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5672B -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5672B
CN107515672B CN201710617171.2A CN201710617171A CN107515672B CN 107515672 B CN107515672 B CN 107515672B CN 201710617171 A CN201710617171 A CN 201710617171A CN 107515672 B CN107515672 B CN 107515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virtual reality
telltale mark
geometric center
mark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71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5672A (zh
Inventor
付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71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5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5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5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5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5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15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stored in the host and the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和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通过由移动终端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并在基准位置上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从而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成功地显示定位,用户无须经过多次调整即可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节省了用户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虚拟现实头盔等虚拟现实设备观看VR节目。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结合虚拟现实设备播放虚拟现实节目。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正面示意图。从图中可见,虚拟现实设备上通常设置有左右两个镜筒,每个镜筒内置光学镜片(Lens)。两个镜筒内的光学镜片使得移动终端上所展示的虚拟现实图像放大至一定的视角范围并产生景深的视觉效果,从而让用户体验到置身其中的感受。
通常,用户在需要观看虚拟现实图像时,可以将终端插装在虚拟现实设备的终端支架上,插装时应尽量将虚拟现实设备的的几何中心对准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几何中心,以将左右镜筒的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分别对准显示屏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左眼显示区域和右眼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即,对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进行显示定位。当显示定位成功时,用户可以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
然而,经申请人研究发现,为了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用户在插装时需要手动进行反复多次的显示对位,才能将虚拟现实设备的几何中心与显示屏的几何中心对准,非常不方便。此外,如果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地显示定位,则会导致左右两个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与左眼显示区域和右眼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没有重合,导致用户观看的虚拟现实图像模糊不清,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存在着耗费用户操作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显示定位方法耗费用户操作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关联的虚拟现实设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基准位置定位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显示区域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由移动终端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并在基准位置上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从而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成功地显示定位,用户无须经过多次调整即可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节省了用户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基准位置确定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后,通点亮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其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采用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虚拟现实图像,通过在显示屏上局部显示的方式,节省了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所耗费的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屏的光电感应原理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标记点检测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标记点检测流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依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屏局部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上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包括虚拟现实眼镜、虚拟现实头盔等设备。通常,虚拟现实设备具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光学镜片,根据左右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在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定位标记点。例如,在虚拟现实设备对应于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上设置一个定位标记点;又例如,在虚拟现实设备以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为对称点的对角位置上分别设置定位标记点。
根据移动终端显示屏设置不同形式的定位标记点。例如,针对于电容屏,定位标记点为定位突点,在移动终端的电容屏与定位突点接触时,电容屏针对定位突点接触的位置产生接触感应,从而可供移动终端检测到定位突点当前相对于电容屏的位置。又例如,针对于如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电感应屏,定位标记点为光吸收结构,光吸收结构可由吸收可见光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的一个装置,或者,为一个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对于光电感应屏发射的光线,光吸收结构减少反射至光电感应屏的光线,光电感应屏感应到光吸收结构对应的位置上产生光电感应的强度小于其他位置,从而可供移动终端检测到光吸收结构当前相对于光电感应屏的位置。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正面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在虚拟现实设备的几何中心点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标记点,该定位标记点位于左右镜筒各自的几何中心点的水平连线的中点上。
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思路,根据不同的显示屏有设置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定位标记点,使得移动终端检测定位标记点相对于显示屏的位置。例如,针对于电阻屏,也采用硬塑料材料的柱状突点作为定位标记点,当突点与电阻屏接触时,突点在电阻屏上产生一定压力,从而让电阻屏感应到该突点。又例如,针对于超声波触摸屏,在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发出超声波的装置,该装置发出的超声波使得超声波触摸屏在某个位置感应到超声波,从而移动终端检测定位标记点。
步骤S11,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具体实现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定位标记点之后,依据定位标记点,定位移动终端的基准位置。更具体地,将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检测到的定位标记点进行比较,若两者存在偏差,表明当前的显示对位不准确,因此将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定位标记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基准位置。
图4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O位于显示屏的几何中心点,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基于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确定O1及O2,并以O1和O2作为左眼显示区域和右眼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点,从而在基于两个几何中心点形成的左眼显示区域和右眼显示区域上,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步骤S12,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移动终端基于当前确定的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包括有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各自的几何中心点是按照显示屏原始的几何中心点而确定。在左右眼的两个显示区域上,分别按照各自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点,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显示关联的虚拟现实图像。在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检测到的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表明左右眼两个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点与虚拟现实设备的左右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点没有对准。因此,采用基准位置确定两个显示区域的新的几何中心点,并将基于新的几何中心点的一定范围的区域作为新的显示区域,在新的显示区域内显示关联的虚拟现实图像,从而实现对虚拟现实设备的准确的显示定位,使得用户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移动终端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并在基准位置上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从而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成功地显示定位,用户无须经过多次调整即可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节省了用户操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显示定位不成功时用户观看的虚拟现实图像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具体实现中,监听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的连接状态,当连接成功后,触发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实际应用中,针对于内置惯性传感器的虚拟现实设备,用户在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看虚拟现实节目或玩虚拟现实游戏时,需要虚拟现实设备的惯性传感器捕捉用户的运动状态信息。在将移动终端装配到虚拟现实设备时,需要通过蓝牙、WIFI、数据线等方式进行连接以将虚拟现实设备捕捉的运动状态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因此,监听终端与该类虚拟现实设备是否通过蓝牙、WIFI、数据线等方式进行通讯连接,若存在该通讯连接,则判定移动终端当前与虚拟现实设备连接成功。
而针对于没有内置惯性传感器的虚拟现实设备,移动终端调用自身内置的惯性传感器,以捕捉用户的运动状态信息。因此,在监听到移动终端调用内置惯性传感器捕捉运动状态信息时,表明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进行了物理连接,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和移动终端观看虚拟现实节目或虚拟现实游戏,因此判定移动终端当前与虚拟现实设备连接成功。
步骤S21,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定位突点。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容屏,所述步骤S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检测所述定位突点在所述电容屏上对应的接触感应位置。
所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接触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步骤c,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针对于电容屏,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定位突点作为定位标记点。在将移动终端装配至虚拟现实设备的终端支架上时,移动终端的电容屏会与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突点接触,并在电容屏对应的位置上产生接触感应,移动终端检测电容屏产生该接触感应的位置,从而检测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突点。
在检测到定位突点对应的接触感应位置时,计算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接触感应位置的偏差,按照计算的偏差,平移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并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作为基准位置。
实际应用中,定位突点具体为圆柱体、四方体、梯形体等具有相对于周边平面突出的形状。该定位突点为金属、橡胶等能够触发电容屏产生接触感应的材质。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光吸收结构。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光电感应屏,所述步骤S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检测所述光吸收结构在所述光电感应屏上对应的目标光电感应位置;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小于其他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
所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步骤f,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针对于光电感应屏,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光吸收结构作为定位标记点。在将移动终端装配至虚拟现实设备的终端支架上时,移动终端的光电感应屏发出的可见光或红外光等光线,会被虚拟现实设备所反射,所反射的光线在光电感应屏上的多个位置产生光电感应,将光电感应屏上产生光电感应的位置作为光电感应位置。由于光吸收结构吸收部分可见光或红外光,光吸收结构在光电感应屏对应的位置上所反射的光线产生的光电感应强度会弱于其他位置,因此,移动终端在光电感应屏上,检测到光电感应强度小于其他位置的某个位置,作为目标光电感应位置。
在检测到光吸收结构对应的目标光电感应位置时,计算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偏差,按照计算的偏差,平移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并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作为基准位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光电感应屏包括O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感应可见光和/或红外光。图6是OLED显示屏的光电感应原理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OLED显示屏的每一个OLED像素是由若干LED灯(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组成,常见的由三颗LED组成一个OLED像素,三颗LED的颜色分别为三原色:R(Red,红色)、G(Green,绿色)、B(Blue,蓝色)。此外,OLED显示屏的每一个OLED像素内还增加了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和/或红外光二极管(IR LED),光电二极管用于感应可见光,红外光二极管可用于发射红外光和感应红外光。当OLED像素内的LED向外发出可见光或红外光二极管发出红外光时,用光电二极管或红外光二极管感应反射的可见光或者红外光。如果某些像素上方被如手指之类的障碍物遮挡,则感应到的反射光较强,如果像素上方没有被障碍物遮挡或者被透光物体遮挡,则感应到的反射光较弱。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由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或者,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包括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
实际应用中,光吸收结构为由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的平面、凸状或凹状物体,也为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以及设定深度的开孔均用于减弱发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g,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
步骤h,读取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定位标记点。
步骤i,当所述几何中心点和所述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所述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定位标记点。
步骤j,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具体实现中,在依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时,获取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通常,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即为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几何中心点。读取检测到的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定位标记点,将读取的定位标记点与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进行比较,若两者存在偏差,则将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定位标记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基准位置。
可选地,所述步骤i进一步包括:
步骤i-1,提取所述几何中心点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以及,所述定位标记点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
步骤i-2,计算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第二横坐标的横向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纵坐标与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纵向差值;
步骤i-3,将所述第一横坐标减去所述横向差值,以及,将所述第一纵坐标减去所述纵向差值后,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
将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定位标记点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分别提取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以及,定位标记点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例如,在将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O平移至定位标记点OMark时,提取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O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XO,YO),以及,提取定位标记点OMark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XOMark,YOMark)。
然后,计算第一横坐标与第二横坐标的横向差值,以及,计算第一纵坐标与第二纵坐标的纵向差值。例如,计算横向差值Xm=XO-XOMark,计算纵向差值Ym=YO-YOMark
计算将第一横坐标减去横向差值,得到新坐标的横向坐标值,以及,计算将第一纵坐标减去纵向差值,得到新坐标的纵向坐标值,从而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例如,计算新坐标的横向坐标值XO`=XO-Xm,计算新坐标的纵向坐标值YO`=YO-Ym,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XO`,YO`)。
可选地,所述步骤S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k,在预设时间内连续多次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和/或,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
所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l,当所述移动终端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目标定位标记点。
步骤m,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具体实现中,在检测到虚拟现实设备与移动终端连接成功后,在预设的一个时间范围内,连续多次地检测定位标记点。针对虚拟现实设备与移动终端的每次连接,进行连续多次的检测定位标记点,在用户重新在虚拟现实设备上装配移动终端时,即使定位标记点相对于显示屏发生移动,也相应地进行基准位置的调整,并重新进行显示定位。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标记点检测流程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针对每次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的成功连接,触发检测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确定基准位置,并按照基准位置调整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具体实现中,也在检测到虚拟现实设备与移动终端连接成功、并检测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检测定位标记点。针对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连接成功并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情况,通过定期检测定位标记点,即使用户在观看虚拟现实图像的时候调整了移动终端和/或虚拟现实设备的位置,也相应地进行基准位置的调整,并重新进行显示定位。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标记点检测流程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在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的成功连接并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触发检测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确定基准位置,并按照基准位置调整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在调整显示区域之后,返回定位标记点的检测步骤,进行下一轮的显示区域的调整。
将移动终端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进行比对,当两者存在偏差时,将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新的基准位置,从而按照新的基准位置,重新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
步骤S22,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步骤S23,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所述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包括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
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通过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分别展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基于当前确定的基准位置确定其几何中心点。
可选地,所述步骤S2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n,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渲染虚拟现实图像。
具体实现中,在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上,基于基准位置渲染虚拟现实图像,从而在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上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依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为O(X0,Y0),读取到定位标记点为OMark(XOMark,YOMark)。将O(X0,Y0)平移至(XOMark,YOMark),得到新坐标(XO`,YO`),作为当前显示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相应地,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原始的几何中心点,按照基准位置进行平移,基于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上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所述步骤S2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o,点亮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熄灭所述显示区域之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通过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
具体实现中,移动终端上的显示屏具有发光二极管,例如,OLED显示屏。在确定显示区域后,在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点亮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其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由被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虚拟现实图像。通过局部显示的方式实现低功耗显示,节省了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所耗费的电量。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屏局部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在OLED显示屏上点亮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其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由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虚拟现实图像。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标记点。
实际应用中,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定位标记点。例如,在虚拟现实设备上的以光学镜片的几何中心为对称点的四个对角位置,分别设置四个定位标记点。在移动终端检测定位标记点时,检测到四个定位标记点,其坐标值分别为Omark1(Xm1,Ym1)、Omark2(Xm2,Ym2)、Omark3(Xm3,Ym3)和Omark4(Xm4,Ym4),将该四个定位标记点的坐标值确定目标几何中心点的坐标值,将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四个定位标记点的目标几何中心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作为基准位置。从而,通过多个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根据基准位置确定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后,通点亮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其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采用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虚拟现实图像,通过在显示屏上局部显示的方式,节省了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所耗费的电量。
实施例三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关联的虚拟现实设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图11所述的移动终端300包括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301、基准位置定位单元302和显示区域确定单元303。
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301,用于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基准位置定位单元302,用于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显示区域确定单元303,用于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移动终端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并在基准位置上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从而移动终端与虚拟现实设备成功地显示定位,用户无须经过多次调整即可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节省了用户操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显示定位不成功时用户观看的虚拟现实图像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关联的虚拟现实设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图12所述的移动终端400包括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401、基准位置定位单元402、显示区域确定单元403和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404。
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401,用于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基准位置定位单元402,用于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显示区域确定单元403,用于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404,用于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可选地,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402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
读取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定位标记点;
当所述几何中心点和所述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所述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定位标记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标记点平移子单元具体用于:提取所述几何中心点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以及,所述定位标记点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计算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第二横坐标的横向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纵坐标与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纵向差值;将所述第一横坐标减去所述横向差值,以及,将所述第一纵坐标减去所述纵向差值后,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定位突点。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400包括电容屏,所述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401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定位突点在所述电容屏上对应的接触感应位置;
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接触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光吸收结构。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400包括光电感应屏,所述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401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光吸收结构在所述光电感应屏上对应的目标光电感应位置;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小于其他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
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第三基准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401具体用于:
在预设时间内连续多次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和/或,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
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402具体用于:
当所述移动终端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目标定位标记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标记点。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由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或者,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包括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404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渲染虚拟现实图像。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400包括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所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404具体用于:
点亮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熄灭所述显示区域之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通过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根据基准位置确定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后,通点亮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其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采用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虚拟现实图像,通过在显示屏上局部显示的方式,节省了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所耗费的电量。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13所示的移动终端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其他用户接口503。移动终端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是应用程序5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501用于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优选的,处理器501还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读取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定位标记点;当所述几何中心点和所述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所述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定位标记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优选的,处理器501还用于:提取所述几何中心点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以及,所述定位标记点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计算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第二横坐标的横向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纵坐标与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纵向差值;将所述第一横坐标减去所述横向差值,以及,将所述第一纵坐标减去所述纵向差值后,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
优选的,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定位突点。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500包括电容屏,处理器501还用于:检测所述定位突点在所述电容屏上对应的接触感应位置;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接触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优选的,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光吸收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光电感应屏,处理器501还用于:检测所述光吸收结构在所述光电感应屏上对应的目标光电感应位置;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小于其他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优选的,处理器501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连续多次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和/或,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当所述移动终端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目标定位标记点;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优选的,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标记点。
优选的,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由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或者,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包括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
优选的,所述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包括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处理器501还用于: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优选的,处理器501还用于: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渲染虚拟现实图像。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处理器501还用于:点亮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熄灭所述显示区域之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通过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500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无线充电的方法的各个过程步骤,其工作原理和方式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由移动终端500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根据定位标记点定位基准位置,并在基准位置上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从而移动终端500与虚拟现实设备成功地显示定位,用户无须经过多次调整即可观看到清晰的虚拟现实图像,节省了用户操作。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显示定位不成功时用户观看的虚拟现实图像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意识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结合或者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是或者也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是或者也不是物理单元,即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
读取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定位标记点;
当所述几何中心点和所述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所述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定位标记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定位标记点的子步骤进一步包括:
提取所述几何中心点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以及,所述定位标记点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
计算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第二横坐标的横向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纵坐标与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纵向差值;
将所述第一横坐标减去所述横向差值,以及,将所述第一纵坐标减去所述纵向差值后,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定位突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容屏,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定位突点在所述电容屏上对应的接触感应位置;
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接触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光吸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光电感应屏,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光吸收结构在所述光电感应屏上对应的目标光电感应位置;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小于其他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
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连续多次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和/或,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
所述移动终端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目标定位标记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标记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由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或者,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包括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包括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渲染虚拟现实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所述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的步骤包括:
点亮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熄灭所述显示区域之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通过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
13.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关联的虚拟现实设备,所述移动终端设置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置有定位标记点,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成功时,检测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
基准位置定位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定位标记点定位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显示区域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所述基准位置确定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
读取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定位标记点;
当所述几何中心点和所述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所述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定位标记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现实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标记点平移子单元具体用于:提取所述几何中心点的第一横坐标及第一纵坐标,以及,所述定位标记点的第二横坐标及第二纵坐标;计算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第二横坐标的横向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纵坐标与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纵向差值;将所述第一横坐标减去所述横向差值,以及,将所述第一纵坐标减去所述纵向差值后,得到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的新坐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定位突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容屏,所述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定位突点在所述电容屏上对应的接触感应位置;
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接触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标记点包括光吸收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光电感应屏,所述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光吸收结构在所述光电感应屏上对应的目标光电感应位置;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小于其他位置的光电感应强度;
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原始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所述目标光电感应位置的偏差,平移所述几何中心点;
第三基准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标记点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在预设时间内连续多次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和/或,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定位标记点;
所述基准位置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移动终端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与最近检测到的目标定位标记点存在偏差时,将目前定位的几何中心点平移至所述目标定位标记点;
将平移后的几何中心点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虚拟现实图像的基准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标记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由吸收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材质构成,或者,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吸收结构包括具有设定深度的开孔。
22.根据权利要求13~21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图像的显示区域包括左眼显示区域及右眼显示区域,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虚拟现实图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渲染虚拟现实图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所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单元具体用于:
点亮所述左眼显示区域及所述右眼显示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熄灭所述显示区域之外区域的发光二极管,通过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上显示虚拟现实图像。
CN201710617171.2A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515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7171.2A CN107515672B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7171.2A CN107515672B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5672A CN107515672A (zh) 2017-12-26
CN107515672B true CN107515672B (zh) 2019-06-07

Family

ID=6072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7171.2A Active CN107515672B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56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074A (zh) * 2018-06-13 2019-05-28 苏州创捷传媒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标识点及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01341B (zh) * 2019-01-30 2020-11-03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靶的位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1489643A (zh) * 2020-04-15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区域确定方法
CN112362309B (zh) * 2020-10-27 2023-03-03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偏心视差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613389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上海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眼部手势控制方法和系统及其vr眼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4605A (zh) * 2016-07-15 2016-12-07 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406525A (zh) * 2016-09-07 2017-02-15 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580470A (zh) * 2016-10-18 2017-04-2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基于双目视觉的头部定位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44409U (zh) * 2016-01-12 2016-10-12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4605A (zh) * 2016-07-15 2016-12-07 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406525A (zh) * 2016-09-07 2017-02-15 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580470A (zh) * 2016-10-18 2017-04-2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基于双目视觉的头部定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5672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5672B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11846B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KR102093803B1 (ko) 주변 광의 휘도를 검출하기 위한 단말 및 방법
KR102310130B1 (ko) 착용 가능한 전자 장치
US10168772B2 (en) Head 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
US93108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enabling natural user interface gestures with user wearable glasses
CN105759422A (zh) 显示系统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775840B2 (en) Mirror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8427498A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1644976A (zh) 表面多点触摸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06471420A (zh) 头戴式显示器中的菜单导航
CN102597935A (zh) 具有提高的信噪比(snr)的交互输入系统和图像捕获方法
CN106973212A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558971A (zh) 一种浏览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932675A (zh) 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749777A (zh)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互动方法
CN105866955A (zh) 智能眼镜
CN201489503U (zh) 表面多点触摸装置
CN103595984A (zh) 3d眼镜、3d显示系统及3d显示方法
CN109379539A (zh) 一种屏幕补光方法及终端
CN110300267A (zh) 拍照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880356U (zh) 一种多点互动游戏桌
KR20160099338A (ko) 전자 장치,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화면 영역 제어 방법
CN107875616A (zh) 运动训练装置、记录介质、显示方法
CN10545083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