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7817A - 园艺用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园艺用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7817A
CN107517817A CN201710452711.6A CN201710452711A CN107517817A CN 107517817 A CN107517817 A CN 107517817A CN 201710452711 A CN201710452711 A CN 201710452711A CN 107517817 A CN107517817 A CN 107517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main handle
grasping device
clencher arm
clen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27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7817B (zh
Inventor
林进
田口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17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7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4Supports for hops, vines, or trees
    • A01G17/06Trellis-work
    • A01G17/08Tools e.g. clips for attaching hops, vines, or boughs to trellis-work; Ty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4Supports for hops, vines, or trees
    • A01G17/06Trellis-work
    • A01G17/08Tools e.g. clips for attaching hops, vines, or boughs to trellis-work; Tying devices
    • A01G17/085Espalier machines; Ty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1/00Hand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2Supports for plants; Trellis for strawberri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3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applying separate securing members, e.g. deformable clips
    • B65B13/345Hand too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艺用捆扎机,使得机械难以与作物接触且容易向作物之间插入机械。具备能够从前端部(11a)拉出带(60)的主手柄(11)、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主手柄(11)进行转动的紧钳臂(30)、安装在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而能够把持从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拉出的带(60)的端部(60a)的带把持装置(35)及将重合的带(60)的端部(60a)连结的连结单元,在侧视观察相对于主手柄(11)而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紧钳臂(30)的情况下,在以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为纵向且以与纵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时,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成为横向的宽度(W)的1.5倍以下。

Description

园艺用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农作物栽培中使用于引导捆扎作业的园艺用捆扎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栽培农作物时的引导捆扎作业中使用园艺用捆扎机。具体而言,例如,在黄瓜、葡萄、西红柿等的农作物栽培中,为了将植物的蔓或茎捆扎于支柱或网等而使用园艺用捆扎机。
这种园艺用捆扎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具备能够从前端部拉出带的主手柄和能够相对于主手柄进行转动的紧钳臂。并且,当轻轻地握住园艺用捆扎机的操作手柄时,紧钳臂相对于主手柄向关闭方向转动,紧钳臂前端的带把持装置把持从主手柄的前端部拉出的带。当在此状态下解除手柄的握住时,紧钳臂相对于主手柄向打开方向转动,带被拉出。在拉出带而带在紧钳臂与主手柄之间成为伸展的状态之后,向该拉出的带按压农作物及支柱,将农作物及支柱插入到紧钳臂与主手柄之间。当在此状态下再次握住手柄时,紧钳臂相对于主手柄向关闭方向转动,形成带圈。当进一步握住手柄时,带圈的两端通过卡钉来装订,并且带圈的端部通过切割器切断,从而捆扎完成。
以往的园艺用捆扎机的带把持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图2等)所示,使3片金属板重叠地滑动,由此来控制带把持装置的牵引针的摆动,实现把持带的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441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园艺用捆扎机中,利用紧钳臂的前端与主手柄的前端相互按压的力将带把持装置的动作杆压入,通过压入动作杆,牵引针进行动作而抓握带。因此,动作杆配置在紧钳臂的前端与主手柄的前端的按压方向(卡钉的打入方向)上,带把持装置在该方向上变长。在这样的配置中,在将园艺用捆扎机向作物之间插入时,带把持装置容易与作物接触。由于机械接触作物而存在弄伤作物或者使花芽落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园艺用捆扎机,使得机械难以与作物接触且容易向作物之间插入机械。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出,具有以下的特征。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主手柄,能够从前端部拉出带;紧钳臂,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手柄进行转动;带把持装置,安装在所述紧钳臂的前端部,能够把持从所述主手柄的前端部拉出的所述带的端部;及连结单元,将重合的所述带的端部连结,在侧视观察相对于所述主手柄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所述紧钳臂的情况下,在以所述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为纵向且以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时,所述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为横向的宽度的1.5倍以下。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除了上述的第一方式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园艺用捆扎机具备将所述带把持装置的前方覆盖的把持装置罩。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除了上述的第一或第二方式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紧钳臂由平行地连接的两片金属板构件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方式,在侧视观察相对于主手柄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紧钳臂的情况下,在以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为纵向且以与纵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时,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为横向的宽度的1.5倍以下。即,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和横向的宽度几乎没有差别,例如,能够使紧钳臂打开约45度时的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带把持装置的横向的宽度的同等以下。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园艺用捆扎机向作物之间插入时,能够减小带把持装置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纵向)上的宽度,因此带把持装置难以与作物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弄伤作物或者使花芽落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往的构造中,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比横向的宽度长,因此带把持装置以纵长的状态向作物之间插入。如果将紧钳臂与主手柄较大地打开至接近于直角,则能够减小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但是若考虑处理、作业性的话并不现实。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由于带把持装置成为沿着机械的插入方向横长地配置的状态,因此即使将紧钳臂与主手柄较大地打开,也能够使前端紧凑而容易向作物之间插入。
根据上述第二方式,具备将带把持装置的前方覆盖的把持装置罩。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带把持装置与丝线或网的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爪部等卡挂于丝线或网或者带把持装置接触而弄伤作物的情况。
根据上述第三方式,紧钳臂由平行地连接的两片金属板构件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自由地设定紧钳臂的形状,因此能够将臂形成为曲线状,难以卡挂于丝线或网,能够形成为难以弄伤作物的形状。而且,从金属板构件之间能够观察到前端方向,因此在将园艺用捆扎机向作物之间插入时容易瞄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以往那样通过1片弯曲金属板形成紧钳臂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紧钳臂为直线性的形状。因此,不得不将紧钳臂形成为L字形,存在紧钳臂的前表面容易与作物等接触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决定紧钳臂的形状方面的制约事项少,因此能够形成为难以与作物等接触的形状(例如C字形)的紧钳臂。
附图说明
图1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园艺用捆扎机的侧视图,是相对于主手柄而打开紧钳臂的状态的图。
图3是园艺用捆扎机的侧视图,是相对于主手柄而完全关闭紧钳臂的状态的图。
图4是拆卸了操作手柄的罩构件的园艺用捆扎机的侧视图,是相对于主手柄而打开紧钳臂的状态的图。
图5是拆卸了操作手柄的罩构件的园艺用捆扎机的侧视图,是相对于主手柄而完全关闭紧钳臂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前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园艺用捆扎机的前端附近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8(a)是从前方观察带引导器的立体图,图8(b)是从后方观察带引导器的立体图。
图9是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10是把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1(a)是锁定构件的立体图,图11(b)是锁定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执行把持动作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3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是执行把持动作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说明带引导器与锁定构件及支撑部的关系的图,是带引导器与锁定构件及支撑部接触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说明带引导器与锁定构件及支撑部的关系的图,是带引导器将锁定构件压起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说明带引导器与锁定构件及支撑部的关系的图,是带引导器触抵于支撑部的状态的图。
图17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把持构件与带引导器协作而把持带的状态的图。
图18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把持构件与支撑部协作而把持带的状态的图。
图19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通过带把持装置把持并拉出带的状态的图。
图20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带引导器与把持构件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21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带引导器沿着把持构件的倾斜面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22是园艺用捆扎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是将带切断的状态的图。
图23是表示园艺用捆扎机的内部构造的图,是相对于主手柄而将紧钳臂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24是从后方观察园艺用捆扎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5是以往的园艺用捆扎机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以往的园艺用捆扎机的内部构造的图,是相对于主手柄而将紧钳臂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园艺用捆扎机
11 主手柄
11a 前端部
11b 侧壁部
11c 倾斜部
12 卡钉盒
13 推杆单元
14 辊状卡合部
15 挂指部
16 带引导器
16a 摆动轴孔
16b 狭缝
16c 背面部
16d 触抵部
16e 带保持部
16f 切断刀安装部
17 切断刀
17a 刀尖
18 卡钉起子
19 带引导器摆动轴
20 带盒
25 拉伸弹簧
30 紧钳臂
30a 前端部
30b 金属板构件
31 旋转轴
32 臂部
33 紧钳
35 带把持装置
36 支撑部
36a 承受部
36b 凹部
36c 移动限制部
37 把持构件
37a 转动轴孔
37b 爪部
37c 接触部
37d 倾斜面
37e 谷状部
37f 周面
37g 被卡定部
37i 旋转阻止部
38 把持构件施力单元
39 锁定构件
39a 转动轴孔
39b 卡定部
39c 被按压部
40 锁定构件施力单元
41 把持装置罩
41a 前方突出部
42 把持构件转动轴
43 锁定构件转动轴
50 操作手柄
51 基体构件
51a 转动支点
52 连杆部
52a 滑动面
52b 突部
52c 钩
53 手柄支撑部
55 罩构件
55a 钩罩部
55b 曲线突起
55c 杆操作部
60 带
60a 端部
61 卡钉
S 被捆扎物
X 交叉部
W 横向的宽度
H 纵向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是指在园艺用捆扎机10的使用时面对被捆扎物S的方向(图2中的右方向),后方是指前方的相反方向(图2中的左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园艺用捆扎机10在农作物栽培中使用于引导捆扎作业,如图1~3所示,具备直线性地形成的细长的主手柄11、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主手柄11进行转动的紧钳臂30、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紧钳臂30进行转动的操作手柄50。如图4所示,紧钳臂30由拉伸弹簧25始终施力,在通常时相对于主手柄11成为打开的状态。通过从该状态开始握住操作手柄50和主手柄11,如图3所示,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而向关闭方向转动。并且,在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而向关闭方向转动至预定的位置时,为了从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拉出带60,而执行通过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把持带60的把持动作,并且在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从所述预定的位置进一步向关闭方向转动而成为了完全关闭的状态(关闭状态)时,执行利用带60捆扎被捆扎物S并将带60切断的捆扎动作。即,在把持动作时,不握紧至手柄完全关闭的位置,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转动至预定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捆扎动作时,进行握紧至手柄完全关闭的位置的操作,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从所述预定的位置进一步向关闭方向转动。这样,根据握紧操作的终点位置而能够切换把持动作与捆扎动作。
在捆扎被捆扎物S时,首先握住手柄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由此,执行通过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把持带60的把持动作。然后,当解除手柄的握住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如图19所示,在把持有带60的状态下使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与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相互分离时,带60在紧钳臂30与主手柄11之间成为伸展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从伸展的带60的外侧放入树苗或树枝等被捆扎物S,再次握住手柄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由此,如图22所示,捆扎被捆扎物S的带圈的两端由卡钉61连结,将带60切断(执行捆扎动作)。这样,在第一次的握住动作中,执行把持动作,在第二次的握住动作中,执行捆扎动作。并且,通过交替地执行该把持动作和捆扎动作而能够将被捆扎物S捆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带圈的两端连结的连结手段而使用了卡钉61,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粘结或熔敷而将带圈的两端连结。
如图1等所示,主手柄11是呈直线地形成的棒状的构件,以能够沿长度方向配置带60、卡钉61的方式形成。在该主手柄11安装卡钉盒12、推杆单元13、带引导器16、卡钉起子18、带盒20。
卡钉盒12是用于收容卡钉61的长条构件。如图1等所示,该卡钉盒12沿着主手柄11的长度方向配置,能够在内部收容卡钉61。收容于卡钉盒12的卡钉61使用利用粘结剂接合形成为字形的多个卡钉61的结构。收容于卡钉盒12的卡钉61由后述的推杆单元13向前端方向按压。在卡钉盒12的前端设有用于导入后述的卡钉起子18的长孔。而且,该卡钉盒12被安装成以设于后端侧的轴为中心能够相对于主手柄11进行摆动。
如图1等所示,推杆单元13是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安装在卡钉盒12内的构件。如图6等所示,该推杆单元13对卡钉盒12内的卡钉61向前方施力。在卡钉盒12内安设卡钉61时,将该推杆单元13下拉,从卡钉盒12的上方插入卡钉61。
如图6等所示,卡钉起子18是以面对卡钉盒12的前端附近的方式在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固定的板。该卡钉起子18形成为与卡钉61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以将卡钉61仅打出1个。当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转动至完全关闭的状态时,如图22所示,卡钉起子18进入到卡钉盒12内,将卡钉盒12内的排头的卡钉61打出。详细而言,当紧钳臂30向关闭方向移动时,紧钳臂30按压卡钉盒12而使卡钉盒12向卡钉起子18的方向摆动。通过卡钉盒12摆动而卡钉起子18进入到卡钉盒12的内部,将卡钉61打出。打出的卡钉61在贯通了带60之后,由后述的紧钳33钳紧,以将带60抱入的方式使卡钉61的两腿弯折,由此将重合的带60的端部60a连结。
如图1等所示,带盒20与主手柄11的后端部相连设置而用于收容带60。该带盒20能够收容呈卷筒状地卷绕的带60,且具备为了将带60取出放入而能够开闭的盖。收容于该带盒20的带60沿着主手柄11被拉出至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被拉出至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的带60如图12及图13所示其端部60a由后述的带引导器16保持。
带引导器16如图6及图7所示配置在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被安装成能够以设于主手柄11的带引导器摆动轴19为中心进行摆动。如图13所示,该带引导器16在中央具备以能够将带60拉出的方式引导带60的引导路。该带引导器16的引导路成为将带60的两侧部、前表面、后表面这四个方向覆盖的形状,以避免插通的带60脱落。插通于该引导路的带60被从前端拉出而面对紧钳臂30。该带60的端部60a由后述的紧钳臂30的带把持装置35把持而拉出所需量。
如图8所示,该带引导器16具备摆动轴孔16a、狭缝16b、背面部16c、触抵部16d、带保持部16e、切断刀安装部16f。
摆动轴孔16a是用于使带引导器摆动轴19贯通的圆孔。该摆动轴孔16a设置在带引导器16的下方(从紧钳臂30观察时的远侧)。该摆动轴孔16a轴支承于带引导器摆动轴19,由此带引导器16的面对紧钳臂30的端部能够向前方摆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是带引导器16由施力构件始终向后方施力。
背面部16c是从后方支撑带60的板状的部位。从该背面部16c的两侧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有带保持部16e。带保持部16e是用于与背面部16c协作而保持带60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的两个部位分别各设置一对带保持部16e,而设有4个带保持部16e。各个带保持部16e形成为大致L字形,以上下各一对带保持部16e的前端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由此,在相向的带保持部16e的前端之间形成有狭缝16b。该狭缝16b用于使后述的把持构件37能够进入到引导路内。
如图8所示,触抵部16d是如下的部位:形成在背面部16c的上端缘,与后述的把持构件37的倾斜面37d接触,用于沿着该倾斜面37d滑动。该触抵部16d呈弧状地向前端方向突出地形成,由此以不与把持构件37的倾斜面37d的两侧的边缘接触的方式形成。通过避免与倾斜面37d的边缘接触,在如后所述通过触抵部16d和把持构件37夹住带60并拉拽时,防止在带60开设孔或切割的情况。
切断刀安装部16f是用于对在被捆扎物S的捆扎后将带60切断的切断刀17进行固定的部位。在该切断刀安装部16f,如图6等所示,在比带60的引导路靠后方处,以相对于带60的引导路形成角度的方式安装切断刀17。通过这样将切断刀17固定于带引导器16,在带引导器16摆动时,切断刀17与带引导器16联动地摆动。
即,如图12所示,通常时的切断刀17以刀尖17a朝向后方的方式配置,但是在要将带60切断时,如图22所示,以刀尖17a朝向上方的方式移动。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切断刀17在要将带60切断时,刀尖17a以面对带60的方式露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带60与带引导器16联动地摆动,但也可以是例如带引导器16形成为沿直行方向移动,切断刀17与该带引导器16联动地沿直行方向移动。而且,也可以是如下的构造:切断刀17不移动,而带引导器16或卡钉盒12等切断刀17附近的构件移动,切断刀17的刀尖17a以面对带60的方式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带引导器16及切断刀17的两侧如图1所示由主手柄11的一部分即侧壁部11b覆盖,如图2及图6等所示,避免在侧视观察下带引导器16及切断刀17露出。换言之,主手柄11具备以在侧视观察下与切断刀17的刀尖17a重叠的方式配置的侧壁部11b。该侧壁部11b无论切断刀17的状态如何(无论是切断刀17移动前还是移动后),都以在侧视观察下始终与切断刀17的刀尖17a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在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夹住异物,切断刀17也不会刺入到异物。需要说明的是,该侧壁部11b的后方成为倾斜部11c,即使在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夹住被捆扎物S的情况下,也将被捆扎物S向后方(主手柄11及紧钳臂30的内侧)引导。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主手柄11的两侧突出形成有辊状卡合部14,在主手柄11的下表面突出形成有挂指部15。辊状卡合部14是用于对后述的操作手柄50的连杆部52进行滑动引导的突起。挂指部15是在握住主手柄11和操作手柄50时用于供握住的手指卡挂的突起。
如图1等所示,紧钳臂30由平行地连接的一对金属板构件30b构成。该紧钳臂30为了在其与主手柄11之间能够形成C字形的开口部而具备向前端部30a的方向呈曲线地延伸的臂部32。该紧钳臂30通过设置在后端部附近的旋转轴31而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主手柄11进行转动。
在该紧钳臂30安装有紧钳33、带把持装置35、把持装置罩41。
紧钳33以与前述的卡钉起子18的前端相向的方式固定于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由此,如图22所示,在通过卡钉起子18打出卡钉61时,打出的卡钉61的两腿由紧钳33钳紧而向内侧折弯。通过紧钳33将卡钉61的两腿向内侧折弯,而将带60装订并连结。
带把持装置35是安装于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而能够把持从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拉出的带60的端部60a的装置。该带把持装置35具备支撑部36、把持构件37、把持构件施力单元38、锁定构件39、锁定构件施力单元40。
如图6等所示,支撑部36沿着带60的拉出方向固定于紧钳臂30,具备能够支撑带60的后表面的板状的承受部36a。如图9所示,在该承受部36a形成有凹部36b。该凹部36b是与后述的把持构件37的接触部37c卡合的部位,具备宽度比带60窄且宽度比接触部37c宽的槽。而且,在承受部36a的两侧突出形成有移动限制部36c。该移动限制部36c为了通过与带引导器16抵接来限制紧钳臂30的转动而设置。
把持构件37以与支撑部36相向的方式设置,为了抓住带60而设置成能够向支撑部36的方向进行动作。如图10所示,该把持构件37具备转动轴孔37a、爪部37b、接触部37c、倾斜面37d、谷状部37e、周面37f、被卡定部37g、旋转阻止部37i。
转动轴孔37a是用于使把持构件转动轴42贯通的孔,通过使把持构件转动轴42贯通该转动轴孔37a,而把持构件37被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紧钳臂30进行转动。
爪部37b是用于与支撑部36的承受部36a协作而抓住带60的突出部。在该爪部37b的前端形成有能够进入到上述的凹部36b的接触部37c。由此,在把持构件37进行动作时,通过支撑部36与把持构件37的相互卡合的凹凸形状(凹部36b与接触部37c)而能够牢固地把持带60。即,当利用该凹凸形状来把持带60时,带60的中间部成为被压入于凹部36b的槽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折弯的带60的复原力作用于凹部36b的边缘部分而使摩擦力增大,因此带60难以脱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部37c成为楔状的尖锐形状,形成为容易向带60陷入。
上述的爪部37b的主手柄11侧的面形成倾斜面37d。该倾斜面37d以面对带引导器16的触抵部16d的方式配置,为了与带引导器16的触抵部16d接触进行引导而设置。而且,在该倾斜面37d的前端相反侧设有谷状部37e。该谷状部37e用于使沿着倾斜面37d滑动的带引导器16无法进一步滑动,通过相对于倾斜面37d设置角度而形成。
另外,在把持构件37的主手柄11相反侧的周面37f设有被卡定部37g及旋转阻止部37i。该被卡定部37g及旋转阻止部37i利用在把持构件37的周面37f突出形成的突起而形成,用于与后述的锁定构件39卡合。锁定构件39沿着该把持构件37的周面37f移动,根据状况而能够与被卡定部37g或旋转阻止部37i卡合。
把持构件施力单元38用于对把持构件37向支撑部36的方向施力。本实施方式的把持构件施力单元38是图7等所示的受扭螺旋弹簧。该把持构件施力单元38对把持构件37施力,由此在后述的锁定构件39的锁定被解除时,把持构件37进行动作,能够通过支撑部36和把持构件37从两侧夹住而把持带60。
锁定构件39用于通过与把持构件37卡合来克服把持构件施力单元38的作用力而将把持构件37保持在待机位置。如图11所示,该锁定构件39具备转动轴孔39a、卡定部39b、被按压部39c。
转动轴孔39a是用于使锁定构件转动轴43贯通的孔。通过使锁定构件转动轴43贯通于该转动轴孔39a,而锁定构件39被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紧钳臂30进行转动。
卡定部39b是用于限制把持构件37的移动的部位,以能够与把持构件37卡合的方式突出形成。如图6等所示,该卡定部39b与把持构件37的周面37f相向配置,能够与形成于周面37f的被卡定部37g及旋转阻止部37i卡合。具体而言,通过卡定部39b与被卡定部37g卡合,而如图12所示,形成为得到带把持装置35不把持带60而打开的待机状态。并且,当锁定构件39转动而卡定部39b从被卡定部37g脱离时,如图18所示,形成为得到带把持装置35以能够把持带60的方式关闭的把持状态。在该把持状态下,卡定部39b以能够卡合的方式面对旋转阻止部37i,阻止把持构件37的移动。通过旋转阻止部37i面对卡定部39b,使得带把持装置35维持把持状态直至锁定构件39再次转动为止。
被按压部39c是在使锁定构件39摆动时被压起的部位,如图7等所示,以面对带引导器16的前端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配置,在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带引导器16克服后述的锁定构件施力单元40的作用力而推动锁定构件39。
锁定构件施力单元40用于对锁定构件39向与把持构件37卡合的方向施力。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施力单元40是图7等所示的压缩弹簧。通过该锁定构件施力单元40对锁定构件39施力,而锁定构件39的卡定部39b始终向与被卡定部37g或旋转阻止部37i卡合的方向施力。
把持装置罩41是将上述的带把持装置35覆盖的罩,如图12及图13所示,固定在紧钳臂30的2片金属板构件30b之间。本实施方式的把持装置罩41由能够左右分割的分割片构成,在内部收容带把持装置35。该把持装置罩41的下方开口,在该开口的里侧配置带把持装置35的承受部36a、爪部37b。如图12所示,该把持装置罩41具备将带把持装置35的前方覆盖的前方突出部41a。该前方突出部41a比金属板构件30b的前端向前方突出,因此在作物之间插入紧钳臂30时,仅是呈曲线地形成的前方突出部41a接触作物等,而避免带把持装置35接触作物等。
如图2~5所示,操作手柄50具备在园艺用捆扎机10的主体固定的基体构件51和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51进行拆装的罩构件55。
基体构件51是直接作用于主手柄11、紧钳臂30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4及图5所示,该基体构件51以能够以转动支点51a为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紧钳臂30。并且,在从该转动支点51a观察时的一方具备与主手柄11卡合的连杆部52,并且在从转动支点51a观察时的另一方具备手柄支撑部53。需要说明的是,手柄支撑部53是通过安装罩构件55而作为杆操作部55c发挥功能的部位。
连杆部52是与主手柄11卡合而成为杠杆的作用点的部分。在该连杆部52的前端形成钩52c,通过该钩52c与主手柄11的辊状卡合部14卡合,而如图4所示,维持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以预定的角度打开的状态。
当从该状态开始握紧操作手柄50和主手柄11时,如图5所示,钩52c从辊状卡合部14脱离,辊状卡合部14在形成于连杆部52的前表面的滑动面52a上滑动。通过这样滑动面52a沿着辊状卡合部14滑动,而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与辊状卡合部14卡合的滑动面52a的倾斜逐级变化,以降低打出卡钉61时的操作载荷。即,进行捆扎动作时的滑动面52a的倾斜比进行把持动作时的滑动面52a的倾斜大,由此即便是相同的操作载荷,在进行捆扎动作时能够得到更大的力。由此,即使是需要较大力的捆扎动作,也能够以轻的操作载荷进行操作。这样滑动面52a的倾斜变化,因此在滑动面52a的倾斜变化的部分形成有突部52b。
如图2等所示,罩构件55是为了避免基体构件51露出而进行覆盖的构件,操作手柄50的与外部接触或被操作的部分全部由罩构件55覆盖。该罩构件55具备钩罩部55a和杆操作部55c。
钩罩部55a是将上述的连杆部52、主手柄11与紧钳臂30的交叉部X(参照图4及图5)覆盖的部位。在该钩罩部55a的侧面,如图1等所示,设有沿着握住杆操作部55c和主手柄11的手指的曲线突起55b。通过设置这样的曲线突起55b,能实现握住容易且即便向上地保持机械时也能够以轻轻握住的方式进行保持的操作手柄50。
杆操作部55c是将手柄支撑部53覆盖的部位,是在对操作手柄50进行操作时作业者握住的部位。当该杆操作部55c被向接近主手柄11的方向进行握住操作时,基体构件51以转动支点51a为中心转动,连杆部52作用于主手柄11,由此主手柄11与紧钳臂30彼此向关闭方向转动。
接下来,说明该园艺用捆扎机10的使用方法。在通过该园艺用捆扎机10进行捆扎作业时,首先,如图12及图13所示,使锁定构件39与把持构件37卡合,预先使把持构件37成为待机状态。
当在该状态下握住手柄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如图14所示,带引导器16的带保持部16e与锁定构件39的被按压部39c接触。
当进一步使紧钳臂30转动时,如图15所示,锁定构件39被压起而转动。通过锁定构件39转动而锁定构件39的卡定部39b从把持构件37的被卡定部37g脱离,把持构件37转动。由此,把持构件37的爪部37b被按压于带引导器16的背面部16c,从带引导器16拉出的带60的端部60a被把持在带引导器16的引导路内。
此时,当进一步使紧钳臂30转动时,如图16所示,带引导器16的带保持部16e与支撑部36的移动限制部36c接触。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带引导器16作为限制紧钳臂30的转动的移动限制单元发挥功能。通过这样限制紧钳臂30的转动,使紧钳臂30无法转动至完全关闭的状态(执行捆扎动作的关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带引导器16是否限制紧钳臂30的转动根据带把持装置35的状态而自动地切换。即,在带把持装置35处于待机状态时,如上所述限制紧钳臂30的转动,但是在带把持装置35处于把持状态时,带引导器16作用于带把持装置35(详情后述),由此移动至不限制紧钳臂30的转动的位置(参照图21)。
当这样进行第一次的握住动作时,如图17所示,把持构件37进入到带引导器16的引导路内,在引导路内与带引导器16的背面部16c协作而把持带60。当在此状态下解除手柄的握住而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如图18所示,把持构件37以把持有带60的状态在引导路内滑动,在脱离引导路时与支撑部36协作而把持带60。
当进一步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如图19所示,在把持有带60的状态下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与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相互分离时,在紧钳臂30与主手柄11之间,带60成为伸展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从伸展的带60的外侧将树苗或树枝等被捆扎物S放入,当使紧钳臂30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如图20所示,形成捆扎被捆扎物S的带圈。
当从图20的状态开始进一步握住手柄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带引导器16的触抵部16d触抵于把持构件37的倾斜面37d,触抵部16d由把持构件37的倾斜面37d引导而向前方移动。通过这样带盒20向前方移动,带引导器16退避到带保持部16e与支撑部36的移动限制部36c不接触的位置。通过带引导器16的退避,解除带引导器16对紧钳臂30的转动限制,成为能够转动至紧钳臂30完全关闭的状态(执行捆扎动作的关闭状态)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带盒20开始移动的阶段,锁定构件39的卡定部39b面对把持构件37的旋转阻止部37i,限制把持构件37的移动。
并且,如图21所示,带盒20向前方摆动至触抵部16d与处于倾斜面37d的前方的谷状部37e卡合为止。当这样触抵部16d与谷状部37e卡合时,带引导器16与把持构件37协作而成为保持带60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触抵部16d与谷状部37e即将卡合之前,带盒20的带保持部16e将锁定构件39的被按压部39c压起,使锁定构件39摆动。由此,解除把持构件37的移动限制。
当从该图21的状态开始进一步握住手柄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如图22所示,带盒20与把持构件37一起向前方倒入。此时,带盒20保持带60并移动,因此向带60施加张力。通过把持构件37与带盒20一起移动,而带把持装置35松开带60,但是分离的带60由被赋予了张力的带60从下压入,因此不会从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脱离。并且,通过带盒20的摆动,而固定于带盒20的切断刀17向接近带60的方向摆动,将张紧的带60切断。同时,在比切断刀17靠后方处通过卡钉起子18打入卡钉61。
需要说明的是,如该图22所示,在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关闭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带盒20的带保持部16e从锁定构件39的被按压部39c脱离。因此,将锁定构件39压起的力消失,因此锁定构件39通过锁定构件施力单元40的作用力而移动,成为能够与把持构件37卡合的状态。而且,把持构件37与带盒20一起移动,由此移动至比待机状态靠前方处。
最后,当解除手柄的握住而使紧钳臂30相对于主手柄11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如图12所示,把持构件37与锁定构件39卡合而带把持装置35成为待机状态。这样,园艺用捆扎机10返回到初始状态,1次捆扎作业完成。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带把持装置35如图23所示,在侧视观察相对于主手柄11而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紧钳臂30的情况下,在以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为纵向(图23的上下方向)且以与该纵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图23的左右方向)时,纵向的宽度H与横向的宽度W大致相等,至少,纵向的宽度H成为横向的宽度W的1.5倍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卡钉起子18对卡钉61的打入方向,但是在通过粘结或熔敷将带60连结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考虑。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也可以称为紧钳臂30的前端部30a与主手柄11的前端部11a的按压方向。
相对于此,以往的带把持装置35如图26所示,在侧视观察相对于主手柄11而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紧钳臂30的情况下,纵向的宽度H成为横向的宽度W的倍数以上,成为纵长的形状。因此,如图25所示,即使在紧钳臂30打开的状态下,紧钳臂30的前端沿纵向也变大,在将园艺用捆扎机10向作物之间插入时,带把持装置35容易接触作物。而且,带把持装置35的爪等露出,容易弄伤作物。
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等所示,在打开紧钳臂30的状态下,紧钳臂30的前端成为横长(纵向的宽度H比横向的宽度W小),配置有带把持装置35的紧钳臂30的前端与主手柄11大致平行地延伸。这样,带把持装置35沿着机械的插入方向配置,因此容易将机械向作物之间插入。而且,带把持装置35由把持装置罩41覆盖而未露出,因此也能防止带把持装置35接触而弄伤作物的情况。而且,在从作物之间拔出机械时,也难以弄伤作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紧钳臂30由一对金属板构件30b构成,因此能够成为图2等所示的曲线性的形状。由此,不是以往的园艺用捆扎机10那样的有棱角的紧钳臂30(参照图25),而能够成为不弄伤作物的形状。而且,由于由一对金属板构件30b构成,因此如图24所示,在持有园艺用捆扎机10进行作业时,能够从一对金属板构件30b的间隙观察前方,容易进行作业。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侧视观察相对于主手柄11而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紧钳臂30的情况下,在以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为纵向且以与纵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时,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为横向的宽度W的1.5倍以下。即,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和横向的宽度W几乎没有差别,紧钳臂30形成为曲线状,因此能够使紧钳臂30打开约45度时的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带把持装置35的横向的宽度W的同等以下。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园艺用捆扎机10向作物之间插入时,能够减小带把持装置35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纵向)上的宽度,因此带把持装置35难以与作物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弄伤作物或者使花芽落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以往的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比横向的宽度W长,因此带把持装置35以纵长的状态插入到作物之间。如果将紧钳臂30与主手柄11较大地打开至接近直角,则能够减小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但是若考虑到处理、作业性的话并不现实。关于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园艺用捆扎机10由于带把持装置35成为沿着机械的插入方向横长地配置的状态,因此即使将紧钳臂30与主手柄11较大地打开,也能够使前端紧凑而容易向作物之间插入。
另外,具备将带把持装置35的前方覆盖的把持装置罩41。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带把持装置35与丝线或网的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爪部37b等卡挂于丝线或网或者带把持装置35接触而弄伤作物的情况。
另外,紧钳臂30由平行地连接的2片金属板构件30b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自由地设定紧钳臂30的形状,能够将臂部32形成为曲线状,难以卡挂于丝线或网,成为难以弄伤作物的形状。而且,从金属板构件30b之间能够观察到前端方向,因此在将园艺用捆扎机10向作物之间插入时容易瞄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以往那样通过1片弯曲金属板形成紧钳臂30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紧钳臂30为直线性的形状。因此,不得不将紧钳臂30形成为L字形,存在紧钳臂30的前表面容易接触作物等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园艺用捆扎机10,在决定紧钳臂30的形状方面的制约事项少,能够形成为难以与作物等接触的形状(例如C字形)的紧钳臂3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带把持装置35夹住而把持带60,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即便是以往使用那样的爪刺入到带60而保持带60的机构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侧视观察相对于主手柄11而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紧钳臂30的情况下,带把持装置35的纵向的宽度H为横向的宽度W的1.5倍以下,但是优选纵向的宽度H为横向的宽度W的1.2倍以下,更优选纵向的宽度H为横向的宽度W的1.1倍以下。

Claims (6)

1.一种园艺用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手柄,能够从前端部拉出带;
紧钳臂,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手柄进行转动;
带把持装置,安装在所述紧钳臂的前端部,能够把持从所述主手柄的前端部拉出的所述带的端部;及
连结单元,将重合的所述带的端部连结,
在侧视观察相对于所述主手柄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的所述紧钳臂的情况下,在以所述连结单元的连结方向为纵向且以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方向为横向时,所述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为横向的宽度的1.5倍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艺用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紧钳臂打开约45度时的带把持装置的纵向的宽度为将所述紧钳臂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带把持装置的横向的宽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艺用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园艺用捆扎机具备将所述带把持装置的前方覆盖的把持装置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艺用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园艺用捆扎机具备将所述带把持装置的前方覆盖的把持装置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园艺用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钳臂由平行地连接的两片金属板构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园艺用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片金属板构件之间形成间隙。
CN201710452711.6A 2016-06-15 2017-06-15 园艺用捆扎机 Active CN107517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9285 2016-06-15
JP2016119285A JP6740737B2 (ja) 2016-06-15 2016-06-15 園芸用結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817A true CN107517817A (zh) 2017-12-29
CN107517817B CN107517817B (zh) 2021-03-19

Family

ID=5906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2711.6A Active CN107517817B (zh) 2016-06-15 2017-06-15 园艺用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4376B2 (zh)
EP (2) EP3257363B1 (zh)
JP (1) JP6740737B2 (zh)
KR (1) KR102365899B1 (zh)
CN (1) CN107517817B (zh)
ES (1) ES2767094T3 (zh)
HU (1) HUE049002T2 (zh)
PL (1) PL3257363T3 (zh)
PT (1) PT3257363T (zh)
TW (2) TWI69727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0553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N112400552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以及捆扎方法
US11613391B2 (en) 2019-08-23 2023-03-28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2706B1 (ko) * 2018-01-22 2019-05-27 조남선 농업용 결속기
JP7288606B2 (ja) * 2019-08-23 2023-06-0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1695948S (zh) * 2021-02-18 2021-09-27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2621A (en) * 1970-11-13 1973-10-02 Max Co Ltd Binder for grape vines
CN2149097Y (zh) * 1993-01-09 1993-12-15 殷瑞宗 一种手动结束器
FR2701739B1 (fr) * 1993-02-18 1995-10-20 Bemax Pince a lier.
EP1840031A1 (en) * 2004-12-20 2007-10-03 Aglis Co., Ltd. Binding device and binding method for horticulture
WO2015162595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Cruzzolin Andrea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operative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bind at least two elements to each ot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7710A1 (en) 1992-04-29 1993-11-03 Simes-Senco, S.A. Tape stapler
EP1413192B1 (en) 2001-07-11 2014-04-30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for gardening
JP4120369B2 (ja) 2002-11-26 2008-07-1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園芸用結束機
JP3908174B2 (ja) 2003-01-24 2007-04-25 南善 趙 園芸用結束機
JP2007117055A (ja) 2005-10-31 2007-05-17 Max Co Ltd 園芸用結束機における結束テープのたるみ戻し機構
TWI357300B (en) 2009-01-17 2012-02-01 Jho Nam Sun Tying machine used in agriculture
JP2011031982A (ja) 2009-07-30 2011-02-17 Eijiro Namekawa 作業性を向上させた熱溶着結束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2621A (en) * 1970-11-13 1973-10-02 Max Co Ltd Binder for grape vines
CN2149097Y (zh) * 1993-01-09 1993-12-15 殷瑞宗 一种手动结束器
FR2701739B1 (fr) * 1993-02-18 1995-10-20 Bemax Pince a lier.
EP1840031A1 (en) * 2004-12-20 2007-10-03 Aglis Co., Ltd. Binding device and binding method for horticulture
WO2015162595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Cruzzolin Andrea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operative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bind at least two elements to each oth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0553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N112400552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以及捆扎方法
US11613391B2 (en) 2019-08-23 2023-03-28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US11623776B2 (en) 2019-08-23 2023-04-11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and bind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49002T2 (hu) 2020-09-28
PT3257363T (pt) 2020-04-20
EP3257363A1 (en) 2017-12-20
EP3639651A1 (en) 2020-04-22
TW201808089A (zh) 2018-03-16
PL3257363T3 (pl) 2020-08-10
KR102365899B9 (ko) 2022-04-14
ES2767094T3 (es) 2020-06-16
TW201931993A (zh) 2019-08-16
JP6740737B2 (ja) 2020-08-19
TWI672093B (zh) 2019-09-21
CN107517817B (zh) 2021-03-19
JP2017222401A (ja) 2017-12-21
US11234376B2 (en) 2022-02-01
US20170359972A1 (en) 2017-12-21
EP3257363B1 (en) 2020-01-08
KR20170141617A (ko) 2017-12-26
TWI697273B (zh) 2020-07-01
KR102365899B1 (ko) 202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7817A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0A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818A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4A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3A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2A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12400552B (zh) 捆扎机
JP6673042B2 (ja) 園芸用結束機
JP4747461B2 (ja) 園芸用結束機
SU1113043A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дв зки растений к шпалерной проволоке
JP2004033156A (ja) 農用結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