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7325B -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7325B
CN107517325B CN201710762503.6A CN201710762503A CN107517325B CN 107517325 B CN107517325 B CN 107517325B CN 201710762503 A CN201710762503 A CN 201710762503A CN 107517325 B CN107517325 B CN 107517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ployee
client
internet
terminal equipment
things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2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7325A (zh
Inventor
杜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25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7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7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applications where calls are combined with other types of communication
    • H04M2203/655Combination of telephone service and social net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包括:当来电监测装置监测到员工A的座机有未接来电时,来电监测装置向物联网服务器发送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并将该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该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提醒消息,以提醒员工A处理未接来电。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服务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防止因员工不在座位上而漏掉重要来电,并能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避免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

Description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人的工作中,座机电话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与客户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很多时候,客户跟处理其业务的员工沟通通常是通过给员工的座机打电话的方式。
但是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员工因故外出而离开了工作位时,遇到客户有急事打电话到员工的座机上,并且客户不知道该员工的其他联系方式,导致客户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可防止漏掉重要来电,并能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避免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的终端设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所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标识;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标识获取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的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
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员工B为所述N个员工中除了所述员工A之外的任意一个;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所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B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所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已由员工B来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A的主管的联系方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根据所述主管的联系方式向所述主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提醒消息,所述第五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主管安排其他人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确定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
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已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未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短信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户外模式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语音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服务器,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之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所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标识;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客户标识获取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
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的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时,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员工B为所述N个员工中除了所述员工A之外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所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B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还用于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所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已由员工B来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当来电监测装置监测到员工A的座机有未接来电时,来电监测装置向物联网服务器发送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并将该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该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提醒消息,以提醒员工A处理未接来电,可防止因员工不在座位上而漏掉重要来电,并能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的交互式流程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服务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其中,该方法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物联网的网络构架中,如图1所示,该物联网网络构架包括物联网服务器10、分别置于N个座机内的来电监控装置20(N为大于1的整数)、员工的终端设备30和客户的终端设备40。其中,N个来电监测装置20通过无线方式与物联网服务器10连接,物联网服务器10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网跟终端设备(包括员工的终端设备30和客户的终端设备40)连接,上述无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ZigBee、GPRS、3G、4G、5G、Wimax等方式。
物联网服务器10网关,也可以是物联网接入点。网关,英文名是:“Gateway”,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物联网接入点是指整合了无线网接入点和RFID接入点为一体的智能信息接收和发送设备,物联网接入点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WIFI信号和RFID信号。
其中,分别置于N个座机内的来电监测装置。该来电监测装置与座机的处理器相连接,可以获取座机来电号码。
员工的终端设备30或者客户的终端设备40,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接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该方法包括:
S201、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地,与上述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接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为上述N个员工的座机均连接一个来电监测装置,可以理解为上述N个员工的座机与上述N个来电监测装置一一对应。
S202、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具体地,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A的身份标识,查询员工联系表,从而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可选地,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可为员工A的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邮箱地址或者其他即时通讯信息。
其中,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的终端设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所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具体地,当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为手机号码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向员工A的手机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提醒消息的短信;当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为微信号或者QQ号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通过微信或者QQ向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提醒消息;当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为邮箱地址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邮箱地址向上述员工A的邮箱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提醒消息的邮件。
S203、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标识;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标识获取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当确定上述来电号码为手机号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该来电号码向该来电号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包含员工A的联系方式的短信;当确定上述来电号码为座机号码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该来电号码查询客户联系表,获取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标识,并根据该客户标识从客户联系表中获取客户的联系方式,并根据该客户的联系方式将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以告知客户员工A的联系方式,使其能够及时联系上员工A。
可选地,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的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
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员工B为所述N个员工中除了所述员工A之外的任意一个;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所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B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具体地,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向上述员工A发送第一提醒消息和向上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之后,上述物联网服务器等待接收上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和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当在上述第一预设时长为未接收到上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的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上述员工A处理上述未接来电。然后,上述物联网服务器等待接收上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上述员工A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上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并根据该联系方式向该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该提醒消息用于提醒员工B处理上述未接来电。
其中,上述第一确认消息为上述员工A针对上述第一提醒消息的响应消息,上述第二确认消息为上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针对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的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的响应消息,上述第三确认消息为上述员工A针对上述第二提醒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预设时长可为1分钟、2分钟、5分钟、7分钟、9分钟或者其他时长。
可选地,上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为1分钟、1.5分钟、2分钟、2.5分钟、3分钟、5分钟或者其他时长。
可选地,上述第二提醒消息可为振动消息、语音消息或者其他类型的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所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已由员工B来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具体地,在向上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后,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将上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上述物联网服务器等待接收该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响应上述第三提醒消息的第四确认消息和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响应上述物联网向该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员工B的联系方式的第五确认消息。当在第三预设时长接收到上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向上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以提醒员工A上述未接来电已由员工B来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员工B为协助上述员工A处理上述客户的业务。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确定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
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已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未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短信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户外模式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语音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具体地,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未接来电信息后,上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将其设置的情景模式发送至上述物联网服务器。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在向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员工B的联系方式之前,上述物联网服务器确定客户的终端设备当前所设置的情景模式。当确定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通过即时通讯账号向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确认消息,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通过即时通讯账号发送的反馈消息后,上述物联网服务器确认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已经登录即时通讯账号,并以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向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员工B的联系方式;在上述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通过即时通讯账号发送的反馈消息后,上述物联网服务器确认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未登录即时通讯账号,并以短信的形式向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员工B的联系方式;当确定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户外模式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以语音的形式向上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或者上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
可选地,上述第四预设时长可为10s、15s、20s、30s、50s、1分钟或者其他时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A的主管的联系方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根据所述主管的联系方式向所述主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提醒消息,所述第五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主管安排其他人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可选地,上述第三预设时长可为1分钟、3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或者其他时长。上述第三预设时长可以与上述第一预设时长相等,也可与上述第一预设时长不相等。
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当来电监测装置监测到员工A的座机有未接来电时,来电监测装置向物联网服务器发送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并将该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该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提醒消息,以提醒员工A处理未接来电。可防止因员工不在座位上而漏掉重要来电,并能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避免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的交互式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来电监测装置向物联网服务器发送来电未接信息。
其中,上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员工A的身份标识和来电号码。
具体地,上述来电监测装置与上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当该来电监测装置监测到员工A的座机有未接来电时,该来电监测装置获取该未接来电的来电号码,并向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包含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的未接来电信息。
S302、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未接来电信息中的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S303、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未接来电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获取该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联系方式。
S304、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客户的联系方式将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客户的终端设备。
S305、物联网服务器向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
其中,上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上述员工A处理上述未接来电。
S306、物联网服务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和第二确认消息。
其中,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和第二确认消息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不执行任何操作;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和第二确认消息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执行步骤S307。
其中,上述第一确认消息为上述员工A用于响应上述第一提醒消息的消息;上述第二确认消息为上述客户用于响应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的员工A的联系方式的消息。
S307、物联网服务器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向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提醒消息。
其中,上述第二提醒消息用于提醒上述员工A处理上述未接来电
S308、物联网服务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第三确认消息。
其中,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第三确认消息,上述物联网服务器不执行任何操作;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第三确认消息,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执行步骤S309。
其中,上述第三确认消息为上述员工A用于响应上述第二提醒消息的消息。
S309、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
S310、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
其中,上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上述员工B处理上述未接来电。
S311、物联网服务器向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员工B的联系方式。
S312、物联网服务器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和第五确认消息。
其中,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和第五确认消息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执行步骤S313;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和第五确认消息时,上述物联网服务器执行步骤S314。
其中,上述第四确认消息为上述员工B用于响应上述第三提醒消息的消息;上述第五确认消息为上述客户用于响应上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的员工B的联系方式的消息。
S313、物联网服务器向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
其中,上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上述员工A上述未接来电已由上述员工B处理。
S314、物联网服务器向员工A的主管发送第五提醒消息。
其中,上述第五提醒消息用于提醒上述员工A的主管安排其他人来处理上述未接来电。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物联网服务器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如图4所示,该物联网服务器400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获取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第一发送单元403,用于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3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4031,用于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标识;
第二获取子单元4032,用于根据所述客户标识获取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
发送子单元4033,用于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2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之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3还用于:
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所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3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400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404,用于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的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
第二获取单元405,用于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时,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员工B为所述N个员工中除了所述员工A之外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4,还用于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所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B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4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400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406,用于将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406,还用于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所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已由员工B来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单元(接收单元401、第一获取单元402、第一发送单元403、第二发送单元404、第二获取单元405、第三发送单元406)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关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网服务器600是以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接收单元401、第一获取单元402、第一发送单元403、第二发送单元404、第二获取单元405、第三发送单元406可通过图6所示的物联网服务器的处理器601来实现。
如图6所示,物联网服务器600可以以图6中的结构来实现,该物联网服务器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至少一个存储器6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3。所述处理器601、所述存储器602和所述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6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6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6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6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终端设备执行的上述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比如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物联网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未接来电管理方法,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判断所述来电号码的类型,当确定所述来电号码为手机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确定所述来电号码为座机号码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来电号码查询客户联系表,获取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标识,并根据所述客户标识从所述客户联系表中获取客户的联系方式,并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客户的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客户的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确定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确定消息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按照所述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具体包括: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已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未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短信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户外模式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语音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所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
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员工B为所述N个员工中除了所述员工A之外的任意一个;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所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B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所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已由员工B来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3.一种物联网服务器,适用于未接来电管理系统,所述未接来电管理系统还包括M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和与N个员工的座机相连的N个来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电监测装置A发送的未接来电信息,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和员工A的身份标识,所述来电监测装置A为与所述员工A的座机相连接的来电监测装置,所述员工A为所述N个员工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员工A的身份标识,获取员工A的联系方式;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确定消息形式,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由所述物联网服务器确定,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按照所述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具体包括: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已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静音模式或者会议模式,且确认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未登录即时通讯账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短信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当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的情景模式为户外模式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以语音的形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客户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来电号码的类型,当确定所述来电号码为手机号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客户的终端设备;
当确定所述来电号码为座机号码时,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来电号码查询客户联系表,获取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标识,并根据所述客户标识从所述客户联系表中获取客户的联系方式,并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客户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醒消息,所述第一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时,以预设发送频率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第二提醒消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时,获取员工B的联系方式,员工B为所述N个员工中除了所述员工A之外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所述第三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B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标识;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客户标识获取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
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客户的联系方式将所述员工A的联系方式按照所述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根据员工B的联系方式向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提醒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员工B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还用于当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员工B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确认消息和所述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确认消息时,向所述员工A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提醒消息,所述第四提醒消息用于提醒所述员工A已由员工B来处理所述未接来电。
CN201710762503.6A 2017-08-30 2017-08-30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Active CN107517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2503.6A CN107517325B (zh) 2017-08-30 2017-08-30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2503.6A CN107517325B (zh) 2017-08-30 2017-08-30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325A CN107517325A (zh) 2017-12-26
CN107517325B true CN107517325B (zh) 2020-10-20

Family

ID=6072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2503.6A Active CN107517325B (zh) 2017-08-30 2017-08-30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73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1293C (zh) * 2003-09-26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个性化提示信息系统及其方法
GB2444755A (en) * 2006-12-11 2008-06-18 Hutchison Whampoa Three G Ip Improved message handling for mobile devices
CN101047901A (zh) * 2007-05-08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漏话提醒方法、系统和移动业务设备
US8588730B2 (en) * 2008-03-11 2013-11-19 Intel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the location of mobile stations
CN103854550A (zh) * 2012-12-07 2014-06-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来电提醒功能的电子日历装置及来电提醒方法
CN104023323B (zh) * 2013-03-01 2018-07-13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客户端绑定终端进行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88346A (zh) * 2014-03-24 2014-06-2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发送装置
CN104780275A (zh) * 2015-04-07 2015-07-15 黄绘烨 一种固话的云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902094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72293B (zh) * 2015-06-30 2018-09-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号码发送方法、号码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325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5567B (zh) 从无线通信设备自动通知个人应急联系人
CN103544760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排号系统及方法
US8406740B2 (en)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rties using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3747132B (zh) 显示消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4967557A (zh) 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301857A (zh) 用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0681200B2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02833699B (zh) 模拟双通功能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3685358A (zh) 社交网络的事件提醒跟踪方法及装置
WO2013178104A1 (zh) 一种移动终端中通过短信改变联系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13620A (zh) 通讯录更新方法、更新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7517325B (zh) 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CN105472769A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4363583A (zh) 终端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572752B (zh) 在短消息中携带时区信息的方法以及网关和系统
WO2012173200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メッセージ通知方法
CN109286559B (zh) 信息发送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17186271A1 (en) Method and managing module for managing voice data generated by a call managing system
CN103618833A (zh) 呼叫拒接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51843B (zh) 输出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284020A (zh) 一种终端
EP1843615A1 (en) System for contacting a destination device via intermediate devices in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from a source device
CN114567695B (zh)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KR101429357B1 (ko) 가상번호 기반 통신을 위한 단말,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8654938B2 (en) Relay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elay processing system, re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