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3729A -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3729A
CN107493729A CN201710836375.5A CN201710836375A CN107493729A CN 107493729 A CN107493729 A CN 107493729A CN 201710836375 A CN201710836375 A CN 201710836375A CN 107493729 A CN107493729 A CN 107493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spire
africa
podocarpus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63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3729B (zh
Inventor
吴燕民
王丹
孙占敏
唐益雄
刘自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filed Critic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7108363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3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3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本发明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后再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本发明通过对细叶非洲罗汉松核果进行液氮浸种,人工破除种壳并对催芽温度及培养基质进行优化,极显著提高了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有效缩短了育苗时间。本发明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Description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罗汉松的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gracilior)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属于细叶非洲罗汉松的有性繁殖领域。
背景技术
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 gracilior)为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非洲罗汉松属(Afrocarpus)常绿针叶树种,是非洲大陆上为数不多的常绿针叶树种之一,来自赤道东部的非洲,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以及非洲的Afromontane栖息地均有分布,生长在4000到9000英尺的干燥森林中。除了非洲外,细叶非洲罗汉松在新西兰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及美国南部部分地区有大面积栽培,通常作为行道树、观赏树、树屏风和树篱。细叶非洲罗汉松主干直立,冠幅大,枝叶稠密、树姿秀丽优美古雅,生长较快,寿命长,适应性强,四季常青,为抗污染及净化空气的优质环保树种,非常适宜于做行道树,对城市的景观绿化及生态文明建设可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中国行道树、观赏树优良品种短缺的突出问题,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细叶非洲罗汉松在中国进行栽培。
细叶非洲罗汉松果肉部分含有抑制发芽物质,自然生态环境中主要依靠蝙蝠、非洲野猪,食果鸟类、疣猴等动物取食,果实通过动物消化系统有效的去除抑制发芽的物质,然后排泄出木质核果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低。由于细叶非洲罗汉松是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树种,在中国国内没有相关种子萌发和人工育苗的方法。国外有相关细叶非洲罗汉松人工育苗方式的报道是采用人工去除球果的肉质部分来暴露种子,直接播种于育苗盘,并覆盖一层轻质土壤,始终保持育苗基质湿润,种子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发芽,不仅存在种子发芽时间长、苗期生长管理时间长,而且发芽率也非常低,亟待改进。
因此,建立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快速、高效、稳定、批量的发芽与成苗技术体系,对该树种的有性繁殖、苗木繁育、选育及生产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快速、经济、高效萌发成苗,在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同时,大大缩短育苗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然后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然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
其中,步骤(1)还包括将核果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晒干果核表面水分。
步骤(2)所述用液氮浸泡核果的时间为0-10分钟,优选为0.5-5分钟,最优选为2分钟;所述破除核果木质外壳为人工破除核果木质外壳。
本发明对液氮处理时间的优化结果表明,不经过液氮处理的种子基本没有萌发;采用液氮浸种2分钟的处理,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达到57.33%,极显著的高于不经过液氮处理以及液氮浸种30秒-1分钟或者3-6分钟的种子发芽率。
本发明将经过液氮浸种处理的种子,分别采用人工破除种壳的处理和不进行破壳处理,结果未经破除种壳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零,说明人工破除种壳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发芽率。
步骤(3)所述浸泡为用室温的清水浸泡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其中所述室温为25℃。
步骤(3)所述催芽包括:将种子用润湿的纱布(优选为医用纱布)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保持种子处于湿润的环境,但又不积水,使种子能充分的呼吸空气,进行代谢反应);每间隔1-2天清洗种子。步骤(3)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5-31℃,优选为26-30℃,最优选为28℃。
本发明对催芽温度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28℃的催芽温度,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达到57.33%,极显著高于26-27℃、29-31℃或者室温(25℃)处理的发芽率。
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由营养土与蛭石按照体积比1:1混合组成。
本发明对所述营养土的配方没有特殊限制,能够用于罗汉松科树种种植的营养土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的配方为(体积比):山泥∶园土∶腐殖质∶草木灰=2∶2∶1∶1。
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的温度为26-28℃,环境湿度≥60%;日常光照条件(每天16小时光照)。步骤(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还需要在种子上面覆盖一薄层培养基质,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基质湿润。
步骤(4)所述常温环境为温度23-28℃,日常光照;其中,所述日常光照为每天16小时光照。步骤(4)所述常温环境中培养需要保持培养基质湿润。一般在常温环境中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
本发明待种子萌动后转入不同的育苗基质中进行种植发芽,结果表明,采用营养土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的育苗基质,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园田土。
采用本发明方法,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可以随采随播,从开始播种处理,15天后种子胚根开始萌动,25天种子可发芽,60天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显著提高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缩短育苗时间。本发明为细叶非洲罗汉松的有性繁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于该树种的引种、选育及生产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显著提高了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缩短种子发芽的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为细叶非洲罗汉松的有性繁殖提供了良好基础。采用本发明方法,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采集后可按需要随时进行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时间的缩短,降低了种子处理过程中的腐烂变质等情况,提高了种子利用率。本发明方法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及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品,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易于人工操作、易于推广等优点,适宜于实际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1、待细叶非洲罗汉松果实完全成熟后,采集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其果肉部分,用清水清洗干净,获得核果,晾晒表面水分,收集核果。
2、将步骤1中收集的核果种子用液氮浸泡处理2分钟,人工破除木质外壳,使种子暴露出来;将种子浸泡在室温的清水中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将种子用润湿的医用纱布包裹,置于培养皿中,保持种子处于湿润的环境,但又不积水,使种子能充分的呼吸空气,进行代谢反应。
3、将种子置于28℃培养温度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每间隔1-2天进行清洗种子;15-25天后种子胚开始萌动。
4、取出胚萌动的种子,移入装有营养土(营养土的具体配方为山泥∶园土∶腐殖质∶草木灰配比为2∶2∶1∶1按体积比混匀)与蛭石按体积比为1:1进行混合培养基质的育苗盆中,种子上面覆盖一层培养基质,放置于26~28℃温度的培养环境中,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保持60%以上的环境湿度,培养5-7天后,种子萌发出芽。
5、将育苗盘移到常温(23-28℃)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16小时光照),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
本发明为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快速、经济、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种子可以随采随播,从开始播种处理,25天种子可发芽,60天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而细叶非洲罗汉松的传统育苗方法,种子发芽需要6个月以上。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缩短育苗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
对比例1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传统育苗方式
去除球果的肉质部分来暴露种子,新鲜的种子可以直接播种到黑色的育苗袋中,或者用腐熟的堆肥和水洗过的沙子按体积比1:1混合装入育苗盘,种子播种于育苗盘,并覆盖一层轻的土壤,混合物必须始终保持湿润。种子需要6个月才能发芽。
试验例1采用液氮处理果核的不同处理时间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
待细叶非洲罗汉松果实完全成熟后,采集细叶非洲罗汉松果果实,去除果肉部分,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后,晒干果核表面水分,获得果核630粒,备用。
取准备好的果核,每处理30粒种子,3次重复。进行如下处理:对照不进行液氮处理,处理1:液氮浸种30秒,处理2:液氮浸种1分钟,处理3:液氮浸种2分钟,处理4:液氮浸种3分钟,处理5:液氮浸种5分钟,处理6:液氮浸种6分钟。然后人工破除种壳,用室温清水浸种24小时,将种子放置在医用纱布中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置于28℃环境下催芽,每间隔1-2天进行清洗种子,待种子萌动后,移入装有营养土(营养土的具体配方同实施例1,下同)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培养基质的育苗盆中。种子上面覆盖一薄层培养基质,放置于26~28℃温度的培养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保持60%以上的环境湿度,培养5-7天后,种子萌发出芽。将育苗盘移到常温(23-28℃)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
不同液氮处理时间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见表1。
表1不同液氮处理时间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表1给出了液氮处理不同时间后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萌发情况。采用不同的液氮处理时间,并于种子处理后30天统计的发芽率。可见,不经过液氮处理的种子在30天时没有萌发,采用液氮处理2分钟的发芽率极显著的高于采用其它液氮浸种处理时间(30秒、1分钟、3分种、5分钟、6分钟)的发芽率。
试验例2人工破除种壳处理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待细叶非洲罗汉松果实成熟后,采集细叶非洲罗汉松果果实,去除果肉部分,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后,晒干果核表面水分,获得果核180粒,备用。
取准备好的果核,每处理30粒种子,3次重复。液氮浸泡2分钟,第一份为对照,不进行人工破除种壳,第二份,采用人工破除种壳。用室温清水浸种24小时,将种子放置在医用纱布中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置于28℃环境下催芽,每间隔1-2天进行清洗种子,待种子萌动后,移入装有营养土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培养基质的育苗盆中。种子上面覆盖一薄层培养基质,放置于26~28℃温度的培养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保持60%以上的环境湿度,培养5-7天后,种子萌发出芽。将育苗盘移到常温(23-28℃)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
人工破除种壳处理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见表2。
表2人工破除种壳处理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根据表2的结果可见,将经过液氮浸种处理的种子,分别采用人工破除种壳的处理和不进行破壳处理,然后同时用室温清水浸种,在第30天观察到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零,说明人工破除种壳处理能显著提高发芽率。
试验例3不同的催芽温度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待细叶非洲罗汉松果实完全成熟后,采集细叶非洲罗汉松果果实,去除果肉部分,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后,晒干果核表面水分,获得果核630粒,备用。
取准备好的果核,每处理30粒种子,3次重复。液氮浸泡2分钟,人工破除种壳。用室温清水浸种24小时,将种子放置在医用纱布中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进行催芽:对照置于室温环境下(25℃),处理1放置于26℃环境条件下,处理2放置于27℃环境条件下,处理3放置于28℃环境条件下,处理4放置于29℃环境条件下,处理5放置于30℃环境条件下,处理6放置于31℃环境条件下,每间隔1-2天进行清洗种子,待种子萌动后,移入装有营养土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培养基质的育苗盆中。种子上面覆盖一薄层培养基质,放置于26~28℃温度的培养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保持60%以上的环境湿度,培养5-7天后,种子萌发出芽。将育苗盘移到常温(23-28℃)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
不同的催芽温度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见表3。
表3不同的催芽温度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处理 处理方式 发芽率(第30天统计)
对照 室温(25℃) 10%
处理1 26℃ 25.33%
处理2 27℃ 26.67%
处理3 28℃ 57.33%
处理4 29℃ 33.33%
处理5 30℃ 20%
处理6 31℃ 12.33%
采用不同的催芽温度处理,待种子萌动后播种于育苗基质中发芽,处理后30天统计的发芽率可见(表3),采用28℃的催芽温度,其发芽率极显著的高于其他温度(26℃、27℃、29℃、30℃、31℃)和室温处理的发芽处理方式。
试验例4不同的育苗基质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待细叶非洲罗汉松果实完全成熟后,采集细叶非洲罗汉松果果实,去除果肉部分,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后,晒干果核表面水分,获得果核180粒,备用。
取准备好的果核,每处理30粒种子,3次重复。液氮浸种2分钟。然后人工破除种壳,用室温清水浸种24小时,将种子放置在医用纱布中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置于28℃环境下催芽,每间隔1-2天进行清洗种子,待种子萌动后,第一份移入装有园田土的育苗盆中,第二份移入装有营养土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培养基质的育苗盆中。种子上面覆盖一薄层培养基质,放置于26~28℃温度的培养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保持60%以上的环境湿度,培养5-7天后,种子萌发出芽。将育苗盘移到常温(23-28℃)环境中,日常光照条件,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
不同的育苗基质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见表4。
表4不同的育苗基质对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率影响
处理 处理方式 发芽率(第30天统计)
对照 园田土 26.67%
处理1 营养土与蛭石(1:1)混合 57.33%
种子萌动后转入不同的育苗基质中,进行种植发芽,于种子开始处理后的30天统计的发芽率(表4),结果表明采用营养土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的育苗基质的处理,其种子发芽率要显著高于园田土处理。

Claims (10)

1.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 gracilior)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后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再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用液氮浸泡核果的时间为0-10分钟,优选为0.5-5分钟,最优选为2分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5-31℃,优选为26-30℃,最优选为28℃。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由营养土与蛭石按照体积比1:1混合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浸泡为用室温的清水浸泡24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催芽包括:将种子用润湿的纱布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每间隔1-2天清洗种子。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的温度为26-28℃,环境湿度≥6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后在种子上面再覆盖一层培养基质。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常温环境为温度23-28℃,日常光照;其中,所述日常光照为每天16小时光照。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培养的条件是保持培养基质湿润。
CN201710836375.5A 2017-09-16 2017-09-16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Active CN107493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6375.5A CN107493729B (zh) 2017-09-16 2017-09-16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6375.5A CN107493729B (zh) 2017-09-16 2017-09-16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729A true CN107493729A (zh) 2017-12-22
CN107493729B CN107493729B (zh) 2020-09-29

Family

ID=6069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6375.5A Active CN107493729B (zh) 2017-09-16 2017-09-16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37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6737A (zh) * 2020-10-22 2021-01-05 贵州大学 一种皂荚籽综合利用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444A (zh) * 1999-11-23 2000-07-05 雷州市科技服务中心 超低温育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444A (zh) * 1999-11-23 2000-07-05 雷州市科技服务中心 超低温育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嘉玲,等: "不同盐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罗汉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
孙令军: "《优质西瓜、甜瓜科学无公害栽培技术》", 31 December 2008,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6737A (zh) * 2020-10-22 2021-01-05 贵州大学 一种皂荚籽综合利用方法
CN112166737B (zh) * 2020-10-22 2022-03-18 贵州大学 一种皂荚籽综合利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729B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4774B (zh) 一种油棕种子育苗方法
CN105638025B (zh) 一种团花育苗的方法
CN102318547A (zh) 霍山石斛试管苗的架空栽培方法
CN104813818B (zh) 一种五指毛桃育苗方法
CN107124976A (zh) 一种牛角瓜容器育苗的方法
CN113491223A (zh) 百蕊草种子的繁殖方法
CN111557219A (zh) 一种多花黄精育苗方法
CN102511283A (zh) 壶瓶碎米荠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4642000B (zh) 一种亮叶木莲种子萌发及育苗方法
CN106613274B (zh) 一种草乌头种子育苗方法
CN107660450A (zh) 一种大棚茄子的育苗方法
CN114586596B (zh) 一种中国特有观赏植物荔波杜鹃种子繁育方法
CN111657084A (zh) 一种北乌头种子的育苗方法
CN107736210B (zh) 一种牛大力实生苗高效繁殖方法
CN110393120A (zh) 一种适种于广西高寒山区的樱桃种苗繁殖培育方法
CN114342745B (zh) 一种适用于箭叶淫羊藿黔藿1号种苗高效繁育的方法
CN115989784A (zh) 一种提高丁香叶忍冬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的方法
CN107493729A (zh)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CN108651250A (zh) 一种园林植物育苗培育方法
CN107624602A (zh) 一种花毛茛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7409896A (zh) 一种金黄熊猫树的播种育苗方法
GB2609995A (en) Cultivation method of seedling from seed of wild ancient tea tre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eedling tea
CN109769676B (zh) 促成高山杜鹃红粉佳人种苗快速开花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11264369A (zh) 一种黑果枸杞的穴盘育苗壮苗的方法
CN114631459B (zh) 一种滇牡丹种子快速成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