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2738B -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2738B
CN107612738B CN201710863069.0A CN201710863069A CN107612738B CN 107612738 B CN107612738 B CN 107612738B CN 201710863069 A CN201710863069 A CN 201710863069A CN 107612738 B CN107612738 B CN 1076127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odule
equipment
mac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30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2738A (zh
Inventor
周万涛
李凯
魏晓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30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27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2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27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2475 priority patent/WO201905692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2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2738B/zh
Priority to PH12019550278A priority patent/PH1201955027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涉及分组传送网技术领域,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包括MAC学习模块,故障检测模块,ID更新模块和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读取RNC的MAC地址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记录到MAC转发表中;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主用AC链路有故障时,ID更新模块会更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为不同的ID值;流量转发模块接收到上行流量时,判断MAC转发表中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将流量洪泛至第一PW接口和第二PW接口。采用本发明流量切换时间短,不会随MAC地址数量线性增长。

Description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传送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VPLS组网的稳定性,业务接入节点通常采用双归的方式接入到主、备PE节点中,正常情况下接入节点通过和主用PE节点间的链路传输流量,故障情况下则切换到备用PE节点。下行流量的倒换时间完全取决于RNC对主备用链路切换的时间,和IPRAN回传网的PE设备无关。上行流量的倒换时间完全取决于第一PE设备对RNC MAC的更新时间,即将倒换前从第一PW接口学习到的RNCMAC地址更新到第二PW接口上去。由于MAC地址的更新时间正比与MAC地址数量,因此,上行流量的倒换时间会随着RNC侧MAC地址数量线性增长,导致上行业务倒换时间过长,甚至基站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流量切换方式简单,且流量切换时间短,不会随MAC地址数量线性增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所述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包括基站、第一PE设备、第二PE设备、第三PE设备以及RNC,所述基站通过第一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一PW(Preudo Wire,伪线)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PE设备,所述第二PE设备通过第二主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二PW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通过第二备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
所述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包括MAC学习模块,故障检测模块,ID更新模块和流量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PW接口接收下行流量,从第一PW接口读取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发送给所述MAC学习模块;
所述MAC学习模块用于在所述流量转发模块从所述第一PW接口接收到下行流量时,从第一PW接口读取RNC的MAC地址以及和所述第一PW接口的转发关系以生成MAC转发表;接收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发送来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记录到MAC转发表中;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第二主用AC链路是否有故障;若存在,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发送MAC切换消息给所述ID更新模块;
所述ID更新模块用于收到MAC切换消息后,更新所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为不同的ID值;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AC链路接收上行流量,查找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并判断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相同;若相同,将流量转发至所述第一PW接口;若不同,将流量洪泛至所述第一PW接口和所述第二PW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PW接口接收到所述流量转发模块转发的流量后,所述第二PW接口将流量转发给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将流量经过所述第二备用AC链路转发至所述RNC。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ID更新模块均设于所述第一PE设备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故障检测模块设于所述第二PE设备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所述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包括基站、第一PE设备、第二PE设备、第三PE设备以及RNC,所述基站通过第一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一PW(Preudo Wire,伪线)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PE设备,所述第二PE设备通过第二主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二PW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通过第二备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
所述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包括MAC学习模块,故障检测模块,ID更新模块和流量转发模块;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从所述第一PW接口接收到下行流量时,从第一PW接口读取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发送给所述MAC学习模块;所述MAC学习模块从第一PW接口读取RNC的MAC地址以及和所述第一PW接口的转发关系以生成MAC转发表;接收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发送来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记录到MAC转发表中;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周期性检测所述第二主用AC(Attachment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是否有故障;若存在,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发送MAC切换消息给所述ID更新模块,所述ID更新模块收到MAC切换消息后,更新所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为不同的ID值;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从所述第一AC链路接口接收到上行流量时,查找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判断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相同;若相同,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将流量转发至所述第一PW接口;若不同,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将流量洪泛至所述第一PW接口和所述第二PW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PW接口将流量转发给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将流量经过所述第二备用AC链路转发至所述RNC。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ID更新模块均设于所述第一PE设备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故障检测模块设于所述第二PE设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采用MAC学习模块读取RNC的MAC地址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记录到MAC转发表中;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主用AC链路有故障时,ID更新模块会更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为不同的ID值;流量转发模块接收到上行流量时,判断MAC转发表中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将流量洪泛至所述第一PW接口和所述第二PW接口。采用本发明流量切换方式简单,无须将第一PW接口中的MAC转发表更新至第二PW接口才能实现流量转发倒换,因此流量切换时间短,不会随MAC地址数量线性增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中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的学习MAC地址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的接口状态ID更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的流量转发和倒换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参见图1所示,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包括基站、第一PE设备、第二PE设备、第三PE设备以及RNC,基站通过第一AC链路连接至第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通过第一PW接口连接至第二PE设备,第二PE设备通过第二主用AC链路连接至RNC,第一PE设备通过第二PW接口连接至第三PE设备,第三PE设备通过第二备用AC链路连接至RNC。
参见图2所示,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包括MAC学习模块,故障检测模块,ID更新模块和流量转发模块,其中:
流量转发模块用于从第一PW接口接收下行流量,从第一PW接口读取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发送给MAC学习模块;
MAC学习模块用于在流量转发模块从第一PW接口接收到下行流量时,从第一PW接口读取RNC的MAC地址以及和第一PW接口的转发关系以生成MAC转发表;接收流量转发模块发送来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记录到MAC转发表中;
故障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检测第二主用AC链路是否有故障;若存在,故障检测模块发送MAC切换消息给ID更新模块;
ID更新模块用于收到MAC切换消息后,更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为不同的ID值;
流量转发模块还用于从第一AC链路接收上行流量,查找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并判断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相同;若相同,将流量转发至第一PW接口;若不同,将流量洪泛至第一PW接口和第二PW接口。
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ID更新模块均设于第一PE设备上。故障检测模块设于第二PE设备上。
第二PW接口接收到流量转发模块转发的流量后,第二PW接口将流量转发给第三PE设备,第三PE设备将流量经过第二备用AC链路转发至RNC。故障检测模块用于每隔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一次第二主用AC链路是否有故障。
本发明采用MAC学习模块读取RNC的MAC地址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记录到MAC转发表中;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主用AC链路有故障时,ID更新模块会更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为不同的ID值;流量转发模块接收到上行流量时,判断MAC转发表中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将流量洪泛至第一PW接口和第二PW接口。采用本发明流量切换方式简单,无须将第一PW接口中的MAC转发表更新至第二PW接口才能实现流量转发倒换,因此流量切换时间短,不会随MAC地址数量线性增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
(1)学习MAC地址,参见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A1,流量转发模块从第一PW接口接收到下行流量;
A2,流量转发模块从第一PW接口读取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发送给MAC学习模块;
A3,MAC学习模块从第一PW接口读取RNC的MAC地址以及和第一PW接口的转发关系以生成MAC转发表;接收流量转发模块发送来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记录到MAC转发表中,结束。
(2)接口状态ID更新,参见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B1,故障检测模块周期性检测第二主用AC链路状态;
B2,判断第二主用AC链路是否存在故障,若是,进入步骤B3;若否,返回步骤B1;
B3,故障检测模块发送MAC切换消息给ID更新模块;
B4,ID更新模块收到MAC切换消息后,更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为不同的ID值,结束。
(3)流量转发和倒换,参见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C1,流量转发模块从第一AC链路接口接收到上行流量时,查找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
C2,判断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相同;若相同,进入步骤C3;若不同,进入步骤C4;
C3,流量转发模块将流量转发至第一PW接口,结束;
C4,流量转发模块将流量洪泛至第一PW接口和第二PW接口,结束。
其中,第二PW接口将流量转发给第三PE设备,第三PE设备将流量经过第二备用AC链路转发至RNC。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ID更新模块均设于第一PE设备上。故障检测模块设于第二PE设备上。
故障检测模块每隔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一次第二主用AC链路是否有故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包括基站、第一PE设备、第二PE设备、第三PE设备以及RNC,所述基站通过第一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一PW(Preudo Wire,伪线)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PE设备,所述第二PE设备通过第二主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二PW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通过第二备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
所述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包括MAC学习模块,故障检测模块,ID更新模块和流量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PW接口接收下行流量,从第一PW接口读取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发送给所述MAC学习模块;
所述MAC学习模块用于在所述流量转发模块从所述第一PW接口接收到下行流量时,从第一PW接口读取RNC的MAC地址以及和所述第一PW接口的转发关系以生成MAC转发表;接收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发送来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记录到MAC转发表中;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第二主用AC链路是否有故障;若存在,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发送MAC切换消息给所述ID更新模块;
所述ID更新模块用于收到MAC切换消息后,更新所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为不同的ID值;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AC链路接收上行流量,查找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并判断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相同;若相同,将流量转发至所述第一PW接口;若不同,将流量洪泛至所述第一PW接口和所述第二PW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W接口接收到所述流量转发模块转发的流量后,所述第二PW接口将流量转发给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将流量经过所述第二备用AC链路转发至所述RN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ID更新模块均设于所述第一PE设备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模块设于所述第二PE设备上。
5.一种采用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包括基站、第一PE设备、第二PE设备、第三PE设备以及RNC,所述基站通过第一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一PW(Preudo Wire,伪线)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PE设备,所述第二PE设备通过第二主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所述第一PE设备通过第二PW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通过第二备用AC链路连接至所述RNC;
所述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包括MAC学习模块,故障检测模块,ID更新模块和流量转发模块;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从所述第一PW接口接收到下行流量时,从第一PW接口读取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将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发送给所述MAC学习模块;所述MAC学习模块从第一PW接口读取RNC的MAC地址以及和所述第一PW接口的转发关系以生成MAC转发表;接收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发送来的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记录到MAC转发表中;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周期性检测所述第二主用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是否有故障;若存在,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发送MAC切换消息给所述ID更新模块,所述ID更新模块收到MAC切换消息后,更新所述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为不同的ID值;
所述流量转发模块从所述第一AC链路接口接收到上行流量时,查找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并判断所述MAC转发表中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值与第一PW接口的接口状态ID的实际值是否相同;若相同,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将流量转发至所述第一PW接口;若不同,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将流量洪泛至所述第一PW接口和所述第二PW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W接口将流量转发给所述第三PE设备,所述第三PE设备将流量经过所述第二备用AC链路转发至所述RNC。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转发模块、MAC学习模块、ID更新模块均设于所述第一PE设备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行流量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模块设于所述第二PE设备上。
CN201710863069.0A 2017-09-22 2017-09-22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7612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3069.0A CN107612738B (zh) 2017-09-22 2017-09-22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PCT/CN2018/102475 WO2019056923A1 (zh) 2017-09-22 2018-08-27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PH12019550278A PH12019550278A1 (en) 2017-09-22 2019-12-12 Uplink traffic fast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vpls dual-homing service mod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3069.0A CN107612738B (zh) 2017-09-22 2017-09-22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2738A CN107612738A (zh) 2018-01-19
CN107612738B true CN107612738B (zh) 2019-09-27

Family

ID=6106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3069.0A Active CN107612738B (zh) 2017-09-22 2017-09-22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2738B (zh)
PH (1) PH12019550278A1 (zh)
WO (1) WO20190569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2738B (zh) * 2017-09-22 2019-09-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11901182B (zh) * 2019-05-06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3891373B (zh) * 2021-10-11 2024-03-1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质量劣化自愈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662A (zh) * 2010-01-22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ls的双归保护倒换方法及系统
CN101931520B (zh) * 2010-09-02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223660B (zh) * 2011-08-02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主备伪线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5022B (zh) * 2012-09-17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服务提供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03490969B (zh) * 2013-09-17 2016-07-0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vpws冗余保护快速收敛的系统及方法
JP6076937B2 (ja) * 2014-03-28 2017-0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トローラ
CN107612738B (zh) * 2017-09-22 2019-09-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9550278A1 (en) 2021-01-11
WO2019056923A1 (zh) 2019-03-28
CN107612738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6002B (zh) 用于点到多点和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虚拟连接的冗余
CN102333028B (zh) 一种分层式二层虚拟专用网发送报文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2299845B (zh) 多链路透明互联多播帧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771618B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接入环中主机路由可达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12738B (zh)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3581025B (zh) 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378296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1094121B (zh) 非直连设备间以太网链路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873336B (zh) 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4270231B (zh)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CN107332683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5897515A (zh) 基于ipran设备的以太网环路检测及处理方法
CN102780615B (zh) 一种链路备份方法和路由转发设备
CN104521220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223312B (zh) 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流量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9218107A (zh) 链路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0446476C (zh)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结果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206975822U (zh) 低功耗无线抄表系统
CN103248536B (zh) 一种虚链路pw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1092822A (zh) 一种vpls的pw线性保护转发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2868605B (zh) 一种环网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5379180A (zh) 一种业务流链路的连通性检测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1547131A (zh) Eaps环网单通故障定位和保护方法
CN103414591B (zh) 一种端口故障恢复时的快速收敛方法和系统
CN104468158B (zh) 一种节点间状态通告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