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2571B - 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2571B
CN107532571B CN201580079437.1A CN201580079437A CN107532571B CN 107532571 B CN107532571 B CN 107532571B CN 201580079437 A CN201580079437 A CN 201580079437A CN 107532571 B CN107532571 B CN 107532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veyor
container
fluid gate
work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4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2571A (zh
Inventor
策基·阿克巴耶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kbayir Holding Ug
Original Assignee
Akbayir Holding U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kbayir Holding Ug filed Critical Akbayir Holding Ug
Publication of CN107532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2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7/00Othe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3B17/02Other machines or engines using hydrostatic thr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7/00Othe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3B17/02Other machines or engines using hydrostatic thrust
    • F03B17/04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Forg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包括:装有液体(1)的第一容器(2),布置在液体(1)中的第一浮力输送机(3),布置在液体(1)的外部的第一重力输送机(8),装有液体(1)并且被布置成与第一容器(2)间隔开的第二容器(12),第二容器(12)具有与第一浮力输送机(3)和第一重力输送机(8)完全相同的并以相同的方式被操作性地连接的第二浮力输送机(13)和第二重力输送机(14),第一容器(2)具有用于第一工作体(7)的第一引入装置(11),第二容器(12)具有完全相同的用于第二工作体(7)的第二引入装置(16),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12)之间的驱动单元(17)利用驱动活塞通过往复运动控制两个引入装置。

Description

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地球重力获得能量以尤其是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其中,工作体经由引入装置与水压力相反地被引入到一个液体柱中或被引入到多个连通的液体柱中,使得用于将它们引入到(一个)液体柱中所必需的力/能量能够至少部分地由来自同一液体柱或其它液体柱的力/能量来补偿,其中引入装置被定向成使得它们沿互补方向发生作用。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地球重力获得能量的相应的装置,尤其是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地球重力获得能量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两个引入装置并将这两个引入装置操作性地连接,这两个引入装置被定向成彼此镜像对称以便将工作体以交替的方式与液体柱的水压力相反地引入到相应的液体中,尤其是用于在随后使用工作体的浮力,以例如以适当的方式产生旋转运动,使得支承在两个引入装置的外部区域或外部表面上的液体的势能经由两个引入装置的内部区域或内部表面的液压连接或机械连接而被使用,以通过各自的相对的引入装置与液体柱的势能相反地维持用于插入所必需的能量并使该能量最小化。经由液压系统和/或机械系统被连通并被联接的两个引入装置被构造成使得由于通过交替插入运动以维持的形式待供应到系统中的较小的附加能量,在这些空腔中与由外部液体柱施加的液体压力相反地产生两个引入装置的液压连接,工作体可利用该液压连接被插入到液体柱中以用于获得能量。液体柱的高度与具有以下描述的引入装置的方法的运作无关。相邻的液体柱的高度以及被使用的工作体的尺寸和数量可被任意地选择。
被布置成使得它们镜像对称的引入装置在它们各自的内部区域或在它们各自的内部表面处经由液压系统或机械系统被联接,引入装置与被布置在各自的外部表面上的两个容器结合,理想地,这两个容器同样具有相同的结构,它们都装有液体,该液体优选为水,这两个容器通过使用工作体的浮力和重力而共同形成一种装置并使得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成为可能。相应的液体容器中的每个包含一个浮力输送机,该浮力输送机具有用于从液体的下部区域向上浮升到液体的上部区域中的工作体的旋转接收元件,其中,被操作性地连接到浮力输送机的、具有用于工作体的旋转接收元件的重力输送机被布置在液体外部,并且其中,通过浮力输送机的接收元件被浮升到上部区域中的工作体利用出口而被移动到重力输送机的接收元件以便被运输到液体的下部区域中,在液体中,工作体利用引入装置被引入到液体的下部区域中,以被浮力输送机的接收元件接收并在液体中向上浮动,使得两个各自被联接的浮力输送机和重力输送机通过浮力和重力被旋转地驱动。
背景技术
在前言中详细说明的这种类型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但仅具有一个单独的容器的方法和装置在DE 39 09 154 C2中是已知的。根据该已知的装置,浮力输送机3被布置在容器1中,容器1中装有液体2。浮力输送机3具有旋转接收元件7,以用于使工作体9在液体中从液体的下部区域向上浮升到液体的上部区域中。具有用于工作体9的旋转接收元件23的、被操作性地连接到浮力输送机3的重力输送机19被布置在液体外部。被向上浮升到液体2的上部区域中的工作体利用出口10、11从浮力输送机3的接收元件7移动到重力输送机19的接收元件23,以用于使工作体被运输到液体2的下部区域。工作体9利用引入口13在那里被引入到液体2的下部区域中,以被浮力输送机3的接收元件7接收,并且在液体2中向上浮动,使得浮力输送机通过浮力被旋转地驱动,并使得重力输送机通过重力被旋转地驱动。
在已知的装置中,引入口13被设计成具有两个流体闸门板14和15的流体闸门,其中,工作体9利用穿过气缸24运转的活塞25通过流体闸门板15而被移动到流体闸门室中。工作体9从流体闸门室通过流体闸门板14进入液体2的下部区域。
根据该已知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必须执行复杂且低效的流体闸门操作以将工作体9引入到液体2中。根据该过程,首先,引入口13的流体闸门室必须排空液体,在这之后,待被引入的工作体9利用活塞25被插入到流体闸门室中。随后,活塞25返回至其起始位置,并且流体闸门板15关闭。于是流体闸门室13被装有液体并且流体闸门板14能够被打开,以便使得工作体9能够向上浮动。于是流体闸门板14再次关闭,并且流体闸门室13被排空以便接收另一工作体9。因此,根据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装置,多个组件和步骤是必需的以使工作体能够被引入到液体中。这导致旋转运动的产生较为复杂且低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根本目标在于产生一种用于获得能量的方法和装置、在前言中详细说明的这种类型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使得通过使用结构简单的构件将工作体高效地引入到液体中而产生旋转运动成为可能。本发明的基本主旨在于一种利用至少两个被布置成镜像对称的引入装置的具有能量优势的结构而交替地引入工作体的装置。
以上的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应的装置来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以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被进一步设计,使得专用于各自的相对的引入装置的、与液体柱的势能相反的插入能量经由引入装置的液压连接和/或机械连接而被维持和/或最小化,优选地,所述插入能量经由引入装置的内部区域或内部表面的液压连接和/或机械连接而被维持和/或最小化。
在这点上,应当注意的是,尽管水柱的高度限定了该装置的性能,然而具体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力的补偿,它与工作体的引入无关。
另一优选设计的特征在于,通过能量供应,空室被与由液体柱施加的液体压力相反地产生,工作体能够以交错的方式穿过该空室而被引入到液体柱中以用于获得能量。
以另一有利的方式,两个引入装置被定向成使得它们彼此镜像对称。
而且,以上的目标通过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通过具有权利要求23的特征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8的特征的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得以实现。
因此,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被构造并被进一步开发,使得同样装有液体并与第一容器间隔开的、具有与第一浮力输送机和第一重力输送机相对应的并以相同的方式被操作性地连接的第二浮力输送机和第二重力输送机的、具有相应的出口以及相应的用于工作体的引入装置的第二容器被布置成使得第二浮力输送机和第二重力输送机以与第一浮力输送机和第一重力输送机相同的方式通过浮力和重力而被旋转地驱动,以及,驱动活塞被布置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该驱动活塞通过往复运动来控制两个引入装置,以便将工作体以交替的方式引入到第一容器的液体以及第二容器的液体中。
此外,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被设计并被进一步开发,使得与第一容器间隔开的并且同样装有液体的、具有与第一浮力输送机和第一重力输送机相对应的并以相同的方式被操作性地连接的第二浮力输送机和第二重力输送机的、具有相应的出口以及相应的用于工作体的引入口的第二容器被布置成使得第二浮力输送机和第二重力输送机以与第一浮力输送机和第一重力输送机相同的方式通过浮力和重力而被旋转地驱动,以及,两个引入装置通过被布置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驱动单元的往复运动而被控制,以用于将工作体交替地引入到第一容器的液体以及第二容器的液体中,尤其地,该驱动单元具有驱动活塞。
而且,具有能够利用驱动活塞而被控制的引入装置的、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尤其是在根据权利要求6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中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8而被限定,其中,引入装置包括具有壳体的流体闸门,并且引入装置具有被布置在壳体中的室,该室能够通过驱动活塞而在壳体中移位,该室在工作体被引入到液体中期间接收工作体。
以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已经确定的是,通过将用于利用单个容器来产生旋转运动的、具有浮力输送机和重力输送机的已知装置至少与优选为液压地对应的并且优选为结构相同的因此而同样具有浮力输送机和重力输送机的第二容器结合,或者替代性地使用关于两个引入装置的面向液体的外部表面与相同的势能能级进行两种连接的单个容器、以及优选地利用活塞液压系统而被适当联接的两个容器,以及使用为了使用于将工作体与其上被施加的水压力相反地引入容器中所必需的插入能量最小化的目的而以结构上有利的方式被构造的两个引入装置,被构造并被操作性地连接以使得以上限定的目标被以出奇简单的方式实现。
容器的联接经由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往复运动的驱动单元实现,驱动单元控制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引入装置以用于将工作体交替地引入到第一容器的液体以及第二容器的液体中。通过驱动单元的该往复运动以及与驱动单元相关联的两个引入装置的控制(这两个引入装置特别是用于第一容器的引入装置以及用于第二容器的引入装置),驱动单元的运动能够以尤其有效的方式被使用,以便使将工作体与其上被施加的水压力相反地插入到容器中所需要的插入能量最小化。具体而言,驱动单元的向前运动使得工作体被引入到第一容器中,而驱动单元的返回运动使得工作体被引入到第二容器中。因此,工作体被交替地引入到第一容器的液体以及第二容器的液体中,其中,利用流体闸门的瞬时引入工作体的引入装置,各自的另一容器的水压力在能量上维持工作体的引入。以这种方式,输入到系统中的、驱动活塞所必需的能量被最大化地减少。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为了通过将工作体交替地引入到相应的液体容器中而从地球重力获得能量,限定了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根据该装置和方法,尤其有效的可能性被给出以用于使用工作体的浮力和重力以例如产生旋转运动。
装置的至少两个相应的液体柱,优选地,至少两个容器在流动方面必须经由在容器之间延伸的管线而被连接。因此,通过连通管道的原理,在容器中可获得相等的液体水平面和压力,使得随着管线的适当移位,在工作体被引入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期间必须克服相同的压力。特别是在两个容器之间的这种类型的流动连接,相同或相似的液体,例如水,被容纳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
在具体设计中,管线能够在每个端部通入液体的下部区域中。以另一有利的方式,管线能够被布置在驱动活塞的下方。
关于将工作体有效地引入到液体中,引入装置中的每个可具有流体闸门,流体闸门具有壳体和流体闸门室,流体闸门室被布置在壳体中并且能够通过驱动活塞而移位,流体闸门室在工作体被引入到液体中期间接收工作体。因此,流体闸门室能够利用处于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驱动活塞和液压系统而移位,缩回位置即朝向液压系统的位置,延伸位置即延伸到液体柱的下部区域中的位置。
为了确保流体闸门室在壳体中的可靠的移位,两个流体闸门室能够经由各自的液压系统和/或机械系统而被联接到驱动活塞。驱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导致流体闸门室在不同的情况下在流体闸门的壳体中进行相应的平移移位。随着一个流体闸门室朝向液体进行移位,另一流体闸门室同时远离另一容器的液体移动,并且反之亦然。因此,流体闸门室在壳体中得以移动,使得工作体被交替地引入到第一容器的液体以及第二容器的液体中。
为了经由液压系统和驱动活塞而维持将液体柱的压力传递到镜像对称布置的第二流体闸门室,压力活塞可被布置在流体闸门室中的每个中,该压力活塞可关于各自的流体闸门室而移位。因此,驱动活塞的移动同时对压力活塞的移动以及流体闸门室的移动进行维持并使它们进行平移。通过在不同的情况下将工作体运输到各自的有效的流体闸门室中而使工作体发生移位。为此,两个压力活塞和两个流体闸门室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经由液压系统和/或机械系统被联接到驱动活塞。压力活塞和流体闸门室与驱动活塞的联接,以及通过驱动活塞的移动而被传递到流体闸门室以及压力活塞的移动可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缩小量/平移量进行。换言之,流体闸门室的移动的行程可大于压力活塞的移动的行程,以使其执行相对移动。
流体闸门室在各自的壳体中的移位运动可至少在壳体的一个端部处通过由各自的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而被界定。换言之,流体闸门室的被引导远离液体的移动可进行直到壳体的端部,壳体的端部基本上充当用于止挡流体闸门室在壳体中的移动的止挡件。以相同的方式,压力活塞的延伸到流体闸门室之外的部分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被布置在壳体的优选地界定出压力活塞的往复运动的区域中。该壳体区域通常与流体闸门室在其中移动的壳体区域不同。壳体的容纳流体闸门室的区域以及壳体的容纳压力活塞的部段的区域都可优选地具有圆柱形的设计。
关于将工作体可靠地引入到流体闸门室中,壳体可各自具有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关闭元件,优选地,关闭元件被构造成挡板,并且流体闸门室可具有相应的通道,使得工作体能够通过流体闸门室中的通道和关闭元件而被引入到各自的流体闸门室中。流体闸门室和关闭元件的控制由此可被协调,使得关闭元件假定它恰好在流体闸门室的通道处于关闭元件的区域中的时间点处于打开位置。在该时间点,流体闸门室内部没有液体,或者具有的液体仅能够使工作体容易地通过关闭元件以及通道而进入到流体闸门室的内部。对于将工作体从流体闸门室有利地引入到容器中的液体的下部区域中,流体闸门室中的每个可具有关闭机构,关闭机构能够在面向液体的端部区域中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关闭机构具有一个或两个流体闸门挡板。关闭机构由此可被控制,使得其正好在工作体被带入至关闭机构的区域中的相同的时间点进入打开位置。在该时间点,流体闸门室能够打开并且工作体因此而从流体闸门室移走。工作体由此被间接地移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旦在流体闸门室中发生压力平衡并且流体闸门挡板在随后打开之后,工作体已经位于液体的下部区域中。随后,流体闸门室远离容器以及液体的下部区域移动,直到流体闸门挡板能够在工作体后面、在工作体的背向液体柱的侧部上、在压力活塞的前侧部上关闭。因此,工作体在容器中的液体的下部区域中位于流体闸门的外部。同时,流体闸门室向后移动直到流体闸门挡板被关闭,液体柱的所有压力同样被施加到压力活塞,因而压力活塞暂时地将压力传递到液压系统并且朝向相对的引入装置移位。在所有的其他工作状态下并且在所有的其他工作时间,关闭机构可处于关闭位置,以便能够使工作体被可靠地引入,并且,如果需要的话,随后能够将液体可靠地引入到流体闸门室中。
关于关闭机构的可靠的打开,当液体存在于关闭机构的两侧上,例如存在于适当的流体闸门挡板的两侧上时,这是有利的,并且因此,相同的压力在那里奏效。为此,关闭机构可具有通道,使得液体能够在关闭机构处于关闭位置时以优选的预先限定的流速从各自的容器流动到各自的流体闸门室。可通过适当地选择穿过关闭机构的通道的尺寸而由此来预先限定流速。通道使得在关闭机构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液体流入到室中的量能够被控制。已被排空以便将工作体引入到室中的室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被持续地填充,以便使得工作体随后在关闭机构打开之后能够容易地从流体闸门室迁移到容器的液体中。
关于引入口的特别可靠的控制,驱动活塞能够利用电机而往复地移动,优选地,该电机为电动机。可利用这种电机驱动的驱动活塞而以可再现的方式获得由驱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引起的引入口以及驱动活塞的工作位置。
根据需求,工作体能够由实心材料制成,或者它们可以是空心的。关于工作体在输送机的区域以及引入装置和输出的区域中的可靠移动,工作体可被设计成桶的形状。替代性地,工作体可以是球体。其他形状也是可设想的。
除了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和装置之外,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隐含地属于本发明的装置,其中,优选地,该装置能够用于上述类型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和装置。
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具有能够利用驱动活塞而被控制的引入装置,其中,引入装置具有流体闸门,流体闸门具有壳体以及被布置在壳体中的流体闸门室,流体闸门室能够通过驱动活塞而在壳体中移位,该流体闸门室在工作体被引入到液体中时接收工作体。关于这种类型的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的优点,为了避免重重,可参考上述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方法和装置的描述,因为这种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在文中已被描述。
在该装置的有利设计中,压力活塞可被布置在流体闸门室中,压力活塞能够关于流体闸门室而移位并且同样能够通过驱动活塞而移位,其中,压力活塞的延伸到流体闸门室外的部段被优选地布置在-优选为圆柱形的-壳体区域中,该壳体区域界定出压力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另一有利的方式,壳体可具有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关闭元件,优选地,关闭元件具有挡板,并且流体闸门室可具有相应的通道,使得工作体能够通过关闭元件和通道而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中。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流体闸门室可在面向液体的端部区域中具有关闭机构,关闭机构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该关闭机构具有一个或两个流体闸门挡板。进一步有利地,关闭机构可具有流动通道,使得当关闭机构关闭时,液体能够流动到流体闸门室中,优选地以预先限定的流速流动到流体闸门室中。
关于以上指定的实施例的用于将工作体引入到液体中的装置的优点,为了避免重复,可同样参考相应设计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的前面的描述。
附图说明
目前具有多种可能性以用于以有利的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教导进行实施并扩展。为此,基于附图,一方面对从属权利要求做出参考,并且另一方面对以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做出参考。基于附图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教导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该教导的优选的设计和扩展也将被整体地说明,在附图中:
图1以示意说明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以示意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以示意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引入口的部段的放大图,
图4以示意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图3的部段在后续的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图,以及
图5以示意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图4的部段在另一后续的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说明的方式示出了用于将工作体7交替地引入到相应的液体容器中以便使用工作体7的浮力和重力来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作为示例,相应的液体容器在这里由两个单独的容器形成,即由容器2和容器12形成,两个容器中的每个装有相同的液体1。
第一浮力输送机3被布置在容器2的液体1中,该第一浮力输送机具有旋转接收元件4,以用于接收在液体1中从液体1的下部区域5向上浮升到液体的上部区域6中的工作体7。因此,浮力输送机3稍微延伸越过液体1的上水平面。具有用于接收工作体7的旋转接收元件9的第一重力输送机8被布置在液体1的外部并且大体上与液体1相邻,并被操作性地连接到第一浮力输送机3。第一浮力输送机3和第一重力输送机8之间的操作性连接是经由带18或链条获得的,带或链条与浮力输送机3和重力输送机8的连续旋转运动同步。带18在相应的轮轴19上被引导。
被浮升到上部区域6中的工作体7利用出口10从第一浮力输送机3的第一接收元件4移动到第一重力输送机8的接收元件9,以便使工作体能够被运输到重力输送机8的下端。出口10在此处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配置成滑梯,使得工作体7能够从一个接收元件4滑动或滚动到另一接收元件9,也就是说,工作体不需要额外的帮助就可通过这条路径。在工作体7被接收元件9接收之后,工作体7由于作用在其上的重力而驱动重力输送机8,并且由此而移动到重力输送机3的下端。
在重力输送机8的下端处,工作体7利用引入装置11被引入到液体1的下部区域5中,以被第一浮力输送机3的接收元件4接收,并在液体1中向上浮动。以这种方式,第一浮力输送机3通过浮力以旋转的方式被驱动,并且第一重力输送机8通过重力以旋转的方式被驱动。
为了显著地减小引入装置的将工作体7引入到容器2中的有效运行所需的插入能量,需要一种第二容器12,该第二容器具有与第一容器2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并被布置在与第一容器间隔处。同样地,容器12装有相同的液体1,并且具有与第一浮力输送机3和第一重力输送机8相对应的、以相同的方式被构建并被可操作地连接的第二浮力输送机13和第二重力输送机14,并且该容器具有用于工作体7的相应的引入装置16以及相应的出口15。同样地,第二浮力输送机13具有接收元件4。第二重力输送机14具有相应的接收元件9。同样地,第二浮力输送机13和第二重力输送机14之间的操作性连接利用带18而获得。接收元件4和9被设计成使得它们能够有利地适应各自的工作体7的形状。
容器2和12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并且被理想地布置成镜像对称。
驱动活塞17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12之间,该驱动活塞通过往复运动而控制两个引入装置11和16,并使得工作体7被交替地引入到第一容器2的液体1以及第二容器12的液体1中。这种组件使得能够往复地(reciprocal)使用容器2和12中的水压力,水压力作用在流体闸门室23、流体闸门挡板27上,并且在流体闸门挡板27打开期间短暂地作用在压力活塞24上。工作体7被引入到两个容器2和12的下部区域5中。
容器2、12在流动方面经由在两个容器2、12之间延伸的管线20被连接,其中,管线20被布置在驱动活塞17下方,并在每个端部处通入到第一容器2中的液体1的下部区域5以及第二容器12中的液体1的下部区域5中。因此,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12中的液体1的水平面在驱动活塞17中的活塞进行移动的每个时间点相同。
引入装置11、16各自包括具有壳体22的流体闸门21。流体闸门室23被布置在壳体22中,该流体闸门室可通过驱动活塞经由液压平移或机械平移而移位。流体闸门室23在工作体7被引入到液体1中期间容纳工作体7。引入装置11和16基本上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关于驱动活塞17镜像对称,该驱动活塞在引入装置11和16之间位于中间处。压力活塞24被布置在流体闸门室23中的每个中,同样地,该压力活塞可通过驱动活塞17而移位,并且关于各自的流体闸门室23移位。压力活塞24首先将容器2和12中的液体1的压力转化成液压平移。具体而言,压力活塞24延伸穿过壳体22,并且延伸到被布置在壳体22中的流体闸门室23中。因此,可在壳体22中移位的流体闸门室23基本上被布置在壳体22和压力活塞24之间。
流体闸门室23以及压力活塞24各自都利用包括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的组合件而被联接到驱动活塞17,其中,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在各自的壳体22中以不同的平移量/缩小量发生移位。换言之,流体闸门室23在其在壳体22中的往复运动过程中行进的距离大于压力活塞24在其关于壳体22的往复运动过程中行进的距离。由于这种差异,当流体闸门室23关于压力活塞24朝向容器2被移位时,空腔被通入流体闸门室23中,工作体7随后可被引入到该空腔中。
液压缸26在不同的情况下在驱动活塞17和各自的壳体22之间延伸,相应的压力活塞24的活塞杆25延伸到液压缸26中。优选地,该液压缸26是圆柱形的,并且形成用于止挡压力活塞24朝向液体1移动的止挡件。
壳体22各自具有关闭元件33,关闭元件33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关闭元件33呈挡板的形式。此外,流体闸门室23具有相应的通道38,使得工作体7能够通过关闭元件33和通道38而被引入到相应的流体闸门室23中。优选地,关闭元件33分别位于重力输送机8或14的、将工作体7向下运输的接收元件9的附近。工作体7在一种工作状态下被引入到相应的流体闸门室23中,在该工作状态下,壳体22的关闭元件33打开,并且流体闸门室23处于移位位置,在该移位位置中,流体闸门室23的通道38与壳体22中的由打开的关闭元件33形成的开口对齐。在该工作位置,工作体7能够从壳体22外部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
为了将工作体7从流体闸门室23迁移到液体1的下部区域5中,流体闸门室23各自具有被布置在流体闸门室23的面向液体1的端部区域中的关闭机构,关闭机构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该关闭机构具有两个可枢转的流体闸门挡板27。流体闸门挡板27在处于关闭位置时形成流体闸门室23抵挡液体1的密封。在该关闭位置,工作体7能够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当流体闸门挡板27关闭时,液体1的总的压力支承在流体闸门室23上,并且压力活塞24在当时承受压力。具有流体闸门挡板27的关闭机构还具有图3至图5中所示的通道34,使得液体1能够在该关闭位置以预先限定的速度流入各自的流体闸门室23中。在工作体7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之后,并且可选地,在工作体被引入期间和/或短暂地在引入之前,流体闸门室23通过该通道34被持续地装有液体1,使得在流体闸门挡板27打开之前,流体闸门室23很快被装满液体1,从而获得压力平衡,并且因此,由于流体闸门室23和容器2的下部区域5之间的压力平衡,使得流体闸门挡板27能够枢转以打开流体闸门室23并将液体1中的工作体7移走,而没有不期望的压力激波。当流体闸门挡板27打开时,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远离液体1的下部区域5移动并远离工作体7移动,直到流体闸门挡板27在它们已经到达压力活塞24的端部表面时在工作体7后面再次关闭为止。在关闭流体闸门挡板27之后,压力活塞24以及流体闸门室23都朝向液体1的下部区域5向后移位。因此,流体闸门室23将工作体7朝向容器2的下部区域5运输,因为它位于已关闭的流体闸门挡板27的前面。压力活塞24在该移位过程中向上延伸到其由活塞杆25在壳体22上形成的止挡点处。因为流体闸门室23比压力活塞24更远地移位,所以在流体闸门室23中形成了空腔,另一工作体7可在随后被引入到空腔中。因此,分别能够连续地将工作体7从流体闸门室23移走并引入到液体1中,或者将工作体7移走并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
工作体7在其朝向液体1移动期间被置于流体闸门室23中。工作体7从流体闸门室23到液体1中的迁移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通过流体闸门室23远离液体1的移位产生的。有利地,流体闸门室23在流体闸门室23的面向液体1-朝向浮力输送机3或13-的端部处的上部边缘或上部区域能够被构造成使其至少稍微地向上倾斜,以使得工作体7由于作用在其上的浮力而从流体闸门室23被移动到浮力输送机3或13。在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已被驱动到足够远离工作体7之后,流体闸门挡板27再次关闭。在流体闸门室距离液体1最远的位置中,压力活塞处于流体闸门挡板27的区域中,或者直接支承在流体闸门挡板27上,流体闸门挡板在该工作状态下处于关闭位置。随后,流体闸门室23利用驱动活塞17朝向液体1向后移动,并且通过相对的第二容器的压力而被维持,其中,新的工作体7在该移动期间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在不同情况下,在流体闸门室23已通过流体闸门室23关于压力活塞24的相对移位而形成足够大的空间的时间点,工作体7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并且当流体闸门室23处于离液体1最近的移位位置时,流体闸门室23被关闭。在该位置中,压力活塞24尽可能地远离流体闸门室23的背向液体1的端部。
流体闸门室23远离液体1的后续移动首先在压力活塞24移动之前进行,使得位于流体闸门室23中的工作体7利用静止的压力活塞24关于已移位的流体闸门室朝向流体闸门挡板27移动。因此,当系统不动时,位于流体闸门室23中的工作体7在以上描述的过程期间不会移动。在流体闸门室23远离液体1的这种移动期间,液体1通过关闭机构的通道34流入。
在流体闸门室23被装满液体1之后,流体闸门挡板27打开,并且流体闸门室23以及压力活塞24远离液体1的下部区域5向后移动。在流体闸门挡板27关闭之后,工作体7从流体闸门移走。在该时间点,压力活塞24通过其端部表面支承在流体闸门挡板27上。因为流体闸门室23朝向液体1的下部区域5向后移位且流体闸门挡板27关闭,所以流体闸门室23内部再次形成空腔,并且压力活塞24沿该方向行进直到其到达止挡件处为止。
作为驱动单元17的一部分的驱动活塞利用外部能量源而往复地移动以控制引入装置11和16,该外部能量源优选为电动机。引入装置11和16与驱动活塞的、利用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而获得的联接,并且更确切地,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与驱动活塞的、利用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而获得的联接,有利于流体闸门室23到各自的容器2和12的移位并对其移位进行维持,由于由各自的另一容器中的液体1产生的、经由整个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被传递的液体压力,该移位与由容器2和12中的液体1产生的液体压力相反地产生。因此,由驱动活塞的电动机施加以使流体闸门室23朝向液体1进行移位的力大体小于只具有一个容器2并且没有相应的第二容器12的组件中被施加的力。换言之,随着工作体7被交替地引入到两个容器2和12中-这是由于两个引入装置11和16的压力活塞与流体闸门室23的联接-随着每个工作体7被引入到容器2和12的液体1中,由于液体1在各自的另一容器2或12中的液体压力,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的引入和移动被维持。
图2以示意说明以及放大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图1的装置的部段,其中,该图包括容器2。从根本上讲,为了避免重复,可参考图1的详细描述以对图2进行详细说明。除了其中已描述的组件和功能之外,图2示出了驱动活塞17经由液压流体28、以及由较大的外部活塞29与可在外部活塞29中移位的较小的内部活塞30构成的组件而被联接到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此外,该装置具有滑动件31,该滑动件31形成用于对内部活塞30远离液体1的移动进行止挡的止挡件。
图1和图2示出了处于已被移位到尽可能靠近液体1的位置的流体闸门室23。此外,图1和图2中的压力活塞24也被移动到其最接近液体1的位置。因此,图1中示出的压力活塞24,以及图1中示出的第二容器12的引入装置16的流体闸门室23在该工作状态下处于距离容器12的液体1最远的位置。
图3至图5以放大描述的方式示出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引入装置11。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工作状态。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处于它们的关于壳体22被向外移动到最远处的位置,即最接近容器2的液体1的位置。在该工作状态下,工作体7已在液体1中正好位于再次关闭的流体闸门挡板27的前面,并且另一工作体7随后完全地处于流体闸门室23中,在该流体闸门室中,该另一工作体正好位于压力活塞24的前面。在图3中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一方面,在壳体22上呈挡板形式的关闭元件33打开,并且在另一方面,流体闸门室23中的用于工作体7的通道38与工作体对齐,使得工作体7能够被引入到流体闸门室23中。出于简明的目的,图1和图2中未示出关闭元件33和通道38。
而且,在图3至图5中能够清楚地看到驱动活塞和壳体22之间的区域的结构。该区域一方面具有机械组件,并且在另一方面具有三个分开的室,每个室装有液压流体28,以便将来自驱动活塞的力传递到流体闸门室23和压力活塞24中。具体而言,装有液压流体28的两个室形成于液压缸26中。因此,大体圆柱形的内部室35由第二外部室36所环绕,优选地,第二外部室36也是圆柱形的。外部室36与外部活塞29在其活塞杆39处操作性地连接,而在另一方面,外部室36抵靠压力活塞24的活塞杆25。活塞杆39和25的有效表面的位置不会关于外部室36而改变,而内部室35的有效表面的移动能够在工作活塞17的部分上被液压地平移。为了获得压力活塞24关于流体闸门室23的相对移动,内部室35的有效表面的移动必须通过工作活塞17来平移,使得有效表面环绕外部活塞29的一部分以及内部活塞30。压力活塞24以及流体闸门室23由此都进行移位,但是由于液压平移,它们以不同的速度移位-这适用于两个方向。如果流体闸门室23在压力活塞24已到达其止挡处之后进一步朝向液体柱移位,那么仅内部活塞30在工作活塞17的部分上形成用于液压室35的有效表面。在内部室35的另一侧部上,液压流体28与流体闸门室23的活塞杆32接触。
另一装有液压流体28的第一室37在外部活塞29和驱动活塞之间形成,滑动件31能够在外部活塞29的预先限定的部段处被插入到该第一室37中,就力的传递而言,当具体地以正向力联接的方式被插入时,该第一室有效地连接内部活塞和外部活塞29。当滑动件31被关闭时,内部活塞30和外部活塞29共同地移位。当内部活塞30已被完全插入到外部活塞29中时,滑动件31随后被插入。当它朝向工作活塞17移位时,压力活塞24以及流体闸门室23都通过液体1承受压力,而当它朝向液体柱1移位时,仅流体闸门室23承受压力。
图4示出了在图3的工作状态之后的一种工作状态,在该工作状态下,流体闸门室23被推动而远离液体1,直到它基本上处于壳体22的中间处。压力活塞24在该向内移动期间仍未关于固定壳体22移动,但是相反地,该压力活塞仅关于流体闸门室23移动。因此,工作体7随后正好处于仍被关闭的流体闸门挡板27的前面。同样地,流体闸门室23的活塞杆32以及内部活塞30由此而都朝向驱动活塞移动,其中,驱动活塞也由于该平移而从容器2行进更短的距离。在该状态下,滑动件31被关闭,其中内部活塞30朝向驱动活塞仅移动到远至滑动件31处。
在图5中示出的随后的工作状态下,流体闸门室23完全地移动到壳体22中,其中,流体闸门挡板27在根据图4和图5的工作状态之间被短暂地打开以便移走工作体7,并且在随后被关闭。因此,工作体7随后位于室23的外部,最初正好处于流体闸门挡板27的前面,并且在这之后不久就处于容器2的下部区域5中。同时,压力活塞24进一步关于流体闸门室23移动到远至流体闸门挡板27处。同时,压力活塞24关于壳体22略微朝向驱动活塞移动。这可在压力活塞24的活塞杆25的两个端部处看到,该活塞杆已远离壳体22朝向驱动活塞移动。随着流体闸门室23的移动,活塞杆32也使流体闸门室23进一步朝向驱动活塞移动。同时,外部活塞29朝向驱动活塞移动的距离与压力活塞24移动的距离相同。
在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下,流体闸门室23被完全移动到壳体22中,第二容器12的引入装置16的流体闸门室23位于其被向外推至最远处的位置处,并且因此朝向容器12的液体1布置。在工作体7被交替地引入到引入装置11和16的流体闸门室23中期间,流体闸门室23在被移动到壳体22外部的位置和它们被移动到壳体22中的位置之间交替地移动。以相应的方式,驱动活塞在容器2和12之间往复地移动。
简言之,系统的与以上描述的工作状态相对应的基本功能可被描述如下:
两个被布置成镜像对称的引入装置被结构性地设计并经由液压系统被连接,使得流体闸门室和压力活塞都能够执行往复运动,以及相对于彼此的移动,这最终使得工作体能够在压力被平衡之后在移位期间以及在流体闸门挡板打开之后被引入到液体中。该过程通过各自相应的、支承在镜像对称地布置的另一引入装置上的液体柱的巧妙地平移的压力所维持,尤其地,如果流体闸门挡板被关闭,则液体柱支承在其流体闸门室上,如果流体闸门挡板被打开,则液压柱支承在压力活塞上,并且该过程还通过由电机从外部驱动的驱动活塞来维持。
为了避免重复,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其他有利的设计,可参考整个说明书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
最后,应当明确指出的是,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作为对所要求保护的教导的说明,但是,它们并不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做出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 液体,液体柱
2 第一容器
3 第一浮力输送机
4 接收元件
5 下部区域
6 上部区域
7 工作体
8 第一重力输送机
9 接收元件
10 出口
11 引入装置
12 第二容器
13 第二浮力输送机
14 第二重力输送机
15 出口
16 引入装置
17 驱动单元,驱动活塞
18 带
19 轮轴
20 管线
21 流体闸门
22 壳体
23 流体闸门室
24 压力活塞
25 压力活塞的活塞杆
26 液压缸
27 流体闸门挡板
28 液压流体
29 外部活塞
30 内部活塞
31 滑动件
32 流体闸门室的活塞杆
33 关闭元件,挡板
34 穿过流体闸门挡板的通道
35 液压缸的内部室
36 液压缸的外部室
37 液压缸的第一室
38 穿过流体闸门室的通道
39 外部活塞的活塞杆

Claims (10)

1.一种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包括:
装有液体(1)的第一容器(2),
布置在液体(1)中的第一浮力输送机(3),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具有用于接收在液体(1)中从液体(1)的下部区域(5)向上浮升到液体(1)的上部区域(6)的第一工作体(7)的旋转浮力接收元件(4),
布置在液体(1)的外部的第一重力输送机(8),所述第一重力输送机(8)具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体(7)的旋转重力接收元件(9),所述第一重力输送机(8)被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
其中,向上浮升到所述上部区域(6)的第一工作体(7)利用第一出口(10)从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的接收元件(4)移动到所述第一重力输送机(8)的接收元件(9),以用于运输到液体(1)的下部区域(5),在液体(1)中,所述第一工作体(7)利用第一引入装置(11)被引入到液体(1)的下部区域(5)中,在液体(1)中,所述第一工作体(7)被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的接收元件(4)接收以便在液体(1)中向上浮动,使得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和所述第一重力输送机(8)通过浮力和重力而被旋转地驱动,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容器(12),所述第二容器(12)同样装有液体(1)并且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容器(2)间隔开,所述第二容器(12)具有与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和所述第一重力输送机(8)完全相同的并以相同的方式被操作性地连接的第二浮力输送机(13)和第二重力输送机(14),并且所述第二容器(12)具有与所述第一出口(10)完全相同的第二出口(15)以及与所述第一引入装置(11)完全相同的用于第二工作体(7)的第二引入装置(16),所述第二容器(12)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浮力输送机(13)和所述第二重力输送机(14)以与所述第一浮力输送机(3)和所述第一重力输送机(8)相同的方式通过浮力和重力而被旋转地驱动,
利用驱动活塞通过往复运动控制两个引入装置(11,16)的驱动单元(17),所述驱动单元(17)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2)和所述第二容器(12)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17)和所述两个引入装置(11,16)被配置用于将工作体(7)交替地引入到所述第一容器(2)的液体(1)以及所述第二容器(12)的液体(1)中,
其中所述第一引入装置(11)和所述第二引入装置(16)各自具有流体闸门(21),所述流体闸门具有壳体(22)和流体闸门室(23),所述流体闸门室被布置在所述壳体(22)中,其中每个流体闸门室通过所述驱动单元(17)而移位,并且其中每个流体闸门室在各自的工作体(7)被引入到液体(1)中期间接收该工作体(7),以及
其中压力活塞(24)被布置在流体闸门室(23)中的每个中,其中每个压力活塞关于各自的流体闸门室(23)而移位并且同样通过所述驱动单元(17)而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容器(2)和所述第二容器(12)之间延伸并流动连接所述第一容器(2)和所述第二容器(12)的管线(20),其中,所述管线(20)在每个端部处通入到液体(1)的下部区域(5)中,并且其中,所述管线(20)被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17)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流体闸门室(23)在不同的情况下经由液压系统和/或机械系统被联接到所述驱动单元(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压力活塞(24)在不同的情况下经由液压系统和/或机械系统被联接到所述驱动单元(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活塞(24)各自具有延伸到各自的流体闸门室(23)外部的各自的活塞杆(25),其中每个活塞杆在不同的情况下被布置在圆柱形的壳体区域(26)中,所述壳体区域界定出压力活塞(24)的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各自具有包括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挡板的关闭元件,并且所述流体闸门室(23)各自具有相应的通道,使得各自的工作体(7)通过所述关闭元件和所述通道被引入到各自的流体闸门室(2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闸门室(23)各自具有包括在面向液体(1)的端部区域中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一个或两个流体闸门挡板(27)的关闭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关闭机构进一步包括通道(34),使得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液体(1)能够以预先限定的流速流入到各自的流体闸门室(2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7)利用电动机而被往复地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体(7)是实心的或者空心的,采用桶或球体的形状。
CN201580079437.1A 2015-03-26 2015-03-26 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 Active CN107532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DE2015/200193 WO2016150412A1 (de) 2015-03-26 2015-03-26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gewinnung von energie aus der erdgravitationskraft und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eines arbeitskörpers in eine flüssigke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2571A CN107532571A (zh) 2018-01-02
CN107532571B true CN107532571B (zh) 2021-01-15

Family

ID=53181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9437.1A Active CN107532571B (zh) 2015-03-26 2015-03-26 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10465649B2 (zh)
EP (2) EP3140540B1 (zh)
CN (1) CN107532571B (zh)
CA (2) CA3081718A1 (zh)
CY (2) CY1121764T1 (zh)
DE (1) DE112015006373A5 (zh)
DK (2) DK3296562T3 (zh)
EA (1) EA034203B1 (zh)
ES (2) ES2797250T3 (zh)
HR (2) HRP20190958T1 (zh)
HU (2) HUE050385T2 (zh)
LT (2) LT3140540T (zh)
PL (2) PL3296562T3 (zh)
PT (2) PT3140540T (zh)
RS (2) RS60380B1 (zh)
SI (2) SI3140540T1 (zh)
WO (1) WO2016150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40875A1 (en) * 2018-08-06 2020-02-06 Thomas B. Chase System utilizing buoyancy to produce electricity
CN109113922B (zh) * 2018-08-13 2020-12-29 李裕圆 一种基于重力和浮力作动的水力发电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9154A1 (de) * 1989-03-21 1990-10-04 Kurt Dr Rudolph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r drehbewegung mittels eines in eine fluessigkeitssaeule untergetauchten und darin aufsteigenden auftriebskoerpers
CN1328210A (zh) * 2001-04-12 2001-12-26 张朋心 自行运转轮
CN1469041A (zh) * 2002-07-19 2004-01-21 黄振忠 浮重动力机
BE1016219A6 (nl) * 2004-09-30 2006-05-02 Laureyssens Dirk Krachtveld centrale.
WO2008095274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Jacson Polese Dos Santos Process for utilization of hydrostatic energy and gravity and resulting equipment
CN102477934A (zh) * 2010-11-26 2012-05-30 解昆 一种运用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开发于做功、移行、发电的方法与系统装置
CN102498287A (zh) * 2009-04-14 2012-06-13 斯特法诺斯·恩图科利亚诺斯 活塞室液体重力发动机
CN202381247U (zh) * 2010-12-31 2012-08-15 张惠兴 发电装置
CN103696917A (zh) * 2014-01-15 2014-04-02 师德军 一种气浮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7242A (en) * 1974-03-25 1974-12-31 R Gilmore Gravity-buoyancy motor
DE3816133A1 (de) * 1988-05-11 1989-12-07 Steinberg Geb Rieser Ute Auftrieb - abtrieb - maschine
US6249057B1 (en) * 1999-10-20 2001-06-19 Daniel Lehet Hydrodynamic energy conversion apparatus
US20100031651A1 (en) * 2003-06-30 2010-02-11 Salvator Spataro Cyclic productive motion device
US7134283B2 (en) * 2004-08-25 2006-11-14 Victor Villalobos Sealed shaft gravity buoyancy energ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GB0513284D0 (en) * 2005-06-29 2005-08-03 Prastitis Nick I-kinisis
GB0514521D0 (en) 2005-07-14 2005-08-24 Gillespie Michael R Buoyancy systems
WO2008015408A1 (en) * 2006-07-29 2008-02-07 Michael Raymond Gillespie Apparatus and method utilising buoyancy
US8171729B2 (en) * 2008-06-13 2012-05-08 O'briant Robert E Mechanical output work generat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buoyancy inducing components
US8756932B2 (en) * 2009-01-27 2014-06-24 Jay Pirincci Jay gravi-buoyant balls
US20140196450A1 (en) * 2013-01-17 2014-07-17 Roger A. Boyd Electric generator powered by bucket conveyor driven by massive buoyant objects
DE202013009283U1 (de) 2013-10-19 2014-01-29 Ihrig Energieverwertungsgesellschaft Gmbh Auftriebskraftwerk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9154A1 (de) * 1989-03-21 1990-10-04 Kurt Dr Rudolph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r drehbewegung mittels eines in eine fluessigkeitssaeule untergetauchten und darin aufsteigenden auftriebskoerpers
CN1328210A (zh) * 2001-04-12 2001-12-26 张朋心 自行运转轮
CN1469041A (zh) * 2002-07-19 2004-01-21 黄振忠 浮重动力机
BE1016219A6 (nl) * 2004-09-30 2006-05-02 Laureyssens Dirk Krachtveld centrale.
WO2008095274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Jacson Polese Dos Santos Process for utilization of hydrostatic energy and gravity and resulting equipment
CN102498287A (zh) * 2009-04-14 2012-06-13 斯特法诺斯·恩图科利亚诺斯 活塞室液体重力发动机
CN102477934A (zh) * 2010-11-26 2012-05-30 解昆 一种运用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开发于做功、移行、发电的方法与系统装置
CN202381247U (zh) * 2010-12-31 2012-08-15 张惠兴 发电装置
CN103696917A (zh) * 2014-01-15 2014-04-02 师德军 一种气浮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6373A5 (de) 2017-12-07
RS60380B1 (sr) 2020-07-31
EP3140540B1 (de) 2019-02-27
LT3296562T (lt) 2020-07-10
US10465649B2 (en) 2019-11-05
CN107532571A (zh) 2018-01-02
CA2980956A1 (en) 2016-09-29
CA2980956C (en) 2020-08-18
EP3296562B1 (de) 2020-03-11
CA3081718A1 (en) 2016-09-29
CY1123153T1 (el) 2021-10-29
US11486347B2 (en) 2022-11-01
HUE043460T2 (hu) 2019-08-28
DK3296562T3 (da) 2020-06-15
PL3140540T3 (pl) 2019-09-30
US20200032765A1 (en) 2020-01-30
SI3140540T1 (sl) 2019-08-30
CY1121764T1 (el) 2020-07-31
HRP20190958T1 (hr) 2019-08-23
ES2728134T3 (es) 2019-10-22
EP3296562A1 (de) 2018-03-21
ES2797250T3 (es) 2020-12-01
EP3140540A1 (de) 2017-03-15
RS58905B1 (sr) 2019-08-30
PL3296562T3 (pl) 2020-08-10
DK3140540T3 (da) 2019-06-03
EA034203B1 (ru) 2020-01-16
LT3140540T (lt) 2019-06-10
SI3296562T1 (sl) 2020-08-31
HRP20200937T1 (hr) 2020-09-18
EA201792136A1 (ru) 2018-03-30
WO2016150412A1 (de) 2016-09-29
PT3296562T (pt) 2020-06-17
PT3140540T (pt) 2019-06-06
US20180066628A1 (en) 2018-03-08
HUE050385T2 (hu) 2020-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9832B1 (en) Hdydrostatic energy generator
CN107532571B (zh) 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
US7540230B2 (en) Three-way poppet valve for work exchanger
CN107532578B (zh) 用于流体的高压、高剪切力处理的系统
RU2569008C1 (ru) Трубопрутковый пресс или пресс для выдавливания фасонных изделий
JP5421363B2 (ja) ピストンに組み付けられたポンプを備えた電気流体圧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321468B2 (ja) ポンピ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流体搬送装置
KR20150031902A (ko) 편방향 피스톤 로드를 가지는 왕복동 실린더
CN107678262A (zh) 碳粉筒及成像装置
NO872074L (no) Trykkmateutstyr.
CN107076126B (zh) 用于流体产品的容积泵和泵送组以及使用其的方法
US363063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solids
EP1661629A2 (en) Vibratory apparatus for ejecting items
JP4335543B2 (ja) 往復動複列型容積ポンプ
JP5260001B2 (ja) 2つのピストンが互いに対して可動である潤滑油分注ポンプ及び分注方法
SU1119940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ввода контейнеров с грузом в гидро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трубопровод
US5131819A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anaging liquid under pressure
CN113896160B (zh) 一种定量灌装结构及定量灌装装置
US5261311A (en) Reciprocating hydraulic motor with a differential piston
CN106917734A (zh) 一种动力装置
ZA200902819B (en) Pump
JP2008239092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圧制御装置
IL172032A (en) Three-way poppet valve for work exchanger
JPH03275404A (ja) 充填装置
MXPA98010295A (en) Modules of transfer of p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797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