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6574B -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6574B
CN107576574B CN201710824373.4A CN201710824373A CN107576574B CN 107576574 B CN107576574 B CN 107576574B CN 201710824373 A CN201710824373 A CN 201710824373A CN 107576574 B CN107576574 B CN 107576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p
steel plate
steel
water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43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76574A (zh
Inventor
刘立新
吕志强
王贺起
黄明利
郭兆焱
陈鹏高
张志恩
何利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Central Sou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243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6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6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6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76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6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包括钢栓杆、止水带、泡沫、钢板、钢管、止水钢片、钢垫块、上钢板、施工缝、下钢板、圆形钢板和止水带接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上钢板和下钢板板通过四个钢垫块焊接在一块,在上半圆上开一个小口,将细钢管与上圆钢板在小口处焊在一起;在其周围套一个圆形的止水带,在接口处粘接在一起,使其不透水。浇筑混凝土,将止水带定位,浇筑混凝土形成密闭的空心结构,浇筑时用泡沫作为填充材料,使其形成变形缝。用加压泵逐级加压,当观察到止水带有水渗出或混凝土开裂或压力表降低时,即为最大水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方法,具体为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属于防排水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山岭隧道,山岭隧道穿越溶洞等富水地区,极可能面临高水压的情形,其中很多山岭隧道都变形缝都采用中埋止水带防水。由于目前并没有测试止水带最高防水强度的方法,给设计和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隧道防水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目前大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没有将上钢板和下钢板板通过四个钢垫块焊接在一块,半圆上没开个小口,止水带的处理也比较欠佳,造成渗水的问题,浇筑混凝土,不能自然形成施工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防水效果好,操作简单,结构紧凑,效率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包括钢板和下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钢板通过钢栓杆螺纹连接;所述下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四个钢垫块,且所述钢垫块的表面固定连接上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之间铺设泡沫;所述下钢板的底面与所述上钢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止水带;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之间设有圆形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之间形成施工缝;所述止水带的边沿开设止水带接缝;所述上钢板的表面焊接两个钢管;两个所述钢管的侧面对称焊接四个止水钢片;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一个圆形所述钢管,两个相同的圆形所述钢板,在其中一个圆形所述钢板中间开一个小孔,将所述钢管和带孔所述钢板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钢板8和下钢板10通过所述钢垫块焊接在一起;
步骤B:为了防止水沿所述钢管渗出,在所述钢管一定距离处焊接圆所述止水钢片;
步骤C:围绕着圆形所述钢板一圈,绕一圈中埋所述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宽度的中心线与两所述钢板的中间重合,在所述止水带接头处用冷凝胶或热熔措施粘结到一块,防止水渗出所述止水带;
步骤D:先浇下部混凝土,同时将所述止水带的下部分埋在混凝土中,放入仪器,形成密闭结构,为模拟混凝土的变形缝,在所述止水带外侧放入泡沫;
步骤E:整体浇筑成型后放入养护室进行标准养护;
步骤F:将养护好的混凝土放在所述钢板上,同时在混凝土模型上面也盖一层所述钢板,用螺栓杆将两者连系在一起,拧紧螺丝;
步骤G:通过压力泵给所述钢管施加水压力,逐级加压,当观察到压力表数值降低时,即为所述止水带能承受的最大水压。
优选的,为了增加防渗水效果,所述钢管上部焊接两个所述止水钢片,其厚度大于0.2mm,直径大于100mm,距离止水带顶端的距离大于50mm,作为止水用。
优选的,为了增加所述钢管的硬度,所述钢管厚度大于2mm,所述钢管内径大于10mm。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操作所述钢管,所述钢管为细长钢管,其长度大于所述止水带一半宽度和衬砌
Figure GDA0002489237430000021
厚度之和。
优选的,为了增加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结构的稳定性,所述上钢板挖出一个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钢管直径的圆孔,所述下钢板不用掏空。
优选的,为给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减压,给变形缝提供一个模具,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之间有一个所述钢垫块,为保证强度其截面积大于2cm2,另外所述垫块高度等于变形缝宽度,用来模拟变形缝。
优选的,为了防止所述止水带渗水,所述止水带围成圆形后在接头处用热融或其他方式将其粘在一起,保证所述止水带接头处不透水。
优选的,为了防止注浆时混凝土流入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所述止水带和仪器应紧密贴紧,防止浇筑时混凝土流入所述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之间。
优选的,为了方便掏出所述泡沫,所述泡沫的作用为形成变形缝,其填充高度为变形缝宽度,在养护完成后,将所述泡沫掏除,所述止水带聚外侧混凝土自用面的距离为衬砌的一半厚度。
优选的,为了稳压,逐级加压所示的级数为0.1Mpa~1Mpa一级,加压数值不宜过大,并保持稳压,每级稳压时间大于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上钢板和下钢板板通过四个钢垫块焊接在一块,在上半圆上开一个小口,将细钢管与上圆钢板在小口处焊在一起;在其周围套一个圆形的止水带,在接口处粘接在一起,使其不透水。浇筑混凝土,将止水带定位,浇筑混凝土形成密闭的空心结构,浇筑时用泡沫作为填充材料,使其形成变形缝。用加压泵逐级加压,当观察到止水带有水渗出或混凝土开裂或压力表降低时,即为最大水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止水带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钢管与上钢板连接示意图。
图中:1、钢栓杆,2、止水带,3、泡沫,4、钢板,5、钢管,6、止水钢片,7、钢垫块,8、上钢板,9、施工缝,10、下钢板,11、圆形钢板,12、止水带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包括钢板4和下钢板10,两个所述钢板4通过钢栓杆1螺纹连接;所述下钢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四个钢垫块7,且所述钢垫块7的表面固定连接上钢板8;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铺设泡沫3;所述下钢板10的底面与所述上钢板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止水带2;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设有圆形钢板11;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形成施工缝9;所述止水带2的边沿开设止水带接缝12;所述上钢板8的表面焊接两个钢管5;两个所述钢管5的侧面对称焊接四个止水钢片6;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一个圆形所述钢管5,两个相同的圆形所述钢板4,在其中一个圆形所述钢板4中间开一个小孔,将所述钢管5和带孔所述钢板4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钢板8和下钢板10通过所述钢垫块7焊接在一起;
步骤B:为了防止水沿所述钢管5渗出,在所述钢管5一定距离处焊接圆所述止水钢片6;
步骤C:围绕着圆形所述钢板4一圈,绕一圈中埋所述止水带2,所述止水带2宽度的中心线与两所述钢板4的中间重合,在所述止水带2接头处用冷凝胶或热熔措施粘结到一块,防止水渗出所述止水带2;
步骤D:先浇下部混凝土,同时将所述止水带2的下部分埋在混凝土中,放入仪器,形成密闭结构,为模拟混凝土的变形缝,在所述止水带2外侧放入泡沫;
步骤E:整体浇筑成型后放入养护室进行标准养护;
步骤F:将养护好的混凝土放在所述钢板4上,同时在混凝土模型上面也盖一层所述钢板4,用螺栓杆将两者连系在一起,拧紧螺丝;
步骤G:通过压力泵给所述钢管5施加水压力,逐级加压,当观察到压力表数值降低时,即为所述止水带2能承受的最大水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钢管5上部焊接两个所述止水钢片6,其厚度大于0.2mm,直径大于100mm,距离止水带顶端的距离大于50mm,作为止水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钢管5厚度大于2mm,所述钢管内径大于1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钢管5为细长钢管,其长度大于所述止水带2一半宽度和衬砌
Figure GDA0002489237430000051
厚度之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厚度大于2mm,其半径大于100mm,所述上钢板8挖出一个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钢管5直径的圆孔,所述下钢板10不用掏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有一个所述钢垫块7,为保证强度其截面积大于22,另外所述垫块7高度等于变形缝宽度,用来模拟变形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止水带2围成圆形后在接头处用热融或其他方式将其粘在一起,保证所述止水带2接头处不透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止水带2围绕焊接好的仪器一圈时,所述止水带2和仪器应紧密贴紧,防止浇筑时混凝土流入所述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泡沫3的作用为形成变形缝,其填充高度为变形缝宽度,在养护完成后,将所述泡沫3掏除,所述止水带2聚外侧混凝土自用面的距离为衬砌的一半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逐级加压所示的级数为0.1Mpa~1Mpa一级,加压数值不宜过大,并保持稳压,每级稳压时间大于5分钟。
本发明在使用时:
步骤A:钢管5选用外径壁厚5mm,长度100mm,内径10mm的钢管5,选取Q345钢材;
步骤B:止水钢片6选用厚度0.2mm,半径10cm的圆形钢板11,挖孔后和钢管5焊接,钢垫块7尺寸为2cm×2cm×2cm,其高度值等于变形缝宽度;
步骤:C:将带孔上钢板8、下钢板10、钢垫块7和钢管5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作为内模板的仪器;
步骤D:在钢管5上部加入焊接止水钢片6,防止水沿钢管5渗出;
步骤E:取一定长度的止水带2,围成圆形包围住圆形钢板11,止水带2宽度的中心线与两钢板的中间重合,在接头处用冷凝胶等粘结剂粘在一起,使其不透水;
步骤F:从下往上浇筑混凝土,止水带2下部浇到混凝土中,然后放入仪器,在圆形钢板11外侧放入泡沫3,形成混凝土的变形缝,变形缝宽度为2cm,止水带距离外部自由面的距离为40cm,为衬砌的一半宽度,混凝土试块为直径1m高度1.1m的圆柱;
步骤G:把止水带2浇筑在混凝土中,让混凝土和止水带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后,向内注水,查看止水带2的止水效果,增加水压,从而得出止水带的最大防水水压值。
试验方法:
止水带2和工装组装完毕后,打开放气阀,向内注水,待出气阀有水流出时关闭放气阀。
继续加压,待水压加至0.25MPa时,停止加压,并保压10分钟,中途若出现明显降压情况,应及时补压。
以0.5MPa为一级,向上升压,每升一级保压10分钟,中途降压超过0.5MPa时,应及时补压。达到4.5mpa时,稳压48h。继续加压。
当止水带2破裂出现漏水或止水带2和混凝土的缝隙出现漏水时,即认为达到最大水压值。
记录试验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包括钢板(4)和下钢板(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钢板(4)通过钢栓杆(1)螺纹连接;所述下钢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四个钢垫块(7),且所述钢垫块(7)的表面固定连接上钢板(8);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铺设泡沫(3);所述下钢板(10)的底面与所述上钢板(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止水带(2);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设有圆形钢板(11);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形成施工缝(9);所述止水带(2)的边沿开设止水带接缝(12);所述上钢板(8)的表面焊接两个钢管(5);两个所述钢管(5)的侧面对称焊接四个止水钢片(6);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一个圆形所述钢管(5),两个相同的圆形所述钢板(4),在其中一个圆形所述钢板(4)中间开一个小孔,将所述钢管(5)和带孔所述钢板(4)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钢板(8)和下钢板(10)通过所述钢垫块(7)焊接在一起;
步骤B:为了防止水沿所述钢管(5)渗出,在所述钢管(5)一定距离处焊接圆所述止水钢片(6);
步骤C:围绕着圆形所述钢板(4)一圈,绕一圈中埋所述止水带(2),所述止水带(2)宽度的中心线与两所述钢板(4)的中间重合,在所述止水带(2)接头处用冷凝胶或热熔措施粘结到一块,防止水渗出所述止水带(2);
步骤D:先浇下部混凝土,同时将所述止水带(2)的下部分埋在混凝土中,放入仪器,形成密闭结构,为模拟混凝土的变形缝,在所述止水带(2)外侧放入泡沫;
步骤E:整体浇筑成型后放入养护室进行标准养护;
步骤F:将养护好的混凝土放在所述钢板(4)上,同时在混凝土模型上面也盖一层所述钢板(4),用螺栓杆将两者连系在一起,拧紧螺丝;
步骤G:通过压力泵给所述钢管(5)施加水压力,逐级加压,当观察到压力表数值降低时,即为所述止水带(2)能承受的最大水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5)上部焊接两个所述止水钢片(6),其厚度大于0.2mm,直径大于100mm,距离止水带顶端的距离大于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5)厚度大于2mm,所述钢管内径大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5)为细长钢管,其长度大于所述止水带(2)一半宽度和衬砌
Figure FDA0002489237420000021
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厚度大于2mm,其半径大于100mm,所述上钢板(8)挖出一个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钢管(5)直径的圆孔,所述下钢板(10)不用掏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有一个所述钢垫块(7),为保证强度其截面积大于2cm2,另外所述垫块(7)高度等于变形缝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2)围成圆形后在接头处用热融或其他方式将其粘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2)围绕焊接好的仪器一圈时,所述止水带(2)和仪器应紧密贴紧,防止浇筑时混凝土流入所述钢板(8)与所述下钢板(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3)的作用为形成变形缝,其填充高度为变形缝宽度,在养护完成后,将所述泡沫(3)掏除,所述止水带(2)聚外侧混凝土自用面的距离为衬砌的一半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逐级加压所示的级数为0.1Mpa~1Mpa一级,加压数值不宜过大,并保持稳压,每级稳压时间大于5分钟。
CN201710824373.4A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Active CN107576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4373.4A CN107576574B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4373.4A CN107576574B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6574A CN107576574A (zh) 2018-01-12
CN107576574B true CN107576574B (zh) 2020-09-22

Family

ID=6103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4373.4A Active CN107576574B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6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0559B (zh) * 2019-04-28 2024-08-16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测试变形缝中埋止水带承受水压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CN109900558B (zh) * 2019-04-28 2024-05-03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测试施工缝中埋止水带承受水压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80A (zh) * 1989-12-21 1990-05-30 北京市第五城市建设工程公司 变形缝大模板
CN102095638A (zh) * 2010-12-31 2011-06-15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隧道接缝的封缝材料抗裂试验方法
CN102331328A (zh) * 2011-06-17 2012-01-25 吴兆圣 一种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现场水压试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82901B2 (en) * 1985-10-07 1987-04-09 C.I. Kasei Co., Ltd. A waterstop
CN102175406B (zh) * 2011-01-27 2012-10-03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变形缝止水带水密性试验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5486848A (zh) * 2016-01-18 2016-04-13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用橡胶止水带防水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05910763A (zh) * 2016-05-31 2016-08-31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一种柔性防水层在变形缝处的水密性试验装置
CN106706436A (zh) * 2016-12-21 2017-05-24 北京交通大学 橡胶止水带耐水压能力的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80A (zh) * 1989-12-21 1990-05-30 北京市第五城市建设工程公司 变形缝大模板
CN102095638A (zh) * 2010-12-31 2011-06-15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隧道接缝的封缝材料抗裂试验方法
CN102331328A (zh) * 2011-06-17 2012-01-25 吴兆圣 一种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现场水压试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oposal for water-proof testing method of placing joint and cracking parts of concrete under high pressure";Motohiro TEZUKA 等;《AIJ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20071231;第13卷(第2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6574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9435B (zh) 一种用于矿山法隧道的可更换式充气式止水带
CN107576574B (zh) 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CN105951678B (zh) 一种带有凸起的混凝土工程变形缝垂直止水型腔模
CN104047423B (zh) 一种穿楼地面板精确预留洞口的模具与施工方法
CN106049644B (zh) 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9944236A (zh) 树根桩主动循踪分层注浆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9878494U (zh) 测试变形缝中埋止水带承受水压的实验装置
JP5133378B2 (ja) 下水道マンホールの更生方法とそのマンホール
CN104846785B (zh) 大截面密封装置的安装方法
CN206988597U (zh) 复合型塑膜预制混凝土管道及其专用制备模具
CN205330162U (zh) 一种预制叠合楼板预埋管道止水装置
CN204266165U (zh) 一种混凝土工程变形缝垂直止水结构
CN206829618U (zh) 一种快捷预埋套管件
CN113513092B (zh) 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204017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
CN106120656B (zh) 一种水下更换止水带的施工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7023061B (zh) 装配式塑料市政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CN109900559B (zh) 测试变形缝中埋止水带承受水压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CN106759518A (zh) 带有凸起和增强纤维的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
CN208473892U (zh) 隧道衬砌中埋式止水带安装二衬台车堵头模装置
CN204370318U (zh) 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
CN204097970U (zh) 一种混凝土工程变形缝垂直止水型腔模
CN202572613U (zh) 一种预制板梁橡胶充气芯模
CN205975505U (zh) 一种水下更换止水带的施工装置
CN106013254A (zh) 一种带有骨架的混凝土工程型腔模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Lixin

Inventor after: Lv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Heqi

Inventor after: Huang Mingli

Inventor after: Guo Zhaoyan

Inventor after: Chen Penggao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en

Inventor after: He Libin

Inventor before: Lv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eqi

Inventor before: Huang Mingli

Inventor before: Guo Zhaoyan

Inventor before: Chen Pengg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ien

Inventor before: He Lib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B901 and 916, No.10 Xinghuo Road,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CCC Central South Engineering Burea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901 and 916, No.10 Xinghuo Road,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RIDGE &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