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1401B -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1401B
CN107551401B CN201710744847.4A CN201710744847A CN107551401B CN 107551401 B CN107551401 B CN 107551401B CN 201710744847 A CN201710744847 A CN 201710744847A CN 107551401 B CN107551401 B CN 107551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electrode
hole
connecting end
rotating device
hand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48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1401A (zh
Inventor
程志军
杨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Sorin CRM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Sorin CR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Sorin CRM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Sorin CR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48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通过将其连接端与主动电极的连接针连接,使操作者可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旋转其手柄端以带动连接端和连接针转动,从而使螺旋电极能够顺利脱出主动电极,在增加了操作者操作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其手柄端与连接端中均具有供操作导丝通过的通孔,因此该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安装及工作并不会影响操作导丝的引导,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植入式心脏起搏电极植入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治疗心律疾病的主动螺旋电极导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图1所示,现有的主动螺旋电极导线其远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具有可伸缩的螺旋电极3,操作者可通过旋转位于主动螺旋电极导线近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的连接针2将螺旋电极3旋入心肌内后固定在心脏内,从而实现螺旋电极3与心肌的机械、电子连接。如图2所示,现有的旋转近端连接针2的方法是先将旋转夹4与连接针2连接后,操作者再用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夹4实现的,具体旋转操作时,操作者一只手握住主动电极的连接器6,另一只手的食指拨动旋转夹4,通常需要旋转10圈左右才能使螺旋电极3全部伸出。在上述旋转操作过程中,由于转动旋转夹4时手指作用在着力点7的位置,而此位置与连接针2距离相对较远,导致旋转操作非常不方便,且每拨动一次旋转夹4只能让连接针2旋转1圈,要将螺旋电极3全部旋出耗时较长,增加了手术操作的时间和患者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以使旋转连接针的操作方法更为简便,在增加了操作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操作的时间和患者感染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主动电极的连接针连接,所述手柄端和连接端均具有供操作导丝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和连接端为同轴的两个中空圆柱体,所述手柄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的直径,所述手柄端与连接端通过一过渡段连接,所述过渡段也具有通孔,所述过渡段中的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端和连接端中的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中的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靠近所述手柄端一端的直径大于其靠近所述连接端一端的直径,所述锥形孔靠近所述手柄端一端的直径与所述手柄端中的通孔的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孔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端通过一导丝孔与所述连接端的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端中的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的外侧设有第一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中的通孔与所述主动电极的连接针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中的通孔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滑槽、所述第二防滑槽或所述第三防滑槽为沿所述操作导丝延伸方向设置的条形槽,多个所述条形槽沿所述手柄端或连接端的周向排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的外侧设有指示标记,所述指示标记的指示方向朝向所述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为硅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通过医用级塑料注塑成型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电极包括螺旋电极和连接针,通过旋转所述连接针以使所述螺旋电极脱出所述主动电极,所述操作导丝穿设于所述主动电极中以引导所述主动电极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通过将其连接端与主动电极的连接针连接,使操作者可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旋转其手柄端以带动连接端和连接针转动,从而使螺旋电极能够顺利脱出主动电极,在增加了操作者操作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其手柄端与连接端中均具有供操作导丝通过的通孔,因此该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安装及工作并不会影响操作导丝的引导,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主动螺旋电极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在旋转主动螺旋电极导线近端连接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中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在旋转连接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6中,
1:主动电极;2:连接针;3:螺旋电极;4:旋转夹;5:操作导丝;6:连接器;7:着力点;9:过渡段;10:手柄端;11:连接端;12:手柄端中的通孔;13:连接端中的通孔;14:锥形孔;15:导丝孔;16:指示标记;17:第一防滑槽;18:第二防滑槽;19:第三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通过将其连接端与主动电极的连接针连接,使操作者可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旋转其手柄端以带动连接端和连接针转动,从而使螺旋电极能够顺利脱出主动电极,在增加了操作者操作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其手柄端与连接端中均具有供操作导丝通过的通孔,因此该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安装及工作并不会影响操作导丝的引导,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请参考图3至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中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在旋转连接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端10和连接端11,所述连接端11与主动电极1的连接针2连接,所述手柄端10和连接端11均具有供操作导丝5通过的通孔12、1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通过将其连接端11与主动电极1的连接针2连接,使操作者可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旋转其手柄端10以带动连接端11和连接针2转动,从而使螺旋电极3能够顺利脱出主动电极1,在增加了操作者操作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其手柄端10与连接端11中均具有供操作导丝5通过的通孔12、13,因此该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安装及工作并不会影响操作导丝5的引导,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10(外径2-30毫米)和连接端11(外径2-30毫米,内径为0.5-1.5毫米)为同轴的两个中空圆柱体,所述手柄端10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11的直径,所述手柄端10与连接端11通过一过渡段9连接,所述过渡段9也具有通孔,所述过渡段9中的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端10和连接端11中的通孔12、13相连通,使所述操作导丝5也能够穿过所述过渡段9,以实现其引导主动电极1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9中的通孔为锥形孔14,所述锥形孔14靠近所述手柄端10一端的直径大于其靠近所述连接端11一端的直径,所述锥形孔14靠近所述手柄端10一端的直径与所述手柄端10中的通孔12的直径相匹配。所述锥形孔14的变直径设计使得操作导丝5在锥形孔14的大直径端(即靠近手柄端10的一端)具有较为开阔的自由移动区域,增加了上述操作导丝5在引导时的自由性,同时锥形孔14靠近手柄端10一端与手柄端10中的通孔12直径的相匹配也使得它们之间的连接处没有棱角,减小了主动电极1在沿操作导丝5移动时所可能受到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孔14靠近所述连接端11的一端通过一导丝孔15与所述连接端11的通孔13相连通。所述导丝孔15的设计缩小了操作导丝5在该位置的自由移动范围,使主动电极1在沿该操作导丝5移动时不会有太大的位移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孔15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端11中的通孔13的直径,以进一步提高主动电极1沿操作导丝5移动的精度。
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手柄端10及连接端11中的通孔12、13,以及过渡段9中的通孔,以及导丝孔15均可以为任何直径的通孔,例如这些通孔均为同样直径的通孔,只要其能够实现供操作导丝5通过的作用,本发明便意图包含这些技术方案在内。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端10的外侧设有第一防滑槽17,所述连接端11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滑槽18,所述第一防滑槽17和第二防滑槽18能够防止操作者在操作手柄端10或连接端11时发生打滑现象,从而提高操作者的操作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11中的通孔13与所述主动电极1的连接针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即所述连接端11中的通孔1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连接针2的直径,在该通孔13与连接针2过盈配合时,连接端11受挤压变形,并在连接针2外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连接端11与连接针2的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10的外侧设有指示标记16,所述指示标记16的指示方向朝向所述连接端11。所述指示标记16用于在旋转连接针2时方便计算旋转圈数以及指示手柄端10与连接针2连接的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端11中的通孔13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防滑槽19。所述第三防滑槽19用于增加连接端11中的通孔13与连接针2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端11能够与连接针2同步旋转,从而提高操作者的操作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槽17、所述第二防滑槽18或所述第三防滑槽19为沿所述操作导丝5延伸方向设置的条形槽,多个所述条形槽沿所述手柄端10或连接端11的周向排布设置。上述防滑槽的结构设计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了较高的防滑能力,由于这些结构设计均为防滑领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便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槽17和第二防滑槽18的槽宽为0.5-5毫米,槽深0.1-2毫米,数量为2-20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防滑槽19的槽宽为0.5-5毫米,槽深为0.1-2毫米,数量为2-20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11为硅胶管。使用硅胶管作为连接端11增强了连接端11的牢固性,避免了其与连接针2之间连接的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10通过医用级塑料注塑成型制成,以减少手术时患者受到感染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电极1包括螺旋电极3和连接针2,通过旋转所述连接针2以使所述螺旋电极3脱出所述主动电极1,所述操作导丝5穿设于所述主动电极1中以引导所述主动电极1移动。上述主动电极1的结构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便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具体操作方式。
如图3至6所示,在实际应用时,操作者需先将该主动电极旋转装置的连接端11中的通孔13与主动电极1的连接针2连接,然后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主动电极1的连接器6(连接器6位于主动电极1上连接针2靠近远端的一端),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手柄端10的近端表面并旋转,旋转时手柄端10表面的指示标记15出现的次数即是旋转圈数。当在旋转过程中需要停顿时,连接器6侧的大拇指和食指往手柄端10的远端外表面移动,使手指既能夹住连接器6的同时又能夹住连接端11,防止手柄端10往反方向转动,直到需要继续转动手柄端10时才松开夹在手柄端10的部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主动电极的连接针连接,所述手柄端和连接端均具有供操作导丝通过的通孔;
所述手柄端可转动用以带动连接端转动,所述连接端转动带动主动电极的连接针转动,所述连接针转动用以带动所述主动电极的螺旋电极旋转脱出所述主动电极;
所述手柄端和连接端为同轴的两个中空圆柱体,所述手柄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的直径,所述手柄端与连接端通过一过渡段连接,所述过渡段也具有通孔,所述过渡段中的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端和连接端中的通孔相连通;
所述过渡段中的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靠近所述手柄端一端的直径大于其靠近所述连接端一端的直径,所述锥形孔靠近所述手柄端一端的直径与所述手柄端中的通孔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锥形孔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端通过一导丝孔与所述连接端的通孔相连通;
所述导丝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端中的通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的外侧设有第一防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中的通孔与所述主动电极的连接针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中的通孔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槽、所述第二防滑槽或所述第三防滑槽为沿所述操作导丝延伸方向设置的条形槽,多个所述条形槽沿所述手柄端或连接端的周向排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的外侧设有指示标记,所述指示标记的指示方向朝向所述连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为硅胶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通过医用级塑料注塑成型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电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电极包括螺旋电极和连接针,通过旋转所述连接针以使所述螺旋电极脱出所述主动电极,所述操作导丝穿设于所述主动电极中以引导所述主动电极移动。
CN201710744847.4A 2017-08-25 2017-08-25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Active CN10755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4847.4A CN107551401B (zh) 2017-08-25 2017-08-25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4847.4A CN107551401B (zh) 2017-08-25 2017-08-25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1401A CN107551401A (zh) 2018-01-09
CN107551401B true CN107551401B (zh) 2021-03-09

Family

ID=6097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4847.4A Active CN107551401B (zh) 2017-08-25 2017-08-25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140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159A (zh) * 2007-09-27 2009-04-29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公司 带有设备推进机构的控制手柄
CN101536902A (zh) * 2008-03-18 2009-09-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系统
CN202289230U (zh) * 2011-07-28 2012-07-04 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激素螺旋电极导管
CN102655909A (zh) * 2009-12-31 2012-09-05 心脏起搏器公司 具有同径结构的mri安全、多极的主动固定刺激导线
EP2457612B1 (fr) * 2010-11-29 2013-01-23 Sorin CRM SAS Ensemble de stimulation/défibrillation du ventricule gauche par voie endocavitaire ou depuis une veine du réseau coronarien
CN202777453U (zh) * 2012-07-17 2013-03-13 金钦阳 一种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管
CN103721344A (zh) * 2012-10-12 2014-04-16 索林Crm公司 左心室隔内刺激导线
CN204972695U (zh) * 2015-07-21 2016-0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CN206048008U (zh) * 2016-08-31 2017-03-29 浙江四达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十二棘齿套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4891B2 (en) * 2012-03-16 2015-09-2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Nutdriv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159A (zh) * 2007-09-27 2009-04-29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公司 带有设备推进机构的控制手柄
CN101536902A (zh) * 2008-03-18 2009-09-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系统
CN102655909A (zh) * 2009-12-31 2012-09-05 心脏起搏器公司 具有同径结构的mri安全、多极的主动固定刺激导线
EP2457612B1 (fr) * 2010-11-29 2013-01-23 Sorin CRM SAS Ensemble de stimulation/défibrillation du ventricule gauche par voie endocavitaire ou depuis une veine du réseau coronarien
CN202289230U (zh) * 2011-07-28 2012-07-04 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激素螺旋电极导管
CN202777453U (zh) * 2012-07-17 2013-03-13 金钦阳 一种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管
CN103721344A (zh) * 2012-10-12 2014-04-16 索林Crm公司 左心室隔内刺激导线
CN204972695U (zh) * 2015-07-21 2016-0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CN206048008U (zh) * 2016-08-31 2017-03-29 浙江四达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十二棘齿套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1401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4350B2 (en) Method for the implantation of active fixation medical leads
US4569347A (en) Catheter introducing device, assembly and method
EP1641402B1 (en) Handle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medical device assemblies including a handle
JP6906073B2 (ja) 医療デバイス用のハンドル
EP1428550A1 (en) Single pacemaker catheter electrode for the biventricular cardiac electrostimulation
US20180117280A1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2137661B (zh) 一种可视扩张鞘
US3976078A (en) Acupuncture needle unit
JP6921490B2 (ja) ガイドワイヤールアーハブ
CN107551401B (zh)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CN114849017A (zh) 可控弯导管及其控制手柄
US20160271365A1 (en) A device for ecg derivation from a catheter
CN111920457A (zh) 一种活检针
CN108245230B (zh) 一种精准穿刺装置
KR101860906B1 (ko) 가이드 와이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성 카테터
JP4334736B2 (ja) 内視鏡用注射針
WO2014162441A1 (ja) 作動部材、および医療器具
WO2021022677A1 (zh) 一种用于引导电极的穿刺针及电极输送装置
EP3903686A1 (en) Rotation prevention biopsy needle
CN207370756U (zh) 可伸缩型消融电极
CN218684667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消融装置
CN220695293U (zh) 活检针
CN217938362U (zh) 一种生产等离子体多功能手术刀头自动化设备
CN211066813U (zh) 一种手术持针器
KR101929318B1 (ko) 워킹채널 내 도구 정렬기능을 갖는 카테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