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3229A -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3229A
CN107493229A CN201710819464.9A CN201710819464A CN107493229A CN 107493229 A CN107493229 A CN 107493229A CN 201710819464 A CN201710819464 A CN 201710819464A CN 107493229 A CN107493229 A CN 107493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ssag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dentifier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94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94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3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3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Description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融合通信是不同通信技术融合使用户感知为一种通信的通信技术,实质上实现不同通信技术之间的互通的一种通信模式。例如,在将短信与及时通信及语音通话等其他通信方式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可实现不同通信方式的交叉通信的通信技术。不同的通信技术可能对应了不同的通信网络或通信协议。例如,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从而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众多应用服务。
在现有技术中,若用户想要向多个用户发送相同的消息,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在群组内发送群发消息。若当前尚未构建群组,则需要发送构建可用于群发的群组的群组创建请求,服务器接收群组创建请求之后,会创建群组。用户可在完成群组创建之后,可以在对应的群组内发送群聊消息,实现信息群发。但是这种必须要构建群组,若用户尽想群发少量信息,显然没有必要构建一个群组;显然操作繁琐。
另一种:逐一向接收方发送信息,显然用户操作繁琐,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在未建立群组时信息群发繁琐或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
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
和/或,
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
可选地,所述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包括:
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融合通信;
和/或,
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当前是否连接到融合通信的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消息中提取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
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可选地,所述标识字段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通信的通信标识,相邻两个通信标识利用分割符分割;
所述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分割符,分别提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包括:
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获取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相适配的方式转发给N个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包括:
检测选择操作;
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选择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
所述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包括:
生成包含有所述标识字段和所述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包括:
将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添加到所述标识字段中,并利用分割符分割相邻两个所述通信标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
和/或,
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相适配的方式转发给N个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并生成包含有所述标识字段和所述消息内容的所述第一消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服务器或第一终端,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收发器上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以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实现应用于服务器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后,能够实现应用于服务器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服务器会接收发送端(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第一消息,然后基于N个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与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向N个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一方面,第一终端即便没有建立群组,也可以进行消息的群发,即发送端仅发送一条消息,接收方有多个,都可以接收到该消息的消息内容,就可以避免群组的建立及单一发送导致的操作繁琐及效率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服务器会根据第二终端是否符合预设传输条件,来选择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发送与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这样可以确保需要接收消息的第二终端都可以及时的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提升第二终端的接收时延并减少第二终端的漏接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标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步骤S11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步骤S120: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
步骤S130: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本实施例可为应用于服务器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所述服务器可为支持融合通信的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为消息发送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接收消息的接收端。所述第一终端将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终端将会从服务器接收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一终端可是利用融合通信应用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通过解析第一消息,从而可以获得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所述通信标识可为通信号码和/或网络协议地址。所述通信号可为手机号等。
在步骤S120中会确定N个终端当前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传输条件可包括:网络消息传输条件,所述网络消息传输条件可为:能够传输网络消息的条件。所述网络消息可为即时通信消息。所述即时通信消息为利用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的由即时通信网络传输的消息。典型的即时通信消息包括:微信消息或QQ消息等。
在步骤S130可包括:选择与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第二终端发送与第二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二消息可为与所述第一消息同一类型的消息,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消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以下两种可选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方式一:
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例如,第二终端满足网络消息传输条件,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第二消息与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可能携带有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字节等,所述第二消息可能去除了对应该字节。
可选方式二:
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在步骤S120可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之后并在转发所述第一消息之前,读取所述连接状态从而确定出第二终端的连接状态,从而确定第二终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为了确保所述第二终端能够及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或者,减少第二终端接收不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会在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则以短信的方式,发送携带有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或第一消息的获取地址的短信。这样的话,若某一个第二终端不满足预设传输条件,则该第二终端会接收到携带有单元消息的消息内容的短信,或者,携带有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的获取地址的短信。若短信中携带的是第一消息中的消息内容的获取地址,若检测到作用于获取地址的操作,该第二终端会打开对应的网页等页面,在该页面内就显示有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所述获取地址可为网络中存储第一消息的统一资源地址(UR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是直接携带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还是携带所述第一消息的获取地址,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的属性来确定。所述消息内容的属性可包括:所述消息内容的类型、消息内容的数据量和/或安全等级等。例如,当所述消息内容的类型为文本类型,所述第一消息可以直接携带有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否则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消息存储到预定位置,并将第一消息的链接地址(即为前述的获取地址)携带在所述第二消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若所述消息内容的数据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第二消息携带的是链接地址的消息,否则第二消息直接携带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若安全等级为高于预设等级,则第二消息携带的是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的链接地址,否则直接携带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
在步骤S130中可以根据确定结果,选择对应的第二终端可达的通信方式,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消息为网络消息,则在第二终端的融合通信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若所述第二消息为短信,则所述第二消息会显示在第二终端的短信显示界面。
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融合通信,和/或,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当前是否连接到融合通信的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会分别确定N个第二终端中每一个终端是否支持融合通信,例如,某一个终端没有安装融合通信应用,或者,没有开通融合通信业务,则对应的第二终端不支持融合通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会判断第二终端当前是否连接到通信的服务器。这里相当于判断第二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状态。所述连接状态可分为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所述连接状态为:终端与服务器建立有连接的状态;所述离线状态为:终端与服务器未建立有连接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连接到所述服务器时,则会与服务器进行上线流程的连接交互。例如,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服务器若允许第二终端连接或登录,则会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响应等,这样的话,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连接交互,确定出当前对应的第二终端的连接状态。若第二终端需要断开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在断开连接之前会通过下线流程与服务器进行连接交互。这样的话,所述服务器会根据上线流程和下线流程的执行状况,生成并存储有第二终端的连接状态。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连接到所述服务器之后,第二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其保持与服务器连接的心跳信号等表征信号,服务器可以根据表征信号的接收状态,确定出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状态。通常,所述表征信号是周期发送的,若服务器在周期对应的接收时刻未接收到对应的表征信号可认为对应的第二终端离线,若接收到对应的表征信号则可认为对应的第二终端在线。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步骤S121:从所述第一消息中提取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
步骤S122: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有标识字段,该标识字段携带有各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字段可为携带在所述第一消息的数据包的包头中的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得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例如,所述通信标识都为手机号,所述标识字段中携带的通信标识是没有携带的分割符的,则可以根据通信标识的数字个数来提取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例如,所述标识字段为一个字符串,字符传中每一个字符对应于手机号的1个数字。这样的话,在解析所述标识字段时,根据手机号的长度,进行标识字段中各个字符的分割,按字符在标识字段的排序位置,切分出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这里提供了一种解析所述标识字段的方法,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该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字符携带有分割两个通信标识的分割符时,例如,所述标识字段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通信的通信标识,相邻两个通信标识利用分割符分割,则所述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分割符,分别提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所述分割符可为各种指定的符号、符号组合、特定的数字组合。例如,所述分割符可为“、”或者“,”或者“/”或者“&”等各种具有指示分割位置的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字段可为一个包括N个元素的数组;数组的一个元素为一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利用数组来承载不同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服务器可以方便的基于数组自身的结构,可以简便的区分出每一个通信标识。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包括:
步骤S210: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步骤S220:获取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步骤S230: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步骤S240: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相适配的方式转发给N个所述第二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为群发第一消息的终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会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这里的通信标识可为手机号或与手机号等短信通信标识绑定的其他标识信息,例如,即时通信标识,或者是其他可以联系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在步骤S220中获取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3中步骤S210和步骤S220是顺序执行的,在具体实现时,所述步骤S210及所述步骤S220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可以是步骤S220先于步骤S210执行,也可以是步骤S220与步骤S210同步执行,总之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执行顺序。
在步骤S230中会结合N个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在步骤S240第一终端会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这样得服务器就会接收到第一消息,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服务器会根据第一消息结合第二终端的状态,向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需要群发消息时,一方面不用构建群组,另一方面也不用担心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不能及时传输给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第一消息的发送效率。
可选地,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检测选择操作;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选择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操作,可为勾选通信录中包括多个通信标识的勾选操作,还可以是在将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添加到群发列表中的各种用户操作。
图4展示的为:作为第一终端的手机显示通讯录,手机的触摸屏检测到选中通讯录中对应的联系人的点击操作。这里的点击操作即为所述选择操作的一种,在步骤S210中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多个联系人的联系信息,获得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所述检测选择操作可包括:可以利用人机交互接口,例如,触摸屏或键盘等接收用户输入,从而获得所述选择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选择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从而方便后续步骤S230中根据选择的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生成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所述步骤S230可包括:生成包含有所述标识字段和所述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步骤S230可包括:将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添加到所述标识字段中,并利用分割符分割相邻两个所述通信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标识字段时,会在两个相邻的通信标识之间引入分割符,以简化服务器的通信标识的提取。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120,用于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
第一发送单元130,用于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和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0,可对应于收发器,可以用于服务器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可以通过第一消息的接收和第二消息的发送,可以协助第一终端进行信息群发并基于第二终端的状态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和/或,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0在第二终端满足预设传输条件时,发送的网络消息,在不满足预设传输条件时,发送与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这样的话,若第二终端离线,接收到的短信,若第二终端在线接收的网络消息。
所述确定单元120,可对应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处理器、或可编程阵列等。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确定出需要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内容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和/或,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20,可用于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融合通信;和/或,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当前是否连接到融合通信的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用于从所述第一消息中提取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解析单元;所述解析单元,可用于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可选地,所述标识字段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通信的通信标识,相邻两个通信标识利用分割符分割;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分割符,分别提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终端,或者,车载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等各种通信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10,用于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第二获取单元220,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生成单元230,用于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240,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相适配的方式转发给N个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210,可对应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本地读取所述通信标识。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20,可对应于人机交互接口,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所述生成单元230,可对应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以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消息,例如,将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消息内容按照预设格式封装为网络消息。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230,具体用于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并生成包含有所述标识字段和所述消息内容的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生成单元230,可用于构建包括多个第二通信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再将该标识字段和消息内容封装为预定格式的网络消息等类型的消息,该封装好的消息即为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210,具体包括:
检测模组,可对应于人机交互接口,可以用于检测选择操作;
所述获取模组,与所述检测模组连接,可对应于处理器等处理结构,可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选择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230,具体用于将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添加到所述标识字段中,并利用分割符分割相邻两个所述通信标识。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本示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包括:
步骤一:发送方将需要发送的群发消息发送到网络的服务器;
步骤二:服务器判断接收群发消息的通信终端是否在线;
步骤三:根据通信终端是否在线,以不同消息类型形式下发消息;例如,通信终端在线即连接到服务器,则下发与群发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若离线即未连接到服务器,则下发与群发消息对应的短信。
示例2:
如图7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用户的智能终端设备支持融合通信功能并且在线的终端中,包括:
步骤S1:检测用户的输入操作,基于输入操作选择群发对象并将群发号码添加到群发列表;这里的群发号码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步骤S2:开始群发,发送一条融合通信(Rich Communication Suite,RCS)的网络消息给网络侧的服务端,接收终端(对方)号码为群发列表中的用户号码串联,如N1,N2,N3,使用“,”分割每个号码;
步骤S3:服务器收到上述号码格式的标识字段,解析为单个的号码的数组[N];
步骤S4:获取单个的用户号码;
步骤S5:判断是否能发网络消息,若是进入步骤S6,若否进步骤S17;
步骤S6:发送短信;
步骤S7:发送网络消息;
步骤S8:判断数字[N]中的号码是否取完,若否返回步骤S5,若是则结束本流程。
总之,在本示例中,若服务器解析标识字段获得数组[N]之后,会准备依次发送消息到每个号码;发送消息时,判断当前号码N是否具有RCS功能且在线,如果在线,则以网络消息发送,如果不具有RCS功能或不在线,则以传统信息方式发送;
本示例提供一种融合通信中非群组的群发消息,发送方仅需要发送一条网络消息,服务器通过判断接收群发消息的接收对象是否符合发送网络消息的条件,而选择不同通信方式和/或消息类型,以向接收方传输发送方发送的网络消息的消息内容。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服务器或第一终端,包括:收发器310、存储器320、处理器330及存储在所述收发器310上并由所述处理器33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330,分别与所述收发器310及所述存储器320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以控制所述收发器310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320的信息存储,并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应用于服务器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例如,当所述通信设备为服务器时,执行于前述应用于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例如,图1和/或图2所示的方法。若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终端时,执行应用于第一终端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例如,如图3所示的方法。
所述收发器310,可对应于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所述有线接口可为电缆接口或光缆接口。所述无线接口可为收发天线。
所述处理器330可为中央处理器330、微处理器330、数字信号处理器330、应用处理器330、可编程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
所述处理器330可以通过集成电路总线等通信总线,分别与所述收发器310及所述存储器320连接,并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320生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控制所述收发器310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320的信息存储,并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应用于服务器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并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应用于服务器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可选为,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为非瞬间存储介质。这里的非瞬间存储介质又可以称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
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
和/或,
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包括:
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融合通信;
和/或,
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当前是否连接到融合通信的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消息中提取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
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字段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通信的通信标识,相邻两个通信标识利用分割符分割;
所述解析所述标识字段,以获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分割符,分别提取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6.一种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包括:
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获取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相适配的方式转发给N个所述第二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包括:
检测选择操作;
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选择的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
所述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包括:
生成包含有所述标识字段和所述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包括:
将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添加到所述标识字段中,并利用分割符分割相邻两个所述通信标识。
10.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给N个第二终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N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以获得确定结果;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确定结果相适配的发送方式,分别向N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二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网络消息;
和/或,
当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所述预设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短信。
12.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N个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消息内容;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及所述消息内容,生成第一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预设传输条件选择相适配的方式转发给N个所述第二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构建包括N个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标识的标识字段;并生成包含有所述标识字段和所述消息内容的所述第一消息。
14.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服务器或第一终端,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收发器上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以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提供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提供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提供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提供的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
CN201710819464.9A 2017-09-12 2017-09-12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493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9464.9A CN107493229A (zh) 2017-09-12 2017-09-12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9464.9A CN107493229A (zh) 2017-09-12 2017-09-12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229A true CN107493229A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5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9464.9A Pending CN107493229A (zh) 2017-09-12 2017-09-12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32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2246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147485A (zh) * 2019-12-25 2020-05-1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822092A (zh) * 2019-11-18 2021-05-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8338A (zh) * 2021-11-23 2022-01-14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720A (zh) * 2007-05-18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统一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5740A (zh) * 2012-02-05 2014-12-10 苹果公司 统一通信应用程序
CN105245433A (zh) * 2015-08-28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私聊的方法、rcs as及系统
CN105471820A (zh) * 2014-08-20 2016-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通信终端发现以及能力探测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16935A (zh) * 2014-09-25 2016-04-2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Rcs与传统信息业务平台化综合决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959212A (zh) * 2016-07-20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运营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06789549A (zh) * 2015-11-25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702318A (zh) * 2017-06-23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cs通信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720A (zh) * 2007-05-18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统一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5740A (zh) * 2012-02-05 2014-12-10 苹果公司 统一通信应用程序
CN105471820A (zh) * 2014-08-20 2016-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通信终端发现以及能力探测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16935A (zh) * 2014-09-25 2016-04-2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Rcs与传统信息业务平台化综合决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245433A (zh) * 2015-08-28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私聊的方法、rcs as及系统
CN106789549A (zh) * 2015-11-25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959212A (zh) * 2016-07-20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运营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08702318A (zh) * 2017-06-23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cs通信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2246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2887106A (zh) * 2018-09-30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2822092A (zh) * 2019-11-18 2021-05-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2092B (zh) * 2019-11-18 2022-07-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485A (zh) * 2019-12-25 2020-05-1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938338A (zh) * 2021-11-23 2022-01-14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3229A (zh)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1787186B1 (en) Multimodal interface for mobile messaging
CN103905447B (zh) 业务链路选择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CN103731334B (zh) 消息状态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2281205A (zh) 一种即时通信系统中的文字显示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7277244A (zh) 截图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70636B (zh) 链路状态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881279B (zh) 一种群发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23930A (zh) 网页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1562794A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设备
CN107613091A (zh)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7277269A (zh) 信息内容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726947B (zh) 消息展示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08747A (zh) 融合通信的群组通信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54998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用户终端、应用服务器
CN1073433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09594A (zh) 一种绘图数据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09618421A (zh) 一种重新连接ap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0729541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29440B (zh) 一种访问网站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3707A (zh) 网约车业务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1003546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E510162C2 (sv) En metod och kommunikationsstation för styrning av meddelandöverföring i ett mobilt kommunikationssystem
CN104507058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KR20020008845A (ko) 인터넷을 브라우징하기 위한 무선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