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8106A -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8106A
CN107548106A CN201610471186.8A CN201610471186A CN107548106A CN 107548106 A CN107548106 A CN 107548106A CN 201610471186 A CN201610471186 A CN 201610471186A CN 107548106 A CN107548106 A CN 107548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de
covering
terminal
covering grade
m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11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涵
铁晓磊
花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11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81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8783 priority patent/WO20172199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810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该包括: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该基站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在确定需要将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该基站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该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 index;该基站将该第一MCS index发送给该终端。本申请的切换覆盖等级方法节约了系统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覆盖等级切换。
背景技术
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又称为M2M(MachineTo Machine,机器间通信),或者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MTC将是未来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主要涵盖智能抄表、医疗检测监控、物流检测、工业检测监控、汽车联网、智能社区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围绕MTC通信构造的物联网产业被认为是信息产业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四次浪潮,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
一类重要的MTC通信系统是基于现有蜂窝网络基础架构的通信系统,这一类MTC通信系统通常被称为Cellular MTC(蜂窝机器类型通信)或者Cellular IoT(简称CIoT,蜂窝物联网)。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组织一直关注Cellular MTC的发展,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的标准化。目前Cellular MTC业务对网络和MTC终端的需求主要包括:大覆盖范围需求、极高的连接数量、低成本需求、低功耗需求。
由于CIoT系统需要支持很大的覆盖范围,对处于不同通信环境下的终端,基站的调度策略将完全不同。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节省基站的发送功率,需要对不同信道条件的终端进行区分,以方便基站进行调度。为此CIoT系统引入了覆盖等级的概念,对处于同一覆盖等级的终端,信道传输条件相似,基站可以对这类终端采用相似的调度参数;而对处于不同覆盖等级的终端,由于信道传输条件不同,基站将采用不同的调度参数。
在现有CIot系统中,终端的覆盖等级由终端自主选择并上报给基站。基站若需要变更终端的覆盖等级,需要使用额外信令来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增加了控制信令开销。并且在现有CIoT系统中,终端实际可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组合数量小于调制编码方式表中调制编码方式组合数量,造成了控制信息开销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终端及基站,本申请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了基站控制终端切换覆盖等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覆盖等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该基站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在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则该基站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该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 index;该基站将该第一MCS index发送给该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的情况下,基站通过使用调制编码方式MCS表中的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式索引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上,实现了基站控制终端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
在一个示例中,该基站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包括:该基站根据调度该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者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确定该终端上报的第一覆盖等级是否可用,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正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可用,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在一个示例中,该基站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包括:该基站根据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终端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终端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在一个示例中,该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包括:选定与该第一覆盖等级相差小的第二覆盖等级作为该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在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该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 index;发射器,用于将该第一MCS index发送给该终端。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覆盖等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向基站上报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该终端接收来自该基站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根据接收的该MCS index,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或者得到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至第二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在一个示例中,该MCS表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index。
在一个示例中,在该终端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之后,包括:该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该参数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该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之后,包括:该终端根据该目标覆盖等级的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接收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息。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发射器,用于向基站上报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该基站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的该MCS index,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或者得到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至第二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根据调制编码方式索引以及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通过查询该MCS表,得到相应调制参数,并根据该调制参数接收下行数据或者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该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该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下行或上行调度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使用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至少一个调制参数及其相应调制编码方式索引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用CIoT系统中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
本申请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实现了基站控制终端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使系统负载均衡,从而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CIoT系统中覆盖等级切换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CIoT系统中,终端在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前,通过下行测量的方式确定自己的覆盖等级,例如,终端根据小区的同步信道质量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质量等来确定覆盖等级。随机接入是指从终端通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尝试接入网络到与网络建立起基本的信令连接之前的过程。终端在随机接入请求中,将自己选定的覆盖等级上报给基站。
基站根据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以及CIoT网络负载情况或者数据接收情况(包括基站接收上行数据和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情况),对终端进行调度或者切换终端覆盖等级。基站对终端的调度包括下行调度和上行调度。下行调度是指基站调度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下行数据将通过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上行调度是指基站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数据将通过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基站一般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调度信息,包括下行调度信息(参见下表1)以及上行调度信息(参见下表2)。PDCCH用于承载调度PUSCH数据及PDSCH数据的控制信息,包含数据传输格式、资源分配、上下行调度许可、功率控制以及重传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通过PDCCH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为:
表1
表1中,参数PDSCH MCS值即MCS index(调制编码方式索引)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以及切换覆盖等级,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具体可参见下表3(包括表3-1、表3-2、表3-3,在此统称为表3)、表6、表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调度信息不限于表1中的Message ID(消息标识符)、MS ID(用户设备标识符)、PDSCH sub-carrier(PDSCH子载波数)、PDSCH start position(PDSCH起始位置)、PDSCH MCS(PDSCH调制编码方式),表1中示出的下行调度信息仅是一个例子。并且PDSCH MCS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不限于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即并未限定于下表3(包括表3-1、表3-2、表3-3)、表6、表7中所示的调制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通过PDCCH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为:
表2
表2中,参数PUSCH MCS即MCS index(调制编码方式索引)用于指示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以及切换覆盖等级,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等,具体可参见下表4(包括表4-1、表4-2、表4-3,在此统称为表4)、下表5(包括表5-1、表5-2、表5-3,在此称为表5)、表8、表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调度信息不限于表2中的Message ID(消息标识符)、MS access identity(用户设备标识符)、PUSCH sub-carrier(PDSCH子载波数)、PUSCH start position(PUSCH起始位置)、PDSCH MCS(PUSCH调制编码方式)、PUSCH CBS(PUSCH编码块大小),表2中示出的上行调度信息仅是一个例子。并且PUSCH MCS用于指示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不限于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即并未限定于下表4(包括表4-1、表4-2、表4-3)、表5(包括表5-1、表5-2、表5-3)、表8、表9中所示的调制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MTC基站下的多个终端的覆盖等级,实际上,在CIOT系统中,一个MTC基站下存在大量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例如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水/电表、监控设备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于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MTC基站,例如在LTE网络中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G网络中的节点B(Node B)等。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CIoT系统也并未被限定划分为3个覆盖等级,实际上,CIoT系统可以划分成任意多个等级,如CIoT系统可划分为4个覆盖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CIoT系统中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指示终端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上,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增加调度信息开销的情况下,完全复用现有调度信息,并达到基站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下面将详述。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CIoT系统中覆盖等级切换方法示意图。
在201部分,终端通过下行测量的方式确定第一覆盖等级,即确定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例如,该终端根据小区的同步信道质量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质量等来确定其当前覆盖等级。
在202部分,终端向基站上报该终端的覆盖等级信息,且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也就是说,该终端向基站上报其当前覆盖等级,例如该终端向基站上报其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
在203部分,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也就是说,该基站根据其接收到的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切换该终端的覆盖等级。
在一个示例中,该基站根据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的负载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上。若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终端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终端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当基站使用为其分配的空口资源(例如,由CIoT服务网关节点C-SGN为该基站分配空口资源)的全部或大部分(具体数值可以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实现,例如,设定阈值为90%空口资源),调度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各终端,却不能实现对该第一覆盖等级下所有终端的调度,则该基站将该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
进一步地,该基站将该终端切换至目标覆盖等级,该目标覆盖等级相对于第一覆盖等级(即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的负载情况更好,即将终端切换至负载更小的覆盖等级上。或者该基站将该终端切换至信道条件相对于第一覆盖等级信道条件更好的覆盖等级上。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基站根据调度该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者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确定该终端上报的该第一覆盖等级是否可用,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正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可用,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该终端向该基站反馈未收到该下行数据,或者该终端向该基站反馈接收下行数据发生错误,则说明该下行数据接收异常;另一种情况是,该基站调度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在预设时间内,该基站未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说明该上行数据接收异常。
在204部分,基站在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即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该基站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该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 index。
进一步地,该基站在确定不需要将该终端由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该基站通过查询该MCS表,确定与该第一覆盖等级匹配的调制编码方式所对应的第二MCS index;其中,该第二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也就是说,该MCS表除了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MCS index之外,还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
在该MCS表中,包括两类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第一类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第二类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其中,第一类MCS index是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指示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
具体地,在CIoT系统中,基站与终端在通信之前,会分别预先配置下行调度信息中的参数PDSCH MCS(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调制编码方式)以及上行调度信息中的参数PUSCH MCS(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调制编码方式)。且所配置的参数PDSCH MCS、PUSCH MCS分别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即MCS表,参见下表3至表9。
进一步地,该基站根据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调度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从该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中确定与该上行或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相匹配的该第二MCS index。也就是说,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为第一覆盖等级,该基站调度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该基站根据调度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从该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index中确定与该上行或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相匹配的该第二MCS index。
下面将详述MCS表,具体参见下表3至表9。
该MCS表包括PDSCH MCS表和PUSCH MCS表。该PDSCH MCS表(如下表3)包括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项(item)以及与下行数据调制参数相对应的MCS index(调制编码方式索引)项(item),并包括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项以及相应MCS index;且在该PDSCH MCS表中,使用的是不常用的调制参数相对应的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如下表3所示,该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
该的PUSCH MCS表(如下表4、表5)包括指示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项以及与上行数据调制参数相对应的MCS index(调制编码方式索引)项(item),并包括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项(item)以及相应MCS index;且使用的是不常用的调制参数相对应的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如表4、表5所示,该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等。
下面先详述该PDSCH MCS表,该PDSCH MCS表包括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DSCHMCS表,即下表3-1,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表,即下表3-2,以及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表,即下表3-3。
在一个示例中,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表为:
表3-1
在表3-1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数字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用于指示下行数据的编码速率,重复次数Repetition用于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
在表3-1中,对于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7,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8~10,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极限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普通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极限覆盖等级的PDSCH MCS表,即上表3-1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10,表3-1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此外,在表3-1中,对于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MCS index为8~10时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具体MCS index值用于切换至哪个覆盖等级并未做限定;而如果MCS index为8~10均用于切换覆盖等级,则表示CIoT系统包括3个以上覆盖等级,例如包括4个覆盖等级。
由表3-1可知,在终端处于极限覆盖等级下时,如果基站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的PDSCH MCS值为0~7,即MCS index为0~7时,其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时采用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及重复次数,具体数值参见上表3-1。如果基站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的PDSCH MCS值为8~10时,即MCS index为8~10时,其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极限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普通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在现有的PDSCH MCS表中,在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0~7情况下,调制方式、码率及重复次数与上表3-1相同。而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index为8时,调制方式为8PSK,码率为2/3,重复次数为1;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9时,调制方式为16QAM,码率为1/2,重复次数为1;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10时,调制方式为16QAM,码率为2/3,重复次数为1。并且现有的PDSCH MCS表适用于CIoT系统中的所有覆盖等级,包括极限覆盖等级、扩展覆盖等级和普通覆盖等级。然而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index为8~10时,下行数据传输的调制方式为8PSK或16QAM。对处于极限覆盖下的终端来说,由于信道质量很差,基站几乎不使用8PSK或16QAM这样的高阶调制方式向终端发送资源,如果基站强行使用8PSK或16QAM这样的高阶调制方式向终端发送资源,会造成传输的数据块与无线信道条件严重不匹配,接收译码错误率极高,从而浪费无线空口资源和终端的功耗。因此对于极限覆盖下的终端,基站在调度时几乎不使用MCS index 8~10这3个表项。因此现有技术造成了控制信息开销的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PDSCH MCS表中,极限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8~10这3个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也能够实现基站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极限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表为:
表3-2
在表3-2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数字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用于指示下行数据的编码速率,重复次数Repetition用于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
在表3-2中,对于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2,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普通覆盖等级切换至其他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3~10,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普通覆盖等级的PDSCH MCS表,即上表3-2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10,表3-2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此外,在表3-2中,对于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MCS index为0~2时,用于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具体MCS index值用于切换至哪个覆盖等级并未做限定;而如果MCS index为0~2均用于切换覆盖等级时,则表示CIoT系统包括3个以上覆盖等级,例如包括4个覆盖等级。
由表3-2可知,在终端处于普通覆盖等级下时,如果基站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的PDSCH MCS值为3~10时,即MCS index为3~10时,其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时采用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及重复次数,具体数值参见上表3-2。如果基站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的PDSCH MCS值为0~2时,即MCS index为0~2时,其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普通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在现有的PDSCH MCS表中,在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3~10时,调制方式、码率及重复次数与上表3-2相同。而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0时,表示数字调制方式为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码率为1/3,重复次数为8;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1时,表示数字调制方式为BPSK,码率为1/3,重复次数为4;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为2时,表示数字调制方式为BPSK,码率为1/3,重复次数为2。并且现有的PDSCH MCS表适用于CIoT系统中的所有覆盖等级,包括极限覆盖等级、扩展覆盖等级和普通覆盖等级。然而各覆盖等级却并不会全部使用MCS表中的所有调制参数。对处于普通覆盖等级的终端来说,其信道质量较好,基站不需要使用重复发送同一传输块就可以和终端通信,因此几乎不使用MCS index 0~2这3个表项。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PDSCH MCS表中,在普通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0~2这3个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也能够实现基站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普通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表为:
表3-3
在表3-3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数字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用于指示下行数据的编码速率,重复次数Repetition用于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
在表3-3中,对于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1~8,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第一类MCS index为0、9、10,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扩展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覆盖等级的PDSCH MCS表,即上表3-3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10,表3-3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此外,在表3-3中,对于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DSCH MCS,MCS index为0、9、10时,用于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具体MCS index值用于切换至哪个覆盖等级并未做限定;而如果MCS index为0、9、10均用于切换覆盖等级时,则表示CIoT系统包括3个以上覆盖等级,例如包括4个覆盖等级。
由表3-3可知,在终端处于扩展覆盖等级下时,如果基站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的PDSCH MCS值为1~8时,即MCS index为1~8时,其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所采用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及重复次数,具体数值参见上表3-3。如果基站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的PDSCH MCS值为0、9、10时,即MCS index为0、9、10时,其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扩展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
现有的PDSCH MCS表适用于CIoT系统中的所有覆盖等级,包括极限覆盖等级、扩展覆盖等级和普通覆盖等级。然而对处于扩展覆盖下的终端来说,其到基站的信道质量好于极限覆盖等级,但又差于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扩展覆盖等级下的终端即不常使用MCS index 0~1这样连续重复传输4~8次的低码率传输方式,也不常使用16QAM这样的高阶调制方法。因此现有技术造成了控制信息开销的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PDSCH MCS码表中,扩展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0、9、10,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也能够实现基站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扩展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下面以采用GMS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及PSK(相移键控)调制方式为例,阐述PUSCH MCS表。
需要说明的是,GMSK调制方式多用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PSK(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多用于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或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
下表4为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包括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下表4-1,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下表4-2,以及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下表4-3。
下表5为采用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包括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下表5-1,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下表5-2,以及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下表5-3。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为:
表4-1
在表4-1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指示上行数据的编码速率,绑定因子Bonding factor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绑定载波的数量,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物理数据速率PHY data rate指示单位时间传送数据位数,其值可根据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得到。
在表4-1中,对于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7,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8~9,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极限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普通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上表4-1)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9,表4-1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的GM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中,极限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PUSCH MCS值,即MCS index 8~9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也能够实现基站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极限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为:
表4-2
在表4-2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指示上行数据的编码速率,绑定因子Bonding factor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绑定载波的数量,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物理数据速率PHY data rate指示单位时间传送数据位数,其值可根据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得到。
在表4-2中,对于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2~9,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1,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普通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上表4-2)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9,表4-2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的GM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中,普通覆盖等级不常用的PUSCH MCS值,即MCS index 0~1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能够实现基站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普通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为:
表4-3
在表4-3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指示上行数据的编码速率,绑定因子Bonding factor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绑定载波的数量,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物理数据速率PHY data rate指示单位时间传送数据位数,其值可根据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得到。
在表4-3中,对于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1~8,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9,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扩展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GM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上表4-3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9,表4-3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的GM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中,扩展覆盖等级不常用的PUSCH MCS值,即MCS index 0、9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能够实现基站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扩展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为:
表5-1
在表5-1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指示上行数据的编码速率,绑定因子Bonding factor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绑定载波的数量,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物理数据速率PHY data rate指示单位时间传送数据位数,其值可根据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得到。
在表5-1中,对于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9,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10~11,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极限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普通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极限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上表5-1)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11,表5-1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的PSK调制方式PUSCH MCS表中,极限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PUSCH MCS值,即MCS index 10、11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也能够实现基站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极限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为:
表5-2
在表5-2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指示上行数据的编码速率,绑定因子Bonding factor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绑定载波的数量,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物理数据速率PHY data rate指示单位时间传送数据位数,其值可根据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得到。
在表5-2中,对于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2~11,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1,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普通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扩展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普通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上表5-2)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11,表5-2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的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中,普通覆盖等级不常用的PUSHC MCS值,即MCS index 0、1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能够实现基站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普通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为:
表5-3
在表5-3中,调制方式Modulation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方式,码率Coding rate指示上行数据的编码速率,绑定因子Bonding factor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绑定载波的数量,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指示终端接收单个传输块的重复发送次数,物理数据速率PHY data rate指示单位时间传送数据位数,其值可根据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得到。
在表5-3中,对于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1~10,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11,用于指示终端从当前覆盖等级即扩展覆盖等级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PSK调制方式的扩展覆盖等级下的PUSCH MCS表(即上表5-3)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不限于0~11,表5-3示出的MCS index以及各MCS index所指示内容仅是一个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现有的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中,扩展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0、11表项,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节省了系统开销。同时能够实现基站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切换终端覆盖等级的目的,使整个CIoT系统负载均衡;并且可以实现终端在扩展覆盖等级下接收数据异常时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情况下,实现对终端覆盖等级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上表3、4、5中的调制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仅是一个示例。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并未限定PDSCH MCS的调度参数仅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也未限定PUSCH MCS的调度参数仅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也并未限定由哪个MCS index指示切换至哪个覆盖等级,而是仅限定由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该MCS表中,包括两类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第一类MCS index除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同时还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第二类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也就是说,在PDSCH MCS表中,在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覆盖等级表项中还包括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参见下表6。在该PUSCH MCS表中,在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表项中还包括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包括数字调制方式、码率、重复因子、绑定因子、物理数据速率。
下面以在极限覆盖等级下,由PDSCH MCS表中的MCS index 8~10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并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为例,进行阐述,参见下表6。
表6
在表6中,第一类MCS index为MCS index8~10,除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同时还用于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第二类MCS index为MCS index0~7,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表6中,在MCS index为8~10时,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具体数值仅是一个例子。
在其它覆盖等级下包括普通覆盖等级和扩展覆盖等级,通过PDSCH MCS表中不常用的MCS index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同时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以及通过PUSCH MCS表中不常用的MCS index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同时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与极限覆盖等级下通过PDSCH MCS表中不常用的MCSindex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同时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由于MCS index只有基站进行上行调度或下行调度时才会发送,因此,将切换覆盖等级与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绑定在一起并通过一个MCSindex指示(参见上表6),节省了一次调度机会,使终端切换覆盖等级的同时根据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接收PDSCH数据或发送PUSCH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在出厂前已经配置好该PDSCH MCS表和PUSCH MCS表,参见上表3、表4、表5、表6,并将其存储起来。
在另一个示例中,终端在出厂前预先配置好该PDSCH MCS表和PUSCH MCS表中当前覆盖等级下所常用的调制参数相对应的MCS index,例如配置好PDSCH MCS在极限覆盖等级下所支持的MCS index为0~7。在该终端接入到CIoT系统之前,基站通过系统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各覆盖等级(如极限覆盖等级、普通覆盖等级、扩展覆盖等级)下用于切换覆盖等级的MCS index。该终端在接收到在各覆盖等级下用于切换覆盖等级的MCS index后,将其配置至该PDSCH MCS表及PUSCH MCS表中,从而形成上表3、表4、表5或表6。
在205部分,基站将该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发送给终端,且该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属于第一类MCS index,其用于指示切换至目标覆盖等级上;或者该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属于第二类MCS index,其用于指示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也就是说,基站向终端发送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该MCS index是与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MCS index,或者是与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MCS index。
在206部分,终端接收MCS index,并根据该MCS index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或者得到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至目标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在207部分,终端根据得到的目标覆盖等级,将其当前覆盖等级切换至目标覆盖等级上,或者终端根据得到的调制编码方式接收下行数据或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或上行调度信息后,获取其中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根据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并通过查询存储在该终端中的PDSCH MCS表(参见表3、表6)或PUSCH MCS表(参见表4、表5),切换覆盖等级或者根据MCS index对应的调制参数接收下行数据或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使用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例如,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调制参数相对应的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并用于指示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其中,该聚合等级包含该切换后覆盖等级下PDCCH的时间频率资源分布情况。
此种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切换覆盖等级的方法包括:该终端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并用于指示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的MCS index之后,该终端根据该MCS index得到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并根据该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接收目标覆盖等级的PDCCH控制信息,如果成功接收到该目标覆盖等级PDCCH的控制信息,则覆盖等级切换成功。
在另一个示例中,使用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
此种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切换覆盖等级的方法包括:该终端获取指示切换至相应覆盖等级后,该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该参数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如果该终端已经存储有该切换后覆盖等级的参数,并且该参数仍然处于有效期内,则该终端不需要接收基站广播的切换后覆盖等级的参数。该终端根据该参数即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接收目标覆盖等级的PDCCH控制信息,如果成功接收该目标覆盖等级PDCCH的控制信息,则覆盖等级切换成功。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使用至少一个调制参数相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例如,使用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指示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在不增加信令开销情况下,实现了覆盖等级的切换。
上述实现方式(即图2及相应内容)是基站及终端包含有多个PDSCH MCS表及PUSCH MCS表的情况,即在每个覆盖等级下包含一个PDSCH MCS表和一个PUSCH MCS表,且在每个PDSCH MCS表或每个PUSCH MCS表中,MCS index所指示的内容不同。例如,在极限覆盖等级下,PDSCH MCS表中的MCS index8~10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而在普通覆盖等级下,PDSCH MCS表中的MCSindex 0~2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该方法是:基站与终端包含有一个PDSHC MCS表及一个PUSCH MCS表,且在该PDSHC MCS表及PUSCHMCS表中,将MCS index及其相应调制参数划分到其常用的覆盖等级上。并且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并且切换至该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常用的覆盖等级上,下面详述。
在一个示例中,PDSCH MCS表为:
表7
在表7中,极限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0~7,普通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3~10,扩展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1~8。需要说明的是,表7中具体数值仅是一个例子。
由表7可知,对于PD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0~7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和重复次数。由于MCS index 9~10仅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9~10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即对于MCS index9,在极限覆盖等级下其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仍为MCS index 9对应的调制参数,即调制方式16QAM、码率1/2、重复次数1。同样,对于MCS index10,在极限覆盖等级下其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仍为MCS index10对应的调制参数,即调制方式16QAM、码率2/3、重复次数1。而MCS index 8即对应扩展覆盖等级也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具体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又如,另一种实现方式是:由于当前覆盖等级是极限覆盖等级,而极限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差小,即极限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邻,将扩展覆盖等级作为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因此,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而其它多个覆盖等级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选定与当前覆盖等级相差小的覆盖等级作为切换后的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第二覆盖等级(即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由表7可知,对于PD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扩展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1~8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和重复次数。由于MCS index 0仅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扩展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0用于指示切换至极限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为BPSK,码率为1/3,重复次数为8。由于MCS index9~10仅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9~10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即对于MCSindex9,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为16QAM,码率1/2,重复次数1;对于MCSindex10,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为16QAM,码率1/2,重复次数1。
由表7可知,对于PD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普通覆盖等级时,MCS index3~10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和重复次数。由于MCS index 0仅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0用于指示切换至极限覆盖等级。由于MCS index 1~2即对应扩展覆盖等级也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1~2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具体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极限覆盖等级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1~2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极限覆盖等级。又如,另一种实现方式是:由于当前覆盖等级是普通覆盖等级,而普通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差小,也就是说,由于普通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邻,将扩展覆盖等级作为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因此,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普通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1~2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而其它多个覆盖等级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选定与当前覆盖等级相差小的覆盖等级作为切换后的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第二覆盖等级(即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为:
表8
在表8中,极限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0~7,普通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2~9,扩展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1~8。采用GSM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即表8多用于GSM系统中,且表8中具体数值仅是一个例子。
由表8可知,对于采用GSM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0~7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由于MCS index9仅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9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MCS index 8即对应扩展覆盖等级也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具体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又如,另一种实现方式是:由于当前覆盖等级是极限覆盖等级,而极限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差小,即极限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邻,将扩展覆盖等级作为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因此,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时,MCS index8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而其它多个覆盖等级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选定与当前覆盖等级相差小的覆盖等级作为切换后的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第二覆盖等级(即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由表8可知,对于采用GSM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扩展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1~8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由于MCS index 0仅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扩展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0用于指示切换至极限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由于MCS index 9仅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9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
由表8可知,对于采用GSM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普通覆盖等级时,MCS index2~9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由于MCS index0仅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0用于指示切换至极限覆盖等级。由于MCS index 1即对应扩展覆盖等级也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1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具体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极限覆盖等级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1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极限覆盖等级。又如,另一种实现方式是:由于当前覆盖等级是普通覆盖等级,而普通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差小,也就是说,由于普通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邻,将扩展覆盖等级作为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因此,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普通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1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而其它多个覆盖等级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选定与当前覆盖等级相差小的覆盖等级作为切换后的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第二覆盖等级(即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PSK(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为:
表9
在表9中,极限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0~7,普通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4~11,扩展覆盖等级下对应的MCS index为1~8。采用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即表9多用于WCDMA或LTE系统中,且表9中具体数值仅是一个例子。
由表9可知,对于采用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0~7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由于MCS index9~11仅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9~11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MCS index 8即对应扩展覆盖等级也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8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具体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普通覆盖等级。又如,另一种实现方式是:由于当前覆盖等级是极限覆盖等级,而极限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差小,即极限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邻,将扩展覆盖等级作为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因此,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极限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8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而其它多个覆盖等级支持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选定与当前覆盖等级相差小的覆盖等级作为切换后的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第二覆盖等级(即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由表9可知,对于采用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扩展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1~8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由于MCS index0仅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扩展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0用于指示切换至极限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由于MCS index 9~11仅对应普通覆盖等级,因此在极限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9~11用于指示切换至普通覆盖等级,同时也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
由表9可知,对于采用PSK调制方式的PUSCH MCS表,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普通覆盖等级时,MCS index4~11用于指示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由于MCS index0仅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0用于指示切换至极限覆盖等级。由于MCS index 1~3即对应扩展覆盖等级也对应极限覆盖等级,因此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1~3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具体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极限覆盖等级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广播方式,通知各终端,在普通覆盖等级下,MCS index 1~3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或极限覆盖等级。又如,另一种实现方式是:由于当前覆盖等级是普通覆盖等级,而普通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差小,也就是说,由于普通覆盖等级与扩展覆盖等级相邻,将扩展覆盖等级作为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因此,在当前覆盖等级为普通覆盖等级时,MCS index 1~3用于指示切换至扩展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对于当前覆盖等级不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而其它多个覆盖等级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则选定与当前覆盖等级相差小的覆盖等级作为切换后的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第二覆盖等级(即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引入新的控制信令的情况下,通过使用CIoT系统中至少一个调制参数及其相应MCS index,例如,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index指示终端切换覆盖等级,实现了基站控制终端切换覆盖等级的目的。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能够使系统负载均衡,以及为接收或发送数据异常的终端切换覆盖等级,例如将该接收或发送数据异常的终端切换至比其当前覆盖等级信道条件更好的覆盖等级上,从而使该终端能够正常收发数据。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示意图。该基站300包括接收器310、处理器320、发射器330。
接收器310,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也就是说,接收器310接收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
处理器320,用于根据该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在确定需要将该终端由该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该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所述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index。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320,还用于根据调度该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者该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确定该终端上报的该第一覆盖等级是否可用,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正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可用,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320,还用于根据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的负载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该终端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上,若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终端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基站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终端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处理器320,还用于在基站使用为其分配的空口资源(例如,由CIoT服务网关节点C-SGN为该基站分配空口资源)的全部或大部分(具体数值可以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实现,例如,设定阈值为90%空口资源),调度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各终端,却不能实现对该第一覆盖等级下所有终端的调度,则将该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
更进一步地,处理器320将该终端切换到相对于第一覆盖等级(即当前覆盖等级)负载更小的覆盖等级上;或者处理器320将该终端切换到信道条件相对于第一覆盖等级信道条件更好的覆盖等级上。
在另一个示例中,处理器320根据调度该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者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确定该终端上报的该第一覆盖等级是否可用,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正常,则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可用,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该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该终端向该基站反馈未收到该数据,或者该终端向该基站反馈接收数据错误,则说明下行数据接收异常;另一种情况是,该基站调度该终端发送数据,在预设时间内,该基站未收到该终端发送的数据,则说明上行数据接收异常。
在该MCS表中,包括两类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第一类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第二类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其中,第一类MCS index是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指示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具体MCS表参见上表3至表5以及相关内容阐述。
在一个示例中,该MCS表除了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MCSindex(即第一类MCS index)之外,还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即第二类MCS index)。处理器320在确定不需要将该终端由第一覆盖等级(即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处理器320查询该MCS表,确定与该第一覆盖等级匹配的调制编码方式所对应的第二MCS index。
进一步地,处理器320根据在该第一覆盖等级下,调度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从该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index中确定与该上行或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相匹配的该第二MCS index。
也就是说,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为第一覆盖等级,该基站调度该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该基站根据调度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从该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中确定与该上行或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相匹配的该第二MCSindex。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该MCS表中,包括两类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第一类MCS index除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同时还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第二类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可参见表6及相关内容阐述。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320,还用于选定与该第一覆盖等级相差小的第二覆盖等级作为该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
进一步地,上述相差小是指,该第二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发射器330,用于将上述第一MCS index发送给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图3仅仅示出了基站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基站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410、发射器420、接收器430。进一步地,该终端还包括ADC转换器440、调制解调器450。
处理器410,用于通过下行测量的方式确定第一覆盖等级,即确定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例如,处理器410根据小区的同步信道质量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质量等来确定第一覆盖等级,即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
发射器420,用于向基站上报覆盖等级信息,该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该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也就是说,发射器420用于向基站发送其当前覆盖等级。
接收器430,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处理器410,还用于根据接收的该MCS index,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或者得到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其中,该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该终端切换至第二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也就是说,处理器440根据该MCS index以及该第一覆盖等级即该终端的当前覆盖等级,通过查询MCS表,将该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或者得到与该MCS index相对应的调制参数。例如,下行调度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重复次数;上行调度的调制参数包括调制方式、码率、绑定因子、重复因子、物理数据速率。
在一个示例中,该MCS表包括PDSCH MCS、PUSCH MCS表。在该MCS表中,包括两类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第一类MCS index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第二类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其中,第一类MCS index是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当前覆盖等级下不常用的MCS index指示终端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上。
在一个示例中,该MCS表除了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指示切换覆盖等级的MCSindex(即第一类MCS index)之外,还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即第二类MCS index)。具体MCS表可参见表3、表4、表5及相关内容描述。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该MCS表中,包括两类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第一类MCS index除用于指示切换至其它覆盖等级同时还指示本次调度的调制参数,第二类MCS index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可参见表6及相关内容阐述。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器430,还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该参数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器430,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覆盖等级的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接收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图4仅仅示出了终端的结构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通信算法相应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为了节省芯片面积,接收器430和发射器420还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收发信机,处理器410则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者是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在内的片上系统(SOC),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终端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切换覆盖等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覆盖等级信息,所述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所述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在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则所述基站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所述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所述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所述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index;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MCS index发送给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
在确定不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则所述基站查询所述MCS表,确定与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匹配的调制编码方式所对应的第二MCS index;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二MCS index发送给所述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查询所述MCS表,确定与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匹配的调制编码方式所对应的第二MCS index,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从所述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中确定与所述上行或下行数据的码块大小相匹配的所述第二MCS ind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包括:所述基站根据调度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者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确定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第一覆盖等级是否可用,若所述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则确定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若所述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正常,则确定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可用,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终端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包括:
选定与所述第一覆盖等级相差小的第二覆盖等级作为所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差小是指,所述第二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与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PDCCH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相差小。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覆盖等级信息,所述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所述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覆盖等级,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在确定需要将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的情况下,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确定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以及与所述目标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其中,所述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所述终端切换到第二覆盖等级的MCS index;
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一MCS index发送给所述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调度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或者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确定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第一覆盖等级是否可用,若所述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异常,则确定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所述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接收正常,则确定所述第一覆盖等级可用,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终端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等级下的负载情况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切换到其它覆盖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选定与所述第一覆盖等级相差小的第二覆盖等级作为所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
12.一种切换覆盖等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基站上报覆盖等级信息,所述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所述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根据接收的所述MCS index,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或者得到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所述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所述终端切换至第二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的MCS index。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之后,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之后,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覆盖等级的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息。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器,用于向基站上报覆盖等级信息,所述覆盖等级信息指示了所述终端当前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MCS index,查询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表,得到切换的目标覆盖等级,或者得到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所述MCS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将所述终端切换至第二覆盖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索引MCS index。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目标覆盖等级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覆盖等级的PDCCH的聚合等级或重复接收次数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息。
CN201610471186.8A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Withdrawn CN107548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1186.8A CN107548106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PCT/CN2017/088783 WO2017219930A1 (zh) 2016-06-24 2017-06-16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1186.8A CN107548106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8106A true CN107548106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8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1186.8A Withdrawn CN107548106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8106A (zh)
WO (1) WO201721993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8104A (zh) * 2018-12-21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87253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覆盖增强等级的判断方法及终端
CN110312218A (zh) * 2018-03-27 2019-10-0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驻留子带的重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896345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020150A (zh) * 2019-05-31 2020-12-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520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覆盖等级自适应选择调制编码方案的方法和设备
CN115348594A (zh) * 2022-10-19 2022-11-15 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信道参数调节方法、终端、基站、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4154B1 (en) * 2019-04-17 2020-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stream parameters based on modulation scheme
CN115361691B (zh) * 2022-10-19 2023-01-31 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8318B2 (en) * 2014-08-18 2017-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capacity on collision based channels
CN105024783B (zh) * 2014-10-08 2019-03-1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10171364B2 (en) * 2014-11-25 2019-01-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253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覆盖增强等级的判断方法及终端
CN110087253B (zh) * 2018-01-26 2022-07-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覆盖增强等级的判断方法及终端
CN110312218A (zh) * 2018-03-27 2019-10-0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驻留子带的重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896345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96345B (zh) * 2018-09-13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9548104A (zh) * 2018-12-21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020150A (zh) * 2019-05-31 2020-12-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20150B (zh) * 2019-05-31 2022-04-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520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覆盖等级自适应选择调制编码方案的方法和设备
CN115348594A (zh) * 2022-10-19 2022-11-15 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信道参数调节方法、终端、基站、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8594B (zh) * 2022-10-19 2023-01-20 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信道参数调节方法、终端、基站、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9930A1 (zh)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8106A (zh) 一种覆盖等级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4513286B9 (zh)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800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KR102616547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대역 신호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A2709093C (en)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9474372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41221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12695B (zh)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子物理资源块资源分配的技术和装置
WO2013179472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方法
US2007028169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a base station, a user terminal and a network therefor
KR102598658B1 (ko) 감소된 단부 간 지연시간을 가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신호 전송
WO2008039034A2 (en) Method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8293263A (zh) 将信道干扰容忍水平反馈用于无准予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信道选择
CN109565761A (zh) 用于跨使用共享和专用射频频谱的多个载波的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11271A (zh) 选择调制及传输区块尺寸索引表的方法
CN11023549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侧行干扰协调的无线通信设备及方法
KR20090098989A (ko)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CN105960828A (zh) 无线电节点、通信设备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12822778A (zh) 用于侧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5735379A (zh) 用于开放式无线电接入网去程的增强型块浮点压缩
WO2012063317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1252127A1 (en) Serving aperiodic traffic over sidelink using resource adaptation of periodic resource reservations
CN113079570B (zh) 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39135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系统
CN112205051B (zh) 确定传输块大小tbs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