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8847A - 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48847A CN107548847A CN201710877551.XA CN201710877551A CN107548847A CN 107548847 A CN107548847 A CN 107548847A CN 201710877551 A CN201710877551 A CN 201710877551A CN 107548847 A CN107548847 A CN 1075488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fertilizer
- planting
- garden
-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包括园地开垦、开挖种植沟、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等步骤,10°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坡度15°缓坡采用等高线开垦,15°以上的建成内倾等高梯级园地,春茶结束后,离地30~40cm,全面重修剪,修剪枝叶回园,以园养园,夏秋茶留养,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重施基肥,施菜籽粕2250~3000 kg/hm2或羊栏粪15~18 t/hm2,开沟施或结合秋耕,将肥翻入土中,每隔2年施肥1次,采用“春秋留鱼叶、夏留一叶”的采摘方法,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月上旬前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品质无公害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被人们视为健康饮料,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和部分茶园滥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导致茶叶中化学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超标也时有发生,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声誉、茶叶的经济效益和茶农的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品质无公害茶叶生态种植方法,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投入,充分利用修剪枝叶回园,以园养园,促进茶园良性循环,从源头控制农药、化肥的污染,有效保护茶园生态环境,达到成本低耗、资源高效、产品优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无公害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园地开垦,选择距离公路100m以上,坡度在15°以内,土层60 cm以上,土壤酸性,土地比较集中成片的地块,划分为茶区,开垦茶园之前,先清除障碍物,10°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坡度15°缓坡采用等高线开垦,15°以上的建成内倾等高梯级园地;
B、开挖种植沟,园地经开垦整理和清理杂草后,按茶行开深40~50 cm、宽50~60 cm的种植沟,开沟时注意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做到表土回填沟底、心土回填沟面,然后亩施饼肥1000公斤或绿肥3000公斤、磷肥 300公斤;再按 200公斤每亩将复合肥与表土拌匀施入种植沟,土肥相融后再加土,分层回填,将种植沟回填整平待种;所述饼肥包括桐子饼、菜子饼或豆饼,所述绿肥包括猪、牛或鸡粪;
C、茶树种植
C0、选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将不同品种按发芽期的早、中、晚比例进行搭配,所述比例为早生品种40±2%,中生、晚生品种各占30±2%;
C1、采用大行距为1.2m×小行距0.33m×株距0.15m的双行单株种植方式;
C2、早春带土移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栽后按株干高12~15cm定剪,之后透浇定植水;
D、茶园管理
D0、茶苗成活前,每隔5~7天 浇1 次水,于地面上覆盖稻草或麦秸,谷雨前后对幼苗进行1 次浅锄松土,立夏后每15天中耕除草1 次,做好防旱排涝,科学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进行;
D1、每年3月中下旬至5月初为茶生产期,春茶结束后,及时进行茶园重修剪。将离地30~40cm上部枝叶修剪回园,覆盖在茶行间,以园养园,夏秋茶留养,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重施基肥,施菜籽粕2250~3000 kg/hm2或羊栏粪15~18 t/hm2,开沟施或结合秋耕,将肥翻入土中,每隔2年施肥1次,同时加施一定量的N、P、K,所述加施N、P、K为尿素60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硫酸钾60 kg/hm2或复合肥(15—15—15)150 kg/hm2;
E、茶叶采摘,采养结合,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夏秋季有10±2%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开采,后及时分批采摘,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月上旬前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有硬盘层的地块,先打破硬盘层,初垦深度50cm 以上,复垦30cm 以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排水蓄水,设好主沟、支沟、隔离沟,纵沟内每隔4~5m深挖一个坑,沉积泥沙、保水蓄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移栽时根系与肥料10cm以上距离,在茶园周围荒地、地边、园边种豆科绿肥,收获时连同杂草嫩枝铺入行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D0中,还包括有机肥施用深度25cm~30cm,追肥施用深度10±2cm;
优选的,所述步骤D1中,还包括茶园安装频振式诱虫灯,每1.6 hm2安装1只,每年使用化学农药不超过3次,药剂不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运用生态种植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距离公路100m以上,坡度在15°以内,土层60 cm以上,土壤酸性,土地比较集中成片的地块,划分为茶区,开垦茶园之前,先清除障碍物,10°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坡度15°缓坡采用等高线开垦,15°以上的建成内倾等高梯级园地,有硬盘层的地块,先打破硬盘层,初垦深度50cm 以上,复垦30cm 以上;园地经开垦整理和清理杂草后,按茶行开深40~50 cm、宽50~60 cm的种植沟,开沟时注意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做到表土回填沟底、心土回填沟面,然后亩施饼肥(桐子饼、菜子饼、豆饼) 1000公斤(或施猪、牛粪、鸡粪 3000公斤),磷肥 300公斤,复合肥 200公斤与表土拌匀施入种植沟,土肥相融后再加土,分层回填,将种植沟回填整平待种,移栽时根系不能与肥料接触,须有10厘米以上距离,在茶园周围荒地、地边、园边种豆科绿肥,收获时连同杂草嫩枝铺入行间,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选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将不同发芽期和特性的品种按发芽期的早、中、晚一定比例进行搭配,早生品种占40%左右,中生、晚生品种各占30%左右,采用大行距为1.2m×小行距0.33m×株距0.15m的双行单株种植方式,早春带土移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栽后按株干高12~15cm定剪,之后透浇定植水;茶苗成活前,每隔5~7天 浇1 次水,于地面上覆盖稻草或麦秸,谷雨前后对幼苗进行1 次浅锄松土,立夏后每15天中耕除草1 次,做好防旱排涝,科学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进行,每年3月中下旬至5月初为茶生产期,春茶结束后,离地30~40cm,全面重修剪,修剪枝叶回园,以园养园,夏秋茶留养,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重施基肥,施菜籽粕2250~3000 kg/hm2或羊栏粪15~18 t/hm2,开沟施或结合秋耕,将肥翻入土中,每隔2年施肥1次,同时加施一定量的N、P、K,如施尿素60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硫酸钾60 kg/hm2或复合肥(15—15—15)150 kg/hm2;在茶园安装频振式诱虫灯,每1.6 hm2安装1只,每年使用化学农药不超过3次,药剂不重复使用;茶叶采摘,采养结合,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夏秋季有10%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开采,后及时分批采摘,采用“春秋留鱼叶、夏留一叶”的采摘方法,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月上旬前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Claims (7)
1.一种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园地开垦,选择距离公路100m以上、坡度在15°以内、土层60 cm以上、土壤酸性、土地集中成片的地块划分为茶区;开垦茶园之前,先清除障碍物;10°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坡度15°缓坡采用等高线开垦,15°以上的建成内倾等高梯级园地;
B、开挖种植沟,园地经开垦整理和清理杂草后,按茶行开深40~50 cm、宽50~60 cm的种植沟,开沟时注意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做到表土回填沟底、心土回填沟面,然后亩施饼肥1000公斤或绿肥3000公斤、磷肥 300公斤;再按 200公斤每亩将复合肥与表土拌匀施入种植沟,土肥相融后再加土,分层回填,将种植沟回填整平待种;所述饼肥包括桐子饼、菜子饼或豆饼,所述绿肥包括猪、牛或鸡粪;
C、茶树种植
C0、选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将不同品种按发芽期的早、中、晚比例进行搭配,所述比例为早生品种40±2%,中生、晚生品种各占30±2%;
C1、采用大行距为1.2m×小行距0.33m×株距0.15m的双行单株种植方式;
C2、早春带土移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栽后按株干高12~15cm定剪,之后透浇定植水;
D、茶园管理
D0、茶苗成活前,每隔5~7天 浇1 次水,于地面上覆盖稻草或麦秸,谷雨前后对幼苗进行1 次浅锄松土,立夏后每15天中耕除草1 次,做好防旱排涝,科学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进行;
D1、每年3月中下旬至5月初为茶生产期,春茶结束后,及时进行茶园重修剪;将离地30~40cm上部枝叶修剪回园,覆盖在茶行间,以园养园,夏秋茶留养,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重施基肥,施菜籽粕2250~3000 kg/hm2或羊栏粪15~18 t/hm2,开沟施或结合秋耕,将肥翻入土中,每隔2年施肥1次,同时加施一定量的N、P、K肥,所述加施N、P、K肥为尿素60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硫酸钾60 kg/hm2或复合肥(15—15—15)150 kg/hm2;
E、茶叶采摘:采养结合,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夏秋季有10±2%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开采,后及时分批采摘,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月上旬前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有硬盘层的地块,先打破硬盘层,初垦深度50cm 以上,复垦30cm 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排水蓄水,设好主沟、支沟、隔离沟,纵沟内每隔4~5m深挖一个坑,沉积泥沙、保水蓄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移栽时根系与肥料保持10cm以上距离;在茶园周围荒地、地边、园边种豆科绿肥,所述绿肥收获时连同杂草嫩枝铺入行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0中,还包括有机肥施用深度25cm~30cm,追肥施用深度10 ±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1中,还包括茶园安装频振式诱虫灯,每1.6 hm2安装1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1中,还包括每年使用化学农药不超过3次,药剂不重复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77551.XA CN107548847A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77551.XA CN107548847A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48847A true CN107548847A (zh) | 2018-01-09 |
Family
ID=60982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77551.XA Pending CN107548847A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4884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6873A (zh) * | 2016-08-30 | 2017-02-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一种茶树种植方法 |
CN111264277A (zh) * | 2020-03-18 | 2020-06-12 | 广西绿异茶树良种研究院 | 一种茶苗快速成园的方法 |
CN112352616A (zh) * | 2020-09-30 | 2021-02-12 |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茶园培育保护方法 |
CN114617017A (zh) * | 2022-03-11 | 2022-06-14 | 江苏洪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与苗木混合种植的新型茶叶种植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0246A (zh) * | 2010-10-29 | 2011-06-1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复合生态茶园的种植方法 |
CN103703970A (zh) * | 2013-12-18 | 2014-04-09 |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 |
CN104285628A (zh) * | 2014-08-29 | 2015-01-21 |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 |
CN105684820A (zh) * | 2016-03-11 | 2016-06-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名优茶机采茶园的建立及管理方法 |
-
2017
- 2017-09-26 CN CN201710877551.XA patent/CN1075488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0246A (zh) * | 2010-10-29 | 2011-06-1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复合生态茶园的种植方法 |
CN103703970A (zh) * | 2013-12-18 | 2014-04-09 |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 |
CN104285628A (zh) * | 2014-08-29 | 2015-01-21 |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 |
CN105684820A (zh) * | 2016-03-11 | 2016-06-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名优茶机采茶园的建立及管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张华: "无公害茶园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 * |
李建梅等: "高香型乌龙茶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
黄乃嵩: "山地无公害茶园生产建设技术与管理", 《林业勘察设计》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6873A (zh) * | 2016-08-30 | 2017-02-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一种茶树种植方法 |
CN111264277A (zh) * | 2020-03-18 | 2020-06-12 | 广西绿异茶树良种研究院 | 一种茶苗快速成园的方法 |
CN111264277B (zh) * | 2020-03-18 | 2022-04-08 | 广西绿异茶树良种研究院 | 一种茶苗快速成园的方法 |
CN112352616A (zh) * | 2020-09-30 | 2021-02-12 |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茶园培育保护方法 |
CN114617017A (zh) * | 2022-03-11 | 2022-06-14 | 江苏洪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与苗木混合种植的新型茶叶种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7773B (zh) | 一种鄂东1号山药的栽培方法 | |
CN102498890B (zh) | 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4885751B (zh) | 一种将烟草与紫苏进行套种的栽培方法 | |
CN101194584B (zh) | 柠檬栽培方法 | |
CN104838954A (zh) | 一种核桃的种植技术 | |
CN104488509A (zh) | 一种黄芪的种植方法 | |
CN103975743A (zh) | 一种提高潮土夏马铃薯产量的栽培方法 | |
CN104798651A (zh) | 一种红豆杉的高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 |
CN103444481A (zh) | 干旱区戈壁地种植红枣的方法 | |
CN107548847A (zh) | 无公害茶园生态种植方法 | |
CN105993264B (zh) | 一种伊犁河谷新垦坡耕地防止土壤侵蚀的耕作模式 | |
CN105309176A (zh) | 一种柴胡高效种植方法 | |
CN107810811A (zh) | 一种专用型温郁金良种繁育的方法 | |
CN105557418A (zh) | 一种茶油树矮化密植丰产造林的种植方法 | |
CN108713435A (zh) | 一种有机茶的栽培方法 | |
CN106508586B (zh) | 一种幼龄大樱桃套种甘蓝型春油菜的栽培技术 | |
CN105900768A (zh) | 车厘子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 |
CN105009845A (zh) | 一种盐碱地种植芒草的方法 | |
CN109496517A (zh) | 一种油用牡丹的种植管理技术 | |
CN106718474A (zh) | 一种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 | |
CN109831961A (zh) | 一种灌区高效节水马铃薯机械化垄膜沟灌种植方法 | |
CN109076910A (zh) | 一种覆盖地膜的魔芋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8156985A (zh) | 一种甘薯种植扦插栽培方法 | |
CN105766305A (zh) | 一种油菜栽培方法 | |
CN102893790A (zh) | 半湿润半干旱北方地区白术套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