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147A - 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147A
CN107547147A CN201710506855.5A CN201710506855A CN107547147A CN 107547147 A CN107547147 A CN 107547147A CN 201710506855 A CN201710506855 A CN 201710506855A CN 107547147 A CN107547147 A CN 107547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ignal
output signal
valu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68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147B (zh
Inventor
D·达尔马伊斯特罗
M·蒂耶布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754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4Balanced arrangements
    • H03D7/1425Balanced arrangements with transistors
    • H03D7/1458Double balanced arrangements, i.e. where both input signals are differenti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4Balanced arrangements
    • H03D7/1425Balanced arrangements with transistors
    • H03D7/1466Passive mix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5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using the properties of transmission codes
    • H04L1/246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using the properties of transmission codes two-level transmission codes, e.g. bina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233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coherent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covered by H03D
    • H03D2200/0041Functional aspects of demodulators
    • H03D2200/0045Calibration of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covered by H03D
    • H03D2200/0041Functional aspects of demodulators
    • H03D2200/0082Quadratur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16Stabilisation of local oscil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所述信号检测器装置包括:正交解调器,其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第一参考信号和与第一参考信号正交的第二参考信号,所述正交解调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由所述输入信号、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产生多个输出信号,所述多个输出信号表示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所述反相电路具有第一和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被反相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

Description

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信号分析,在特殊的实施例中涉及一种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生物医学和雷达系统通常测量模拟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例如,包括波束形成阵列的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可测量波束形成链的每个RF装置中的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无线装置、例如基站和访问节点,手持式装置、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个人计算机可能都需要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这种测量通常需要高的准确性,且通常在小的装置或封装体中执行。
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准确测量可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vector networkanalyzer)执行。这种测量系统可提供较高的准确性,但通常需要使用模拟-数字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较高性能的中频采样(IF:intermediatefrequency)采样和附加的存储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而且,VAN可由于使用专用的RF板和连接器而增大了系统的成本和尺寸,而且需要操作人员执行测量。
执行幅度和相位检测的集成的模拟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因为技术已经得到改进且趋向于集成的趋势一直在持续。模拟系统由于具有较少的部件而具有降低装置尺寸的潜能。然而,传统上,模拟系统的准确性可通过增大系统中的构件的尺寸得到提高,这可能会增大系统的功耗。增大构件的尺寸或功耗可增大准确性,但可增大芯片尺寸,降低效率,或受其他技术约束的限制。此外,有时装置的改进可能不足以实现期望的性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正交解调器,其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第一参考信号和与第一参考信号正交的第二参考信号,所述正交解调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由所述输入信号、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产生多个输出信号,所述多个输出信号表示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所述反相电路具有第一和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被反相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正交解调器包括正交发生器,所述正交发生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正交解调器包括多个混频器,所述多个混频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是可编程反相器,所述可编程反相器耦接到所述正交解调器。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所述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使输入信号反相。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所述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使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反相。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耦接到所述正交解调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被配置成耦接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确定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时将反相电路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在确定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时将反相电路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以及由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值确定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从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减去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确定误差值。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误差值表示正交解调器的DC偏移。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误差值表示正交解调器的正交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由射频(RF)信号检测器测量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根据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表示RF信号检测器的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通过控制器使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者反相;通过控制器由RF信号检测器测量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以及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和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确定RF信号检测器的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反相包括使输入信号反相。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反相包括使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反相。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确定包括从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中的相应的值减去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以产生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确定还包括平均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以产生最终的误差值。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器存储表示RF信号检测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的系数;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系数校正所述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包括RF信号检测器的DC偏移和RF信号检测器的正交误差。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值在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不同的相对相位下被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系统包括:包括一个或多个反相器的射频(RF)装置,所述RF装置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且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产生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而且所述RF装置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的被编程的值使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相;耦接到RF装置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测量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使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相,测量反相的第一输出信号和反相的第二输出信号,以及根据第一输出信号、第二输出信号、反相的第一输出信号和反相的第二输出信号确定RF装置的误差值;以及耦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表示RF装置的误差值的系数。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被配置成使输入信号反相。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被配置成使参考信号反相。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且根据所述系数校正确定的幅度和相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下面将参看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附图包括:
图1-3示出了信号检测器;
图4示出了反相器;
图5示出了接收器;
图6示出了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测量的结果;
图7是无线装置的简图;以及
图8是装置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讨论各种实施例的构造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是说明构造和使用各种实施例的具体方式,不应以限制的范围解读。
根据各种实施例,可编程缓冲器被包括在正交解调器中,以使正交解调器的输入或参考信号反相。正交解调器的输出被测量一次,输入或参考信号被反相,然后输出再次被测量。使输入或参考信号反相会使正交解调器的输出反相,但不会颠倒误差对输出的影响。解调器的DC偏移或正交误差可使用正常和反相输出的值计算,这些计算出的误差值可用于在解调器的正常操作过程中校正误差的影响。
图1示出了信号检测器100。所述信号检测器100是确定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的正交解调器。信号检测器100包括正交发生器102和混频器104、106。在工作过程中,信号检测器100在输入端子上接收参考信号LO,在输出端子上提供输出信号I和Q。
正交发生器102通过参考信号LO计时,且具有两个输出。正交发生器102利用彼此之间具有90度相移的参考信号驱动混频器104、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正交发生器102使用2:1电流模式逻辑(CML:current mode logic)分频器实施,所述2:1电流模式逻辑分频器以参考信号LO的频率的一半供给参考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正交发生器102可例如是多相滤波器、3dB正交混合耦合器、双极性或MOS基分频器、移相器或类似器件。
混频器104将由正交发生器102提供的参考信号与输入信号IN相乘且产生输出信号I。混频器106将由正交发生器102提供的参考信号与输入信号IN相乘且产生输出信号Q。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104、106通过使用双平衡吉尔伯特单元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104、106可以例如是双极性或MOS基吉尔伯特混频器、被动混频器、电压模式混频器、电流模式混频器或类似器件。
当输入信号IN和由正交发生器102产生的参考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时,输出信号I和Q是直流(DC)信号,且包含有关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特别地,输出信号I根据公式(1)和(2)确定:
其中,Gmix是混频器104、106的增益,AIN是输入信号IN的幅度,φIN是输入信号IN的相位,φLO是参考信号LO的相位。输出信号I和Q可利用ADC采样,且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可通过根据公式(3)和(4)求解AIN和φIN确定
尽管公式(4)表示的是φLOIN随起始值的变化,而不是相位φIN的绝对值,但应该理解,在某些情况下,该相对相位对于执行装置验证、校准等来说是足够的信息。
信号检测器100中的基本电路元件的非理想工作可影响幅度和相位测量的准确性。例如,输出信号I和Q可具有附加的DC偏移,且正交发生器102可遭受正交误差,例如,正交发生器102可能不会产生具有正好90度的相移的信号。这种误差可能会恶化输出信号I和Q中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增加信号检测器100中的电路元件的尺寸可增大输出信号I和Q的准确度,但也会增加信号检测器100的尺寸和功耗。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检测器200。信号检测器200与信号检测器100类似,但信号检测器200包括位于正交发生器102与混频器104、106之间的反相器202、204。反相器202、204是可编程缓冲器,其在交换信号sI和sQ有效时将由正交发生器102产生的参考信号的相位例如偏移180度。尽管反相器202、204可能不会产生正好180度的相移,但反相器202、204的反相误差可显著小于信号检测器200中的期望误差(如上所述)。
使参考信号LO反相将会使输出信号I和Q反相。然而,上述误差(例如,DC偏移,正交偏差)在输出信号I和Q被反相时并没有被反相。这样,信号检测器200中的误差可通过在反相器未被激活时测量一次输出信号I和Q、激活时再测量一次输出信号I和Q、然后利用采集的数据进行后处理计算来计算误差确定。利用后处理计算确定误差允许信号检测器200更准确地测量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而不会明显增大装置尺寸或影响功效。尽管后处理可能增加测量时间,但测量时间通常不是重要参数,因为测量仅可在校准程序期间而不在常规运行期间执行。
信号检测器200的DC偏移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改变相位φLO或φIN并在改变相位时测量相位差φLOIN的不同值下的输出信号I和Q、使参考信号LO反相、然后再次测量输出信号I和Q。输出信号I和Q正常值和反相值被平均,以便为每个测量出的相位差产生一个DC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特殊相位差下的DC偏移可被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相位差下的DC偏移被平均,以产生信号检测器的总平均DC偏移。总平均DC偏移此时可以是所选的唯一偏移。一旦选择了一个偏移,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确定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时就从输出信号I和Q减去该偏移。
信号检测器200的正交误差可通过进行用于确定DC偏移的相同测量确定。输出信号I和Q的正常值和反相值的过零点被确定。可能需要一些插值确定过零点。过零点处的值然后可被减去,以确定正交误差。正交误差可在确定相位差φLOIN时考虑。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检测器300。信号检测器300与信号检测器200类似,但信号检测器300包括使输入信号IN反相而不是使参考信号LO反相的反相器302。使输入信号IN反相将会使输出信号I和Q也反相,而不会使信号检测器300中的误差(例如,DC偏移,正交偏差)反相。反相器302与反相器202、204类似。信号检测器300比信号检测器200需要更少的反相器。
图4示出了反相器400。反相器400可以是反相器202、204、302的详细视图。反相器400是包括晶体管Q1-Q6的反相/非反相缓冲器。晶体管Q1-Q2被构造成差分对,且晶体管Q3-Q6被偏压输入VB1和VB2偏压,以执行信号反相。当偏压输入VB1被驱动时,由晶体管Q1和Q2产生的电流流经晶体管Q3和Q6,而晶体管Q4和Q5保持关闭。相反地,当偏压输入VB2被驱动时,由晶体管Q1和Q2产生的电流流经晶体管Q4和Q5,而晶体管Q3和Q6保持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压输入VB1和VB2通过CML逆变器驱动。晶体管Qt和电阻器Rt充当电流源,VB3充当偏压电压。
尽管参照特殊的电路元件描述了前述装置,但应当理解,也可使用其他混频器、反相器、分频器等。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元件可以是MOS装置。此外,所述元件在不改变工作原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其他电路拓扑设计方式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反相器可以以正交发生器102或混频器104、106的拓扑设计方式实施。此外,尽管已经参照DC偏移和正交误差讨论了误差,但应当理解,根据各种实施例,也可确定其他误差类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集成的误差检测的接收器500。集成的误差检测用于装置校准和/或测试。接收器500可以是需要高效波束形成相控阵列的系统,例如雷达和通信系统、例如5G的一部分。接收器500包括RF装置502、信号检测器504、参考信号发生器506和控制器508。
RF装置502是产生将由系统表征的信号的装置。RF装置502的输出是输入信号IN。在一些实施例中,RF装置502是单个RF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RF装置502是多个装置中的一个,例如波束形成阵列中的RF链。如图5所示,RF装置502可通过外部源或参考信号发生器506供给。
信号检测器504分析评价来自RF装置502的输入信号IN的响应。信号检测器504可使用多种实施例、例如信号检测器200、300实施。由信号检测器504产生的输出信号I和Q包含有关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检测器504可以是RF装置502的一部分。
参考信号发生器506向信号检测器504提供参考信号LO。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信号LO可通过供给RF装置502的同一源产生,例如,参考信号LO和信号检测器504的输入信号IN可源自相同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生器506与RF装置502独立地提供参考信号LO。
控制器508耦接到信号检测器504和参考信号发生器506。控制器508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DSP、数字逻辑装置等,且控制由RF装置502引入的相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508也可控制由参考信号发生器506产生的参考信号LO。控制器508被配置成执行对相位差φLOIN的所有值的扫描且测量每个相位差下的信号检测器504的输出信号I和Q。然后,控制器508通过控制信号检测器504使输入信号IN或参考信号LO反相,且再次执行相位扫描,以测量输出信号I和Q。控制器508根据上述实施例技术使用I和Q的正常值和反相值确定信号检测器504中的误差值。计算出的误差被控制器508用于更准确地计算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508向信号检测器504提供校准信号,以补偿误差值(例如,DC偏移和正交误差)。
图6示出了由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补偿后的相位测量值与未被补偿的测量值相比误差具有更低的标准偏差。计算出的误差值本身可由于控制器上的ADC的量化影响而包括一些误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在确定误差值时考虑这些量化影响。尽管图6仅示出了补偿后的相位测量值,但对于补偿后的幅度测量值,也可实现类似的改善结果。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装置700的简图。无线装置700包括RF装置702、逻辑芯704和存储器706。RF装置702产生输入信号且测量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在一些实施例中,RF装置702包括RF接收器和信号检测器。逻辑芯704耦接到RF装置702,且包括模拟装置或数字装置,例如微控制器。RF装置702产生表示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DC输出,且逻辑芯704测量DC输出。根据一些实施例,逻辑芯704通过使DC输出反相且比较反相后的DC输出与未反相的DC输出确定RF装置702中的误差值。逻辑芯704确定表示RF装置702中的误差的系数,并将该系数存储在存储器706中,所述存储器可包括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闪存等。一旦系数被确定和存储,它们可被再次用来校正随后的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确定。
图8是装置校准方法800的流程图。装置校准方法800可表示在接收器500中的装置、例如控制器508上发生的操作。
控制器从信号检测器接收第一I和Q值(步骤802)。信号检测器例如可以是信号检测器504。第一I和Q值可以是单值,或可以是在扫描相位差φLOIN时确定的值范围。
控制器使得用于信号检测器的输入信号IN或参考信号LO反相(步骤804)。信号可通过对装置、例如输入信号IN或参考信号LO的路径中的反相器400进行编程而被反相。反相器可利用逻辑级线通过控制器控制。
控制器从信号检测器接收第二I和Q值(步骤806)。第二I和Q值可以以与接收第一I和Q值类似的方式接收。
控制器确定信号检测器中的误差(步骤808)。误差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I和Q值确定。确定误差可包括使用上述技术计算信号检测器的DC偏移和正交误差。
控制器使用信号检测器中的误差和来自信号检测器的I和Q值计算输入信号IN的幅度和相位(步骤810)。例如,控制器可使用I和Q值确定幅度和相位,然后在后处理步骤中校正所述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第一参考信号和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正交的第二参考信号的正交解调器,所述正交解调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由输入信号和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产生多个输出信号,所述多个输出信号表示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所述反相电路具有第一和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被反相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交解调器包括正交发生器,所述正交发生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交解调器包括多个混频器,所述多个混频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是可编程反相器,所述可编程反相器耦接到正交解调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使输入信号反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使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反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耦接到所述正交解调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被配置成耦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确定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时将反相电路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在确定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时将反相电路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以及由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值确定一个或多个误差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从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减去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确定误差值。在一些实施例中,误差值表示正交解调器的DC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误差值表示正交解调器的正交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从射频(RF:radiofrequency)信号检测器测量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根据多个参考信号表示RF信号检测器的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通过控制器使输入信号或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反相;通过控制器从RF信号检测器测量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以及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和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确定RF信号检测器的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相包括使输入信号反相。在一些实施例中,反相包括使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反相。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包括从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中的相应的值减去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以产生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还包括平均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以产生最终的误差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器存储表示RF信号检测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的系数;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系数校正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包括RF信号检测器的DC偏移和RF信号检测器的正交误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值在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不同相对相位下被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系统包括:包括一个或多个反相器的射频(RF)装置,所述RF装置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且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产生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且所述RF装置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的被编程的值使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相;耦接到RF装置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测量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使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相,测量反相的第一输出信号和反相的第二输出信号,以及根据第一输出信号、第二输出信号、反相的第一输出信号和反相的第二输出信号确定RF装置的误差值;以及耦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表示RF装置的误差值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被配置成使输入信号反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被配置成使参考信号反相。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根据所述系数校正确定的幅度和相位。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点包括:能在RF装置上实施来执行RF装置的功能测试和运行时间校准的能力。这种特征在下游的RF和通信装置、例如波束形成阵列中也可能是有用的。
尽管参看了说明性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这种描述不应以限制性的意义进行解读。说明性的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组合对于参看了说明书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见的。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意欲涵盖任何这种修改或实施例。

Claims (23)

1.一种装置,包括:
正交解调器,其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第一参考信号和与第一参考信号正交的第二参考信号,所述正交解调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由所述输入信号、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产生多个输出信号,所述多个输出信号表示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
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所述反相电路具有第一和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所述多个输出信号在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被反相并通过正交解调器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正交解调器包括正交发生器,所述正交发生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正交解调器包括多个混频器,所述多个混频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是可编程反相器,所述可编程反相器耦接到所述正交解调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所述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使输入信号反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在所述反相电路被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时使第一和第二参考信号反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耦接到所述正交解调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电路被配置成耦接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确定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时将反相电路设定为第一可编程输出极性,在确定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时将反相电路设定为第二可编程输出极性,以及由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值确定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从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减去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确定误差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误差值表示正交解调器的DC偏移。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误差值表示正交解调器的正交误差。
12.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控制器由射频(RF)信号检测器测量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根据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表示RF信号检测器的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通过控制器使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者反相;
通过控制器由RF信号检测器测量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以及
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和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确定RF信号检测器的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反相包括使输入信号反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反相包括使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反相。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包括从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值中的相应的值减去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二值,以产生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还包括平均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以产生最终的误差值。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控制器存储表示RF信号检测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的系数;
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及
通过控制器根据所述系数校正所述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误差值包括RF信号检测器的DC偏移和RF信号检测器的正交误差。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值在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不同的相对相位下被确定。
20.一种系统,包括:
包括一个或多个反相器的射频(RF)装置,所述RF装置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且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产生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而且所述RF装置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的被编程的值使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相;
耦接到RF装置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测量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使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相,测量反相的第一输出信号和反相的第二输出信号,以及根据第一输出信号、第二输出信号、反相的第一输出信号和反相的第二输出信号确定RF装置的误差值;以及
耦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表示RF装置的误差值的系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被配置成使输入信号反相。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器被配置成使参考信号反相。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确定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且根据所述系数校正确定的幅度和相位。
CN201710506855.5A 2016-06-29 2017-06-28 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及相应的系统 Active CN107547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97,331 US10034258B2 (en) 2016-06-29 2016-06-29 Signal detector device and method
US15/197,331 2016-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147A true CN107547147A (zh) 2018-01-05
CN107547147B CN107547147B (zh) 2021-04-13

Family

ID=6066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6855.5A Active CN107547147B (zh) 2016-06-29 2017-06-28 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及相应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4258B2 (zh)
KR (1) KR101962018B1 (zh)
CN (1) CN107547147B (zh)
DE (1) DE102017210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3203B1 (en) * 2017-09-07 2018-08-28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Accurate, low-power power detector circui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164593B1 (en) * 2017-09-07 2018-12-25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Accurate, low-power power detector circui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ing programmable reference circuitry
KR102323655B1 (ko) 2018-01-08 2021-11-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가상 수신신호 생성을 이용한 도래각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376060B2 (en) * 2019-05-15 2022-07-05 Coopersurgical, Inc. Electrosurgery patient pad monito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0A (zh) * 1994-11-10 1996-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频移键控信号接收机
CN1268830A (zh) * 1999-03-25 2000-10-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频带数据通信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040213364A1 (en) * 2003-03-28 2004-10-28 Ess Technology, Inc. Frequency shaping stream signal processor
CN1801634A (zh) * 2005-01-07 2006-07-12 鼎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带校准电路的低中频无线接收机
CN101072040A (zh) * 2007-06-13 2007-11-14 鼎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载波泄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06558A (zh) * 2006-07-12 2008-01-16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设备和正交误差补偿的设定值的计算方法
US20110116558A1 (en) * 2008-06-02 2011-05-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cartesian loop
CN104113352A (zh) * 2014-07-22 2014-10-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具有抵消自干扰信号功能的变压器及基于该变压器的超高频rfid接收机前端
CN104363031A (zh) * 2014-11-22 2015-02-18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消除载波泄漏的前馈自适应对消电路与方法
US20160094256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Stmicroelectronics S.R.L. System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phase error of two in-phase and quadrature signals, corresponding devic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0A (zh) * 1994-11-10 1996-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频移键控信号接收机
CN1268830A (zh) * 1999-03-25 2000-10-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频带数据通信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040213364A1 (en) * 2003-03-28 2004-10-28 Ess Technology, Inc. Frequency shaping stream signal processor
CN1801634A (zh) * 2005-01-07 2006-07-12 鼎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带校准电路的低中频无线接收机
CN101106558A (zh) * 2006-07-12 2008-01-16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设备和正交误差补偿的设定值的计算方法
CN101072040A (zh) * 2007-06-13 2007-11-14 鼎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载波泄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116558A1 (en) * 2008-06-02 2011-05-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cartesian loop
CN104113352A (zh) * 2014-07-22 2014-10-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具有抵消自干扰信号功能的变压器及基于该变压器的超高频rfid接收机前端
US20160094256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Stmicroelectronics S.R.L. System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phase error of two in-phase and quadrature signals, correspond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4363031A (zh) * 2014-11-22 2015-02-18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消除载波泄漏的前馈自适应对消电路与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立军 等: "一种宽带正交解调器的实验研究", 《现代电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34258B2 (en) 2018-07-24
KR20180002532A (ko) 2018-01-08
DE102017210246A1 (de) 2018-01-04
KR101962018B1 (ko) 2019-03-26
CN107547147B (zh) 2021-04-13
US20180007649A1 (en) 2018-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147A (zh) 信号检测器装置和方法
US8224269B2 (en) Vector modulator calibration system
US9306590B2 (en)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cluding asynchronous time-interleaved digitizer using harmonic mixing
US8378693B2 (en)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VNA) on a chip
US20110273197A1 (en) Signal generator for a built-in self test
CN102768302A (zh) 一种双通道数字化相位噪声检测装置及相位噪声检测方法
CN101655544A (zh) 数字式互感器误差的测量校验装置
EP2916136B1 (en)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cluding asynchronous time-interleaved digitizer using harmonic mixing
US8744370B2 (en)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mixer or converter response
JP5347507B2 (ja) 信号品質測定装置、スペクトラム測定回路、プログラム
US20150358929A1 (en) Calibration of high frequency signal measurement systems
CN104022834A (zh) Iq调制器中dc偏移的测量
US8207727B2 (en) RF circuit analysis
CN103840896A (zh) 向量调制器中的iq不平衡的测量
RU2642529C2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фазовых сдвигов между двумя гармоническими сигналами одинаковой частоты
Wong Complete power sensor calibration using a VNA
US20220045771A1 (en) Measurement apparatus
RU249927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комплексных коэффициентов передачи и отражения четырехполюсников свч
RU2497136C1 (ru) Фазометр с гетеродинным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ем частоты
Slomovitz et al. Standard for calibrating harmonic measuring systems
Georgakopoulos Uncertainti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AC voltage using a programmable Josephson voltage standard and a phase-sensitive null detector
Ou et al. Full-span error calibration method for on-chip quadrature accuracy measurement
US20160254784A1 (en) Signal generator and associated phase shift apparatus and method
Shafiee et al. A built-in self-test technique for transmitter-only systems
Liancheng The research on mixer vector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based on de-embed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