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6087A -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6087A
CN107516087A CN201710779317.3A CN201710779317A CN107516087A CN 107516087 A CN107516087 A CN 107516087A CN 201710779317 A CN201710779317 A CN 201710779317A CN 107516087 A CN107516087 A CN 107516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ity
terminal
real
enhancing
positio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9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周思杭
康凯
张勇
黄芳萍
崔尧钦
魏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7793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6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6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2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ce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物体的位置信息与物体身份信息相关联;步骤二、获取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与现实增强终端身份信息相关联;步骤三、以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为中心、指定阈值为半径,检索物体,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步骤四、为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物体生成与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步骤五、现实增强终端接收识别标识,实时更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并对物体进行识别;若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且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移超过预设最小位移值,则返回步骤三。本发明公开的方法降低了识别标识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识别标识设计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实增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识别标识是指能唯一指示出物体身份信息的可视或非可视标识,常用于现实增强方案中,通过识别物体上所携带的标识检索出物体身份信息,再在其上叠加可视信息。现实增强,又称“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是采用对真实场景利用虚拟物体进行“增强”显示的技术,与虚拟现实相比,具有真实感强、建模工作量小的优点。
在图1的应用场景中,共有48个待区分物体以及3个由用户持有的现实增强终端,现有的现实增强技术中,利用识别标识对物体进行识别的方法是为所有的48个物体绑定固定的相互不同的48个识别标识,再根据识别标识与物体身份信息的关联性对物体进行识别。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实增强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物体个数越来越多,相应的,识别标识也就会越来越多,对识别标识的设计的复杂度也就越来越高。此外,如果该现实增强系统是开放的,即不断有新的物体加入系统,那将要求有一个无限大的识别标识集合,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一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物体的位置信息与相应的物体的身份信息相关联;
步骤二、获取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身份信息相关联;
步骤三、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为中心,指定阈值为半径,检索所述现实增强终端周围的物体,并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
步骤四、为所述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物体生成与所述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
步骤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接收所述识别标识,实时更新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并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
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移超过预设最小位移值,则返回步骤三。
优选的,所述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包括:在所述物体和现实增强终端上安装定位模块,利用GPS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或,伽利略定位系统,或,格洛纳斯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来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和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若两个或多个待处理物体集合出现重叠,则取出现重叠的两个或多个待处理物体集合的并集作为所述步骤三的输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包括:显示所述物体的识别标识,或,根据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搜索对应物体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实时叠加在所述物体的对应位置上。
可见,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中,首先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物体的位置信息与相应的物体的身份信息相关联;获取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然后,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为中心,指定阈值为半径,检索所述现实增强终端周围的物体,并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再然后,为所述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物体生成与所述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最后,所述现实增强终端接收所述识别标识,实时更新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并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移超过预设最小位移值,则重新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生成与所述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以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
由于待处理物体集合是多个以现实增强终端位置为中心、以指定阈值作为半径的局部范围,在其内的物体个数是有限的。并且,由于现实增强终端身份信息的不同,则各个没有交集的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识别标识是可以重复的,因此大大降低了识别标识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识别标识设计的复杂度。
此外,对于开放系统而言,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同样试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实增强技术的情景模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待处理物体集合出现重叠情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施了公开了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一、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物体的位置信息与相应的物体的身份信息相关联。
步骤二、获取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身份信息相关联。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包括:在所述物体和现实增强终端上安装定位模块,利用GPS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或,伽利略定位系统,或,格洛纳斯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来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和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
步骤三、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为中心,指定阈值为半径,检索所述现实增强终端周围的物体,并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当前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作为圆心O,以指定阈值r为半径,此圆范围内的物体的集合即为待处理物体集合。指定阈值是根据应用场景所设定的经验值,在室内时该阈值应设为较小的值以减少待处理物体集内的物体数目,在室外时该阈值可设为较大的值。由于现实增强终端不是唯一的,所以本实施例在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会根据n个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从所有物体{O1,O2,…,O48}中划分出N个待处理物体集{O1,O2,…,O16}1,{O17,O18,…,O32}2,…,{O33,O34,…,O48}N,其中N≤n(N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述步骤二中,若两个或多个待处理物体集合出现重叠,则取出现重叠的两个或多个待处理物体集合的并集作为所述步骤三的输出。以两个待处理物体集合出现重叠为例,如图4所示,现实增强终端一对应的待处理物体集合{O1,O2,…,O16,O17,O18}1与现实增强终端二对应的待处理物体集合{O13,O14,O15,O16,O17,O18,…,O24}2间有相互重叠的物体O13、O14、O15、O16、O17、O18,做并集操作后得到新的待处理物体集:
{O1,O2,…,O16,O17,O18}1U{O13,O14,O15,O16,O17,O18,…,O24}2={O1,O2,…,O23,O24}12
当做过并集操作后,待处理物体集合的个数N将小于现实增强终端的个数n,否则N应等于n。
步骤四、为所述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物体生成与所述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
步骤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接收所述识别标识,实时更新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并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其中,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包括:显示所述物体的识别标识,或,根据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搜索对应物体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实时叠加在所述物体的对应位置上。
上述步骤均为现实增强终端位置固定或位置变化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移超过预设最小位移值,则返回步骤三,重新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生成与所述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此时,如果某个现实增强终端在t时刻、x位置处和在(t+1)时刻、(x+1)位置处的待处理物体集合存在交集,则在交集内的物体在t时刻的识别标识会被在(t+1)时刻的识别标识所覆盖。
本发明所有对位置信息的提取、待处理物体集合的处理和识别标识的生成,以及识别标识与物体身份信息的关联、对所述物体的识别都可以通过位于后台的服务器来完成。
由于待处理物体集合是多个以现实增强终端位置为中心、以指定阈值作为半径的局部范围,在其内的物体个数是有限的。并且,由于现实增强终端身份信息的不同,则各个没有交集的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识别标识是可以重复的,因此大大降低了识别标识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识别标识设计的复杂度。
此外,对于开放系统而言,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同样试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物体的位置信息与相应的物体的身份信息相关联;
步骤二、获取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身份信息相关联;
步骤三、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为中心,指定阈值为半径,检索所述现实增强终端周围的物体,并获得待处理物体集合;
步骤四、为所述待处理物体集合内的物体生成与所述物体的身份信息一一关联的识别标识;
步骤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接收所述识别标识,实时更新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并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
若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所述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移超过预设最小位移值,则返回步骤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包括:在所述物体和现实增强终端上安装定位模块,利用GPS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或,伽利略定位系统,或,格洛纳斯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来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和现实增强终端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若两个或多个待处理物体集合出现重叠,则取出现重叠的两个或多个待处理物体集合的并集作为所述步骤三的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对所述物体进行识别包括:显示所述物体的识别标识,或,根据所述识别标识与物体的身份信息的关联性搜索对应物体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实时叠加在所述物体的对应位置上。
CN201710779317.3A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Pending CN107516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317.3A CN10751608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317.3A CN10751608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6087A true CN107516087A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2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9317.3A Pending CN10751608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60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2647A1 (en) * 2008-01-29 2009-07-30 Manabu Nishiyama Object search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528083A (zh) * 2016-01-12 2016-04-27 广州创幻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现实识别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6200915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中目标对象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254190A (zh) * 2016-09-14 2016-12-21 深圳众乐智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快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2647A1 (en) * 2008-01-29 2009-07-30 Manabu Nishiyama Object search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528083A (zh) * 2016-01-12 2016-04-27 广州创幻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现实识别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6200915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中目标对象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254190A (zh) * 2016-09-14 2016-12-21 深圳众乐智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快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9120B (zh) 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动态搜索
CN103440318B (zh) 移动终端的景观识别系统
CN109977935A (zh) 一种文本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111248A (zh) 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图像拼接方法、虚拟现实系统、照相机
CN106897648A (zh) 识别二维码位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KR102557049B1 (ko) Slam 기반 카메라 추적에서 라벨된 키프레임을 이용한 이미지 특징 매칭 방법 및 장치
CN107885871A (zh) 基于云计算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系统、交互系统
WO2014101435A1 (zh) 基于二维码的增强现实方法、系统及终端
WO2017167159A1 (zh) 图像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19144710A1 (zh) 确定瞳孔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2240B (zh) 一种对象数量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200013187A1 (en) Space coordinate converting serv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495364A (zh)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23272B (zh) 一种获取航迹起始轨迹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71585A (zh) 终端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8830888A (zh) 基于改进的多尺度协方差矩阵特征描述子的粗匹配方法
CN104902268A (zh) 基于局部三元模式的无参考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CN106028361A (zh) 一种通信信号强度分布的查看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4571527B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3d分子交互对接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704668B (zh) 基于mr的定位系统、用户位置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7516087A (zh) 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
CN108810803A (zh) 寻找失联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47989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509261A (zh) 一种增强现实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253864A (zh) 一种数据分层存储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