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7467B -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7467B
CN107517467B CN201710555488.8A CN201710555488A CN107517467B CN 107517467 B CN107517467 B CN 107517467B CN 201710555488 A CN201710555488 A CN 201710555488A CN 107517467 B CN107517467 B CN 107517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ime slot
sea area
power
multiple antenn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5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7467A (zh
Inventor
冯伟
魏特
葛宁
肖蔼玲
陆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554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7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7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7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2Traffic simulation tools or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属于无线通信中无线资源分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分解为若干时隙,根据系统中的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根据优化模型,计算最大功率和最小业务量约束下该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得到的最优解P是否为可行解,若是可行解,则将P作为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若不是,则使P逐步逼近可行解;得到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本发明利用航船的航线信息和用户的业务需求信息,以及海域信道的大尺度衰落特性,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以降低系统功耗,提升海上用户的宽带通信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中无线资源分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户多天线海域通信系统的协同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方案。
背景技术
我国海域范围广阔,大陆海岸线绵长,海洋经济十分活跃。为满足游船、商船、渔船、海监船等应用需求,保障近海海域通航安全,提升涉海人员生活质量,促进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亟待发展海域宽带通信技术。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主体面向陆地覆盖,侧重解决城区、郊区的通信问题,技术上很依赖大范围密集布站。海面上很难建设基站,因此,海域宽带通信网络的基站只能沿岸建设,这样一来,网络拓扑严重受限,系统性能难以保证。
发展海域宽带通信又不能从零开始,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是改造目前的地面通信LTE技术。为了适应近海海域的信道特征和用户分布,可通过在海岸部署具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的高架基站(岸基站),与海上用户组成多用户多天线(Multi-User MIMO)系统,从而提高通信速率和服务质量。然而在基站站址约束下,LTE网络覆盖范围有限,且由于高架基站选址受限于地理条件,经典LTE网络难以实现沿海岸线的接续宽带覆盖。在窄带全域覆盖下,让每个岸基站覆盖一片海域,形成一个宽带信息港是一种解决途径,如图1所示。航船在特定时间进入岸基站的覆盖范围,即宽带信息港,并接入宽带网络、享受宽带服务;其他时间,用户可以享受窄带通信服务,满足基本的安全航行需求。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上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与无线多媒体等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宽带信息港有限的时空频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海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和业务特性,提高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从而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
目前,海域多用户多天线系统资源分配的常用方法有先到先服务和动态规划。先到先服务,即用户在基站覆盖范围内随机发起业务请求,基站立即为其分配无线资源,若当前没有无线资源,则该用户需等待其他用户结束业务并释放资源;动态规划,即基站根据其当前服务的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和业务需求,进行下一时隙的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得到每个时隙的局部最优解。
然而,以上两种方法均为针对某一时刻、面向当前状态的优化,由于没有考虑海域业务的全过程信息,只能获得局部最优解,资源配置的效率仍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本发明利用航船的航线信息和用户的业务需求信息,以及海域信道的大尺度衰落特性,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以降低系统功耗,提升海上用户的宽带通信服务质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协同资源调配为自适应地调整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
设一个多天线海域信息港系统的用户数量为K,编号为1,2,…,k…,K,第k个用户的业务量需求为进港时间为t1k,离港时间为t2k
该系统基站到各用户的信道相互独立,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个用户,K≥N,系统对单个用户的最大发射功率为Pmax
该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为T,基站在t时刻对第k个用户的大尺度和小尺度信道衰落分别为βk,t和hk,t,hk,t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复高斯分布,系统的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方差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分解为若干时隙,根据系统中的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
1-1)首先利用先验的大尺度信道信息的慢变特性,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T分解为M个用于进行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的时隙△T,T=M·△T,M<T;则第k个用户的进港时隙离港时隙其中表示向上取整,表示向下取整;在每个时隙内,认为信道的大尺度衰落不变,得到第k个用户在第m个时隙的可达速率rk,m及最大可达速率分别为:
其中,Pk,m,m=1,2,…,M;为系统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分配的功率,βk,m为基站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的大尺度信道衰落;
1-2)构建由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组成的优化模型:优化目标函数是通过优化Pk,m,最小化系统在这M个时隙的总功耗表示系统是否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分配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约束条件包括:
a)基站天线的最大功率约束:Pk,m≤Pmax
b)系统的时空频资源约束:即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个用户;
c)用户的业务量需求约束:即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结果必须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量的需求;
得到如下优化模型:
s.t.0≤Pk,m≤Pmax
2)根据步骤1)中所得优化模型,忽略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计算最大功率和最小业务量约束下该优化模型的最优解P: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S0是由元素(k,m)组成的集合,(k,m)表示系统将第m个时隙分配给第k个用户,即δk,m=1,P={Pk,m}K×M为由Pk,m组成的矩阵;则对用户1到用户K,即k=1:K,计算P的流程如下:
2-1)找到在所有尚未分配给该用户的时隙中,使其可达速率最大的时隙m*,即:找到
2-2)判断将时隙m*分配给用户k后,用户k的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即比较的大小:
时:令作为最优解P,令S0←S0∪{(k,m*)},跳回步骤2-1);
时:令其中令S0←S0∪{(k,m*)},对第k+1个用户执行2-1);
3)根据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检查步骤2)中得到的最优解P是否为可行解,若对任意m有P是可行解,则将P作为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若存在m使得时,P不是可行解,则使P逐步逼近可行解;得到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
本发明和特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利用了航船的航线信息和用户的业务需求信息,利用了海域信道的结构化特性,即大尺度信道衰落占主导的特性,设计面向过程的海域多天线系统协同资源分配新方法。从而有效挖掘过程信息带来的增益,显著降低系统功耗,提升单个海域信息港的宽带服务效率。
本发明方法较已有的先到先服务和基于动态规划的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功耗,显著提升系统的功率效率和能量效率。同时该方法复杂度不高,在已知航船的进港、离港时间和航线信息,以及用户的业务需求后,可以利用信道的大尺度衰落信息,自适应地调整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海域宽带信息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总体流程框图;其中图(2-1)为本方法步骤2)的流程图,图(2-2)为步骤3)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方案的效果比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假设一个多天线海域信息港系统的用户数量为K(编号为1,2,…,k…,K),第k个用户的业务量需求为进港时间为t1k,离港时间为t2k(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窄带通信网络反馈到基站侧);
该系统使用正交的时空频资源块来服务不同的用户,即基站到各用户的信道相互独立,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个用户,K≥N,系统对单个用户的最大发射功率为Pmax
该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为T,基站在t时刻对第k个用户的大尺度和小尺度信道衰落分别为βk,t和hk,t,hk,t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复高斯分布,系统的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方差为
本发明的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的总体流程如图2所示,该协同资源调配为自适应地调整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分解为若干时隙,根据实际系统中的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具体地:
1-1)首先利用先验的大尺度信道信息的慢变特性,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T分解为M个用于进行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的时隙△T,T=M·△T,M<T;则第k个用户的进港时隙离港时隙其中表示向上取整,表示向下取整;在每个时隙内,认为信道的大尺度衰落不变,得到第k个用户在第m个时隙的可达速率rk,m及最大可达速率分别为:
其中,Pk,m(m=1,2,…,M)为系统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分配的功率,Pmax为基站在任一时隙向任一用户传输时能够使用的最大功率,βk,m(m=1,2,…,M)为基站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的大尺度信道衰落;
1-2)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组成的优化模型:优化目标函数是通过优化Pk,m,最小化系统在这M个时隙的总功耗表示系统是否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分配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考虑实际系统中的约束条件包括:
a)基站天线的最大功率约束:Pk,m≤Pmax
b)系统的时空频资源约束:即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个用户;
c)用户的业务量需求约束:即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结果必须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量的需求;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如下优化模型:
s.t.0≤Pk,m≤Pmax
2)根据1)中所得优化模型,忽略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计算最大功率和最小业务量约束下该优化模型的最优解P:
具体流程如图2-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设S0是由元素(k,m)组成的集合,(k,m)表示系统将第m个时隙分配给第k个用户,即δk,m=1,P={Pk,m}K×M为由Pk,m组成的矩阵;则对用户1到用户K,即k=1:K,计算P的流程如下:
2-1)找到在所有尚未分配给该用户的时隙中,使其可达速率最大的时隙m*,即:找到
2-2)判断将时隙m*分配给用户k后,用户k的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即比较的大小:
时:令作为最优解P,令S0←S0∪{(k,m*)},跳回步骤2-1);
时:令其中令S0←S0∪{(k,m*)},对下一个(第k+1个)用户执行2-1);
3)根据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检查步骤2)中得到的最优解P是否为可行解,若对任意m有P是可行解,则将P作为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若存在m使得时,P不是可行解,则使P逐步逼近可行解;
具体流程如图2-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对用户1到用户k,即k=1:K,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3-1)对所有计算
对所有(k,m0)∈S0计算
3-2)根据步骤3-1)中的计算结果,找到所有尚未配对的用户k*和时隙m*,使得将原来分配给k*的时隙m0修改为m*后,对速率的影响最小,即其中
3-3)令S0←S0\{(k*,m0)},S0←S0∪{(k*,m*)};
3-4)判断在步骤3-2)中将原来分配给k*的时隙m0修改为m*后,其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即比较的大小:
时,循环执行以下操作:
找到其中
令S0←S0∪{(k*,m*)};循环执行后再执行步骤3-5)
时,直接执行步骤3-5);
3-5)如果则令其中
至此得到最终解P,P中的元素Pk,m表示系统在第m个时隙分配给用户k的功率,即功率分配结果;同时得到S0,S0中的元素(k,m)表示用户k在第m个时隙被调度,即系统将第m个时隙分配给第k个用户。
实施例
本实施例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海域通信系统下,系统的载波频率为1900MHz,基站覆盖范围为50km,基站配有128个天线,每个用户(航船)配有1根天线。信道的路径损耗服从两径模型,阴影衰落的标准差为8,噪声功率为-107dBm。
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分解为若干时隙,根据实际系统中的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
本实施例中系统的时隙数M=5,用户数K=5,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3个用户。
用户的进港、离港时间和业务量需求如下表所示:
步骤1)中,计算得到这5个用户在这5个时隙的最大可达速率如下表所示:
用户 1 2 3 4 5
时隙1 1.1 1.2 2.5
时隙2 1.5 2 2.3 1.2 2
时隙3 2 2.5 2.2 1.5 2.2
时隙4 1.4 1.9 1.6 1.6 1.9
时隙5 1 1.3 1.3
2)忽略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计算最大功率和最小业务量约束下的功率分配结果Pk,m
在步骤2)中,向这5个用户分配的传输时隙δk,m和实际传输速率rk,m如下表所示(左为δk,m,右为rk,m):
根据上面表格,由公式得到相应功率分配结果Pk,m
计算Pk,m过程如下(以用户1)为例:
2-1)找到在所有尚未分配给用户1的时隙m(1,2,3,4,5)中,使其可达速率最大的时隙m*=3;
2-2)判断将时隙3分配给用户1后,用户1的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2<4.2,继续;
a)找到在所有尚未分配给用户1的时隙m(1,2,4,5)中,使其可达速率最大的时隙m*=2;
b)判断将时隙2、3分配给用户1后,用户1的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2+1.5=3.5<4.2,继续;
c)找到在所有尚未分配给用户1的时隙m(1,4,5)中,使其可达速率最大的时隙m*=4;
d)判断将时隙2、3、4分配给用户1后,用户1的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2+1.5+1.4=4.9>4.2,由计算得到用户1在时隙4的实际速率rk,4为4.2-2-1.5=0.7;
e)由公式得到相应功率分配结果Pk,m
3)考虑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3,检查2)中得到的资源分配结果是否为可行解,若不是,使其逐步逼近可行解。
由2)中分配结果,存在m=2、3,使得因此2)中的分配结果不满足系统可同时服务最大用户数的约束,需进行调整;按步骤3)中算法调整后,向5个用户分配的传输时隙δk,m和实际传输速率rk,m如下表所示(左为δk,m,右为rk,m):
根据上面表格,由公式得到相应功率分配结果Pk,m
计算Pk,m过程如下(以时隙2)为例:
3-1)3-2)找到尚未配对的用户k*=5和时隙m*=4,使得将原来分配给k*=5的时隙m0=2修改为m*=4后,对速率的影响最小;
3-3)令r5,2=0,r5,4=1.9,由公式得到相应功率分配结果P5,4
3-4)判断在步骤3-2)中将原来分配给k*=5的时隙m0=2修改为m*=4后,其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比较的大小:比较结果直接执行步骤3-5);
3-5)条件不满足,不再进行调整;
直接由公式得到相应功率分配结果Pk,m
仿真过程中按照泊松过程随机生成航船的进港时间,并根据航速与航线信息生成用户的位置,使用上述方案进行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并计算平均单个用户的下行传输功率。
在上述仿真条件下,本实例对系统用户数为10到55区间,以5为间隔逐点进行仿真,得到每个用户数下平均单个用户的下行传输功率,并将本方案的性能与现有的先到先服务和基于动态规划的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方块口所标示的曲线为本实施例方案的仿真结果,叉x所标示的曲线为已有的先到先服务方案,圆圈o所标示的曲线为已有的动态规划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功耗,显著提升系统的功率效率和能量效率。

Claims (1)

1.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协同资源调配为自适应地调整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
设一个多天线海域信息港系统的用户数量为K,编号为1,2,…,k…,K,第k个用户的业务量需求为进港时间为t1k,离港时间为t2k
该系统基站到各用户的信道相互独立,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个用户,K≥N,系统对单个用户的最大发射功率为Pmax
该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为T,基站在t时刻对第k个用户的大尺度和小尺度信道衰落分别为βk,t和hk,t,hk,t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复高斯分布,系统的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方差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分解为若干时隙,根据系统中的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
1-1)首先利用先验的大尺度信道信息的慢变特性,将所有用户的业务过程时长T分解为M个用于进行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的时隙ΔT,T=M·ΔT,M<T;则第k个用户的进港时隙离港时隙其中表示向上取整,表示向下取整;在每个时隙内,认为信道的大尺度衰落不变,得到第k个用户在第m个时隙的可达速率rk,m及最大可达速率分别为:
其中,Pk,m,m=1,2,…,M;为系统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分配的功率,βk,m为基站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的大尺度信道衰落;
1-2)构建由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组成的优化模型:优化目标函数是通过优化Pk,m,最小化系统在这M个时隙的总功耗表示系统是否在第m个时隙对第k个用户分配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约束条件包括:
a)基站天线的最大功率约束:Pk,m≤Pmax
b)系统的时空频资源约束:即系统最多可同时服务N个用户;
c)用户的业务量需求约束:即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结果必须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量的需求;
得到如下优化模型:
s.t.0≤Pk,m≤Pmax
2)根据步骤1)中所得优化模型,忽略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计算最大功率和最小业务量约束下该优化模型的最优解P: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S0是由元素(k,m)组成的集合,(k,m)表示系统将第m个时隙分配给第k个用户,即δk,m=1,P={Pk,m}K×M为由Pk,m组成的矩阵;则对用户1到用户K,即k=1:K,计算P的流程如下:
2-1)找到在所有尚未分配给该用户的时隙中,使其可达速率最大的时隙m*,即:找到
2-2)判断将时隙m*分配给用户k后,用户k的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即比较的大小:
时:令作为最优解P,令S0←S0∪{(k,m*)},跳回步骤2-1);
时:令其中令S0←S0∪{(k,m*)},对第k+1个用户执行2-1);
3)根据系统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N,检查步骤2)中得到的最优解P是否为可行解,若对任意m有P是可行解,则将P作为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若存在m使得时,P不是可行解,则使P逐步逼近可行解;得到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用户1到用户k,即k=1:K,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3-1)对所有计算
对所有(k,m0)∈S0计算
3-2)根据步骤3-1)中的计算结果,找到所有尚未配对的用户k*和时隙m*,使得将原来分配给k*的时隙m0修改为m*后,对速率的影响最小,即其中
3-3)令S0←S0\{(k*,m0)},S0←S0∪{(k*,m*)};
3-4)判断在步骤3-2)中将原来分配给k*的时隙m0修改为m*后,其可达速率是否达到其业务量需求,即比较的大小:
时,循环执行以下操作:
找到其中
令S0←S0∪{(k*,m*)};循环后再执行步骤3-5);
时,直接执行步骤3-5);
3-5)如果则令其中
至此得到最终解P,P中的元素Pk,m表示系统在第m个时隙分配给用户k的功率,即功率分配结果;同时得到S0,S0中的元素(k,m)表示用户k在第m个时隙被调度,即系统将第m个时隙分配给第k个用户。
CN201710555488.8A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Active CN107517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5488.8A CN107517467B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5488.8A CN107517467B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467A CN107517467A (zh) 2017-12-26
CN107517467B true CN107517467B (zh) 2019-09-27

Family

ID=6072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5488.8A Active CN107517467B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7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006B (zh) * 2019-12-31 2023-09-12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规划基站站址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6633B (zh) * 2020-05-18 2022-06-1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面向海洋环境感知的无人船协作传输方法
CN111953549A (zh) * 2020-08-21 2020-11-17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用于海事边缘节点的在线优化资源管理办法
CN112153605B (zh) * 2020-08-25 2023-04-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近海通信系统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5225176B (zh) * 2022-07-19 2023-11-1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天线系统协同任务多维度调度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129A (zh) * 2013-01-09 2013-04-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多跳中继网络中节能路由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5554771A (zh) * 2015-12-15 2016-05-04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密集分布的毫微微用户资源分配方法
CN105813116A (zh) * 2016-04-15 2016-07-27 东南大学 一种最小化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的方法
CN106304164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梁广俊 一种基于能量采集协作通信系统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CN106357376A (zh) * 2016-08-29 2017-01-25 东南大学 中继协作水声通信系统基于arq反馈的资源分配方案
CN10679275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及船载移动基站的开关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129A (zh) * 2013-01-09 2013-04-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多跳中继网络中节能路由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5554771A (zh) * 2015-12-15 2016-05-04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密集分布的毫微微用户资源分配方法
CN105813116A (zh) * 2016-04-15 2016-07-27 东南大学 一种最小化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的方法
CN106304164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梁广俊 一种基于能量采集协作通信系统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CN106357376A (zh) * 2016-08-29 2017-01-25 东南大学 中继协作水声通信系统基于arq反馈的资源分配方案
CN10679275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及船载移动基站的开关配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467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7467B (zh) 一种面向过程优化的多天线海域信息港协同资源调配方法
Tang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for NOMA with SWIPT
Liu et al. Highly efficient 3-D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in 5G for NOMA-enabled massive MIMO and relaying systems
Han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and spectrum efficiency co-design: From NOMA to network NOMA
KR102202935B1 (ko) 대규모 다중 안테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에너지 효율적인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35938A1 (zh)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083078B (zh) 一种认知无线电系统次级用户上行链路协同传输方法
CN103491634B (zh) 多用户协作中继系统中基于功率最小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055563B (zh) 一种适用于多基站协作的自适应联合线性预编码方法
CN101702700A (zh) 基于对偶性的mimo-ofdm多用户系统功率最小化分配方法
CN113411105B (zh) 一种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ap选择方法
Liang et al. An efficiency-improved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KNN under ultra-dense network
CN102067472A (zh) 基于固定波束族的波束赋形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Song et al. 5G cellular systems with D2D assisted NOMA relay
CN101277140B (zh) 一种多用户分布式天线系统上行链路接收方法
CN103078714B (zh) 一种基于协作决策和自适应功率分配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法
J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wo-way full-duplex relay with antenna selection under Nakagami channels
CN103607260B (zh) 基于mimo系统总干扰泄漏最小的预编码矩阵组的选择算法
Wu et al. On energ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in downlink MIMO-NOMA
CN103078703A (zh) 一种应用于下行链路的多点联合协作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6507391B (zh) 无线局域网中的干扰导向方法
CN105227222B (zh) 一种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高能效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方法
Jain et al. Adaptive bit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dual mode index modulation based OFDM system
CN103973345A (zh) 一种基于用户距离的基站天线的调度方法
KR20140048767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단말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