种植大棚1面向海水的不同方向装有可随海水涨落能自动开启和关闭功能的门帘,将门帘固定在横杆上,根据种植大棚1的高度将门帘设置成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门帘件5并列依次排开,能随着海水的潮涨潮落自由浮动。
2)种植大棚1内盐碱地植物的培育与保护:盐碱地植物的种植区位于种植大棚1内;盐碱地植物按照不同种类的植物设计的种植密度和距离要求进行种植;盐碱地植物在种植之前需要人工清除种植大棚1内的杂物、盐碱地植物本身所带的泥团的塑料薄膜或花盆等杂物;种植过程中按照每个种类植物的要求操作,以免伤及根部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种植过程中红树根部的种植位置深度按照植物的高度决定)。
种植大棚1内部所有的盐碱地植物都按照正常可移植的时期进行整行移植驯化。
3)种植大棚1的搭建时间:种植大棚1的搭建时间根据不同类植物的需求进行搭建,以此使盐碱地植物在冬季可御寒保温、在炎热夏季避免太阳暴晒;
种植大棚1的搭建具体看植物的生长,只要植物需要,可以按照实际时间搭建即可,不受限制,在冬季可御寒保温使其安全越冬;在炎热夏季可避免太阳的暴晒,而使其影响植物的生长或是缓苗;
在冬季寒冷温度降至植物的寒冻温度,大棚在搭建成功初期,先将塑料薄膜(内层保温膜)扣好,白天时透明的塑料薄膜可促进盐碱地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至太阳下山之前将外层遮阳网扣上,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至第二天出太阳之际拉开外层遮阳网,此模式循环。确保种植大棚1内部的温度适合盐碱地植物的生长,直至过完寒冬季节,等待春季的来临且日常温度适合植物的正常生长即可撤大棚使其融入正常的生长的环境,实现盐碱地植物的安全越冬。在夏季的高温暴晒之际,直接搭扣遮阳网即可,既能通风又能达到防晒的效果。
种植大棚1的搭建旨在保护盐碱地植物,使其免受暴晒影响其正常生长。
4)种植大棚1的管理:搭建成功的种植大棚1需定期检查种植大棚1 的各个配件,例如各个立柱2、顶架3、内层保温膜、外层遮阳网等等,并清理种植大棚1内的废弃物。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盐碱地植物为红树林类植物。例如:秋茄树属、红树属、木榄属、角果木属、锥果木和榄李属、桐花树(蜡烛果)、海桑属、白骨壤(海榄雌)、木果楝属、瓶花木、海漆、尼帕棕榈属、碱蓬草、盐松等所有需要搭建大棚的植物。
本发明针对滩涂盐碱地植物温度的驯化,通过合理的设计,该种植大棚 1透光性好,利于红树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且不易变形。种植大棚1在滩涂上的使用过程中,设计的单层或多层的门帘会随着海水的潮涨潮落飘动。
当涨潮时,门帘会随海水自动打开,海水进入,保持大棚内与大棚外压力相同,苗木浸入水中而保持与海水相同温度,未被海水淹没处大棚内空间仍然处于对外空气封闭,使得大棚内温度高于大棚外温度,起到保温效果。
当退潮时,门帘会随着海水退落自动使大棚门帘垂直落下来隔离大棚外冷空气,使其维持在一定的温度。
为了能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将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如下说明:
实施例1
(1)种植大棚1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种植大棚1的下部长方体形状、上部为拱形结构,大棚宽度为8m,顶高4m,肩高3m(拱形高度),长10m;大棚的棚体壁的立柱2为直径4cm、厚度4mm、长3.5m的镀锌圆管,该镀锌圆管插滩涂海泥中0.5m,棚顶(顶架3)所用的是直径为4cm、厚度4mm 的通过机器制成拱形的镀锌管,拱杆镀锌管直接焊接固定,内层保温膜为0.05mm及外层遮阳网为2针的遮阳网通过卡槽固定在立柱2上,滩涂上,大棚面向海水的四周所用门帘件5为宽度10cm,厚度1mm左右的塑料门帘件,将门帘件5固定在横杆上,依次排开,可随着海水的潮涨潮落自由移动。
(2)大棚内盐碱地植物的培育与保护:大棚内部北移的红树的高度约为 30cm,径粗为0.5-0.7cm,为带原泥的红树;红树种植密度为9棵/m2,每棵之间的距离约为33cm;红树种植之前人工除去泥团的塑料薄膜等杂物,种植过程中先在固定的位置用人工挖开10cm深度的种植位置,用手部将红树根部拖住小心放入,以免伤及根部影响红树的正常生长,再用手部将原先刨出的泥填埋至树根周围位置,将红树直立,后将其平面泥面抚平;北移种植的时间约为春季3月。
(3)大棚的搭建时间:在11月中旬,在冬季寒冷温度降至15℃之前。
大棚在搭建成功初期,先将塑料薄膜扣好,白天时透明的塑料薄膜可促进红树的光合作用,等至晚上将遮阳网扣上,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至第二天出太阳之际拉开遮阳网,此模式循环。确保大棚内部的温度适合红树的生长。直至过完寒冬季节,等待春季的来临且日常温度达到15℃左右撤大棚使其融入正常的生长的环境,实现红树安全越冬。
(4)大棚的管理:搭建成功的大棚需定期的检查纵杆(立柱2)、横杆及棚部的各个配件,清理相关废弃物。
实施例2
(1)大棚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大棚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为 10m,顶高4m,棚体壁双层结构;大棚第一圈的立柱2为厚度5mm、长3.5m 镀锌方管,该镀锌方管的截面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管。插入滩涂海泥中0.5m;棚顶所用的是直径为5cm、厚度5mm的通过机器制成圆形的镀锌管,镀锌管直接焊接固定,内层薄膜厚度0.2mm及3针遮阳网通过卡槽固定在纵杆(立柱2)的上端,滩涂上,棚体壁面向海水的四周所用上下两层门帘件5为宽度12cm,厚度为2mm左右的塑料门帘件,将门帘件5固定在一圈的横杆上,依次排开,可随着海水的潮涨潮落自由移动。
(2)大棚内红树的培育与保护:大棚内部北移的红树的高度约为40cm,径粗为0.6-0.8cm,为带原泥的红树;红树种植密度为9棵/m2,每棵之间的距离为33cm;红树种植之前人工除去泥团的塑料薄膜等杂物,种植过程中先在固定的位置用人工挖开12cm深度的种植位置,用手将红树根部拖住小心放入,以免伤及根部影响红树的正常生长,再用手将原先刨出的泥填埋至树根周围位置,将红树直立,后将其平面泥面抚平;北移种植的时间约为春季 4月。
(3)大棚的搭建时间:在11月下旬,在冬季寒冷温度降至15℃之前。
大棚在搭建成功初期,先将塑料薄膜扣好,白天时透明的塑料薄膜可促进红树的光合作用,等至晚上将遮阳网扣上,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至第二天出太阳之际拉开遮阳网,此模式循环。确保大棚内部的温度适合红树的生长。直至过完寒冬季节,等待春季的来临且日常温度达到15℃左右撤大棚使其融入正常的生长的环境,实现红树安全越冬。
(4)大棚的管理:搭建成功的大棚需定期的检查纵杆、横杆及棚部的各个配件,清理相关废弃物。
实施例3
(1)大棚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大棚底部直径宽度为12m,整体顶高4m。下部分(棚体壁)呈圆柱,上部分(顶架3)呈圆锥形;棚体壁的立柱2为直径6cm、厚度6mm的镀锌圆管,顶架3所用的是直径为6cm、厚度 6mm的通过机器制成的圆锥形镀锌管,镀锌管直接焊接固定,内层保温膜的厚度为0.5mm及6针加密加厚的遮阳网通过卡槽固定在纵杆(立柱2)上,滩涂上,棚体壁面向海水的四周所用门帘件5为宽度15cm,厚度为3mm左右的塑料门帘件5,将门帘件5固定在横杆上,依次排开,可随着海水的潮涨潮落自由移动。
(2)大棚内红树的培育与保护:大棚内部北移的红树的高度约为50cm,径粗约为0.8-1.0cm,为带原泥的红树;红树种植密度约为9棵/m2,每棵之间的距离约为33cm;红树种植之前人工除去泥团的塑料薄膜等杂物,种植过程中先在固定的位置用人工挖开15cm深度的种植位置,用手将红树根部拖住小心放入,以免伤及根部影响红树的正常生长,再用手将原先刨出的泥填埋至树根周围位置,将红树直立,后将其平面泥面抚平;北移种植的时间约为春季4月。
(3)大棚的搭建时间:在12月初,在冬季寒冷温度降至15℃左右之前。
大棚在搭建成功初期,先将塑料薄膜扣好,白天时透明的塑料薄膜可促进红树的光合作用,等至晚上将遮阳网扣上,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至第二天出太阳之际拉开遮阳网,此模式循环。确保大棚内部的温度适合红树的生长。直至过完寒冬季节,等待春季的来临且日常温度达到15℃左右撤大棚使其融入正常的生长的环境,实现红树安全越冬。
(4)大棚的管理:搭建成功的大棚需定期的检查纵杆、横杆及棚部的各个配件,清理相关废弃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改进盐碱地植物种植大棚1的结构设计及相应的种植管理技术配套,实现北移盐碱地植物的安全越冬和规避夏天高温暴晒。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1的门帘会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自由移动,并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起到好的保温防冻和防晒效果,确保盐碱地植物安全越冬和规避夏季的高温,能显著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本发明的种植大棚1结构简单,制备方便,且该种植大棚1能有效保护红树幼苗的生长环境及提高红树幼苗成活率。
本发明解决了盐碱地植物保温及苗木初期耐寒驯化和初期规避高温暴晒的问题,从而为实现盐碱地植物安全越冬及安全越夏,显著提高盐碱地植物的成活率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能得到大力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发明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包括:
棚体壁,所述棚体壁由多个立柱围绕组成,多个所述立柱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均插入滩涂海泥中;
顶架,所述顶架设置在所述棚体壁的上方,且所述顶架与多个所述立柱的上端相连接;
遮阳保温装置,所述遮阳保温装置覆盖在所述顶架的外表面;
门帘,所述门帘竖直悬挂在所述棚体壁的外表面,所述门帘随海水涨落能自动开启和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保温装置包括:
内层保温膜,所述内层保温膜紧贴所述顶架并完全覆盖所述顶架的外表面;
外层遮阳网,所述外层遮阳网设置在所述内层保温膜的上方,且所述外层遮阳网和所述内层保温膜之间无缝隙,所述外层遮阳网完全覆盖所述顶架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温膜的厚度为0.05-0.5mm;
所述外层遮阳网为2针遮阳网、3针遮阳网或6针遮阳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种植大棚的高度方向,所述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所述棚体壁为多层结构时,每层结构之间围绕所述棚体壁的周向设置一周圈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由一根管体或多根管体连接组成;
每个所述立柱插入滩涂海泥中0.5-0.6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管体为管壁厚度4-6mm、长度3.5-3.6m的镀锌管或不锈钢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顶架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拱形体或圆锥体;
再优选地,所述棚体壁的形状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种植大棚的高度方向,根据所述棚体壁为一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将所述门帘也对应设置成一层门帘或多层门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门帘件,每个所述门帘件为宽度10-15cm、厚度1-3mm的塑料门帘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植物为红树林类植物。
CN201710850729.1A 2017-09-20 2017-09-20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Pending CN107624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0729.1A CN107624446A (zh) 2017-09-20 2017-09-20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0729.1A CN107624446A (zh) 2017-09-20 2017-09-20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4446A true CN107624446A (zh) 2018-01-26

Family

ID=6110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0729.1A Pending CN107624446A (zh) 2017-09-20 2017-09-20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4446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809A (ja) * 1996-06-24 1998-01-13 Nichimo Co Ltd 海苔養殖方法および海苔養殖装置
CN2497539Y (zh) * 2001-09-13 2002-07-03 厦门大学 红树植物种子保护罩
CN200994309Y (zh) * 2007-01-05 2007-12-26 兰佳春 红树林幼苗培植用浮体引种盆
CN102613027A (zh) * 2012-04-06 2012-08-0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红树植物滩涂育苗自动升降保温棚
CN103026935A (zh) * 2012-12-26 2013-04-10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及其用途
CN203120593U (zh) * 2012-12-26 2013-08-14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
CN105174475A (zh) * 2015-09-23 2015-12-23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植物海水淡化方法和系统
CN205357429U (zh) * 2016-03-07 2016-07-06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适用于红树植物幼苗保护栽种的装置
CN205530178U (zh) * 2016-03-08 2016-08-31 陈清秀 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
CN206165302U (zh) * 2016-11-10 2017-05-1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适用于模拟沉积对红树林沼泽幼苗生长影响的原位装置
CN207305538U (zh) * 2017-09-20 2018-05-04 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809A (ja) * 1996-06-24 1998-01-13 Nichimo Co Ltd 海苔養殖方法および海苔養殖装置
CN2497539Y (zh) * 2001-09-13 2002-07-03 厦门大学 红树植物种子保护罩
CN200994309Y (zh) * 2007-01-05 2007-12-26 兰佳春 红树林幼苗培植用浮体引种盆
CN102613027A (zh) * 2012-04-06 2012-08-0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红树植物滩涂育苗自动升降保温棚
CN103026935A (zh) * 2012-12-26 2013-04-10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及其用途
CN203120593U (zh) * 2012-12-26 2013-08-14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
CN105174475A (zh) * 2015-09-23 2015-12-23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植物海水淡化方法和系统
CN205357429U (zh) * 2016-03-07 2016-07-06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适用于红树植物幼苗保护栽种的装置
CN205530178U (zh) * 2016-03-08 2016-08-31 陈清秀 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
CN206165302U (zh) * 2016-11-10 2017-05-1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适用于模拟沉积对红树林沼泽幼苗生长影响的原位装置
CN207305538U (zh) * 2017-09-20 2018-05-04 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751B (zh) 一种扩繁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5766314B (zh) 一种提高楸树扦插繁殖效率的新方法
CN102349463B (zh) 青蟹苗地膜围隔池塘生态培育方法
CN103975754A (zh) 一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培育方法
CN103348857A (zh) 一种高海拔区域的三七种植方法
CN204653194U (zh) 可降解无灌溉的沙漠植物防护装置
CN105409755B (zh) 一种坛紫菜跨地区接力育苗方法
CN106577410B (zh) 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
CN108781865A (zh) 一种沉水植物苦草的经济快捷栽种方法及装置
CN102187834A (zh) 中华绒螯蟹家系选育中的定向交配及育苗方法
CN109429860A (zh) 红树林中植物秋茄果实的育苗方法
CN106165667A (zh) 一种具有自排功能的低坝高网梭子蟹养殖蓄水塘
CN104718968B (zh) 掌叶覆盆子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3598149B (zh) 光裸方格星虫幼苗海区中间培育方法
CN104604610A (zh) 可降解无灌溉梭梭防护装置
CN107094667A (zh) 一种美洲鲥陆基和土池分段接力式养殖方法
CN104054615B (zh) 一种长蛸受精卵采卵器及其应用
CN108990675A (zh) 一种桐花树扦插繁育的方法
CN207305538U (zh)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CN107466773A (zh) 通过联栋大棚促成梨无袋高产栽培技术
CN104291446B (zh) 一种保温生态浮床
CN106212367B (zh) 一种用于林蛙养殖的棚舍及其养殖方法
CN107624446A (zh) 盐碱地植物用种植大棚
CN109430026A (zh) 一种草鱼和水稻在共存生长的方法
CN109380068A (zh) 一项克服西甜瓜低温僵苗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