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9012A - 包装袋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装袋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9012A
CN107499012A CN201710935114.9A CN201710935114A CN107499012A CN 107499012 A CN107499012 A CN 107499012A CN 201710935114 A CN201710935114 A CN 201710935114A CN 107499012 A CN107499012 A CN 107499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printing
scraper
printing element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51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9012B (zh
Inventor
蒲晓蒙
邓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Dingchao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sean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sean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sean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51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9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9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9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9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9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0Intaglio printing ; Gravur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4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M1/18Printing one ink over anoth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0Determination of colour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印刷方法,包括印刷前处理步骤以及印刷步骤,所述印刷前处理步骤包括:分色子步骤:对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分色以将所述待印刷的图案分成N个颜色;制版步骤:根据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制版;所述分色子步骤还包括:第一次颜色分解步骤:对所述图案所展现颜色进行分解以分解出N个颜色,并对所述N个颜色的印刷顺序进行排序,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判断步骤:判断分解出的每一个颜色是否需要再次分色;第二次颜色分解步骤:若当前一个颜色判断中,该颜色需要再次分色,则将该颜色分为主色以及补偿色;根据所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解的颜色数量以及印刷顺序,为多色印刷机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

Description

包装袋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袋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袋尤其是食品包装袋一般包括印印刷工艺、复合工艺、熟化工艺、制袋工艺。其中,所述印刷工艺又包括印前处理子工艺以及印刷子工艺;所述印前处理子工艺包括包装袋印刷图案设计(即产品设计)、对设计图案进行分色以及排序,从而决定采用多色印刷机(例如五色印刷机、八色印刷机、九色印刷机、十色印刷机等等)中的哪几个印刷单元(每一个印刷单元可以印刷分出的颜色中的其中一个颜色)按分色的先后顺序进行分色印刷。印刷工艺中,采用多色印刷机(多色印刷机的各个分色印刷单元大于等于所述分色的数量),一般采用凹版印刷以将图案更精确、精美的印刷于塑料膜(下称印刷膜)上,多色印刷机主要包括主控制部分以及多个独立的分色印刷单元,每一印刷单元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只是装载墨汁颜色不相同,在印刷工艺中,将与分色颜色及数量对应的墨汁按照上述排序规则安装在相应的分色印刷单元上,以使得多色印刷机按照上述排序方式依次印刷相应的颜色图案至所述印刷膜上,待最后一个颜色图案印刷完后即完成印刷。所述复合工艺是根据需求方的需求(视食品种类、食品烹饪方法而定)将至少一个塑料层与所述印刷膜胶粘复合,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将遮光层复合于印刷膜下表面,再将PE层复合于遮光层下表面等。熟化工艺是将所述复合后的半成品送至熟化室进行熟化以烘干胶粘层,待熟化后即进行制袋工艺,即将熟化后的半成品按要求包装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袋的印刷工艺,使得印刷出的图案颜色饱和度更好、更精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装袋印刷方法,包括印刷前处理步骤以及印刷步骤,所述印刷前处理步骤包括:
分色子步骤:对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分色以将所述待印刷的图案分成N个颜色;
制版步骤:根据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制版;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色子步骤还包括:
第一次颜色分解步骤:对所述图案所展现颜色进行分解以分解出N个颜色,并对所述N个颜色的印刷顺序进行排序,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判断步骤:判断分解出的每一个颜色是否需要再次分色;
第二次颜色分解步骤:若当前一个颜色判断中,该颜色需要再次分色,则将该颜色分为主色以及补偿色,所述补偿色浓度与所述主色浓度占比为35%~45:65%~55%;
根据所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解的颜色数量以及印刷顺序,为多色印刷机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以使得所述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的墨汁颜色的排序与所述印刷前处理步骤中所排序的颜色相应。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次颜色分解步骤中,还包括:
将当前一个颜色分为主色及补偿色后,将所述补偿色的印刷顺序排于所述该主色之前。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颜色分解步骤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颜色N以及补偿色的数量M的总颜色数量Z;
在设置墨汁的步骤中,按照所述颜色总数量Z以及每一个颜色的印刷顺序,为所述多色印刷机的Z个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以使得所述多色印刷机上Z个墨汁颜色的排序与所述印前处理步骤中的颜色排序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多色印刷机为凹版印刷机;所述凹版印刷机包括多个所述的印刷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每一个印刷单元进行印刷工作的主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个印刷单元均具有安装于其上的凹印刷版、与所述凹印刷版配合的刮刀机构、用于带动印刷膜至所述凹印刷版片以进行当前印刷单元印刷的印刷膜传动单元以及设于每一印刷单元的机架上且与所述主控制机构电连接的单元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印刷单元上的若干辊轴以及驱动所述辊轴按相应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屏蔽信号线与所述单元终端的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机构包括刮刀座、设于所述刮刀座上的刮刀以及将所述刮刀座安装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机架上的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能够调节所述刮刀座前后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刮刀座一端的能够使所述刮刀座在印刷过程中左右往复移动的左右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座包括一主轴杆、平行位于所述主轴杆下方的底轴杆、与所述主轴杆以及底轴杆两端连接的两座体、在水平的方向垂直设于所述主轴杆上的两刮刀安装座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刮刀安装座的刮刀。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调节结构与所述刮刀座左右两端连接的左侧调节结构及右侧调节结构,所述左侧调节结构及右侧调节结构均包外螺纹调节柱、连接座以及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的里端插设于相应的一座体上,外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螺穿于所述外螺纹调节柱上,所述外螺纹调节柱一端穿设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机架的一侧上,另一端抵设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上;当需要调节所述刮座的前后位置时,旋拧左右侧调节结构的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以使所述连接座沿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刮刀座前后移动;
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左侧调节结构或右侧调节结构的连接座的外侧面的固定版、固设于所述固定版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左右调节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端、且以所述输出轴的中心为偏心的偏心轮;相应于所述转动电机侧的滑移杆的外端穿出所述移动座的外侧面,且在该滑移杆的外端设置有抵持住所述偏心轮外周面的抵持结构;所述底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滑移杆外端面的圆形抵持块以及环设于所述滑移杆上且位于所述圆形抵持块与所述移动座外侧面之间的环形抵持块,所述圆形抵持块及环形抵持块的直径大于所述滑移杆的直径,所述圆形抵持块及环形抵持块的最低面低于所述偏心轮的上表面,以使得所述偏心轮的外周面被抵持于所述圆形抵持块以及环形抵持块之间;当所述转动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较长半径一端推动相应抵持块从而使所述滑移杆带动所述连接座左右移动,因而使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刮刀座、设于刮刀座上的刮刀能够左右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每一印刷单元还具有低温干燥机构,所述低温干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印刷单元前侧的预热装置、设于所述印刷单元后侧上部的干燥箱以及一冷却装置;
所述干燥箱通过具有一进风口以及一排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一冷却风进风管道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排风口通过一排风管道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干燥箱使所述冷却装置输送的冷风吹向面前的经过当前凹印刷版印刷后的印刷膜,并使印刷膜的有机溶剂随空气进入所述干燥箱内,通过所述干燥箱内的排风口排出至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干燥箱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风通过一热风管道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风进口连通,所述预热装置还具有一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朝向印刷膜以对未经过当前凹版印刷的印刷膜进行预热。
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印刷再现难度较高、单色组成较为复杂的颜色进行再次分色,分成主色和补偿色,通过两个印刷单元来印刷这一个颜色,其中一个专印刷补偿色,另外一个专印刷主色,这样可以使得这个颜色的总浓度不变,但是通过两次印刷使得该颜色的饱和度更高、使得图案更精致,带给客户的视觉效果更好,更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并且通过两个凹版进行印刷,可以加长凹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包装袋印刷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包装袋印刷方法一实施例中一种印刷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包装袋印刷方法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印刷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包装袋印刷方法一实施例中印刷单元的刮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包装袋印刷方法一实施例中印刷单元的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印刷前处理步骤;其中,该印刷前处理步骤又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分色子步骤:对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分色以将所述待印刷的图案分成N个颜色;其中,所述图案是指需要印刷至印刷膜上、最终需要成型至包装袋上的设计图案,该设计图案可由需求方提供至印刷厂,也可由需求方委托第三方设计公司设计好后提供给印刷厂,也可由印刷厂根据需求方的需求设计,或者由所述印刷厂根据需求方的需求而委托第三方设计公司设计。本实施例中,该分色子步骤又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第一次颜色分解步骤:对所述图案所展现颜色进行分解以分解出N个颜色,并对所述N个颜色的印刷顺序进行排序,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分色可由人工进行分色,并将所分的颜色作好记录,例如人工分色后,在设计图案上将每一个颜色制作一个标样(例如被涂有该颜色的小方块等)。也可由计算机自动执行进行分色处理,类似于分色的方案可参见现有文献,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同样的,印刷顺序的排序也可通过人工进行排序,即印刷顺序排序是给出使多色印刷机先印刷哪一个颜色、后印刷哪一个颜色先后印刷秩序,也就是说,指定多色印刷机的第一个印刷单元印刷颜色、第二个印刷印刷颜色、……、第N个印刷单元印刷。
具体结合实例,设一设计图案被分为了五大颜色: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绿色,即N=5;印刷顺序为: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绿色,即指定多色印刷机排在最前的第一印刷单元印刷红色、排在其次的第二印刷单元印刷黄色、排在第三的第三印刷单元印刷橙色、排在第四的第四印刷单元印刷蓝色、排在第五的第五印刷单元印刷绿色。
S102、判断步骤:判断分解出的每一个颜色是否需要再次分色;
本步骤可通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判断,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实现。还可开启其中一个印刷单元,进行印刷实验之后观察印刷出的该颜色区域图案是否精美、是否清晰等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分色。
本步骤,可通过判断每一个颜色再现(印刷再现)的难易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分色,假设在判断中,当前颜色就是一个非常纯正的颜色,不需要再次分色印刷即可很好的、很精确的通过相应的印刷单元印刷出来,那么则不必分色。
在一实例中,难易程度可通过第一次分色中的每一个颜色层次是否为多层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分色;以上述红色为例,假设体现在图案上的红色不仅仅有正红色,例如还有更浅红色的渐变色,又例如正红色图形中还具有浅红色的存在等等,那么则视为该颜色为多层。本判断步骤主要是判断第一次分出的每一个单独的颜色是否层次较多、颜色再现度而确定是否需要再次单独对该颜色浓度(或深度)进行分色。
S103、第二次颜色分解步骤:若当前一个颜色判断中,该当前一个颜色需要再次分色,则将该颜色分为主色以及补偿色,所述补偿色浓度与所述主色浓度占比为35%~45:65%~55%;其中,作为具体的一种实例,本步骤中,将当前一个颜色分为主色及补偿色后,还将所述补偿色的印刷顺序排于所述该主色之前。当所述补偿色的浓度为35%时,主色浓度为65%;补偿色的浓度为38%时,主色浓度为62%;补偿色浓度为40%时,主色浓度为60%;补偿色浓度为45时,主色浓度为55%,所述补偿色浓度及主色浓度和为100%。
所述颜色浓度也可称颜色深度,可参见CMYK色标图示意。也即,体现在人们眼前的一个颜色的鲜艳度。继续以红色为例,主红色的颜色则较其补偿红色的颜色深,也就是说主红色的红色浓度大于补偿红色的红色浓度。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控制红色油墨粘度来实现,可控制冲淡剂的量来实现,在实现时,可通过测量仪器来测量主色色值和补偿色值来实现主色和补偿色的浓度。
本第二次分色与第一次分色的细微之处在于,第二次分色主要是将同一个颜色分为主要颜色和一个补偿颜色,它们只是颜色浓度不一样,但是仍然属于同一色系,而第一次分色后,每个颜色均属于不同类别的颜色。
在排序步骤中,本实施例的印刷方式是由上往下印刷,因此将补偿色印刷于所述主色的前面。继续以上述五种颜色、红色排在第一印刷秩序为实施例进行阐述,由于红色被分成两个颜色,因此一共有六个颜色排序,先后印刷顺序为:补偿红色、主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绿色,即指定多色印刷机排在最前的第一印刷单元印刷补偿红色、排在其次的第二印刷单元印刷主红色、排在第三的第三印刷单元印刷黄色、排在第四的第四印刷单元印刷橙色、排在第五的第五印刷单元印刷蓝色、排在第六的第六印刷单元印刷蓝色。
S104、根据所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解的颜色数量以及印刷顺序,为多色印刷机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以使得所述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的墨汁颜色的排序与所述印刷前处理步骤中所排序的颜色相应。具体地:
记录所述颜色N以及补偿色的数量M的总颜色数量Z;
继续参见上述实例,颜色N=5、补偿色M=1,总颜色数量Z=5+1=6;
在设置墨汁的步骤中,按照所述颜色总数量Z以及每一个颜色的印刷顺序,为所述多色印刷机的Z个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以使得所述多色印刷机上Z个墨汁颜色的排序与所述印前处理步骤中的颜色排序一致。
继续参见上述实例,第一印刷单元置入补偿红色墨汁,以使第一印刷单元首先印刷补偿红色;第二印刷单元置入主红色墨汁,以使第二印刷单元印刷主红色;第三印刷单元置入黄色墨汁,以使第三印刷单元印刷黄色;第四印刷单元置入橙色墨汁,以使第四印刷单元印刷橙色;第五印刷单元置入蓝色墨汁,以使第五印刷单元印刷蓝色;第六印刷单元置入绿色墨汁,以使第六印刷单元印刷绿色。
S12、制版步骤:根据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制版;
本步骤是根据待印刷的图案制作凹印刷版,该步骤可采用现有的方式进行制作,只是制作凹印刷版数量需要与总颜色数量对应,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2、印刷步骤:通过多色印刷机将对应颜色按照上述规则印刷制印刷膜上。
当通过上述步骤获得颜色总数量和凹印刷版后,根据上述安排的先后印刷顺序,将凹印刷版安装于所述多色印刷机相应的印刷单元即可进行印刷步骤。所述印刷步骤与现有技术的印刷步骤相同或相似,此处便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印刷再现难度较高、单色组成较为复杂的颜色进行再次分色,分成主色和补偿色,通过两个印刷单元来印刷这一个颜色,其中一个专印刷补偿色,另外一个专印刷主色,这样可以使得这个颜色的总浓度不变,但是通过两次印刷使得该颜色的饱和度更高、使得图案更精致,带给客户的视觉效果更好,更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并且通过两个凹版进行印刷,可以加长凹版的使用寿命。
所述多色印刷机为凹版印刷机;所述凹版印刷机包括多个所述的印刷单元1、1’以及用于控制每一个印刷单元1、1’进行印刷工作的主控制机构(图未示出)。所述每一个印刷单元1、1’均具有安装于其上的凹印刷版10、10’、与所述凹印刷版10、10’配合的刮刀机构12、用于带动印刷膜至所述凹印刷版10、10’片以进行当前印刷单元1、1’印刷的印刷膜传动单元以及设于每一印刷单元1、1’的机架上且与所述主控制机构电连接的单元终端(图未示出)。上述主控制机构、刮刀机构12、凹印刷板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印刷膜传动单元、主控制机构以及单元终端均可参见现有的多色印刷机,此处不再一一对它们的结构和位置关系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细微之处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印刷单元1、1’上的若干辊轴以及驱动所述辊轴按相应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屏蔽信号线与所述单元终端的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本实施中,在印刷前,印刷膜的一侧均标识有印刷标识线,单元终端检测该印刷标识发送至主控制机构以检测印刷膜是否被传动单元的相应辊轴拉扯而变形或紧绷,通过检测这个标识线的距离即可得到是否有相应的电机因干扰而导致某辊轴转动过快或过慢,而导致印刷膜变形等等。本实施例将传统的信号线变为屏蔽信号线,则可屏蔽外界干扰,使电机转动正常,解决印刷膜变形拉紧等问题,提高了印刷质量,降低误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刀机构12包括刮刀座120、设于所述刮刀座120上的刮刀以及将所述刮刀座120安装于所述印刷单元1、1’的机架上的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能够调节所述刮刀座120前后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122以及设于所述刮刀座120一端的能够使所述刮刀座120在印刷过程中左右往复移动的左右调节结构124。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座120包括一主轴杆1201、平行位于所述主轴杆1201下方的底轴杆1202、与所述主轴杆1201以及底轴杆1202两端连接的两座体1203、在水平的方向垂直设于所述主轴杆1201上的两刮刀安装座1204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刮刀安装座1204的刮刀1205。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调节结构122与所述刮刀座120左右两端连接的左侧调节结构及右侧调节结构,所述左侧调节结构及右侧调节结构均包外螺纹调节柱1221、连接座1222以及滑移杆1223;所述滑移杆1223的里端插设于相应的一座体1203上,外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座1222上,所述连接座1222螺穿于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上,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一端穿设于所述印刷单元1、1’的机架的一侧上,另一端抵设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上;当需要调节所述刮座的前后位置时,旋拧左右侧调节结构的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以使所述连接座1222沿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刮刀座120前后移动。
在所述机架上相应于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穿出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一调节轮盘1224,所述调节轮盘1224枢设于所述机架上并能够绕其轴心转动,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轮盘1224连接。当需要放置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时,转动调节轮盘1224即可使得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转动且又使得其不会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如此,即可使所述连接座1222在所述外螺纹调节柱1221长度方向(即印刷单元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两端与所述连接座1222连接的刮刀座120、刮刀前后移动。
进一步可优化的,所述左右调节结构124包括设于左侧调节结构或右侧调节结构的连接座1222的外侧面的固定版1241、固设于所述固定版1241上的转动电机1242,所述转动电机1242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左右调节结构124还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端、且以所述输出轴的中心为偏心的偏心轮1243;相应于所述转动电机1242侧的滑移杆1223的外端穿出所述移动座的外侧面,且在该滑移杆1223的外端设置有抵持住所述偏心轮1243外周面的抵持结构;所述底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滑移杆1223外端面的圆形抵持块1244以及环设于所述滑移杆1223上且位于所述圆形抵持块1244与所述移动座外侧面之间的环形抵持块1245,所述圆形抵持块1244及环形抵持块1245的直径大于所述滑移杆1223的直径,所述圆形抵持块1244及环形抵持块1245的最低面低于所述偏心轮1243的上表面,以使得所述偏心轮1243的外周面被抵持于所述圆形抵持块1244以及环形抵持块1245之间;当所述转动电机1242转动时,带动所述偏心轮1243,所述偏心轮1243的较长半径一端推动相应抵持块从而使所述滑移杆1223带动所述连接座1222左右移动,因而使设于所述连接座1222上的刮刀座120、设于刮刀座120上的刮刀1205能够左右往复移动。
作为优选的,每一印刷单元1、1’还具有低温干燥机构,所述低温干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印刷单元1、1’前侧的预热装置14、设于所述印刷单元1、1’后侧上部的干燥箱16以及一冷却装置(图未示出);
所述干燥箱16通过具有一进风口161以及一排风口162,所述进风口161通过一冷却风进风管道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排风口162通过一排风管道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干燥箱16使所述冷却装置输送的冷风吹向面前的经过当前凹印刷版10、10’印刷后的印刷膜,并使印刷膜的有机溶剂随空气进入所述干燥箱16内,通过所述干燥箱16内的排风口162排出至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干燥箱16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风通过一热风管道与所述预热装置14的热风进口连通,所述预热装置14还具有一热风出口141,所述热风出口141朝向印刷膜以对未经过当前凹版印刷的印刷膜进行预热。
具体地,所述干燥箱16覆于所述印刷单元1、1’的后侧,对经过印刷后的印刷膜进行干燥吸附有机溶剂,所述干燥箱16的顶端与所述印刷单元1、1’的顶端高度相匹配,底端可位于所述印刷单元1、1’的底部,这样,可拉长经过当前凹印刷版10、10’印刷后的印刷膜经过所述干燥箱16的路程,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在干燥烘箱位置处暂停,待干燥后才又继续输送,增加了印刷效率,降低控制逻辑复杂度。所述干燥箱16的宽度与所述印刷膜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干燥箱16包括内罩163以及外罩164,所述内罩163的内侧面为向外罩164方向的凹弧面,所述进风口161设于所述内罩163的一侧,所述排风口162设于所述外罩164上相应于所述进风口161的一侧。所述内罩163的内侧具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集气罩165,所述若干集气罩165相互平行,且其之间的间隔为与所述进风口161连通的吹风口166,所述吹风口166面向被当前印刷单元1、1’印刷后的印刷膜,以将冷风吹向所述被印刷后的印刷膜,以使所述被印刷后的印刷膜冷却干燥挥发。所述集气罩165的长度与所述干燥箱16的宽度相匹配,在每一集气罩165上均设置有若干沿其长度间隔设置的出风口167,所述出风口167经过外罩164且与所述外罩16上的排风口162连通,冷风吹向所述印刷膜后,对其进行冷风干燥后,带有有机溶剂的暖风经过出风口167至排风口162,由排风口162、排风管道至所述冷却装置,在所述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以使所述有机溶剂凝固而予以回收。冷却装置冷却时所产生的热风经过所述热风管道、预热装置14的热风进口输送至所述预热装置14内,所述预热装置14的热风出口141对准未经印刷的印刷膜上,因此而形成循环,既对未经印刷的印刷膜进行了预热作用,又对印刷后的印刷膜进行冷却干燥,并且有机溶剂凝固回收,杜绝有机溶剂散发而对工人的健康问题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冷却时的热风又进行再利用至预热装置1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袋印刷方法,包括印刷前处理步骤以及印刷步骤,所述印刷前处理步骤包括:
分色子步骤:对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分色以将所述待印刷的图案分成N个颜色;
制版步骤:根据待印刷的图案进行制版;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色子步骤还包括:
第一次颜色分解步骤:对所述图案所展现颜色进行分解以分解出N个颜色,并对所述N个颜色的印刷顺序进行排序,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判断步骤:判断分解出的每一个颜色是否需要再次分色;
第二次颜色分解步骤:若当前一个颜色判断中,该颜色需要再次分色,则将该颜色分为主色以及补偿色,所述补偿色浓度与所述主色浓度占比为35%~45:65%~55%;
根据所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解的颜色数量以及印刷顺序,为多色印刷机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以使得所述相应数量的印刷单元的墨汁颜色的排序与所述印刷前处理步骤中所排序的颜色相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次颜色分解步骤中,还包括:
将当前一个颜色分为主色及补偿色后,将所述补偿色的印刷顺序排于所述该主色之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颜色分解步骤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颜色N以及补偿色的数量M的总颜色数量Z;
在设置墨汁的步骤中,按照所述颜色总数量Z以及每一个颜色的印刷顺序,为所述多色印刷机的Z个印刷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相应颜色的墨汁,以使得所述多色印刷机上Z个墨汁颜色的排序与所述印前处理步骤中的颜色排序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色印刷机为凹版印刷机;所述凹版印刷机包括多个所述的印刷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每一个印刷单元进行印刷工作的主控制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印刷单元均具有安装于其上的凹印刷版、与所述凹印刷版配合的刮刀机构、用于带动印刷膜至所述凹印刷版片以进行当前印刷单元印刷的印刷膜传动单元以及设于每一印刷单元的机架上且与所述主控制机构电连接的单元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印刷单元上的若干辊轴以及驱动所述辊轴按相应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屏蔽信号线与所述单元终端的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机构包括刮刀座、设于所述刮刀座上的刮刀以及将所述刮刀座安装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机架上的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能够调节所述刮刀座前后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刮刀座一端的能够使所述刮刀座在印刷过程中左右往复移动的左右调节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座包括一主轴杆、平行位于所述主轴杆下方的底轴杆、与所述主轴杆以及底轴杆两端连接的两座体、在水平的方向垂直设于所述主轴杆上的两刮刀安装座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刮刀安装座的刮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结构与所述刮刀座左右两端连接的左侧调节结构及右侧调节结构,所述左侧调节结构及右侧调节结构均包外螺纹调节柱、连接座以及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的里端插设于相应的一座体上,外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螺穿于所述外螺纹调节柱上,所述外螺纹调节柱一端穿设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机架的一侧上,另一端抵设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上;当需要调节所述刮座的前后位置时,旋拧左右侧调节结构的所述外螺纹调节柱以使所述连接座沿所述外螺纹调节柱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刮刀座前后移动;
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左侧调节结构或右侧调节结构的连接座的外侧面的固定版、固设于所述固定版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左右调节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端、且以所述输出轴的中心为偏心的偏心轮;相应于所述转动电机侧的滑移杆的外端穿出所述移动座的外侧面,且在该滑移杆的外端设置有抵持住所述偏心轮外周面的抵持结构;所述底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滑移杆外端面的圆形抵持块以及环设于所述滑移杆上且位于所述圆形抵持块与所述移动座外侧面之间的环形抵持块,所述圆形抵持块及环形抵持块的直径大于所述滑移杆的直径,所述圆形抵持块及环形抵持块的最低面低于所述偏心轮的上表面,以使得所述偏心轮的外周面被抵持于所述圆形抵持块以及环形抵持块之间;当所述转动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较长半径一端推动相应抵持块从而使所述滑移杆带动所述连接座左右移动,因而使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刮刀座、设于刮刀座上的刮刀能够左右往复移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袋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印刷单元还具有低温干燥机构,所述低温干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印刷单元前侧的预热装置、设于所述印刷单元后侧上部的干燥箱以及一冷却装置;
所述干燥箱通过具有一进风口以及一排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一冷却风进风管道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排风口通过一排风管道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干燥箱使所述冷却装置输送的冷风吹向面前的经过当前凹印刷版印刷后的印刷膜,并使印刷膜的有机溶剂随空气进入所述干燥箱内,通过所述干燥箱内的排风口排出至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干燥箱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风通过一热风管道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风进口连通,所述预热装置还具有一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朝向印刷膜以对未经过当前凹版印刷的印刷膜进行预热。
CN201710935114.9A 2017-10-10 2017-10-10 包装袋印刷方法 Active CN107499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5114.9A CN107499012B (zh) 2017-10-10 2017-10-10 包装袋印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5114.9A CN107499012B (zh) 2017-10-10 2017-10-10 包装袋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9012A true CN107499012A (zh) 2017-12-22
CN107499012B CN107499012B (zh) 2019-05-31

Family

ID=6070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5114.9A Active CN107499012B (zh) 2017-10-10 2017-10-10 包装袋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901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5785A (ja) * 1989-05-11 1990-12-06 Tsukioka:Kk 多色箔押し方法
CN101276142A (zh) * 2008-05-20 2008-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彩色图六色分色印刷方法
CN101436295A (zh) * 2008-11-25 2009-05-2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文件的分色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34022A (zh) * 2008-11-14 2010-06-16 唯思美卡片(上海)有限公司 活用数码印刷的专色印刷技法
CN10385429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色偏分析的印刷品自动专色分色方法及系统
CN103862858A (zh) * 2014-03-11 2014-06-18 武汉大学 一种多色打印印刷系统光谱分色方法
CN105835518A (zh) * 2016-04-21 2016-08-10 广东省南方彩色制版有限公司 多层扫描凹版木纹印刷版辊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5785A (ja) * 1989-05-11 1990-12-06 Tsukioka:Kk 多色箔押し方法
CN101276142A (zh) * 2008-05-20 2008-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彩色图六色分色印刷方法
CN101734022A (zh) * 2008-11-14 2010-06-16 唯思美卡片(上海)有限公司 活用数码印刷的专色印刷技法
CN101436295A (zh) * 2008-11-25 2009-05-2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文件的分色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5429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色偏分析的印刷品自动专色分色方法及系统
CN103862858A (zh) * 2014-03-11 2014-06-18 武汉大学 一种多色打印印刷系统光谱分色方法
CN105835518A (zh) * 2016-04-21 2016-08-10 广东省南方彩色制版有限公司 多层扫描凹版木纹印刷版辊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9012B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6809B (zh) 一种智能化多色丝印机
EP2103359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ultistage adhesive applying and multicolor flocking, and apparatu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herefor
CN206067128U (zh) 一种卫星式柔版印刷机
CN106394034B (zh) 凹版数码连续套印方法
CN108582973A (zh) 一种集丝印、移印、烫金于一体的转盘机
CN208438898U (zh) 一种全自动自助图案定制打印成衣设备
CN106379043B (zh) 凹版数码一体式印花机
CN107618280A (zh) 食品包装袋制袋方法
CN102423959B (zh) 一种卧式壁纸圆网印花机
CN107499012B (zh) 包装袋印刷方法
CN206154873U (zh) 一种全自动塑件印刷检验设备
CN20803565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印刷品覆膜装置
CN202278813U (zh) 一种卧式壁纸圆网印花机
US5528987A (en) Rotary printing press unit suspended from beam frame
CN106608046A (zh) 一种双喷头出丝机构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1592543U (zh) 多组凹版圆网同步印刷机
CN207274137U (zh) 一种普通油墨与uv复合油墨均可印刷的多色复合胶印机
CN103913978A (zh) 陶瓷用激光打印机
CN206250088U (zh) 烤架及包含其的贴片装置
CN206030762U (zh) 一种新型的间歇式轮转机风冷led uv光固化设备
CN206404353U (zh) 生产白色高纯度邻苯二胺的精馏装置
CN206703687U (zh) 一种具有丝网印刷装置的柔印机
CN2288065Y (zh) 毯带脱离式转移印花机
CN202727581U (zh) 凹版印刷机在线颜色控制装置
CN107351520A (zh) 一种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6

Address after: 325800 No. 229, Strait Avenue, Lingxi Town, Cangnan Coun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NZHOU DINGCHAO PLASTIC CO.,LTD.

Address before: 408000 group 1, Erdu village, Jiangbei, Fuli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DONGMENG PACKAG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