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209A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3209A CN107613209A CN201710911523.5A CN201710911523A CN107613209A CN 107613209 A CN107613209 A CN 107613209A CN 201710911523 A CN201710911523 A CN 201710911523A CN 107613209 A CN107613209 A CN 107613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tured
- feature information
- terminal
- focusing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将所述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减少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照领域中的智能拍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的推广和发展,终端的性能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丰富。当然,终端的拍照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通常终端的拍照功能的对焦区域是默认的,采用终端进行拍照尤其是进行微距拍摄时,用户需不停地移动终端调节焦距,以保证待拍摄图像在默认的对焦区域中显示,进而得到清晰的图像。为了避免手动调节现有方案中通常采用自动对焦的方法,即终端的图像采集器采集到原始图像后,终端采用图像信号处理器中的数据计算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计算得到摄像头中的可移动镜头需移动的距离,然后对可移动镜头进行移动,移动距离为计算得到的需移动的距离。
但是现有自动对焦方法中,终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计算来确定镜头移动距离的过程导致在对焦过程中处理器的负载较大,花费的时间较长,极大的降低了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对焦时终端处理器的负载较大的问题,降低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将所述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得到第一对焦对象;
获取所述第一对焦对象与所述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对焦对象和所述第一距离。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的位置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位置。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距离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采用第一预设算法计算所述目标数据得到所述目标位置。
可选的,所述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获取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对所述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当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对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位移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的步骤,包括:
按照预设方法将所述最大距离划分为N份,得到N+1个不同的位移位置;
若所述镜头组件移动到第i个位移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位移位置;其中,N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i大于或等于0且i小于或等于N。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若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成像清晰,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镜头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对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
若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最大,获取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的第二对焦对象;
获取所述第二对焦对象与所述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对焦对象和所述第二距离。
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总线及图像采集器;其中: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将所述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
可选的,所述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获取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对所述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当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若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成像清晰,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位移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图像采集程序,所述图像采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后,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然后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最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这样,从预设数据集合中获取与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镜头组的目标位置,然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移动至该目标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对焦时终端处理器的负载较大的问题,降低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终端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移动终端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TDD-LTE(Time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移动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移动终端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所基于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网络系统为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LTE系统,该LTE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式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式分组核心网)203和运营商的IP业务204。
具体地,UE201可以是上述终端100,此处不再赘述。
E-UTRAN202包括eNodeB2021和其它eNodeB2022等。其中,eNodeB2021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例如X2接口)与其它eNodeB2022连接,eNodeB2021连接到EPC203,eNodeB2021可以提供UE201到EPC203的接入。
EPC203可以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2031,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2032,其它MME2033,SGW(Serving Gate Way,服务网关)2034,PGW(PDN Gate 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35和PCRF(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政策和资费功能实体)2036等。其中,MME2031是处理UE201和EPC203之间信令的控制节点,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HSS2032用于提供一些寄存器来管理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图中未示)之类的功能,并且保存有一些有关服务特征、数据速率等用户专用的信息。所有用户数据都可以通过SGW2034进行发送,PGW2035可以提供UE 201的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CRF2036是业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图中未示)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IP业务204可以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或其它IP业务等。
虽然上述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CDMA2000、WCDMA、TD-SCDMA以及未来新的网络系统等,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参照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步骤301“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可以是终端来实现的。终端可以是具有拍照功能的终端。图像采集指令可以是用户向终端发送打开图像采集器后,采用终端中的图像采集器进行拍照时,用户向终端发送的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器可以是距离调节器中的包括摄像头的相机应用程序。第一待拍摄对象可以是用户当前希望拍摄的对象,可以是人物景色等。
步骤302、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具体的,步骤302“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可以由终端来实现。第一特征信息可以是对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在摄影技术中通常可以确定为焦点的对象,还可以包括确定为焦点的该对象的大小、形状等参数,还可以包括确定为焦点的该对象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参数、成像时的一些成像参数,例如像距、焦距等。
其中,在摄影技术中常用的确定焦点的方式有:1)植物拍摄时:a)通常采用花为焦点,当有一丛花时,可以选择与其他花的颜色不同的一朵花作为拍摄焦点,或者选择一朵比其他花高一点或比较接近于终端摄像镜头的花作为焦点;b)近距离拍摄花卉时:通常将焦点确定为花蕊。2)拍摄局部风光时:可选择显眼的建筑、树木或岩石作为焦点。3)拍摄全景时:通常采用最高的建筑、山峰、树木等为焦点。4)拍摄宽广的草地、山坡时:通常采用房屋、牛羊(群)、树木或河流的拐弯处等作为焦点。5)拍摄人物特写时:通常采用眼睛作为焦点。当人物正面面对终端进行拍照时,此时人的双眼在同一平面,任何一只眼睛均可作为焦点,当人物半侧面面对终端进行拍照时,人的眼睛处于一前一后的位置,采用与终端之间的距离更近的眼睛作为焦点。6)拍摄人物全身像时:通常采用人的头部作为焦点。7)拍摄人物与环境时:通常采用人物为焦点。8)拍摄建筑物时:通常采用门或窗作为焦点。其中,若门在阴影中时,可以选择光亮处的窗户作为焦点,若建筑物正面完全落在阴影中,也可以选择顶部的房沿作为焦点。
需说明的是,终端在确定上述焦点时,可以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识别,来确定对应的可以作为焦点的对象,具体的图像识别技术过程包括:1)获取图像信息,终端的摄像头可以采集当前摄像头前的待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2)对获取到的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对图像信息进行灰度处理以及噪声消除。常用的灰度处理方法包括:分量法、最大值法、平均值法和加权平均法。在采用终端进行拍照时,存在的噪声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加性噪声,此类噪声与输入图像信号无关,其中信道噪声属于该类噪声;另一种是乘性噪声,此类噪声与输入图像信号有关;还有一种是量化噪声,此类噪声与输入图像信号无关,是对输入的图像进行量化时生成的量化误差。常用的噪声消除方法包括:均值滤波器、自适应维纳滤波器、中值滤波器、形态学噪声滤波器和小波去噪方法等。
步骤303、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
其中,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具体的,步骤303“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可以由终端来实现。预设数据集合可以是一个数据存储单元,其中,数据可以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存储,也可以采用索引的方式进行存储。预设数据集合可以设置在终端中,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的,其中,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可以建立通信链接,通信链接放肆包括:有线数据网络、无线数据网络、蓝牙或红外线等。预设数据集合中存储的数据可以包括预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在获得的拍摄对象的图像清晰时,获取拍摄对象的特征信息例如确定的焦点对象和对应的此时拍摄对象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终端的摄像头中可移动镜头组件所在的位置信息。其中,特征信息与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可以是经过算法处理后存储在预设数据集合中的,这样,能够减少存储空间,降低对终端存储容量的要求。
步骤304、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步骤304“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可以由终端来实现。终端根据获得的目标位置,将图像采集器中的可移动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处后,即可得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清晰图像,通过终端的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得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清晰图像。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终端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后,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然后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最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这样,从预设数据集合中获取与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镜头组的目标位置,然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移动至该目标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对焦时终端处理器的负载较大的问题,降低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以终端为手机、第一待拍摄对象为用户的脸部为例进行说明,用户打开手机的相机应用程序,手机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拍照指令,采用相机应用程序通过手机的摄像头采集待拍摄的用户的脸部成像信息得到第一待拍摄对象。其中,用户打开手机中的相机应用程序可以是用户通过触控手机的显示屏幕中相机应用程序的图标所在位置实现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语音的方式实现的,还可以是用户通过触控与相机应用程序对应的按键发送的。
步骤402、终端确定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得到第一对焦对象。
具体的,手机根据预设的常用确定焦点的方式确定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为用户的眼睛,所以第一对焦对象为用户的眼睛。
步骤403、终端获取第一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对焦对象和第一距离。
具体的,手机可以通过双摄像头测距、相位测距和结构光测距等方式获得手机的摄像头与用户眼睛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
步骤404、终端从预设数据集合中确定与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
具体的,第一特征信息为第一对焦对象和第一距离。以预设数据集合设置在手机中为例进行说明,手机根据获取到的眼睛以及第一距离从预设数据集合中,查找特征信息是第一对焦对象且第一对焦对象至终端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数据,得到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中包括第一对焦对象、第一距离和摄像头所在的位置参数等信息,目标数据可以是简单进行压缩处理后得到的压缩包,该压缩包可以采用第一对焦对象和第一距离进行标识,以便于进行后续查找。
步骤405、终端获取目标数据中的位置参数,得到目标位置。
具体的,手机可以对该压缩包进行解压处理,得到待拍摄对象的特征信息为用户眼睛及第一距离时对应的摄像头所在的位置参数,得到目标位置。
步骤406、终端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手机知道目标位置后,控制手机中的音圈马达对手机的摄像头的镜头组件进行移动。其中,音圈马达包括线圈、磁铁组和弹片,线圈通过上下两个弹片固定在磁石组内,当给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线圈磁场与磁石组相互作用,线圈会发生移动,其中,线圈中设置的摄像头镜头组件也一起发生移动。当断电时,线圈在弹片弹力的作用下可以返回初始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概念的解释可以参考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终端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后,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然后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最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这样,从预设数据集合中获取与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镜头组的目标位置,然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移动至该目标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对焦时终端处理器的负载较大的问题,降低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终端确定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具体的,终端的图像采集器中包括两组镜头组件,其中一组镜头组件的位置固定不变,另一组镜头组件在音圈马达等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移动。可以确定可移动镜头组件原远离固定镜头组件的最大距离。
步骤502、终端对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具体的,终端对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可以是终端对最大距离进行划分处理,得到终端可移动镜头组件可移动的不同位置。
其中,步骤502可以由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502a、终端按照预设方法将最大距离划分为N份,得到N+1个不同的位移位置。
具体的,预设方法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一种划分方法,例如可以是等距离划分方法,也可以是等比划分的方法。例如,假设手机的可移动镜头组件的最大距离为3毫米时,采用以等距为1毫米的等距离划分的方法将可移动镜头组件的可移动最大距离划分为三等份,得到4个不同的位移位置,分别为0毫米、1毫米、2毫米、3毫米。
步骤502b、若镜头组件移动到第i个位移位置,终端确定为第一位移位置。
其中,N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i大于或等于0且i小于或等于N。
具体的,当手机的可移动镜头组件移动到第2个位置,即2毫米处时,第一位移位置为2毫米。
步骤503、当镜头组件位于第一位移位置时,终端对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并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具体的,第二待拍摄对象可以是样本拍摄对象。假设在可移动终端的可移动镜头组件在第一位移位置2毫米处时,手机的图像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成像是清晰的,可以采用表示成像清晰的特征参数来确定成像是否清晰,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表示成像清晰的特征参数可以满足一定的阈值时,表示成像清晰。
其中,步骤503可以由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503a、当镜头组件在第一位移位置时,终端对第二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
步骤503b、终端获取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
步骤503c、若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最大,终端获取第二待拍摄对象的第二对焦对象。
具体的,终端获取第二待拍摄对象的第二对焦对象也是根据常用的确定焦点的方式来确定的,还可以通过用户触控终端的显示屏幕,向终端发送以该区域对应的局部待拍摄对象为焦点进行对焦,若终端的可移动镜头组件的位置保持在第一位移位置处,获得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相位仍然最大,则该局部待拍摄对象为第二对焦对象。
步骤503d、终端获取第二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
其中,第二特征信息包括第二对焦对象和第二距离。
步骤504、终端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第一位移位置和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存储至预设数据集合。
其中,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具体的,第二预设算法可以是傅里叶变换算法等算法,还可以常用的压缩算法。这样,可以对第一位移位置和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减少存储空间。将最终处理结果存储至预设数据集合中,可以用第二特征信息作为处理结果的标识信息。
步骤505、终端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第一待拍摄对象还可以是用户通过触控终端显示屏幕确定得到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可以与第二待拍摄对象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506、终端确定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得到第一对焦对象。
步骤507、终端获取第一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对焦对象和第一距离。
步骤508、终端从预设数据集合中确定与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
步骤509、终端基于第一特征信息,采用第一预设算法计算目标数据得到目标位置。
步骤510、终端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对应的一种终端应用场景,当采用终端即手机对待拍摄对象进行拍照时,待拍摄对象与固定镜头组件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待拍摄对象与可移动镜头组件之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A为固定镜头组件即前组镜头,B为可移动镜头组件即后组镜头,C为待拍摄对象,D为手机中的成像区域,其中,用手机对待拍摄对象C进行拍照时,待拍摄对象C、固定镜头组件A、可移动镜头组件B、成像区域D可以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对可移动镜头组件B可移动的最大距离进行位置划分可如图6所示,假设可移动镜头组件B可移动的最大距离L为3毫米时,以1毫米为等距对最大距离进行等距划分,划分为3等分,得到0毫米、1毫米、2毫米、3毫米四个不同的位移位置。若手机获取当前待拍摄对象的对焦对象以及对焦对象与手机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后,确定可移动终端的位移位置为1毫米时,手机通过对音圈马达对可移动镜头组将进行控制,将可移动镜头组件移动至1毫米位置处,如图7所示,当拍照结束后,手机不再向音圈马达供电,则可移动镜头组件在音圈马达中的弹片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处(图7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概念的解释可以参考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终端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后,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然后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最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这样,从预设数据集合中获取与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镜头组的目标位置,然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移动至该目标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对焦时终端处理器的负载较大的问题,降低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6,该终端可以应用于图3-4对应的实施例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方法中,参照图8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通信总线63及图像采集器64,其中:
通信总线63用于实现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中存储的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64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
其中,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将图像采集器64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得到第一对焦对象。
获取第一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对焦对象和第一距离。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从预设数据集合中确定与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
获取目标数据中的位置参数,得到目标位置。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特征信息,采用第一预设算法计算目标数据得到目标位置。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获取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步骤之前,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对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当镜头组件位于第一位移位置时,对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并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第一位移位置和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存储至预设数据集合。
其中,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方法将最大距离划分为N份,得到N+1个不同的位移位置。
若镜头组件移动到第i个位移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移位置。
其中,N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i大于或等于0且i小于或等于N。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镜头组件在第一位移位置时,对第二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
获取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
若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最大,获取第二待拍摄对象的第二对焦对象。
获取第二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
其中,第二特征信息包括第二对焦对象和第二距离。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61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是同一个处理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2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9是同一个存储器。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所实现的步骤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照图3-4对应的实施例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中的交互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终端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后,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然后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最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这样,从预设数据集合中获取与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镜头组的目标位置,然后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移动至该目标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对焦时终端处理器的负载较大的问题,降低了自动对焦过程中终端处理器的负载,缩短了处理时间,并提高了处理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图像采集程序,一个或者多个图像采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
其中,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将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第一待拍摄对象。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得到第一对焦对象。
获取第一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对焦对象和第一距离。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从预设数据集合中确定与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
获取目标数据中的位置参数,得到目标位置。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数据中的距离参数,得到目标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特征信息,采用第一预设算法计算目标数据得到目标位置。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获取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对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当镜头组件位于第一位移位置时,对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并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第一位移位置和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存储至预设数据集合。
其中,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对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方法将最大距离划分为N份,得到N+1个不同的位移位置。
若镜头组件移动到第i个位移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移位置。
其中,N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i大于或等于0且i小于或等于N。
具体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当镜头组件位于第一位移位置时,对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获取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当镜头组件在第一位移位置时,对第二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
获取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
若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最大,获取第二待拍摄对象的第二对焦对象。
获取第二对焦对象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
其中,第二特征信息包括第二对焦对象和第二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将所述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中的对焦对象,得到第一对焦对象;
获取所述第一对焦对象与所述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对焦对象和所述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的位置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距离参数,得到所述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采用第一预设算法计算所述目标数据得到所述目标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获取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对所述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当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对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位移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的步骤,包括:
按照预设方法将所述最大距离划分为N份,得到N+1个不同的位移位置;
若所述镜头组件移动到第i个位移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位移位置;其中,N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i大于或等于0且i小于或等于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若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第二待拍摄对象的成像清晰,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镜头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对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
若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或相位最大,获取所述第二待拍摄对象的第二对焦对象;
获取所述第二对焦对象与所述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对焦对象和所述第二距离。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总线及图像采集器;其中: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
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一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集合,确定目标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及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置参数;
将所述图像采集器中的镜头组件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图像采集指令,并响应所述获取图像采集指令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取景框内的第一待拍摄对象的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图像采集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图像采集器中镜头组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对所述最大距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位移位置;
当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移位置时,对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一待拍摄对象的第二特征信息;
采用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位移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与第一预设算法对应。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图像采集程序,所述图像采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11523.5A CN107613209A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11523.5A CN107613209A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3209A true CN107613209A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06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1523.5A Pending CN107613209A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1320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6579A (zh) * | 2021-02-08 | 2021-05-28 | 上海巡智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099103A (zh) * | 2020-01-09 | 2021-07-09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采集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US11405538B2 (en) | 2018-10-16 | 2022-08-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acro ima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300950A (ja) * | 2007-05-29 | 2008-12-11 | Fujifilm Corp | 撮影装置 |
CN103685950A (zh) * | 2013-12-06 | 201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图像防抖方法及装置 |
CN104243815A (zh) * | 2014-08-25 | 2014-12-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704380A (zh) * | 2016-03-03 | 2016-06-22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210513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拍照预览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10911523.5A patent/CN1076132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300950A (ja) * | 2007-05-29 | 2008-12-11 | Fujifilm Corp | 撮影装置 |
CN103685950A (zh) * | 2013-12-06 | 201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图像防抖方法及装置 |
CN104243815A (zh) * | 2014-08-25 | 2014-12-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704380A (zh) * | 2016-03-03 | 2016-06-22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210513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拍照预览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05538B2 (en) | 2018-10-16 | 2022-08-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acro ima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US11683574B2 (en) | 2018-10-16 | 2023-06-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acro ima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CN113099103A (zh) * | 2020-01-09 | 2021-07-09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采集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866579A (zh) * | 2021-02-08 | 2021-05-28 | 上海巡智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9266A (zh) |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495056A (zh) |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59758A (zh) | 潜望式拍摄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093171A (zh) |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959795A (zh) | 一种信息采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820016A (zh) | 双屏终端的拍摄显示方法、双屏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7948360A (zh) | 柔性屏终端的拍摄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82627A (zh) | 一种拍摄参数设置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068052A (zh) | 视频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317963A (zh) | 一种双摄像头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124552A (zh) | 一种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063901A (zh)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948530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93426A (zh) | 一种信息采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86993A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580181A (zh) | 一种对焦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749947A (zh) |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197554A (zh) | 一种摄像头启动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600458A (zh) | 照片拍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040723A (zh) |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成像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8196777A (zh) | 一种柔性屏应用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83804A (zh) | 一种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566731A (zh) | 一种对焦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7465239A (zh) |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13209A (zh)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