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574B -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3574B
CN107613574B CN201710900999.9A CN201710900999A CN107613574B CN 107613574 B CN107613574 B CN 107613574B CN 201710900999 A CN201710900999 A CN 201710900999A CN 107613574 B CN107613574 B CN 107613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vehicl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detection
dete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09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3574A (zh
Inventor
廖加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09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3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3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对车载AP的信道进行配置,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该方法应用在车载无线接入点AP中,包括: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携带有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若是,则根据所述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并向所述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车载AP的信道的配置。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状态下的信息交互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在火车、地铁、动车等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成为日益强烈的需求。
为实现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双备份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参照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分别配置在列车两端的车载AP1和AP2、多个可以沿轨道的第一延伸方向上收发检测信号的轨道AP3以及多个可以沿轨道第二方向上收发检测信号的轨道AP4。此外,为了避免通信链路间的相互干扰,AP1和AP3被配置为第一信道,AP2和AP4被配置为第二信道。理想情况下,如图1中100所示,列车由站点A向站点B行驶,AP1与AP3通过第一信道建立第一无线通信链路,AP2与AP4通过第二信道建立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列车行进过程中AP1能够沿着轨道旁的多个AP3平滑切换保持第一无线通信链路的连接,AP2也能够沿着轨道旁的多个AP4平滑切换保持第二无线通信链路的连接。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如图1中200所示,列车在轨道上环线行驶,当列车由站点B向站点A行驶,列车的行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时需要AP1与AP4建立无线通信链路、AP2与AP3建立无线通信链路,然而车载AP和轨道AP的信道配置仍为AP1和AP3配置为第一信道,AP2和AP4配置为第二信道,由于AP1与AP4所配置的信道不同,AP2与AP3配置的信道也不同,所以AP1与AP4建立的无线链路十分不稳定,甚至无法建立连接,AP2与AP3建立的无线链路也十分不稳定,甚至无法建立连接。
综上,如何对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用于对车载AP的信道进行配置,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在车载无线接入点AP中,包括:
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携带有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若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阈值信号强度,则根据所述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并向所述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使所述检测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切换发送的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
确定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后,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保持信道为所述预设信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阈值信号强度,则与所述检测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在检测设备中,包括:
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以使第一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所述第一车载AP返回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开始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以使第二车载AP在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所述第二车载AP返回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执行所述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调整信道为第一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向所述第一车载AP发送第一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调整信道为第二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向所述第二车载AP发送第二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AP,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携带有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
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使所述检测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切换发送的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可选的,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后,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保持信道为所述预设信道。
可选的,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则收发单元与所述检测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第一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以使第一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第二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以使第二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车载AP返回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车载AP返回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发射模块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所述第二发射模块停止发射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执行所述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调整信道为第一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所述第二调整信道为第二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以及判断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所述第一发射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车载AP发送第一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若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所述第二发射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车载AP发送第二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检测设备、多个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第一轨道AP以及多个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第二轨道AP;
所述第一车载AP和所述第二车载AP均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车载AP;
所述检测设备为第四方面所述的检测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配置方法,首先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然后判断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若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则根据所述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并向所述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载AP是根据检测信号中携带的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进行信道切换的,所以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载AP与轨道AP的信道不同,进而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位置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位置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位置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AP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检测设备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
其中,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具体的,检测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检测AP、第二检测AP,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检测AP和第二检测AP的控制装置。在上电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检测AP发送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第二检测AP处于待机状态。示例性的,第一信道可以为36信道或52信道。
S12、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
其中,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列车首端是指:沿列车行进方向位于列车前方的一端,第一车载AP为位于列车首端的车载AP。在一些情况下,列车可能会出现车头和车尾互换的情况,当列车的车头和车尾互换后,原来的列车首端则变为列车尾端。
S13、判断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为-70dBM。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信号强度阈值配置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可以使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和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均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并利用第一车载AP接收的检测信号和第二车载AP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差异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体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在列车31向检测设备32行驶的过程中,列车31会不断接近检测设备32。在列车31接近检测设备32的过程中,由于相比于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 AP2,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距离检测设备32更近,所以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会先于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 AP2接收到检测设备32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由于在图3所示状态时第一车载AP AP1位于有效阈值范围33之外时,所以第一车载AP AP1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阈值信号强度,此时AP1不进行信道切换。同时,相比于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 AP2距离有效阈值范围33更远,因此第二车载AP AP2无法接收到检测设备32发射的信号,或者第二车载AP PA2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阈值信号强度。
在上述步骤S13中,若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则执行步骤S14。
具体的,如图4所示,当列车31的首端进入有效阈值范围33时,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大于或等于阈值信号强度,因此第一车载AP会先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配置方法,而此时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 AP2仍未进入有效阈值范围33内,无法接收到检测设备32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或者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因此还不会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切换方法。即,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执行如下步骤:
S14、根据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即,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的和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相同,这样在列车行进过程中,第一车载AP可以在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间平滑切换,进而保证第一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S15、第一车载AP向检测设备返回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对应的,检测设备接收第一车载AP返回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可选的,第一车载AP向检测设备返回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当第一车载AP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第一车载AP与检测设备建立第一无线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链路向检测设备返回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此外,第一车载AP也可以在接收到检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后直接与检测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但在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之前不做任何动作。
可选的,第一车载AP还可以在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携带配置后的信道的标识信息,以便检测装置比对第一车载AP配置后的信道是否正确。
S16、检测设备根据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开始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实现上述步骤S16:
第一种、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AP、第二检测AP,且第一检测AP为胖AP,第二检测AP为瘦AP。第一检测AP控制根据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并控制第二检测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第二种、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AP、第二检测AP,且第一检测AP为瘦AP,第二检测AP为胖AP。第一检测AP收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后由将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转发至第二检测AP,第二AP控制根据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第一检测AP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第三种、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AP、第二检测AP以及控制器,且第一检测AP、第二检测AP均为瘦AP。第一检测AP收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后由将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转发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第一检测AP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AP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具体的,可以为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开始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
其中,第二检测信道携带有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的轨道AP的信道。
如图5所示,随着列车31的行驶,列车31的车头驶离有效阈值范围33,而列车车尾会逐渐进入有效阈值范围33,由于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位于有效阈值范围33之外,所以第一车载AP AP1无法接收到检测设备32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或者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而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 AP2进入了有效阈值范围内,所以第二车载AP AP2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配置方法,即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执行如下步骤:
S17、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
其中,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的轨道AP的信道。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列车尾端是指:沿列车行进方向位于列车后方的一端,第二车载AP为位于列车尾端的车载AP。同样,在列车的车头和车尾互换后,原来的列车尾端则变为列车首端,原来的第一车载AP变为第二车载AP,而原来的第二车载AP变为第一车载AP。
可选的,第二信道可以为36信号或52信号。具体的,当第一信道为36信号时,第二信道为52信号,而当第一信道为52信道时,第二信道为36信道。
S18、第二车载AP判断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可选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为-70dBM。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信号强度阈值配置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步骤S18中,若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则执行步骤S19。
S19、第二车载AP根据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即,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的和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的轨道AP的信道相同,因此在列车行进过程中,第二车载AP可以在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的轨道AP间平滑切换,进而保证第二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S20、第二车载AP向检测设备返回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对应的,检测设备接收第二车载AP返回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可选的,第二车载AP向检测设备返回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当第二车载AP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第二车载AP与检测设备建立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向检测设备返回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同样,第二车载AP也可以在接收到检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后直接与检测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但在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之前不做任何动作。
S21、检测设备根据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第二检测信号、开始发射第一检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配置方法,首先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然后判断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若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则根据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预设信道,并向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载AP是根据检测信号中携带的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进行信道切换的,所以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载AP与轨道AP的信道不同,进而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进一步的,在车载AP接收检测设备发射的检测信号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从而导致车载AP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强度不稳定,进而造成误动作,因此在判断车载AP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时,需要对车载AP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作均值处理,从避免干扰信号造成的误动作。
可选的,上述步骤S13中第一车载AP判断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可以为: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
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同样,上述步骤18中第二车载AP判断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
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可选的,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可以为0.2秒。
上述实施中通过对第一车载AP和第二车载AP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作均值处理,因此可以避免干扰信号造成的误动作。
进一步的,由于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和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会同时接收检测设备发射的检测信号,因此在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配置方法对列车的车载AP的信道进行切换的过程可能会出现第一车载AP接收到检测设备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或者第二车载AP接收到检测设备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的问题,进而导致第一车载AP或第二车载AP的信道配置异常的问题。例如: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已经切换为第一信道,且控制已控制检测设备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但此时列车的首端尚未使出有效阈值范围33,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 AP1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进而导致第一车载AP AP1再次上述执行信道配置方法后,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即上述信道配置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后,第一车载AP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保持信道为第一信道;
在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后,第二车载AP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保持信道为第二信道。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3小时。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第二预设时长配置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后,使第一车载AP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保持信道为第一信道,因此可以避免第一车载AP的信道配置异常的问题;同样,在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后,使第二车载AP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保持信道为第二信道,可以避免第二车载AP信道配置异常的问题。
可选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一调整信道为第一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切换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向第一车载AP发送第一信道调整指令。
其中,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可选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二调整信道为第二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切换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向第二车载AP发送第二信道调整指令。
其中,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上述实施例中首先获取车载AP返回的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的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然后比对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检测信号中携带的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向车载AP发送信道道调整指令,使车载AP将信道调整为与检测信号中携带的信道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信道一致,因此上述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的信道不同,进而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与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下述装置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AP,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参照图6所示,该车载AP 600包括:
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
其中,检测信号携带有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62,用于判断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配置单元63,用于在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预设信道。
发射单元64,用于向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使检测设备根据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切换发送的检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AP,首先通过接收单元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然后通过处理单元判断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若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则配置单元根据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预设信道,并通过发射单元向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载AP是根据检测信号中携带的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进行信道切换的,所以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载AP与轨道AP的信道不同,进而保证车载AP与轨道AP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稳定。
可选的,处理单元62判断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包括:
处理单元62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
可选的,配置单元63还用于在将信道配置为预设信道后,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保持信道为预设信道。
可选的,处理单元62还用于在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与检测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具体的,参照图7所示,该检测设备700包括:
第一发射模块71,用于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以使第一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其中,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第二发射模块72,用于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以使第二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其中,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通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模块73,用于接收第一车载AP返回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及第二车载AP返回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处理模块74,用于根据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第一发射模块71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发射模块72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以及根据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第二发射模块72停止发射第二检测信号、第一发射模块执行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的步骤。
可选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一调整信道为第一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第二调整信道为第二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
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以及判断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第一发射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车载AP发送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若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第二发射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车载AP发送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检测设备、多个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第一轨道AP以及多个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第二轨道AP;
第一车载AP和第二车载AP均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车载AP;
检测设备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在检测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以使第一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所述第一车载AP返回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开始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以使第二车载AP在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所述第二车载AP返回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停止发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执行所述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调整信道为第一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向所述第一车载AP发送第一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一信道;
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调整信道为第二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向所述第二车载AP发送第二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二信道。
3.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以使第一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第二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携带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检测信号,以使第二车载无线接入点AP在第二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第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轨道AP的信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车载AP返回的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车载AP返回的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停止发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发射模块开始发射第二检测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控制所述第二发射模块停止发射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执行所述发射携带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检测信号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中包含有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调整信道为第一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所述第二调整信道为第二车载AP进行信道配置后的信道;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以及判断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一致,
若所述第一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所述第一发射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车载AP发送第一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一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一信道;
若所述第二调整信道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信息不一致,所述第二发射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车载AP发送第二信道调整指令;所述第二信道调整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车载AP将信道配置为第二信道。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列车首端的第一车载AP、位于列车尾端的第二车载AP、检测设备、多个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对的第一轨道AP以及多个信号发射方向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同第二轨道AP;
所述第一车载AP和所述第二车载AP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携带有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信号强度;在所述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阈值信号强度时,根据所述预设信道的标识信息将信道配置为所述预设信道;向所述检测设备返回信道切换确认信息,以使所述检测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切换确认信息切换发送的检测信号;
所述检测设备为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检测设备。
CN201710900999.9A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107613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0999.9A CN107613574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0999.9A CN107613574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574A CN107613574A (zh) 2018-01-19
CN107613574B true CN107613574B (zh) 2020-11-20

Family

ID=6105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0999.9A Active CN107613574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3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773A (zh) * 2019-05-29 2019-08-0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地铁跳频通信监听设备
CN110996299A (zh) * 2019-11-29 2020-04-1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轨道交通环境中切换信道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ap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112A (zh) * 2009-03-13 2009-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掉头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车载无线接入点
CN101917749A (zh) * 2010-08-17 2010-1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通信系统中实现信道动态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3520A (zh) * 2011-09-29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面向高速铁路的lte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6138837A1 (zh) * 2015-03-03 2016-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中的无线局域网的信道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112A (zh) * 2009-03-13 2009-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掉头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车载无线接入点
CN101511112B (zh) * 2009-03-13 2010-09-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掉头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车载无线接入点
CN101917749A (zh) * 2010-08-17 2010-1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通信系统中实现信道动态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3520A (zh) * 2011-09-29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面向高速铁路的lte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6138837A1 (zh) * 2015-03-03 2016-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中的无线局域网的信道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574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6911B (zh) 列车控制系统的车载装置
KR102338786B1 (ko) 상호작용 차량 통신
US10392036B2 (en) Train control system, base st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grou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system
EP1401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ing handovers for a group of mobile radios
CN110062349B (zh) 选择通信方式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EP2792573B1 (en)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03220738A (zh) 一种高速铁路用数据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7613574B (zh)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车载ap、检测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JP5201880B2 (ja) 無線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制御システム
CN112389503A (zh) 用于隧道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及列车控制方法
CN110366518B (zh) Ad-hoc通信网络
KR101339348B1 (ko) 궤도회로를 이용한 이동폐색과 고정폐색의 혼합 운행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332196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1279424B1 (ko) 위치정보 전송용 전파 송출기를 이용한 이동 폐색과 고정 폐색의 혼합 운행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934542B2 (ja) 無線による列車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列車制御方法
CN112040514B (zh) 车辆通信装置
EP3495233B1 (en) Wireless train control system and wireless train control method
JP2018056736A (ja) 無線式列車制御システムの無線システム
JP7145447B2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JP2004056697A (ja) 列車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5139205A (ja) 列車無線システム
CN103746784A (zh) 一种机车无线重联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US20170142625A1 (en) Relay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5354448A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
KR20130099503A (ko) 선로 곡선부의 효율적인 광대역 무선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전후방 양방향 무선송수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