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6773A -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6773A
CN107536773A CN201710732324.8A CN201710732324A CN107536773A CN 107536773 A CN107536773 A CN 107536773A CN 201710732324 A CN201710732324 A CN 201710732324A CN 107536773 A CN107536773 A CN 107536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gent
foaming
face cleaning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23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6773B (zh
Inventor
李旭东
束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aoy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aisy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aisy Cosm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aisy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323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6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6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6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6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6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其中,后发泡洁面啫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纯水;皂化剂;发泡剂;烷基多糖苷;月桂醇聚醚‑23;增稠剂;保湿剂;皮肤护理剂;其他组分;皂化剂包括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发泡剂包括异戊烷、丁烷;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09‑5.12:1;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皮肤护理剂包括库拉索芦荟叶汁、香薄荷叶提取、蒲公英提取物中的一种;其他组分包括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具有不经揉搓就能形成泡沫、对皮肤较为温和的优点。

Description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三层。表皮层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而表皮层的角质层又是人体皮肤保护的第一道屏障,基底层是黑色素的主要来源。随着皮肤的新陈代谢,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推动其代谢物到角质层,形成老化角质层,如不及时清洁,可造成皮肤的老化、暗沉、毛孔增大或堵塞、新陈代谢减弱等问题。
洁面啫喱是一种清洁脸部污垢、保护皮肤的护肤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主要起到清洁皮肤油脂、污垢、老化角质层、护肤品化妆品等的残留物质的作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06667782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5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洁面啫喱及其制备方法,包含组分:选自烷酰基甘氨酸盐、烷酰基牛磺酸盐及其混合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5份~45份;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3份~20份;丙烯酸(酯)类聚合物4份~8份;氢氧化钠0.2份~0.5份;水余量;制备方法:(1)室温下将大部分水、选自烷酰基甘氨酸盐、烷酰基牛磺酸盐及其混合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锅,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2)将氢氧化钠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搅拌锅,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3)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用部分水分散后缓慢加入搅拌锅,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4)加入提取物及其他功效成分,继续搅拌5~10分钟,经检测合格后过滤出料,即得。
现有技术能达到去除脸部的油脂等杂质,然而,在使用现有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揉搓后才能形成泡沫,再用于面部后,操作较为常规,带给使用者的体验感不够高;且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氢氧化钠,该成分的刺激性大,易损伤皮肤。因此,一种可不经揉搓就能形成泡沫、对皮肤较为温和的洁面啫喱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具有不经揉搓就能形成泡沫、对皮肤较为温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纯水55.71-57.23份;
皂化剂27.5-28.5份;
发泡剂5.4-5.6份;
烷基多糖苷0.43-0.53份;
月桂醇聚醚-23为4.45-4.66份;
增稠剂0.45-0.61份;
保湿剂3.9-4.07份;
皮肤护理剂0.08-0.12份;
余量为其他组分;
所述皂化剂包括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所述发泡剂包括异戊烷、丁烷;所述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09-5.12∶1;
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所述皮肤护理剂包括库拉索芦荟叶汁、香薄荷叶提取、蒲公英提取物中的一种;所述其他组分包括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反应后形成皂化剂;而异戊烷易挥发形成气体,其与丁烷形成的混合气体为填充气体并作为发泡剂,皂化剂与发泡剂充分混合后,使用者将本申请中的啫喱从容器中挤出后,发泡剂与空气接触,对皂化剂发泡;且该发泡过程还受到温度的影响。烷基多糖苷可与皂化剂过饱和中和形成凝胶,不仅具有较好的清洁作用,还可降低本申请中的啫喱的刺激性。
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与异戊烷、丁烷相互配合作用,有助于提高形成的本申请中的啫喱的发泡效果,使泡沫丰富,提高对脸部的清洁能力;另外,当皂化剂、发泡剂、烷基多糖苷、月桂醇聚醚-23相互配合作用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申请中的啫喱的发泡效果和清洁能力,并且同时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性,温和且不易使皮肤出现干燥的现象。
库拉索芦荟叶汁、香薄荷叶提取、蒲公英提取物作为皮肤护理剂,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抑菌、抑痘、祛痘的功效。
皮肤护理剂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植物原料中的杂物挑出,并进行清洗、干燥处理,经粉碎后获得植物原料粉末,分别将所需的植物原料的粉末进行筛分;
S2,提取:将原料粉末经超临界CO2萃取,获得各种植物原料的提取液,依次经粗滤和精滤,获得各种精滤液;
S3,浓缩:将获得的不同种类的精滤液经浓缩处理后,获得不同种类的浓缩精滤液;
S4,混合:将所需的相应的重量份数比值的不同种类的浓缩精滤液混合,形成皮肤护理剂。
进一步优选为: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纯水55.71-56.66份;
皂化剂27.5-28.1份;
发泡剂5.4-5.5份;
烷基多糖苷0.49-0.53份;
月桂醇聚醚-23为4.45-4.6份;
增稠剂0.45-0.58份;
保湿剂3.9-4.03份;
皮肤护理剂0.08-0.105份;
余量为其他组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组分在上述重量份数范围内,可达到更好的自发泡效果,且温和不刺激皮肤,泡沫丰富,清洗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8∶6-6.5∶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一)发现,该比值的三种组分相互配合形成的皂化剂,可达到更好且更稳定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发泡剂中,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5-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一)发现,该比值的异戊烷、丁烷形成的发泡剂与上述的皂化剂相互配合形成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自发泡效果、清洁效果、消炎、抑菌、抑痘、祛痘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皮肤护理剂选取库拉索芦荟叶汁;所述其他组分包括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具有较好的增稠效果,与皂化剂、发泡剂等组分相互配合后,使形成的本申请中的啫喱具有透明的凝胶状,便于啫喱出现较为充分的自发泡现象。库拉索芦荟叶汁、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的一同使用,有助于使啫喱同时具有较好的抑菌、保湿、气味怡人、保质期长等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湿剂包括D-山梨醇、羟乙基山梨醇、聚甘油山梨醇、PPG-25山梨醇、甘油中的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D-山梨醇、羟乙基山梨醇、聚甘油山梨醇、PPG-25山梨醇、甘油均具有较好的保湿效果,使用者使用本申请的啫喱后,不易出现脸部皮肤紧绷、干燥等现象,有助于锁住脸部皮肤中的水分并保持脸部皮肤的水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其他组分中,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30∶1∶3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本申请中的啫喱具有较为透明的质地,且不易对皮肤产生侵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芳香剂选取香精,所述着色剂选取色素,所述防腐剂选取DMDM乙内酰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赋予本申请中的啫喱具有怡人的香味和色泽,并且易保存,延长啫喱的有效期限。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相应重量份数的纯水、增稠剂、保湿剂相互混合,搅拌20-30min,形成水相混合物;
S2,将步骤S1中获得的水相混合物抽至合成锅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三乙醇胺,充分混合后,升温至80-85℃并保持温度,再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棕榈酸、月桂醇聚醚-23、硬脂酸,皂化60-70min,形成皂化混合物;
S3,将步骤S2中获得的皂化混合物进行真空消泡处理,冷却降温至40-4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烷基多糖苷、皮肤护理剂、其他组分,混合均匀,形成半成品;
S4,对步骤S3中获得的半成品进行检测,将合格的半成品升温至60-80℃,形成热半成品;在低于36℃的温度下,将相应重量份数的异戊烷和丁烷充分混合形成发泡剂;
S5,将步骤S4中获得的热半成品和发泡剂通过压力同时注入密封的灌装设备内并充斥整个灌装设备,形成成品,灌装至双重容器型气溶胶容器中,密封,制备获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S2、S3中,先制备出半成品,有助于使烷基多糖苷、皮肤护理剂、其他组分等原料进行较为充分的混合。在步骤S4中,将半成品升温至60-80℃形成热半成品,当步骤S5中,将异戊烷、丁烷形成的发泡剂与热半成品一同快速被压到密封的灌装设备内,有助于提高发泡剂与热半成品之间的充分混合;由于成品充斥灌装设备内部,在灌装设备内部没有多余的空间让发泡剂进行发泡,将成品灌装至双重容器型气溶胶容器中并进行密封,成品在密封的容器中也难以出现发泡的现象。由于异戊烷的沸点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因此,当成品被挤出使用时,其遇到空气并且受到人体体表温度的影响,出现自发泡现象,无需揉搓就能出现较多的泡沫。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3中,半成品升温至70-80℃;异戊烷和丁烷相互混合时的温度为23-3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半成品可与发泡剂形成较为充分的混合,且在23-36℃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异戊烷和丁烷的混合较为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按照相应重量份数相互配合形成皂化剂,异戊烷和丁烷按照相应重量份数相互配合形成发泡剂,通过皂化剂、发泡剂相互配合作用,使本申请中的啫喱在挤出并与空气接触时,可自动发泡,且泡沫丰富,清洁能力强;
2.通过皂化剂、发泡剂、烷基多糖苷、月桂醇聚醚-23复配作用,进一步提高申请中的啫喱的发泡效果和清洁能力,并且同时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性,温和且不易使皮肤出现干燥的现象;
3.通过增稠剂、保湿剂、皮肤护理剂的相互配合,可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提高消炎、抑菌、抑痘、祛痘的作用;
4.本申请中的啫喱具有较好的消炎、抑菌、抑痘、祛痘的作用;
5.制备本申请中的啫喱时,将热半成品和发泡剂通过压力同时注入密封的灌装设备内并充斥整个灌装设备,再灌装至双重容器型气溶胶容器中密封,有助于使热半成品和发泡剂充分混合,且发泡剂在灌装设备内不易出现发泡现象,而是当啫喱被从容器中挤出使用时,可快速自发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后发泡洁面啫喱,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纯水、羟乙基纤维素、D-山梨醇相互混合,搅拌20-30min,形成水相混合物;
S2,将步骤S1中获得的水相混合物抽至合成锅中,加入三乙醇胺,充分混合后,升温至80-85℃并保持温度,再加入棕榈酸、月桂醇聚醚-23、硬脂酸,皂化60-70min,形成皂化混合物;
S3,将步骤S2中获得的皂化混合物进行真空消泡处理,冷却降温至40-45℃,加入烷基多糖苷、库拉索芦荟叶汁,混合均匀,形成半成品;
S4,对步骤S3中获得的半成品进行检测,将合格的半成品升温至61℃,形成热半成品;在35℃的温度下,将异戊烷和丁烷充分混合形成发泡剂;
S5,将步骤S4中获得的热半成品和发泡剂通过压力同时注入密封的灌装设备内并充斥整个灌装设备,形成成品,灌装至双重容器型气溶胶容器中,密封,制备获得。
其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6∶1,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5。
实施例2-9: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含有其他组分,其中包括重量份数的比值为30∶1∶30的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且芳香剂为香精、着色剂为色素、防腐剂为DMDM乙内酰脲。
表1实施例1-9中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实施例10: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10∶1。
实施例11: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11∶1。
实施例12: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12∶1。
实施例13: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6.5∶1。
实施例14: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6.3∶1。
实施例15: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5∶6∶1。
实施例16: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5∶6.5∶1。
实施例17: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8∶6∶1。
实施例18: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8∶6.5∶1。
实施例19: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发泡剂中,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55。
实施例20: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发泡剂中,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6。
实施例21: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发泡剂中,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65。
实施例22: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发泡剂中,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1.7。
实施例23: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稠剂全部为羟丙基纤维素。
实施例24: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稠剂全部为甲基纤维素。
实施例25: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稠剂全部为乙基纤维素。
实施例26: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保湿剂为羟乙基山梨醇。
实施例27: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保湿剂为聚甘油山梨醇。
实施例28: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保湿剂为PPG-25山梨醇。
实施例29: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保湿剂为甘油。
实施例30: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皮肤护理剂为香薄荷叶提取。
实施例31: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皮肤护理剂为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32: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香精。
实施例33: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色素。
实施例34: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DMDM乙内酰脲。
实施例35: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香精、色素。
实施例36: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香精、DMDM乙内酰脲。
实施例37: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色素、DMDM乙内酰脲。
实施例38: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其他组分为香精、色素、DMDM乙内酰脲。
实施例39: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半成品升温至66℃。
实施例40: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半成品升温至70℃。
实施例41: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半成品升温至75℃。
实施例42: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半成品升温至80℃。
实施例43: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异戊烷和丁烷相互混合时的温度为23℃。
实施例44: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异戊烷和丁烷相互混合时的温度为28℃。
实施例45:后发泡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异戊烷和丁烷相互混合时的温度为30℃。
对比例1:洁面啫喱,公告号为CN104997659A,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水40份、椰油酰甘氨酸钾3份、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2份、柠檬精油0.3份、百里香精油0.3份、苯氧乙醇0.2份。
对比例2-8: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例2-8中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9-12: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9-12中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13: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半成品和发泡剂在35℃的温度下被同时挤压到密封的灌装设备内并充斥整个灌装设备,形成成品,灌装至双重容器型气溶胶容器中,密封,制备获得。
对比例14:洁面啫喱,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半成品和发泡剂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进行灌装。
试验一:自发泡试验
试验对象:选取实施例1-45作为试验样1-45,选取对比例1-14作为对照样1-14。
试验方法:1.在25℃的环境中,将罐装到容器中的相应的试验样、对照样分别挤出5ml至玻璃皿上,观察将不同的试验样、对照样分别挤出时的发泡情况,并记录挤出相应的试验样或对照样到自发泡所需要的时间;
2.将试验方法1中挤出的5ml试验样、对照样分别用一根手指轻轻抹开,5s后,观察相应的试验样、对照样中啫喱的残留情况和泡沫量,记录并分析。
试验结果:试验样1-45的自发泡所需时间、啫喱残留情况、泡沫量如表4所示;对照样1-14的自发泡所需时间、啫喱残留情况、泡沫量如表5所示。
表4试验样1-45的自发泡所需时间、啫喱残留情况
表5对照样1-14的自发泡所需时间、啫喱残留情况
由表4和表5可知,试验样1-45被挤出后瞬间出现发泡现象,并且轻轻抹开5s后,啫喱无残留,充分发泡,泡沫量非常丰富。而对照样1-14中被挤出时,部分难以自发泡,或者发泡不够充分而导致啫喱残留以及泡沫量不够丰富,这与发泡剂是否添加、发泡剂的种类和用量有关,并会引起对脸部皮肤的清洁力度不够。其中,对照样1和对照样2中未采用发泡剂;而对照样3和4中使用了发泡剂但未使用烷基多糖苷,虽然能发泡,但从挤出到发泡的时间会较长;对照样10和11的自发泡效果较差,这是由于未添加增稠剂,导致挤出的啫喱难以形成凝胶状,较易流动,导致发泡剂的效果不够理想;对照样13和14的制备方法不同,从而导致挤出的啫喱难以被充分发泡而部分残留。以上原因表明: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相互配合形成皂化剂,异戊烷和丁烷相互配合形成发泡剂,通过皂化剂、发泡剂、烷基多糖苷、月桂醇聚醚-23相互配合作用,可使试验样的啫喱在挤出并与空气接触时,可提高自发泡能力,且泡沫丰富;另外,试验样所采用的制备方式,有助于使热半成品和发泡剂充分混合,且发泡剂在灌装设备内不易出现发泡现象,而是当啫喱被从容器中挤出使用时,可快速自发泡。
试验二:保湿祛痘试验
试验对象:选取实施例1-31、实施例39-45的啫喱作为试验样1-38,对比例1-14的啫喱作为对照样1-14。
试验方法:选取同一地区、肤质为油性且长痘情况类似的白领女性780名,平均分成52组,每组受试者中,年龄跨度为16-25岁、26-35岁、36-45岁的各占5个;每天早上和晚上各采用相应的试验样或对照样进行洁面,每次洁面时试验样或对照样的用量为1ml,洁面后擦干,记录每组中受试者的体验感受(去油效果好、去油效果差;紧绷、起皮、干燥、较为紧绷、不紧绷、湿润),使用三周后,观察并记录相应的受试者面部的长痘情况。
试验结果:使用者使用实施例1-31、实施例39-45后体验感受、面部长痘情况、面部皮肤情况如表6所示;使用者使用对比例1-14后体验感受、面部长痘情况、面部皮肤情况如表7所示。
由表6和表7可知,使用者在使用实施例1-31、实施例39-45后,面部湿润、不紧绷,且在持续使用三周后,可改善面部的长痘情况,痘痘数量明显减少,且痘印淡化,T区出油改善、黑头减少、毛孔缩小。而对比例1-14中的去油效果、面部长痘情况、面部皮肤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布,难以同时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消炎、抑痘、祛痘、控油等效果。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皂化剂、发泡剂、烷基多糖苷、月桂醇聚醚-23复配作用,增稠剂、保湿剂、皮肤护理剂的相互配合,会影响啫喱的发泡效果、清洁能力、对皮肤的刺激性。因此,实施例1-31、实施例39-45可达到温和且不易使皮肤出现干燥的现象,且清洁能力强,同时具有消炎、抑菌、抑痘、祛痘的作用。
表6使用者使用实施例1-31、实施例39-45后体验感受、面部长痘情况、面部皮肤情况
表7使用者使用对比例1-14后体验感受、面部长痘情况、面部皮肤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纯水55.71-57.23份;
皂化剂27.5-28.5份;
发泡剂5.4-5.6份;
烷基多糖苷0.43-0.53份;
月桂醇聚醚-23为4.45-4.66份;
增稠剂0.45-0.61份;
保湿剂3.9-4.07份;
皮肤护理剂0.08-0.12份;
余量为其他组分;
所述皂化剂包括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所述发泡剂包括异戊烷、丁烷;所述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09-5.12:1;
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所述皮肤护理剂包括库拉索芦荟叶汁、香薄荷叶提取、蒲公英提取物中的一种;所述其他组分包括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纯水55.71-56.66份;
皂化剂27.5-28.1份;
发泡剂5.4-5.5份;
烷基多糖苷0.49-0.53份;
月桂醇聚醚-23为4.45-4.6份;
增稠剂0.45-0.58份;
保湿剂3.9-4.03份;
皮肤护理剂0.08-0.105份;
余量为其他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化剂中,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7-8:6-6.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中,异戊烷、丁烷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1:1.5-1.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皮肤护理剂选取库拉索芦荟叶汁;所述其他组分包括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D-山梨醇、羟乙基山梨醇、聚甘油山梨醇、PPG-25山梨醇、甘油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组分中,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3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剂选取香精,所述着色剂选取色素,所述防腐剂选取DMDM乙内酰脲。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纯水、相应重量份数的增稠剂、保湿剂相互混合,搅拌20-30min,形成水相混合物;
S2,将步骤S1中获得的水相混合物抽至合成锅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三乙醇胺,充分混合后,升温至80-85℃并保持温度,再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棕榈酸、月桂醇聚醚-23、硬脂酸,皂化60-70min,形成皂化混合物;
S3,将步骤S2中获得的皂化混合物进行真空消泡处理,冷却降温至40-4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烷基多糖苷、皮肤护理剂、其他组分,混合均匀,形成半成品;
S4,对步骤S3中获得的半成品进行检测,将合格的半成品升温至60-80℃,形成热半成品;在低于36℃的温度下,将相应重量份数的异戊烷和丁烷充分混合形成发泡剂;
S5,将步骤S4中获得的热半成品和发泡剂通过压力同时注入密封的灌装设备内并充斥整个灌装设备,形成成品,灌装至双重容器型气溶胶容器中,密封,制备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半成品升温至70-80℃;异戊烷和丁烷相互混合时的温度为23-36℃。
CN201710732324.8A 2017-08-23 2017-08-23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Active CN107536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2324.8A CN107536773B (zh) 2017-08-23 2017-08-23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2324.8A CN107536773B (zh) 2017-08-23 2017-08-23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6773A true CN107536773A (zh) 2018-01-05
CN107536773B CN107536773B (zh) 2021-02-02

Family

ID=6095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2324.8A Active CN107536773B (zh) 2017-08-23 2017-08-23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677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985A (zh) * 2018-06-21 2018-10-09 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后发泡保湿洁面啫喱
CN108670887A (zh) * 2018-06-21 2018-10-19 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后发泡保湿剃须啫喱
CN108685735A (zh) * 2018-08-24 2018-10-23 珠海威生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洁面啫哩生产方法
CN108785112A (zh) * 2018-06-21 2018-11-13 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后发泡保湿沐浴啫喱
WO2020164852A1 (en) 2019-02-15 2020-08-20 Beiersdorf Ag A cleansing composition releasable in form of a stable foam comprising an alkyl polyglycoside and a polyol
WO2020164853A1 (en) 2019-02-15 2020-08-20 Beiersdorf Ag A cleansing composition releasable as a shapeable foam
CN111956576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四川佩丽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按摩啫喱霜
CN112623297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哈尔滨禄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95981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舒爽肤感天然洗卸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650A (zh) * 1997-01-31 1999-05-26 约翰逊父子公司 包括聚(环氧乙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后发泡剃须凝胶
CN1684659A (zh) * 2002-12-27 2005-10-19 雅芳产品公司 使用后膨胀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650A (zh) * 1997-01-31 1999-05-26 约翰逊父子公司 包括聚(环氧乙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后发泡剃须凝胶
CN1684659A (zh) * 2002-12-27 2005-10-19 雅芳产品公司 使用后膨胀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日)光井武夫主编: "《新化妆品学》", 30 April 1996,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上海吉列有限公司: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服务平台:http://125.35.6.80:8181/ftban/itownet/hzp_ba/fw/pz.jsp?processid=20170504140946ab5pb&nid=20170504140946ab5pb》", 30 December 2014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985A (zh) * 2018-06-21 2018-10-09 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后发泡保湿洁面啫喱
CN108670887A (zh) * 2018-06-21 2018-10-19 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后发泡保湿剃须啫喱
CN108785112A (zh) * 2018-06-21 2018-11-13 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后发泡保湿沐浴啫喱
CN108685735A (zh) * 2018-08-24 2018-10-23 珠海威生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洁面啫哩生产方法
WO2020164852A1 (en) 2019-02-15 2020-08-20 Beiersdorf Ag A cleansing composition releasable in form of a stable foam comprising an alkyl polyglycoside and a polyol
WO2020164853A1 (en) 2019-02-15 2020-08-20 Beiersdorf Ag A cleansing composition releasable as a shapeable foam
CN111956576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四川佩丽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按摩啫喱霜
CN112623297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哈尔滨禄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95981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舒爽肤感天然洗卸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95981B (zh) * 2022-03-31 2024-02-09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舒爽肤感天然洗卸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6773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6773A (zh) 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CN104721061B (zh) 一种3d面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3d面膜
CN103830155B (zh) 一种温和洗面奶
CN102525855A (zh) 桃胶水溶液的制备工艺及用于制备护肤品
CN111358730A (zh) 一种双层卸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5711A (zh) 一种泡泡卸妆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2182B (zh) 一种具有控油效果的定妆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2615A (zh) 一种洗卸二合一的卸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6930A (zh) 一种洗卸合一的双连续相卸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3779B (zh) 一种净澈温和橄榄卸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28562A (zh) 一种个人护理用的活氧拉丝洁面慕斯及其制备方法
JPH0925223A (ja) 化粧料組成物
KR102227916B1 (ko) 천연 재료로 제조된 마스크팩의 제조방법
CN104546589A (zh) 一种成分源于天然食品的护肤保湿剂及其应用
KR101760711B1 (ko) 마스크 팩용 실키 젤 및 그 사용 방법
CN110251429A (zh) 陈皮提取物在控油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9602658A (zh) 一种含春榆根提取物的护肤组合物
CN109512734A (zh) 具有恢复肌肤弹性及光泽功效的外用植物提取物、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88789B (zh) 一种凝胶乳液型养肤卸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7937A (zh) 一种温和氨基酸洁面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1877A (zh) 一种洁面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9637A (zh) 一种舒缓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951778A (zh) 一种沐浴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39893B1 (ko) 김치 발효 마스크팩의 제조방법
CN104013565B (zh) 一种洗发护发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90-1 Chuangxin Road, Daixi Town,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aoy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 Xianxing Road, Xianli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LANQUEEN COSMET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