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3329A -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3329A
CN107543329A CN201710692930.1A CN201710692930A CN107543329A CN 107543329 A CN107543329 A CN 107543329A CN 201710692930 A CN201710692930 A CN 201710692930A CN 107543329 A CN107543329 A CN 107543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warm area
vehic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29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SI TELIN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SI TELIN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SI TELIN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SI TELIN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929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3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3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3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包括斯特林电机,斯特林电机包括机身、冷端和热端,还包括底座和风机,底座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底座设置有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结构,隔热结构包括隔热底盘和隔热盖,斯特林电机的机身的一部分置于隔热底盘,隔热底盘设置于底座上,隔热底盘和隔热盖配合形成一换热腔,冷端设置于换热腔中,隔热底盘上设置有第一过风口和第二过风口以使换热腔分别与进风扣和出风口连通。通过隔热结构使得机身和热端与冷端完全隔绝,且空气由进风口依次经过进风腔、第一过风口、换热腔、第二过风口、出风腔至出风口排出,保证空气不会与机身和热端的热量产生多余的热交换。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背景技术
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车载冰箱,一种是半导体车载冰箱,它的原理是靠电子芯片制冷,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即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法.制冷温度范围为5至65度。这种冰箱的优点是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环保、无污染,体积小,成本较低,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缺点是制冷效率不高,制冷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制冷无法达到零度以下,且容量较小。另一种是压缩机车载冰箱,压缩机是传统冰箱的传统技术,制冷温度低,为-18度10度。
而无论是上述哪种车载冰箱,都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冰箱可供电源有限,如何保证车载冰箱最大程度的节能,而如果通过减小内部体积实现节能效果,又局限了车载冰箱的容纳空间,不能提供较高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以解决节能、便携以及根据需求可以改变工作方式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包括箱体,
还包括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斯特林电机;
所述箱体内部形成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所述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有换热口,所述换热口连通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所述换热口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换热口;
所述斯特林电机的冷端和所述第一温区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将冷量导入第一温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区设置有第一取物开口,所述第一取物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取物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取物板,所述第一取物板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取物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区设置有第二取物开口,所述第二取物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取物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取物板,所述第二取物板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取物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装置设置有车载电源接口,所述车载电源接口用于与车载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口包括第一换热口和第二换热口,所述第一换热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口的一边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口的一边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风机以及换热风门,所述第一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风机和换热风门,所述第一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门,所述第二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风机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换热风门开启时,所述第一温区的冷量由第一换热口进入所述第二温区,所述第二温区的热量由所述第二换热口进入第一温区。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车载多温区冰箱,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温区,且通过换热装置进行控制换热,这样一来,在仅需实用一个温区制冷时,就可以通过独立两个温区实现单独制冷,另一个温区还可以提供保温效果,而需要两个温区同时制冷时,可以通过开启换热装置,实现两个温区的换热,同时两个温区可以同时制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冷装置内部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冷装置内部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示意图。
附图中:1、箱体;10、制冷装置;11、第一温区;12、第二温区;21、第一取物口;22、第一取物板;31、第二取物口;32、第二取物板;4、隔热板;41、第一换热口;42、第二换热口;51、换热风机;52、换热风门;100、壳体;110、底座;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120、收集结构;130、顶盖;140、导风板;121、导流面;200、机身;210、热端;220、冷端;310、固定结构;311、圆管抱箍;3111、紧固单元;312、螺纹孔;3112、形变槽;320、换热组件;321、嵌槽;322、换热翼片;323、间隙;324、条形换热凸起;325、换热板;330、加热组件;331、加热管;332、温度传感器;410、隔热底座;411、第一过风口;412、第二过风口;420、隔热上盖;50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包括箱体1,
还包括
制冷装置10,制冷装置10包括斯特林电机;参照图2-4所示,对制冷装置10进行详述,斯特林电机包括机身200、冷端220和热端210,壳体100包括底座110和顶盖130,壳体100内部设置有风机500,底座1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风机500工作时在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形成气流,底座110设置有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结构,隔热结构包括隔热底盘和隔热盖,斯特林电机的机身200的一部分置于隔热底盘,隔热底盘设置于底座110上,在隔热底盘和底座110分别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连通进风腔和出风腔,隔热底盘和隔热盖配合形成一换热腔,冷端220设置于换热腔中,隔热底盘上设置有第一过风口411和第二过风口412以使换热腔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通过这样设置,通过隔热结构使得机身200和热端210与冷端220完全隔绝,且空气由进风口111依次经过进风腔、第一过风口411、换热腔、第二过风口412、出风腔至出风口112排出,保证空气不会与机身200和热端210的热量产生多余的热交换。
冷端220设置有换热组件320,换热组件320通过圆管抱箍311固定于冷端220。换热组件320包括有若干换热翼片322,每一换热翼片322与壳体100的底面不平行,且在相邻的换热翼片322之间形成间隙323,以使间隙323上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至换热组件320靠近壳体100的底面的一端,通过这样设置,在风冷时形成的液体可以及时排出,避免结霜影响换热效率。
固定结构310包括圆管抱箍311,圆管抱箍311包括一紧固单元3111,圆管抱箍311通过紧固单元3111将冷端220抱死;圆管抱箍311包括若干沿轴向贯穿圆管抱箍311的螺纹孔312,换热组件320通过螺纹孔312与圆管抱箍311螺纹连接,具体可以是在换热组件320的对应位置设置螺纹孔312,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圆管抱箍311和换热组件320上的螺纹孔312实现固定,如图4所示,螺纹孔312可以设置为四个提高固定效果,而紧固单元3111可以是目前适用于圆管抱箍311的任意结构,可以是卡接结构,可以是螺纹紧固结构,图4所示的为螺纹紧固结构,通过螺栓抱死斯特林电机的冷端220实现固定效果。
圆管抱箍的外侧面形成有若干形变槽3112,形变槽3112沿圆管抱箍311的轴向延伸贯穿圆管抱箍311。由于如果需要实现导冷,那么势必要增加圆管抱箍311的壁厚,而壁厚增加使得圆管抱箍311不易形变,所以设置如图所示的形变槽3112,以便于圆管抱箍311的形变,形变槽3112沿圆管抱箍311的周向均匀分布。
加热组件330包括加热管331,换热组件320上开设有嵌槽321,嵌槽321的形状与加热管331适配,加热管331嵌入嵌槽321设置。换热管是直接嵌入嵌槽321设置的,且换热管为圆管,可以增加其与换热组件320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果,同时,对换热管进行加热时,会直接加热换热组件320,就不会对空气进行加热,保证斯特林电机的工作效率和提高除霜单元的工作效率。
加热组件33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32,温度传感器332固设于换热组件320的间隙323中用于检测换热组件320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32连接于加热管331的控制单元,换热单元与加热管331连接并控制加热管331工作。通过温度传感器332设置在任意的间隙323上,对间隙323进行温度检测,避免换热组件320温度过高影响斯特林电机的工作效率,而控制单元的具体电路不做赘述,可以是由比较电路和开关单元组成的恒温控制电路,而温度传感器332可以采用粘接或螺纹连接固定于换热组件320的间隙323上。
换热腔设置有一风机500,风机500正对出风口112设置。通过风机500的设置,起到一个导风引流的效果,提高了换热效率。
隔热底盘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形状与机身200的外表面形状适配以使机身200的一部分嵌设于容置槽。容置槽的设置,可以使得斯特林电机不会在隔热底盘上晃动,
底座110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液体的收集结构120,收集结构120设置于换热组件320的下方,且通过第二过风口412收集由换热组件320上掉落的液体。且这样设置,由于出风口112的设置方向与收集结构120的设置较近,所以非常容易对收集结构120进行制冷,这样一来,将这个风冷装置设置在这个位置时,上部的液体可以得到一个保冷的效果,提高了可靠性。进风口111从底座110的底面延伸至其中一个侧面。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提供较大的进风面积,保证进风量,提高制冷效率。
收集结构120与底座110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及时对收集结构120里面的液体进行清理。
底座110于第一过风口411处设置有导流面121,导流面121由换热组件320方向向收集结构120方向倾斜。通过导流面121的设置,可以在节约设计体积的前提下,起到一个导流的效果,不会使液体流到除收集结构120以外的其他位置,且导流面121设置的换热组件320要较近,放置液滴飞溅。
换热腔设置有导风板140,导风板140设置于第一过风口411和第二过风口412之间,且与底座110所在平面垂直设置,通过导风板140的设置,配合风机500,使得空气经过换热腔时,可以得到足够的换热,提高制冷效果。
箱体1内部形成第一温区11和第二温区12,第一温区11和第二温区12之间设置有隔热板4,隔热板4设置有换热口,换热口连通第一温区11和第二温区12,换热口设置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用于封闭或打开换热口;
斯特林电机的冷端和第一温区11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将冷量导入第一温区11。
第一温区11设置有第一取物开口,第一取物开口向上设置,第一取物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取物板22,第一取物板22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取物开口。第二温区12设置有第二取物开口,第二取物开口向上设置,第二取物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取物板32,第二取物板32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二取物开口。由于取物开口向上设置,保证冷量无法溢出,提高保冷效果,而第一取物板22由以下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第一取物开口靠近斯特林电机的一侧边沿与第一取物板22铰接;第二、第一取物开口远离斯特林电机的一侧边沿与第一取物板22铰接。对应的,第二取物板32由以下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第二取物开口靠近第一取物开口的一侧与第二取物板32铰接;第二、第二取物开口远离第一取物开口的一侧与第二取物板32铰接。
制冷装置10设置有车载电源接口,车载电源接口用于与车载电源连接。通过车载电源直接供电,较为简单便利。
换热口包括第一换热口41和第二换热口42,第一换热口41设置于第二换热口42的上方。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气流循环运动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果。
第一换热口41的一边沿设置于箱体1的顶壁上。第二换热口42的一边沿设置于箱体1的底壁上,这样一来,需要换热时,保证内部空气可以最大可能的进行流通,提高换热效果。
而换热装置的设置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换热装置包括换热风机51以及换热风门52,第一换热口41设置有换热风机51,第二换热口42设置有换热风门52。第二、换热装置包括换热风机51和换热风门52,第一换热口41设置有换热风门52,第二换热口42设置有换热风机51。但是无论换热装置如何设置,需要保证换热风机51处于工作状态且换热风门52开启时,第一温区11的冷量由第一换热口41进入第二温区12,第二温区12的热量由第二换热口42进入第一温区11,由于冷量向下运动的效用,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换热,最大可能提高换热效率,保证换热。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斯特林电机;
所述箱体内部形成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所述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有换热口,所述换热口连通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所述换热口设置有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换热口;
所述斯特林电机的冷端和所述第一温区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将冷量导入第一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区设置有第一取物开口,所述第一取物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取物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取物板,所述第一取物板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取物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区设置有第二取物开口,所述第二取物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取物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取物板,所述第二取物板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取物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设置有车载电源接口,所述车载电源接口用于与车载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口包括第一换热口和第二换热口,所述第一换热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口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口的一边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口的一边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风机以及换热风门,所述第一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风机和换热风门,所述第一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门,所述第二换热口设置有换热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机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换热风门开启时,所述第一温区的冷量由第一换热口进入所述第二温区,所述第二温区的热量由所述第二换热口进入第一温区。
CN201710692930.1A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Pending CN107543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2930.1A CN107543329A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2930.1A CN107543329A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3329A true CN107543329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7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2930.1A Pending CN107543329A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33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8630A (zh) * 2018-07-13 2018-12-1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对置式无振动功回收脉管制冷机的酒柜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578A (ja) * 1985-07-16 1987-01-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冷房冷凍冷蔵装置
JP2001033139A (ja) * 1999-07-15 2001-02-09 Global Cooling Bv 冷蔵庫
JP2006064249A (ja) * 2004-08-25 2006-03-09 Twinbird Corp 保存庫
CN101086407A (zh) * 2006-06-09 2007-12-12 海尔集团公司 三门冰箱的循环风道
CN106123442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多温带间室及冰箱
CN106523183A (zh) * 2017-01-03 2017-03-22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斯特林电机冷却装置
CN106762212A (zh) * 2017-01-03 2017-05-31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斯特林电机及除霜单元
CN10676220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霜单元的斯特林电机
CN207280001U (zh) * 2017-08-14 2018-04-27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578A (ja) * 1985-07-16 1987-01-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冷房冷凍冷蔵装置
JP2001033139A (ja) * 1999-07-15 2001-02-09 Global Cooling Bv 冷蔵庫
JP2006064249A (ja) * 2004-08-25 2006-03-09 Twinbird Corp 保存庫
CN101086407A (zh) * 2006-06-09 2007-12-12 海尔集团公司 三门冰箱的循环风道
CN106123442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多温带间室及冰箱
CN10676220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霜单元的斯特林电机
CN106523183A (zh) * 2017-01-03 2017-03-22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斯特林电机冷却装置
CN106762212A (zh) * 2017-01-03 2017-05-31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斯特林电机及除霜单元
CN207280001U (zh) * 2017-08-14 2018-04-27 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8630A (zh) * 2018-07-13 2018-12-1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对置式无振动功回收脉管制冷机的酒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4924B (zh) 液冷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201018745Y (zh) 户外液晶显示屏温度保护装置
CN203349611U (zh) 一种蓄冷蓄热型热泵干燥装置
CN105135739A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7280001U (zh)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CN204612044U (zh) 一种微型直流变频空调
CN201497089U (zh) 蒸发冷凝式机房空调
CN102734873A (zh) 通讯机房分布式热管理装置
CN208687868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致冷片的随身携带型空调
CN204425887U (zh) 液冷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106871537A (zh) 冷藏室热交换冰箱集成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7599917U (zh) 间接蒸发供冷装置
CN100529593C (zh) 太阳冷水器
CN107543329A (zh) 一种车载多温区冰箱
CN211429864U (zh) 一种单机柜数据中心液冷结构
CN2650207Y (zh) 用于计算机芯片散热的微型制冷装置
CN204425885U (zh) 列间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108444152B (zh) 全效能组合式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1106959Y (zh) 便携式制冷器
CN105135541A (zh) 一种适用于电容器、电抗器室的换热方法
CN110450623A (zh) 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
CN202902469U (zh) 通讯机房分布式热管理装置
CN214065269U (zh) 一种带自然冷却的制冷制热双效换热器
CN206458544U (zh) 一种风冷斯特林电机冷却装置
CN2172425Y (zh) 一种制冷空调与热水供给两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