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5010A -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5010A
CN107535010A CN201580001230.2A CN201580001230A CN107535010A CN 107535010 A CN107535010 A CN 107535010A CN 201580001230 A CN201580001230 A CN 201580001230A CN 107535010 A CN107535010 A CN 10753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bearer
relay
bearer resources
base station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12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5010B (zh
Inventor
彭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5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期演进技术(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已经变得格外紧张。根据现有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案,剩余的大部分频谱资源处在较高频段。高频段的频谱资源的路损和穿透损都较大,很难实现好的覆盖,而中继技术(英文Relay)则可以很好地解决高频段的覆盖问题。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英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R10标准定义的Relay组网包含宿主基站(英文Donor eNodeB,简称DeNB)和中继站点(英文Relay Node,简称RN)两个逻辑节点。DeNB是在普通基站(英文eNodeB,简称eNB)的基础上增加了对Relay特性相关功能的支持,DeNB在接入普通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简称UE)的同时,也支持接入RN,并承载RN的回传流量。RN逻辑上划分为中继用户设备RN-UE和中继基站RN-eNB两部分:RN-eNB包含标准eNB完整功能和Relay增强功能,RN-eNB可供覆盖范围内的普通UE接入,与普通UE建立接入链路;RN-UE包含了标准UE的部分功能和Relay增强功能,RN-UE接入DeNB,并建立LTE空口承载为RN-eNB提供回传链路。若RN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使用相同的频段,则称为带内Relay;若RN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频段,则称为带外Relay。
很明显,带内Relay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占用的总频谱小于带外Relay,即频谱效率高于带外Relay。但带内Relay需要解决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干扰问题。3GPP R10标准定义了一种时分复用(英文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的方式来避免带内Relay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具体是采用时分半双工的工作模式,在下行方向上,同一时刻仅有下述两个动作中的一个发生:RN-UE接收DeNB的数据,RN-eNB向其下的 普通UE发数据;在上行方向上,同一时刻仅有下述两个动作中的一个发生:RN-UE向DeNB发送数据,RN-eNB接收普通UE的数据。
但在时分半双工的工作模式下,如果下行回传链路工作时(RN-UE接收DeNB的数据),RN-eNB则无法向其下的普通UE发数据,即RN-eNB完全不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因此属于这个RN-eNB的普通UE没有收到PDCCH,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为此,3GPP标准定义了多播/组播单频网络(英文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简称MBSFN)子帧,在这个子帧的前3个符号,DeNB和RN-eNB同时发送各自的PDCCH,驻留在DeNB和RN-eNB下普通UE分别接收DeNB和RN-eNB发送的PDCCH。而DeNB利用剩下的11个符号向RN-UE发送数据,同时RN-eNB在此时间内关闭发射功率。
由于RN-eNB在MBSFN子帧的后11个符号需要关闭发射功率,因此对于现有的RN-eNB需要进行硬件改动,以支持此功能,从而提高了成本;另外,部分老旧LTE终端不支持MBSFN子帧,造成无法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MBSFN子帧带来的硬件设备不支持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站点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 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包括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所述中继基站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通过通信接口相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包括:
所述中继用户设备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中继基站;
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包括:
所述中继基站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第二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资源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宿主基站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宿主基站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宿主基站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包括:
所述宿主基站周期性地根据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 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包括: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第二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
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LTE带内中继装置为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包括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所述中继基站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通过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包括所述接收模块,所述中继基站包括所述调度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用于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中继基站;
所述中继基站,用于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第二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资源不同。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
周期性地根据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 为所述宿主基站与第二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第一收发器、第二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第一收发器、第二收发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装置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收发器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
控制所述第二收发器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收发器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器和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总线系统包括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
所述装置包括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所述中继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总线和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通过所述 第一总线相通信,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总线和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收发器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总线相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器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器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所述分配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发送给所述中继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第二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资源不同。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装置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具体用于
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
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用于:
周期性地根据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器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的 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第二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LTE带内中继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LTE带内中继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宿主基站,用于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所述第一中继站点,用于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所述分配信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具体用于: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站点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宿主站点与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而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从而使得第一中继站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中继用户设备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B资源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RN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RN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带内中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实施例的描述,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参见图1,该场景为Relay组网,包括DeNB 10、RN 20、接入在RN 20下的第一UE 30和接入在DeNB 10下的第二UE 40。其中,DeNB 10在支持第二UE 40接入的同时,也支持RN 20接入,并承载RN 20的回传流量。RN 20逻辑上划分为RN-UE和RN-eNB两部分:RN-eNB可供覆盖范围内的第一UE 30接入,与第一UE 30建立接入链路;RN-UE接入DeNB 10,并建立LTE空口承载为RN-eNB提供回传链路。
其中,第一UE 30和第二UE 40均是指用户侧的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DeNB 10下可以接入一个或多个RN 20。
上述应用场景中的设备和连接关系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图2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Relay组网中的RN(也即后文第一RN)来执行,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RN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英文Radio Bear,简称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一个子帧由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源(即子载波)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步骤102: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其中,第一RN与第一UE通信包括: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建立接入链路,然后进行数据传输等。
预定的频段是指DeNB的工作频段,为了方便阅读,后文采用第一频段作 为替代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回传链路可以占用第一频段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而接入链路则占用第一频段中部的RB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N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而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第一RN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3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Relay组网中的RN(也即第一RN)来执行,并且在该方法中具体记载了如何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RN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Relay-PDCCH,简称R-PDCCH)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英文Radio Bear,简称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
具体地,由于DeNB将分配信息发送到第一RN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第一RN可以正常使用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是为预设延迟时间之后的第一回传链路所分配的。预设延迟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如图4所示,一个子帧由时域(时间)和频域(频率)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源(即子载波)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另外,如图4所示,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占用频域(频段)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资源,例如第一回传链路占用图示频域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而接入链路则占用图示频域内处于中部的无线承载资源。
在Relay技术中,DeNB和RN-eNB通过PDCCH向接入的普通UE发送控制信令,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英文PDSCH)向普通UE发送数据。DeNB通过R-PDCCH向RN-UE发送控制信令,上述分配信息可以包含在控制信令中,除此之外,DeNB向RN-UE发送的控制信令还包括调制编码方式等等内容。
R-PDCCH与PDCCH占用的RB资源相互独立,但R-PDCCH可以占用部分PDSCH的RB资源进行传输。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一个子帧的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PDCCH后的一个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作为R-PDCCH,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可以采用现有同样的方式,即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所有RB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指定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除PDCCH所用的符号以外的符号中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例如,采用一个子帧中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而在该子帧的剩余符号中,采用其中的1-2个(或其他个数)RB资源作为R-PDCCH。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通过调制编码将分配信息同时采用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进行传输,从而避免采用一个RB资源传输时信号干扰造成的数据丢失或错误问题,减小了信号干扰对传输的影响。在具体实现时,R-PDCCH可以在第一频段的两端占用同样多数目的RB资源。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个子帧的前3个符号中(图中B框内RB资源),DeNB通过PDCCH向接入的UE1(普通UE)发送控制信令,RN-eNB通过PDCCH向接入的UE2(普通UE)发送控制信令。在该子帧后续的符号中,DeNB通过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图中A框内RB资源)向RN-UE发送分配信息。在Xms(即前述预设延迟时间)后的子帧内,RN-eNB采用图中右侧阴影部分(频段中部)RB资源与UE2进行通信,而在此子帧内,第一回传链路占用图中左侧两处阴影部分(频段两端)的RB资源。
进一步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 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DeNB与第二RN之间的链路,第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第二RB资源与第三RB资源不同,从而避免第一RN与接入第一RN的UE通信时与第二回传链路产生干扰。
步骤202: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其中,第一RN与第一UE通信包括: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建立接入链路,然后进行数据传输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回传链路可以占用第一频段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而接入链路则占用第一频段中部的RB资源。具体可以如图4所示,处在频段两端的阴影部分表示的RB资源可以作为第一回传链路,而处在频段中部的阴影部分表示的RB资源可作为接入链路。在具体实现时,第一回传链路可以在频段的两端占用同样多数目的RB资源,例如图4所示的每端4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N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而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第一RN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6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Relay组网中的DeNB来执行,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DeNB在第一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DeNB与接入DeNB的第一RN之间的链路。
具体地,由于DeNB将分配信息发送到第一RN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第一RN可以正常使用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是为预设延迟时间之后的第一回传链路所分配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一个子帧由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 源(即子载波)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步骤302:DeNB向第一RN发送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DeNB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然后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中继站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同时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7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Relay组网中的DeNB来执行,并且在该方法中具体记载了如何分配RB资源及如何发送分配信息,参见图7,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DeNB周期性地根据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DeNB与接入DeNB的第一RN之间的链路。
具体地,根据第一回传链路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第一RB资源是指,比较第一回传链路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与接入链路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和/或比较第一回传链路的业务优先级与接入链路的业务优先级,然后根据现有的RB分配策略进行分配。例如当第一回传链路的业务优先级大于第二UE对应的接入链路的业务优先级时,优先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空闲的RB资源。其中,接入链路为DeNB与第二UE间的链路,第一UE为由DeNB提供服务的UE。
进一步地,上述分配过程中DeNB周期性地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调度周期所占用的RB资源,所以这里的周期与调度周期长短相关,且分配的动作是实 时发生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MBSFN子帧实现的半静态配置(即MBSFN子帧长度固定,且收发所占的符号也固定)而言,实时性地分配RB资源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避免了静态分配产生的资源浪费。
容易知道,上述RB资源分配方法仅作为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进一步地,由于DeNB将分配信息发送到第一RN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第一RN可以正常使用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是为预设延迟时间之后的第一回传链路所分配的。预设延迟时间与DeNB与RN-eNB及RN-eNB和RN-UE间的传输时延等因素有关,预设延迟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一个子帧由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源(即子载波)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步骤402:DeNB通过R-PDCCH向第一RN发送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一个子帧的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PDCCH后的一个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作为R-PDCCH,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可以采用现有同样的方式,即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所有RB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指定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除PDCCH所用的符号以外的符号中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例如,采用一个子帧中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而在该子帧的剩余符号中,采用其中的1-2个(或其他个数)RB资源作为R-PDCCH。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通过调制编码将分配信息同时采用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进行传输,从而避免采用一个 RB资源传输时信号干扰造成的数据丢失或错误问题,减小了信号干扰对传输的影响。在具体实现时,R-PDCCH可以在第一频段的两端占用同样多数目的RB资源。
进一步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DeNB与第二RN之间的链路,第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第二RB资源与第三RB资源不同,从而避免第一RN与接入第一RN的UE通信时与第二回传链路产生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DeNB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然后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中继站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同时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8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Relay组网中的DeNB和RN共同来执行,并且在该方法中RN(也即第一RN)包括RN-eNB和RN-UE两个部分,其中RN-eNB与RN-UE连接,参见图8,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DeNB在第一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DeNB与接入DeNB的第一RN之间的链路。
具体地,步骤501可以包括:DeNB周期性地根据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其中,根据第一回传链路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第一RB资源是指,比较第一回传链路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与DeNB的接入链路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和/或比较第一回传链路的业务优先级与接入链路的业务优先级,然后根据现有的RB分配策略进行分配。例如当第一回传链路的业务优先级大于第二UE对应的接入链路的业务优先级时,优先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空闲的RB资源。其中,接入链路为DeNB 与第二UE间的链路,第一UE为由DeNB提供服务的UE。
进一步地,上述分配过程中DeNB可以周期性地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调度周期所占用的RB资源,所以这里的周期与调度周期长短相关,且分配的动作实时发生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MBSFN子帧实现的半静态配置(即MBSFN子帧长度固定,且收发所占的符号也固定)而言,实时性地分配RB资源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避免了静态分配产生的资源浪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DeNB将分配信息发送到第一RN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第一RN可以正常使用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是为预设延迟时间之后的第一回传链路所分配的。预设延迟时间与DeNB与RN-eNB及RN-eNB和RN-UE间的传输时延等因素有关,预设延迟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一个子帧由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源(即子载波)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步骤502:DeNB向第一RN发送分配信息;第一RN中的RN-UE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
容易知道,分配信息还可以携带当前时间以及调度周期的时间。
进一步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DeNB与第二RN之间的链路,第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
具体地,DeNB向第一RN发送分配信息,可以包括:通过R-PDCCH向第一RN发送的分配信息。
具体地,第一RN中的RN-UE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可以包括:第一RN中的RN-UE通过R-PDCCH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
其中,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通过调制编码将分配信息同时采用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进行传输,从而避免采用一个RB资源传输时信号干扰造成的数据丢失或错误问题,减小了信号干扰对传输的影响。
步骤503:RN-UE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中的RN-eNB。
具体地,步骤503可以包括:RN-UE通过自定义接口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中的RN-eNB,自定义接口包括但不限于总线接口或局域网接口。
在具体实现时,RN-UE和RN-eNB可以是两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同一个设备箱内的两个芯片,也可以是一个芯片上的两个模块。RN-UE可以是包含Relay增强功能的普通UE,其中Relay增强功能包括但不限于QOS功能,用于为不同优先级的业务分配不同的传输资源,相应地RN-eNB也可以是包含Relay增强功能的普通eNB。
步骤504:RN-eNB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进行,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其中,第一RN与第一UE通信包括: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建立接入链路,然后进行数据传输等。
进一步地,第二RB资源还与第三RB资源不同,从而避免第一RN与接入第一RN的UE通信时与第二回传链路产生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N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而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第一RN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9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为第一RN或集成在第一RN上,用于执行图2、3或8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参见图9,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
其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一个子帧由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源(即子载波) 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调度模块602,用于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其中,调度模块602与第一UE通信时,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建立接入链路,然后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回传链路可以占用第一频段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而接入链路则占用第一频段中部的RB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601,具体用于:
通过R-PDCCH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一个子帧的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PDCCH后的一个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作为R-PDCCH,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可以采用现有同样的方式,即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所有RB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指定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除PDCCH所用的符号以外的符号中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例如,采用一个子帧中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而在该子帧的剩余符号中,采用其中的1-2个(或其他个数)RB资源作为R-PDCCH。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R-PDCCH占用的RB资源可以为第一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通过调制编码将分配信息同时采用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进行传输,从而避免采用一个RB资源传输时信号干扰造成的数据丢失或错误问题,减小了信号干扰对传输的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TE带内中继装置可以为第一RN,第一RN包括RN-eNB和RN-UE,RN-eNB与RN-UE连接,具体实现可以是:RN-UE包括接收模块601,RN-eNB包括调度模块602。
具体地,RN-UE,用于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将分配信息发送给 RN-eNB;
RN-eNB,用于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DeNB与第二RN之间的链路,第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第二RB资源与第三RB资源不同,从而避免第一RN与接入第一RN的UE通信时与第二回传链路产生干扰。
其中,RN-UE通过自定义接口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中的RN-eNB,自定义接口包括但不限于总线接口或局域网接口。
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RN-UE 61和RN-eNB 62为互相独立的两个部分。例如,RN-UE 61和RN-eNB 62可以是两个独立的设备,此时在两个设备中分别配置有具体的功能芯片,RN-UE 61中的功能芯片用作接收模块601,RN-eNB 62中的功能芯片用作调度模块602。又例如,RN-UE 61和RN-eNB 62也可以是同一个设备箱内的两个芯片,此时在两个芯片中分别配置有具体的功能模块,RN-UE 61中的功能模块用作接收模块601,RN-eNB 62中的功能模块用作调度模块602。再例如,RN-UE 61和RN-eNB 62也可以是一个芯片上的两个功能模块,此时在两个功能模块中分别配置有具体的硬件电路,RN-UE 61中的硬件电路用作接收模块601,RN-eNB 62中的硬件电路用作调度模块602。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RN-UE 61和RN-eNB 62之间可以共用部分硬件,例如如图所示,RN-UE 61和RN-eNB 62共用处理器6A和存储器6B等部件;而RN-UE 61和RN-eNB 62中也设有各自独立的硬件部分,如RN-UE 61中的第一收发器6C,RN-eNB 62中的第二收发器6D,第一收发器6C和第二收发器6D可以分别用作前述接收模块601和调度模块602。
当然还可以在上述设备、芯片或者功能模块中存储对应的软件,使得软件执行过程中产生对应的功能,以实现接收模块601和调度模块602。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而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第一RN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 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12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为DeNB或集成在DeNB上,用于执行图6、7或8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参见图12,该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701,用于在第一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DeNB与接入DeNB的第一RN之间的链路。
发送模块702,用于向第一RN发送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进一步地,分配模块701,具体用于:DeNB周期性地根据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
具体地,根据第一回传链路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第一RB资源是指,比较第一回传链路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与接入链路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和/或比较第一回传链路的业务优先级与接入链路的业务优先级,然后根据现有的RB分配策略进行分配。例如当第一回传链路的业务优先级大于第二UE对应的接入链路的业务优先级时,优先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空闲的RB资源。其中,接入链路为DeNB与第二UE间的链路,第一UE为由DeNB提供服务的UE。
进一步地,上述分配过程中DeNB周期性地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调度周期所占用的RB资源,所以这里的周期与调度周期长短相关,且分配的动作是实时发生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MBSFN子帧实现的半静态配置(即MBSFN子帧长度固定,且收发所占的符号也固定)而言,实时性地分配RB资源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避免了静态分配产生的资源浪费。
具体地,由于DeNB将分配信息发送到第一RN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第一RN可以正常使用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是为预设延迟时间之后的第一回传链路所分配的。预设 延迟时间与DeNB与RN-eNB及RN-eNB和RN-UE间的传输时延等因素有关,预设延迟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周期的长度可以是1ms,也即一个子帧的长度。一个子帧由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定义,时域由符号组成,频域则由无线承载资源(即子载波)组成。由于DeNB通常会在每个子帧内为接入的设备(包括RN和UE)分配无线承载资源,所以分配信息中指示的第一回传链路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也以子帧长度为周期。
进一步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DeNB与第二RN之间的链路,第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第二RB资源与第三RB资源不同,从而避免第一RN与接入第一RN的UE通信时与第二回传链路产生干扰。
具体地,发送模块702,具体用于:通过R-PDCCH向第一RN发送的分配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一个子帧的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PDCCH后的一个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作为R-PDCCH,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可以采用现有同样的方式,即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所有RB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指定符号内的所有RB资源。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R-PDCCH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第一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具体为一个子帧中除PDCCH所用的符号以外的符号中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例如,采用一个子帧中前1~3个符号作为PDCCH,而在该子帧的剩余符号中,采用其中的1-2个(或其他个数)RB资源作为R-PDCCH。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且在每一端均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RB资源。通过调制编码将分配信息同时采用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进行传输,从而避免采用一个RB资源传输时信号干扰造成的数据丢失或错误问题,减小了信号干扰对传输的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TE带内中继装置可以为DeNB。
在具体实现时,分配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功能芯片。 分配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个芯片中,分配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为芯片中配置的两个功能模块。分配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功能模块内,分配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为功能模块中配置的两个功能硬件电路。当然还可以在上述芯片或者功能模块中存储对应的软件,使得软件执行过程中产生对应的功能,以实现接收模块601和调度模块602。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然后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中继站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同时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13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至少一个存储器802、第一收发器803、第二收发器804和总线系统805,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801、至少一个存储器802、第一收发器803、第二收发器804通过所述总线系统805相通信;第一收发器803用于与DeNB进行通信,第二收发器804用于与第一UE进行通信;至少一个存储器8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至少一个处理器801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8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装置执行如图2、3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
具体地,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收发器803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
控制第二收发器804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收发器803通过R-PDCCH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 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预定频段内的部分RB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具体地,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器和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802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总线系统805包括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
参见图14,LTE带内中继装置包括RN-eNB 81和RN-UE 82,RN-eNB 8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器811、第一存储器812、第一收发器803、第一总线814和第一通信接口815,第一处理器811、第一存储器812、第一收发器803和第一通信接口815通过第一总线814相通信,第一存储器81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RN-eNB 81运行时,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器811执行第一存储器81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RN-eNB 81执行如图2、3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RN-UE 8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器821、第二存储器822、第二收发器804、第二总线824和第二通信接口825,第二处理器821、第二存储器822、第二收发器804和第二通信接口825通过第二总线824相通信,第二存储器82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RN-UE 82运行时,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器821执行第二存储器82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RN-UE 82执行如图2、3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其中,第一通信接口815和第二通信接口825相连接。
更具体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器811,用于控制第一收发器803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
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器821,用于控制第二收发器804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
进一步地,第二处理器821具体用于:控制第二通信接口825将分配信息通过第一通信接口815发送给RN-eNB 8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第二RN与DeNB之间的链路,第 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第二RB资源与第三RB资源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而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第一RN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图15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收发器903和总线系统904,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收发器903通过所述总线系统904相通信;收发器903用于与第一RN进行通信;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901执行存储器9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装置执行如图6、7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
具体地,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具体用于: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DeNB与接入DeNB的第一RN之间的链路;
控制收发器903向第一RN发送分配信息,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具体用于:
周期性地根据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具体用于:
控制收发器903通过R-PDCCH向第一RN发送的分配信息,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预定频段内的部分RB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PDCCH占用的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RB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RB资源,第二回传链路为DeNB与第二RN之间的链路,第 二RN为接入DeNB的除第一RN之外的其他RN。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然后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第一RN,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RN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第一UE为由第一RN提供服务的UE,第二RB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中继站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同时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图2、3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图6、7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
图16提供了一种LTE带内中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该系统包括:DeNB 1001和第一RN 1002,DeNB 1001用于执行如图6、7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第一RN 1002用于执行如图2、3或图8所对应的LTE带内中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N接收DeNB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在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RB资源与第一UE通信,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RB资源,第一回传链路为第一RN与DeNB之间的链路,而第二RB资源为第一频段内与第一RB资源不同的RB资源,从而使得第一RN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RB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同时使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而不产生干扰,同时不再需要使用MBSFN子帧进行传输,不需要对RN-eNB进行改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大大解决了设备的兼容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站点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包括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所述中继基站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通过通信接口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包括:
    所述中继用户设备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中继基站;
    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包括:
    所述中继基站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进行通信。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第二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资源不同。
  9.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宿主基站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宿主基站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基站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包括:
    所述宿主基站周期性地根据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包括: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13. 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第二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
  14. 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 第一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
    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17. 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毫秒且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小于或等于8毫秒。
  19. 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TE带内中继装置为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包括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所述中继基站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通过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包括所述接收模块,所述中继基站包括所述调度模块。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用于接收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并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中继基站;
    所述中继基站,用于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1. 根据权利要求14-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第二中继站点与所述宿主基站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资源不同。
  22. 一种LTE带内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
    周期性地根据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上的数据量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分配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26. 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还用于指示至少一条第二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三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二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第二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中继站点为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除所述第一中继站点之外的其他中继站点。
  27. 一种LTE带内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宿主基站,用于在预定的频段内为第一回传链路分配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所述第一回传链路为所述宿主基站与接入所述宿主基站的第一中继站点之间的链路;向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发送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回传链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所述第一中继站点,用于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所述分配信息;在所述调度周期内采用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与第一用户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由所述第一中继站点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资源为预定的频段内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资源不同的无线承载资源。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站点,具体用于:
    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所述宿主基站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频段内的部分无线承载资源。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占用的无线承载资源为所述预定的频段内处于两端的无线承载资源。
  30. 根据权利要求27-3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回传链路在预设延迟时间后的一个调度周期内占用的第一无线承载资源。
CN201580001230.2A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7535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0389 WO2016191975A1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010A true CN107535010A (zh) 2018-01-02
CN107535010B CN107535010B (zh) 2020-02-14

Family

ID=5743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1230.2A Active CN107535010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94038B1 (zh)
CN (1) CN107535010B (zh)
WO (1) WO201619197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699A (zh) * 2018-02-11 2019-08-2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110474733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CN111836367A (zh) * 2019-04-16 2020-10-2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中继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15366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中继设备、宿主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53671A (zh) * 2019-06-29 2020-12-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792A (zh) * 2017-09-04 2018-01-2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回传共站干扰抑制的方法、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9191936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8042491A (zh) * 2018-04-04 2024-05-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中继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51747B (zh) 2018-04-04 2024-03-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中继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6485A1 (en) * 2008-11-12 2010-05-20 Motorola, Inc. Resource sharing in relay operation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804667A (zh) * 2009-06-16 2012-11-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同步harq操作和干扰避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38520A (zh) * 2008-07-03 2013-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CN103814532A (zh) * 2011-09-23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带内/带外中继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1300B1 (ko) * 2009-04-21 2016-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지시자를 이용한 중계기 통신 기법
CN102013961B (zh) * 2009-11-05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082642B (zh) * 2010-04-30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回程链路上的控制信令发送及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520A (zh) * 2008-07-03 2013-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WO2010056485A1 (en) * 2008-11-12 2010-05-20 Motorola, Inc. Resource sharing in relay operation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804667A (zh) * 2009-06-16 2012-11-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同步harq操作和干扰避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14532A (zh) * 2011-09-23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带内/带外中继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699A (zh) * 2018-02-11 2019-08-2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110474733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CN110474733B (zh) * 2018-05-11 2022-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CN111836367A (zh) * 2019-04-16 2020-10-2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中继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15366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中继设备、宿主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53666B (zh) * 2019-06-27 2024-01-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中继设备、宿主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53671A (zh) * 2019-06-29 2020-12-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2153671B (zh) * 2019-06-29 2024-05-0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4038A4 (en) 2018-05-30
CN107535010B (zh) 2020-02-14
EP3294038A1 (en) 2018-03-14
EP3294038B1 (en) 2021-02-24
WO2016191975A1 (zh)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5010A (zh) 一种lte带内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2557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26504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using frame configuration which supports relay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9954658B2 (en)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s
US20120147810A1 (en) Flexible Ways to Indicate Downlink/Uplink Backhaul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in a Relay System
CN109644430A (zh) 复用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2188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644142A (zh) 用于低延迟和延迟容忍通信资源共存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60781A (zh) 具有中继节点的ofdma无线网络的链路调度算法
CN101895987B (zh) 回程链路上行资源配置指示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75637A (zh) 用于半双工和全双工的电信装置与方法
CN103988560A (zh) 用于半双工和全双工的电信装置与方法
CN106506129B (zh) 中继回传链路的上行传输方法
JP7339451B2 (ja) リソース配置方法、装置及び機器
KR20080047001A (ko) 다중 홉 중계방식의 광대역 무선접속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CN101442755B (zh) 一种支持Relay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13260050B (zh) Iab网络的复用调度方法和iab节点
CN101442357B (zh) 一种采用支持中继的帧结构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64963B (zh) 一种传输回程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070823A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the same system
CN103108400B (zh) 无线帧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8353437A (zh) 网络系统、节点、帧通信方法及程序
CN110769513B (zh) 多跳中继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KR20090070737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66521B1 (ko) 다중 홉 중계 방식의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중계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