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6456A - 牛奶加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牛奶加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6456A
CN107536456A CN201711015486.6A CN201711015486A CN107536456A CN 107536456 A CN107536456 A CN 107536456A CN 201711015486 A CN201711015486 A CN 201711015486A CN 107536456 A CN107536456 A CN 107536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kettle
milk
heating
pot lid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54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ity Dagu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ity Dag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ity Dag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ity Dag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54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64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6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645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奶加热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牛奶加热方法包括:进入煮奶程序后,搅拌叶片开始搅拌;控制加热盘对牛奶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盘的功率为P;在牛奶的温度为T1时,控制加热盘停止对牛奶加热;在牛奶的温度为T2时,重新对牛奶进行加热,经过时间t后,完成烹调程序。根据本发明的牛奶加热方法可以防止牛奶烧糊,提高牛奶加热后的口感。

Description

牛奶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奶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对牛奶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一般是直接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虽然简单,但经常会出现牛奶烧糊的现象,影响牛奶的口感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牛奶加热方法,该牛奶加热方法可以防止牛奶烧糊,提高了牛奶加热后的口感。
根据本发明的牛奶加热方法,包括:进入煮奶程序后,搅拌叶片开始搅拌;控制加热盘对牛奶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盘的功率为P;在牛奶的温度为T1时,控制加热盘停止对牛奶加热;在牛奶的温度为T2时,重新对牛奶进行加热,经过时间t后,完成烹调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牛奶加热方法,通过多次对牛奶的加热,可以使牛奶内的香气散发,且可以将牛奶内的细菌清除,避免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质,防止烧糊现象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的功率P满足:400W≤P≤800W。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牛奶的温度T1满足:80°≤T1≤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T2满足:T2≤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搅拌叶片的搅拌速度为80转/分-120转/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烹调程序完成后,进入自动保温程度以将牛奶的温度保持在T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T3满足:50°≤T3≤7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的俯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物盒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物盒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圈示B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中基座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牛奶加热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中搅拌叶片与搅拌棒之间的角度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热壶组件100,
基座110,进水管110a,进水水泵110b,底盘111,支撑臂112,储物空间113,储物口113a,储物门113b,遮挡板113c,储物盒114,
电热壶120,上开口120a,壶座121,
杯体122,固定条122a,环形凹槽122b,出水口122c,出水管122d,第一出水管段122d1,第二出水管段122d2,第三出水管段122d3,出水水泵122e,
加热盘123,加热盘本体123a,加热盘翻边123b,第一弯折段123b1,第二弯折段123b2,
手柄124,手柄座124a,手柄盖124b,
上安装板125,下安装板126,密封垫127,支撑架128,
安装支架130,第一连接臂131,第二连接臂132,壶盖133,进水口133a,导流壁133b,电磁吸盘133a,金属块133b,
第一搅拌装置140,搅拌叶片141,驱动电机142,搅拌棒143,子搅拌部143a,第二搅拌装置150,
紧固件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图1-图24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热壶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电热壶120和安装支架130。
其中,电热壶120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110上且上端具有上开口120a,安装支架130的一端设置有壶盖133,安装支架130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基座110上以使壶盖133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座110上设置有与电热壶120电连接的金属组件,基座110上可以设置有电连接件,用于将基座110与电源连通,电热壶120可以稳定地设置在基座110上;当电热壶120固定在基座110上时,电热壶120可以对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电热壶120可以从基座110上脱离,以便将电热壶120内液体倒出。
安装支架130的一端设置有壶盖133,安装支架130设置在基座110上,壶盖133可以与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配合。当电热壶120在加热的过程中,壶盖133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关闭,减少热量的散发,提高电热壶120的加热速度;电热壶120停止加热后,壶盖133可以脱离电热壶120以将上开口120a打开,进而将加热后的液体从电热壶120中倒出。
经过电热壶120的加热后壶盖133的温度较高,通过安装支架130的枢转使壶盖133脱离电热壶120,避免使用者对电热壶120直接接触,防止操作者被烫伤;由于壶盖133的温度较高,直接放在桌面上可能会对桌面或其他物体造成损伤,将壶盖133固定在安装支架130上可以避免壶盖133损坏其他物体。
根据本发明的电热壶组件100,通过安装支架130可枢转地设置在基座110上,避免了操作者在拿取壶盖133的过程中烫伤,优化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的转轴延长线与水平面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支架130通过设置转轴使得安装支架130可以相对于基座110进行转动,转轴水平地设置在安装支架130上,设置有壶盖133的安装支架130的一端可以以转轴为旋转中心向上或向下转动,以使壶盖133脱离电热壶120。
由此,操作者可以在不接触壶盖133的情况下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防止使用者烫伤,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安装支架130的翻转角度为0°-75°,即安装支架130的一端以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最大角度为75°。当安装支架130的一端旋转角度为0°时,安装支架130一端上的壶盖133与电热壶120固定,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关闭;当安装支架130的一端转动75°时,壶盖133与电热壶120脱离,并且电热壶120在脱离基座110的移动过程中,壶盖133不会妨碍到电热壶120的移动,方便于使用者对电热壶120的拿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座110包括底盘111和设置在底盘111的一端且向上延伸的支撑臂112;安装支架130包括第一连接臂131和第二连接臂132,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设置有壶盖133,第二连接臂1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31的另一端上且向下延伸,第二连接臂1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臂112上。
底盘111可以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底盘111可以构造为圆形。支撑臂112用于支撑第一连接臂131和第二连接臂132,由于安装支架130的一端上设置有壶盖133,当壶盖133与电热壶120脱离后,支撑臂112可以支撑壶盖133的重量。
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与壶盖133连接,并将壶盖133固定,使壶盖133在安装支架130的转动过程中不会脱离,并使壶盖133随着第一连接臂131的转动而转动。
第二连接臂1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31的另一端上且向下延伸,第二连接臂1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臂112上,第二连接臂132可以相对于支撑臂112转动,随着第二连接臂132的转动,壶盖133可以远离电热壶120,方便从基座110上拿取电热壶120,增强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与底盘111的中心正对,电热壶120设置在底盘111与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热壶120放置在基座110上时,电热壶120下端的中心与基座110的中心重合;当壶盖133安装在电热壶120上时,壶盖133的中心与电热壶120上开口120a中心重合,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与壶盖133的中心固定。
当电热壶组件100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时,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与底盘111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从上到下可以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壶盖133的中心、电热壶120上端中心、电热壶120下端中心和基座110中心,并且延长线垂直于桌面,使电热壶组件100更加稳固,防止电热壶组件100发生倾倒,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臂131上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140,第一搅拌装置140可以随着第一连接臂131的转动而伸入到电热壶120内,并且搅拌装置134可以对电热壶120内的待加热液体行搅拌,由此使得待加热液体受热更加均匀,减少了待加热液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变质现象,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加热效果,优化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的转轴延长线与水平面垂直以使壶盖133沿水平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
通过设置垂直于水平面的转轴,可以使安装支架130带动壶盖133转动,壶盖133的转动方向以转轴为圆心沿水平方向进行转动,在壶盖133与电热壶120脱离的过程中,将壶盖133沿水平方向转动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热壶120的通过性,避免壶盖133对电热壶120拿取过程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座110包括底盘111和设置在底盘111的一端且向上延伸的支撑臂112;安装支架130包括第一连接臂131和第二连接臂132,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设置有壶盖133,第二连接臂1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臂112上。
具体地,第二连接臂132与支撑臂112之间可以设置有与水平面垂直的转轴,由此使第二连接臂132可以相对于支撑臂112地转动,由于第一连接臂131上设置有壶盖133,第二连接臂132可以随着第一连接臂131的转动而转动,由此壶盖133以转轴为圆心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在将电热壶120打开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不接触壶盖133,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进一步地,电热壶1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150,第二搅拌装置150可以用于对电热壶120内的待加热液体进行搅拌,防止待加热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局部的温度过高的现象,第二搅拌装置150使电热壶120对待加热液体的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加热效果,优化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包括壶座121和设置在壶座121上的杯体122,杯体122的底壁上设置有加热盘123。
杯体122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杯体122内具有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盛放空间,待加热液体可以通过上开口120a进入到盛放空间内;壶座121可以与基座110进行固定,并且可以与基座110进行电连接,杯体122上所设置的加热盘123用于对杯体12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盘123通过与壶座121电连接可以产生热量,并且将热量传递给杯体122中的待加热液体,以使待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电热壶组件100具有加热功能,可以对待加热液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一搅拌装置140或第二搅拌装置150可以防止电热壶120内的待加热液体的局部温度过高而变质;将壶盖133设置在可转动地安装支架130上可以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壶盖133,防止了使用者由于与壶盖133接触而烫伤的现象发生;在打开上开口120a的过程中,转动安装支架130即可将上开口120a打开,方便于电热壶120的打开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电热壶120和壶盖133,电热壶120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110上且上端具有上开口120a,壶盖133可选择地设置在电热壶120上以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安装支架130的一端设置在基座110上,安装支架130的另一端设置与壶盖133正对;其中安装支架130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盘133a,壶盖133上设置有金属块133b,电磁吸盘133a可选择地通电以吸附或松开壶盖133。
壶盖133可以嵌设在上开口120a中以将上开口120a关闭,安装支架13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金属块133b的正上方,在需要将壶盖133打开时,电磁吸盘133a通电产生磁力,金属块133b在磁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将壶盖133吸附在安装支架130的所述一端上,进而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
通过电磁吸盘133a的设置可以避免操作者与壶盖133之间的接触,电热壶120经过加热后,壶盖133的温度较高,操作者用手打开壶盖133时可以能会被壶盖133烫伤;在电热壶120对液体的加热完成后,打开壶盖133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电磁吸盘133a将壶盖133自动吸附,无需操作者用手将壶盖133提起,避免热蒸汽烫伤操作者。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通过在安装支架130上设置电磁吸盘133a且在壶盖133上设置金属块133b,可以对电磁吸盘133a通电以将壶盖133从上开口120a中吸取,使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由此可以令操作者在不接触壶盖133的情况下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防止使用者烫伤,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座110包括底盘111和设置在底盘111的一端且向上延伸的支撑臂112;安装支架130包括第一连接臂131和第二连接臂132,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盘133a,第二连接臂1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31的另一端且向下延伸,第二连接臂132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臂112上。
底盘111可以构造为圆盘形,以使底盘111可以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支撑臂112为稳定的承力结构,支撑臂112用于支撑第一连接臂131、第二连接臂132和电磁吸盘133a。
根据本法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为可枢转地设置在基座110上。在壶盖133吸附在电磁吸盘133a上时,安装支架130可以相对于基座110转动,在壶盖133与电热壶120的分离过程中,可以使壶盖133相对于基座110转动,从而防止壶盖133阻碍到电热壶120的拿取,避免壶盖133与电热壶120放生碰撞,优化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的转轴延长线与水平面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支架130通过设置转轴使得安装支架130可以相对于基座110进行转动,转轴水平地设置在安装支架130上,设置有壶盖133的安装支架130的一端可以以转轴为旋转中心向上或向下转动,以使壶盖133脱离电热壶120。
由此,操作者可以在不接触壶盖133的情况下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防止使用者烫伤,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的转轴延长线与水平面垂直以使壶盖133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
通过设置垂直于水平面的转轴,可以使安装支架130带动壶盖133转动,壶盖133的转动方向以转轴为圆心沿水平方向进行转动,在壶盖133与电热壶120脱离的过程中,将壶盖133沿水平方向转动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热壶120的通过性,避免壶盖133对电热壶120拿取过程的影响。
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与底盘111的中心正对,电热壶120设置在底盘111与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热壶120放置在基座110上时,电热壶120下端的中心与基座110的中心重合;当壶盖133安装在电热壶120上时,壶盖133的中心与电热壶120上开口120a中心重合,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与壶盖133的中心固定。
当电热壶组件100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时,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与底盘111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从上到下可以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臂131的所述一端、壶盖133的中心、电热壶120上端中心、电热壶120下端中心和基座110中心,并且延长线垂直于桌面,使电热壶组件100更加稳固,防止电热壶组件100发生倾倒,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热壶120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可以用于对电热壶120内的待加热液体进行搅拌,防止待加热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局部的温度过高的现象,搅拌装置使电热壶120对待加热液体的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加热效果,优化了用户体验。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包括壶座121和设置在壶座121上的杯体122,杯体122的底壁上设置有加热盘123。
如图15所示,杯体122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杯体122内具有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盛放空间,待加热液体可以通过上开口120a进入到盛放空间内;壶座121可以与基座110进行固定,并且可以与基座110进行电连接,杯体122上所设置的加热盘123用于对杯体12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盘123通过与壶座121电连接可以产生热量,并且将热量传递给杯体122中的待加热液体,以使待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分别与电磁吸盘133a和电源相连。
电磁吸盘133a电路接通时可以将壶盖133吸取,当电磁吸盘133a的电路断开时可以将壶盖133放松,控制中心可以用于控制电磁吸盘133a的电路通断,也就是控制电磁吸盘133a对壶盖133的吸取或松开;控制中心还可以设置有热敏传感器,当电热壶120内的温度过高时,控制中心可以接收到热敏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将电磁吸盘133a电路接通,将壶盖133吸取以散发电热壶120内的热量,并且可以断开加热盘123的电路,实现过热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包括壶座121、杯体122和手柄124。
其中,杯体122设置在壶座121上,杯体122上设置固定条122a;手柄12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条122a上,手柄124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壶座121可以构造为圆盘形,同时壶座121上可以设置有隔热层,杯体122固定在壶座121上,在电热壶120的加热完成后,且将电热壶120放置桌面或其他位置时,壶座121上所设置的隔热层可以防止杯体122烫伤桌面。
杯体122可以构造为圆筒形,杯体122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可以用于盛放液体;手柄124通过固定条122a与壶座121和电热壶120固定,手柄124可以采用隔热材料,由此使用者通过手柄124来拿取电热壶120时,不会因为电热壶120的温度过高而烫伤。
通过在杯体122上设置固定条122a,然后将手柄124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条122a上,进而实现了杯体122与手柄124的固定,从而方便拿取杯体122。
根据本发明的电热壶120,通过在杯体122上设置固定条122a,且将手柄124的上端与固定条122a固定,从而间接将手柄124与杯体122固定在一起,提高电热壶120的安全性及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固定条122a构造为环形且环绕固定在杯体122上。固定条122a环绕固定在杯体122上可以提高固定条122a的稳定性,间接地增强了手柄124及电热壶120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杯体12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22b,固定条122a设置在环形凹槽122b中,环形凹槽122b可以对固定条122a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固定条122a沿杯体122的上下方向移动,固定条122a可以隐藏在环形凹槽122b内,且固定条122a的外表面与杯体122的外表面大致平齐,进而电热壶120整体的外表面圆滑,提高了电热壶120的美观性,同时使固定条122a稳定的固定在电热壶120上,增强了电热壶120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手柄124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板125,上安装板125与固定条122a通过上紧固件101固定;手柄124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板126,下安装板126与壶座121通过下紧固件101固定。
如图15所示,上安装板125设置在手柄124的上端,上紧固件101可以是螺栓,固定条122a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的一端与上安装板125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条122a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上安装板125、上紧固件101及固定条122a上的螺纹孔可以将手柄124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条122a上。
手柄124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板126,下安装板126与壶座121之间通过下紧固件101连接,下安装板126与下紧固件101螺纹连接,壶座121上设置有螺纹孔,下紧固件101螺纹配合在壶座121上。
通过上安装板125与下安装板126的设置,可以将手柄1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条122a和壶座121上,提高了手柄124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使电热壶120在拿取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了手柄124的承载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手柄124包括手柄座124a和手柄盖124b,手柄盖124b设置在手柄座124a的外侧且与手柄座124a卡接配合。
手柄座124a是手柄124的骨架结构,在拿取电热壶120的过程中起到支撑电热壶120的作用,手柄盖124b可卡接在手柄座124a的外侧,使用者在抓取手柄124时可以获得更大的施力面积,提高操作者在抓握手柄124时的舒适度,手柄盖124b上还可以设置有防滑层,提高手柄盖124b的防滑性能,避免使用者在拿取电热壶120的过程中发生滑脱。
杯体122的下端设置有下开口,杯体122的底壁上设置有加热盘123以封堵下开口。
加热盘123可以嵌设在下开口上,加热盘123与杯体122密封连接,在加热过程中,待加热液体导入到杯体122中,位于下开口的加热盘123可以与待加热液体直接接触,减少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加热盘123包括加热盘本体123a及设置在加热盘本体123a的外周沿且向外延伸的加热盘翻边123b,加热盘翻边123b搭接在杯体122的底壁上。
具体地,加热盘翻边123b卡设在杯体122的底壁的内表面上,由此增强了加热盘123与杯体122之间的密封性,增大加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在电热壶120的拿取过程中,防止加热盘123与杯体122之间的缝隙过大而导致杯体122内的液体流出。
通电后加热盘本体123a可以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对杯体122内的待加热液体进行加热。
加热盘翻边123b包括第一弯折段123b1和第二弯折段123b2,第一弯折段123b1设置在加热盘本体123a的外周沿且向上延伸,第二弯折段123b2设置在第一弯折段123b1的自由端且径向向外延伸。
由此,第二弯折段123b2搭接在杯体122的底壁的下表面上,第二弯折段123b2可以对加热盘123进行限位,防止加热盘123从杯体122中脱离,进一步地加强了电热壶120的密封性能。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盘翻边123b与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27,加热盘翻边123b安装在杯体122上时,密封垫127设置在杯体122的底壁与加热盘翻边123b之间,进一步加强了电热壶120的密封性能。密封垫127可以构造为耐高温的硅胶件,但不限于此。
壶座121上设置有支撑架128,加热盘本体123a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28上,杯体122与壶座121固定连接,加热盘123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撑架128上;当电热壶120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时,支撑架128可以用来支撑杯体122、电热盘以及手柄124的重量;支撑架128的设置提高了电热壶120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包括壶座121、杯体122和出水管122d。
其中,杯体122设置在壶座121上,杯体122的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2c;出水管122d的一端与出水口122c相连,出水管122d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
杯体122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出水口122c进入到出水管122d中,液体在出水管122d中流动,从出水管122d的一端进入并从出水管122d的另一端流出,以将电热壶120内的液体排放到电热壶120外。
当电热壶120加热完成后,对于杯体122内的液体倒出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情况。可以选择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将电热壶120拿起后进行倾倒,以将杯体122内加热好的液体倒出;还可以选择将液体通过出水口122c将液体排出,出水口122c与出水管122d连接,液体可以通过出水管122d排放到杯体122外。
通过在杯体122上设置出水口122c及出水管122d,可以在不将电热壶120拿起的情况下使电热壶120内的液体排出,优化了用户体验,极大方便了杯体122中液体的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还包括出水水泵122e,出水水泵122e设置在出水管122d上且位于壶座121内部。
出水水泵122e为液体在出水管122d中的流动提供动力,在需要将杯体122内的液体吸出时,出水水泵122e工作,出水水泵122e为液体提供动力以将液体排出。
出水管122d包括第一出水管段122d1、第二出水管段122d2和第三出水管段122d3;第一出水管段122d1设置在壶座121内部,第二出水管段122d2与第一出水管段122d1相连且设置在杯体122上,第三出水管段122d3与第二出水管段122d2相连且朝向远离杯体122的方向延伸。
出水管122d的一部分设置在壶座121的内部,也就是第一出水管段122d1,第一出水管段122d1上可以设置出水水泵122e;第二出水管段122d2与第一出水管段122d1相连以将液体从第一出水管段122d1转移到第三出水管段122d3中;第三出水管段122d3与第二出水管段122d2相连且朝向远离杯体122的方向延伸,第三管段可以使出水口122c与杯体122之间流出一定的距离,方便于用户的接水。可选地,第二出水管段122d2可以一体成型在杯体122上,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出水管段122d2设置在杯体122的外侧面上,并且第二出水管段122d2可以向上延伸,为使用者接取液体预留出一定的高度;一般地,使用者可以使用杯子来截取液体,杯子具有一定的高度,电热壶120放置在水平面上,出水管122d的出口应该高于杯子的高度,第二出水管122d可以将出水管122d的另一端高度提高。
杯体122上与第二出水管段122d2正对的部分设置有遮挡层。
遮挡层可以将第二出水管段122d2遮挡,使用者无法看到第二出水管122d,遮挡层可以与杯体122的其他部分采用同一种材料,提高电热壶120整体的美观性。
第二出水管段122d2与第一出水管段122d1相连且向上延伸,第三出水管段122d3的自由端向下弯折。由此可以控制出水的方向,使液体在流出出水管122d另一端时向下流淌,在使用者接取液体时,使液体可以稳定地流入到接水杯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水口122c或/和出水管122d靠近出水口122c的一端设置有过滤件。
过滤件用于过滤杯体122内的液体,防止液体中的杂质流出出水管122d的另一端,进而防止大块杂质堵塞出水管122d。
进一步地,过滤件为过滤网,过滤网可以用于过滤杯体122内的液体,在液体流入到出水管122d的过程中,液体需要经过过滤网的过滤,避免液体中的残渣或杂质流出出水管122d,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出水管段122d1和第二出水管段122d2可拆卸地设置在杯体122上,可以方便于出水管122d的清洗和更换。由此,在无需使用出水管122d时,可以将出水管122d拆卸,提升了电热壶120的整体观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120还包括封堵件,封堵件适于在第一出水管段122d1和第二出水管段122d2拆卸后封堵第一出水管段122d1远离出水口122c的一端。
当第一出水管段122d1和第二出水管段122d2拆卸后,位于杯体122底壁的出水口122c敞开,封堵件可以将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的连接位置封堵,防止液体从此处流出杯体122,封堵件的封堵位置设置在电热壶120的外侧,使用者可以直接从外侧进行封堵,方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电热壶120和安装支架130。
其中,电热壶120设置在基座110上且上端具有上开口120a;安装支架130设置在基座110上,基座110和安装支架130内设置有进水管110a,进水管110a的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进水管110a的另一端与电热壶120相连。
外界水源可以通过进水管110a进入到电热壶120内进行加热,外界水源通过与进水管110a的一端相连,可以使水进入到进水管110a中,水经过进水管110a后从进水管110a的另一端进入到电热壶120中。
通过进水管110a的设置,免去了使用者需要从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向电热壶120中注水,省去了将电热壶120从基座110上拿取后再去接水的过程,只需要通过进水管110a就可以将水引入到电热壶120中,极大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进水水泵110b,进水水泵110b设置在进水管110a上且位于基座110的内部。
进水水泵110b用于为水流提供动力,使外界水源可以通过进水管110a流入到电热壶120内,进水水泵110b设置在基座110的内部,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壶盖133,壶盖133设置在安装支架130上且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壶盖133上设置有与进水管110a的一端相连的进水口133a。
在壶盖133将上开口120a关闭时,壶盖133上的进水口133a与进水管110a相连,进水水泵110b工作可以将外界的水源引入到进水口133a,通过壶盖133上的进水口133a进入到电热壶120内,在此状态下,水从进水口133a进入到电热壶120内,壶盖133可以防止水流飞溅出电热壶120,避免为使用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电热壶120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壶盖133上设置有邻近进水口133a的导流壁133b。
当水进入到电热壶120的过程中,水从进水管110a的另一端流出,进水口133a的外周沿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导流壁133b,当水流流速过快时,水流可能会冲击到导流壁133b,从而水流通过导流壁133b依然可以稳定地流入到进水口133a中。
通过导流壁133b的设置可以使水流进入到进水口133a的过程更加稳定,防止水流溅射出进水口133a。
进一步地,导流壁133b构造为向外敞开的喇叭状结构。
喇叭状的导流壁133b间接地增大了进水口133a的口径,提高了进水口133a的进水效率,使水流可以稳定地流入到进水口133a中,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可枢转地设置在基座110上,进水管110a为柔性管。
安装支架130通过枢转来带动壶盖133的打开或关闭,使操作者可以不直接接触壶盖133即可将电热壶120打开或关闭,由于安装支架130需要进行转动,进水管110a设置为柔性管,进水管110a可以随着安装支架130的转动而弯折,不会因此产生损坏,提高了电热壶120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地实施例,基座110包括底盘111和设置在底盘111的一端且向上延伸的支撑臂112;安装支架130包括:第一连接臂131和第二连接臂132,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与上开口120a正对,第二连接臂1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31的另一端上且向下延伸;其中进水管110a分别穿过支撑臂112、第二连接臂132和第一连接臂131。
底盘111可以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以使基座110可以稳定地将电热壶120固定,支撑臂112用于支撑第一连接臂131和第二连接臂132,由于安装支架130的一端上设置有壶盖133,当壶盖133与电热壶120脱离后,支撑臂112可以支撑壶盖133的重量。
进水管110a穿设支撑臂112、第二连接臂132和第一连接臂131以进行隐藏,提高了电热壶120的整体美观度,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与上开口120a正对,进水管110a可以从第一连接臂131的一端伸出,使进水管110a的另一端靠近进水口133a,进而水流可以稳定地流入到电热壶120内。
进一步地,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出水水泵122e,出水水泵122e设置在出水管122d且位于壶座121内部。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包括基座110和电热壶120。
其中,基座110内设置有储物空间113;电热壶120设置在基座110上且上端具有上开口120a;其中基座110上设置有与储物空间113连通的储物口113a,基座110上还设置有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储物口113a的储物门113b。
储物空间113可以用于储存物品,储物门113b用于防止储存空间暴露,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同时防止灰尘、水汽等进入到储物空间113中;在进行储物的过程中,将储物门113b打开,需要储存的物品通过储物口113a放入到储物空间113内,然后可以将储物门113b关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通过设置储物空间113使电热壶组件100的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实用性。
如图11-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储物盒114,储物盒114经过储物口113a进入或离开储物空间113,储物盒114的外侧壁构造为储物门113b。
储物盒114可以构造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盒装结构,储物盒114内同样具有一定的空间,储物盒114用于存放物品,储物盒114的外侧壁与储物口113a的形状相同,外侧壁可以将储物口113a封挡,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储物盒114中。
通过储物盒114的设置,更加方便操作者对于杂物进行收纳,同时在拿取储物盒114时,可以直接将储物盒114从储物空间113内抽离,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遮挡板113c,遮挡板113c可转动地设置在储物盒114上以打开或封闭储物口113a。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遮挡板113c的转动轴可以水平地设置在储物口113a的上沿,在储物盒114离开储物空间113时,遮挡板113c由于重力的作用沿转动轴转动,将储物口113a进行封堵,防止灰尘等其他杂质进入到储物空间113内;当储物盒114进入到储物空间113中时,随着储物盒114不断的进入到储物空间113,遮挡板113c以转动轴为轴心向上转动,并且在储物空间113内遮挡板113c可以将储物盒114的上端开口遮挡,进一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储物盒114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遮挡板113c上靠近储物口113a上侧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10上。
在基座11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转动轴,遮挡板113c上靠近储物口113a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通孔,转动轴穿过通孔以使遮挡板113c固定在基座110上,遮挡板113c可以以转动轴为轴心进行转动,使遮挡板113c可以随着储物盒114的进入或抽离而关闭或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组件100还包括:安装支架130,安装支架130的一端设置有壶盖133,安装支架130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基座110上以使壶盖133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
由于壶盖133固定在安装支架130的另一端上,壶盖133随着安装支架130的转动而转动,随着壶盖133的转动,壶盖133可以远离或靠近上开口120a,因此通过控制安装支架130的转动而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
同时由于壶盖133在加热完成后温度较高,容易对操作者产生烫伤,安装支架130可枢转地设置在基座110上,可以避免了操作者在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的过程中与壶盖133的接触,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安装支架130的转轴延长线与水平面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支架130通过设置转轴使得安装支架130可以相对于基座110进行转动,转轴水平地设置在安装支架130上,设置有壶盖133的安装支架130的一端可以以转轴为旋转中心向上或向下转动,以使壶盖133脱离电热壶1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130的转轴延长线与水平面垂直以使壶盖133沿水平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上开口120a。
通过设置垂直于水平面的转轴,可以使安装支架130带动壶盖133转动,壶盖133的转动方向以转轴为圆心沿水平方向进行转动,在壶盖133与电热壶120脱离的过程中,将壶盖133沿水平方向转动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热壶120的通过性,避免壶盖133对电热壶120拿取过程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包括壶座121、杯体122和出水管122d。
其中,杯体122设置在壶座121上,杯体122的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2c;出水管122d的一端与出水口122c相连,出水管122d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
杯体122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出水口122c进入到出水管122d中,液体在出水管122d中流动,从出水管122d的一端进入,从出水管122d的另一端流出,由此将电热壶120内的液体排放到外界。
当电热壶120加热完成后,对于杯体122内的液体倒出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情况。可以选择将电热壶120的上开口120a打开,将电热壶120拿起后进行倾倒,以将杯体122内加热好的液体倒出;还可以选择将液体通过出水口122c将液体排出,出水口122c与出水管122d连接,液体可以通过出水管122d排放到杯体122外。
进一步地,出水口122c或/和出水管122d靠近出水口122c的一端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用于过滤杯体122内的液体,防止液体中的杂质堵塞出水管122d。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座110和安装支架130内设置有进水管110a,进水管110a的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进水管110a的另一端与电热壶120相连。
外界水源可以通过进水管110a进入到电热壶120内进行加热,外界水源通过与进水管110a的一端相连,可以使水进入到进水管110a中,水经过进水管110a后从进水管110a的另一端进入到电热壶120中。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热壶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电热壶120、安装支架130和搅拌机构。
其中,电热壶120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110上且上端具有上开口120a;安装支架130的一端与上开口120a正对,安装支架130的另一端设置在基座110上;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片141和驱动搅拌叶片141转动的驱动电机142,搅拌叶片141设置在电热壶120内以对电热壶12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搅拌叶片141可以对液体进行搅拌,防止液体局部的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提高电热壶120对液体的加热效果,使液体的受热更加均匀,搅拌叶片141可以将固体的加热物打碎,提升饮品的口感;驱动电机142可以为搅拌叶片141提供动力,驱动搅拌叶片141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通过搅拌叶片141的和驱动电机142的设置使电热壶120的加热效果更好,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加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电机142设置在安装支架130的一端,驱动电机142与搅拌叶片141之间通过搅拌棒143相连。
搅拌棒143由于传递驱动电机142所产生的转矩,搅拌棒14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42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搅拌棒143的另一端与搅拌叶片141的旋转中心固定,使搅拌叶片141高于电热壶120的底壁,提高搅拌叶片141的搅拌效果。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电热壶120包括壶座121和设置在壶座121上的杯体122,驱动电机142设置在电热壶120的壶座121上。
壶座121可以构造为圆盘形,使电热壶120可以稳定地放置在桌面或其他平面上,杯体122用于盛放带加热液体,驱动电机142设置在壶座121上,由于壶座121设置在杯体122的底部,壶座121与搅拌叶片141的直线距离较短,也就是缩短了搅拌棒143的长度,节省了材料,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搅拌叶片141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搅拌叶片141的至少部分穿过杯体122的底壁且与驱动电机142相连。
搅拌叶片141的旋转中心可以向下延伸,并且延伸的部分穿过杯体122的底壁与驱动电机142的输出轴相连,搅拌叶片141的向下延伸的部分用于传递由驱动电机142所产生的力矩,使搅拌叶片141与驱动电机142之间的连接稳定。
搅拌叶片141与杯体12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可以使搅拌叶片141向下延伸的部分与底壁更加稳定地配合,提高了搅拌叶片141的旋转稳定性,进一步优化了电热壶120的加热效果。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搅拌棒143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段子搅拌部143a,相邻的两个子搅拌部143a中的位于下方的子搅拌部143a可选择地隐藏在位于上方的子搅拌部143a上。
多个子搅拌部143a可以构造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位于下方的子搅拌部143a的直径要小于位于上方的子搅拌部143a的直径,以便于下方的子搅拌部143a收容在上方的子搅拌部143a中。从而可以在需要搅拌棒143时将搅拌部拉长,在不需要搅拌棒143时将搅拌部缩短以提升杯体122的内部空间。
具体地,每段子搅拌部143a的外径不变,且多段子搅拌部143a的外径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依次减小。
搅拌棒143可以通过多个子搅拌部143a的配合进行长度的调节,每个位于下方的子搅拌部143a可以收容在位于上方的子搅拌部143a的内部,以将搅拌棒143长度降低;同样地,在需要对搅拌棒143进行伸长时,将位于下方的子搅拌部143a相对于位于上方的搅拌部向下延伸,从而使搅拌部的整体长度延长。
通过多个子搅拌部143a的设置,使搅拌棒143的长度可调,从而可以根据电热壶120内的待加热液体高度来对搅拌叶片141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子搅拌部143a之间设置有止转机构,止转机构可以防止相连的两个子搅拌部143a之间发生转动,使搅拌棒143可以稳定地传递由驱动电机142所产生的转矩,进而提高了电热壶组件100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搅拌叶片141包括多个间隔的叶片,每个叶片倾斜设置。
在搅拌叶片141的转动过程中,多个叶片可以对加热物进行搅拌,在搅拌叶片141转动一圈后,多个搅拌叶片141可以,提高了搅拌叶片141对加热物的搅拌效率,使待加热液体受热更加均匀。
搅拌叶片141可以为倾斜设置,在搅拌的过程中,液体随着搅拌叶片141的转动,沿倾斜的方向产生向上或向下流动,在不调整搅拌叶片141高度的情况下使液体上下流动起来,进而使液体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提高电热壶120的加热效果。
如图22所示,具体地,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搅拌棒143之间的夹角为50°-8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提升搅拌叶片141的搅拌效果,液体的流动速度更快,从而提升了电热壶组件100的加热效果,进一步优化了电热壶120的加热效果。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壶组件100的牛奶加热方法。
如图21所示,进入煮奶程序后,搅拌叶片141开始搅拌;控制加热盘123对牛奶进行加热,且加热盘123的功率为P;在牛奶的温度为T1时,控制加热盘123停止对牛奶加热;在牛奶的温度为T2时,重新对牛奶进行加热,经过时间t后,完成烹调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牛奶加热方法,通过多次对牛奶的加热,可以使牛奶内的香气散发,且可以将牛奶内的细菌清除,避免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质,防止烧糊现象的发生。
具体地,加热盘123的功率P满足:400W≤P≤800W。
加热盘123的功率在400W≤P≤800W时,可以避免对牛奶的加热过程中局部的温度过高,可以提高牛奶的口感。
牛奶的温度T1满足:80°≤T1≤90°
当牛奶的温度达到80°≤T1≤90°时,牛奶即将沸腾,为防止牛奶烧糊,预设值T1在80°~90°之间,既达到了对牛奶的加热,还防止了牛奶由于温度过高而烧糊。
T2满足:T2≤80℃。当牛奶的温度满足T2≤80℃时,电热盘对牛奶继续进行加热,使牛奶可以反复在80°~90°之间,防止牛奶内的营养物质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充分地保留了牛内的营养物质。
搅拌叶片141的搅拌速度为80转/分-120转/分,通过搅拌叶片141高速的搅拌,使牛奶加热均匀,防止牛奶的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变质,进一步提高了牛奶的加热效果。
烹调程序完成后,进入自动保温程度以将牛奶的温度保持在T3,T3满足:50°≤T3≤70°。
在对牛奶的加热完成后对牛奶进行保温,防止牛奶由于温度过低而发生凝结,并且对牛奶进行持续的加热使牛奶始终保持在可以饮用的状态。
根据方法对牛奶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避免牛奶的烧糊和变质,充分保留牛奶得的营养物质,通过加热后的牛奶味道更加香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入煮奶程序后,搅拌叶片开始搅拌;
控制加热盘对牛奶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盘的功率为P;
在牛奶的温度为T1时,控制加热盘停止对牛奶加热;
在牛奶的温度为T2时,重新对牛奶进行加热,经过时间t后,完成烹调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的功率P满足:400W≤P≤800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的温度T1满足:80°≤T1≤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满足:T2≤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的搅拌速度为80转/分-120转/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调程序完成后,进入自动保温程度以将牛奶的温度保持在T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牛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3满足:50°≤T3≤70°。
CN201711015486.6A 2017-10-26 2017-10-26 牛奶加热方法 Withdrawn CN107536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486.6A CN107536456A (zh) 2017-10-26 2017-10-26 牛奶加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486.6A CN107536456A (zh) 2017-10-26 2017-10-26 牛奶加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6456A true CN107536456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5486.6A Withdrawn CN107536456A (zh) 2017-10-26 2017-10-26 牛奶加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645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0284Y (zh) * 2005-10-31 2007-01-24 胡炯 制作鲜嫩蛋的煮蛋器
CN2894523Y (zh) * 2005-10-31 2007-05-02 胡炯 制作鲜嫩蛋的煮饭锅
CN201160756Y (zh) * 2008-02-22 2008-12-10 蔡坚明 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壶
EP2191751A2 (en) * 2007-08-08 2010-06-02 Foremost B.V. Milk frother
CN203234575U (zh) * 2013-04-10 2013-10-16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打奶器
CN205758379U (zh) * 2016-04-28 2016-12-07 妙悦智能家居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烧水、起泡两用的加热搅拌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0284Y (zh) * 2005-10-31 2007-01-24 胡炯 制作鲜嫩蛋的煮蛋器
CN2894523Y (zh) * 2005-10-31 2007-05-02 胡炯 制作鲜嫩蛋的煮饭锅
EP2191751A2 (en) * 2007-08-08 2010-06-02 Foremost B.V. Milk frother
CN201160756Y (zh) * 2008-02-22 2008-12-10 蔡坚明 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壶
CN203234575U (zh) * 2013-04-10 2013-10-16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打奶器
CN205758379U (zh) * 2016-04-28 2016-12-07 妙悦智能家居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烧水、起泡两用的加热搅拌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1058A (zh) 咖啡烘焙器
CN204218669U (zh) 一种新型饮料机
JP2016502440A (ja) 飲料の調製のための水差し及び飲料製造システム
CN208435285U (zh) 电热壶组件
CN108903590A (zh) 投放口式全功能电锅
CN209438494U (zh) 一种琼脂搅拌机
CN208435283U (zh) 电热壶组件
CN208435287U (zh) 电热壶
CN206491652U (zh) 智能电饭锅
JP2004188030A (ja) 無洗米用炊飯装置
CN103239147B (zh) 旋转出风烤炉
CN103906455B (zh) 水壶
CN107536456A (zh) 牛奶加热方法
CN208481093U (zh) 电热壶组件
CN208481092U (zh) 电热壶组件
CN208435282U (zh) 电热壶组件
CN208435284U (zh) 电热壶
CN205649368U (zh) 一种自动泡茶机
CN205697422U (zh) 一种蒸汽加热、消毒的食物搅拌装置
CN204617044U (zh) 一种制作冰粉的设备
CN208286891U (zh) 烹饪器具
CN203748589U (zh) 爆米花机
CN100356882C (zh) 烹饪和分发食品的装置
CN204768434U (zh) 一种带有温控和计时功能的搅拌釜
CN20828688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427 A, B, 45 Dongxu Road, Nantou Town, Zhong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ONGSHAN CITY DAGUAN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27 Dongxu Road, Shenghui North Industrial Zone, Nantou Town, Zhongshan, Guangdong, 45

Applicant before: ZHONGSHAN CITY DAGUAN ELECTRIC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