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037B - 药物释放带 - Google Patents

药物释放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037B
CN107614037B CN201680024494.4A CN201680024494A CN107614037B CN 107614037 B CN107614037 B CN 107614037B CN 201680024494 A CN201680024494 A CN 201680024494A CN 107614037 B CN107614037 B CN 107614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drug
blister
drug release
bas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44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037A (zh
Inventor
王善春
李昌辉
张喜全
顾红梅
王昌良
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6/07066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618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4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药物释放带,其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10),药物释放带(1)由相互紧贴的基片(11)和盖片(12)构成,基片(11)上形成有多个药泡(111),药物(10)由基片(11)和盖片(12)密封在药泡(111)内,药物释放带(1)的释放端部的基片(11)和盖片(12)呈分离状结构,并且成分离状结构的基片(11)和盖片(12)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20)的狭缝(21)和盖片缠绕轮(30)上,其特征在于,基片(11)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狭缝(21)中的突起部(112)。该药物释放带提供了可标准化加工的突起部(112),安装简单,卡扣牢固;另外优化了药泡(111)的尺寸和形状,使药物(10)更容易被吸出,且增大了药物释放带(1)的有效使用长度。

Description

药物释放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的药泡条带,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哮喘类吸入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的药物释放带。
背景技术
哮喘、鼻炎等过敏类疾病经常使用吸入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将粉末或颗粒状药物设置于夹层结构的药泡条带中,通过外力将药泡条带刺破,然后经过吸入方式将药物吸入患者口鼻或肺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有的药物释放带由相互紧贴的基片和盖片构成,其中基片上形成有多个药泡,治疗哮喘或鼻炎的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由基片和盖片密封在药泡内。药物释放带的释放端部的基片和盖片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和盖片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和盖片缠绕轮上,通过基片缠绕轮和盖片缠绕轮的转动将基片和盖片逐渐分离,以使药泡内的药物露出,从而可以通过患者吸气的方式将露出的药物吸入患者的口鼻或肺部,在患者吸气时,气流经由药物释放装置的进气孔进入药物释放带的药泡并冲击其一端的药物粉末,形成一道U型气流将药泡中的药粉吹起并夹带后,再经由对接药泡另一端的出气孔吸入到患者体内。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药物释放带存在以下问题:
1、药物释放带的基片与基片缠绕轮上的狭缝配合的时候,必须借助外力或者器具将基片的末端折叠缠绕到基片缠绕轮的转轴上,以防止基片的末端从狭缝中滑脱,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由于折叠缠绕基片末端的操作随机性很大,基片的末端容易从狭缝中脱落,而且装配过程复杂,无法标准化作业;另外,手工或者器械缠绕基片的末端也容易造成污染。
2、为了降低折叠缠绕到转轴上的基片的缠绕直径,现有技术需要将基片的末端切割成宽度渐窄的形状,不但增加工序,而且由于基片的末端始终都是要缠绕到转轴外侧,使得基片的缠绕直径始终得不到降低,从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可安装的药物释放带的长度受到了限制,降低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
3、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药物释放带的药泡长度约为7.5mm,宽度约为4.00mm,但并未公开药泡的高度及其他细节。此外,葛兰素史克公司已上市的治疗哮喘的药物所配备的药粉释放装置中也公开了一种同类型的药物释放带,该药物释放带的药泡长度为7.56mm,宽度为3.80mm,高度为2.00mm。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药泡尺寸和形状不够合理,易导致气流阻力较大,不仅增加了肺活量较低的哮喘患者吸入药粉的阻力,而且较深的药泡使得药粉在排空时存在药粉残留问题,影响了患者的实际治疗量,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影响;此外,药泡较深还导致药泡高度较大,使得药物释放带的缠绕圈数降低,影响吸入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释放带,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释放带,在基片末端设有可卡扣至基片缠绕轮上的狭缝内的突出部,能有效防止基片的末端从狭缝中滑脱。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释放带,所述药物释放带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所述药物释放带由相互紧贴的基片和盖片构成,所述基片上形成有多个药泡,所述药物由所述基片和所述盖片密封在所述药泡内,所述药物释放带的释放端部的所述基片和所述盖片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所述基片和所述盖片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和盖片缠绕轮上,所述基片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所述狭缝中的突起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药泡的高度为1.60mm~1.90mm,所述药泡的宽度为4.06mm~5.06mm,所述药泡的长度为7.26mm~7.86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药泡的高度为1.75mm,所述药泡的宽度为4.56mm,所述药泡的长度为7.56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设置于所述基片缠绕轮的圆柱状空心转轴上,所述突起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狭缝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的内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药泡的结构相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突起部卡入所述狭缝中的状态下,所述基片的末端不突出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的外表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药泡的横截面弧面末端的切线与所述药泡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5.3°~37.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药泡的横截面弧面末端的切线与所述药泡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6.3°。
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在基片的末端提供了可标准化加工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结构简单,卡扣牢固,不易从狭缝中脱离,且安装简单,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并且该突起部不会造成基片缠绕直径变大,增大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
二、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其药泡具有合理的尺寸和形状,在吸入药物时气流阻力较低,使得肺活量较低的呼吸疾病患者更容易将药物吸出;此外,药泡高度的降低有效提升了药粉的排空难度,使得药粉残留量低,保证患者可以获得足够治疗量的药品;最后,药泡高度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药物释放带的高度,进一步增加了药物释放带在药粉释放装置中缠绕的圈数,从而提高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药物释放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药物释放装置内放置有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
图2为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放置于药物释放装置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的药泡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的药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的药泡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显示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药物释放带1为一种可用于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的药泡条带,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哮喘类吸入粉末状药物的释放带。
具体来说,图1显示的是一种药物释放装置13,其中可安装使用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药物释放装置1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显示清楚,其中去掉了图1的部分外部结构;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药物释放带1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可用于安装在图1所示的药物释放装置13中,该药物释放装置13的基本原理与现有技术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通过背景技术所提供的现有技术理解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的安装及使用原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从图2至图3可见,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可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10,所述药物释放带1由相互紧贴的基片11和盖片12构成,所述基片11上形成有多个药泡111,所述药物10由所述基片11和盖片12密封在所述药泡111内,所述药物释放带1的释放端部的基片11和盖片12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11和盖片12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20的狭缝21和盖片缠绕轮30上。通过基片缠绕轮20和盖片缠绕轮30的转动可以将基片11和盖片12逐渐分离,以使药泡111内的药物10露出,从而可以通过患者吸气的方式将露出的药物10吸入患者的口鼻或肺部。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基片11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所述狭缝21中的突起部112,使用的时候可以很简单的将该突起部112卡入到狭缝21中,可以很容易加以安装,且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另外,上述突起部112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机械冲压方式进行加工,结果均一化好,避免了后续缠绕安装的随机性。此外,本发明所采用的上述突起部112的安装更牢固,基片11的末端不易从狭缝21中脱离,而且由于省掉了基片11缠绕的过程,可以大大降低基片11的缠绕直径,增大了药物释放带1的有效使用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基片缠绕轮20的狭缝21设置于基片缠绕轮20的圆柱状空心转轴22上,所述突起部112的尺寸大于所述狭缝21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内径,也即,在本发明中,该突起部112凸出基片11表面的高度大于狭缝21的宽度且小于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圆柱状空心转轴22,当基片11末端卡入狭缝21内时,基片11末端的突起部112自狭缝21卡扣在圆柱状空心转轴22内部,从而增强了基片11末端与狭缝21的卡扣牢固性。
进一步的,在突起部112卡入狭缝21内的状态下,该基片11的末端不突出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外表面。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基片11卡入圆柱状空心转轴22之后,不会有额外的结构突出在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外表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基片11的缠绕直径,更加有利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内安装设置更长的有效药物释放带1,提高了药物释放带1的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药泡111的长度L1为7.26mm~7.86mm,药泡111的宽度L2为4.06mm~5.06mm,药泡111的高度L3为1.60mm~1.90mm,在和现有技术的药泡容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现有技术公开的药泡的尺寸数据,本发明合理降低了药泡111的高度L3,增加了药泡111的宽度L2,从而使得药泡111的深度有所降低,使得药泡111容纳的药粉经患者吸入后不容易聚积残留在药泡111内,另外,药泡111高度的下降增加了药物释放带1缠绕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药泡111的高度L3可为1.70mm~1.80mm,药泡111的宽度L2可为4.26mm~4.86mm。较上述实施例,药泡111的宽度L2和高度L3缩小了范围,做了进一步优化。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药泡111的高度L3为1.75mm,药泡111的宽度L2为4.56mm,药泡111的长度L1为7.56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该药泡111的横截面弧面末端的切线与药泡111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35.3°~37.3°,优选的该夹角α为36.3°。本实施例公开了药泡111的横截面弧面末端的切线与中垂线之间的夹角α,对药泡111的高度L3和宽度L2的比例进行了合理的限定,从而有效降低药泡111内患者吸入后的药粉残留,并增加带有多个药泡111的基片11的缠绕利用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位于基片11末端的突起部112的形状结构与药泡111的形状结构相同,具体是,该药泡111和突起部112大体呈半圆形形状或弧形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突起部112和药泡111的结构相同,因而形成突起部112的时候可以采用与冲压形成药泡111完全相同的模具来实现,减少的加工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对药泡111的尺寸进行调整,优化了药泡111的形状,减少了药泡111的高度,使患者在吸入粉末时阻力较低,增加药泡111排空率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吸入器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大了药物释放带1的有效使用长度。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夹角α和药泡111的高度L3限定可以使得患者吸气产生的U型气流阻力降低,以便更容易使药泡111内的药物10被患者吸出。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下面列举一组对比实验进行阐述:
实验方法
1.随机选取3个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可使用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的
Figure GPA0000232430790000082
吸入器,取2条本实施例尺寸的药物释放带1(长度L1=7.56mm;宽度L2=4.56mm;高度L3=1.75mm)替换两个
Figure GPA0000232430790000084
吸入器中的原装药物释放带并标记为1号和2号,另一个
Figure GPA0000232430790000083
吸入器保留原装药物释放带(长度L1=7.56mm;宽度L2=3.80mm;高度L3=2.00mm;)并标记为3号,上述吸入器1号、2号、3号的药物释放带均装有定量的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粉。
2.随机取3条本实施例药物释放带及3条原装药物释放带,每条取10个药泡,称重,除去每个药泡的药粉后称重,计算10个药泡的重量,确定装量基本一致,并计算平均装量。
3.进行排空率实验,取上述标记为1号、2号、3号的吸入器,用NGI-170型气溶胶采样器进行模拟测试,设定气流为60L/min,采集10个药泡后称重,计算排空量,并与平均装量对比计算排空率。每组器具共收集6×10个药泡数据。
4.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标记为1号、2号的排空率明显高于标记为3号的进口药物释放带,有效降低了药粉的残留率,保证患者可以获得足够治疗量的药品(注:W0为药物吸出前药泡和药物总重,W1为药物吸出后药泡和药物总重,RSD为relative standarddeviation即相对标准偏差)。
表1 排空率实验结果
Figure GPA0000232430790000081
Figure GPA0000232430790000091
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在基片11的末端提供了可标准化加工的突起部112,该突起部112结构简单,卡扣牢固,不易从狭缝21中脱离,且安装简单,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并且该突起部112不会造成基片11缠绕直径变大,增大了药物释放带1的有效使用长度。
本发明的药物释放带1,其药泡111具有合理的尺寸和形状,在吸入药物时气流阻力较低,使得肺活量较低的呼吸疾病患者更容易将药物吸出;此外,药泡111高度的降低有效提升了药粉的排空难度,使得药粉残留量低,保证患者可以获得足够治疗量的药品;最后,药泡111高度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药物释放带1的高度,进一步增加了药物释放带1在药粉释放装置中缠绕的圈数,从而提高药物释放带1的有效使用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药物释放带(1),其由基片(11)和盖片(12)组成,所述药物释放带(1)上设有可装载药粉的药泡(111),所述药粉由所述基片(11)和所述盖片(12)密封在所述药泡(1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泡(111)的高度为1.60mm~1.90mm,所述药泡(111)的宽度为4.06mm~5.06mm,所述药泡(111)的长度为7.26mm~7.86mm,所述药泡(111)的横截面呈弧形,其横截面弧面末端的切线与所述药泡(111)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5.3°~37.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所述药泡(111)的高度为1.70~1.8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所述药泡(111)的宽度为4.26~4.8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所述药泡(111)的高度为1.7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所述药泡(111)的宽度为4.56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所述药泡(111)的长度为7.5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所述药泡(111)的横截面弧面末端的切线与所述药泡(111)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6.3°。
8.一种Accuhaler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器使用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释放带。
CN201680024494.4A 2015-07-29 2016-01-12 药物释放带 Active CN107614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5755 2015-07-29
CN2015104557555 2015-07-29
PCT/CN2016/070662 WO2016161830A1 (zh) 2015-04-09 2016-01-12 药物释放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037A CN107614037A (zh) 2018-01-19
CN107614037B true CN107614037B (zh) 2021-09-03

Family

ID=6105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4494.4A Active CN107614037B (zh) 2015-07-29 2016-01-12 药物释放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403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3A (zh) * 1990-03-02 1991-10-02 格拉克索公司 吸入装置
CN101084032A (zh) * 2004-12-20 2007-12-05 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药物分配器中的歧管
WO2014088055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ニップ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薬剤吸入デバイス
CN104470570A (zh) * 2012-07-03 2015-03-25 埃德文特药物有限公司 泡罩包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3A (zh) * 1990-03-02 1991-10-02 格拉克索公司 吸入装置
CN101084032A (zh) * 2004-12-20 2007-12-05 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药物分配器中的歧管
CN104470570A (zh) * 2012-07-03 2015-03-25 埃德文特药物有限公司 泡罩包装
WO2014088055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ニップ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薬剤吸入デバイ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037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1233B2 (ja) 簡易なカプセル・ベースの吸入器
AU2007214748B2 (en)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
CA2444129C (en) Inha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8201555B2 (en) Inhaler
KR100366323B1 (ko) 계량투여흡입기와결합하여사용하기위한소아용흡입챔버
US20090250058A1 (en) Inhalation System and Delivery Devic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Drug in the Form of Dry Powder
JP2011513450A5 (zh)
AU6008998A (en) Single dose inhaler ii
JP2011513451A5 (zh)
CN105916491A (zh) 可吸入药物
WO2003045482A1 (en) Inhalation device
CN107614037B (zh) 药物释放带
CN113950347A (zh) 用于通过吸入同时施用氧气和定量吸入器药物的装置
WO2016161830A1 (zh) 药物释放带
WO2002091293A1 (en) Counter
EP3463528B1 (en) Inhaler spacer
US20190059811A1 (en) Combination peak flow meter, inhaler, and nebulizer
EP2617451B1 (en) Drug delivery assembly, and single dose inhaler for dry powder drug delivery having such assembly
RU2258539C1 (ru) Порошковый ингалятор
Asif et al.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s
US20150202392A1 (en) Metering element for an inhalation device and inhal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metering element
AU2014247074B2 (en) Metering element for an inhalation device and assembly for an inhal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metering element
EP1453563B1 (en) Inhalation device
CA2830018A1 (en) Metered dose inhaler port for ventilated pati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Assignee: HARRO HOFLIGER VERPACKUNGSMASCHINEN GmbH

Assignor: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9000007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rug release zo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222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Assignee: RUNSHENG PHARMACY Co.,Ltd.

Assignor: HARRO HOFLIGER VERPACKUNGSMASCHINEN GmbH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9000012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rug release zo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40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