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6268A -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06268A CN107506268A CN201710618859.2A CN201710618859A CN107506268A CN 107506268 A CN107506268 A CN 107506268A CN 201710618859 A CN201710618859 A CN 201710618859A CN 107506268 A CN107506268 A CN 1075062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ume production
- page
- address
- hardware store
-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VCKCEDKBVEEHL-UHFFFAOYSA-N 2,3,4,5,6-pentachlorobenzyl alcohol Chemical compound OCC1=C(Cl)C(Cl)=C(Cl)C(Cl)=C1Cl RVCKCEDKBVEE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47—Verification or detection of syste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3—Remedial or corrective ac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06F11/1004—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to protect a block of data words, e.g. CRC or checksu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5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by mirroring
- G06F11/2069—Management of state, configuration or fail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LoadBoard设计固定的硬件存储单元,该硬件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可用的已购买的唯一ID,量产测试时,读取该硬件存储单元的ID,写入待测的IC中即可。本发明能够使IC在量产阶段存入唯一ID,还可以解决通过网络共享方案导致的需要巨大经济、时间投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芯片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IC在量生阶段写入ID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物联网已经渐渐的从概念转变为新兴的事物。空调、电子秤、冰箱、洗衣机、投影仪、摄像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均开始接入网络。设备接入时多通过蓝牙、wifi等协议。而电子设备接入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每个设备有一个唯一ID,或者说Mac地址。该Mac地址存储于电子设备负责RF部分的IC芯片中。
市面上,写入ID(Mac地址)的操作多在PCBA阶段完成,即将所有器件贴片到PCB板上完成模组装配以后,再由模组的制造商,为每个模组写入该ID(Mac地址)到芯片里。这样的弊端很多,如,不同模组由于形状功能等各不相同,很难实现100%的自动化写入,需要手动放置;每个ID(Mac地址)都需要向特定的机构购买,模组制造商必须每次购买一定数量,很有可能因为对于产品市场不好,导致部分ID(Mac地址)浪费,且操作也很繁琐;对于模组制造商质量管控的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非100%自动操作,容易出现两个ID重复的现象,这样导致两个设备相遇时,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对于模组制造商来说,他们更希望购买来的RF IC芯片在出厂时已经内置了ID(Mac地址)。对于IC厂商来说,要实现出厂内置ID(Mac地址)同样难度。对于每一颗IC写入唯一ID(Mac地址)地址,则必须在量产测试阶段进行。量产测试需要保证每一颗IC都写入唯一的ID(Mac地址),则需要信息的同步。即不同的产地,不同的设备,不同时刻写入到当前IC的Mac地址都是已购买的、且未使过用的。一个理想的方法是建立网络共享机制,不同的测试设备通过网络互联,通过远端服务器进行不同设备的ID(Mac地址)分配。但是,这同样有难度,第一是投入问题,建立一个这种机制的成本过于巨大;其次,目前的多数IC设计公司,IC测试多是由代工厂进行,而且出于供应链的考虑,多是由两家以上的代工厂同时生产。因此不同的代工厂如何协调建立上述互联的网络机制同样难度重重。
发明内容
基于此,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地是提供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IC在量产阶段存入唯一ID(Mac地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该方法解决通过网络共享方案导致的需要巨大经济、时间投入的问题,且易于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在LoadBoard设计固定的硬件存储单元,该硬件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可用的已购买的唯一ID(Mac地址),量产测试时,读取该硬件存储单元的ID,写入待测的IC中即可。
LoadBorad是连接待测芯片和测试设备的板卡,该板卡由IC设计公司,在开发量产程序时设计。因此,不论是自己的IC测试厂生产还是由代工厂生产,该LoadBoard对于IC设计公司来说都是可控的。LoadBoard是量产测试开发必要的硬件,不论是否加入该存储单元都需要设计,因此,本方案在成本上优势显著,几乎不需要增加成本就可以实现。
本方案的核心是将唯一ID(Mac地址)存储在每一块LoadBoard上。然后量产时,读取LoadBoard上的ID(Mac地址)写入芯片。存储单元肯定不是无限的空间,因此采用枚举的方式列出每一个ID(Mac地址)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方案,设计一个硬件存储单元,来解决数据大量存储的问题。
由于每个ID(Mac地址)都是唯一的,因此必须100%保证每一颗IC写入的ID(Mac地址)都是未使用的。因此不能出现读错的情况。而大规模量产时,每天测试的芯片都可以达到KK级别。本发明采用将异常检测和增加CRC4校验码的方式,发现任何异常和不匹配CRC4校验码,立即返回错误,停止烧写ID(Mac地址),以进行纠错报警。
所述硬件存储单元分为两个区,即主存储区和镜像存储区,其中,主存储区用于记录日常生产过程中,唯一ID(Mac地址)的使用情况和主存储区的使用寿命等情况,镜像存储区用于对主存储区内容进行备份。
进一步,将主存储区按页单元分为两部分,即“首页”和“当前使用页”,目的是根据不同部分的使用情况,决定使用寿命;其中,首页只进行读操作,因此其使用次数不受限制,该部分包括1)“当前使用页”指针P,该指针指向第二部分“当前使用页”,2)起始地址,记录可用ID(Mac地址)段的起始地址3)结束地址,记录可用ID(Mac地址)段的结束地址;当前使用页,由于需要频繁的擦写,当前使用页的地址是变化的,具体位置有首页中的指针决定;当前使用页使用寿命达到理论值的2/3后,则需要放弃使用;该部分包括:1)当前地址,记录ID(Mac地址)段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址,2)当前使用页次数,记录当前使用页已经擦写的次数,3)CRC校验码,该部分所有内容生成的CRC校验码。
更进一步,镜像存储区同样按页分为两个部分,具体内部划分与主存储区完全相同。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设置有纠错机制,首先,读取数据结构体数据,然后检测当前页指针是否合理、判断起始地址是否全为0或F、判断结束地址是否全为0或F、判断当前地址是否位于起始结束之间、判断当前页CRC码是否正确,如果任何一项为否,则为异常,返回错误结果,停止将ID写入IC的操作。
具体地说,本发明所实现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01、设计LoadBoard,将硬件存储单元焊接到LoadBoard上;
S102、将ID段,烧写到硬件存储单元中;
S103、加载量产测试程序;
S104、执行量产测试程序,根据量产测试程序,测试常规测试项目,直到所有的测试项均完成;有任何测试不通过则跳到212,否则继续。
S105、调用量产程序中的读写模块,将硬件存储单元中的所有内容读取到链表结构中;
S106、调用量产程序的纠错模块,对链表结构中的数据进行纠错检查。如果数据无异常则继续;
S107、调用量产程序的备份模块,备份当前链表的信息到log文件中,同时每隔500次,将硬件存储单元的主存储模块的内容备份到镜像模块中;
S108、检测待测IC芯片中是否已经写入ID,如果写入通过则继续,
S109、调用量产程序的读写模块,将当前地址+1,并且更新当前页使用次数和CRC校验码值,一起写入LoadBoard上的硬件存储单元;
S110、根据待测IC本身的时序要求,将当前地址写入待测IC芯片中;
S111、执行量产测试程序,直到待测的所有IC全部测试完成。
本发明所实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能够IC在量产阶段存入唯一ID,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方案导致的需要巨大经济、时间投入的问题,且易于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实施的总体架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所实施硬件存储单元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软件读写模块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所实施软件纠错模块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所实施软件备份模块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所实施量产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实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Mac地址)的方案。整个方案由硬件存储单元、软件读写模块、软件纠错模块、软件备份模块组成。
该方法首先在LoadBoard设计固定的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可用的已购买的唯一ID(Mac地址),量产测试时,读取该存储单元的ID(Mac地址),写入待测的IC中即可。
LoadBorad是连接待测芯片和测试设备的板卡,该板卡由IC设计公司,在开发量产程序时设计。因此,不论是自己的IC测试厂生产还是由代工厂生产,该LoadBoard对于IC设计公司来说都是可控的。LoadBoard是量产测试开发必要的硬件,不论是否加入该存储单元都需要设计,因此,本方案在成本上优势显著,几乎不需要增加成本就可以实现。
本方案的核心是将唯一ID(Mac地址)存储在每一块LoadBoard上。然后量产时,读取LoadBoard上的ID(Mac地址)写入芯片。存储单元肯定不是无限的空间,因此采用枚举的方式列出每一个ID(Mac地址)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方案,设计一个硬件存储单元,来解决数据大量存储的问题。
结合图2所示,硬件存储单元:硬件存储单元是本方案的核心。将本应共享在服务器端的ID(Mac地址),直接固化在LoadBoard的硬件存储单元上。由于不管有多少台设备,不管IC量产测试的产地在哪,只要进行量产测试,则必须使用LoadBoard,因此只要维护好LoadBoard(即硬件存储单元),则可对所有的ID(Mac地址)进行维护。
硬件存储单元分为两个区,即主存储区和镜像存储区。主存储区用于记录日常生产过程中,唯一ID(Mac地址)的使用情况和主存储区的使用寿命等情况,镜像存储区用于对主存储区内容进行备份,每当主存储区使用500次后,对主存储区进行内容进行备份。
其中,主存储区按页单元分为两部分,即“首页”和“当前使用页”,目的是根据不同部分的使用情况,决定使用寿命。
首页。首页只进行读操作,因此其使用次数不受限制。该部分包括1)“当前使用页”指针P,该指针指向第二部分“当前使用页”。2)起始地址,记录可用ID(Mac地址)段的起始地址3)结束地址,记录可用ID(Mac地址)段的结束地址
当前使用页。由于需要频繁的擦写,当前使用页的地址是变化的,具体位置有首页中的指针决定。当前使用页使用寿命达到理论值的2/3后,则需要放弃使用。该部分包括:1)当前地址,记录ID(Mac地址)段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址。2)当前使用页次数。记录当前使用页已经擦写的次数3)CRC校验码,该部分所有内容生成的CRC校验码。
镜像存储区同样按页分为两个部分,具体内部划分与主存储区完全相同。
结合图3所示,软件读写包括读流程和写流程,主要功能是对硬件存储单元的内容进行读写操作。
读流程如下:
1)读取当前页指针P;
2)读取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
3)根据当前页指针P计算出当前使用页地址;
4)读取当前使用页内的,当前地址,使用次数和CRC;
5)将上述内容存入链表。
写流程如下:
1)将当前地址+1,当前页使用次数+1;
2)计算出新的CRC;
3)将上述数据写入到主存储区。
结合图4所示,在读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因此需要纠错机制,纠错机制主要功能是对读写存入连边结构中的数据进行纠错处理。由于该方案应用量产环境,因此任何的读写问题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写入IC的ID(Mac地址)异常。因此,在软件中单独建立一个纠错模块,来检测和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异常。附图4为软件纠错模块的操作流程。具体包括检测当前页指针是否合理、判断起始地址是否全为0或F、判断结束地址是否全为0或F、判断当前地址是否位于起始结束之间、判断当前页CRC码是否正确,该模块如果检测到异常。返回错误结果,停止将ID(Mac地址)写入IC的操作。如下均被视为异常:
-当前页指针P,超出存储区的合理空间视为异常。
-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为全0或者全F视为异常。
-当前地址超出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的空间,视为异常。
-由所有数据计算出的CRC和链表中存储的CRC不同视为异常。
结合图5所示,对于硬件存储单元的存储内容还需要进行备份,避免硬件存储单元因意外情况导致损坏时,ID段(Mac地址段)全部丢失的情况。同时解决地址段长期使用时,无法追踪ID段(Mac地址地址段)使用情况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
101、读取已经存入链表中的数据(包括主存储区和镜像存储区内容)。
102、将此时信息备份到本地log文件中。
103、判断主存储区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将镜像区的内容(当前地址+500,其他不变),备份到主存储区。“当前地址+500”是由于主存储区没500次操作往镜像区备份一次。
104、判断镜像区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将主存储区的内容备份当镜像区。
105、分析当前页的使用次数。如果是500的整数倍,将数据从主存储区备份到镜像存储区。
106、分析当前页的使用次数。如果已经达到理论读写测试的2/3,当前页指针P+1,当前页不在使用。
107、返回备份完成结果。
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所实现量产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201、准备阶段,设计LoadBoard,将硬件存储单元焊接到LoadBoard上。
202、准备阶段,将一个1000w的ID(Mac地址)段,烧写硬件存储单元中。
203、准备阶段,将已烧写ID(Mac地址)段的LoadBoard发往测试厂(可以是代工厂)
204、量产开始,安装好LoadBoard,加载量产测试程序
205、根据量产测试程序,测试常规测试项目。直到所有的测试项均完成,有任何测试不通过则跳到212,否则继续。
206、调用量产程序中的读写模块,将硬件存储单元中的所有内容读取到链表结构中。
207、调用量产程序的纠错模块。根据纠错模块的操作步骤,对链表结构中的数据进行纠错检查。如果数据无异常则继续。否则直接跳到212。
208、调用量产程序的备份模块。备份当前链表的信息到log文件中。同时每隔500次,将硬件存储单元的主存储模块的内容备份到镜像模块中
209、检测待测IC芯片中是否已经写入ID(Mac地址)。如果写入通过则继续,否则跳到212。
210、调用量产程序的读写模块。将当前地址+1,并且更新当前页使用次数和CRC校验码值,一起写入LoadBoard上的硬件存储单元
211、根据待测IC本身的时序要求,将当前地址写入待测IC芯片中,通过则继续,否则跳到212。
212、重复205-211直到待测的所有IC全部测试完成。
213、代工厂将测试报告、和本次生成的log文件,一起回复给测试工程师。
因此,本发明所实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能够使IC在量产阶段存入唯一ID,还可以解决通过网络共享方案导致的需要巨大经济、时间投入的问题,且易于实现、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在LoadBoard设计固定的硬件存储单元,该硬件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可用的唯一ID,量产测试时,读取该硬件存储单元的ID,写入待测的IC中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将异常检测和增加CRC4校验码的方式,发现任何异常和不匹配CRC4校验码,立即返回错误,停止烧写ID,以进行纠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存储单元分为两个区,即主存储区和镜像存储区,其中,主存储区用于记录日常生产过程中,唯一ID的使用情况和主存储区的使用寿命情况,镜像存储区用于对主存储区内容进行备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主存储区按页单元分为两部分,即“首页”和“当前使用页”,首页只进行读操作,该部分包括1)“当前使用页”指针P,该指针指向第二部分“当前使用页”,2)起始地址,记录可用ID段的起始地址,3)结束地址,记录可用ID段的结束地址;当前使用页,当前使用页的地址是变化的,具体位置有首页中的指针决定;当前使用页使用寿命达到理论值的2/3后,则需要放弃使用;该部分包括:1)当前地址,记录ID(Mac地址)段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址,2)当前使用页次数,记录当前使用页已经擦写的次数,3)CRC校验码,记录所有内容生成的CRC校验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镜像存储区同样按页分为两个部分,具体内部划分与主存储区完全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设置有纠错机制,首先,读取数据结构体数据,然后检测当前页指针是否合理、判断起始地址是否全为0或F、判断结束地址是否全为0或F、判断当前地址是否位于起始结束之间、判断当前页CRC码是否正确,如果任何一项为否,则为异常,返回错误结果,停止将ID写入IC的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01、设计LoadBoard,将硬件存储单元焊接到LoadBoard上;
S102、将ID段,烧写到硬件存储单元中;
S103、加载量产测试程序;
S104、执行量产测试程序,根据量产测试程序,测试常规测试项目,直到所有的测试项均完成;有任何测试不通过则跳到212,否则继续。
S105、调用量产程序中的读写模块,将硬件存储单元中的所有内容读取到链表结构中;
S106、调用量产程序的纠错模块,对链表结构中的数据进行纠错检查。如果数据无异常则继续;
S107、调用量产程序的备份模块,备份当前链表的信息到log文件中,同时每隔500次,将硬件存储单元的主存储模块的内容备份到镜像模块中;
S108、检测待测IC芯片中是否已经写入ID,如果写入通过则继续,
S109、调用量产程序的读写模块,将当前地址+1,并且更新当前页使用次数和CRC校验码值,一起写入LoadBoard上的硬件存储单元;
S110、根据待测IC本身的时序要求,将当前地址写入待测IC芯片中;
S111、执行量产测试程序,直到待测的所有IC全部测试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8859.2A CN107506268A (zh) | 2017-07-26 | 2017-07-26 |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8859.2A CN107506268A (zh) | 2017-07-26 | 2017-07-26 |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06268A true CN107506268A (zh) | 2017-12-22 |
Family
ID=6069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18859.2A Pending CN107506268A (zh) | 2017-07-26 | 2017-07-26 |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0626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82014A (zh) * | 2020-12-24 | 2021-03-30 | 江苏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硬盘批量生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2597488A (zh) * | 2020-12-30 | 2021-04-02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页表完整性保护方法、装置和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7665A (zh) * | 2014-04-15 | 2015-01-21 | 苏佳宁 | 一种用于芯片量产测试的ate接口电路板管理组件 |
CN106370992A (zh) * | 2016-08-17 | 2017-02-01 | 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的 uid 写入系统及方法 |
-
2017
- 2017-07-26 CN CN201710618859.2A patent/CN1075062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7665A (zh) * | 2014-04-15 | 2015-01-21 | 苏佳宁 | 一种用于芯片量产测试的ate接口电路板管理组件 |
CN106370992A (zh) * | 2016-08-17 | 2017-02-01 | 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的 uid 写入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82014A (zh) * | 2020-12-24 | 2021-03-30 | 江苏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硬盘批量生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2597488A (zh) * | 2020-12-30 | 2021-04-02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页表完整性保护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2597488B (zh) * | 2020-12-30 | 2022-12-06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页表完整性保护方法、装置和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14803B2 (en) | Program testing method and testing device | |
CN105068929A (zh) | 测试脚本生成方法和装置、测试方法、测试装置以及测试系统 | |
CN101156153B (zh) | 用于系统内编程的系统和装置 | |
US7757121B1 (en) | Requirement driven interoperability/compliance te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KR20210004656A (ko) | 차량 기능 테스트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2981947A (zh) | 一种测试中准备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0082666A (zh) | 芯片测试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506268A (zh) | 一种ic在量产阶段写入唯一id的方法 | |
CN108122596A (zh) | 一种存储器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12260885A (zh) | 一种工控协议自动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739025A (zh) | 一种存储设备掉电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7293204B2 (en) | Computer peripheral connecting interface system configuration debugging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0504761C (zh) | 在不同种类的体系结构中映射调试信息的方法 | |
CN109656756A (zh) | 多核cpu板卡调试方法及装置、移动存储介质 | |
CN110568346A (zh) | 一种智能卡的老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1131663A (zh) | 计算机PCI/PCI Express设备安装正确性的检测方法 | |
Braunisch et al. | Maturity evaluation of sdks for i4. 0 digital twins | |
CN101017496A (zh) | 基于最佳匹配测试结果类型自动格式化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968698B (zh) | 一种flash芯片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112578305A (zh) | 一种飞机电源特性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1794624A (zh) | 个人计算机母板串行寻址存储器模块故障诊断 | |
CN117708857A (zh) | 一种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US2003013684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grated circuit test programs using bar codes | |
CN109145000B (zh) | 一种工业实时数据库opc ua数据接口实现方法 | |
CN101976219A (zh) | 调试自动化测试脚本的方法和系统及代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