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3904A -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3904A
CN107573904A CN201710671353.8A CN201710671353A CN107573904A CN 107573904 A CN107573904 A CN 107573904A CN 201710671353 A CN201710671353 A CN 201710671353A CN 107573904 A CN107573904 A CN 107573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ve
sheet
heat conducting
graininess
composi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13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
曾晞
翟建雄
马宝光
彭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73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3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包括主材、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均添加在所述主材中,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主材的导热系数。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导热材料,通过在主材中添加导热性能好的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而且片状添加物可以充当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导热桥梁,因此使得该复合导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背景技术
导热硅脂是一种高导热有机硅材料,可在-50-300℃的温度下长期保持膏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发热体与散热基座之间,有效地降低了界面接触热阻。有研究人员在导热硅脂中添加氧化铝、氮化铝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可有效提升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但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成为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好的复合导热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包括主材、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均添加在所述主材中,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主材的导热系数。
优选地,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大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平均间距。
优选地,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
优选地,所述片状添加物满足如下条件:r>3,其中Lmax为单个片状添加物的最大尺寸,Lmin为单个片状添加物的最小尺寸。
优选地,5<r<30。
优选地,所述主材包括硅脂、聚苯硫醚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包括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氧化锌、银、铝、铜和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片状添加物包括石墨微片或石墨烯微片。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平均粒径在0.1-10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0.5-50微米之间;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在0.01-1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0.1-5微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在20-500W/m*K之间,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在500-6000W/m*K之间。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质量分数为10-75%,优选地为15-30%,所述片状添加物的质量分数为0.1-20%,优选地为0.5-10%。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粒径满足以下公式:Y=1-exp(x-x0)n其中,x为颗粒状添加物的直径,Y为粒径尺寸小于x的累计体积分数,x0为尺寸大于63.2%的颗粒状添加物的直径,n为颗粒均匀度,n>1。
优选地,所述片状添加物满足如下条件:2.5<(L+W/2)/H<100,其中L为所述片状添加物的长度,W为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宽度,H为所述片状添加物的高度。
优选地,5<(L+W/2)/H<5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包括主材、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所述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均添加在所述主材中,所述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主材的导热系数,所述大颗粒添加物的粒径大于50微米,所述小颗粒添加物的粒径小于30微米,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大于所述大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平均间距。
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导热材料,通过在主材中添加导热性能好的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而且片状添加物可以充当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导热桥梁,因此使得该复合导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导热材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包括主材、颗粒状添加物10和片状添加物20。颗粒状添加物10和片状添加物20均添加在主材中,颗粒状添加物10和片状添加物20的导热系数大于主材的导热系数。主材优选地包括硅脂、聚苯硫醚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在主材中添加导热性能好的颗粒状添加物10和片状添加物20,而且片状添加物20可以充当颗粒状添加物10之间的导热桥梁,因此使得该复合导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在优选实施例中,片状添加物20的平均长度大于颗粒状添加物10之间的平均间距,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片状添加物20能够连接两个颗粒状添加物10,使得颗粒状添加物10之间能更好地传热,从而使该复合导热材料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
在优选实施例中,片状添加物20的导热系数大于颗粒状添加物10的导热系数。优选地,片状添加物20的导热系数在20-500W/m*K之间,颗粒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10在500-6000W/m*K之间。由于片状添加物20的导热系数大于颗粒状添加物10的导热系数,因此尽管片状添加物20与颗粒状添加物10的接触面积远小于颗粒状添加物10的表面积,但仍能保证片状添加物20可以快速地在颗粒状添加物10之间传热。
在优选实施例中,片状添加物20满足如下条件:r>3,其中Lmax为单个片状添加物20的最大尺寸,Lmin为单个片状添加物20的最小尺寸,也即Lmax/Lmin为每个片状添加物20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的之比,对于片状添加物20而言,Lmax就是该片状添加物20的长度,而Lmin则是该片状添加物20的厚度。进一步优选地,5<r<30。
在优选实施例中,颗粒状添加物10包括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氧化锌、银、铝、铜和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氧化铝的导热系数为33W/m*K,氮化铝的导热系数为170W/m*K,氮化硼的导热系数为120W/m*K,铜的导热系数为380W/m*K,铝的导热系数为237W/m*K,银的导热系数为427W/m*K,锌的导热系数为112W/m*K,这些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在优选实施例中,片状添加物20包括石墨微片或石墨烯微片。石墨微片的导热系数可达到600-1700W/m*K左右,石墨烯微片的导热系数可达到600-3000W/m*K,甚至高达5300W/m*K。
在优选实施例中,颗粒状添加物10的平均粒径在0.1-10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0.5-50微米之间;片状添加物20的平均长度在0.01-1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0.1-5微米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颗粒状添加物10的质量分数为30-75%,片状添加物20的质量分数为0.1-20%。
在优选实施例中,颗粒状添加物10的粒径满足以下公式:Y=1-exp(x-x0)n其中,x为颗粒状添加物10的直径,Y为粒径尺寸小于x的累计体积分数,x0为尺寸大于63.2%的颗粒状添加物10的直径,n为颗粒均匀度,n>1。
在优选实施例中,片状添加物20满足如下条件:2.5<(L+W/2)/H<100,其中L为片状添加物20的长度,W为片状添加物20的宽度,H为片状添加物20的高度。进一步优选地,5<(L+W/2)/H<5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包括主材、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均添加在主材中。主材包括硅脂、聚苯硫醚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大颗粒状添加物和小颗粒添加物可以是由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是由不同材料制成。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主材的导热系数。大颗粒添加物的粒径大于50微米,小颗粒添加物的粒径小于30微米,也即粒径大于50微米的颗粒状添加物才被视为本申请所指的大颗粒添加物,粒径小于50微米的颗粒状添加物才被视为本申请所指的小颗粒添加物。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大于大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平均间距。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材、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均添加在所述主材中,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主材的导热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大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平均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添加物满足如下条件:r>3,其中Lmax为单个片状添加物的最大尺寸,Lmin为单个片状添加物的最小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5<r<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包括硅脂、聚苯硫醚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包括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氧化锌、银、铝、铜和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添加物包括石墨微片或石墨烯微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平均粒径在0.1-10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0.5-50微米之间;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在0.01-1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0.1-5微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在20-500W/m*K之间,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在500-6000W/m*K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质量分数为10-75%,优选地为15-30%,所述片状添加物的质量分数为0.1-20%,优选地为0.5-10%。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添加物的粒径满足以下公式:Y=1-exp(x-x0)n其中,x为颗粒状添加物的直径,Y为粒径尺寸小于x的累计体积分数,x0为尺寸大于63.2%的颗粒状添加物的直径,n为颗粒均匀度,n>1。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添加物满足如下条件:2.5<(L+W/2)/H<100,其中L为所述片状添加物的长度,W为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宽度,H为所述片状添加物的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5<(L+W/2)/H<50。
15.一种复合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材、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所述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均添加在所述主材中,所述大颗粒状添加物、小颗粒添加物和片状添加物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主材的导热系数,所述大颗粒添加物的粒径大于50微米,所述小颗粒添加物的粒径小于30微米,所述片状添加物的平均长度大于所述大颗粒状添加物之间的平均间距。
CN201710671353.8A 2017-02-14 2017-08-08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Pending CN1075739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7308X 2017-02-14
CN201710077307 2017-02-14
CN201710077308 2017-02-14
CN2017100773075 2017-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3904A true CN107573904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40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2511.1A Pending CN107602915A (zh) 2017-02-14 2017-08-08 一种复合导热硅脂
CN201710671353.8A Pending CN107573904A (zh) 2017-02-14 2017-08-08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2511.1A Pending CN107602915A (zh) 2017-02-14 2017-08-08 一种复合导热硅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6029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7298A (zh) * 2019-08-28 2019-12-03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4240A (zh) * 2019-12-26 2020-03-31 珠海光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用通讯装置
WO2022180221A1 (en) 2021-02-25 2022-09-01 Basf Se Polymers having improved thermal conductivit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099A (zh) * 2012-06-08 2012-10-1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3144B2 (en) * 2011-09-02 2017-05-09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to generate and disperse nanostructures in a composite material
CN102558867A (zh) * 2011-12-13 2012-07-11 北京海斯迪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拖尾的导热硅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108A (zh) * 2015-10-26 2016-02-17 李修兵 高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099A (zh) * 2012-06-08 2012-10-1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科科等: "高分子复合材料用导热填料研究进展", 《塑料工业》 *
符远翔等: "石墨烯片协同氧化铝导热硅脂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7298A (zh) * 2019-08-28 2019-12-03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4240A (zh) * 2019-12-26 2020-03-31 珠海光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用通讯装置
WO2022180221A1 (en) 2021-02-25 2022-09-01 Basf Se Polymers having improved thermal conductiv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2915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3883B (zh) 具有高熱電轉換效能之熱電轉換組件
TWI495716B (zh) 石墨烯散熱結構
CN107573904A (zh)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
CN105331108A (zh) 高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7147A (zh) 一种表面覆有石墨烯薄膜的散热器
Zhao et al. Efficient heat conducting liquid metal/CNT pads with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CN210862334U (zh) 一种铝基均热板
WO2017086241A1 (ja) 放熱器、電子機器、照明機器および放熱器の製造方法
CN106978149A (zh) 轻质高导热含铝石墨烯基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散热材料
CN106163227A (zh) 散热积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78022A (zh) 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11224U (zh) 一种石墨复合金属材料
CN105338794B (zh) 一种相控阵雷达t/r模块及其散热组件
CN205040131U (zh) 一种复合散热翼
CN207435368U (zh) 内设有折叠状石墨片的导热垫片
Anusha et al. CFD analysis of splayed pin fin heat sink using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CN106129526B (zh) 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动力电池
CN103648253A (zh) 一种新型导热绝缘结构
CN209794770U (zh) 一种低熔点合金复合导热材料
CN207531170U (zh) 一种散热电路板
CN204640982U (zh) 一种灯体用铝塑复合材
CN204425876U (zh) 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散热装置
CN207475905U (zh) 一种电热膜
CN205674588U (zh) 一种石墨烯散热膜
CN209065823U (zh) 超低热阻导热硅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