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3582A -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3582A
CN107493582A CN201610412820.0A CN201610412820A CN107493582A CN 107493582 A CN107493582 A CN 107493582A CN 201610412820 A CN201610412820 A CN 201610412820A CN 107493582 A CN107493582 A CN 107493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neighboring
new cell
adjacent area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128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3582B (zh
Inventor
王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128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3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3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3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所述的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当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所述第一基站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将架高站、室分站和距离超远的小区添加为邻区,提高了有效邻区添加的准确率,避免基站资源的浪费,提高用户终端UE切换成功率,降低用户在服务小区边缘掉话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系统和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
背景技术
自组织网络技术(SelfOrganising Network,SON)是3GPP规范中新增加的技术,可以实现对TD-LTE无线接入网的自规划、自安装、自配置、自优化、自治愈和自回传,大大减少网络的人工维护操作,降低网络维护成本。
SON技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自动邻区关系(Automatic Neighbor R elation,ANR)的建立,基站通过与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和操作维护设备(Operation&Management,O&M)进行交互,自动识别和建立邻区关系,并进行持续的优化维护,具体如实现邻区检测、邻区关系的增加和删除、邻区关系属性的修改等等。
在在先的邻区关系自动建立技术中,邻区关系的自动建立过程通常如下:在ANR自由模式下,用户终端测量自动发现邻区,把测量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通过用户终端的测量信息发现新邻小区,将该新邻小区添加至邻区关系表NRT(Neighbor Relations Table)中,建立邻区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在先的邻区关系自动建立技术由于算法过于简单,无法判别架高站、室分站和距离超远邻区,导致将架高站、室分站和距离超远邻区作为新邻小区,并建立相应的邻区关系,不仅造成用户终端切换失败率增加,还占用小区可配置的邻小区数量和基站X2链路数量,浪费基站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和相应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和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
当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所述第一基站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
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优选地,所述新小区具有对应的第二基站,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的步骤包括:
所述管理站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所述管理站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若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则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优选地,所述管理站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管理站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所述管理站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若否,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
所述第一基站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或者,若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若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则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优选地,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所述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包括:
管理站接收邻区增加请求;所述邻区增加请求由第一基站接收到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上报;
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管理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邻区测量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
邻区增加请求上报模块,用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向所述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
邻区关系添加模块,用于基于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所述管理站包括:
当前工作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效邻区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邻区增加指示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
优选地,所述有效邻区判断模块包括:
基站类型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有效邻区判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优选地,所述距离计算子模块包括:
经度值和纬度值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优选地,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模块包括:
邻区关系个数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邻区关系添加子模块,用于当所述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没有达到上限时,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
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
定时器启动模块,用于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第一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当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时,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X2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时,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所述管理站还包括:
第二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
优选地,所述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包括:
覆盖圆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所述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第一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第二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第三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覆盖重叠判定单元,用于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包括:
邻区增加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邻区增加请求;所述邻区增加请求由第一基站接收到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上报;
当前工作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效邻区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邻区增加指示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当第一基站从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第一基站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管理站基于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管理站判断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若是,则管理站向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第一基站基于邻区增加指示,将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有效邻区的判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将架高站、室分站和距离超远的小区添加为邻区,提高了有效邻区添加的准确率,避免基站资源的浪费,提高用户终端UE切换成功率,降低用户在服务小区边缘掉话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的计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有效邻区的判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将架高站、室分站和距离超远的小区添加为邻区,提高了有效邻区添加的准确率,避免基站资源的浪费,提高用户终端UE切换成功率,降低用户在服务小区边缘掉话率。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基站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
步骤102,当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所述第一基站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
在3GPP规范中,SON(SelfOrganising Network,自组织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自动邻区关系(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ANR)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管理站是指位于操作维护设备(Operation&Management,O&M)中的SON管理中心站。
第一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与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进行交互,实现未知邻区的自动发现。
第一基站通过重配置消息对用户终端UE进行自动邻区关系ANR配置,用户终端UE基于自动邻区关系ANR配置进行未知邻区自动发现,当发现未知邻区时,获取该未知邻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并将该未知邻区的PCI附带在邻区测量报告中提交给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可以查找邻区关系表(Neighbor Relations Table,NRT)中是否存在邻区测量报告中的PCI,若不存在,则判定该未知邻区为新小区(亦即第一基站从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
上述第一基站发现新小区的方法只是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实现新小区的发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基站判定未知邻区为新小区时,可以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向用户终端UE发送ECGI(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测量信息,用户终端UE基于ECGI测量信息测量该未知小区的ECGI,并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在系统消息中广播该ECGI。
步骤103,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步骤104,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站可以基于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工作模式通常包括自由模式和受控模式,当为自由模式时,第一基站和管理站可以不经人为干预,自动完成邻区关系的增加,当为受控模式,邻区关系的增加由人工控制,由管理人员确实是否允许响应邻区增加请求,若管理站接收到管理人员输入的允许响应信息,则进行后续的邻区关系增加操作,若管理站接收到管理人员输入的不允许响应信息,则忽略当次邻区增加请求。
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管理站可以判断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当前小区为第一基站对应的小区,亦即,发现新小区的小区。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受控模式时,所述管理站自动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给出判断结果,提供给操作人员后续分析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小区具有对应的第二基站,则步骤104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所述管理站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子步骤S12,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所述管理站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预置工参表是预先配置好的,并存储在管理站中的数据表格,作为示例,预置工参表的结构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站可以从预置工参表中提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当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管理站可以计算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距离值;当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不为室外站时,则邻区关系增加失败,并展现“不是室外站”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步骤S12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21,所述管理站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子步骤S122,所述管理站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其中,距离值S的单位为千米,lat1和lat2分别为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6378.137是地球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不是射频拉远基站,此时,基站和天线在同一位置,当前小区(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为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若第一基站(第二基站)是射频拉远基站,此时,基站和天线不在同一位置,当前小区(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为第一基站天线(第二基站天线)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亦即,当基站为射频拉远基站时,预置工参表中记载的是天线的经度值和纬度值,当基站不是射频拉远基站时,预置工参表中记载的是基站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子步骤S13,若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则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距离值S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说明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距离太远,若增加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邻区关系容易导致用户终端UE的切换失败,可以放弃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邻区关系,并向管理站发送“邻区距离超距”的提示信息。
若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距离值S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管理站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步骤S13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31,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
参照图2,在TD-LTE网络中,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圆的各三分之一的区域,每个小区占用一副天线覆盖120°扇形区域,因而,第一覆盖圆区域和第二覆盖圆区域均是一个圆心区域,其中,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半径为r,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半径为r,第一覆盖圆区域和第二覆盖圆区域相交于C、D两点,第一覆盖圆区域中的扇形区域为当前小区的第一覆盖区域(即图2中G1O1G2所形成的扇形区域),第二覆盖圆区域中的扇形区域为新小区的第二覆盖区域(即图2中H1O2H2所形成的扇形区域)。
子步骤S132,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子步骤S133,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子步骤S134,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其中,第一特征角α为图2中的线段O1O2相对于正北方向(即线段O1J)的角度(即α为线段O1J顺时针转到线段O1O2所形成的角度),第二特征角β为图2中的线段O2O1相对于正北方向(即线段O2K)的角度(即β为线段O2K顺时针转到线段O2O1所形成的角度),第三特征角ω为图2中的O1C相对于正北方向(即线段O1J)的角度(即ω为线段O1J顺时针转到线段O1C所形成的角度)。
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即图2中O1O2线段的长度),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即图2中PO1线段的长度),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圆心O1的经度和纬度分别是预置工参表中所记载的当前小区的经度和纬度,圆心O2的经度和纬度分别是预置工参表中所记载的新小区的经度和纬度,P点的经度为圆心O1的经度,P点的纬度为圆心O2的纬度。
n的值可以采用圆心O1和圆心O2的经度和纬度计算得到,m的值可以采用P点和圆心O2的经度和纬度计算得到。
子步骤S135,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第一条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
E为预置工参表中的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预置工参表中的新小区的方位角。
在图2中,角度A1是线段O1J顺时针转动至线段O1G2所形成的角,角度A2是线段O1J逆时针转动至线段O1G1所形成的角,角度B1是线段O2K顺时针转动至线段O2H2所形成的角,角度B2是线段O2K逆时针转动至线段O1H1所形成的角。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有覆盖重叠:
当A1>ω且B2<γ时,判定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有覆盖重叠,其中,角度γ为线段O2C相对于正北方向的角度(即图2中线段O2K顺时针转动至线段O2C所形成的角)。
当采用此方法判断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有覆盖重叠时,若A1-ω的角度很小且B2-γ的角度很小时,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有覆盖重叠面积很小,此时,用户终端UE的切换成功率较低,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的判断方法。
子步骤S14,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若判定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没有有效的覆盖重叠,则放弃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邻区关系,并向管理站发送“邻区无有效覆盖重叠”的提示信息。
若判定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则管理站判定当前小区和新小区为有效邻区,适合增加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邻区关系。
步骤105,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
步骤106,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小区和新小区是有效邻区,管理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指示第一基站增加当前小区和新小区的邻区关系。
第一基站可以基于该邻区增加指示将当前小区与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3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21,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子步骤S22,若否,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基站的邻区关系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如果第一基站的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达到上限,说明该第一基站已经无法再增加邻区关系,可以放弃当前小区与新小区的邻区关系的添加,若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没有达到上限,则第一基站将当前小区与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步骤107,所述第一基站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
步骤108,所述第一基站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
步骤109,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或者,若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在具体应用中,邻区关系表NRT中的每个邻区关系均具有相应的属性,每个邻区关系的属性通常由管理站控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站更改每个邻区关系的属性,也可以配置好管理站,以使管理站自动配置新添加的邻区关系的属性。
作为示例,邻区关系的属性通常可以包括“No Remove”、“No HO”和“No X2”,“NoRemove”属性有效时,表示基站不能删除该邻区关系,“No HO”属性有效时,表示该邻区关系中邻区不能被本基站作为切换的候选目标,“No X2”属性都是成对出现,当该属性有效时表示该部区关系中的本小区和邻区的两个基站间不能建立X2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当前小区与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后,可以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管理站,以使管理站对该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并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其中,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管理站可以基于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或者,若在定时时间内,管理站没有针对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则第一基站将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邻区关系的属性的默认值通常为缺省值。
步骤110,若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则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对该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完成后,若该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则建立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X2链路通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X2接口,通过建立X2链路,以实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当第一基站从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第一基站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管理站基于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管理站判断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若是,则管理站向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第一基站基于邻区增加指示,将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有效邻区的判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将架高站、室分站和距离超远的小区添加为邻区,提高了有效邻区添加的准确率,避免基站资源的浪费,提高用户终端UE切换成功率,降低用户在服务小区边缘掉话率。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管理站接收邻区增加请求;
其中,邻区增加请求由第一基站接收到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上报;
步骤202,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步骤203,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步骤204,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小区具有对应的第二基站,则步骤203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所述管理站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子步骤S32,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所述管理站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子步骤S33,若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则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子步骤S34,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步骤S32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21,所述管理站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子步骤S322,所述管理站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当前小区与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若否,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步骤S33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31,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
其中,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子步骤S332,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子步骤S333,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子步骤S334,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子步骤S335,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之后,还用于:
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以使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
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
其中,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若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若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则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本发明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具有相似之处,对于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不详尽之处,各方法实施例之间相互参照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管理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邻区测量报告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
邻区增加请求上报模块302,用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向所述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
邻区关系添加模块303,用于基于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所述管理站包括:
当前工作模式获取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效邻区判断模块305,用于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邻区增加指示发送模块306,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有效邻区判断模块305可以包括:
基站类型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有效邻区判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距离计算子模块可以包括:
经度值和纬度值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模块303可以包括:
邻区关系个数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邻区关系添加子模块,用于当所述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没有达到上限时,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还可以包括:
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
定时器启动模块,用于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第一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当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时,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X2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时,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所述管理站还可以包括:
第二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可以包括:
覆盖圆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所述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第一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第二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第三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覆盖重叠判定单元,用于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邻区增加请求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邻区增加请求;
其中,所述邻区增加请求由第一基站接收到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上报。
当前工作模式获取模块402,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效邻区判断模块403,用于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邻区增加指示发送模块404,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小区具有对应的第二基站,则有效邻区判断模块403可以包括以下子模块:
基站类型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有效邻区判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距离计算子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单元:
经度值和纬度值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当前小区与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若否,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单元:
覆盖圆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
其中,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第一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第二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第三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覆盖重叠判定单元,用于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之后,还用于:
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以使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
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
其中,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若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若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则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系统和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
当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所述第一基站向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
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小区具有对应的第二基站,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的步骤包括:
所述管理站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所述管理站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若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则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站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管理站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所述管理站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mrow> <mi>S</mi> <mo>=</mo> <mn>2</mn> <mo>&amp;times;</mo> <mi>a</mi> <mi>r</mi> <mi>c</mi> <mi>s</mi> <mi>i</mi> <mi>n</mi> <msqrt> <mrow>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frac> <mi>a</mi> <mn>2</mn> </mfrac> <mo>)</mo> </mrow> <mo>+</mo> <mi>c</mi> <mi>o</mi> <mi>s</mi> <mrow> <mo>(</mo> <mi>l</mi> <mi>a</mi> <mi>t</mi> <mn>1</mn> <mo>)</mo> </mrow> <mo>&amp;times;</mo> <mi>c</mi> <mi>o</mi> <mi>s</mi> <mrow> <mo>(</mo> <mi>l</mi> <mi>a</mi> <mi>t</mi> <mn>2</mn> <mo>)</mo> </mrow> <mo>&amp;times;</mo>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frac> <mi>b</mi> <mn>2</mn> </mfrac> <mo>)</mo> </mrow> </mrow> </msqrt> <mo>&amp;times;</mo> <mn>6378.137</mn> <mo>;</mo> </mrow>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若否,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
所述第一基站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或者,若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若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则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所述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7.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站接收邻区增加请求;所述邻区增加请求由第一基站接收到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上报;
所述管理站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所述管理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若是,则所述管理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8.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管理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邻区测量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
邻区增加请求上报模块,用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向所述管理站上报邻区增加请求;
邻区关系添加模块,用于基于邻区增加指示,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所述管理站包括:
当前工作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效邻区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邻区增加指示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邻区判断模块包括:
基站类型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从预置工参表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
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类型信息均为室外站时,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
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是否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有效邻区判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计算子模块包括:
经度值和纬度值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预置工参表中提取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采用所提取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计算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距离值S,具体为:
<mrow> <mi>S</mi> <mo>=</mo> <mn>2</mn> <mo>&amp;times;</mo> <mi>a</mi> <mi>r</mi> <mi>c</mi> <mi>s</mi> <mi>i</mi> <mi>n</mi> <msqrt> <mrow>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frac> <mi>a</mi> <mn>2</mn> </mfrac> <mo>)</mo> </mrow> <mo>+</mo> <mi>c</mi> <mi>o</mi> <mi>s</mi> <mrow> <mo>(</mo> <mi>l</mi> <mi>a</mi> <mi>t</mi> <mn>1</mn> <mo>)</mo> </mrow> <mo>&amp;times;</mo> <mi>c</mi> <mi>o</mi> <mi>s</mi> <mrow> <mo>(</mo> <mi>l</mi> <mi>a</mi> <mi>t</mi> <mn>2</mn> <mo>)</mo> </mrow> <mo>&amp;times;</mo>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frac> <mi>b</mi> <mn>2</mn> </mfrac> <mo>)</mo> </mrow> </mrow> </msqrt> <mo>&amp;times;</mo> <mn>6378.137</mn> <mo>;</mo> </mrow>
其中,lat1和lat2分别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a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纬度值的差,b为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经度值的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模块包括:
邻区关系个数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指示,判断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是否达到上限;
邻区关系添加子模块,用于当所述预置工参表中邻区关系个数没有达到上限时,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
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发送至所述管理站;
定时器启动模块,用于启动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所述邻区关系表NRT属性配置定时器具有对应的定时时间;
第一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当在所述定时时间内,所述管理站没有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时,将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为默认值;
X2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中的X2链路属性为无效时,建立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X2链路;
所述管理站还包括:
第二邻区关系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关系添加成功消息,针对所述邻区关系的属性进行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重叠判断子模块包括:
覆盖圆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覆盖圆区域和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覆盖圆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1,所述第二覆盖圆区域的圆心为O2
第一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特征角α,α=180°-sin(m÷n);
第二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二特征角β,β=180°+α;
第三特征角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三特征角ω,ω=α-cos(n÷2÷r);
覆盖重叠判定单元,用于当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判定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有有效的覆盖重叠;
其中,n为圆心O1与圆心O2的距离,m为点P与圆心O1的距离,点P为圆心O1的经度与圆心O2的纬度所形成的点,r为所述第一覆盖圆区域的的半径;
件为A1<α或A2>α,第二条件为A1>=α且B1<β+α-ω且B2>β;第三条件为A2<=α且B1<β且B2>β-α+ω;
A1=E+60°,若A1>360°,则取A1=E+60°-360°;A2=E-60°,若A2<0°,则取A2=E-60°+360°;B1=F+60°,若B1>360°,则取B1=F+60°-360°;B2=F-60°,若B2<0°,则取B2=F-60°+360°;E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当前小区的方位角,F为所述预置工参表中的所述新小区的方位角。
14.一种用于建立自动邻区关系ANR的管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邻区增加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邻区增加请求;所述邻区增加请求由第一基站接收到由用户终端UE提交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当从所述邻区测量报告中发现新小区时上报;
当前工作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邻区增加请求,获取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效邻区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获取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由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的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是否为有效邻区;
邻区增加指示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为有效邻区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区增加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新小区的邻区关系添加至预置的邻区关系表NRT中。
CN201610412820.0A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Active CN107493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2820.0A CN107493582B (zh)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2820.0A CN107493582B (zh)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582A true CN107493582A (zh) 2017-12-19
CN107493582B CN107493582B (zh) 2020-06-26

Family

ID=6064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12820.0A Active CN107493582B (zh)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358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26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自优化过程中的邻区添加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92513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知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787789A (zh) * 2018-05-09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971A (zh) * 2021-11-29 2022-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4223238A (zh) * 2019-08-15 202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093A (zh) * 2008-02-14 2009-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邻区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2885A (zh) * 2010-12-17 2012-07-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自组织网络中进行小区间自动邻近关系管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2868990A (zh) * 2011-07-07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邻区关系配置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281722A (zh) * 2013-04-26 2013-09-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4175794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neighbor cell from ue measu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093A (zh) * 2008-02-14 2009-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邻区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2885A (zh) * 2010-12-17 2012-07-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自组织网络中进行小区间自动邻近关系管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2868990A (zh) * 2011-07-07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邻区关系配置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4175794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neighbor cell from ue measurements
CN103281722A (zh) * 2013-04-26 2013-09-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NETWORKS: "WT address look-up for automated Xw-C Setup", 《3GPP》 *
POLYS, KONRAD; GROCHLA, KRZYSZTOF: "Mobility Robustness in LTE Based on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Table", 《WEB OF SCIENCE》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26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自优化过程中的邻区添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87264B (zh) * 2018-01-26 2020-1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自优化过程中的邻区添加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92513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知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787789A (zh) * 2018-05-09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7789B (zh) * 2018-05-09 2022-08-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23238A (zh) * 2019-08-15 202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4223238B (zh) * 2019-08-15 202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4125971A (zh) * 2021-11-29 2022-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更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582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21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CN107493582A (zh)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anr的建立方法、系统和管理站
CN102036243B (zh)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的方法
CN103945469B (zh) 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设备
CN104521283B (zh) 用于调节移动性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13316B (zh) 一种异系统乒乓切换的检测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121149A1 (zh) 一种基于beam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其网元
CN108024253A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终端、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US11071027B2 (en)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cell definition tables within networks
CN102413528B (zh)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917726A (zh) 用于使用演进节点b enb中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指示过程的rlf报告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EP2512179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ason for too late handover to home base station
CN105517077A (zh) 网络重选和网络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US20170013532A1 (en) Base station, network controller, and forward handover method
CN104955127A (zh) 一种跨系统网络信息交互的方法、终端系统网络网元
CN102932821A (zh) 一种终端上报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3313275A (zh) Mro 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717706B (zh) Wlan平滑漫游方法和系统以及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
CN114071360B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基站
CN111107596B (zh) 邻区切换方法、装置、皮基站和存储介质
WO2021000761A1 (zh) 一种基站间用户设备网络切片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91557A1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811967B (zh) 一种多覆盖场景下的移动鲁棒性优化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8770018A (zh) 一种减小负载均衡时ue重选时延的方法
WO2018036196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