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4213B -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213B
CN107534213B CN201580079831.5A CN201580079831A CN107534213B CN 107534213 B CN107534213 B CN 107534213B CN 201580079831 A CN201580079831 A CN 201580079831A CN 107534213 B CN107534213 B CN 107534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larized
radio module
network device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8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4213A (zh
Inventor
张亮福
G·G·陈
刘常明
曹振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treme Net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xtreme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treme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Extreme Net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34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4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9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in bluetooth or WI-FI devic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0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 H01Q21/205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providing a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Abstract

一种网络装置,包括:第一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一无线电信号;第一天线阵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第二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二无线电信号;以及第二天线阵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其中,在工作中,在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之间保持至少40dB的天线隔离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行使用所述第一频带运行。

Description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装置和天线设计的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及其天线设计。
背景技术
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开发的领域是网络装置和天线设计。特别地,正在开发具有可以在相同频带中工作的两个无线电的接入点。一个问题是,由在相同频带中并行工作的两个无线电所引起的干扰使并行操作变得困难。一个解决方案是使接入点更大,以在物理上隔离两个无线电的天线。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接入点通常具有紧凑的大小。另一解决方案是动态地切换两个无线电的操作。该方案问题在于接入点实际上不具有实际在相同频带中同时工作的两个无线电。
因此,存在对具有可以在相同频带中并行工作的无线电的实际大小的网络装置的需求。
现有技术的前述示例及其相关限制旨在进行示例性说明而非排他。在阅读说明书和研究附图时,相关技术的其它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结合意在成为典型例和说明例而不必限制范围的系统、工具和方法来描述和示出以下实现及其各方面。在各种实现中,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而其它实现涉及其它改进。
各种实现包括网络装置以及针对具有可以在相同频带中并行工作的无线电的网络装置的天线设计。
在各种实现中,第一无线电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一无线电信号,包括多个第一极化天线的第一天线阵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第二无线电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二无线电信号,包括多个第二极化天线的第二天线阵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其中,在工作中,在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之间保持至少40dB的天线隔离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行使用所述第一频带运行。
在阅读以下描述和研究附图的若干示例时,这些和其它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顶视图。
图3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底视图。
图4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前视图。
图5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图6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顶视图。
图7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底视图。
图8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前视图。
图9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后视图。
图10描述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示例图。
图11是包括耦合至具有用以增大耦合至天线的无线电模块的动态范围的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控制的低噪声放大器的天线的示例性天线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立体图100。极化天线可被实现作为用于根据形成包括Wi-Fi的无线网络的一部分所用的适用协议(诸如IEEE 802.11标准等)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网络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协议通过引用而并入于此。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极化天线可被定位成相对于网络装置被水平极化。
在特定实现中,极化天线通过Wi-Fi连接而无线耦合至端用户装置,其中该端用户装置用作或者包括站。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站可被称为具有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与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介质的物理层(PHY)接口的装置。因此,例如,端用户装置可以被称为站(如果适用的话)。IEEE 802.11a-1999、IEEE 802.11b-1999、IEEE 802.11g-2003、IEEE 802.11-2007和IEEE 802.11n TGn Draft 8.0(2009)通过引用而并入。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802.11标准兼容的或者符合802.11标准的系统符合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至少一些项并包括Wi-Fi系统:并入文档的要求和/或建议、或者来自这些文档的早期草案的要求和/或建议。Wi-Fi是非技术性的描述,其一般与IEEE 802.11标准、Wi-Fi保护接入(WPA)和WPA2安全标准以及可扩展认证协议(EAP)标准相关。在可选实施例中,站可以符合与Wi-Fi或IEEE 802.11不同的标准,可以被称为“站”以外的某物,并且可以具有与无线或其它介质的不同的接口。
在特定实现中,极化天线是符合IEEE 802.3的网络装置的一部分。IEEE 802.3是工作组以及由该工作组产生的用于定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有线以太网的MAC的IEEE标准的集合。这一般是利用一些广域网应用的局域网技术。通常利用各种类型的铜缆或光缆在节点和/或基础设施装置(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之间进行物理连接。IEEE 802.3是支持IEEE 802.1网络架构的技术。如相关领域众所周知的,IEEE 802.11是工作组以及用于在2.4GHz、3.6GHz和5GHz频带中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计算机通信的标准的集合。标准IEEE802.11-2007的基础版本已具有后续修订。这些标准为使用Wi-Fi品牌的无线网络产品提供基础。IEEE 802.1和802.3通过引用而并入于此。
在特定实现中,极化天线耦合至无线电。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无线电可以是2.4GHz~5GHz双频带无线电或者仅5GHz无线电。进一步地,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极化天线可以被包括作为如下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其中该网络装置包括在相同频带中并行工作的无线电。例如,极化天线可以被包括作为如下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其中该网络装置包括与在5GHz频带中工作的第二无线电并行地在该5GHz频带中工作的第一无线电。在另一示例中,极化天线可以被包括作为如下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其中该网络装置包括与在5GHz频带中工作的仅5GHz无线电并行地在该5GHz频带中工作的2.4GHz~5GHz双频带无线电。
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平面中的第一导体板102和第二天线平面中的第二导体板104。第一导体板102和第二导体板104关于中央接头106安装在一起。该接头可以是固定的,以使得第一天线平面和第二天线平面彼此平行,或者该接头可以是灵活的,以使得第一天线平面和第二天线平面在交线处彼此相交。在各种实现中,第一导体板102、第二导体板104和中央接头至少部分地包括导电材料。
第一导体板102包括第一天线叶片108、第二天线叶片110和第三天线叶片112。第一天线叶片108、第二天线叶片110和第三天线叶片112各自包括相应的臂116和翼118。第一天线叶片108、第二天线叶片110和第三天线叶片112的相应臂关于中央接头106彼此成角度地隔开。例如,这些臂可以关于中央接头106以120°彼此分开。第一天线叶片108、第二天线叶片110和第三天线叶片112的各相应翼沿着逆时针方向从各相应臂伸出。结果,第一导体板102可以展现出关于中央接头106的旋转对称。
第二导体板104包括第一天线叶片120、第二天线叶片122和第三天线叶片124。第二导体板的第一天线叶片120、第二天线叶片122和第三天线叶片124各自包括相应的臂126和翼128。第二导体板的第一天线叶片120、第二天线叶片122和第三天线叶片124的相应臂关于中央接头106彼此成角度地隔开。例如,这些臂可以关于中央接头106以120°彼此分开。第二导体板104的第一天线叶片120、第二天线叶片122和第三天线叶片124的各相应翼沿着顺时针方向从各相应臂伸出。结果,第二导体板104可以展现出关于中央接头106的旋转对称。
在特定实现中,第一导体板102的第一叶片108和第二导体板104的第一叶片120的相应臂、第一导体板102的第二叶片110和第二导体板104的第二叶片122的相应臂、以及/或者第一导体板102的第三叶片112和第二导体板104的第三叶片124的相应臂彼此重叠,以使得在从天线的顶视图或底视图观察时,这些臂关于沿着叶片的相应臂的中心的轴展现出镜面对称。例如,第一导体板102的第三叶片112的臂和翼以及第二导体板104的第三叶片124的臂和翼可以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沿着相反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延伸,以使得在从天线的顶视图或底视图观看时,这些臂和翼关于沿着臂的中心的轴展现出镜面对称。在特定实现中,相应叶片的臂为12mm长,并且各翼为4mm×8mm。
图2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顶视图200。极化天线包括接头206处耦合在一起的第一导体板202和第二导体板204。第一导体板202包括第一叶片208、第二叶片210和第三叶片212。第一导体板202的第一叶片208、第二叶片210和第三叶片212包括沿逆时针方向从臂伸出的翼。第二导体板204包括第一叶片214、第二叶片216和第三叶片218。第二导体板204的第一叶片214、第二叶片216和第三叶片218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从臂伸出的翼。第一导体板202和第二导体板204被定位成使得相应的第一导体板202的第一叶片208和第二导体板204的第一叶片214的臂、第一导体板202的第二叶片210和第二导体板204的第二叶片216的臂、以及第一导体板202的第三叶片212和第二导体板204的第三叶片218的臂重叠。结果,相应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关于沿着相应叶片的臂的中心的轴(例如,220)展现出镜面对称。
图3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底视图300。极化天线包括接头306处耦合在一起的第二导体板302和第一导体板304。第二导体板302包括第一叶片308、第二叶片310和第三叶片312。第二导体板302的第一叶片308、第二叶片310和第三叶片312包括沿逆时针方向从臂伸出的翼。第一导体板304包括第一叶片314、第二叶片316和第三叶片318。第一导体板304的第一叶片314、第二叶片316和第三叶片318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从臂伸出的翼。第二导体板302和第一导体板304被定位成使得相应的第二导体板302的第一叶片308和第一导体板304的第一叶片314的臂、第二导体板302的第二叶片310和第一导体板304的第二叶片316的臂、以及第二导体板302的第三叶片312和第一导体板304的第三叶片318的臂重叠。结果,相应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关于沿着相应叶片的臂的中心的轴(例如,320)展现出镜面对称。
图4描述极化天线的示例的前视图400。极化天线包括接头406处耦合在一起的第一导体板402和第二导体板404。第一导体板402包括第一翼的与第一翼附接至的第一臂相对的平坦部分408、第一翼的圆形内部410、附接至第二臂(不可见)的第二翼的圆形外部412、以及第三臂414。第二导体板404包括附接至第四臂的第四翼的圆形外部416、第四臂418、第五臂420、第五翼的与第五翼附接至的第五臂相对的平坦部分422、以及第五翼的圆形外部424。
图5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500。极化天线可被实现作为用于根据形成包括Wi-Fi的无线网络的一部分所用的适用协议(诸如IEEE 802.11标准等)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网络装置的一部分。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极化天线可被定位成相对于网络装置而被垂直极化。
在特定实现中,极化天线通过Wi-Fi连接而无线耦合至端用户装置,其中该端用户装置用作或者包括站。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站可被称为具有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与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介质的物理层(PHY)接口的装置。因此,例如,端用户装置可以被称为站(如果适用的话)。
在特定实现中,极化天线是符合IEEE 802.3的网络装置的一部分。IEEE 802.3是工作组以及由该工作组产生的用于定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有线以太网的MAC的IEEE标准的集合。这一般是利用一些广域网应用的局域网技术。通常利用各种类型的铜缆或光缆在节点和/或基础设施装置(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之间进行物理连接。IEEE 802.3是支持IEEE 802.1网络架构的技术。如相关领域众所周知的,IEEE 802.11是工作组以及用于在2.4GHz、3.6GHz和5GHz频带中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计算机通信的标准的集合。标准IEEE802.11-2007的基础版本已具有后续修订。这些标准为使用Wi-Fi品牌的无线网络产品提供基础。
在特定实现中,极化天线耦合至无线电。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无线电可以是2.4GHz~5GHz双频带无线电或者仅5GHz无线电。进一步地,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极化天线可以被包括作为如下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其中该网络装置包括相同频带中并行工作的无线电。例如,极化天线可以被包括作为如下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其中该网络装置包括与在5GHz频带中工作的第二无线电并行地在该5GHz频带中工作的第一无线电。在另一示例中,极化天线可以被包括作为如下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其中该网络装置包括与在5GHz频带中工作的仅5GHz无线电并行地在该5GHz频带中工作的2.4GHz~5GHz双频带无线电。
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导体板502和第二导体板204。在各种实现中,第一导体板502和第二导体板504至少部分地包括导电材料。第一导体板502的宽度沿着边缘506从第一宽度508线性增加到第二宽度510。在特定实现中,边缘506具有8mm的长度,第一宽度508为4mm并且第二宽度510为6mm。第二导体板504的宽度沿着边缘512从第一宽度514线性增加到第二宽度516。在特定实现中,边缘512具有8mm的长度,第一宽度514为4mm并且第二宽度516为6mm。
第一导体板502包括突起518。第二导体板504包括突起520。突起518和突起520具有面向彼此以形成通道的边。在特定实现中,突起518与突起520相比具有更小的大小。突起518和520从第一导体板502和第二导体板504伸出,以在第一导体板502和第二导体板504之间形成通道。
图6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顶视图600。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导体板602和第二导体板604。第一导体板602包括突起606。第二导体板604包括突起608。突起606和608从第一导体板602和第二导体板604伸出,以在第一导体板602和第二导体板604之间形成通道610。
图7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底视图700。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导体板702和第二导体板704。第一导体板702包括突起706。第二导体板704包括突起708。突起706和708从第一导体板702和第二导体板704伸出,以在第一导体板702和第二导体板704之间形成通道710。
图8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前视图800。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导体板802和第二导体板804。第一导体板802和第二导体板804之间存在通道806。
图9描述极化天线的另一示例的后视图900。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导体板902和第二导体板904。第一导体板902和第二导体板904之间存在通道906。
图10描述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示例图1000。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网络装置旨在表示路由器、交换机、接入点、网关(包括无线网关)、中继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用作网关时,网络装置可以将数据从网络的后端传送至耦合至该网络装置的装置。在用作接入点时,网络装置可以使耦合至该网络装置的装置耦合至与该网络装置相关联的网络。网络装置可以根据形成诸如Wi-Fi等的无线网络的一部分所用的适用协议而运行。
传统网络装置必须具有消费者采纳的适当大小。由于要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诸如无线接入点等的网络装置的典型大小足够小(通常在任何水平方向上都小于1英尺,并且通常不厚于2英寸),因此同时进行无线电操作被认为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有利地,通过利用以上参考图1~9讨论的示例极化天线,网络装置的样式可被设计成满足适合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的相对较小的形成因子的消费者驱动型需求。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网络装置是单频带的且双重并行的,因为其包括两个无线电模块,这两个无线电模块能够在不消弱两个无线电模块所发送的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的情况下同时在相同频带内工作。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无线电所利用的用以同时在相同频带内发送信号的各天线具有至少40dB或更大的天线隔离度。例如,与第二天线或多个天线并行工作的第一天线或多个天线与该第二天线或多个天线之间具有45dB的天线隔离度,其中,该第二天线或多个天线在5GHz频带内并行发送信号,以及该第一天线或多个天线在5GHz频带内从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信号。
图10所示的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包括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可以安装在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主印刷电路板(以下称为“PCB”)上,或者形成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密闭空间内所容纳的单独模块中。例如,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可以被集成作为第一模块的一部分,并且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可以被集成作为与第一模块分开的第二模块的一部分。
在特定实现中,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之一或两者是能够在不同频带中动态地切换操作的双频带无线电。例如,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之一或两者能够在2.4GHz和5GHz频带中发送信号。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中的仅一个能够在2.4GHz和5GHz频带中发送信号,而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中的另一个仅能够在5GHz频带中发送信号。在各种实现中,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能够在相同的频带内同时工作。例如,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两者可以同时在5GHz频带中发送和接收信号。
图10所示的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包括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其中第一天线阵列1006包括天线1006-1、...、1006-n,以及第二天线阵列1008包括天线1008-1、...、1008-n。第一天线阵列1006与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相关联并且用于发送和接收针对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的信号,并且第二天线阵列1008用于发送和接收针对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的信号。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可以包括适用数量的天线。例如,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各自可以包括四个相应的天线。
在特定实现中,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具有相同的极化,并且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具有相同的极化。例如,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可以都是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被垂直极化或被水平极化的。在另一示例中,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可以都是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被垂直极化或被水平极化的。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可以与图1~4所示的极化天线或图5~9所示的极化天线具有相同的设计。进一步地,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可以与图1~4所示的极化天线或图5~9所示的极化天线具有相同的设计。
在特定实现中,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相对于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被正交极化。结果,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利用相对于彼此具有90°相位偏移的相应极化天线。例如,第一天线阵列1006可以由被定位成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中心具有+45°相位偏移的垂直极化天线形成,而第二天线阵列1008可以由被定位成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中心具有-45°相位偏移的水平极化天线形成,从而使得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之间具有90°相位偏移。虽然在先前的示例中,天线的位置和相位偏移是针对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进行讨论的,但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的位置和相位偏移可以是以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周围的环境之内或之中的适用的点、轴或平面为基准的,只要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相对于彼此被正交极化即可。由于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之间的正交极化,因此可以在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之间实现至少40dB的天线隔离度。
在特定实现中,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安装在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主PCB附近。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的天线可以安装在距主PCB的边缘至少5mm远的位置处。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基于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的极化方向而安装在主PCB附近。例如,如果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中心被垂直极化,则这些天线可以被定位在沿着从主PCB的边缘延伸的平面距该主PCB的边缘30mm的位置处。在另一示例中,如果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中心被水平极化,则这些天线可以被定位在沿着从主PCB的边缘延伸的平面距该主PCB的边缘5mm并且低于该平面5mm或位于该平面以下5mm的位置处。在将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的天线安装在远离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主PCB的位置处时,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之间通过主PCB的天线耦合减少,从而使得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之间的至少40dB的天线隔离度。
在特定实现中,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安装到天线板上。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的天线能够以天线距天线板的边缘至少5mm远的方式安装至天线板。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基于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的极化方向而安装至天线板。例如,如果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相对于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中心被垂直极化,则这些天线可以安装至该天线板的距天线板的边缘30mm的位置处。在将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的天线安装至该天线板的远离天线板的边缘的位置处时,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之间通过天线板的天线耦合减少,从而使得形成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形成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之间的至少40dB的天线隔离度。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安装至的天线板可以被定位在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内,使得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与主PCB或其它适用的常见金属结构的边缘之间的间距为至少5mm。例如,天线板可以安装在主PCB的顶部、底部或侧部上的位置,使得第一天线阵列1006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与主PCB的边缘之间的间距为至少5mm。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包括壳体1010。虽然在图10中第一天线阵列1006的天线和第二天线阵列1008的天线被示出为从壳体1010伸出,但这是为了概念目的而示出的,并且应当理解,这些天线可以包含在壳体1010内或者集成作为壳体1010的一部分。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壳体1010可以具有小于50cm×50cm的占用面积。例如,壳体1010可以具有小于或等于40cm×40cm的占用面积。
在特定实现中,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包括耦合至天线的低噪声放大器(以下称为“LNA”)。可以调节LNA的增益以增大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的动态范围。在增大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的动态范围时,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能够接收由于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在相同频带内的并行操作所引起的干扰而导致的较大强度和较弱强度的信号。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可以使用旁路电路和后级LNA衰减之一或两者来调节LNA的增益。例如,可以使LNA放大的信号衰减,以使无线电模块对具有由于互相干扰所引起的较大强度的信号进行处理。
在图10所示的示例性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操作的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在2.4GHz频带中工作,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与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同时在5GHz频带中工作。在图10所示的示例性网络装置的操作的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切换至5GHz频带中工作,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继续与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同时在相同的5GHz频带中工作。此外,在图10所示的示例性网络装置的操作的示例中,在第一无线电模块1002和第二无线电模块1004之间保持至少40dB的天线隔离度。
图11是包括耦合至具有用以增大耦合至天线的无线电模块的动态范围的LNA增益控制的LNA的天线的示例性天线系统的图1100。示例性天线系统可以被集成作为本文所述的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的一部分。图10所示的示例性天线系统可以用于增大无线电模块的动态范围,从而使得无线电模块能够处理由于干扰而失真的大量信号。
图10所示的示例性天线系统包括耦合至LNA1104的天线1102。根据图1~9所示的天线,天线1102可以是极化天线。根据特定实现或其它考虑,天线1102可以被水平极化或者被垂直极化,以供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使用。
图10所示的示例性天线系统包括旁路电路1106。该旁路电路旨在表示用于使用适用技术向LNA1104提供旁路的组件。旁路电路1106用于改变LNA1104的增益,从而使用示例性天线系统来增大无线电模块的动态范围。
图10所示的示例性天线系统包括衰减器1108。衰减器1108可以包括用于使来自LNA1104的信号衰减的任何适用部件。在使来自LNA1104的信号衰减时,衰减器1108改变LNA的增益,从而使用示例性天线系统来增大无线电模块的动态范围。
本文所提供的这些和其它示例旨在说明但不必限制所述实现。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实现”意味着用于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来进行说明。前文和附图中所述的技术可以根据情况需要而进行混合和匹配,以产生替代实现。

Claims (20)

1.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一无线电信号;
第一天线阵列,其包括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包括包含以下各项的极化天线:
第一导体板,其包括第一天线叶片、第二天线叶片和第三天线叶片,以及
第二导体板,其包括第四天线叶片、第五天线叶片和第六天线叶片,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彼此重叠并且在中央接头处耦合在一起,
其中,第一天线叶片、第二天线叶片和第三天线叶片的相应臂关于中央接头彼此成角度地隔开,并且第一天线叶片、第二天线叶片和第三天线叶片的各相应翼沿着第一方向从各相应臂伸出,以及
其中,第二导体板的第四天线叶片、第五天线叶片和第六天线叶片的相应臂关于中央接头彼此成角度地隔开,并且第二导体板的第四天线叶片、第五天线叶片和第六天线叶片的各相应翼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各相应臂伸出;
第二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二无线电信号;以及
第二天线阵列,其包括多个第二极化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
其中,在工作中,在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之间保持隔离度,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行使用所述第一频带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之一,以在第二频带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网络装置被垂直极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网络装置被水平极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被正交极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并且所述壳体具有小于或等于40cm×40cm的占用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被定位在距离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至少5mm远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网络装置被垂直极化,并且被定位在沿着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延伸的平面距离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30mm远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网络装置被水平极化,并且被定位在沿着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延伸的平面距离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5mm远、并且在该平面上方或下方5mm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天线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安装至所述天线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天线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安装至所述天线板的距离所述天线板的边缘至少5mm远的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天线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网络装置被垂直极化,并且所述天线板被安装成使得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被定位在沿着从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延伸的平面距离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30mm远的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天线板,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相对于所述网络装置被水平极化,并且所述天线板被安装成使得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被定位在沿着从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延伸的平面距离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边缘5mm远、并且在该平面上方或下方5mm的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耦合至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
其中,在工作中,修改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以增大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的动态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其耦合至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以及
旁路电路,其耦合至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并且被配置为修改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还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其耦合至所述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以及
衰减器,其耦合至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并且被配置为修改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极化天线中的极化天线包括:
第一导体板,其包括第一突起;以及
第二导体板,其包括第二突起,
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伸出以在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之间形成通道。
18.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中发送第一无线电信号;
第一极化天线,其耦合至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所述第一极化天线包括:
第一导体板,其包括第一天线叶片、第二天线叶片和第三天线叶片,以及
第二导体板,其包括第四天线叶片、第五天线叶片和第六天线叶片,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彼此重叠并且在中央接头处耦合在一起;
其中,第一天线叶片、第二天线叶片和第三天线叶片的相应臂关于中央接头彼此成角度地隔开,并且第一天线叶片、第二天线叶片和第三天线叶片的各相应翼沿着第一方向从各相应臂伸出,以及
其中,第二导体板的第四天线叶片、第五天线叶片和第六天线叶片的相应臂关于中央接头彼此成角度地隔开,并且第二导体板的第四天线叶片、第五天线叶片和第六天线叶片的各相应翼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各相应臂伸出;
第二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发送第二无线电信号;以及
第二极化天线,其耦合至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发送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
其中,在工作中,在所述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第二极化天线之间保持隔离度,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行使用所述第一频带运行。
19.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中接收第一无线电信号;
第一极化天线,其耦合至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
第二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接收第二无线电信号;以及
第二极化天线,其耦合至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所述第二极化天线包括:
第一导体板,其包括第一突起,以及
第二导体板,其包括第二突起,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伸出以在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之间形成通道,
其中,在工作中,在所述第一极化天线和所述第二极化天线之间保持隔离度,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行使用所述第一频带运行。
20.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一无线电信号;
第一天线阵列,其包括多个第一极化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
第二无线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发送和接收第二无线电信号;以及
第二天线阵列,其包括多个第二极化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带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发送和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包括包含以下各项的极化天线:
第一导体板,其包括第一突起,以及
第二导体板,其包括第二突起,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伸出以在所述第一导体板和所述第二导体板之间形成通道,
其中,在工作中,在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之间保持隔离度,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模块并行使用所述第一频带运行。
CN201580079831.5A 2015-03-11 2015-09-03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Active CN107534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31769P 2015-03-11 2015-03-11
US62/131,769 2015-03-11
US201562144280P 2015-04-07 2015-04-07
US62/144,280 2015-04-07
PCT/US2015/048396 WO2016144380A1 (en) 2015-03-11 2015-09-03 Single band dual concurrent network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213A CN107534213A (zh) 2018-01-02
CN107534213B true CN107534213B (zh) 2020-10-20

Family

ID=56880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9831.5A Active CN107534213B (zh) 2015-03-11 2015-09-03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705207B2 (zh)
EP (1) EP3269007B1 (zh)
CN (1) CN107534213B (zh)
WO (1) WO20161443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9282B2 (en) * 2016-01-19 2019-10-08 Phase Sensitive Innovations, Inc. Beam steering antenna transmitter, multi-user antenna MIMO transmitter and relate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KR102466531B1 (ko) * 2018-04-13 2022-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초고주파 대역을 지원하는 안테나들을 배치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838620B (zh) * 2019-11-25 2021-05-25 惠州市中为柔性光电子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8228A (en) * 1965-08-02 1967-10-17 Raytheon Co Circular dipole antenna array
CN102217211A (zh) * 2007-03-02 2011-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频信道中继器的自动增益控制和滤波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9382A (en) * 1945-08-30 1953-05-19 Us Sec War Antenna
US2480186A (en) * 1945-10-10 1949-08-30 Us Sec War Antenna
US5583524A (en) 1993-08-10 1996-12-1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Continuous transverse stub element antenna arrays using voltage-variable dielectric material
USD363935S (en) 1994-05-26 1995-11-07 Loyd D. Johnson Molded housing for an antenna
US6584090B1 (en) 1999-04-23 2003-06-2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shared functional block CDMA and GSM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WO2001073942A2 (en) 2000-03-28 2001-10-0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ncurrent multi-band low noise amplifier architecture
WO2002075942A2 (en) * 2001-03-14 2002-09-2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ncurrent dual-band receiver architecture
US6774852B2 (en) 2001-05-10 2004-08-10 Ipr Licensing, Inc. Folding directional antenna
US6967625B1 (en) 2002-12-31 2005-11-22 Vivato, Inc. E-plane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US6933909B2 (en) * 2003-03-18 2005-08-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channel access point with collocated isolated antennas
JP2005086536A (ja) 2003-09-09 2005-03-31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プリントアンテナ
US7202824B1 (en) 2003-10-15 2007-04-10 Cisco Technology, Inc. Dual hemisphere antenna
CN2766358Y (zh) 2004-04-29 2006-03-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双频偶极天线
USD550633S1 (en) 2004-08-23 2007-09-11 Hillcrest Laboratories, Inc. Remote control
JP4160944B2 (ja) 2004-10-12 2008-10-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4502790B2 (ja) 2004-11-26 2010-07-14 Dx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放射器および放射器を備えるアンテナ
TWM283338U (en) * 2005-06-03 2005-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printed dipole antenna
US7444167B2 (en) 2005-06-10 2008-10-28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 Dual-band wireless LAN RF transceiver
US20070069968A1 (en) 2005-09-29 2007-03-29 Moller Paul J High frequency omni-directional loop antenna including three or more radiating dipoles
CN103268980B (zh) 2005-12-23 2017-11-17 鲁库斯无线公司 天线系统
US7518563B2 (en) * 2006-04-13 2009-04-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Windmill-shaped loop antenna having parasitic loop antenna
USD558189S1 (en) 2006-12-12 2007-12-25 Dx Antenna Company, Limited Indoor antenna
FR2911739A1 (fr) 2007-01-22 2008-07-25 Thomson Licensing Sa Terminal et methode pour la transmission simultanee de videos et de data haut debit.
CN101453304A (zh) 2007-12-03 2009-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设置方法及采用其设置的多天线传输数据的方法
US7733286B2 (en) * 2008-05-26 2010-06-08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Wideband printed dipole antenna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USD608769S1 (en) 2008-07-11 2010-01-26 Muehlbauer Ag UHF antenna
WO2010023630A2 (en) 2008-08-26 2010-03-04 Amimon Ltd. A method circuit and system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data and wireless video transceivers operating in proximity with one another
CN201655979U (zh) 2010-04-02 2010-11-24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US10123345B2 (en) 2010-12-22 2018-11-0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ng in overlapping time periods
US9031048B2 (en) 2011-03-30 2015-05-12 Broadcom Corporation Dual b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ransceiver
EP2742760A2 (en) 2011-06-08 2014-06-18 XG Technology, Inc. Concurrent multi-band transmitter architecture
CN103137825B (zh) 2011-11-30 2016-06-01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基板结构、发光二极管单元及其光源模块
US9166295B2 (en) 2012-01-17 2015-10-20 Argy Petros Antenna
USD695725S1 (en) 2012-02-02 2013-12-17 Winegard Company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US8698560B2 (en) 2012-05-09 2014-04-15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Variable-gain low noise amplifier
US9167622B2 (en) 2012-05-23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 system of multiplexing multiple concurrent operational modes on a single physical transceiver by opportunistic time stealing
US20140062812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Multi-antenna isolation
US20140119245A1 (en) 2012-11-01 2014-05-01 Broadcom Corporation Shared lte-ism rf front-end and antenna
CN202997053U (zh) 2012-12-25 2013-06-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双频多极化 mimo 天线结构
CN104052529B (zh) 2013-03-14 2018-07-1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以及一种用于全双工通信的通信方法
US20140313093A1 (en) * 2013-04-17 2014-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Horizontally polarized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USD695280S1 (en) 2013-06-18 2013-12-10 Airgain, Inc. Antenna
USD695279S1 (en) 2013-06-18 2013-12-10 Airgain, Inc. Antenna
US9503173B2 (en) 2013-07-31 2016-1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WLAN and cellular shared antennas
USD708602S1 (en) 2013-11-11 2014-07-08 Airgain, Inc. Antenna
USD766884S1 (en) 2014-05-19 2016-09-20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82448S1 (en) 2015-04-10 2017-03-28 Al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64447S1 (en) 2015-04-17 2016-08-23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67544S1 (en) 2015-04-18 2016-09-27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97708S1 (en) 2015-05-24 2017-09-19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84965S1 (en) 2015-07-10 2017-04-25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88083S1 (en) 2015-09-20 2017-05-30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88082S1 (en) 2015-09-20 2017-05-30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95228S1 (en) 2016-03-04 2017-08-22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795847S1 (en) 2016-03-08 2017-08-29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801956S1 (en) 2016-03-08 2017-11-07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803200S1 (en) 2016-12-15 2017-11-21 Vorbeck Materials Corp. Antenna inla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8228A (en) * 1965-08-02 1967-10-17 Raytheon Co Circular dipole antenna array
CN102217211A (zh) * 2007-03-02 2011-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频信道中继器的自动增益控制和滤波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03134B2 (en) 2018-06-19
US9705207B2 (en) 2017-07-11
US20170302007A1 (en) 2017-10-19
WO2016144380A1 (en) 2016-09-15
US20180287267A1 (en) 2018-10-04
EP3269007A1 (en) 2018-01-17
US20160268697A1 (en) 2016-09-15
EP3269007B1 (en) 2021-03-10
EP3269007A4 (en) 2018-10-10
US10693243B2 (en) 2020-06-23
CN107534213A (zh)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891B (zh) 无线接入点
US20020175862A1 (en) Antenna array
US7498995B2 (en) UWB antenna having 270 degree coverage and system thereof
US10985453B2 (en) Low profile high performance integrated antenna for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CN108513687B (zh) 天线及无人机的信号处理设备
ITMI20070242U1 (it) Dispositivo di rete senza fili includente un sistema di antenna a diversita' di polarizzazione e spaziale
CN107534213B (zh)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CN107534435B (zh) 单频带双重并行网络装置
WO2020014363A1 (en) Surface-link antenna architecture
US10218087B2 (en) Dual band MIMO antenna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20170110799A1 (en) Antenna Systems for Wireless Sensor Devices
US20230299491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5380437A (zh) 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改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9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Extreme Networks,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Aerohive Networks,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