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6165A -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6165A
CN107616165A CN201711026059.8A CN201711026059A CN107616165A CN 107616165 A CN107616165 A CN 107616165A CN 201711026059 A CN201711026059 A CN 201711026059A CN 107616165 A CN107616165 A CN 107616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haft tower
marjoram
elder
volatil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60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露江
彭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110260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6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616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属于电力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5~3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0份、香叶醇3~10份、绿原酸3~10份、马郁兰1~6份、接骨木1~6份、羌活3~7份、芫荽3~7份和水40~55份。本发明将马郁兰、接骨木、羌活和芫荽应用于驱鸟组合物,以达到较好驱离飞行鸟类的效果,特别是将其应用于杆塔设备时,既可以防止杆塔本身被驱鸟组合物损伤,也可以有效防止鸟类的聚集,进而达到驱鸟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网中有输电线路、杆塔等大量电力输送设备暴露在野外,经常遭受各种鸟类的危害,严重影响电网安全。据统计,鸟类危害电力输送设备的行为主要表现为:①撞击线路或设施;②啄食绝缘子;③在电力输送设备上筑窝;④在电力输送设备上排泄。这些行为易造成瞬时短路,或造成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绝缘失效。为有效防止鸟害,需要采用科学、可行的手段将鸟从电力输送设备附近驱离,而且从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不能对鸟类采用灭绝性的驱离手段。
目前,电力输送设备防鸟方法主要有防鸟刺、风车式驱鸟器、绝缘挡板驱鸟器和超声波驱鸟器等。防鸟刺安装在绝缘子上方,通过防止鸟类驻留来防鸟,其优点是价格比较低,但在实践应用中驱鸟效果单一不变化,鸟很快适应。风车式驱鸟器利用风力驱动叶轮旋转,无风时则失去作用。绝缘挡板驱鸟器安装在绝缘子上方,效果比防鸟刺的效果稍好,价位也相对高一些,但是效果只是在短期内有效,鸟类补救就会适应。声音驱鸟器是利用芯片和扬声器配合发出事先录制的鸟类哀鸣或其无敌的叫声类惊吓鸟类,但存在声音源有限和需要解决能源自给两类问题。超声波驱鸟器是利用超声波脉冲干扰刺激和破坏鸟类神经系统、生理系统,但价位太高,大面积使用成本太高。
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出现低毒型的驱鸟剂产品,但其剂型主要以颗粒型、粉剂型、水剂型为主,如遇雨水、大风等天气,驱鸟成分易流失从而使其驱鸟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失效。公开号为CN10136149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驱鸟组合物包括以总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驱鸟香料选自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50%,鱼腥草精油0.1%~5%或麝香T10%~21%中的一种或两种;抗氧化剂选自2,6-二叔丁基对甲酚或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0.02%~0.5%,其余为缓释载体。用该驱鸟组合物制成驱鸟胶体合剂其缓释载体包括有机碱或无机碱、不饱和脂肪酸、防腐剂、乳化、稳定剂、抗冻剂等。用该驱鸟组合物制成驱鸟胶悬剂其缓释载体包括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或Β-环糊精还包括防腐剂、乳化、稳定剂、抗冻剂等。该发明用稀释喷雾方法利用驱鸟香料气味引起鸟类三叉神经产生过敏反应及啄食后引起鸟类生理上产生厌食反应使用方便驱避效果好对鸟类及动植物无害属环保型生物制剂产品。该发明虽然记载可以采用乳化剂作为缓释载体,但是不同活性物质所适宜采用的载体不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公开号为CN106386891A的专利公开了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的驱鸟器,其包括储药盒,所述储药盒上设有开口,所述储药盒内含有驱鸟药,所述驱鸟药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制备物料A:将茉莉花和百里香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添加到粉碎机中粉碎,然后研磨至100-200目的粉末,即得物料A;步骤2)制备物料B:按照2:2:1的质量比取蒲草、茴香和皂角,混合得到混合物,添加到与混合物同等质量的水中,浸泡30min,过滤收集固体物料,然后低温干燥,最后研磨至粒径为100-200目,即得物料B;步骤3)制备物料C:将玉米秸秆和海泡石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然后依次添加柠檬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静置30min,过滤后风干,再与硅藻土混合均匀,研磨至粒径为20-50目,即得组分C;玉米秸秆、海泡石、柠檬酸钠水溶液以及硅藻土的质量比为5:3:7:1;步骤4)搅拌分散:将桉树油、樟脑油、乙酸乙酯以及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按照2:3:5:7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组分D,再将组分A、组分B、组分C以及组分D依次添加到搅拌分散机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组分A、组分B、组分C以及组分D的质量比为5-9:5-9:7-11:4-7。该发明提供的驱鸟器可用于输电线路杆塔,驱鸟效果好,有效期长。该发明驱鸟药成分复杂,制备方法繁琐,所得驱鸟药放置在储药盒中使用,活性成分的缓释驱鸟效果较差,驱鸟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杆塔驱鸟装置,以防止鸟类靠近杆塔并在杆塔上筑窝,从而减少输电线路鸟害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5~3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0份、香叶醇3~10份、绿原酸3~10份、马郁兰1~6份、接骨木1~6份、羌活3~7份、芫荽3~7份和水40~55份。
进一步的,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进一步的,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别制取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
步骤S2:将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混合,加热均质,得混合物A;
步骤S3:将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香叶醇、绿原酸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
步骤S4:将所述混合物A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剪切乳化,得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马郁兰挥发油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101:称取自然干燥的马郁兰,研细;
步骤102:将研细后的马郁兰置于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冷浸;
步骤103:在所述烧瓶中加入若干粒玻璃珠,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步骤104:自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上端加水使其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步骤105:将烧瓶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至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
步骤106:开启挥发油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分出挥发油;
步骤107:加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即得马郁兰挥发油。
进一步的,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2.5h。
进一步的,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4.5h。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木浸提液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201:称取干燥的接骨木,粉碎,过筛,置于锥形瓶中;
步骤202:在所述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密塞,冷浸;
步骤203:静置,取上层澄清液Ⅰ,药渣加脱醛酒精,静置,取上层澄清液Ⅱ;
步骤204:将所述澄清液Ⅰ与澄清液Ⅱ合并,用真空泵迅速抽滤;
步骤205:加入脱醛酒精定容。
进一步的,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2000~25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3~5min。
进一步的,步骤203中所述酒精为双脱醛酒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杆塔驱鸟装置通过在杆塔的横担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以达到气味驱鸟的目的,从而使得鸟类“自觉”远离杆塔,减少输电线路鸟害的发生。本发明驱鸟组合物中,香叶醇:分子式为C10H18O;绿原酸:分子式为C16H18O9;马郁兰:为唇形科(Labiatae)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称马约兰、甘牛至,为常见食用香料作物之一;接骨木: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羌活:为伞形科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材;芫荽:为伞形科芫荽属植物,又称胡荽、香菜、香荽、延荽,为常见食用香料作物,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材。本发明将香叶醇、绿原酸、马郁兰、接骨木、羌活、芫荽这些活性物质按比例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特殊气味,对鸟类的三叉神经(平衡神经)和中枢神经进行刺激,让鸟类失去平衡,产生恐惧,并意识到危险而逃离,从而达到驱避效果,而且对环境无害;再加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有效组配,可以使得驱鸟组合物具有缓释效果,能够长久地缓慢释放刺激气味,达到更持久的趋避效果。申请人经过长期试验发现,将具有趋避效果的多种活性成分简单组合在一起,不一定能达到更好的趋避效果,由于各个活性成分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而改变其中的活性成分,同时各种活性成分的刺激气味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简单组合在一起的活性成分往往难以起到理想的驱避效果。通过筛查组合物的稳定性、溶解能力以及挥发性等因素,经过不断实验和摸索,确定了最佳的驱鸟组合物成分配比,将多种活性成分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到一起,从而得到趋避效果更佳的结果。
本发明将马郁兰、接骨木、羌活和芫荽应用于驱鸟组合物,以达到较好驱离飞行鸟类的效果,特别是将其应用于杆塔设备时,既可以防止杆塔本身被驱鸟组合物损伤,也可以有效防止鸟类的聚集,进而达到驱鸟的目的。本发明驱鸟组合物耐候性好,对环境无污染,可适应环境温度范围为-15~90℃,缓释时效可达到10年以上,降低鸟害发生率达到90%以上。将本发明驱鸟组合物试用于多处经常性发生鸟害的输电线路,将驱鸟组合物涂刷在杆塔的横担表面,平均跟踪观察1年以上,未发现新建鸟巢和鸟群聚集在该输电线路的现象,无鸟类在此活动的痕迹,而且跟踪期内未发生一起鸟害事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别制取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
步骤S2:将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混合,加热均质,得混合物A;
步骤S3:将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香叶醇、绿原酸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
步骤S4:将所述混合物A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剪切乳化,得成品。
步骤S2中加热均质的温度为75±3℃。
其中,马郁兰挥发油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101:称取自然干燥的马郁兰,研细;
步骤102:将研细后的马郁兰置于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冷浸;
步骤103:在所述烧瓶中加入若干粒玻璃珠,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步骤104:自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上端加水使其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步骤105:将烧瓶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至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
步骤106:开启挥发油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分出挥发油;
步骤107:加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即得马郁兰挥发油。
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h。
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h。
羌活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同马郁兰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下同。
接骨木浸提液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201:称取干燥的接骨木,粉碎,过筛,置于锥形瓶中;
步骤202:在所述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密塞,冷浸;
步骤203:静置,取上层澄清液Ⅰ,药渣加脱醛酒精,静置,取上层澄清液Ⅱ;
步骤204:将所述澄清液Ⅰ与澄清液Ⅱ合并,用真空泵迅速抽滤;
步骤205:加入脱醛酒精定容。
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5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3min。
步骤203中所述酒精为双脱醛酒精。
芫荽浸提液的制备方法同接骨木浸提液,下同。
本发明驱鸟组合物常温下以乳液状存在,通过常规涂刷即可以膜状附着在横担等电力设备外表面,成为缓释主体。
实施例2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5份、羧甲基纤维素0.5份、香叶醇3份、绿原酸3份、马郁兰1份、接骨木1份、羌活3份、芫荽3份和水45份。
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
所述马郁兰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h。
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2h。
所述接骨木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3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4min。
实施例3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35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香叶醇10份、绿原酸10份、马郁兰6份、接骨木6份、羌活7份、芫荽7份和水55份。
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
所述马郁兰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5h。
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5h。
所述接骨木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2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5min。
实施例4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7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4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2份、接骨木2份、羌活4份、芫荽4份和水43份。
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
所述马郁兰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1h。
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3h。
所述接骨木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5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4min。
实施例5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30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6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4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6份和水47份。
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
所述马郁兰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5h。
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h。
所述接骨木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3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5min。
实施例6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32份、羧甲基纤维素0.8份、香叶醇7份、绿原酸7份、马郁兰5份、接骨木4份、羌活6份、芫荽5份和水45份。
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33份、羧甲基纤维素0.9份、香叶醇9份、绿原酸9份、马郁兰5份、接骨木6份、羌活7份、芫荽5份和水52份。
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34份、羧甲基纤维素0.8份、香叶醇10份、绿原酸8份、马郁兰6份、接骨木6份、羌活5份、芫荽6份和水50份。
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甘油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该对比例以甘油取代香叶醇。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省略绿原酸的使用。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省略接骨木的使用。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省略羌活的使用。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省略马郁兰的使用。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省略芫荽的使用。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8份、接骨木8份、羌活2份、芫荽2份和水45.8份。
调整马郁兰、接骨木、羌活和芫荽的用量。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所描述的杆塔驱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分别制取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制取方法同实施例1;然后,将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香叶醇、绿原酸、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芫荽浸提液和水混合,75±3℃条件下,搅拌剪切乳化,得成品。
效果评价: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8制备的驱鸟组合物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①附着力测试:参照《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2006 /ISO 4624:2002)》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②耐水性测试:取组合物30g于玻璃培养皿中,自然干燥,制成薄膜。采用吸水率表征薄膜的耐水性,将薄膜裁剪成15mm×15mm的正方形试样,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g)。将其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蒸馏水没过薄膜的上表面,在室温下浸泡24h后取出。用滤纸轻轻擦拭掉薄膜表面的水分,并立即称重,计算薄膜的吸水率W(%),每个试样测试3次,取平均值;
W=(m1-m0)/m0×100%,式中,W-薄膜的吸水率,%;m0-试样的初始质量,g;m1-试样吸水后的质量,g;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③耐候性测试:将组合物涂刷在横担上,采用UVA-340型紫外灯模拟太阳光对,具体控制参数为:暴露周期:4h辐照,黑板温度(60±3)℃,4h冷凝,黑板温度(60±3)℃,辐照度0.89W·m-2,控制波长340nm,暴露时间为3天,记录破坏现象,进行破坏程度、数量及大小的评定(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数据
表1结果显示,本发明驱鸟组合物所采用的原料对该组合物的使用性能、耐水性及耐候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发明驱鸟组合物的附着力在7.3~8.5MPa之间,耐水性(吸水率)为3.1~3.8%,耐候性优异。对比例1以甘油取代香叶醇,发现组合物的附着力较实施例1下降3.4MPa,耐水性劣化,耐候性变差,说明本发明使用香叶醇组配更合理,使用效果更好。对比例2省略绿原酸的使用,发现组合物的附着力仅有4.3MPa,耐水性中吸水率上升至6.4%,耐候性有不同程度地劣化,说明本发明绿原酸在组合物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较大程度地影响组合物的附着力、耐水性和耐候性。对比例3~6分别省略使用接骨木、羌活、马郁兰和芫荽,结果发现这四种原料所制取的活性成分亦然对组合物的附着力、耐水性和耐候性存在影响;同时本发明在对比例7中调整了接骨木、羌活、马郁兰和芫荽的用量,发现组合物的附着力和耐水性劣化更明显,说明本发明接骨木、羌活、马郁兰和芫荽的使用且配比合理。对比例8改变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一次性混合,加热搅拌剪切乳化,结果发现组合物的附着力、耐水性及耐候性能下降明显,远不及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组合物的相应性能。上述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所用原料经过科学搭配,合理制备,附着力强,耐水性好,耐候性能优异,适宜于电力设备杆塔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杆塔本体上的横担,所述横担的表面涂覆驱鸟组合物,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5~3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0份、香叶醇3~10份、绿原酸3~10份、马郁兰1~6份、接骨木1~6份、羌活3~7份、芫荽3~7份和水40~5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8.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香叶醇5份、绿原酸5份、马郁兰3份、接骨木3份、羌活5份、芫荽4份和水45.8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别制取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
步骤S2:将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马郁兰挥发油、接骨木浸提液、羌活挥发油和芫荽浸提液混合,加热均质,得混合物A;
步骤S3:将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香叶醇、绿原酸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
步骤S4:将所述混合物A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剪切乳化,得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郁兰挥发油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101:称取自然干燥的马郁兰,研细;
步骤102:将研细后的马郁兰置于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冷浸;
步骤103:在所述烧瓶中加入若干粒玻璃珠,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步骤104:自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上端加水使其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步骤105:将烧瓶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至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
步骤106:开启挥发油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分出挥发油;
步骤107:加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即得马郁兰挥发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所述冷浸的时间为2~2.5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05中所述微沸的时间为4~4.5h。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木浸提液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201:称取干燥的接骨木,粉碎,过筛,置于锥形瓶中;
步骤202:在所述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密塞,冷浸;
步骤203:静置,取上层澄清液Ⅰ,药渣加脱醛酒精,静置,取上层澄清液Ⅱ;
步骤204:将所述澄清液Ⅰ与澄清液Ⅱ合并,用真空泵迅速抽滤;
步骤205:加入脱醛酒精定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粉碎的转速为22000~25000r/min,粉碎的时间为3~5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杆塔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203中所述酒精为双脱醛酒精。
CN201711026059.8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Withdrawn CN107616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6059.8A CN107616165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6059.8A CN107616165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6165A true CN107616165A (zh) 2018-01-23

Family

ID=6109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6059.8A Withdrawn CN107616165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61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428A (zh) * 2019-04-16 2019-10-08 武汉南瑞电力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鸟害纳米改性复合材料横担
CN111330825A (zh) * 2020-04-30 2020-06-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镇平县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的驱鸟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428A (zh) * 2019-04-16 2019-10-08 武汉南瑞电力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鸟害纳米改性复合材料横担
CN111330825A (zh) * 2020-04-30 2020-06-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镇平县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的驱鸟方法
CN111330825B (zh) * 2020-04-30 2022-06-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镇平县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的驱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720B (zh) 一种植物保护液
NO130662B (zh)
CN1559216A (zh) 一种防治黑穗病的种衣剂
CN112075435A (zh) 一种含有三苯基乙酸锡和西草净的复配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284866A (zh) 一种具有缓释驱避作用的种子处理剂的组合物
CN104855447A (zh) 一种天然的驱鸟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616165A (zh) 一种杆塔驱鸟装置
CN109006875A (zh) 一种生物农药及其制备工艺
CN106818839A (zh)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43267A (zh) 高效无毒农药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1198A (zh) 一种防水型果蝇引诱缓释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981750A (zh) 一种含植物源害虫驱避剂型肥料
CN103340216B (zh) 一种无公害农药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5897B (zh) 耐高温高湿的高效防治油菜根肿病种子包衣剂及制备方法
CN107821413A (zh) 一种蟑螂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446A (zh) 复配型纳米驱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32266A (zh) 一种防治果树虫害的杀虫剂纳米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6614641A (zh) 一种含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5104422A (zh) 一种含有噻唑膦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剂
CN1158927C (zh) 用作草药驱蚊剂焚香杆的制剂
CN109497066A (zh) 植物体内输导的昆虫拒食剂15β-hydroxyklaineanone及应用
CN107114365A (zh) 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脂质体包埋方法
CN109258662A (zh) 植物体内输导的昆虫拒食剂13,21-dihydroeurycomanone及应用
CN108260601A (zh) 一种茉莉花香长效驱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3056A (zh) 一种防治稻象甲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