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586A -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586A
CN107615586A CN201580080414.2A CN201580080414A CN107615586A CN 107615586 A CN107615586 A CN 107615586A CN 201580080414 A CN201580080414 A CN 201580080414A CN 107615586 A CN107615586 A CN 107615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ignal
connect
electric
regul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04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586B (zh
Inventor
徐红钢
冯云
沈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15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2Antenna units of the array energised non-uniformly in amplitude or phase, e.g. tapered array or binomia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05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remotely controlled antenna positioning o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01Q3/3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with variabl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01Q3/3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with variable phase-shifters
    • H01Q3/3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with variable phase-shifters the phase-shifters being digit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4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在远端控制单元(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电调装置包括RCU(10),与RCU(10)连接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11)和多个移相器(12),每个合路单元(11)与RCU(10)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20)连接,并在一个时刻接收其中一个RF模块(20)发送的电调信号,及将电调信号发送给RCU(10);RCU(10)接收每个合路单元(11)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电调信号驱动与第一RF模块(20)对应的第一移相器(12)移动,以调节输入第一移相器(12)的RF信号的相位。电调装置应用于对RF模块(20)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的场景中。

Description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移动网络对基站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基站上的天线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天线数量,提出了一种能够支持多个射频(英文:radio frequency,缩写:RF)模块(即多个频段)的天线。
通常,若在天线上要对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独立电调,则可能会采用开关键(英文:on-off keying,缩写:OOK)调制方式。在这种调制方式中,各个RF模块分别通过电调装置中内置的偏置电源(英文:bias-tee,缩写:BT)连接到电调装置中对应的移相器和远端控制单元(英文:remote control unit,缩写:RCU)的不同串口上,通过各个RF模块分别发出独立的RF信号+电调信号(其中,电调信号包括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实现独立电调。例如,当电调装置接收到某个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电调信号后,其可通过内置的BT分离电调信号和RF信号,并将该RF信号输入与该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以及将该电调信号输入RCU,RCU再根据该电调信号控制该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该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天线振子,从而实现对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然而,上述电调装置对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独立电调的场景中,由于各个RF模块需连接到电调装置中的RCU的不同串口上,因此就要求RCU的串口数量必须大于或等于RF模块数量,但是由于实际中RCU上的串口数量通常是有限的(一般为3-4个),因此当RF模块数量超过RCU上的串口数量时,电调装置对某些RF模 块发出的RF信号可能无法实现独立电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能够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装置,包括远端控制单元RCU,与所述RCU连接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和多个移相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合路单元中的每个合路单元,用于与所述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射频RF模块连接,并在一个时刻接收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以及将所述电调信号发送给所述RCU;
所述RCU,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调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调信号驱动与第一RF模块对应的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所述第一RF模块为发送所述电调信号和所述RF信号的RF模块,所述第一移相器为所述多个移相器中的一个。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包括直流电源端,开关键OOK输出端,与所述OOK输出端连接的RC电路,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RC电路均连接的至少两个合路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中的一个OOK输入端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OOK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中的每个合路模块包括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中的一个OOK输入 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一个OOK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RC电路与所述OOK输出端连接;
所述RC电路包括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OOK输出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CU包括控制模块和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传动模块,所述每个合路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上的不同串口连接,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多个移相器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调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调信号控制所述传动模块驱动所述第一移相器移动;
所述传动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调装置还包括多个偏置电源BT,
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BT与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每个RF模块连接;
所述多个BT中的每个BT,用于分离与该BT连接的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和电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RCU连接的至少一个485接口,
所述至少一个485接口中的每个485接口,用于与一个RF模块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每个485接口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不同串口连接,其中,所述RCU上与所述每个合路单元连接的串口和与所述每个485接口连接的串口均为不同的串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调装置,以及与所述电调装置中的每个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调装置,包括:
电调装置在一个时刻接收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通过所述电调装置中的一个合路单元与所述电调装置中的远端控制单元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所述电调装置根据所述电调信号,驱动与所述一个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合路单元包括直流电源端,开关键OOK输出端,与所述OOK输出端连接的RC电路,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RC电路均连接的至少两个合路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中的一个OOK输入端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OOK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中的每个合路模块包括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中的一个OOK输入 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一个OOK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RC电路与所述OOK输出端连接;
所述RC电路包括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OOK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该电调装置包括RCU,与RCU连接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和多个移相器,其中,至少一个合路单元中的每个合路单元,用于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并在一个时刻接收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以及将电调信号发送给RCU;RCU,用于接收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电调信号驱动与第一RF模块对应的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第一RF模块为发送电调信号和RF信号的RF模块,第一移相器为所述多个移相器中的一个。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中设置了合路单元,且每个合路单元分别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以及每个合路单元在一个时刻只接收与其连接的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该电调信号对该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进行电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路单元可以连接更多的RF模块,从而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可以应用于对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的场景中。其中,电调是对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具体是指通过调节输入各天线振子的RF信号的相位,使得天线的方向图倾角(天线的方向图倾角也可以称为天线的电下倾角)发生改变。经过电调后的RF信号再经过天线振子的导向和放大作用,使得天线接收到的RF信号的信号强度更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装置,该电调装置可以包括RCU 10,与所述RCU 10连接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11和多个移相器12。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合路单元11中的每个合路单元,用于与所述RCU 10上的不同串口(例如,可以表示为com1、...、comn等,其中,n为正整数)和至少两个射频RF模块20连接,并在一个时刻接收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20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 以及将所述电调信号发送给所述RCU 10。
所述RCU 10,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调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调信号驱动与第一RF模块对应的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所述第一RF模块为发送所述电调信号和所述RF信号的RF模块,所述第一移相器为所述多个移相器12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多个均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移相器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移相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中,采用将至少两个RF模块通过一个合路单元连接到RCU上的一个串口上,可以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通过将每个合路单元连接到RCU上的不同串口,以及将每个合路单元分别与多个RF模块连接,可以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同一个基站提供服务的同一个厂商的多个RF模块(可以理解为RF设备),无论这些RF模块是否共用基站基带处理单元(英文:base band unit,缩写:BBU),电调装置对这些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都是依次有序进行的,即电调装置不会同时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可以采用合路单元将同一个厂商的多个不同的RF模块进行合路,以实现RCU上的一个串口可以控制多个不同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如此,可以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的实际应用中,若同一个厂商的多个RF模块与同一个BBU连接,则由于可以通过后台软件人工控制该BBU下发电调命令,即一个时刻BBU只能下发对一个RF模块发出 的RF信号进行电调的电调命令,因此,可以实现每次只对一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从而保证电调装置对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若同一个厂商的多个RF模块与多个BBU连接,则无论这些BBU由同一个维护团队还是不同的维护团队维护,由于维护多个BBU的维护团队之间均可以通过协商等控制多个BBU依次有序地下发电调命令,即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BBU下发对与该BBU连接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的电调命令,因此,可以实现每次只对一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从而实现电调装置对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独立电调。
进一步地,若电调装置需对不同厂商的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独立电调,则可以将这些不同厂商的多个RF模块分别通过不同的合路单元连接到RCU上的不同串口,并通过后台软件人工控制,以保证RCU不会同时从一个串口上接收到两个电调信号。从而能够在一个电调装置中方便地实现对不同厂商的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独立电调。
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的,在电调装置对不同厂商的多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独立电调时,即使RCU同时接收到两个RF模块发出的电调信号,RCU也可对其中某一个电调信号进行延迟,在另一个电调信号处理完后再处理这个电调信号。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实现对同一厂商的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独立电调,而且也可以实现对不同厂商的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独立电调。从而通过对各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独立电调,可以更好地保证各个RF模块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采用的电调方式可以为OOK调制方式。OOK调制方式为每个RF模块分别发出独立的信号,该信号包括RF信号和电调信号,电调信号包括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电调装置接收到某个RF模块发出的信号后,通过电调装置中内置的BT分离RF信号和电调信号,再将RF信号输入与发送 信号的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中,并将电调信号输入RCU中,RCU再根据该电调信号驱动该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该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从而实现对该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其中,OOK信号为RF信号的调制信号,OOK信号用于RCU对该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直流电压信号用于为RCU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均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天线振子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天线振子。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F模块可以为射频拉远单元(英文:radio remote unit,缩写:RRU)。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11中的每个合路单元可以包括直流电源端110,OOK输出端111,与所述OOK输出端111连接的电阻电容电路(英文:resistance-capacitance circuit,缩写:RC电路)112,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端110和所述RC电路112均连接的至少两个合路模块114,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114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中的一个OOK输入端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110和所述OOK输出端111分别与所述RCU 10上的一个串口(例如串口1,表示为com1)连接。
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端110用于输出电调信号中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OOK输出端111用于输出电调信号中的OOK信号;所述RC电路112为滤波电路,用于对至少两个合路模块输出的OOK信号进行滤波;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用于输入对应的RF模块发送的经BT分离的OOK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中,每个合路模块用于将与该合路模块连接的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发送给RCU;由至少两个合路模块构成的一个合路单元用于将不同的RF模块合路,以使得电调装置对共用RCU上的一个串口的不同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可以进行 独立电调,其中一个合路单元在同一时刻只能接收到与该合路单元中的一个合路模块连接的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114中的每个合路模块可以包括电感L、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P1和第二二极管P2。
其中,所述电感L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中的一个OOK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端110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正极与所述一个OOK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RC电路112与所述OOK输出端111连接。
所述RC电路112包括电阻R和第三电容C3,所述电阻R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OOK输出端1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所示的合路模块仅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即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合路单元,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基于图3所示的合路单元进行相应的变换,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对于其他任何能够实现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不同RF模块合路的合路模块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单元/模块/电路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示例性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模块的电路结构及电路结构中各个元器件的取值均是随着具体应用的天线的不同而变化的,例如不同天线中的电调装置进行电调的频段不同,可能会导致合路模块的电路结构在上述图3所示的合路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图3所示的合路模块的基础 上对某些元器件进行的简单替换/增加/减少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结合图1,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CU 10可以包括控制模块100和与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的传动模块101,所述每个合路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100上的不同串口连接,所述传动模块101与所述多个移相器12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0,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调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调信号控制所述传动模块101驱动所述第一移相器移动;所述传动模块101,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100的控制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器或控制芯片等具有控制功能的器件实现。具体的控制模块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本发明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动模块可以通过马达和电机实现。当控制模块接收到电调信号后,控制模块可在电调信号中的直流电压信号的作用下控制电机工作(具体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电机工作),使得电机驱动马达转动,从而马达带动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该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进而实现电调装置对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动模块可以集成在控制模块中实现;也可以与控制模块独立实现,具体的实现方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本发明不作限定。
可选的,结合图4,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BT 13。
其中,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BT与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20中的每个RF模块连接;所述多个BT 13中的每个BT,用于分离与该BT连接的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和电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合路单元通过不同的BT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可以保证不同的RF模块发出的电调信号能够独立进入合路单元,防止不同的RF模块发出的电调信号同时进入合路单元时发生串扰。
需要说明的是,以OOK调制方式为例,当RF模块发出的信号(包括RF信号和电调信号,电调信号包括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经过BT后,BT会将RF信号和电调信号分为两路,并将该RF信号输入与该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以及将该电调信号经过合路单元输入至RCU,从而RCU可根据该电调信号驱动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该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从而实现电调装置对该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进一步地,当RF模块发出的信号经过BT后,BT会将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一起通过合路单元输入RCU,其中,该直流电压信号用于为RCU供电,保证RCU能够与OOK信号同步进行工作。
可选的,结合图5,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RCU 10连接的至少一个485接14。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485接14中的每个485接口,用于与一个RF模块连接。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每个485接口分别与所述RCU 10上的不同串口连接,其中,所述RCU上与所述每个合路单元连接的串口和与所述每个485接口连接的串口均为不同的串口。具体的,所述每个485接口分别与所述RCU 10中的控制模块100上的不同串口连接(例如comk和comj等,其中,k和j为与n不同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采用的电调方式还可以包括485调制方式。当电调装置采用485调制方式对不同RF模块20(如图6所示,这些RF模块20包括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20和没有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20)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时,均由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20发送电调信号给RCU, RCU接收到该电调信号后,通过驱动与发出需要进行电调的RF信号的RF模块20对应的移相器移动,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该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从而实现对需要进行电调的RF模块20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如图6所示,没有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20可以通过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20发送电调信号。具体的,当电调装置上设置有多个485接口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预先定义实现某些没有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可以通过某个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发送电调信号,从而实现对这些没有与485接口连接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调信号可以为OOK调制方式中的电调信号(例如可以为OOK信号+直流电压信号);也可以为485调制方式中的电调信号。具体的,当采用OOK调制方式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调信号为OOK调制方式中的电调信号;当采用485调制方式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调信号为485调制方式中的电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对不同厂商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对它们进行电调。例如可以对某些厂商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采用OOK调制方式进行电调;对某些厂商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采用485调制方式进行电调。具体的对不同厂商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电调时采用的调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方式,下面再结合图2、图3和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单元中,RF模块输出的信号(包括RF信号和电调信号)经过BT分离后,电调信号中的OOK信号和电调信号中的直流电压信号被分为两路输入RCU,以保证RCU能够在直流电压信号为其正常供电的情况下,根据OOK信号驱动与发送该OOK 信号的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该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从而实现电调装置对该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当经过BT后的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进入合路单元中的一个合路模块后,合路模块中的电感L和第一电容C1构成的LC低通滤波器会隔离掉频率较高的OOK信号(通常OOK信号的频率为2.176兆赫兹),并通过直流电压信号,直流电压信号经过第一二极管P1的整流作用后,通过合路单元的直流电源端110输出到RCU 10的一个串口上,为RCU 10供电。合路模块中的第二二极管P2上由于施加有直流电压信号,因此第二二极管P2导通,从而OOK信号经过第二二极管P2、第二电容C2以及RC电路112后通过OOK输出端111输出到RCU 10的一个串口上。其中,第二电容C2用于隔离掉直流电压信号,并通过交流的OOK信号;RC电路112用于对经过第二电容C2的OOK信号进行滤波。从而RCU 10在直流电压信号提供电源的情况下,根据OOK信号驱动与发送该OOK信号的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该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从而实现电调装置对该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经过第二二极管P2时,直流电压信号使得第二二极管P2导通,OOK信号和直流电压信号经过第二二极管P2后的第二电容C2时,由于第二电容C2的隔直流通交流作用,使得直流电压信号被第二电容C2隔离掉,只有交流的OOK信号经过第二电容C2,并经过由电阻和第三电容C3构成的RC电路的滤波作用后从OOK输出端输出到RCU 10。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RF模块中提供上述直流电压信号的OOK电源默认是关闭状态,因此打开OOK电源是需要人工控制打开的,即需要人工控制BBU下发电调命令才打开OOK电源,因此通常情况 下不会存在向一个合路单元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路模块同时输入直流电压信号的情况,即不会存在一个合路单元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路模块同时工作的情况。当一个合路模块工作时,与该合路模块构成合路单元的其他合路模块中的第一二极管P1和第二二极管P2均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可防止进入该合路模块中的直流电压信号和OOK信号进入其他合路模块引起的信号倒灌现象。
特别的,当由于误操作使得一个合路单元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路模块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RF模块检测这些合路模块上的电流,并在检测到某些合路模块上的电流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报警,以便及时发现误操作,从而避免误操作带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描述的图1-图6中所涉及的合路单元的数量、合路模块的数量、485接口的数量及RCU上的串口的数量均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及其进行电调的原理所做的示意性的示出,其并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限定,即上述描述的图1-图6中示出的合路单元的数量、合路模块的数量、485接口的数量及RCU上的串口的数量并不限于图1-图6中示出的数量,其还可以包括更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装置,该电调装置包括RCU,与RCU连接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和多个移相器,其中,至少一个合路单元中的每个合路单元,用于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并在一个时刻接收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以及将电调信号发送给RCU;RCU,用于接收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电调信号驱动与第一RF模块对应的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第一RF模块为发送电调信号和RF信号的RF模块,第一移相器为多个移相器中的一个。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中设置了合路单元,且每个合路单元分别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以及每个合路单元在一个时刻只接收与其连接的至少 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该电调信号对该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进行电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路单元可以连接更多的RF模块,从而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上述如图1-图6任意之一所述的电调装置,以及与所述电调装置中的每个移相器12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15。
其中,所述电调装置,用于接收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电调信号驱动与所述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所述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与所述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
所述多个天线振子,用于接收所述电调装置输出的经所述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并对经所述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进行导向和放大,以增强所述天线接收到的RF信号的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天线的结构仅是以图1所示的电调装置的结构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的电调装置的结构还可以为上述图2-图6任意之一所述的电调装置的结构。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的电调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如图1-图6所示的电调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由于该天线中的电调装置中设置了合路单元,且每个合路单元分别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以及每个合路单元在一个时刻只接收与其连接的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该电调信号对该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进行电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路单元可以连接更多的RF模块,从而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天线中的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 调。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方法,应用于上述如图1-图6任意之一所述的电调装置,该电调方法可以包括:
S101、电调装置在一个时刻接收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该至少两个RF模块通过电调装置中的一个合路单元与电调装置中的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S102、电调装置根据该电调信号,驱动与该一个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调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合路单元,每个合路单元均与RCU上的不同串口连接,且每个合路单元均与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由于电调装置对每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均是独立电调的,因此电调装置在一个时刻只能接收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该电调信号驱动与该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并将经移相器调节相位后的RF信号输入天线中与该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子,从而实现电调装置对该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的电调。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描述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如图1-图6所示的电调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单元可以包括直流电源端110,OOK输出端111,与所述OOK输出端111连接的RC电路112,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端110和所述RC电路112均连接的至少两个合路模块114,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114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中的一个OOK输入端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OOK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114中的每个合 路模块可以包括电感L、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P1和第二二极管P2。
其中,所述电感L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OOK输入端113中的一个OOK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端110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正极与所述一个OOK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RC电路112与所述OOK输出端111连接。
所述RC电路112包括电阻R和第三电容C3,所述电阻R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OOK输出端111连接。
其中,对于上述如图2所示的合路单元和如图3所示的合路模块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图2所示的合路单元和图3所示的合路模块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方法,该电调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中,该电调装置在一个时刻接收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该至少两个RF模块通过该电调装置中的一个合路单元与该电调装置中的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且该电调装置根据该电调信号,驱动与该一个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该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调装置中设置了合路单元,且每个合路单元分别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以及电调装置通过每个合路单元在一个时刻只接收与其连接的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该电调信号对该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进行电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路单元可以连接更多的RF模块,从而在RCU上的串口数 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系统,该基站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如图7所述的天线,以及与该天线中的电调装置连接的至少两个RF模块,所述天线中的电调装置对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进行独立电调。
具体的,对于电调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图1-图6所示的电调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系统,由于该基站系统的天线中的电调装置中设置了合路单元,且每个合路单元分别与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RF模块连接,以及每个合路单元在一个时刻只接收与其连接的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并根据该电调信号对该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进行电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路单元可以连接更多的RF模块,从而在RCU上的串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调装置对更多的RF模块发出的RF信号实现独立电调。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 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 一种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控制单元RCU,与所述RCU连接的至少一个合路单元和多个移相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合路单元中的每个合路单元,用于与所述RCU上的不同串口和至少两个射频RF模块连接,并在一个时刻接收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以及将所述电调信号发送给所述RCU;
    所述RCU,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调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调信号驱动与第一RF模块对应的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所述第一RF模块为发送所述电调信号和所述RF信号的RF模块,所述第一移相器为所述多个移相器中的一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包括直流电源端,开关键00K输出端,与所述00K输出端连接的RC电路,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RC电路均连接的至少两个合路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与所述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中的一个00K输入端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00K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中的每个合路模块包括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中的一个00K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一个00K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RC电路与所述00K 输出端连接;
    所述RC电路包括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00K输出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CU包括控制模块和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传动模块,所述每个合路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上的不同串口连接,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多个移相器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调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调信号控制所述传动模块驱动所述第一移相器移动;
    所述传动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调装置还包括多个偏置电源BT,
    所述每个合路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BT与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每个RF模块连接;
    所述多个BT中的每个BT,用于分离与该BT连接的RF模块发送的RF信号和电调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RCU连接的至少一个485接口,
    所述至少一个485接口中的每个485接口,用于与一个RF模块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485接口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不同串口连接,其中,所述RCU上与所述每个合路单元连接的串口和与所述每个485接口连接的串口均为不同的串口。
  8. 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调装置,以及与所述电调装置中的每个移相器连接的多个天线振 子。
  9. 一种电调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调装置在一个时刻接收至少两个RF模块中的一个RF模块发送的电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RF模块通过所述电调装置中的一个合路单元与所述电调装置中的远端控制单元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所述电调装置根据所述电调信号,驱动与所述一个RF模块对应的移相器移动,以调节输入所述移相器的RF信号的相位。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路单元包括直流电源端,开关键00K输出端,与所述00K输出端连接的RC电路,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RC电路均连接的至少两个合路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与所述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中的一个00K输入端与不同的RF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和所述00K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U上的一个串口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合路模块中的每个合路模块包括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00K输入端中的一个00K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一个00K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RC电路与所述00K输出端连接;
    所述RC电路包括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00K输出端连接。
CN201580080414.2A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Active CN107615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9840 WO2016187816A1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586A true CN107615586A (zh) 2018-01-19
CN107615586B CN107615586B (zh) 2020-02-14

Family

ID=5739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0414.2A Active CN107615586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1408B2 (zh)
EP (1) EP3291371B1 (zh)
CN (1) CN107615586B (zh)
CA (1) CA2987099C (zh)
WO (1) WO20161878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598A (zh) * 2018-10-26 2019-03-0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的倾角调整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09917374A (zh) * 2019-04-01 2019-06-21 深圳乐易住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布式网络雷达的室内探测方法
CN112838843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调理装置及信号调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5305B (zh) * 2018-03-13 2023-06-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移动基站天线电子下倾角检测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2644A1 (en) * 2001-03-19 2002-09-19 Simon Mellor Intelligent multiplexers in an antenna line management system
WO2004088790A1 (en) * 2003-04-02 2004-10-14 Quintel Technology Limited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with variable electrical tilt
US20110156974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Peter Keningt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lting beam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10237315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Kathrein-Werke Kg Multi-beam-shaping structure
CN102273013A (zh) * 2011-05-13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设备、基站系统和调整天线设备的方法
KR101163373B1 (ko) * 2011-04-08 2012-07-12 (주)하이게인안테나 안테나의 전기적 틸트 각도 조정장치
CN104639216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9744B1 (en) * 1999-06-30 2001-05-29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Remote tilt antenna system
CN101740864B (zh) * 2008-11-21 2013-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2136630B (zh) * 2010-11-23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天线系统和天线电调方法
KR101945405B1 (ko) * 2012-01-27 2019-02-08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이동통신 기지국의 안테나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2644A1 (en) * 2001-03-19 2002-09-19 Simon Mellor Intelligent multiplexers in an antenna line management system
WO2004088790A1 (en) * 2003-04-02 2004-10-14 Quintel Technology Limited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with variable electrical tilt
US20110156974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Peter Keningt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lting beam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10237315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Kathrein-Werke Kg Multi-beam-shaping structure
KR101163373B1 (ko) * 2011-04-08 2012-07-12 (주)하이게인안테나 안테나의 전기적 틸트 각도 조정장치
CN102273013A (zh) * 2011-05-13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设备、基站系统和调整天线设备的方法
CN104639216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大全: ""基站内置多通道AISG 控制单元的应用与设计"", 《电讯技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598A (zh) * 2018-10-26 2019-03-0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的倾角调整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09449598B (zh) * 2018-10-26 2021-01-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的倾角调整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09917374A (zh) * 2019-04-01 2019-06-21 深圳乐易住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布式网络雷达的室内探测方法
CN112838843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调理装置及信号调理方法
CN112838843B (zh) * 2020-12-30 2024-02-27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调理装置及信号调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87099C (en) 2021-01-12
WO2016187816A1 (zh) 2016-12-01
CN107615586B (zh) 2020-02-14
CA2987099A1 (en) 2016-12-01
EP3291371A1 (en) 2018-03-07
EP3291371A4 (en) 2018-05-16
US20180097279A1 (en) 2018-04-05
US10461408B2 (en) 2019-10-29
EP3291371B1 (en) 202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8844A (zh) 无线充电装置、待充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0282B (zh) 全集成模块化毫米波射频系统
CN107615586A (zh) 一种电调装置、天线及电调方法
CN106209199A (zh) 用于增加无线通信范围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7799909A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5162491A (zh) 天线及其传输射频信号的控制方法
EP3012940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US9768991B2 (en) Multi-mode active circuit control and activation system
US1087312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432268B2 (en)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less charging in a system
CN107431384A (zh) 双频带无线电力接收单元
US20200145059A1 (en) Efficient control mechanism in distributed antenna modules
CN104901025A (zh) 一种天线模块化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天线模块
CN115986963B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端、充电底座及系统
CN106207449B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318485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分组控制电路和方法
CN201374699Y (zh) 一种电调天线接口设备
CN106027077B (zh) 集成载波聚合的射频前端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03885068A (zh) 一种调度管理型用户机
CN107431497A (zh) 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及调谐天线
CN106301359A (zh) 一种本振信号配置电路及本振信号配置方法
CN112054312B (zh) 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4869196B (zh)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340120U (zh) 一种基于pos机双天线输出与接收的非接应用电路
CN204928825U (zh) 天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