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6412A - 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76412A CN107576412A CN201610520198.5A CN201610520198A CN107576412A CN 107576412 A CN107576412 A CN 107576412A CN 201610520198 A CN201610520198 A CN 201610520198A CN 107576412 A CN107576412 A CN 107576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rmal resistor
- probe
- cover portion
- connector cover
- temperature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罩部,其形成有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终端;探针,其包住所述连接器罩部的下部外侧面,并形成有插入车辆引擎的安装部;及感应部,其位于所述探针内部,并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器与从所述连接器罩部的终端引出的电线进行电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TEMPERATURE SENSOR FOR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尤其涉及一种在组装在引擎上的探针的内部设置一个以上的热敏电阻器,即便当某一个热敏电阻器不工作时,另外一个热敏电阻器仍会持续感应引擎温度,从而延长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车辆会因为引擎过度冷却损失大量热量,使引擎效率降低并出现增加燃料消耗的问题,所以保持引擎温度在约80~90℃很重要。
为此,在引擎和散热器之间,安装测定冷却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在温度传感器测定的冷却水温度的变化,来调节用引擎供给冷却水的流量。
这样的以往的温度传感器,以感应温度的条式热敏电阻器在疏导引擎和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水的流路上浸水的方式安装,并通过使经过流路的冷却水与热敏电阻器接触,从而测定冷却水的温度。
由此,根据温度传感器中测定的冷却水的温度,调节所述引擎供给冷却水的流量,从而当温度传感器中测定的冷却水的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通过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使冷却水流入引擎,从而实现引擎保持适当温度。
但是,目前的温度传感器不能直接测定引擎的温度,可以测定冷却水的温度却不能准确测定引擎的温度。由此,本发明的申请人曾经在韩国申请专利并公开了如图1所示的直接与引擎10结合而测定引擎温度的发明。(专利公开第10-2012-0055823号,车辆用引擎温度测定传感器)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公开专利的结构包括:连接器罩部110,其形成有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端子112;探针120,其内置有热敏电阻器116,所述热敏电阻器116与从所述连接器罩部110的端子112引出的电缆114连接;及安装部120,其在将所述探针120以被插入车辆引擎10的状态进行安装。由于在所述引擎安装部130中插入结合所述探针120,因此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定所述的引擎温度。
但是,根据所述在先技术的温度传感器,在探针内部设置的热敏电阻器只有一个,若热敏电阻器破损或产生错误动作时,会发生无法测定引擎温度的问题。
并且,根据在先技术的温度传感器,使探针120的上端将连接器罩部110下部的外侧面包住,连接器罩部110和探针120形成一体。这时,将连接器罩部110下部的外层面被包住的探针120会形成类似六角形的多面体,所以用类似扳手的锁紧工具可以吻合操作,从而在引擎安装部130上安装探针120时,可以使探针120顺利旋转安装。
但是,被探针120上端包住的连接器罩部110下端,因为是圆柱的形状,若向探针120和连接器罩部110施加相反的旋转力时,会存在探针120和连接器罩部110分离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KR A10-2012-005582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形成双重测定车辆引擎温度的热敏电阻器,当其中一个热敏电阻器破损不能工作时,根据正常工作的另外一个热敏电阻器,可测定车辆引擎的温度,从而能提供可靠性高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将双重的热敏电阻器形成为一个部件,能够容易地嵌入而注射连接器罩部,从而能够简便制造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罩部,其形成有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终端;探针,其包住所述连接器罩部的下部外侧面,并形成有插入车辆引擎的安装部;及感应部,其位于所述探针内部,并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器与从所述连接器罩部的终端引出的电线进行电连接。
此处,优选为所述连接器罩部包括:上端开放且其内部露出电极的终端结合部;延长部,从所述终端结合部向下部延长而与终端结合部形成为一体,并在其内部填埋安装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及模具部,其形成为使使所述探针的上端在所述终端结合部和所述延长部的交界处被卡住。
并且,优选为所述模具部形成有在留有一定间隔的情况下贯通所述探针的上端贯通凸起。
并且,优选为所述模具部形成有防止旋转端面。
并且优选为所述感应部包括:保护部件,其分别包住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及包裹部件,其包住已被所述保护部件分别包住的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
此时,优选为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被设置成位于同一线上,以便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在位于所述包裹部件的内部时不出现因位置误差引起的温度偏差。
并且,优选为所述安装部是与所述车辆的引擎结合的螺纹,沿着所述螺纹的周长设置密封剂。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思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保护层形成步骤,用保护部件分别包住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包裹形成步骤,在所述保护层形成步骤之后,用包裹部件包住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的保护部件,使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成为一体;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在所述包裹形成步骤之后,将形成为一体的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引入到探针的内部;及连接器罩部形成步骤,在所述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之后,向探针的内部注入树脂,形成连接器罩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由于具备两个感应引擎温度的热敏电阻器,所以即使其中任意一个热敏电阻器因过载电流或热而破损,另外一个热敏电阻器也会正常工作,持续感应引擎的温度。因此,不仅能提高可靠性,还可使温度传感器的寿命延长,从而能够延长因热敏电阻器的破损引起的温度传感器的替换周期。
并且,由于位于同一线上的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分别测定引擎的温度,并分别传递到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因此可以将测定的温度偏差最小化,使产品的可靠性提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能够迅速并便方便地制造具备形成为一体部件的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的本发明的车辆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在先技术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侧面图。
图2是基于在先技术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分解侧面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截面立体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侧截面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制造的顺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罩部2:探针
3:感应部 4:电线
4a:电极 5:垫圈
11:终端结合部 12:延长部
13:模具部 13a:旋转防止端面
14:贯通凸起 21:安装部
22:密封剂 23:贯通孔
24:旋转操作部 31:第一热敏电阻器
32:第二热敏电阻器 31a、32a:保护部件
33:包裹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单词,不能限定在常用的或辞典的意义来解释,而是基于发明人能够为了将自己的发明用最好的方法来说明而可适当的定义用语的概念的观点,只能用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复合的意义和概念来解释。
参照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截面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车辆用传感器的侧截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包括:形成有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终端的连接器罩部1;将连接器罩部1下部外侧面包住,并具备向车辆引擎插入的安装部21的探针2;位于探针2的内部,并包括与从连接器罩部1的终端开始引出的电线4电连接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的感应部。
概括的话,连接器罩部1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便将感应部3感应的测定温度向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传递。这样的连接器罩部1是用具有良好绝缘性的树脂来形成,连接器罩部1是由终端结合部11、延长部12、模具部13构成的。
终端结合部11上端开放,在其内部使与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电连接的电极4a露出,并形成为杯的形状。
并且,延长部12是向终端结合部11的下部延长,与终端结合部11形成一体,在其内部填埋安装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
此外,模具部13是在终端结合部11和延长部12的交接处形成,并形成为使探针2的上端卡住。这种模具部13如图3至图5所示,在连接器罩部1安装在探针2上时,使连接器罩部1和探针2成为一体,形成使探针2的上端包住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部13的外侧面。
特别是,为了当在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部13的外侧面包住并卡住探针2的上端时使它们不分离,在模具部13的外侧面形成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贯通凸起14。与贯通凸起14对应,在探针2的上端形成贯通孔23,使模具部13的贯通凸起14贯通探针2的贯通孔23。
像这样,在模具部13上形成贯通凸起14,在探针2的上端形成贯通孔23并结合,则连接器罩部1和探针2会更加坚固地成为一体,从而,在探针2插入引擎并使其旋转时,连接器罩部1也一起旋转。
另外,为了防止将探针2组装在引擎上而旋转时,连接器罩部1和探针2分离并分别旋转,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部13可以形成防止旋转端面13a。
即,如图6所示的模具部的防止旋转端面13a,其平面截面形成多角形,而由于在形成这种多角形的模具部13的外侧面上紧贴探针2的上端,因此向探针2传递旋转力时,连接器罩部1也会一并旋转。
此时,使防止旋转端面13a形成优选为六角形,下面说明的探针2六角形的旋转操作部24破损,而用扳手类似的松紧工具不能旋转操作时,可将探针2的旋转操作部24解除后,在模具部13的防止旋转端面13a上结合扳手使其旋转,从而将探针2从引擎上分离或组装。
另外,与连接器罩部1的下部为一体形成的探针2用金属构成,从而在插入到引擎上时可以将引擎中发生的热迅速地向感应部3传达。这种探针2优选由具有良好传导性的黄铜制造。特别是,探针2的下端是闭锁的管的形状,以便使连接器罩部1的延长部12形成在其内部。
具体的说,探针2的上端将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部13外侧面包住,并形成有旋转操作部24以便与如扳手这样的松紧工具相衔接而旋转。旋转操作部24的下部具有安装部21,连接器罩部1的延长部12位于安装部21的内部,所述安装部21向外侧面形成螺纹,从而实现与引擎的结合。这时,旋转操作部24是其内侧与连接器罩部1上形成的模具部13的防止旋转端面13a相配合。
并且,如图5所示,为了在引擎上组装探针2而在将安装部21和在引擎上形成的组装槽结合时可保持气密状态,安装部21上还设置密封剂22。这种密封剂22可以是是由像聚四氟乙烯类这样的具有耐化学性的膜包住安装部的形态,或者是在安装部21上形成由聚四氟乙烯来形成的薄膜镀层的形态。
并且,根据情况,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部13和与模具部13紧密接触的探针2的旋转操作部24的内部被滚花加工(knurling),这样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部13与探针2的旋转操作部24能够更坚固的固定。
另外,感应部3以内置在连接器罩部1的延长部的状态,位于探针2的安装部内部。特别是,感应部3是由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构成,并与从连接器罩部1的终端引出的电线4电连接,从而在探针2组装在引擎上时,从引擎中发生的热,通过探针2分别传递到感知部3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
这样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当被设置在连接器罩部1时,是通过嵌入注射(insert injection)形成。因此,为了使向连接器罩部1嵌入注射在感应部3时不受产生的热的影响,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分别埋入保护部件中。
并且,如上所述,已被保护部件31a、32a分别包住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被包裹部件包住为一体。像这样,如果感应部3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被保护部件31a、32a和包裹部件33包住,则可以最小化向连接器罩部1嵌入注射在感应部3时产生的热导致的影响,还能因为可以将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为单一的部件处理,所以组装性会提高。
即,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分别只具有保护部件31a、32a的情况下,当嵌入注射时,会存在需要将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一一嵌入形成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里的不便。但如果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形成有保护部件31a、32a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被包裹部件33构成一体化,所以会减少将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一一嵌入在模具上的不便。
并且,在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位于包裹部件33的内部时,为了不发生根据位置误差导致的温度偏差,设置成使两者位于同一线上。如图5所示,这样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以探针2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包裹部件33的内部,并使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位于同一线上。
像这样,如果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在包裹部件33的内部位于同一线上,则可以在将由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的位置误差引起的测定为不同的温度值的偏差最小化,并以此状态分别传达到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因此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由于具备两个感应引擎温度的热敏电阻器,因此即便任意一个热敏电阻器根据过电流或热的影响而破损,另外一个仍会正常工作,可持续感应引擎的温度,这不仅可以提高可靠性,还可以提升温度传感器的寿命,并能够延长由热敏电阻器的破损引起的温度传感器的替换周期。
另外,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保护层形成步骤S10,包裹形成步骤S20,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S30,连接器罩部形成步骤S40。关于该方法,参照图7说明。
图7是根据本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制造顺序图。如图所示,保护层形成步骤中将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利用保护部件来分别包住。
这种保护层形成步骤S10是将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分别浸泡在将保护部件31a、32a液化的溶液中,从而在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的外侧面上形成膜形式的保护层。此时,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分别具有一侧连接电线的状态,在使电线的上部位于将保护部件31a、32a液化的溶液的上部后,只使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被浸泡。
在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上形成保护层时,可以将保护部件31a、32a多次浸泡在液化的溶液中,使保护部件31a、32a形成多个层。
当如上所述的那样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分别形成保护层,则实施包裹形成步骤S20。包裹形成步骤S20是将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的保护部件31a、32a用包裹部件33包住,使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形成一体。
这样的包裹形成步骤S20是将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同时浸泡到将包裹部件33在液化的溶液中,使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被包裹部件33固定为一体。
即,经过包裹形成步骤S20,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与图5的圆圈图示的那样,从其截面形状来看,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分别被保护部件31a、32a包住。并且,在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上分别形成的保护部件31a、32a被包裹部件33包住,从而,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由包裹部件33固定为一体。
当完成如上所述的包裹形成步骤S20后,实施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S30。在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S30中,将如前所述的经过包裹形成步骤S20形成单一体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引入到在探针2上形成的安装部21的内部。
在将形成单一体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引入到探针2上形成的安装部21的内部,则实施连接器罩部形成步骤S40。
连接器罩部形成步骤S40中,将引入有通过包裹部件33成为一个部件的一体化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的探针2,以及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电极4a,嵌入到形成连接器罩部1的模具中。
在如上所述的探针2与电极4a插入到模具后,将用于形成连接器罩部1的树脂溶液注入到探针2与包裹部件33之间,先形成连接器罩部1的延长部12之后,再按照顺序形成模具部13和终端结合部11,最终制造成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
根据所述的制造方法,能够迅速和方便地制造具有作为一体部件形成的第一热敏电阻器31和第二热敏电阻器32的本发明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不是限定于之前说明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范围内,可实施修改和变形。这种修改和变形的添加也看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之内。
例如,探针2的安装部21上设置垫圈5,使得在引擎上组装温度传感器时因垫圈的作用,防止探针2从引擎擅自分离。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罩部,其形成有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终端;
探针,其包住所述连接器罩部的下部外侧面,并形成有插入车辆引擎的安装部;及
感应部,其位于所述探针内部,并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器与从所述连接器罩部的终端引出的电线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部包括:
保护部件,其分别包住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及
包裹部件,其包住已被所述保护部件分别包住的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被设置成位于同一线上,以便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在位于所述包裹部件的内部时不出现因位置误差引起的温度偏差。
4.一种车辆用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保护层形成步骤,用保护部件分别包住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
包裹形成步骤,在所述保护层形成步骤之后,用包裹部件包住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的保护部件,使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成为一体;
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在所述包裹形成步骤之后,将形成为一体的第一热敏电阻器和第二热敏电阻器引入到探针的内部;及
连接器罩部形成步骤,在所述热敏电阻器引入步骤之后,向探针的内部注入树脂,形成连接器罩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0198.5A CN107576412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0198.5A CN107576412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76412A true CN107576412A (zh) | 2018-01-12 |
CN107576412B CN107576412B (zh) | 2019-12-10 |
Family
ID=61049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20198.5A Active CN107576412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7641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4821A (zh) * | 2019-11-28 | 2020-05-19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温湿度传感器及监测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58920A1 (en) * | 2001-09-24 | 2003-03-27 | Lyle William Richard | Temperature sensor housing design |
CN102129898A (zh) * | 2009-12-11 | 2011-07-20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热敏电阻元件 |
KR20120055823A (ko) * | 2010-11-24 | 2012-06-01 |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엔진온도 측정센서 |
CN202329858U (zh) * | 2011-11-18 | 2012-07-11 | 天津锐意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水温传感器 |
EP2933465A1 (en) * | 2012-12-13 | 2015-10-21 | Hino Motors, Ltd. | Water-temperature-sensor backup system |
-
2016
- 2016-07-05 CN CN201610520198.5A patent/CN1075764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58920A1 (en) * | 2001-09-24 | 2003-03-27 | Lyle William Richard | Temperature sensor housing design |
CN102129898A (zh) * | 2009-12-11 | 2011-07-20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热敏电阻元件 |
KR20120055823A (ko) * | 2010-11-24 | 2012-06-01 |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엔진온도 측정센서 |
CN202329858U (zh) * | 2011-11-18 | 2012-07-11 | 天津锐意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水温传感器 |
EP2933465A1 (en) * | 2012-12-13 | 2015-10-21 | Hino Motors, Ltd. | Water-temperature-sensor backup system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4821A (zh) * | 2019-11-28 | 2020-05-19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温湿度传感器及监测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76412B (zh) | 2019-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8714B (zh) | 热绝缘温度传感器 | |
CN102914382B (zh) | 表面测温温度传感器 | |
EP0679877B1 (en) | Thermal sensor | |
KR100998000B1 (ko) | 사출 타입의 온도감지센서 구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US20110019714A1 (en) | Overmold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 |
AU2019408452B2 (en) | Sealed electric plug | |
US20160305825A1 (en) | Temperature Probe | |
CN107576412A (zh) | 车辆用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9209438B2 (en) | Hermetically-sealed feed-through device | |
KR20120048458A (ko) | 산업용 히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화장치 | |
CN104870945B (zh) | 用于基于检测到的物理量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 | |
EP0299629A2 (en) | Encapsulated temperature sensor | |
CN101799311B (zh) | 耐用油位传感器 | |
EP3669094B1 (en) | Slid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 |
CN215414093U (zh) | 一种陶瓷铂热电阻 | |
CN102034608B (zh) |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 |
CN201038141Y (zh) | 一种可输出即时温度信号的硅整流元件 | |
CN106441625A (zh)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6369552U (zh) | 一种传感器 | |
CN206371841U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
CN207323378U (zh) | 温敏器件安装结构和食物料理机 | |
CN207693370U (zh) | 隔空测温的智能保温杯 | |
CN216645642U (zh) | 一种基于多层绝缘的隐藏式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 |
CN219830136U (zh) | 一种自锁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 |
KR200377206Y1 (ko) | 방수온도퓨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