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4976A -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4976A
CN107514976A CN201710735739.0A CN201710735739A CN107514976A CN 107514976 A CN107514976 A CN 107514976A CN 201710735739 A CN201710735739 A CN 201710735739A CN 107514976 A CN107514976 A CN 107514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ower circuit
thickness
angle
thickness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57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4976B (zh
Inventor
刘宏
辛锐
吴军英
张鹏飞
徐磊
冯理达
董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107357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4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4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4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4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4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46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data
    • G01S17/48Active triangulation systems, i.e. us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输电线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本发明通过图像处理和角度检测两方面对电力线路上的覆冰厚度进行监测,能够减小覆冰厚度监测的监测误差,提高监测准确度。

Description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输电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冬季雨雪天气较多时,输电线路上容易覆冰现象,覆冰会造成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倒塔等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对输电线路上覆冰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人工监测方法和自动监测方法。其中,人工监测方法的人力成本较高,且有些输电线路工作人员不易接近,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测;自动监测方法通常采用张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对输电线路上的覆冰重量进行监测,但是由于输电线路的电力线型号和材质不同,电力线安装时的松紧程度不同,有时根据张力和重力等参数得到的覆冰厚度有误差,难以反映真实的覆冰程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对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的监测准确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分析获取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夹角的角度信息,得出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判断出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小于预设误差预置后,将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作为厚度预测值,通过图像处理和角度检测两方面对电力线路上的覆冰厚度进行监测,能够减小覆冰厚度监测的监测误差,提高监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中进行数据补偿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中温度监测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中进行覆冰厚度预测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S101中,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固定于电力线杆上的相机、摄像头等等,能够采集到包含电力线路上导线的图像。图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图像所采集的时间和图像所采集的地点。角度采集装置可以固定于电力线路上的导线上或者电力线杆上,可以通过角度传感器来采集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角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角度、角度所采集的时间和角度所采集的地点。
可以理解的,导线上覆冰厚度越大,则覆冰对导线的压力越大,致使导线中间部位向下坠,从而形成有弧度的曲线。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示例,通常导线下坠程度最大的位置为导线的中间位置,因此可以在导线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探测标志(如红色的标识牌等)。在导线和电力线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角度采集装置。角度采集装置可以发射红外光等探测光线,探测光线向外界进行扫描,当扫描到导线中间的探测标志后,探测标志对光线进行反射。角度采集装置根据发射出探测光线的时间和接收到探测标志反射回光线的时间计算出角度采集装置和导线中间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再结合已知的导线中间位置到角度采集装置(也即是到电力线杆)的水平距离,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关系,探测得到的直线距离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导线中间位置到角度采集装置的水平距离为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可以计算出角度采集装置和导线中间位置之间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该夹角的角度作为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角度信息。
容易想到地,角度采集装置还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角度传感器及其他角度测量方式进行角度信息的采集,在此不作限定。
在S102中,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可以得出第一厚度值,第一厚度值为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得到的电力线路上导线的覆冰厚度。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示例,可以首先从获取到的包含导线的图像中提取出导线对应区域的图像;将提取出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其中边缘特征包括导线的边缘和导线上所覆冰层的边缘;根据导线的边缘和导线上所覆冰层的边缘在图像上的距离,结合图像和实际场景中的长度比例,计算出导线上的覆冰厚度作为第一厚度值。
通过分析角度信息可以得出第二厚度值,第二厚度值为通过角度检测得到的电力线路上导线的覆冰厚度。由于导线上覆冰厚度越大,则导线与水平面所呈的夹角角度越大,二者呈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多组覆冰厚度和夹角角度的对应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出覆冰厚度和夹角角度的关系式,将角度信息中的夹角角度代入拟合得到的关系式求得覆冰厚度,将求得的覆冰厚度作为第二厚度值。其中,多组覆冰厚度和夹角角度的对应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获得。
在S103中,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误差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将预设误差阈值设置为5mm。若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5mm,则表明通过图像信息得到的覆冰厚度与通过角度信息得到的覆冰厚度相差不多,二者均为可信任的监测值。因此可以计算出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通过比较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与预设误差阈值,以及计算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均值,能够提高厚度监测值的有效性,减小覆冰厚度监测的监测误差,提高监测准确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S201中,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获取人工测量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工作人员使用的作业终端发送测量任务信息,以使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得到电力线上覆冰厚度的人工测量值。
在S202中,计算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一厚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将计算得出的差值分别添加到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对应的补偿数据组中。
在本实施例中,补偿数据中可以包含多个补偿数据。补偿数据组用于对监测得到的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进行补偿,以提高覆冰厚度的监测准确度。例如,可以通过对补偿数据组中的补偿数据取均值,作为对第一厚度值的补偿或第二厚度值的补偿。将人工测量值和第一厚度值的差值加入到第一厚度值对应的补偿数据组中,将人工测量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加入到第二厚度值对应的补偿数据组中,通过每次的实际测量来不断增加和更新补偿数据组中的数据,使得覆冰厚度的监测误差进一步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向图像采集装置和角度采集装置发送指令,控制二者的工作状态,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如图3所示,在S101之前,该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S301中,获取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周围环境的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采集装置可以固定于电力线杆上,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电力线路上覆冰厚度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
在S302中,若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关闭指令;所述关闭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停止数据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预设温度阈值可以设为5摄氏度。则当获取到的温度值大于5摄氏度时,向图像采集装置和角度采集装置发送关闭指令,使图像采集装置和角度采集装置停止数据采集的工作。
当电力线路上覆冰厚度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较高时,往往不会出现覆冰情况或覆冰程度较为轻微,不会造成事故,因此可以将图像采集装置和角度采集装置的数据采集功能停用,使图像采集装置和角度采集装置的功耗降低。
在S303中,若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预置,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数据采集指令;所述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力线路上覆冰厚度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较低时,容易出现覆冰情况,因此可以将图像采集装置和角度采集装置的数据采集功能开启,进行覆冰厚度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结合天气情况和厚度监测值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覆冰厚度情况进行预测。如图4所示,在S103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S401中,获取天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网络自动获取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信息。天气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和天气状态。天气状态可以为晴天、多云、降雨、降雪等等。
在S402中,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厚度监测值分析预测出在未来一段预设时间内电力线路上覆冰厚度的变化数据和安全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降雪、湿度较大等天气情况容易造成覆冰厚度增大,晴天、温度升高等天气情况可以使覆冰厚度减小。因此可以根据天气信息和厚度监测值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覆冰厚度的变化数据。
安全系数用于反映覆冰厚度容易引起事故的程度。安全系数越高,越不容易引起事故;安全系数越低,越容易引起事故。可选地,可以预设设置覆冰厚度和安全系数的对应数据集合,在得到厚度监测值后,在数据集合中查找该厚度监测值对应的安全系数。通过安全系数的高低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减少覆冰引起的事故。
在S403中,将所述变化数据和所述安全系数发送给作业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持有作业终端,作业终端能够在地图上显示覆冰厚度监测的位置,并根据安全系数的高低对每个位置点进行不同的颜色显示,使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看出各位置的安全程度,做好工作安排,及时进行处理。作业终端上还可以采用折线图、柱状图等图表形式显示覆冰厚度的变化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S103之后,还可以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厚度监测值大于预设厚度阈值时,向所述作业终端发送报警信号,使得作业终端将所述厚度监测值对应的位置进行突出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当厚度监测值大于预设厚度阈值时,极易发生事故,此时通过向作业终端发送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紧急处理。作业终端通过声音、灯光等提醒工作人员,并将所述厚度监测值对应的位置在地图上突出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分析获取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夹角的角度信息,得出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判断出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小于预设误差预置后,将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作为厚度预测值,通过图像处理和角度检测两方面对电力线路上的覆冰厚度进行监测,能够减小覆冰厚度监测的监测误差,提高监测准确度。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1、分析模块52和计算模块53。
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分析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计算模块53,用于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获取人工测量值;
计算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一厚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将计算得出的差值分别添加到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对应的补偿数据组中。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用于:
获取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周围环境的温度值;
若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关闭指令;所述关闭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停止数据采集;
若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预置,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数据采集指令;所述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预测模块。所述预测模块用于:
获取天气信息;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厚度监测值分析预测出在未来一段预设时间内电力线路上覆冰厚度的变化数据和安全系数;
将所述变化数据和所述安全系数发送给作业终端。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
在监测到所述厚度监测值大于预设厚度阈值时,向所述作业终端发送报警信号,使得作业终端将所述厚度监测值对应的位置进行突出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分析获取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夹角的角度信息,得出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判断出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小于预设误差预置后,将第一厚度值和第二厚度值的差值作为厚度预测值,通过图像处理和角度检测两方面对电力线路上的覆冰厚度进行监测,能够减小覆冰厚度监测的监测误差,提高监测准确度。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例如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程序。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个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3。或者,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1至5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2在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获取模块、分析模块和计算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获取人工测量值;
计算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一厚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将计算得出的差值分别添加到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对应的补偿数据组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发送的角度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周围环境的温度值;
若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关闭指令;所述关闭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停止数据采集;
若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预置,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数据采集指令;所述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出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之后,还包括:
获取天气信息;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厚度监测值分析预测出在未来一段预设时间内电力线路上覆冰厚度的变化数据和安全系数;
将所述变化数据和所述安全系数发送给作业终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出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之后,还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厚度监测值大于预设厚度阈值时,向所述作业终端发送报警信号,使得作业终端将所述厚度监测值对应的位置进行突出显示。
6.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图像信息和角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电力线路上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一厚度值,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分析得出电力线路上覆冰的第二厚度值;
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的均值作为厚度监测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获取人工测量值;
计算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一厚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人工测量值与所述第二厚度值之间的差值,将计算得出的差值分别添加到所述第一厚度值和所述第二厚度值对应的补偿数据组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用于:
获取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线路周围环境的温度值;
若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关闭指令;所述关闭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停止数据采集;
若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预置,则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发送数据采集指令;所述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角度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9.一种电力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735739.0A 2017-08-24 2017-08-24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7514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5739.0A CN107514976B (zh) 2017-08-24 2017-08-24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5739.0A CN107514976B (zh) 2017-08-24 2017-08-24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4976A true CN107514976A (zh) 2017-12-26
CN107514976B CN107514976B (zh) 2020-06-23

Family

ID=60723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5739.0A Active CN107514976B (zh) 2017-08-24 2017-08-24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497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1988A (zh) * 2019-02-14 2019-05-14 重庆融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裸眼3d技术的道路实时冰雪自动监测分析传感器
CN113686286A (zh) * 2021-07-23 2021-11-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耐张段连续档导线覆冰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04969A (zh) * 2021-07-26 2021-11-26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线塔地线等值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850977A (zh) * 2021-09-17 2021-12-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检测预警方法
CN114113089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覆冰监测系统与方法
CN116189395A (zh) * 2023-04-27 2023-05-30 深圳市天翊瑞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缆运行环境的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6195A (zh) * 2009-03-26 2009-10-14 杭州海康雷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2798367A (zh) * 2011-05-27 2012-11-28 上海涌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厚度检测方法、装置
CN202853653U (zh) * 2012-09-11 2013-04-03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
CN103791874A (zh) * 2013-08-15 2014-05-14 国家电网公司 导线覆冰厚度监测方法
CN104655030A (zh) * 2015-02-16 2015-05-2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检测与预警装置
CN106705866A (zh) * 2016-12-14 2017-05-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6195A (zh) * 2009-03-26 2009-10-14 杭州海康雷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2798367A (zh) * 2011-05-27 2012-11-28 上海涌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厚度检测方法、装置
CN202853653U (zh) * 2012-09-11 2013-04-03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
CN103791874A (zh) * 2013-08-15 2014-05-14 国家电网公司 导线覆冰厚度监测方法
CN104655030A (zh) * 2015-02-16 2015-05-2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检测与预警装置
CN106705866A (zh) * 2016-12-14 2017-05-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1988A (zh) * 2019-02-14 2019-05-14 重庆融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裸眼3d技术的道路实时冰雪自动监测分析传感器
CN113686286A (zh) * 2021-07-23 2021-11-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耐张段连续档导线覆冰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04969A (zh) * 2021-07-26 2021-11-26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线塔地线等值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704969B (zh) * 2021-07-26 2024-03-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线塔地线等值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850977A (zh) * 2021-09-17 2021-12-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检测预警方法
CN114113089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覆冰监测系统与方法
CN116189395A (zh) * 2023-04-27 2023-05-30 深圳市天翊瑞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缆运行环境的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6189395B (zh) * 2023-04-27 2023-07-04 深圳市天翊瑞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缆运行环境的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4976B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4976A (zh)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118118A (zh) 企业业务的风险评估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3592369B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系统
CN205788353U (zh) 一种商场出入口人流统计装置
CN110187233A (zh) 全息传感器、输电线路故障处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084096B (zh) 冷通道密闭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Gilleland A new characterization within the spatial verification framework for false alarms, misses, and overall patterns
CN108872780A (zh) 带电勘查的带电作业检测、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470290A (zh) 广告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007452A (zh) 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3740775B (zh) 一种电缆护层在线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3033989B (zh) 一种输电线路的故障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Huang et al. A method of transmission conductor-loosened detect based on image sensors
CN106646670B (zh) 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
CN113109587A (zh) 一种输电线路风速测量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358312A (zh) 桥梁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2816663A (zh) 防洪工程的黄河堤坝土质含水量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6629676A (zh) 城市室外热舒适度的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4837902B (zh) 一种风电机组健康度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751141A (zh) 一种表计读数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27648A (zh) 老化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99345B (zh) 海绵城市的设计降雨量的测算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87158A (zh) 监测分布式文件系统io时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494871A (zh) 一种输电线路异常的无人机巡检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5289991A (zh) 地铁轨道形变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